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升本科 » 為什麼專科生不受人待見

為什麼專科生不受人待見

發布時間: 2022-12-27 12:11:26

❶ 專科生真的就這么被人瞧不起嗎,為什麼社會就業率專科生的機會越來越少

您好,我覺著可以從以下幾點來看:

1.首先,專科和本科的培養方向不同。

大學專科是以培養技術型人才為主要目標,即大學專科的目標是實用化,是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礎上培養出一批具有大學知識,而又有一定專業技術和技能的人才。

大學本科則是注重理論知識的同時也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有的企業更側重於去招聘本科學歷以上的人,畢竟能上本科說明至少學習能力比專科生強。這也就一定程度拉低了專科生的就業率。

2.受國家政策的影響。

國家擴招政策的執行,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造成大學畢業生每年都在增加,據教育部預測,2021年高校畢業生將首次突破900萬人,達到909萬人,2022年畢業生將超過1000萬人。就業形勢越發嚴峻,很多本科生出來都不好找工作,大專生只會更難。

3.大學生所修專業影響就業機會。

實際上,在大學畢業後,不同專業的工作機會有很大差異,有的偏門專業,市場上根本就沒有多少工作機會,專業不對口,使得很多大學生畢業後就只有去找其他工作,嚴重影響自身就業。

總結一下,題主所說的專科生的就業率低是比較客觀的問題,因此就會導致社會上一部分人瞧不起專科生,但是只要專業選的好,加上在大學期間多多積累經驗,專科畢業也不一定比本科生差。

打字不易,滿意請採納~

❷ 大專學歷在如今的社會地位變得很尷尬,甚至會被鄙視,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高等教育,很多人考上了大學,有的是大專,有的是本科,在現在大專學歷,在如今的社會地位變得很尷尬,甚至會被鄙視,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我認為一方面是因為本科以上的學歷越來越多了,其次社會上給予大專學歷的人沒有什麼好的職位,除此之外,上大學跟父母認為的也不一樣,得不到社會的認同,接下來跟大傢具體說明。3.學生考上大學之後,收入跟父母想像的不一樣,得不到社會的認同。
在十幾年前,一個人一旦考上大學,就代表著他從此衣食無憂了,所以很多父母就會讓孩子上大學。但是現在已經不一樣了,如果只是大專的話,工作肯定是不好的。


總而言之,我認為之所以大專學歷,在如今的時候會變得很尷尬,甚至會被鄙視,一方面是因為本科以上學歷的人越來越多,這樣就造成大專學歷的貶值,除此之外社會上能供給大專學生的好職位越來越少了,當然也跟社會的不認同有關。

❸ 為什麼專科不受人待見,專科生真的沒有出路嗎

結論:

1.專科生不受待見不僅是自身問題,還有環境問題。

2.專科生也有出路,哪怕你錯過了復讀、專升本,也有出路,只要你不喪。

3.答主本人奮斗三年現在是職業寫作者,資深媒體人。

4.在惡劣環境下保持清醒不喪的唯一方式:閱讀。

正文 (長文慎入) :

一開始剛到大專的時候,我還是懷著滿腔熱血的。

包括我的同學們,每一個都積極向上充滿希望。

每次看到教學樓紅色迎新橫幅,都會多看幾眼,覺得特別喜慶。

每個人的眼裡閃著光,希望認識更多的人。

室友們初見時都很真誠,自我介紹冒著傻氣。

在紙上寫下名字和手機QQ號彼此交換,然後組團去超市買鍋碗瓢盆。

希望知道更多社團的存在,也會對以前影視劇里的學生會感到好奇。當然了,也會很失望。

這些好奇和探尋,都是初來乍到時,我們最純粹的熱愛。

軍訓的時候特別努力,不偷懶不請假不遲到不早退。

最後憑借著被曬的十分均勻的非洲皮膚,拿到了軍訓標兵證書。

我們會在隊里興致勃勃交頭接耳,議論導員,議論教官。

偷偷向學姐打探本專業的課好不好學,考試難不難,工作好不好找。

直到此時,我的記憶都是愉快的。

那麼,從哪裡開始出了問題呢。

是軍訓結束,上了一個月的課之後,我就覺得開始有哪裡不對勁。

漸漸的,新生的氣氛沒了,大專生活露出了它本來的面目。

你會覺得老師看你們的眼神很奇怪,是一種莫名的疲憊和厭倦。

不要不信,人是一種洞察力很強的生物(可能寫東西的人會更嚴重一點?)。

你愛不愛這份工作,愛不愛我們,我感受得到。

程度逐漸加深之後,表現為肉體在講課,靈魂已經不在了。

課堂交互非常形式主義,總結為愛聽不聽。

課後作業非常麻煩,但不勉強,總結為愛寫不寫、但我會記住你的名字並找借口扣你的分。

這個時候你怎麼辦?

