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升本科 » 華政本科畢業論文範文

華政本科畢業論文範文

發布時間: 2022-07-08 08:44:14

⑴ 求助華政成人教育本科畢業論文的格式要求

你可以去華政成人教育網頁查找相關要求

⑵ 求本科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範文。

學生姓名
***
所 在

院(系)
文學院
專業
漢語言文學

論文題目: 一曲啟蒙主義者的生命悲歌——魏連殳形象及其文化價值探析

課題研究意義:通過對《孤獨者》中主人公魏連殳形象及其文化價值的分析,探究時代、性格、周圍環境等對人物命運的影響,並從中揭示特殊時代背景下知識分子的變化規律。

文獻綜述:《孤獨者》作於1925年,自它誕生之日起,學界就對它作了很多研究,概括一下,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一,小說的復調性。持這種觀點的有北大的錢理群教授,他在《與魯迅相遇》中作了專門講解。另外還有西南師范大學的李錚,她在《欲將沉醉化悲涼》一文中寫道:小說不只出現「我」1個敘述者,具體來說,《孤獨者》中出現的敘述者有:「我」、魏連殳、房東老太太。這種結構清晰地為我們展示了一個個孤獨的世界,孤獨的靈魂。二,主題上,以「復仇」悲劇最為突出。錢理群先生在《心靈的探尋》一書中有過表述:面對著不被人民理解的命運,歷來的中國文人(從屈原始)只是自怨自艾,痛苦不已,惟有魯迅徹底擺脫了對人民的盲目崇拜。於是有了魯迅式的憤怒與復仇!錢理群教授的這句話用在魏連殳身上也合適。三,人物關系復雜化。持這種觀點的是延邊大學的於淑娟,她在《封閉的空間 孤獨的靈魂》中從人物關系的角度出發,進而剖析個體最終以自戕式的復仇來擺脫這一空間的孤獨命運。四,人物形象。關於這點,學者們在對魏連殳這一形象進行分析研究時,多將他與魯迅筆下的孤獨者譜系中的人物進行對比,尤其喜歡與《在酒樓上》的呂緯甫進行對比,因為他們都被歸於失落的孤獨者,兩人所不同的是,同樣在失掉理想與奮斗的勇氣後,呂緯甫選擇了在現實生活里做一些空虛、無聊的事情,而魏連殳則進行了反戈、復仇。我這篇論文也是對其進行人物形象的論述,與前人不同的是在分析其人物形象的基礎上又對其所蘊含的文化價值做了一番探析,從而找出了造成魏連殳悲劇的根本原因,並以魏連殳為參照物,對20世紀初中國知識分子的一般變化規律作了一番分析。

主要內容:魯迅先生筆下的魏連殳是一個具有啟蒙主義思想的覺醒者形象,他以救國救民為己任,積極尋找一條光明之路。然而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魏連殳的尋路歷程註定要以失敗而告終。他整個的尋路歷程我們分為三個階段:一,積極的尋路者。在這個過程中,他始終以一個知識分子和反封建的民主戰士的形象出現。他有尖銳的洞察力,能夠觀察出當時中國現實的黑暗,並發出一些毫無顧忌的議論。在對封建制度的反抗上,他與頑固的封建勢力做決絕的斗爭,是一個獨戰多數的英雄形象。二,潦倒的失路者。社會心理學家告訴我們,每個人分屬一定的群體,群體中的個人有共同的集體意識,當一個人與大多數人態度不一致的時候,他必然會感受到極大的壓力,這種從眾的壓力甚至足以使之改變自己的觀點,迎合多數。盡管此時的魏連殳還沒有拋棄他的進化論思想和啟蒙主義觀點,但他卻以社會偏離者的身份遭到了排擠與懲罰。他的生活陷入極其困頓之中。三,絕望的毀路者。魯迅先生常說「人生最苦痛的是夢醒了無路可走」,魏連殳在遭到一系列的打擊之後,終於看清眼前的現實,他開始「躬行先前所憎惡,所反對的一切,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張的一切了」,他成了一個復仇主義者,但從某種程度來講,魏連殳只不過又成了強大的封建制度下的一個自覺的犧牲品而已。

