當前位置:首頁 » 專升本科 » 葯學本科畢業論文4000字

葯學本科畢業論文4000字

發布時間: 2022-07-03 03:35:50

㈠ 葯學專業的畢業論文怎麼寫

可以的,這個不難寫,需原創代筆約稿【點】圖像+吅哦!!!!

㈡ 中葯學畢業論文範文

我所要復研究的課題是制「中國醫葯批發企業現狀與發展」。對一個醫葯批發企業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葯品的來源和銷售,每個醫葯企業都有固定的供應商和一定的營銷手段,葯品的供應需要醫葯物流的支持,而銷售呢,就需要醫葯銷售的支持,所以醫葯批發企業的現狀與發展,是隨著醫葯物流和醫葯銷售而走的。 然而,在進公司工作一段時間後,我慢慢的對企業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一個醫葯批發企業如果想做大做好,就要運用網路,建立醫葯電子商務,這樣醫葯批發企業才會有更好的發展。最後,我根據自己的個人看法,對醫葯批發企業的發展趨勢做了幾點歸納, 本次我要做的課題的目的和意義是:隨著醫葯行業的發展,醫葯批發企業也孕育而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而醫葯批發企業又是葯廠與醫院、葯店的連接線,所以,醫葯批發企業的現狀和發展再醫葯行業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同時,本次所做的課題,讓我深刻地了解了醫葯批發企業現狀與發展。使我對醫葯批發企業有了一個深刻的了解。同時對我以後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㈢ 葯學系專業畢業論文

葯物制劑的配伍變化
一、概述

(一)目的與要求 近年來葯物相互作用主要偏重於討論體內的相互影響,這當然是重要一方面。但在葯劑的應用和產生工作中,經常遇到由於成分配伍不當而造成嚴重的製品質量事故,因此有必要討論葯物及制劑要配伍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解決辦法。本章的內容將包括一些葯物成分在制劑、貯存以及應用過程多方面的相互影響,以及合理解決的辦法。

(二)配伍變化的類型 配伍變化可大致分為療效學配伍的變化與物理學配伍變化。

1.療效的配伍變化葯物合並使用後,在機體內一種葯物對中一種葯物的體內過程或受體作用產生影響,而使其葯理作用性質和強度、副作用、毒性等有所改變。葯物的這些盯互作用有些用利於治療,如磺胺類葯物與甲氧苄氨嘧啶合並使用,療效顯著加強。而有些則少利於治療,如異煙肼與麻黃鹼或阿托品合並應用使用使副作用加強。葯物配伍後在體內相互作用產生不利於治療者屬於療效的配伍禁忌。

2.物理化學的配伍變化葯物配伍後產生物理化學下的改變,如物理狀態,溶解性能、物理穩定性及化學穩定性的變化,這樣也可必然影響其作用和療效。物理變化學變化還可再分為物理的化學的配伍變化。

(1)物理配伍變化:葯物配伍時發生了物理性質的改變,如果得不到符合要求的制劑則屬於禁忌。例如含樹脂的醇性制劑在水性制劑中析出樹脂,含共熔成分多的制劑失掉乾燥均勻的結聚狀態。吸時性較強的固體粉末(如活性炭、白掏土等)與劑量較小的生物鹼鹽物配伍時,能因後者被吸附而在機體中不完全釋放。微晶的葯物(如醋酸可的松)在水溶液中由於某些物質的溶解能逐漸使之聚結成大晶型等。物理配伍變化一般屬於外觀上的變化,如果條件改變還可能恢復制劑的原來形式。

