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⑴ 成都理工大學的英語經貿專業怎麼樣呢
外語本科專業擁有一支學術造詣高、專業教學經驗豐富、教學管理嚴格科學的師資隊伍。十多年來,虛心向國內一些先進的外語院系學習,確立了正確的辦學思想、先進的人才培養模式、高要求的人才培養規格、科學的課程體系、嚴謹規范的教學管理制度和傳統,並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結合學校實際,揚長避短,制定了外國語學院本科外語專業人才的培養方案,嚴格實施,在外語專業人才培養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
外語本科專業本著「大專業、寬口徑、重基礎、復合型」 的辦學思路,培養學生在掌握外語語言基礎知識與技能,了解外語國家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的基礎上,開設了一定比例的經濟貿易、外語文學和國際文化交流的課程,以培養知識面廣、有創新思維的外向型、應用型、復合型外語高級專門人才。在專業培養中,既重視對學生的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的傳授,又注重基本技能的培養,使學生既熟練掌握外語語言,又掌握相關專業方向的知識,成為復合型的外語高級專門人才。
英語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適應國家建設需要的復合型高級英語專門人才。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英語語言基礎知識,使之受到聽、說、讀、寫、譯各方面嚴格、系統的訓練,並了解英美等國家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等,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備從事翻譯、管理、研究、教學工作的業務能力和素質。
英語(經貿方向)
本專業方向培養熟練掌握英語、初步掌握第二外國語,具備較廣博的英語文化知識,具有較強的英漢語表達能力和熟練的計算機操作技術,熟悉國際經貿和涉外公關的基本理論和應用知識,能夠獨立開展對外經濟貿易活動,處理涉外事務或從事英語教學的復合型、應用型、外向型高級外語人才。
學經貿類的人現在雖然多,但人才缺口仍然很大,是因為很多畢業生不具備實際工作的能力,建議在學期間多參加一些認證培訓,例如報關員,報檢員,貨代員,物流師等證書,對以後擇業很有幫助,其實只要工作一段時間,把所學與實際工作能很好的結合起來,就能自我增值很快,高水平能力全面英語好的外貿人才絕對強手.
專業就業好不好,重要的是要學精~~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用咯...
⑵ 英語翻譯,機器勿擾,求高手,謝謝
English majors
1. professional title, and code: 050201 English
2.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This specialty brings up the English language and more extensive knowledge of science and culture, can be in foreign affairs, trade, cultural, press, publishing, e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tourism departments in translation, research,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ability of applied English talent compound.
3. the basic requirements and specifications:
The students study English major language, literature, history, politics, economy, social culture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basic theory and basic knowledge, English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writing and translating the good aspects of training, the master must skillfully cooked the research method, has engaged in translation, research,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level and good quality and strong ability. This specialty students after four years of study, the requirement of knowledge and abilities:
1. know our policy, rules and regulations.
2. master linguistics, literature, and related humanities and basic knowled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 a solid English language in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writing and translating,
4.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and society and culture,
5. a better language skills and basic research capabilities,
6. a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ability of certain actual application,
7. a certain computer application ability,
8. Master of literature retrieval, the basic method of data, a preliminary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actical ability,
9. have strong adaptability and further improve continuously create and self-study ability
The mastery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tourism, trade and related basic knowledge of the field
4. the main subject: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5. the main courses:
Comprehensive English, advanced English, English phonetics, English listening, reading, English, oral English, English grammar, basic English writing, English writing, Britain, British newspapers selection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second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brief introction and English literature works and selections, etc.
6., main practical teaching links:
English skills contest, research, social practice and graation practice, etc.
7. length: 4 years, the basic length flexible learning period for 3-6 years.
8. the award degrees, accord with the zhejiang forestry university of bachelor's degree awarding of working conditions, awarded bachelor degree.
9. the graation lowest credits and requirements:
Graation total credit, which are required 134.5 166.5, professional elective credits, any elective credits and 16 credits.
