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畢業論文腳注和參考文獻
Ⅰ 畢業論文到底用腳注還是章節附註章節附註和參考文獻的區別
畢業論文使用的是章節附註,章節附註和參考文獻的區別在於所屬領域不同:章節附註是屬於格式上的劃分,參考文獻是論文內容上的劃分。
章節附註是一種對文本的補充說明,一般位於文檔的末尾,列出引文的出處等。章節附註由兩個關聯的部分組成,包括注釋引用標記和其對應的注釋文本。和腳注一樣,是一種對文本的補充說明。腳注一般位於頁面的底部,可以作為文檔某處內容的注釋;章節附註一般位於文檔的末尾,列出引文的出處等。
參考文獻是在學術研究過程中,對某一著作或論文的整體的參考或借鑒。徵引過的文獻在注釋中已註明,不再出現於文後參考文獻中。
(1)本科畢業論文腳注和參考文獻擴展閱讀:
章節附註的使用法 :
1、將插入移到要插入腳注和章節附註的位置。
2、單擊【插入】菜單中的【引用】中的【腳注和章節附註】菜單項,出現【腳注和章節附註】對話框。
3、選擇【腳注】選項,可以插入腳注;如果要插入章節附註,則 選擇【章節附註】選項。
文獻書寫技巧:
在文檔中需要多次引用同一文獻時,在第一次引用此文獻時需要製作章節附註,再次引用此文獻時點「插入|交叉引用」。「引用類型」選「章節附註」,引用內容為「章節附註編號(帶格式)」,然後選擇相應的文獻,插入即可。
Ⅱ 畢業論文的章節附註、注釋、參考文獻什麼區別
1、所屬領域不同
章節附註是屬於格式上的劃分,注釋、參考文獻是論文內容上的劃分。
2、在論文中放置位置不同
畢業論文引用別人文章的觀點、數據等就是參考文獻,通常採用章節附註,即文檔的末尾,列出引文的出處;注釋是對書籍或文章的語匯、內容、背景、引文作介紹、評議的文字,一般用腳注列於正文當頁之下。
(2)本科畢業論文腳注和參考文獻擴展閱讀
論文標准格式
1、題目。應能概括整個論文最重要的內容,言簡意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
2、論文摘要和關鍵詞。
論文摘要應闡述學位論文的主要觀點。說明本論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結論。盡可能保留原論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論文的創造性成果和新見解。而不應是各章節標題的簡單羅列。摘要以300字左右為宜。
關鍵詞是能反映論文主旨最關鍵的詞句,一般3-5個。
3、目錄。既是論文的提綱,也是論文組成部分的小標題,應標注相應頁碼。
4、引言(或序言)。內容應包括本研究領域的國內外現狀,本論文所要解決的問題及這項研究工作在經濟建設、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等方面的理論意義與實用價值。
5、正文。是畢業論文的主體。
6、結論。論文結論要求明確、精煉、完整,應闡明自己的創造性成果或新見解,以及在本領域的意義。
7、參考文獻和注釋。按論文中所引用文獻或注釋編號的順序列在論文正文之後,參考文獻之前。圖表或數據必須註明來源和出處。
(參考文獻是期刊時,書寫格式為:
[編號]、作者、文章題目、期刊名(外文可縮寫)、年份、卷號、期數、頁碼。
參考文獻是圖書時,書寫格式為:
[編號]、作者、書名、出版單位、年份、版次、頁碼。)
8、附錄。包括放在正文內過份冗長的公式推導,以備他人閱讀方便所需的輔助性數學工具、重復性數據圖表、論文使用的符號意義、單位縮寫、程序全文及有關說明等。
Ⅲ 請問本科生論文中的腳注和參考文獻有什麼區別怎麼寫我搞不懂,能舉例就更好了
腳注就是補充說明,參考文獻就是引用文章。
例如我們引用文章如下:這就是參內考文獻
李秀林.歷史是偉容大的 [J] 歷史研究,2014,25(05):11-27
然後文中談到了「李白」,我們就通過腳注告訴讀者李白是什麼時期的人,生辰如何等,這就是腳注
解釋清楚了。如有疑問請追問,滿意回答還望採納
Ⅳ 論文中注釋,引用,參考文獻 有啥區別格式上怎樣設置
注釋是對論文中不詳細的地方進行的解釋,為了不影響篇幅所以單獨列出.
