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本科如何選專業
1. 大學專業怎麼選擇
每年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總有很多考生和家長跟我說,選不到好的專業,選了專業也考不到好的學校。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填這個志願。如何兩者兼得,是考生和家長的參考。第一步,在選擇合適專業的學生時,要盡早知道自己適合在哪裡發展,提前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然後根據自己的條件考慮自己的專業。1.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專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才能有動力去學習和讀自己喜歡的專業,不僅有利於完成大學學業,也有利於畢業後的職業發展。比如性格外向,語言表達能力強,適合報考法律、醫學、保險、小語種、廣告、新聞、社會工作、市場營銷、旅遊管理、酒店管理、行政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等專業。性格內向,動手能力強,適合報考會計、審計、園藝、考古、歷史、軟體工程、圖書管理、出版編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等專業。2.結合你的單科成績考慮你的專業。如果盲目跟風填報所謂的熱門專業,入學後,學習會受到單科成績的影響,甚至不能按時畢業,那就得不償失了。比如英語成績不好的考生,不要填報海關、旅遊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等專業;數學成績差的考生不要填報經濟學、金融學、信息與計算科學、金融學、會計學、工商管理、財務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專業。物理成績差的考生不要填報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建築、機械工程及其自動化、航空航天等專業。生物、化學成績差的考生不要填報材料科學、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物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農學、臨床醫學、制葯工程、紡織工程、石油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等專業。第二步,找到相應的大學,選擇自己想學的(感興趣的)和可以學的(相關成績好的)專業。接下來,利用選擇的專業找到對應的大學。對應的大學,一是指高考成績可以填報的大學;第二,意味著填報的院校不僅有自己想學的專業,而且該專業是優勢專業。那麼,哪些專業屬於優勢專業呢?不同批次高校的專業選擇可參照以下方法進行:1 .第一批本科院校專業選擇:①「國家重點學科」覆蓋的專業,是國家選擇在高校優先建設的學科,代表一個學校、一個地區學科建設的最高水平。(2)專業「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基地」,是教育部為保護和加強基礎學科,培養基礎學科研究和教學人才,在全國高校中選擇建設的一個專業點。③具有碩士和博士學位的專業。2.本科二批院校專業選擇:雖然二本院校中「國家重點學科」和博士點很少,但省部級重點學科和博士點還是有的。那麼,可以選擇「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這是國家優先專業。從2007年到2011年,教育部先後公布了七批「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名單,幾乎所有的高校都有不同程度的「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此外,還可以選擇特色院校的品牌專業,如湖南工業大學的包裝工程、內蒙古科技大學的稀土工程、甘肅農業大學的草業科學、徐州醫學院的麻醉學、廣西民族大學的小語種、華南大學的核工程與技術等。