魏連殳形象的文化價值表現在三個方面:一,自我發展歷程的真實記錄:自我剖析,予人光明。據胡風回憶,魯迅當年在談到《孤獨者》這篇小說時,曾直言不諱地對他說:「那是寫我自己的」,的確,從魏連殳身上我們可以看到魯迅先生的影子。二,對啟蒙主義知識分子命運的觀照。魏連殳可看作為當時社會轉型時期里出現的一個思想已經覺醒但個性卻過於軟弱的小知識分子的代表,這類知識分子出現在當時的社會里是不可避免的。三,對國民性的批判。這篇小說似乎只是簡單地描述了一個啟蒙主義知識分子的悲劇性的一生,文中沒有如之前魯迅先生的一些文章那樣去明顯地批判國民性,但是我們對魏連殳的命運進行再思考,不難發現他的淪落與他周圍的環境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總之,魏連殳這一形象正是20世紀初中國知識分子的典型代表,魯迅先生通過這一形象為我們再現了那個年代中國知識分子的生存處境,揭示了啟蒙主義知識分子的悲慘命運,是我們了解當時社會、當時人情的有力依據。

研究方法:分析法、對比法、歸納法。

進度計劃:

1、選題(第7學期第8周)

2、填寫畢業論文任務書、開題報告(第7學期第9周至第12周)

3、撰寫畢業論文第一稿,並提交指導教師提出修改意見。(第7學期第13周至第8學期第4周)

4、指導教師對提交的論文第一稿提出修改意見,指導學生修改畢業論文第一稿,並要求學生撰寫畢業論文第二稿。(第8學期第5-7周)

5、指導教師對提交的論文第二稿提出修改意見,指導學生修改畢業論文第二稿,並要求學生撰寫畢業論文第三稿。(第8學期第8-11周)

開題人(簽名):***

2008年11月20日

⑶ 大學畢業論文範文格式模板

首先建議你去學校圖書館看看學長們的東西,因為根據我所知道的情況來說,不專同學屬校有自己的一些具體安排或者說是要求。但是總體來說,一篇合格的論文應該包括:緒論(問題的提出和目前國內外的狀況&需要解決的問題)、設計思路(軟體&硬體的設計理論可行性分析)、實現方法(樣機&樣品製作)、實驗過程(方式方法)、數據分析(對比&引用前人的學術觀點、結論、理論上應該成立的推論等)、結論(實踐和理論兩者的結合結果是否有利於解決緒論提出的問題)幾方面。當然還必須得弄個C文和E文的標題、簡介、關鍵詞。

⑷ 本科畢業論文範文怎麼寫啊

畢業論文無論在內容或形式上都有一定的要求,這也是考核論文成績的基本依據之一。關於畢業論文寫作的具體要求,在以後的有關章節中將作詳細論述,這里先說說畢業論文寫作的一些原則要求。 一、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 撰寫畢業論文必須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理論研究,特別是社會科學的研究必須為現實服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兩個文明建設服務。理論來源於實踐,又反作用於實踐。科學的理論對實踐有指導作用,能通過人們的實踐活動轉化為巨大的物質力量。科學研究的任務就在於揭示事物運動的規律性,並用這種規律性的認識指導人們的實踐,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因此,畢業論文在選題和觀點上都必須注重聯系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密切注視社會生活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 堅持理論研究的現實性,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就必須邁開雙腳,深入實際,進行社會調查研究。這也是我們正確認識社會的基本途徑。人們只有深入到實際中去,同客觀事物廣泛接觸,獲得大量的感性材料,然後運用科學的邏輯思維方法,對這些材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加工製作,才能從中發現有現實意義而又適合自己研究的新課題。在我國改革開放的實踐中,新情況、新問題、新經驗層出不窮,需要研究的問題遍布社會的方方面面,只要我們對現實問題有濃厚的興趣和高度的敏感性,善於捕捉那些生動而具有典型性的現實材料,通過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就能從中引出有利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規律性認識,提高畢業論文的價值。當然撰寫畢業論文可選擇的課題十分廣泛,並不只限於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也可以研究專業基本理論,中西方比較研究等。但無論選擇什麼研究課題,都必須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從歷史的研究中吸取有益於現實社會發展的經驗教訓,從對外國的研究中,借鑒其成功經驗和失敗的教訓,或為我國的對外政策提供某些依據。 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和方法,必須認真讀書,掌握理論武器。李瑞環同志指出:「強調聯系實際,絕不意味著否定讀書的重要,恰恰相反,更要認真地讀,反復地讀,深鑽苦研,做到真正讀懂弄通。否則,沒有掌握理論,怎麼談得上理論聯系實際?」(《求是》雜志1989年第24期)認真讀書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學好專業課,具備專業基礎知識。這是寫好畢業論文的前提和必要條件。經驗告訴我們,只有具備了相應水平的知識積累,才能理解一定深度的學術問題;同時,也只有具備了某一特定的知識結構,才能對某學科中的問題進行研究。正如黑格爾所說,在討論學術問題之前,必須「先有具備某種程度的知識」,否則,「沒有憑借作為討論出發的根據,於是他們只能徘徊於模糊空疏以及毫無意義的情況中」。(小邏輯》第三版序言)二是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馬克思主義正確地揭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發展的最一般規律,成為無產階級和革命人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作為偉大的認識工具,雖然並不直接提供解決各種具體問題的答案,但它對我們如何正確地發現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提供了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因此,大學畢業生在撰寫畢業論文時,應當努力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自覺地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指導畢業論文的寫作。 二、立論要科學,觀點要創新 (一)立論要科學 畢業論文的科學性是指文章的基本觀點和內容能夠反映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文章的基本觀點必須是從對具體材料的分析研究中產生出來,而不是主觀臆想出來的。科學研究作用就在於揭示規律,探索真理,為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開拓前進的道路。判斷一篇論文有無價值或價值之大小,首先是看文章觀點和內容的科學性如何。 文章的科學性首先來自對客觀事物的周密而詳盡的調查研究。掌握大量豐富而切合實際的材料,使之成為「謀事之基,成事之道」。 其次,文章的科學性通常取決於作者在觀察、分析問題時能否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在科學研究中,既不容許夾雜個人的偏見,又不能人雲亦雲,更不能不著邊際地憑空臆想,而必須從分析出發,力爭做到如實反映事物的本來面目。 再次,文章是否具有科學性,還取決於作者的理論基礎和專業知識。寫作畢業論文是在前人成就的基礎上,運用前人提出的科學理論去探索新的問題。因此,必須准確地理解和掌握前人的理論,具有廣博而堅實的知識基礎。如果對畢業論文所涉及領域中的科學成果一無所知,那就根本不可能寫出有價值的論文。

