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升本科 » 日本科學技術三味線

日本科學技術三味線

發布時間: 2022-12-27 06:28:31

㈠ 日本的長唄三味線和津輕三味線有什麼區別

中國三弦、沖繩三線、和日本本土三味線都是不同的東西,而且在三味線中津輕三味線又往往會被單獨列出。在構造方面:三味線的鼓(胴)明顯偏方而且大,右手靠在三味線上的地方有胴掛保護。而且像津輕三味線上有東さわり這種特殊結構,增加共振。三弦蒙蛇皮;沖繩三線同樣用蛇皮。而三味線的話,像長唄等需要纖細音色的,用貓皮(較差的練習琴有用狗皮的,主要是皮上毛孔疏密等會造成音色差異)。但是津輕三味線(特別是高檔的演出用琴)卻是用厚狗皮的。當然,現在也引入了合成革。在彈奏方法上:我記得三弦是戴義甲用手指彈的吧。而三味線除了小唄外基本都用撥彈奏。ls有人說津輕三味線用大型撥,這好像反了吧。從薩摩琵琶那樣大的撥子演變到歷史最短的津三,撥子是越來越小的。津輕三味線需要快速演奏,而且力度很大,所以相應的撥子會比較小,否則撥子很容易脫手。。。大概就是這樣吧。歡迎指正和討論。

㈡ 三味線的沖繩三線

沖繩的三味線稱為「三線」(日語:三缐(サンシン),sanshin),廣泛流行於沖繩諸島。琴身日本本土的三味線小,採用黑檀塗漆琴桿和印尼的蛇皮,使用水牛角做成的小撥子彈奏。
沖繩三弦也和中國本土的大、小三弦極為相似,都是使用蛇皮,指甲來彈奏。也可以說中國三弦是沖繩三弦的鼻祖了。

㈢ 三味線吉他哪個

伴奏樂器。三味線吉他是屬於日本的傳統伴奏樂器。樂器,英文:musicalinstruments,泛指可以用各種方法奏出音色音律的器物。

㈣ 三味線·壹的三味線的特點

「三味線音樂」一般按表演的場所分為劇場音樂和非劇場音樂兩個類別,
劇場音樂的特點是和舞蹈表演相結合,音樂富有變化,感染力強,
非劇場音樂則變化比較小,具有室內樂的特點。傳統樂器中最具代表性的,想來就是作為弦彈奏樂器之一的三味線了。
三味線用於諸多類型的日本音樂,同時,三味線使日本傳統音樂的多樣性得到充分的體現。
據傳,古時中國的三弦樂器經由琉球(現在的沖繩)傳來日本,這就是日本的三味線。
三味線由兩部分構成,即共鳴箱(獸皮蒙在木框架上做成)和帶有三根弦的琴桿,彈奏時用琴撥彈撥琴弦發出音聲。
傳來日本當初,三味線是用套在食指上的撥子來彈奏的。
使用琴撥進行彈奏的琵琶,其傳來日本要早於三味線。
出現三味線以後,琵琶演奏者開始使用琴撥來彈奏三味線,從而豐富了三味線的音色。
用琴撥從上向下彈撥時,琴撥在撥動琴弦的同時敲擊鳴箱的蒙皮,發出類似擊鼓的音聲。
而用琴撥從下往上抄撥時,便會產生琴弦自身的纖柔音聲。
此外,用左手指來彈撥琴弦,便出現更為鮮亮的音色。
可以說,三味線的最大特點就在於它能使各類音色的聲響交縱匯合成一種美妙之樂。
三味線的音色並非完全取決於演奏方法,作為三味線結構組成部分的琴弦、琴桿、琴撥等的材料以及部件的大小、
粗細、輕重等的變化都會使音色出現相應的變化。
三味線有著近20個種類,根據聲音的高低以及音色的不同來分類並加以使用。
那麼,音聲究竟會出現多大程度的差異呢?
三味線的長度都是一樣的,但琴弦、琴桿和琴撥等的差異甚至會在音域上產生八度音程的差異。
這一點與西洋弦樂器正相反,
小提琴、中提琴等主要以琴身大小的變化來使音色以及音聲的高低度產生變化。
當需要用較強的聲音來進行音樂表現的時候,就要使用粗弦的三味線和較厚的琴撥,
而當歌手演唱脈脈含情的歌曲時,則需要三味線以能奏出纖細音色的琴弦為其伴奏。
不同的音樂場合需要不同音色的三味線,
例如歌舞伎有歌舞伎的三味線,小曲有小曲的三味線,演奏者根據藝術表現的要求使用相應的三味線。
同樣,其它各種各樣的日本傳統樂器也是以種種細微的調節來實現所需的音色表現。
諸多的音樂實踐使日本傳統音樂的音色越來越豐富,並不斷向多樣化的方向發展,
從而形成了日本獨特的音韻表現形式。
已加入mp3共享計劃