這些院校的品牌專業在相關領域都名列全國前茅,實力甚至超過一個院校。3.高職院校專業選擇:首先可以瞄準「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和「國家骨幹高職院校」。被列為「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建設計劃」和「國家重點高職院校」的院校,專業建設領先,師資力量雄厚,人才培養條件良好。比如想學會計的女生可以報考江西財經職業學院,想學護理的可以報考天津醫學院。想學機電的男生可以填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想學汽車維修的可以填長春汽車學院。另外,想「升本科」的同學,要選擇本科院校也會開設的專業,比如護理、會計、旅遊管理等,為以後的晉升做好鋪墊。想畢業後馬上就業的同學,可以功利一點,選擇一些就業好的專業。比如男生可以考慮數控技術、機電一體化、模具設計與製造、汽車檢測與維修等。女生可以考慮商務英語、酒店管理、服裝營銷、會計電算化等專業。【案例示範】a . 2015年江西九江文科考生邱曉蘭:她語文成績不錯,平時喜歡讀書,熱愛文學,特別喜歡讀中外名著,也喜歡寫作,有一定的寫作功底。她在中學學習期間,作文經常得高分。她的願望是將來成為一名作家。根據她的特點和特長,我向她推薦了漢語言文學專業。因為她的高考成績沒有達到一本分數線(她考了516分,差一本分數線8分),她不得不在兩所大學里尋找對應的大學,最後找到了江蘇師范大學。江蘇師范大學是江蘇省重點大學,其「漢語言文學」專業是江蘇省「國家專業建設點」和品牌專業。我有把握被錄取嗎?我分析一下,雖然學校歷年在江西的錄取分數線幾乎等於「一本線」,但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屬於「備胎」專業,絕大多數情況下考生不會先填,它的錄取分數線基本就是它的投檔線。我們把它放在專業前列,應該是有把握贏的。結果邱曉蘭考上了江蘇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達到了學校和專業都滿意的目的。(該校最低錄取分數線512!)b . 2015年江西鷹潭理科考生董朝陽:成績優異,各科都很好。他是學校里的尖子生。高考635分(一本理科517分)。受早年從醫的父親影響,考生們早就立下了學醫的志向。要做一個真正的西醫,必須讀醫學專業的《臨床醫學》。首先我幫他挑了幾所名校,分別是北京大學(醫學部)、復旦大學、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四川大學、中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你為什麼選擇這些大學?是因為這些大學已經和國內最有實力的醫學大學合並了,他們的「臨床醫學」是「國家重點學科」和博士點。接下來我分析一下,考生高考成績過不了北大(醫學部)、復旦的門檻,應該升上海交大(醫學院),但是不能學「臨床醫學」。要知道,「臨床醫學」是醫學專業中錄取分數最高的,一般比醫學檢驗、醫學影像、護理等專業高20分。如果按照往年最低錄取分數線填報,別說「熊掌」甚至「魚翅」了!所以,要想既有熱門專業,又有名牌大學,一定要給分數留有餘地。最後,我指導考生填報的志願是:A中山大學,B華中科技大學,C中南大學,D四川大學。結果董朝陽考上了中山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八年制,碩士、博士),實現了完美學校和專業的願望。(中山大學最低錄取分數線610,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633,北京大學醫學部652,復旦大學649。)
2. 大學專業怎麼選擇
在選擇大學專業時,很多人都糾結於是選擇前景好的專業還是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如果說二者能夠兼得肯定是最好的,但如果不能兼得,更建議選擇感興趣的專業。
1、前途重要
高中三年的努力就是為了上一個好大學,而讀好大學的目的就是為了找一個好工作,相信這是大多數人的想法。所以,選擇大學專業就尤為重要。
如果選了一個沒什麼前途的專業,那麼畢業後也難以找到滿意的工作,這樣看,自己前期的努力也是白費了。
2、興趣重要