⑶ 中南民族大學外語學院的本科教育
我校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始建於1985年,是武漢地區最早開設本專業的大學之一。經過20多年的發展,目前已形成了英語語言學、英美文學、商務英語和英漢翻譯四個清晰的學科方向。本學科點本科生在三年級上學期開始分方向進行學習,各方向都開設了特色鮮明的專業課程。
我院英語語言文學專業課程體系由四個平台構成,包括通識課程平台、學科基礎課程平台、專業課程平台和實踐教學平台。主幹課程包括綜合英語、聽力技能訓練、 英語視聽說、閱讀技能訓練、 英語寫作 、高級英語 、 英漢筆譯、漢英筆譯 、英語口譯、英國文學 、美國文學、普通語言學。
在 四個平台的支撐下,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英語語言學及文學、歷史、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聽、說、讀、寫、譯等方 面熟巧的訓練,培養批判思維思維方式和創新思維能力,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和一門第二外國語言語言,具有從事翻譯、研究、教學、管理工作的業務水平及較好的 人文素質和較強跨文化交際能力。 在學校《十一五規劃》和《十二五規劃》的指導下,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制定了相應的專業長期建設規劃:《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建設十一五規劃及實施方案》和《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建設十二五規劃及實施方案》,其中包含品牌專業與特色專業建設點建設規劃。
將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建設與少數民族特色緊密結合,重視建設幫助少數民族學生提高專業技能和擴大就業的專業方向,是本專業建設規劃的一大特色。在《英語語言文學特色專業建設規劃方案》中,我們提出了「一個中心,五個圍繞點」及「調整、結合、適應、提高」的8字方針。即以教學和科研為中心,以專業本科教學評估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點,以專業建設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切入點,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增長點,以多媒體課件的製作與使用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制高點,把撰寫論文、編寫教材作為教學質量監控的檢測點。
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建設規劃符合外語教學規律,同時,也符合民族院校的實際情況,滿足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的需要。 目前,英語語言文學專業所執行的培養方案正處於由05版培養方案向09版培養方案過度的階段,所以本專業同時執行兩套培養方案,07級和08級教學執行的是05版培養方案,09級和10級教學開始執行09版培養方案。
05版教學方案按照「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的標准培養學生,注重學生語言基本功的訓練和專業知識的系統性學習,培養了一批批深受社會歡迎的人才,升研率和就業率保持同類學校的領先地位,學生在各類大賽中頻頻獲獎。
同05版培養方案相比,09版 培養方案在課程設置上更具有彈性化、靈活性、包容性、多元化和合理性的特點。新的方案以培養目標為核心,覆蓋通識知識和專業能力的方方面面。這樣做的目的 是使教學計劃結構化,教育管理科學化,學生選課自主化,能力培養系列化。切實解決英語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嚴謹性與靈活性、理論與實踐之間的矛盾。
根據09版培養方案,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在一、二年級大力加強英語語言基本功訓練,從第五學期開始,學生可以在英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商務英語、翻譯等方向中自主選課,使學生有充分的自我設計的空間。不同側重點的能力培養能夠使學生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本功,較全面的中西方文化知識,較強的口譯和筆譯能力。系統地掌握英語語言學,英美文學理論和知識,為學生畢業後能夠從事翻譯、語言文學研究、外事、文學出版,英語教學等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09版 培養方案力求使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比較廣泛的科學文化知識,具有較強的實際交際能力、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創新精神,以及良好的道 德文化修養,能在外事、經貿、教育、文化、科研、旅遊等部門從事翻譯、研究、教學、管理工作的英語專門人才,同時也為學生將來進入本專業或其它專業的研究 生階段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上述舉措使教學效果穩步提高。學生基本功扎實,在考研、就業等方面成績驕人。學生參加全國英語專業四級統測,平均通過率達到75.23%,而且八級統考的平均通過率超過了68.98%。畢業生中有很多人考取了重點大學的研究生,包括北京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廣州外語外貿大學、武漢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等蜚聲海內外的知名大學。而在就業方面,近5年來,英語專業畢業生中20%以上的學生被國內知名企事業單位以及500強企業錄用。這些都充分體現了我們在專業建設中所形成的特色,即厚基礎、重個性、強能力,培養復合性外語人才。
⑷ 英語專業核心能力培養方法分析
英語專業核心能力培養方法分析
在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改革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探討當代大學生應該具備的核心能力,高職院校更是將學生的核心能力培養列為人才培養計劃的首要任務.下面是我和大家分享的英語專業核心能力培養方法分析,更多內容請訪問(www.oh100.com/bylw)。
摘要: 本文基於關於高校大學生核心能力培養的現有研究,對英語專業核心能力的概念進行了梳理,探討了英語專業核心能力培養的可行途徑,總結了核心能力的評價模式,旨在理清目前我國在英語專業核心能力培養方面的研究重點和研究趨勢,為今後的相關研究提供相應的參考。
關鍵詞: 英語專業 核心能力培養 研究
一、引言