(2)化學配伍變化:是指葯物之間發生了化學反應,使葯物產生了不同程度的質變化而失效。化學作用的產生一般表現在產生沉澱、變、潤濕或液化、產生氣體、爆炸或燃燒等現象上,但亦有許多葯物的分解、取代、聚合、加成等化學難以從外觀看出來。應注意並不應把有意進行的化學反應看做是配伍禁忌。應當著重指出,配伍禁忌往往是物理與化學的因素的相互影響而造成的,其結果也必然影響到療效。所以在分析配伍禁忌處方的決不可單獨考慮一方面而疏忽另一方面,特別是葯理和療效方面。許多葯物配伍製成某些劑型後,在貯存及應用過程中發生物理的或化學的變化,而降低了它的穩定性。如青黴素G鈉或鉀鹽與葯物水溶液配伍時青黴素或多少地發生變化,不過由於條件不同(如pH值、溫度等)有時分解快些,有時分解慢些,只有在一定時間內變化的量達到一定程度後才不能用於臨床。另外發生配伍上的變化也不都是不利的。臨床上經常利用葯物之間拮抗作用來解決葯物中毒。如有機磷輕度毒時採用與有機磷作用拮抗的阿托品來解毒。有利用拮抗作用消除另一葯物副作用,如麻黃素治哮喘時,用巴比當類葯物對抗其中樞神經興奮作用。因此判斷葯物配伍變化是否會影響制劑質量及治療效果,需要對具體問題體分析。

二、物理化學的配伍變化

葯物間的物理化學配伍變化由於所處理狀態或劑型的不同而不同。有些變化的基本機理是相同的。

(一)固體葯物的生理化學配伍變化固體狀態下配伍的物理變化主要是配伍時出現潤濕、液化、硬結、變色、分解型時及產生氣體等現象。

1.潤濕與液化製造固體型時為了有利於成型,大多數成分保持固態,但有時二種或二種以上的固體葯物配伍時在製造或貯存過程中發生潤溫和液化,給製造上帶來因難和影響產品質量。造成潤濕與液化的原因主要有四個:

㈣ 葯學專業的畢業論文怎麼寫

葯學專業的論文
信息化條件下對中西醫葯學特色的解讀

通過探討信息化發展和信息能力作用對中西醫葯學發展的影響,指出走中葯與天然產物葯物相結合的研究道路,將成為中國特色的創制新葯新方向。

研究中葯與天然葯物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創制新葯的重要途徑。天然產物是指植物、動物、微生物、礦物和海洋生物等。
中草葯是天然產物中被用作治療疾病的葯物,在我國應用歷史悠久、資源豐富,是天然葯物研究和創制新葯得天獨厚的寶貴源泉。我國現有葯用植物多達15000餘種。其中不少為中國特有植物。
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我國在開發中草葯方面成績顯著,如我國科研工作者從中草葯常山和鴉膽子開始,最後從青蒿中提取的具有抗瘧作用的化合物青蒿素,是至今最為有效的抗瘧葯。到目前為止,我國科研工作者已從中草葯中分離出1000多個活性化合物,其中發現了一些具有抗腫瘤、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抗老年痴獃等功效的有效化合物。如從中草葯五味子中分離出的單體五味子丙素的合成葯,具有降酶保肝作用。從中草葯和植物中提取的生物鹼類成分的研究,極大地豐富了植物化學和天然葯物化學的內涵。目前經過中草葯有效成分篩選、研究和結構改造而獲得的葯物已佔全部葯物的60%以上。

㈤ 葯學本科畢業論文

淺談葯品不良反應與安全用葯
作者:XXX XXX XXX

【關鍵詞】 合理的用葯

隨著社會的發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葯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近年來關於葯物不良反應(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報道和討論比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臨床上對葯品的要求不僅僅局限於對疾病的治療作用,同時也要求在治療疾病的同時,所使用的葯品應當盡可能少地出現ADR。根據WHO報告,全球死亡人數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於不合理用葯[1]。在我國,據有關部門統計,葯物不良反應在住院患者中的發生率約為20%,1/4是抗生素所致。每年由於濫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葯菌感染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達百億元以上[2]。

合理用葯始終與合理治療伴行,是一個既古老又新穎的課題,也是醫院葯學工作者永恆的話題。醫院葯學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務患者為中心、臨床葯學為基礎,促進臨床科學用葯,其核心是保障臨床治療中的安全用葯。目前公認的合理用葯的基本要素:以當代葯物和疾病的系統知識和理論為基礎,安全、有效、經濟及適當的使用葯物[2]。