人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會充滿好奇,願意去鑽研,所以大學的時候,如果能夠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那麼自己也願意去學這門課程。
相反,如果是因為其他原因而選了一個自己完全不感興趣的專業,那麼在學習過程中自己很難投入,學習壓力大,成績不理想,甚至可能不能順利畢業。
綜上來看,前途和興趣都很重要,其實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桿秤,到底怎麼選,還是要自己做決定。
3. 高考畢業生應該如何選擇專業
綜合考慮以下三條:
1.專業的發展前景(方向)這里要提到的就是要注意自己的專業的發展前景,像大部分高校在近幾年的一些專業里,就是把一些專業已經取消
2.專業的就業情況(難易,薪資,福利,工作強度等等),拿學前教育來舉例子,如果是學習學前教育這個專業的同學,她的就業崗位是很多的,但是他的薪資一般,一大部分的同學薪資是很低的,並且工作強度是很大
3.個人興趣愛好及特長(你感興趣的並不一定是你擅長的)可以選擇的專業有很多,主要要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專業後期的就業情況,目前來說就業形勢比較好的專業有互聯網營銷類,計算機類,設計類等等,這些專業的就業前景,工作環境,發展空間等都很不錯。
還有就是要注意一下自己的性格和專業的契合度,假如說你是一個特別內向的孩子,如果你克服不了當眾說話,那你可以注意下你的專業是否適合你,你是否能克服這個困難?比如說師范專業,在專業課學習當中,一定會有試講 這個內容,需要你站在講台上,給台下的同學講課。
4. 怎樣正確地選擇大學專業
首先這個問題在解決之前,你先要了解咱們中國的專業是怎麼劃分的。
咱們中國把所有的專業分成了 14 個學科門類,今年 1 月份的時候,教育部悄悄的發出了文件,國家現在要增加一個學科門類,叫交叉學科門類。什麼為要增加教材學科門類,因為現在需要復合型人才,專業和專業之間來進行交叉這是很正常的。
舉個例子,手機。有一個專業叫手機專業嗎?沒有。手機涉及到的東很多,首先手機材料做的,手機里邊還有電路板是電子,手機往外打電話叫通信,手機里邊有電池叫電氣,手機設計的外觀叫工業設計。
我需要人各個專業的知識都來了解一下,專業的交叉性就會造就交叉學科,是我們未來一個人才培養的模式和方向,所以增加了第 14 個學科門類。14 個學科門類是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軍事學,管理學和藝術學,再加上交叉學科。
14 個學科門類分成兩大派系,第一大派系叫自然科學學科。自然科學學科是理學、工學、農學、醫學,還有交叉學科門類。第二大派系是社會人文學科,指的是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藝術學和法學。自然科學學科和社會人文學科兩大類之間有什麼差別?自然科學學科傾向於跟科學打交道,如果按照原來的文理分科來算的話,這些都是原來的理科,理工科能報的專業,社會人文學科是原來文科能報的專業,其中像經濟學、管理學是原來的文理兼招。一個是跟科學打交道,一個是跟人打交道。
到底是學校重要還是專業重要,給大家一些建議。如果你是學農學和醫學的,我的建議既不是學校重要,也不是專業重要,而是地域更重要。因為農學和醫學在就業的時候,有著極強的地域就業性。給大家舉個例子,在當地醫院工作的醫生也好,護士也好,拍片的影像人員也好,大多數的醫生他們都畢業於本省的醫科大學。因為醫學的學生涉及到實習,涉及到考研,基本上實習和考研的話,在本省內消化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如果你想學醫的話,首先要問一個問題,你是否一定要在本地的醫院來就業?比如你湖南的,將來想在湖南或者廣東的醫院,別的省都不考慮。那你在報考的時候,盡量報考醫學專業湖南的學校或者廣東的學校,不要報黑龍江的學校。因為你在報考的時候是極容易出現這樣的情況的,有一個學校叫做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湖南省除了湘雅醫學院的話,再往下排要排到南華大學了,南華大學的話可能是在衡陽。那有人說湘雅醫學院我又考不上,南華大學在衡陽我也不想去。我看見一個學校叫哈爾濱醫科大學,我能不能上哈爾濱科大學,畢業以後回湖南工作?不是不能,大概率這個事不成行。