2000年頒布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規定英語專業應“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廣博的文化知識並能熟練地運用英語在外事、教育、經貿、文化、科技、軍事等部門從事翻譯、教學、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復合型英語人才”,這就意味著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向綜合型人才轉變。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用人單位對英語專業畢業生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企業提出了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的要求。因此,在新一輪高校改革的過程中,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計劃應緊跟這一要求,更強調英語專業學生核心能力的培養。
二、核心能力的概念
在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改革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探討當代大學生應該具備的核心能力,高職院校更是將學生的核心能力培養列為人才培養計劃的首要任務,因此,對我國高校英語專業學生核心能力的討論一直在持續。周洋提出:“對於我國的普通高校而言,應用型核心能力即是指能夠使畢業生更快更好地融入到新的工作崗位,更快捷、高效地完成工作所應該具備的隱性能力和顯性能力的總和。”這一定義清晰地解釋了應用型核心能力的兩大要素,但不能凸顯英語專業核心能力的特殊性。黃創認為,我國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的核心能力模塊應包括語言交際、辦公管理、外貿實務、崗位實訓四個方面的技能,將語言能力與商務英語專業的操作實務相結合,體現了應用型人才的定位。許敏在現有研究的基礎上,對英語專業核心能力進行了闡述,認為“專業核心能力就是學生掌握的具有競爭優勢的、獨特的情商、專業知識和不易模仿的專業能力”。該定義將情商作為學生綜合素質的表現形式之一,將專業知識作為英語技能的載體,而不易模仿的專業能力則隱含了學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性。王立非、葛海玲解讀了高等學校英語、商務英語、翻譯三個專業的本科教學質量國家標准,認為這三個專業強調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並認為學生的跨文化適應和跨文化溝通能力是英語類專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由此可見,英語專業學生所應具備的核心能力應包含如下要素:第一,語言技能,這是英語專業的獨特要求,也是學生核心能力的基本構成要素;第二,綜合素質,這一能力獨立於具體語言技能,具備可遷移性,其中思辨能力應成為綜合素質培養的重心;第三,實踐能力,這是語言的實際使用能力,是英語專業學生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第四,跨文化交際能力,因為語言與文化不可分割,跨文化交際能力是學生語言能力和自我學習能力的結合。
三、核心能力的培養方法
英語專業學生所應具備的核心能力更多的是語言技能和人文素質,對於語言能力的培養,可通過課程設置及實踐環節實現,而對人文素質的培養顯得尤為復雜和長久。鑒於商務英語專業的特殊性,黃創強調了ESP在培養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的核心能力方面的重要意義,指出了ESP課程對於培養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實際業務操作能力的突出作用。於海波提出以工作任務為載體培養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核心能力,並認為應分階段開設相關課程,在夯實學生的語言基本功的前提下,在高年級階段開設商務英語相關的理論及實務課程,能幫助學生了解相關業務流程,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
王巧玲、袁鑫、楊玉梅提倡通過校企合作的模式培養應用英語專業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建立高校與企業對學生的雙重評價模式,一方面促進高校與企業的交流,另一方面高校可以藉助校企合作的模式改革課程設置,更好地將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進行對接。以上所提及的英語專業核心能力培養方法主要集中於課程改革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但是課程改革究竟應該如何改,什麼樣的課程才適合用來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師資方面需要進行哪些改變等問題都還未得到解答。
目前雙師型教師成為師資改革方面被探討的熱點,ESP越來越受到重視,然而實施起來困難重重。筆者認為,英語專業學生這方面能力的`培養只是依靠課程改革和實踐訓練是很難實現的。在培養學生語言技能的大前提下,對重視人文素質培養的英語專業人才應通過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改革,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對側重於實際操作能力的商務英語、旅遊英語等專業應增加實踐環節,通過項目教學、校企合作等模式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
四、核心能力的評價模式
核心能力包含的要素很多,目前對我國英語專業學生的核心能力構成板塊沒有統一的指導性觀點,因此,對英語專業核心能力的評價就顯得很薄弱。鄭文玲通過調查,指出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在評價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核心能力時,依然以學生的課程考試成績為主,評價模式單一,未給予學生的綜合素質足夠的重視,鑒於此應側重對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實際語言使用能力及自身綜合素質的評價。張益君將英語專業應用型人才職業實踐能力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大致劃分為專業基本能力、專業技術能力和專業實踐能力三個層次;同時,可以結合具體的課程、項目或證書的考核等載體評價學生這三個層次的核心能力。筆者認為,校企合作是針對學生核心能力較理想的評估模式,學校可評估學生的語言技能,而企業可針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及綜合素質給出評價,學校則可根據企業對學生核心能力的評價,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形成良性循環。
五、結語
英語專業作為語言技能類文科專業,學生核心能力的構成不僅僅是語言技能,更涉及人文素養及思辨能力,其構成要素復雜使得英語專業學生核心能力培養成為難題。然而,目前國內對於英語專業核心能力的研究處於初始階段,對於其概念、培養方法和評價模式的討論未達成共識,也未形成體系,對英語專業核心能力培養的探討還將繼續。
參考文獻:
[1]王立非,葛海玲.我國英語類專業的素質、知識、能力共核及差異國家標准解讀[J].外語界,2015,(5):2-9.