㈤ 日本在哪些科學技術方面是世界領先的

近些年來,日本把其先進的科技投入到外交領域。

日本在微電子、超導應用、計算機硬體、碳纖維、精密陶瓷、機器人、光纖通信都是世界第一位。

1998年,日本派出2.6萬人到其他國家進行科技指導。

在2004年至2017年間,日本每年的研究開發費都佔GDP的3%以上。

而據國家統計局,2017年我國研發只佔gdp的2.12%。

㈥ 三味線彈奏技法

三味線是日本傳統弦 樂器 ,與源自中國的三弦相近。你會彈奏三味線嗎?下面是我分享的三味線彈奏技法,一起來看看吧。

三味線彈奏技法

演奏

姿勢:基本姿勢是將琴身靠在右大腿上,左手根據按弦,右手用撥子撥擊 發聲 。傳統上,演奏者一般“正座”,即臀部坐在後腳跟上的跪坐姿勢。現在也經常直接坐在普通椅子上。

技巧:基本技巧,左手有按弦,撥弦,柔弦;右手有撥,鉤,反撥等。比如津輕三味線的演奏中,右手撥弦的力度很大,甚至有人戲稱“津輕三味線不是弦樂器,而是打擊樂。”

調弦

三味線常用的基本定調的調弦法有“本調子”:第二弦比第一弦高4度,第三弦比第一弦高8度。如從一到三依次為 C,F,C。

“二上”:即在“本調子”的基礎上把第二弦調高一個大二度,第三弦不變。如從一到三依次為 C,G,C。

“三下”:即在“本調子”的基礎上把第三弦調低小一個大二度,第二弦不變。如從一到三依次為 C,F,bB。

實際音高可以根據演奏者,樂曲的情況有所不同,但最常用的“本調子”一般採用D,G,D。在一些樂曲中途會改變定調方式,需要演奏者臨時調整,如從“本調子”轉為“二上”調。而且在演奏中,弦容易松動造成音高不準,也需要及時調整。這就是三味線演奏中經常可以看到演奏者調弦的原因。

價值

日本民族傳統樂曲中,有很多流派的作品保留至今,並發展成各種形式。也有很多新民樂主義者(如吉田兄弟)創作出很多現代曲目。作為日本的傳統樂器,三味線有著很高的地位,亦有著很重要的 歷史 藝術價值

沖繩三線

沖繩的三味線稱為“三線”(日語:三缐(サンシン),sanshin),廣泛流行於沖繩諸島。琴身日本本土的三味線小,採用黑檀塗漆琴桿和印尼的蛇皮,使用水牛角做成的小撥子彈奏。

沖繩三弦也和中國本土的大、小三弦極為相似,都是使用蛇皮,指甲來彈奏。也可以說中國三弦是沖繩三弦的鼻祖了。

ACG領域

在《魔法咪路咪路》中惡魯莫團使用的魔法樂器就是三味線;

《銀魂》中,高杉晉助和河上萬齊彈的也是三味線;

《戰國無雙》系列 游戲 中長宗我部元親的武器也是三味線;

註:三味線在日本幕末有著其不拘一格的象徵。

在《XXXHolic》 漫畫 版的196話中有位持一把不再發聲的三味線的彈手來向四月一日實現願望,四月一日在夢中與“貓”相會並得知了“她”的願望。從倉庫中找到一帶有蝴蝶花紋的拔子交給彈手,彈奏中撥子碎裂,三味線作為代價歸四月一日所有,彈手拿走了碎片。

猜你感 興趣 :

1. 三味線是什麼意思

2. 三味線和三弦的區別有哪些

3. 日本音樂三味線介紹

4. 三味線為何用貓皮

5. 日本有哪些傳統音樂

6. 日本音樂

㈦ 在日本古代,三味線演奏者是什麼地位

三味線是日本傳統弦樂器,與源自中國的三弦相近。由細長的琴桿和方形的音箱兩部分組成。三味線一般用絲做弦,也有用尼龍材料做成,在演奏時,演奏者需要用象牙、犀牛角、烏龜殼等材料製成的撥子,撥弄琴弦,其聲色清幽而純凈,質朴而悠揚。津輕三味線是三味線中體積最大的一種。[1]
三味線也是歌舞伎的主要伴奏樂器。[2] 以三味線伴奏「長唄」,在日本已經有400年的歷史,反映了濃郁的江戶文化,如今已經成為日本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標識。[3] 著名演奏家有上妻宏光、吉田兄弟、長山洋子、高橋竹山、北島三郎、杵屋五三助等等。