引用是指論文中引用別人的觀點,尊重知識產權,也為了不負責任,所以標明。
參考文獻是指本文寫作過程中所學習過的文獻,一般標注在文章末尾。
注釋一般放在說明位置,以括弧標明。引用在論文中間標序號,然後在當頁的頁腳標出,也是腳注,參考文獻列在論文的最後。
(4)本科畢業論文腳注和參考文獻擴展閱讀:
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其中部分組成(例如附錄)可有可無。
1.論文題目
要求准確、簡練、醒目、新穎。
2.目錄
目錄是論文中主要段落的簡表。(短篇論文不必列目錄)
3.內容提要
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
4.關鍵詞定義
關鍵詞是從論文的題名、提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表述論文的中心內容有實質意義的詞彙。
關鍵詞是用作計算機系統標引論文內容特徵的詞語,便於信息系統匯集,以供讀者檢索。每篇論文一般選取3-8個詞彙作為關鍵詞,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題詞是經過規范化的詞,在確定主題詞時,要對論文進行主題分析,依照標引和組配規則轉換成主題詞表中的規范詞語。(參見《漢語主題詞表》和《世界漢語主題詞表》)。
5.論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用在論文的開頭。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寫出作者意圖,說明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並指出論文寫作的范圍。引言要短小精悍、緊扣主題。
(2)論文正文: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論證過程和結論。主體部分包括以下內容:
a.提出問題-論點;b.分析問題-論據和論證;c.解決問題-論證方法與步驟;d.結論。
6.參考文獻
一篇論文的參考文獻是將論文在研究和寫作中可參考或引證的主要文獻資料,列於論文的末尾。參考文獻應另起一頁,標注方式按《GB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進行。
Ⅳ 大學畢業論文經常引用到文獻,那麼參考文獻怎麼寫
參考文獻作為畢業論文的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體現著寫作者的遴選能力與整合能力,也能反映出大學生對於論文的嚴謹態度,一篇合格的參考文獻應具備以下三個方面的要求。
第三,參考文獻格式需規范。參考文獻在寫的過程中是有一定的格式要求的,首先需明確每類參考文獻的格式代號,例如專著[M]、期刊論文[J]、學位論文[D]、會議論文集[C]等,同學們在寫作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格式代號與文獻類別的統一,避免出現張冠李戴的錯誤。其次,每一條參考文獻的相關信息書寫需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如[1]作者名.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出版地:出版者:起止頁碼.(具體如上圖所示)最後,在寫參考文獻的過程中應注意標點的規范,區分中英文狀態下輸入標點的差別。
Ⅵ 論文寫作時,若在文中已經使用了腳注,還是否需要在文末再加個「參考文獻」那一項
論文參考文獻是引入別人已發布的見解或文章或試驗結果等,必須在引入的一段話後邊加標明,隨後文章結尾列「參考文獻」時與原文中的下標相對性應。無論是本科生還是研究生,寫論文是一個本職工作,這是展現學習成果的一個手段,也是訓練思維能力的一個方法。但是,有時候寫一篇論文往往會因為各種原因拖沓,以至於時間浪費了,論文一直卻沒有完成。這里我們介紹一下筆者自身寫論文的一點經驗,供參考,以提高我們的寫作效率,出成果的效率。
工具原料台式或筆記本電腦一台word2003及以上版本
方法/步驟分步閱讀
1
/7
選題來源。好的選題是論文能夠發表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論文選題可以從看書中來,從時政中來,從現實中來,從積累中來,從深挖中來,從聯系中來。具體而言,通過看書、關注時政、現實,通過日常積累,對一個問題的深入挖掘,對問題聯系地看,都可以發現問題,確定論文題目。
2
/7
初列提綱。選好題後,就試著列出提綱。一般提綱以三部分或四部分居多。每一個一級標題下又可以分為二級標題、三級標題。實在沒有三級標題,能列出一二級標題也可。這個提綱也是一個初步的提綱,後面在撰寫過程中,可能會根據撰寫來修改。
3
/7
開始撰寫。提綱列好後,就要設定目標,每天撰寫一點。如果是三部分,每一部分有三個二級標題,那麼,我們可以設定每天寫一個二級標題的內容,這樣差不多九天就可以完成論文。要是速度夠快的話,可以一天寫兩個甚至三個二級標題的內容。
4
/7
規定進程。一旦開始撰寫後,每天就要花點時間專門來撰寫規定的任務,不可拖沓。每撰寫一部分內容前,都要去查找這部分內容的相關資料,形成總體意識、印象、觀點,便於我們的撰寫。撰寫過程中,每一部分都要精益求精,達到能夠發表的程度。如此,及時推進,論文就能按時完成。
5
/7
從頭修改。論文第一次撰寫完成後,要回過頭來,從頭讀到尾,從頭看到尾,進行修改。因為,第一次撰寫過程中難免會有錯字甚至不通順的地方,通讀通看可以發現問題。而且,寫完一篇文章後,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思維、觀點會有變化,這樣我們在從頭看的過程中可能會對文章進行若干修改,以便達到較好的質量。
6
/7
完善要素。論文主體部分完成後,接下來就是去完善作者、作者單位、所在城市及郵編、中英文摘要、關鍵詞、參考文獻等。要在縱覽全文的基礎上,把核心觀點提煉出來,寫出摘要,使得別人看了摘要就知道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什麼。關鍵詞一般3到5個就夠。參考文獻一般是章節附註式插入,引用書要具體到頁碼,引用期刊也要具體到頁碼,引用報紙要具體到期數。
7
/7
投稿要素。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