[2]周洋.建立普通高校學生應用型核心能力評價模型[D].重慶:重慶大學,2007.
[3]於海波.以工作任務為載體的高職商務英語核心能力培養探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3,(10):122-123.
[4]黃創.ESP與商務英語專業核心能力的培養[J].宿州學院報,2008,(5):156-158.
[5]鄭文玲.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職業能力評價體系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5,(39):219-220.
[6]許敏.“開拓創新”教育理念下獨立學院英語專業核心能力培養的途徑[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3):12-13.
[7]蔣宏.以實踐教學為核心的高職商務英語專業職業能力培養研究[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6):109-111.
[8]王巧玲,袁鑫,楊玉梅.校企合作與應用英語專業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4,(6):86-87.
[9]張益君.談英語專業應用型人才職業實踐能力評價體系的構建[J].教書育人,2011,(6):28-29.
;⑸ 求河北師范大學學科教學(英語)的培養方案!!
河北師范大學學科教學(英語)的培養方案如下: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比較廣泛的自然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和較強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能在教育、外經貿、醫葯、文化和新聞出版等部門從事教學、翻譯、研究及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雙語方向的學生還應兼具較強的法語、俄語或德語語言應用能力。 主幹學科與相關學科:主幹學科:英語語言文學相關學科:法語語言文學、德語語言文學、俄語語言文學 主幹課程:基礎英語、英語視聽說、英語寫作、英語筆譯、英語口譯、英國文學、美國文學、語言學概論、高等數學。 主要實踐環節:畢業設計,生產實習,工程訓練,語言技能實踐,社會實踐。 學制與學位:學制四年,文學學士學位。 畢業條件:最低完成180學分(課內)+8學分(課外)。其中必修115學分、選修32學分、集中實踐33學分、課外實踐8學分。雙語方向學生最低完成180學分(課內)+8學分(課外)。其中必修126學分、選修21學分、集中實踐33學分、課外實踐8學分。
⑹ 如何制定和優化本科人才培養方案
人才培養方案改革重點從降低總學分,加大選修學分比例;強化通識教育,推進公共課改革;加強課程整合和建設,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等幾個方面逐步推進。
(一)構建通識教育課程平台
對我校現有的公共必修課、公共選修課、素質拓展必修課進行梳理、改造和整合,將通識教育課程分為必修和選修兩部分,其中,通識教育必修課程包含大學英語、大學體育、計算機應用基礎、思想政治理論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職業生涯規劃、就業創業指導、形勢與政策、軍事理論與軍事訓練等;通識教育選修課程分為中外文化與人文素養、數理基礎與科學探索、社會發展與公民教育、體育藝術與審美體驗等四大模塊。部分通識教育必修課程教學改革如下:
1.推進《大學英語》課程分級分層次教學
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和人才培養要求,設置基礎英語課程和高級外語拓展類課程,開展大學英語的分級分層次教學。適當壓縮學分,實施小班化教學,為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及個性化學習和發展提供良好條件。具體方案見《福建師范大學<大學英語>課程分級分層次教學實施方案(試行)》(閩師教〔2016〕13號)。
2.試行《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改革
以培養學生「計算思維」能力為核心,以差異化教學、多元化評價為宗旨,開展大學計算機公共課程綜合改革,通過改革課程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評價,努力提高本課程的教學質量。具體方案見《福建師范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實施方案(試行)》(閩師教〔2016〕12號)。
3.探索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改革
根據教育部有關要求,結合新時期大學生的思想特點,進一步優化和調整課程內容,減少理論課課內教學時數,增加講座和社會實踐課程教學時數。倡導「對話式」教學方法,變革終結性課程測評方式為全過程、多方式的考核方式,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
4.整合素質拓展必修課程
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職業生涯規劃、就業創業指導、形勢與政策、軍事理論和軍事訓練等素質拓展必修課程納入通識教育必修課程,調整優化個別課程的學時和學分。
(二)完善專業教育課程體系
1.打造專業核心課程
根據教育部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2012年)》的有關要求,開足開齊各專業在本科人才培養中具有基礎性和骨幹支撐地位的核心課程,並進行重點建設。同時,結合專業發展目標和福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建好若干特色課程。
2.開設專業導論課程