你要在黑龍江上學的話,你本科階段實習的醫院大概率應該是在黑龍江省,不是你想去的湖南或者廣東。如果你考研再考回來,醫學專業基本上大家都要考研,而且醫學專業在考研的時候,本校考本校的人數非常多。你跟人家本校學生競爭,沒法爭。所以醫學一定要注意他重地域。
農學的話,動物類還稍微好一些,植物類的話地域重的比較厲害。動物類,假如你養個狗,你在東北叫狗,在海南也叫狗。但是在植物類方面,每一個省份的農業大學,他種的東西不一樣。舉個例子,到東北農業大學學習種植,一般種大米、大豆、玉米,你會學習種香蕉嗎?你在黑龍江見過香蕉樹嗎?煙草這種專業大多數的學校都沒有,只有極個別的產煙的學校有。種茶,你在黑龍江、東北的學校有種茶的嗎?沒有,東北不產茶,你只能到南方的農業大學去。植物類會根據地域的不同,使得你學的育種方向不同,動物類就沒什麼差別。醫學和農學重地域非常的重要,千萬不要亂選。
5. 怎樣選專業挑大學
吳軍博士是原騰訊副總裁,當前Google中日韓文搜索演算法的主要設計者。著有《數學之美》、《浪潮之巔》和《文明之光》等。日誌內容摘選自吳軍老師的《矽谷來信》,高考報考之際,吳軍老師和大家分享了他的經歷、體會和心得,他說:「希望對報考大學的同學們提供必要的幫助,對於不報考大學的人希望我分析這個問題的方法和看問題的角度能對你有所啟發。」
我本人高考是先報志願,再考試,因此那時候大部分人報學校和志願是有些風險的,萬一報了一所原本覺得錄取沒有問題的大學,但高考失常,就沒有任何補救機會了。現在是先給出分數,再報志願,我覺得更為合理一些。
不過,即便如此,今天也不能保證所報的大學和志願就能讓自己滿意,因為除非是考試成績特別好的人,否則都需要在學校名氣、實際水平、專業水平等諸多方面有所取捨。即使成績好到隨便挑選大學和專業的人,也面臨著選擇性困難。
比如幾乎每年總有要報清華的孩子和家長問我,到底是選擇電子工程系,還是計算機系,或者其他什麼熱門的系。根據不同考生的特點,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不同,但是更多的時候即使我比較了解那個學生(比如我同學的孩子),我也難以給出最好的建議,因為很多時候要考慮的因素實在太多了。因此今天我就從要考慮因素實在太至的因素談起。
在寫這封信之前,我和羅輯思維的李倩老師在文字上有些溝通,因此一些觀點是綜合了我們兩個人的想法李倩老師是北大的高材生。因此,說句王婆賣瓜的話,我們倆代表了中國最好的兩所大學。另外,在這里先感謝李倩老師和她的同事對這兩封信的內容提供的建議。
李倩老師和我都同意將要考慮的因素按照城市、學校和專業歸類。而在這三類因素中,城市〉大學〉專業。當然這個前提是考生無法兼顧這三者。
對於那些分數足夠高的學生毫無疑問應當首選北大和清華。中國的大學水平分布情況不同於美國,後者前20的大學都各有特色,很難講排第一的哈佛就比排第十的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一定好多少。
但中國絕對不是這種情況,就綜合水平而言,中國最好的大學有C9(九校聯盟)的說法,即清華、北大、復旦、上海交大、浙大、南大(南京大學)、西安交大、中科大、哈工大。如果再加上我認為很好的人大、南京東南大學、天津南開大學,也就是12所。
這些大學之間,北大和清華是第一梯隊,接下來的三所,即復旦、上海交大和浙大無論是在師資、經費還是科研成果上和北大清華都是斷崖式的差距。而後面的七所,和前面的五所又有斷崖式的差距。至於其他大學,和這1 2所相比,差距就更明顯了。
只有在最好的大學里,才有最好的老師、最充足的設施、更多的和世界大師接觸的機會以及更好的海外交換學生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它們有最強的同學圈子,基至找到好伴侶的機會更大。
大家不要小看最後一條,在美國波士頓旁邊的坎布里奇市,有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那裡經常有衛斯理女校或者波士頓大學的女生跑去釣金龜婿。「奶茶妹妹」(章澤天女士)要不是因為上了清華,可能就沒有那麼多曝光的機會也很難有機會到巴納德女校(Barnard College在哥倫比亞大學旁邊)去做交換生,很可能就不會和劉強東有什麼交集。
當然,如果不能進入這些大學,或者不能進入它們的好專業怎麼辦。這時我覺得地點最重要,優先挑選中國經濟發達的地區。