下面結合臨床工作實踐,並結合文獻,淺談一下臨床常見的葯品不良反應與安全用葯問題。

1 抗生素濫用,導致葯物的不合理應用

現如今醫療糾紛頻發、醫源性或葯源性事件居高不下、醫療以及用葯成本過高等,已成為多數國家、地區面臨的問題,我國在這些方面也有許多相似之處。合理用葯的實踐步履艱難,進展遲緩,遠未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實際上,葯物不良反應已成為危及人類健康的主要殺手,而抗生素的濫用現象在我國臨床中已非常普遍。有資料表明,我國三級醫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約為70%,二級醫院為80%,一級醫院為90%[3]。抗生素的濫用,不僅使葯物使用率過高、導致醫葯費用的急劇上漲,同時也給臨床治療上帶來了嚴重的後果。現在,很少有醫生對抗生素進行過系統、全面的了解,使用的盲目性很大,在選擇抗生素時不加思考,不重視病原學檢查,迷戀於「洋、新、貴」,盲目的大劑量使用廣譜抗生素,或幾種抗菌葯同時應用,致使大量耐葯菌產生,使難治性感染越來越多,醫療費用也越來越高。臨床上很多嚴重感染者死亡,多是因為耐葯感染使用抗生素無效引起的。ADR以抗生素位居首位。

比如說上呼吸道感染,有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的,但臨床上使用抗生素的卻不在少數。濫用的後果是在宏觀上造成細菌的抗葯性增強,抗生素的效力降低甚至喪失,最終導致人類無葯可用;在微觀上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葯源性損害。由於人體內部有許多菌群,正常情況下他們相互制約,形成一種平衡,抗生素的濫用就可能對某些有益菌群造成破壞,使一些有害菌或病毒乘虛而入導致二重感染甚至死亡。另外,臨床分科過細,醫師缺乏正確的抗菌葯物知識;正確的葯品信息獲取困難;醫師缺乏全面的葯學知識等,也是導致用葯錯誤的重要原因。長時期以來,人們已經習慣把抗生素當作家庭的常備葯,稍微有些頭痛腦熱就服用;而有一些患者主動要求用好葯、貴葯,就更造成了資源浪費和細菌耐葯的發生。

由此看出,合理用葯不僅僅是醫學問題,也不僅僅是臨床醫師需要注意的問題。要真正做到合理用葯,醫生、患者、葯師、葯品管理部門需要互相協作才能得以實現。

2 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防止葯品不良反應的發生

導致ADR的原因十分復雜,而且難以預測。主要包括葯品因素、患者自身的因素和其他方面的因素。

2.1 葯品因素 (1)葯物本身的作用:如果一種葯有兩種以上作用時,其中一種作用可能成為副作用。如:麻黃鹼兼有平喘和興奮作用,當用於防治支氣管哮喘時可引起失眠。(2)不良葯理作用:有些葯物本身對人體某些組織器官有傷害,如長期大量使用糖皮質激素能使毛細血管變性出血,以致皮膚、黏膜出現瘀點、瘀斑。(3)葯物的質量:生產過程中混入雜質或保管不當使葯物污染,均可引起葯物的不良反應。(4)葯物的劑量:用葯量過大,可發生中毒反應,甚至死亡。(5)劑型的影響:同一葯物的劑型不同,其在體內的吸收也不同,即生物利用度不同,如不掌握劑量也會引起不良反應。

2.2 患者自身的原因 (1)性別:葯物性皮炎男性比女性多,其比率約為3∶2;粒細胞減少症則女性比男性多。(2)年齡:老年人、兒童對葯物反應與成年人不同,因老年人和兒童對葯物的代謝、排泄較慢,易發生不良反應;嬰幼兒的機體尚未成熟,對某些葯較敏感也易發生不良反應。調查發現,現60歲以下的人,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5.9%(52/887),而60歲以上的老年人則為15.85%(113/713)[4]。(3)個體差異:不同人種對同一葯物的敏感性不同,而同一人種的不同個體對同一葯物的反應也不同。(4)疾病因素:肝、腎功能減退時,可增強和延長葯物作用,易引起不良反應。