適應大類招生的需要,幫助新生全面、深刻、准確地了解和掌握專業的基本情況,明確專業學習的方向和目標,減少個別學生轉專業的盲目性。各專業應在第一學年面向新生開設專業導論課程,該課程可採用系列講座等方式開設,一般應由各專業有影響力的教授承擔。
3.開放部分專業課程
選取部分專業試點面向全校開放專業課程,供全校學生選讀,實現課程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提高辦學效益。鼓勵學生跨學院、跨專業選修,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4.完善創新創業教育
將創新創業的理念和意識融入並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各學院應在課程內容、教學方法、考評方式上根據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進行探索改革。以創新創業教育精品資源共享課立項為契機,鼓勵有條件的學院在專業教育課程模塊增設創新創業教育類課程,可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和專業特點開設涉及創新創業基礎、政策、技能、實踐等方面的必修或選修課程。各學院應聘請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擔任創新創業課授課或指導教師。學校建立或引進一批創新創業教育類的慕課、微課、視頻公開課等在線開放課程,供學生自主選擇修讀,學生應至少選修1門,並獲得相應學分。
⑺ 我要二外英語系詳細介紹,非常詳細的。
簡介
學校擁有一支年齡、學歷、專業、職稱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教師和專業技術人員800餘人,其中200多名教師具有高級職稱,絕大多數教師曾在國外進修或攻讀學位後歸國任教,學校還常年聘請60餘名外國專家在校任教,師資力量雄厚。
學校擁有眾多規格不同、性能各異的現代化教學設施,主要有語言實驗室、同聲傳譯實驗室、多媒體教學實驗室、新聞學實驗室、金融模擬實驗室、旅遊規劃與策劃實驗室、模擬法庭、法律診所等,同時還建有校園網、電視台和地面衛星接收系統。圖書館藏書豐富,設有大型期刊閱覽室、專業閱覽室、電子閱覽室以及計算機網路服務系統。學校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各類體育場館齊備,為廣大學生創造了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學校與全國外事、旅遊及經貿等行業和部門有著廣泛的聯系,「產學研」相結合的辦學形式多種多樣,並與美國、英國、日本、德國、法國、澳大利亞、俄羅斯、韓國、加拿大和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86所高等院校及機構建立了良好的交流關系,還經常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來校講學,從而為學校的教學科研、社會實踐以及人才交流提供了良好條件。
英語系是二外1964年建校時最早建立的專業系,是二外的主要外國語言教學系。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英語系已成為二外最大的教學單位。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分本科和碩士研究生兩個層次,現設有六個專業方向:語言學、英美文學、英美社會文化、翻譯理論與實踐、英語教育、經貿英語。
英語專業現有教職工66人,包括幹部職工10人,專任教師56人,其中有教授7人,副教授16人,具有或在讀博士學位15人,具有碩士學位34人。 師資隊伍中有北京市優秀教師1名,北京市師德標兵2名,北京市中青年學科帶頭1人,院級學科帶頭人1人,學術帶頭人3人,中青年骨幹4人,院級優秀教師10名。另外,近三年,英語系還聘有外籍教師7名,兼職教授 14 名。
英語系現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192人,在校全日制研究生131人。
英語語言文學學科於2002年被批准為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英語語言文學專業於2003年被批准立項建設北京市品牌專業。英語學科現有英語語言文學碩士點(1986年批准)和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兩個碩士點。
為支援邊遠地區教育,英語系與貴州、內蒙古有關院校共同舉辦聯合辦學項目,與國家體育總局聯合開辦奧運外語人才培養項目。
英語系英語專業本科生培養方案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已培養復合型、應用型英語人才為目標,注重訓練學生的語言技能和打好扎實的英語基本功、擴展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認知結構,在擴大學生知識面的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獨創意識,使學生具備從事翻譯、教學、管理和研究的能力並能勝任外事、教育、經貿、旅遊及其他與英語相關行業或部門的工作。
本專業注重培養學生獲取和運用知識、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使學生拓寬人文和科技知識面的同時掌握實際工作所需要的相關知識和技能,不斷提高學生的自身道德修養、社會責任感、心理素質和人文素質,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研究、探索習慣。
二、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修英語語言文學,兼修歷史、文化、哲學、教育、外交、經貿、旅遊、跨文化交際等方面的相關專業知識。本專業的教學在注重訓練學生英語基本功並著力提高其聽、說、讀、寫、譯專業技能的同時,使學生的語言技能、專業知識和思維水平得以均衡發展,最終使學生獲得較強的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運用能力,為提高學生未來的工作能力和效率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專業要求學生在畢業時具備以下六個方面的素質和能力:
⑴ 高度的法制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⑵ 較高的道德素質、心理素質和人文素質;
⑶ 較高的研究意識和基本的學術研究能力;
⑷ 扎實的語言基本功和廣博的文化知識;
⑸ 較高的語言和知識的運用能力;
⑹ 一定的組織能力、管理能力、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學制
本專業為全日制大學本科,學制為四年。
四、考核
必修課和選修課均按百分制評定成績。
五、軍訓、社會實踐與專業實習
學生的社會實踐和實習是本專業教學的一部分,是使學生在了解社會需求、了解自己知識結構與社會需求的差距的基礎上指導其提高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綜合素質的重要一環。學生的社會實踐和實習包括一次軍訓和不少於四周的社會實踐和實習,這些活動均應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學生的軍訓活動應有較固定的時間,社會實踐和實習活動應安排在周末或假期進行。某些重要的社會實踐和實習(如參加國家的重大外事活動)也可根據具體情況佔用正常的上課時間,但活動結束後,教師應認真為學生補課。此外,對學生的社會實踐和實習活動及其成果要進行認真的總結,旨在使其他學生從中獲得並吸取經驗。
六、畢業與學位
學生德、體合格,修滿本專業教學計劃規定的最低畢業總學分,達到畢業條件,准予畢業,發給畢業證書。學生完成學士學位論文,評定合格,經審核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和學院有關具體規定者,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七、課程類別與學分比例結構
本專業的課程設置和課程類別的學時、學分分配比例均以培養復合型、應用型的英語人才為目標。在強調學生英語基本功和語言技能訓練的同時。本計劃注重專業技能課、專業知識課以及相關專業知識課的課型比例的均衡分配和合理安排。以下分別為「課程類別及學分比例結構」、「專業技能課及教學計劃」、「專業知識選修課及教學計劃」。
國際交流-合作院校
英語系積極與 英國、美國、愛爾蘭、澳大利亞等國家大學開展交流合作。如與美國北亞利桑那大學開展教師交流、研究生交流項目。另外正在洽談大學有:英國倫敦城市大學、英國密德薩斯大學、美國瑪里埃塔學院,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日本Kwansei Gakuin大學。
國際交流 - 合作項目
英語系與合作院校就本科生和研究生在翻譯、文學、語言學、跨文化等專業進行合作辦學、學生交流、教師交流、聯合研究等交流合作項目。
與美國北亞利桑那大學開展教師交流,研究生交流項目。2006年英語系派出研究生五名,其中美國研究專業1名,語言學專業2名,英美文學專業2名。
與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開展本科階段2+2雙學士學位項目(兩年在二外讀,兩年在澳洲讀),赴澳短期學習互認學分項目;研究生階段1.5+1.5雙碩士學位項目(一年半在二外讀,一年半年在澳洲讀),赴澳短期學習互認學分項目。
與其他大學的合作項目正在積極洽談中。
⑻ 四川外語學院國際關系學院的人才培養方案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一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扎實的外交學理論基礎和強烈的愛國心,對國際事務和中國外交有系統全面的了解,有交際和談判的能力,有較強的英語閱讀、聽說和翻譯能力,在政治、業務、作風、紀律和語言方面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能在外交和其他外事部門從事實際工作、國際問題研究和教學工作的外交學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規格與要求
畢業生應具備以下幾方面的知識、能力和素養:
1. 正確理解並執行黨和國家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遵紀守法,有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而奮斗的理想和為人民服務、勇於開拓、艱苦創業的事業心與責任感;
2. 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關於國際關系的基本理論;
3. 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能熟練地運用英語獨立從事工作;
4. 了解我國國情和對象國家的社會和文化;
5. 掌握本專業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以及與本專業有關的國際法、國際經濟和國際政治等學科的知識;
6. 具有較好的漢語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以及交際和談判的能力;
7. 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8. 具有健康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全的人格。
學制與修業年限
基本學制4年,實行3~7年彈性修業年限。
主幹學科
政治學
主要課程
外交學概論、近現代中國外交史、近現代國際關系史、當代中國外交、戰後國際關系史、中國與亞太國家關系、當代中國外交決策案例分析、西方媒體與國際關系、政治學原理、中日關系、中美關系、國際關系理論、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當代西方國家政治制度、國際組織概論、外交思想史、外交戰略研究、外交政策分析、國際關系與國際法。