首先,中國一線的城市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北、上、廣、深和最好的大學所在的地區多少還是有些重合的。當然深圳大學比較弱,廣州的好大學也不算多。因此盡量選擇北京、上海及周邊(即南京、杭州二市),以及廣州一流的大學。這些地方的機會要比中國其他地方多很多。
再接下來,除了已經提到的南京和杭州,按照次序還應該考慮武漢、成都、西安和哈爾濱這四個城市。我在騰訊時,我們只到上述城市進行校招,當然在考慮城市的優勢時大學聚集的程度和絕對水平也很重要,因為那樣對企業來講去那裡招聘成本相對低,而西安和哈爾濱能夠入圍,是大學聚集的因素,而不是經濟發展的因素。而和我們競爭人才的阿里巴巴和網路,以及外企Google、微軟、高盛等投行,麥肯錫和普華永道等咨詢公司,也只到這幾個城市招人。
也就是說,從其他城市畢業,即便你再優秀,學的專業再好,直接進入這些公司的可能性幾乎是零。
除此之外,盡量選GDP靠前的沿海省份和相應的省會城市和中心城市。為自己的將來著想,經濟體量越大的城市,企業越集中,機會也越多,找工作面試都更方便點。
當然,可能有人會問,隨著西部大開發,尤其是「一帶一路」政策的助力,等我畢業的時候,中小城市是否會慢慢趕上來?從歷史上看,這種可能性極小。美國至今好的大學和工業的引擎依然集中在加州和東北部地區。
矽谷地區的三流大學(相當於中國的二本)聖荷西州立大學,在矽谷大公司工作的畢業生居然能排在同等規模的著名的伊利諾伊大學、得克薩斯大學和普渡大學前面,說明了地點的重要性。深圳大學在中國排不上號但進入騰訊、華為的人卻很多。
接下來,在地區之後,選擇學校比專業更重要。我經常講,本科教育最重要的是通才教育,研究生教育是專才教育。因此那些一流的綜合性大學,不僅能讓學生們學到自己本專業的那幾門課,而且能夠給學生提供的綜合資源也更多。即使是學習外語類這樣非常專的領域專業,北大或者復旦的英語系和其它外語系,也比外國語大學要合適。
雖然我總是強調英雄不問出處,一個人畢業的大學和成功沒有太強的相關性,但是剛走出校門時,大公司通常還是按照大學的名氣分配它招收員工的比例的,因為沒有更好的衡量不同大學畢業生的水平的方法。
因此,如果分數不夠,與其去擠所謂的熱門專業而選擇一個相對差的學校,還不如選擇一個好一點的大學排名靠後的專業,當然前提是不反感這個專業。
舉個例子,北京很多大學最熱門的專業會比北大歷史系這樣的系錄取分數還要高一點,但是世界各大投行和咨詢公司寧可招一個北大歷史系的學生,到了公司後再培養,也不願意招其他相對差一些的大學的熱門專業的學生。因為在它們看來,大家在本科學的那點專業知識,反正也派不上什麼用場。
在確定了上學的地點和大學之後,就要考慮專業了。選擇專業有很多客觀的考慮因素,但是今天我先介紹一些和個人關系比較大的因素明天再討論其他的。
考慮專業的一個經常被忽略的因素是家庭因素。兩個情況差不多的學生的家長來找我時我給出的建議常常是相反的。比如有一次一個發展得非常不錯的企業家來找我問他的孩子應該學什麼專業。
我先問他,「你的建議是什麼?「他說,「我想讓他學會計,這樣一來有一技之長,二來將來能幫助我一下。」我又問他,「你是希望他能夠將你的產業發揚光大,還是將來將產業賣掉,靠股票和存款過日子,或者是靠自己的專業手藝掙錢?」他說,「當然希望他做得比我好了」。
我於是就對他講,「他要想做得更好,所需要的是大視野,而不是會計這樣一個具體的技術。會計這種人,在社會上可以花錢請到,但是如果你要將事業交給他,而他沒有視野,沒有抱負,生意只能越做越小」。
因此,對這樣一個學生,會計專業是很差的選擇。但是,另一個朋友問我類似的問題時,我則對他講會計專業是個好選擇。這位朋友是朝九晚五上班的工薪階層,沒有什麼資源和人脈,他的孩子希望將來做投資。
我說,先掌握一技之長吧,比如會計,如果想做投資,年輕人又沒有資源,只能從最底層做起。而一些投行或者風險投資公司聘用你的孩子顯然不是讓他來作決定的,即便再有眼光,前幾年公司的領導也不會聽你孩子的意見去投資,他們想用的就是你孩子將來的專業技能。通過工作一段時間,贏得大家的信任,對行業有了了解,才能有所發展。
我在之前講過,身處底層的人要完成到中產階級的進階,需要先掌握技能,就是這個道理。而中產階級到精英階層的進階,則需要很多博雅教育。不同階段和社會階層,考慮問題的出發點應該有所不同。
明天我會從下面幾個角度分析專業的選擇:
1,國家大的機會;2.個人的特長和興趣;3.專業的變遷和未來行業的機會。希望你繼續關注。
我們昨天聊到了填報志願的兩個原則,即城市優先,名校優先,在確定學校後,就要考慮專業了。而在這方面大家遇到最多的三個問題分別是:
1.什麼專業對我來講好學?
2.是報熱門專業還是冷門專業?
3.今後什麼專業發展的前景可能最大?