⑸ 大學畢業論文範文

據學復術堂了解,大學畢業論制文範文很容易找到,下面分享兩個方法:

1、找本院的學長學姐導師要,這是最與自己相符的方式了,是本院的所以很多東西都相似,最具有參考性,還有別忘了找導師要,導師給的往屆的是比較優秀的,可以作為模板典範的。

2、上互聯網,網路文庫,豆瓣這種基本都是作者自己把論文傳上去的,這個質量參差不齊,找到好的概率嘛看運氣。文庫中很多要付費的感覺其實不太值,很多寫的一般,看論文怎麼樣,第一點看格式,第二點看框架,整體框架可以,內容不會太差。

⑹ 法學大學個人小結怎麼寫

法學生的大學四年

相信多數剛接觸到法學知識的法學新生,對法律都會產生一種崇拜感,但是面臨法學學科內紛繁復雜部門法內容,很多同學又會感到困惑。

於是,幾乎每一個法學生都會面臨新奇感與迷茫感之間的矛盾、自豪感與畏懼感之間的矛盾。作為一個即將走完大學四年的應屆畢業生,本著回饋師弟師妹的初衷,和大家分享一些隨想。

(一)大一的新鮮
大一期間,大多數學生還在法學殿堂的門外徘徊,於是《西窗法雨》、《木退正義》等入門書籍成為我們一窺法學世界的主要渠道,那個時候,我們時而因掌握了與一個法律規定而欣喜,時而因聽不懂課上艱難生澀的法學理論而彷徨。

大學生活的新鮮感、對法科學習的迷茫感、對師兄師姐的崇拜感以及突然自由的喜悅感…種種感受交織成我們的大一生活。我們在一次又一次嘗試中漸漸邁入法學的大門,帶著迷茫與新奇,探索者自己的法學之路。

(二)大二的選擇
然而,就在我們好不容易開始習慣自由而慵懶的大學生活時,我們又遇到了大二的分叉口,學生工作?文藝體育?游戲電影?科研比賽?讀書科研?於是我們更加迷茫——我們不僅要處理如何學習法學專業知識的問題,同時還要解決大學方向的選擇問題。以往養老三個月,拚命三十天的生活被打亂了節奏。有的同學選擇了遊走學生會之中,有的同學選擇了讀書科研打比賽,也有同學選擇繼續游戲電影娛樂人生。

我們開始反思、開始思考,我們似乎明白了自己未來的基本方向,考研?保研?出國?刷證?實習?但是這些方向又是那麼模糊,模糊我們沒有足夠的動力去推動它實現。按部就班的慣性讓我們有種錯覺:嗯,大學才剛開始,我還有很多時間去想。

(三)大三的迷茫
轉眼之間,大二即將過去,經過法理、憲法、民法、商法、訴訟法等基礎課程的學習,我們似乎已經掌握了法學學習的內在核心,順利步入了法學之門。

我們不斷體驗著用書本知識處理一些簡單糾紛的成就感。盡管,我們學習上的迷茫感降低了,但是對如何走未來的路確更加迷茫。

突然有一天,我們或被師兄師姐點撥,或因家人刺激,又或被身邊同學的理論功底刺激到時,我們慌了,是真的慌了。到了大三,我們開始不得不為自己劃分隊伍時,我們又發現怎麼什麼都那麼難?說好的高考考完就自由了呢?