2.3 其他因素 (1)不合理用葯:誤用、濫用、處方配伍不當等,均可發生不良反應。(2)長期用葯:極易發生不良反應,甚至發生蓄積作用而中毒。(3)合並用葯:兩種以上葯物合用,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3.5%,6種以上葯物合用,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15種以上葯物合用,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0%[5]。(4)減葯或停葯:減葯或停葯也可引起不良反應。例如治療嚴重皮疹,當停用糖皮質激素或減葯過速時,會產生反跳現象。

各種葯品都可能存在不良反應,中葯也不例外,只是程度不同,或是在不同人身上發生的幾率不同。出現葯品不良反應時也不必過於驚慌,患者用葯時,一定要仔細閱讀說明書,如果出現了較嚴重或說明書上沒有標明的不良反應,要及時向醫生報告。

3 怎樣做到安全用葯

(1)不能輕信葯品廣告。有些葯品廣告誇張葯品的有效性,而對葯品的不良反應卻隻字不提,容易造成誤導。(2)不要盲目迷信新葯、貴葯、進口葯。有些患者認為,凡是新葯、貴葯、進口葯一定是好葯,到醫院里點名開葯或在不清楚自己病情的情況下就到葯店裡自己買葯,都是不恰當的。(3)嚴格按照規定的用法、用量服用葯物。用葯前應認真閱讀說明書,不能自行增加劑量,特別對於傳統葯,許多人認為多吃少吃沒關系,劑量越大越好,這是不合理用葯普遍存在的一個重要原因。(4)葯品消費者應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用葯後如出現異常的感覺或症狀,應停葯就診,由臨床醫生診斷治療。這里需要告誡葯品消費者的是,有些人服用葯品後出現可疑的不良反應,不要輕易地下結論,要由有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認真地進行因果關系的分析評價。

隨著人們對健康和生活質量問題的日益關注,葯品不良反應的危害已經越來越引起全社會的重視。國家正在建立、健全葯品不良反應監測報告制度,盡量避免和減少葯品不良反應給人們造成的各種危害。因此,人們應抱著無病不隨便用葯,有病要合理用葯,正確對待葯品的不良反應的態度,正確的服用葯物和保管葯物,不斷提高用葯水平,從而達到真正的安全、有效、經濟、適當地合理用葯。

【參考文獻】

1 徐年卉,林國生,付潔,等.合理應用抗菌葯物管理工作的經驗探討.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2,12(2):143-144.

2 唐鏡波.合理用葯的評價與實踐要點.全軍臨床合理用葯研討班論文摘要匯編,1990,64.

3 劉振聲,金大鵬,陳增輝.醫院感染管理學.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00,314.

4 孫定人.葯物不良反應,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103.

5 曹全英.合並用葯可能引起的毒副反應.中華今日醫學雜志,2003,3(24):42.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㈥ 求一篇大專的葯學專業的畢業論文 4千字左右

論文關鍵詞:葯劑學
實驗課
開課
現狀
改革方案
論文摘要:葯劑學為葯學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是一門研究將葯物加工...全面質量控制和葯學服務相結合,
中成葯的合理應用
淺析西葯阿莫西林在臨床上的應用
幾種中葯的特殊用法
...
www.wsdxs.cn/html/yaoxue

㈦ 急需葯學專業畢業論文報告,大概3000字6000字的

32. 核酸酶P1的初步分離純化(字數:13293,頁數:25 )
33. Claisen縮合合成三氟乙醯乙酸乙酯(字數:9207,頁數:22 )
34. 鯊魚軟骨中提取硫酸軟骨素的工藝比較(字數:11323,頁數:24 )
35. (R)-2-羥基-4-苯基丁酸乙酯的合成(字數:9042,頁數:23 )
36. 水中三鹵甲烷含量測定的方法研究(字數:11231,頁數:27 )
37. 新己烯合成的研究與探討(字數:15645,頁數:35 )
38. 左乙拉西坦的合成(字數:15069,頁數:33 )
39. 紅色素的制備及性質的研究(字數:13096,頁數:24 )
40. 1,2,4-三氯苯的純化和利用(字數:7100,頁數:26 )
41. 注射用奧扎格鐳鈉細菌內毒素檢查方法學研究(字數:13009,頁數:27 )
42. 嘧啶甲酸的合成(字數:5986,頁數:21 )
43. 牛初乳中乳鐵蛋白提取工藝的研究(字數:12126,頁數:23 )
44. 對三氟甲基苯腈的合成(字數:7844,頁數:19 )
45. 微生物發酵法生產HA的研究(字數:13233,頁數:30 )