㈧ 平賀源內的人物經歷

平賀源內(Hiraga Kennai)出身於高松藩下級武士家庭。父為白石茂左衛門(良房)、母為山下氏的女兒。兄弟很多。本名為國倫,號稱鳩渓、風來山人、福內鬼外、貧家銭內等。通稱為源內、元內。少年時愛好本草學,擅長詩歌、繪畫,受到高松藩藩主松平賴恭的賞識。1752年被派往長崎學習,拜著名本草學家田村蘭水為師,研究本草學和生物學。1757年在江戶湯島舉辦日本史上第一次葯用植物博覽會,引人注目。1763年出版日本科學史上重要學術專著《物類品騭》。此後潛心研究西洋畫法,注重彩色和構圖,燒制瓷器(稱「源內燒」),製造玻璃溫度計、石棉,尤以製作摩擦起電機最為驚人,對日本近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有卓越貢獻。1778年因殺傷二人而入獄。翌年於獄中病死。後刊有《平賀源內全集》(全二卷)。平賀源內的戒名為智見靈雄。其墓所在淺草的總泉寺。
小時候完成字畫「お神酒天神」,然後向藩里的醫生學習博物學並且在十三歲時獲得認可,另外自己除學習儒學外同時也會作俳諧。1748年父親死後,成為藩里的葯坊主格。1752年,前往長崎游學、學習博物學、荷蘭語、醫學、油畫等。在當時,沒得到藩的許可就不能周遊全國,他對此感到不便,留學回來後辭掉藩里的工作,並讓妹妹迎來婿養子繼承家業,自己放棄家督的身份。此時高松藩對源內下達名為「仕官御構」的處罰,即禁止他到其他藩任職。於是源內自稱「天竺浪人」,從事各式各樣的工作 。
之後在大阪、京都學習,1756年出發前往江戶成為博物學者田村元雄的弟子進而向他學習博物學,並且為了學習儒學也在林家的孔廟居宿。接著第二次前往長崎游學,學習采礦和精煉的技術。1757年(29歲)他舉辦日本首個物產博覽會、齊集全國特產名物,以此為基礎,他發行圖鑒《物類品質》,受到世人矚目。1762年他在江戶的湯島展開第五次物產會的「東都葯品會」,使他的知名度因此傳到了江戶、並和杉田玄白結為好友。後來作為高松藩的家臣而再次被登用,但為了專心學問而辭去。1761年他在伊豆發現了礦床,並且以礦物掮客身份工作。這時也被幕府老中的田沼意次所認識。
1763年出版『物類品隲』。因為對於荷蘭的博物學相當關心,因此自己得到一本原文書並專心學習。同時他也參與文藝活動並有執筆寫這類的教科書。明和年間他參與將產業企業化的活動,1773年被秋田藩的佐竹義敦聘請來指導開發礦山、然後他又傳授秋田藩士小田野直武「蘭畫」的技巧。另外他也指導秩父的炭燒和荒川通船工程。現在在奧秩父的中津峽附近、還殘留源內所設計並長期逗留的建築物「源內居」。人們在正月初次參拜神社時買的吉祥物——破魔矢,也是源內的主意。