專業特色
外交學專業2008年獲准設置。專業特色主要建立在學生堅實的英語語言能力基礎上,同時,通過外交學專業課程的教學,學生可以掌握外交學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具有政治學、國際法學和世界經濟學等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和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熟悉我國的外交方針、政策和法規;具有從事外交實踐和外交問題研究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能運用所學語言從事企事業單位的外事業務工作。
主要實踐環節
1.本專業學生參加軍事訓練,由學校統一組織實施;
2.本專業學生參加學校統一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或利用寒暑假到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通過勤工儉學的方式進行實踐,並上交調研報告可獲得社會實踐學分2分;
3.第四學年第二學期參加畢業實習;
4.第四學年學生撰寫畢業論文,並參加論文答辯;
5.採用調研、講座、演講比賽等形式開展第二課堂實踐教學活動。
九、畢業與學位
修完培養方案規定的最低學分並達到畢業條件者准予畢業,符合學位授予條件者授予法學學士學位。
⑼ 英語專業專升本已經考入福建師范大學或集美大學的學長學姐 有事求助~~~
呃,我也在廈門,也考2011年也考專升本的英語專業。選擇福師大,感覺畢竟是師范類的學校,會比集美大學好吧!推薦你加一個京浪專升本的QQ群:100255681,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群里提出,裡面有更專業的人士來解決相關問題。。。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以下是福師大的英語專業培養方案:
一、學制、招生對象
學制:2年
招生對象:普通高職高專應屆畢業生
二、人才培養目標
本專業旨在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有英語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聽、說、讀、寫、譯技能,掌握外經貿、商務知識,熟悉文秘工作,能夠使用多種現代化設備,有高尚職業道德,善於公關,能在外事、經貿、旅遊等部門從事翻譯、管理工作的高級應用型英語專門人才。
三、人才培養要求
(一)專業職業范圍
了解我國有關的方針、政策、法規,掌握英語專業基礎理論知識。了解商貿方面的知識, 能閱讀各種商務文件資料,聽懂正常速度播放的英語節目,書寫各種商務英文函電和文秘工作報告,藉助詞典能翻譯各種商務文件資料,能勝任商貿、外事等部門的口筆譯或管理工作。了解中、外社會、歷史、文化背景知識和公關、社交知識。熟悉掌握各種現代辦公設備的使用。具有一定的第二外國語的實際運用能力。
(二)職業崗位能力要求
1、具有盡職盡責的職業精神和良好的法律意識
2、掌握與就業崗位有關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
3、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以及交際協調能力
4、具有較強的吸收新知識新技能的能力
(三)資格證書要求
通過考試可獲得劍橋商務英語等級證書( 高級),翻譯證書(初級)
(四)職業技能要求:背誦、演講、電影精典對白和角色扮演等技能
四、課程設置
(一)主幹課程(教學進程表中用★表示)
外貿函電、高級英語聽力、外經貿英語會話、閱讀與寫作、經貿英語閱讀、實用翻譯、商務英語口譯、國貿模擬操作
(二)主要實踐環節:參加商務、旅遊實習
(三)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學時分配
總學分:78學分,總課時1345學時,其中課堂授課1088學時,實踐257學時
⑽ 懷化學院外語系的人才培養方案
a.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人文素質、業務素質和身心素質,掌握扎實的英語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適應能力和創新意識,能夠在基礎教育部門從事英語教學的專門人才,以及在涉外企業、旅遊等部門從事翻譯、管理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b.培養規格
本專業學生應該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能力和素質:
(一)公共能力方面的要求
1.具有正確的政治方向和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正確的法制觀念,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職業道德;
2.掌握計算機文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通過非計算機專業學生計算機水平一級考試;
3.具有健康的體魄、頑強的意志品質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至少通過一項職業資格認證。
(二)專業能力方面的要求
1.英語聽說能力:英語表達的語音語調准確規范,能聽懂各種交際中英語會話,並能與外賓進行流利的交流,能准確得體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2.英語閱讀理解能力:能把握英語語篇的基本特點,具有解讀並分析英語各種文體的文字材料和語言現象的能力。
3.英語翻譯寫作能力:能運用翻譯的理論和技巧,掌握一定的英語筆譯及口譯的技巧,同時具有扎實的英語寫作基本功和書面表達能力。