就這些問題我先談談我自己的經歷。我在高中的時候數學成績(包括競賽成績)很好,因此,我在報專業時其實就面臨一個選擇,是否讀數學。
那時北大數學系和清華數學系的老師曾經堵在我們家門口建議我學數學。不過我父母講,數學太費腦子,而且好工作太少,而當時中國正在宣傳信息革命,於是我就學習了計算機。
後來我事業發展順利,我母親總是講,當初沒有讓你學數學,對了吧。我開始的時候很認同她的這種講法我也一直很感激他們的「遠見」。不過後來我想,如果我學了數學,估計本科畢業後就改行了,今天可能還是搞計算機。當然,我的數學基礎會更好一點,而對計算機的領悟可能要淺一點。但是,我父母對國家未來大的趨勢的把握還是准確的。
因此選擇專業要考慮的幾個因素應該注意:
1.國家層面的大機會
2.個人的特長和興趣
3.專業的變遷和未來行業的機會
如果你將來主要的時間是生活在中國,那麼在國家層面的大機會就是需要考慮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
20多年前土木工程在清華各專業中不被看好,錄取分數很低,屬於冷門,但是後來趕上了國家基建大發展,學這個專業的人最後發展得都很好,甚至好過全世界最熱門的計算機行業。而清華其他專業的人,至少一大半改了行,像學數學這樣的專業的人,90%改了行,當然他們當中很多人後來成為了企業家,企業做得都很好。
今天中國最大的機會在哪裡?我認為是國際化。
中國已經以每年8%左右的增長率持續增長了37年了(從1978年底改革開放算起),這么長、這么快的增長在世界文明史上還是第一次。因此中國自身積攢了巨大的財富,相比之下,其它國家財富增長的比例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這樣就造成了中國繼續發展的一個困局,也就是說,中國生產的東西其它國家買不起,而中國從海外無論是購買什麼,價格都要飛漲。前些年鐵礦石價格飛漲就說明了這一點。在歷史上,英國、美國和日本都遇到過這種情況,解決的方法都是資本輸出。也就是說幫助其他國家富裕起來,讓人家買得起我們的東西。
中國在這個時期提出「一帶一路」,要搞亞投行,核心就是資本的輸出和幫助全世界。這是當年英國、美國和日本都走通了的道路。
如果大家對當年英國和美國的資本輸出沒有什麼概念的話,今天40歲以上的人可能還記得日元貸款對中國經濟帶來的幫助,而今天中國要做的就是當年日本曾經做過的事情。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需要什麼人才昵?不再是只能在國內窩里橫的人了,而是具有國際視野能夠為國家開拓海外市場的人。
去年幾位領導幹部詢問我對亞投行的建議,我反問道,如果明天就要在世界20個國家開辦辦事處(或者說分行),如果再加上四大國有銀行將來要進入世界主要國家,誰來當分行長?我們是否有這樣大批的人才儲備?
我一問就把他們問住了,因此,我說要盡快培養具有國際金融能力的領袖。去年清華大學成立了蘇世民書院,完全仿照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保羅·尼采高級國際研究學院和哈佛大學的肯尼迪學院的教學方式辦學,目的就是培養未來世界的領袖。
當然很多人講,我不從政。即便如此,國際化的能力依然是需要的。今天美國標普500指數的成分股公司一半的收入來自海外,日本在海外的資產是國內資產的1.1倍,而中國雖然外貿順差不少,但是無論是央企,還是BAT(網路、阿里巴巴、騰訊)這樣科技界的明星公司,幾乎所有的收入都來自於國內。未來,中國的經濟要進一步發展,國際化之路是一定要走的。
了解了大環境,接下來就要考慮我們自身的優勢和興趣所在。
國內的高中只開6.7門課,而且大部分時候是根據考試決定成績,沒有給大家思考問題的機會,因此大部分高中生所知道的專業數量特別少。其實,大學的專業有幾百種可供挑選,因此選專業時完全不需要將自己限制在自己成績還算好的幾門課所對應的專業里。
我在矽谷地區接觸到一些在當房地產中間商的女生,她們很多學的是生物和化學等理科專業,她們都抱怨在大學學的專業自己不喜歡,我問她們為什麼自己要挑選那些專業。她們講,自己在中學時是生物課代表或者其它什麼
6. 大學專業到底怎麼選
在大學專業的選擇上,主要有三個參數,分別是個人興趣、能力優勢與就業前景。
其中,興趣會隨年齡而轉變,外在就業環境也瞬息萬變,唯一不會改變的,是你的能力優勢。有人天生是數理邏輯高手,有人天生擁有很強的語言能力,有人天生有優異的藝術天分,如果能順著自己的天賦走,人生可以事半功倍,也比較容易取得成就。