㈧ 葯學 畢業論文

葯學發展的新動態

(摘要)近年來,隨著醫葯衛生改革和現代學科技術的發展,醫院葯學逐步從多年來的單一供應服務型模式中掙脫出來,向科技服務型擴展,以病人為本,向臨床延伸。特別是以競爭為核心的市場經濟規律的作用日趨顯現,醫院葯學的工作職責范圍已超出原「葯劑」詞義的范疇,面臨新的挑戰及難得的機遇。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新政策需要我們葯師以新的理念進行認真思考和研究,以適應當今醫院學科發展的形勢,以滿足當今醫院高質量葯物治療的需要,對醫院葯學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 葯學 新體制 新技術 調劑工作職責 臨床葯學

1 新體制對醫院葯學的影響

1.1 體制改革 國務院出台了《關於城鎮醫葯衛生改革指導意見》關於對城鎮醫療衛生體制、社會保障體制和葯品價格、葯品生產流通體制等進行重大改革,在2003年內建立起適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高質量醫療服務體系。醫院的門診葯房將逐步轉為獨立核算的納稅葯品零售企業,以致葯劑科要走「不求所管,但求所用」的託管之路。此舉目的在於切斷醫院和葯品營銷之間的直接經濟利益的聯系,同時隨著醫療機構葯品采購實行集中的招標采購的推進,加強了對葯品的研製、生產、流通、使用全過程的監督,保證用葯安全。

1.2 葯品分類管理制度 處方葯與非處方葯(OTC)分類管理制度的實施,是我國醫葯界跨世紀的重大舉措,必然對醫葯科研、生產、流通、使用和管理等各方面產生重大影響,醫院葯學也不例外。(1)有利於開展葯學監護工作。實行OTC制度以後,醫院葯師可以減少部門事物性管理和重復性勞動,充實和加強葯學監護工作,開展重危病人血葯濃度監測,深入臨床、參與治療方案的制定,與醫生一起共同提高臨床合理用葯水平。(2)有利於葯品不良反應監察工作的開展。葯物的雙重性是難以避免的,處方葯和非處方葯之間可以轉化。因此,建立和完善葯品不良反應監察體系,可以通過科學合理方法,使盡可能多的安全有效、質優價廉的處方葯換成非處方葯。同時應用葯物流行醫學的研究方法,通過較長時間的不良反應監測和追蹤,淘汰部分非處方葯或使其恢復處方葯。(3)有利於拓展醫院葯師的取職范圍,醫院葯師是我國葯師隊伍的主流,隨著OTC使用量增加,臨床葯師在提供OTC最新咨詢方面發揮獨特的作用。但是OTC管理制度對醫院葯學工作管理的不利於影響表現為:一是造成專業人才分流,影響醫院葯學工作的吸引力;二是醫院收入可能減少,影響醫院葯學的投入和發展。

1.3 醫院葯學工作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醫院部葯學工作的發展的問題亟待解決:葯學技術服務的價值得不到體現,醫葯學服務是一種技術很強的服務。(1)在我國特別是中小城市,葯師的技術性服務如治療葯物檢測、葯物經濟學研究、葯物不良反應檢測、葯物咨詢等還沒有得到社會和醫護人員的認可,價值也就不能得到體現,更談不上葯學監護,它們的醫院葯學仍處在葯特製、銷階段,想更高層發展面臨困難。(2)我國葯學教育模式不能適應改革的需要,臨床葯師缺乏,如專業分工不細,知識面相對寬而不清,同時缺少學習和提高的機會,因而目前的醫院葯師尚不能做到與醫師一起解決病人的葯療問題,指導合理用葯。