4.英語教育教學能力:掌握教育學、心理學基本理論,了解語言教學的基本規律和現代教學方法,具備良好的師范素質和英語教學的能力。
(三)發展能力方面的要求
1. 跨文化交際能力: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熟悉本國及英語對象國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能夠綜合語言及文化知識,勝任文化傳播工作。
2.語言教育教學研究能力:了解英語專業學科發展的歷史和動態,熟悉教育規律和我國的教育法規;熟悉本國及英語對象國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 熟悉二語習得規律、具備較強的外語教學及研究能力、教學管理能力以及一定的對外漢語教學能力。取得省教育及勞動人事部門要求取得的上崗證書,如教師資格證等。
3. 商務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掌握一定商務策劃的方法,熟悉一些商務應用文書的寫作,熟知現代商務基本方式,具備一定的商務策劃能力。
4.旅遊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具有扎實的英、漢兩種語言基礎、熟悉中西方文化及綜合知識的能力,具備英語的筆譯能力和較強的翻譯能力,同時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和文化修養,英語熟練,有一定的商務溝通能力和商務執行能力,了解旅遊事物的應用型人才。
c.學制、學時、學分與學位
學制:四年
課內教學學時:2507
學分:189
學位:文學學士 a.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嫻熟的英語交際能力、良好的文化素養、系統的國際商務知識;熟悉現行的國際貿易規則和慣例,了解國際經濟和貿易現狀;具備進出口業務操作能力,國際商務溝通與組織策劃能力和一定的企業經營管理能力;能夠在企事單位中勝任進出口業務、外事翻譯、商務管理和培訓等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b.培養規格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英語語言、文化、政治經濟、商務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接受商務英語聽、說、讀、寫、譯等方面的良好訓練,打下扎實的商務英語語言基礎,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要求學生在系統掌握英語專業知識、技能的同時,掌握國際商務方面的基礎知識。畢業生應具備以下幾方面的知識、能力和素質:
(一)公共能力方面的要求
1.具有正確的政治方向和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正確的法制觀念,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職業道德;
2.掌握計算機文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通過非計算機專業學生計算機水平一級考試;
3.具有健康的體魄、頑強的意志品質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至少通過一項職業資格認證。
(二)專業能力方面的要求
1.商務英語聽說能力:英語表達的語音語調准確規范,能聽懂各種商務交際中英語會話,並能與外賓進行流利的交流,能准確得體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2.商務英語閱讀理解能力:能把握商務英語語篇的基本特點,具有解讀並分析商務英語文體的文字材料和語言現象的能力;熟悉外貿業務中英文商務函電和文書處理方法,具備一定的商務溝通能力。
3.商務英語翻譯寫作能力:能運用翻譯的理論和技巧,掌握一定的商務英語筆譯及口譯的技巧,同時具有扎實的商務英語寫作基本功和書面表達能力。
4.國際貿易實務能力:熟悉進出口業務環節,能正確操作外貿業務流程,處理國際貨物運輸也保險實務,能適應報關,報檢,貨代,制單和跟單等外貿具體工作,具備良好的職業素質和從事國際商務相關工作的能力。
(三)發展能力方面的要求
1. 商務談判及溝通能力:具有扎實的英、漢兩種語言基礎、熟悉中西方文化及綜合知識;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熟悉本國及英語對象國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能夠綜合語言及文化知識,勝任文化傳播工作。
2.商務組織與策劃能力:掌握經濟學及管理學的基本原理,熟悉企業的組織結構及運行機制,了解我國有關經濟、貿易、金融等方面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掌握商務策劃的方法;熟悉商務應用文書的寫作,熟知現代商務基本方式,具備一定的組織與策劃能力。
3. 旅遊英語應用能力:運用所學語言知識和導游知識,培養實際導游講解、飯店服務英語能力。使學生熟悉有關旅遊英語的詞彙,了解旅遊英語的特定表達方式,培養學生掌握熟練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並能通過英語獲得一定數量的旅遊管理的專業知識和信息。培養學生具備較好的旅遊英語表達能力,並能根據具體的飯店情景、導游場景進行得體恰當的英語會話與導游講解。
4. 中學英語教育教學能力:熟悉教育規律和我國的教育法規,掌握英語教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及教學策略;熟悉本國及英語對象, 熟悉二語習得規律、具備較強的外語教學能力、教學管理能力以及一定的對外漢語教學能力。取得省教育及勞動人事部門要求取得的上崗證書,如教師資格證等。
c.學制、學時、學分與學位
學制:四年
課內教學學時:2483
學分:185
學位:文學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