另一方面,他在繪畫、文學方面也才華橫溢。學習了西洋油畫後,他描繪了日本第一幅西洋風畫作《西洋婦人圖》,還向司馬江漢、小田野直武(《解體新書》的插畫家)傳授西洋畫的畫法。在浮世繪領域,源內發明多色印刷的技法,在這次版畫革命的影響下,各類色彩鮮艷的浮世繪誕生了。
作為作家的源內給自己取的筆名也頗有雅士之風,如凈琉璃號「福內鬼外」,滑稽本號「風來山人」等。35歲時,他創作的《根南志具佐》、《風流志道軒傳》在江戶熱銷一時,直到明治仍重復再版。後者的主人公四處漫遊,遍歷巨人國、小人國、長腳國、庸醫國、騙子國等等,堪稱江戶版的格列夫游記。
1776年(安永5年)他得到了一台荷蘭制的靜電產生裝置,並將它加以復原。1745年,萊頓瓶在歐洲發明了以後,平賀源內在1770年從荷蘭人首次得到類似的靜電產生裝置。1776年,他更將它改良。該裝置中靜電的產生是由於當中的玻璃管與鍍金棒摩擦而來的,並製造出許多電力的效果。這些發電裝置被復制並獲日本人採用,並稱之為「エレキテル」(即摩擦起電器,荷文原為elektriciteit)。就像歐洲,該裝置是用作好奇玩意,如在某物體上方產生閃光,或認為該裝置在醫療上有幫助。在《紅毛雜話》中,「エレキテル」被描寫成能從人體中抽走閃光,用作治病的裝置。在一些售賣西方珍奇玩意的商店,這款裝置獲大眾青睞。這一類型裝置後來被其他學者改良,如佐久間象山。
平賀源內曾在《放屁論》開篇寫道,「音分三等。發『噗』聲為上品,其狀圓,發『卟』聲為中品,其狀扁,發『嘶』聲為下品,其狀細長」,對放屁聲的形狀高論一番後,又以當時江戶的屁聲曲藝師(用三味線和雞鳴聲合奏)為例,稱贊他「古今東西,想出如此主意、並為此費心的人再無第二」。他還微帶自嘲地說:「我從事不為大眾所理解的事,自摩擦發電機以來,發明了許多此前日本沒有的東西。有人見此稱我為騙子。我絞盡腦汁、勞心勞神卻反遭非難,買酒盡一番好心卻反不合人意。……乾脆將「エレキテル(摩擦發電機)」變名為「へレキテル(放屁發電機)」,自己也做放屁男的弟子罷了」。盡管源內多才多藝,卻僅被世人當做「流行人物」,並沒得到社會的認同,最終本人也開始對社會報以冷嘲的態度。在其著作中,他發表貶斥封建社會的作品,痛批幕府行政的各種矛盾。
1776年搬到橋本町。隔年1778年(安永7年)50歲的源內對不認同自己的社會憤恨不已,因製作摩擦發電機的方法被操作工匠騙取,他的多疑及被害妄想症狀日益嚴重,最終引發一場悲劇。當時他和前來拜訪的兩名木工師傅徹夜飲酒。源內半夜酒醒,正欲如廁時,發現本放在懷里的重要建築設計圖不翼而飛。他當即認定「(建築圖)被人盜走」,於是逼問兩名木工師傅,雙方互不相讓,源內吵紅了眼,最終斬殺了兩人。然而,那張建築圖紙並非是在源內懷里,而從腰帶縫隙處露了出來。源內此後精神失常,死於寒冷的小傳馬町牢內(享年51歲)。葬禮是他獨一無二的好友杉田玄白,與他一樣具有強烈好奇心。玄白在源內的墓碑上刻下這樣一行字:「嗚呼,非常之人,喜非常之事,行止亦非常,緣何遭此非常之死也 。