就業黨的焦慮:法務還是律師?能不能當法師?北京還是上海?怎麼去深圳?高起薪中發展還是中起薪高發展?年薪八萬太少怎麼辦?訴訟律師還是非訴律師?非訴?證券律師和資產律師?投行券商賺大錢?啥?還要有注會、雅思?

考研黨的焦慮:考研專業的選擇?考研院校的選擇?考研和法考之間怎麼安排?那些專業以後好就業?公檢法律都需要什麼學歷?

出國黨的焦慮:社會經歷和學習成績怎麼兼顧?科研項目和期末復習怎麼平衡?怎麼准備top15?雅思小分怎麼刷高?紐約bar?老流氓和JD怎麼取捨?

保研黨的焦慮:我的排名能不能保研?保研和法考能不能兼得?夏令營和九月推免怎麼定位?四六級和科研經歷怎麼才算夠?保研該怎麼復習?

(四)大四的焦慮
總之,不管我們把自己劃為什麼黨,到了大四學年,大家都只能硬著頭皮向前走:

其實大家都知道,即使那些已成為過來人的師兄師姐,也只能送給我們一句模糊又看似那麼有道理的話「不預則廢」。但是,「什麼是越早?」是剛剛開始享受大學時光的大一?還是仍處於試探性了解階段的大二?又或是已經相對成熟的大三?說這句話的人自己也不知道,大家都是按照自己的節奏摸索過來的。這種經歷風雨洗滌後的感覺,只能意會不可言傳。

解決信息不對稱——信息收集能力與培養閱讀習慣之間的聯系
也許你會問,有沒有什麼是在我迷茫時或者說准備做出抉擇前,最適合作為過渡期工作的事情呢。我認為是閱讀。

可能你會一臉苦悶——「每個人都說要多讀書,我早就聽膩了,你在這里等著我?」

對於這句話,我表示深刻的理解,因為我也是這樣,從小沒有養成習慣,加上高中三年的理科學習使我對「閱讀」兩個字充滿恐懼。

大一時讓我看《道德情操論》、《民法思維》無異於逼我上樑山,我寧願看一些碎片性的東西,或者有趣的小故事如《西窗法雨》來打發時間。

但是,為什麼大學四年之後的我,卻要強調閱讀了呢?

1.首先,我們說的閱讀,首先不全是又厚又大經典著作。比如《道德情操論》、《政府論》、《大學》、《論語》,又或者是王澤鑒的「天龍八部」、「太皇太後」。其實,讀者文摘這類青年雜志也是閱讀,微信上比較有深度的公共號文章也是閱讀。

只不過,對於大厚本的閱讀我們能夠系統的了解一件事物、或者一個理論。而零散的閱讀一般不能幫助我們構建某一知識的體系內容。零散的內容比較具象,適合初學期培養興趣;系統的書籍比較抽象,適合適應期建立體系。

2.閱讀為什麼是迷茫時最好的選擇?從實用的角度來看,工作交流時,你需要廣博的法學知識和社科知識讓你與眾不同,同樣是一個背景的學生,能夠從多角度看問題的學生,能夠更有機會接觸核心案件;升學面試時,你需要縝密的思維、體系化的知識幫助你臨場不懼,敢於自信的說出觀點,讓老師提前認准你;出國時,面試官需要了解你的社會經歷,知識廣度,從而判斷你是否具備在國外進行法律研究或者法學研究的學科基礎;與親友交流時,深刻的應對和巧妙地引用各種典故(梗)能夠緩解氣氛,間接減少他們認為社科專業都是光說不幹的大喇叭的偏執觀點。

3.從控制未來的角度來看,閱讀能夠提供足夠的信息,而信息能夠幫助我們做出有效決策——所以,我們認為閱讀能夠開拓視野。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大大改變了我們對閱讀的認知,碎片化的閱讀沖擊了習慣傳統書本閱讀的讀書人的價值觀。因此,就產生了有關抵制碎片化閱讀,提倡閱讀紙質書籍的論證。可是,爭論畢竟是爭論,他們的邏輯前提是一個已經習慣讀書,習慣讀書,有自己良好讀書習慣的人如何選擇讀書方式。以及培養學生讀書習慣的理想路徑。他們沒有考慮到,在實際情況中讀書困難戶總是佔多數,一味強調碎片化閱讀的負面價值,可能讓我們這些閱讀困難戶陷入想閱讀時手足無措的困境。