2 新技術對醫院葯學的影響
2.1 信息技術 醫學結合的「數字醫學」與生命科學結合的「生物信息」等都將成為未來衛生行業新興而重要的科學,也必將給醫院葯學工作及其管理帶來巨大的變革。科學管理的關鍵在於信息流通,任何信息物質流通的受阻或流通方向的錯誤以及低效率,都不能適應現代社會快節奏的要求。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的有效應用,為新時期醫院葯學工作提高科學管理水平提供了重要的途徑和方法。

2.2 基因工程和生物技術 人類基因組計劃和生物信息是新世紀的標志,醫葯衛生領域是應用現代生物技術最活躍的領域。以往尋求對某種疾病具有特殊治療效果的葯物是人們夢寐以求的,但是化學葯物的篩選耗材費時,中成葯的制備又難以制定統一標准,而生物技術應用與新葯的開發,可以生產出高效、高產、廉價的防治疾病的新葯物,轉基因葯物便應運而生。

3 調劑工作職責延伸要求更高

調劑工作是醫院葯學的中心環節,調劑工作的質量是醫院葯學的整體水平反應。隨著科學技術和醫院葯學的發展,葯品調劑工作在醫院葯學中的地位將更加突出。調劑工作應調整人才結構,調劑人員對所調劑的處方要增強法律意識。

3.1 不斷提高和發展調劑工作的技術性 現代調劑工作的模式應是醫葯結合型和知識信息型。醫師要參與臨床,調劑室的葯學人員應進行合理用葯研究和掌握葯物在體內的動態構成;收集了解葯物不良反應,評價新、老葯物,調查分析病歷和處方用葯情況,不斷提高用葯水平;醫護人員和患者開展葯物咨詢工作。

3.2 住院部葯房實行葯學技術人員中心擺葯 這是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關於「非葯學技術人員不得直接從事葯劑技術工作」的規定,葯學人員中心擺葯有利於提高葯學技術人員的學習熱情和工作責任性。但擺葯 中間有不少不合理用葯情況,需要解決和研究。

3.3 臨床輸液配伍和全靜脈營養輸液 這種工作目前多數醫院仍由護士分散承擔,個別護士對無菌概念不強,且多數病房沒有無菌操作設備,病房條件較差,易污染葯液或營養液,造成輸液反應或發生葯源性疾病。

4 大力開展臨床葯學

合理用葯,確保患者用葯安全有效,是衡量醫院醫療質量和葯學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是醫院葯學今後發展的方向。為此要高度重視臨床葯學工作的開展,大力發展和充實臨床葯學的內容。臨床葯學是醫葯結合的新興學科,其工作是多方面的,關鍵是「醫葯」結合,不是葯劑科單打所能全面承擔的,這需要各級機關的統籌安排和重視,要取得醫護員、病人的合作和共同努力,這是醫院開展臨床葯學的基礎。迅速培養合格的臨床葯師,開展葯師配伍和相互作用的研究,建立專門的「臨床TDM(治療葯物監測)檢驗室」,制定個體化給葯方案,開展ADR,建立葯物情報網,及為臨床提供葯物資料,不斷從臨床獲得信息,提高用葯和醫療水平。

時代在前進,改革在深入,在新的時期里,醫院醫葯人員須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良好的思想品質,熟練的操作技能和電腦信息處理技術,高度的團隊意識和對病人用葯結果負責的情感,才能順應潮流,為醫院葯學的發展做出貢獻。

熱點內容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曹教授 發布:2025-07-22 04:02:18 瀏覽:591
2015首都醫科大學博士參考書目 發布:2025-07-22 03:55:40 瀏覽:830
天津醫科大學化學老師都有誰 發布:2025-07-22 03:46:06 瀏覽:99
大學生職業決策 發布:2025-07-22 03:42:23 瀏覽:48
煙台大學美術專業 發布:2025-07-22 03:39:22 瀏覽:925
美國大學calculus2 發布:2025-07-22 03:34:44 瀏覽:614
美國東南密蘇里州立大學中國承認嗎 發布:2025-07-22 03:34:01 瀏覽:437
中國地質大學博士招生簡章2015 發布:2025-07-22 03:24:05 瀏覽:94
2012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華人代表 發布:2025-07-22 03:16:12 瀏覽:114
安徽工程大學呂明教授 發布:2025-07-22 03:11:49 瀏覽: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