㈨ 輕津三味線的佐藤通弘-簡介

佐藤通弘(Michihiro Sato)1957年出生於東京。13歲的時候被母親送進三味線學校學習,成為學校里年齡最小的學生。年少時的佐藤通弘並不願意成為一個專業的三味線演奏家,1975年他進入一所大學學習海洋科學。有一天他去看了一場津輕三味線演奏家Chisato Yamada的演出以後,被深深打動並立志成為一名優秀的三味線演奏家。1977年佐藤通弘拜在Chisato Yamada門下專心練習津輕三味線(注),並於1981年成為了一名教師,在Chisato Yamada開辦的三味線學校教授學員。在此期間,他還獲得了日本81,82年的三味線比賽冠軍。由此正式開始了他的演奏生涯。
佐藤通弘是一個優秀的傳統津輕三味線演奏家,發表過多張專輯。如在PSF發表的《Work of》(1990)和《on a cold cold night》(2000)就可算是他的經典之作。而今天我主要想談的,是他更精彩的另一面。
在日本眾多的三味線演奏家裡面,佐藤通弘絕對是一個異類。我們只要看看與他合作的音樂家名單便可見端倪:John Zorn,Bill Frisell, Fred Frith , 灰野敬二,Elliott Sharp; Steve Coleman ,Ned Rothenberg,Christian Marclay, Ikue Mori, Samm Bennett, Joey Baron ,Gerry Hemingway……這些在前衛音樂圈裡大名鼎鼎(在某些朋友眼裡當然是臭名昭著)的人物均與佐藤通弘有過合作.
從1983年開始,佐藤通弘對三味線的有了獨特的見解,在演奏傳統三味線曲目的同時,他開始在各種可能的場合進行對這種傳統樂器的嘗試,包括搖滾,爵士,自由即興等多種音樂風格。
1984年,佐藤通弘應John Zorn之邀在紐約用了一天的時間錄制了自由即興專輯《Ganryu Island》(巖流島),其中的七首曲子在1985年由日本廠牌Yukon 限量發行了LP唱片,1998年由John Zorn的廠牌Tzadik再版發表並將當初未發表的的五首曲子一並收入。
在專輯中,佐藤通弘的演奏強勁有力,音色粗糙拙樸,在速度控制上也是由緩到急異常穩健;而John Zorn則用喉嚨和薩克斯管的吹頭做出了各種奇特聲響,以困獸一般的姿態與佐藤的三味線展開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對決!
《Ganryu Island》是絕對雄性的。即使是二十年後的今天聽起來,仍然曲曲懾人魂魄。同時,它是佐藤通弘音樂生涯的里程碑:正是這張充滿著瘋狂想像力的專輯使得佐藤通弘為前衛音樂愛好者所熟悉,也為佐藤通弘日後的藝術道路打開了一扇知覺之門。
1995年,同樣是在John Zorn的整理之下,發表了佐藤通弘與紐約downtown 的前衛音樂家們的合作專輯《Rodan》,也就是前文提到的Fred Frith的一眾人等。這是一張毀譽參半的專輯,在一些合作作品中,由於即興雙方對彼此的音樂缺乏了解和傾聽,使得作品聽上去比較生澀,缺少靈感與激情。
2004年,佐藤通弘在日本地下迷幻音樂廠牌PSF發表了與灰野敬二(Keiji Haino)合作的《Tayu tayu to》,這是一張尼龍弦木吉他和三味線的自由即興專輯。對於兩種彈撥弦鳴樂器來說,這個構思要實現的卻存在很大的難度,對於即興雙方的技巧和意識也有極高的要求。
曾經跟朋友戲言:在即興上面John Zorn追求極端的形式,而灰野追求極端的意境,二者都能帶來極端的美感。話雖偏頗,但用在《Ganryu Island》與這張專輯的比較上面倒是挺貼切的:灰野敬二此次重新拿起木吉他,以他獨特的掃弦技巧與節奏感完成了他招牌式的黑色祈禱; 而此時的佐藤通弘更是已臻化境:他在三味線的音色處理上注入了比以往任何時期都要更豐富的情感――而正是這種極為感性的演奏,讓我觸摸到了三味線那種與生俱來的,傳承自日本北方的清冷脈搏。
《Tayu tayu to》帶給我的是一種難以言說的,玄秘的美感,醇到極至。

㈩ 三味線的起源

一般認為起源於中國的三弦,大約成形於15世紀左右。中國的傳統樂器三弦經過琉球王國(現在的沖繩),產生了早期的沖繩「三線」,之後傳到日本本土,逐漸成形。而早期的沖繩三線又受本土三味線的影響被改良成現在的沖繩三線。
注意:在日本傳統音樂界中,有時也直接稱「三味線」為「三弦(さんげん,sangen)」,而把中國的民族樂器「三弦」直接音譯稱為「三弦(サンシェン,sansyen)」。但在中文中由於只採用漢字會將二者混淆,因此一般只稱日本的民族樂器為「三味線」。
注意:琉球三線是琉球群島特有的撥弦樂器,由琴頭、琴頸、琴身三部分構成,因琴身兩面蒙有蛇皮,也被稱為蛇皮線或蛇味線。與日本三弦有所區別。

熱點內容
南昌大學2013級專業名單 發布:2025-05-22 18:12:30 瀏覽:9
三一重工新能源公司本科生待遇 發布:2025-05-22 17:56:49 瀏覽:879
娛樂圈中的大學教授 發布:2025-05-22 17:56:12 瀏覽:685
2015中國大學生原創動漫大賽名單 發布:2025-05-22 17:55:15 瀏覽:955
重慶大學城科二考場圖 發布:2025-05-22 17:44:19 瀏覽:284
武清泗村店大學城騙局 發布:2025-05-22 17:42:01 瀏覽:398
2016年本科生入伍福利 發布:2025-05-22 17:36:38 瀏覽:337
暨南大學考研好考專業 發布:2025-05-22 17:32:50 瀏覽:246
打工不想上大學 發布:2025-05-22 17:32:09 瀏覽:643
大學教授能直接招生嗎 發布:2025-05-22 17:32:00 瀏覽: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