所以,我這里說的閱讀首先囊括了一切實質是在信息收集的過程。無論是漫無目的的看經典,還是有針對性的拔經驗貼。我這里所說的閱讀和傳統意義上的閱讀唯一的區別在於,傳統閱讀更注重閱讀過程的體會,它追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承認自身體會出的感悟比別人通過書本、口述出的感悟要深刻的多,這是客觀規律。

對於真正的讀書困難戶而言,我們何嘗不能先通過碎片化閱讀開闊視野,尋找潛在興趣點,建立起自己的決策參考的信息網。

寫作寄語

在我大學四年的成長路上,從學生會中各種軟體、禮儀的手把手教學;到輔導員老師給各類鍛煉的機會;從師兄師姐對升學方面的指導;到任課老師深刻的思想引導和職業規劃盡管有時候我會很反感、很討厭,會吐槽。

但是,我的大學終究是我的大學,我最終還是認識到了大學的意義。

也體悟到一個事實:在大學里,我們處在多方的羽翼之下,為什麼說大學是象牙塔,因為在這里我們看見的大多數東西,都是各方展示的最好的一面。大學給我們塑造了一顆玻璃心,但我們總要去學會打破這個玻璃心,然後再學會重塑它。所謂破而後立,意正在此。

大學是個小社會,牆外是個大社會,只要我們能懷著一個不失偏頗的本心,那麼無論是大社會還是小社會都不再是阻礙,而是能在我們陶瓷心上鋪滿景秀山河的墨硯。

⑺ 跪求一篇完整的本科畢業論文範文

又是

看我網路名

⑻ 本科畢業論文範文

中國知網來免費提供下載本科源畢業論文範文的,能免費登錄到中國知網下載本科畢業論文範文的方法:找網路經驗【 cnki中國知網怎麼免費下載論文 】


參考文獻部分的要求如下:

①與注釋部分間空兩行;

②應列明期末論文參考的主要文獻資料,「參考文獻」 採用五號黑體,參考文獻內容日語、漢語採用小五號宋體,英語Times New Roman 10.5號。參考文獻的著錄,按著錄、題目、出版事項順序排列,其格式為:

期刊類:著者.題名[J].雜志名,年份,(期號)。

書籍類:著者.書名[M].城市名:出版社,年份,頁數。

網路類:著者.題名[EB/OL].www.***.com.年-月-日。

③英文作者超過3人寫「et al」(斜體)。

⑼ 畢業論文怎麼寫本科範文

畢業論文寫法如下:

一、論文的名稱:將你對XX的研究成果的核心概念列為題目並附下署名。

二、內容提要:簡明扼要的摘錄你對XX論述的主要內容,要求精、短、完整、300字以內為宜。

三、找關鍵詞:從論文的題目、內容提要和主要內容里找出3--8個,具有XX特徵的關鍵詞,關鍵詞必須是能正確表述論文中心內容的詞彙。需另起一行,將關鍵詞排在內容提要的左下方,以便檢索。

四、寫正文的引言(前言):概括的表明作者寫此論文的目的、意義及論述的范圍。要求短小、精悍,緊扣主題。

五、論文的正文部分:

1、提出XX的問題(論點)。

2、分析XX的問題(論據和論證方法)。

3、解決XX的問題(解決方法和解決步驟)。

4、得出結論。

六、列注論文的參考文獻。

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它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

熱點內容
美國大學校園排名 發布:2025-07-02 05:41:32 瀏覽:758
四川大學文科專業有哪些專業 發布:2025-07-02 05:23:57 瀏覽:831
偽娘大學生活 發布:2025-07-02 05:11:53 瀏覽:39
大學生存在哪 發布:2025-07-02 05:11:46 瀏覽:312
山西醫科大學導師名單 發布:2025-07-02 05:07:35 瀏覽:577
大學生私密 發布:2025-07-02 04:51:08 瀏覽:871
楊瀾大學專業 發布:2025-07-02 04:33:36 瀏覽:128
美國大學主動發郵件 發布:2025-07-02 04:29:01 瀏覽:418
適合大學生的音樂劇 發布:2025-07-02 04:29:01 瀏覽:731
大學生酷酷 發布:2025-07-02 04:19:46 瀏覽: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