教育科系專業目前除特殊教育/職業技術教育外,小學師資出現嚴重過剩,所謂「流浪教師」的現象,很快也將蔓延到中學師資。政府雖然要在兩年內,將師資培育名額減半,但煞車踩得太晚,要消化現有教師,恐怕需要漫長的歲月。就讀教育專業者,畢業後要有轉行的心理准備。
師范院校的師資與教學,過去都是專門培養師資,即使紛紛更改系改名,但與企業界需求仍頗有落差,在選擇專業時不要被漂亮的名稱所誤導。
7. 大學怎麼選擇專業方向
一般在大學本科,多數是按專業招生的。有的學校細化招生,會在某專業後面註明哪個方向。
比如會計學,多數招生專業就是會計學,有的會在後面註明是cpa、還是cga、還是會計電算化。一些建築學院或系,會含有建築學、城市規劃、土木工程等專業,很少也包含工程造價的,但這些基本都以本專業招生。
以你說的情況,報考建築學即可。
大學課程,分必修和選修兩個部分。如果屬於必修課,這個課程是避不開的;如果屬於選修,你可以自己選擇修哪些,修滿學分即可。
8. 大學怎樣選專業
高考結束後,填報志願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這決定了考生未來學習什麼、在哪裡學習。我國大學專業有很多,下面是一些相關內容,供大家參考。
1大學專業有哪些
目前大學專業共有13個學科門類,92個專業類(不包括軍事學)。13個學科分別是:哲學、歷史學、文學、藝術學、教育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軍事學。
其中哲學門類下設專業類1個,4種專業;經濟學門類下設專業類4個,17種專業;法學門類下設專業類6個,32種專業;教育學門類下設專業類2個,16種專業;文學門類下設專業類3個,76種專業;歷史學門類下設專業類1個,6種專業;理學門類下設專業類12個,36種專業;工學門類下設專業類31個,169種專業;農學門類下設專業類7個,27種專業;醫學門類下設專業類11個,44種專業;管理學門類下設專業類9個,46種專業;藝術學門類下設專業類5個,33種專業。
2大學專業怎麼選
1、考慮自己的興趣。在選擇專業時既要考慮是否感興趣,又不能僅憑興趣。雖然未來就業不一定會專業對口,但大學所學的專業與將來從事的工作還是有一定關系的。
2、考慮未來的就業方向。大多數人都把是否容易就業、將來工作的工資多少作為選擇專業的參考,雖然這些是可以作為參考因素,但是也不能絕對化。一來容易就業、工資高的行業必然競爭激烈,工作壓力大,再者就業形勢也會經常變化。
3、考慮自己的能力。這點比較重要,不能覺得某個專業自己喜歡、容易就業就盲目選擇,還要考慮自己的水平,是否適合這個行業。比如自己明明不會畫畫設計,那麼就不要盲目跟風選擇美術設計等專業啦,量力而行吧。
9. 大學有什麼專業可以選擇
大學本科可選專業有十二大類,六百餘種,專科專業有十九大類。大學可選專業包括經濟學、統計學、建築學、空中乘務、行政管理、土木工程、自動化、翻譯、會計學、機器人工程等。
對於哪些專業發展機遇好?哪些專業最受歡迎?哪些專業容易被混淆?報考志願時如何選專業?等等這些問題都需要每一名參加高考的學生不斷認真思考的問題。先根據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及自身優勢確定大的學科類,然後在選擇要學習的專業,選專業時要綜合考慮學校的辦學水平和畢業後發展方向。
當我們在選擇專業時就要考慮到將來要從事的職業,祝福所有學生都能做好人生的第一次關鍵的選擇。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10. 大學入學時的專業該如何選擇
大學入學時的專業可謂是真的五花八門,俗話說得好,只要專業選得好,年年期末像高考,選專業是上大學最重要的一個事情,因為它決定著你以後四年將過著什麼樣的一個生活,以及你畢業之後將會從事什麼樣的行業。
大家肯定也知道,現在網路又這么發達,如果你喜歡哪個學校以及他們學校有什麼專業?這些都可以在網上相對應的尋找到答案,這個就是叫做了解這個專業怎麼樣。以及它的當下熱門程度是怎麼樣的,還有再考慮一下自身是否適合這個專業。
3、一定要選擇對自己有利的專業
因為現在的專業都是五花八門的,也會有很多學科繁衍出來的各種新型專業,也就是一些職業技能型的專業,這些技能型專業也是現在國家所提倡出來的,如果你覺得自己能適應這個專業,就可以選擇這個專業,不一定按照常規的籠統范圍來選擇自己的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