自己寫作業,ok啊,寫作我最拿手。

當時要交一份報告,那天晚上我在翻書,打開電腦碼字,導員來寢室查寢。

他看到我在寫報告,神情極其驚訝:「你自己能寫出來?」

那個語氣很難忘,我至今都記得。邏輯重音在「自己」上。

我很想反口問:「不然呢?」不自己寫還有誰寫。

然而我說的是:「能啊。」

隔天我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就在這個學校里,食堂門口最顯眼的位置,有一家復印社。

一開始我以為這僅僅只是一家復印社,怪我有眼不識泰山。

這家復印社非常的神奇, 它能買到你想要的,關於學業的任何東西。

沒錯,是任何東西。

資料,報告,論文,考試大綱,縮小版的小抄(手掌心那麼大,還配訂書釘,方便你翻頁哦親)。

只要你說得清年級跟課程,他們一定不會讓你失望,並且保證給每個人的東西都不一樣。(真不知道養育了幾代前輩的存貨……)

原來,在導員的心裡,已經默認所有學生的作業都會去那裡買。

導員每次講話,語氣都很喪,好像在面對一大堆麻煩。

學校又搞活動了?麻煩,找個同學去弄。

又要交錢了,麻煩,找個同學去收。

又要交材料了,麻煩,找寢室長把每個寢室的人份都收上來。

報名考證,麻煩,找個同學去弄。

我不是在說委託別人做事是不對的,而是那種如燙手山芋般的態度。

因為很不幸的,我就是那個一直被麻煩的人,學習委員。

慢慢的,慢慢的,你會接受到很多信息。

比如打個車,師傅會問你,哪個學校的。

你說了校名,他會皺眉,委婉地問你為什麼去那個垃圾學校。

你去小吃街買吃的,攤主會問,你是哪個學校的啊?是旁邊交大的還是對面那個垃圾學校。

你會從貼吧,前輩們的口述,同學們聲情並茂地轉述親戚家孩子的故事,認識到——

你,就在一個垃圾學校里。而從這個學校里出來的人,都翻不了身。

它被所有人嫌棄,像一個小刀,在你身上一刀一刀地刮。

一開始覺得疼,後來已經麻木了。

等你變成血人的時候,早就忘了皮膚完好是什麼樣子。

慢慢的,慢慢的,一年,兩年,我們失去了熱血。

學習,沒有必要啊。

花幾塊錢就能買到期末小抄,為什麼要學習。

寫論文,沒有必要啊。

花幾塊錢就能買到,還復印裝訂好並且免查重呢。

上課,我們配合形式主義。

下課,附近網吧座無虛席。

大把的時間沒有地方揮霍,只好打游戲談戀愛。

大二。

當我們再次舉辦演講,已經沒有了朝氣蓬勃的話題。

我不明白站在中心的那個同學,她為什麼理所當然地說:「接受現實吧,我們將來都是社會底層」,而所有人都灰溜溜地低下了頭。

為什麼,導員發脾氣的時候可以直接說:「你們將來都是個啥玩意還不一定呢。」

而且已經沒有人憤怒了。

那種深入骨髓的無奈,那種習以為常的被嘲諷,那種簡直可以傳染的喪氣,已經把我們連骨帶皮地吞下去了。

我們感受不到正能量,心裡落差越來越大,溫水煮青蛙式接受現實的能力越來越強。

我們已經被認定,沒有追求,不會好了。

久而久之,我們就不敢追求,不想好了。

臨近畢業的時候,會有校招。

我們會被導員洗腦,哪個待遇好,一定穿得很得體,拿著簡歷,一個個去試。

職業生涯是一個個試出來的嗎。

我記得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京東來招人。

工資很好,但明顯是在招苦力,不是招員工。

我不能理解。

然而詭異的一幕發生了。

我很看好的,成績優異、人也很好,在我們學校算是精英的別班同學,一個接一個地報名了。

他們當然都是商量好了的。

其中一個人這么說:「我們在學校混的再好,將來也沒法出人頭地。我們這樣的,只有工作選我們的份,沒有我們選工作的份。算了吧,與其以後找個兩三千的工作,還不如去那兒。」

那句算了吧,刺痛了我的耳朵。

很多時候,我們談問題都會忽略一點,環境。

比如,前幾天跟朋友聊,朋友說,你覺得《安娜·卡列尼娜》有意思嗎?

不就是用六十萬七千字,描述了一個風韻猶存的貴族女人出軌並且卧軌自殺的故事嗎。

我不知道該回什麼,直到看到那句: 「我同情在俄國那個時代背景里,所有勇敢追求真愛的人。」

因為它不止是講故事,更多的是還原了一個國家一個時代最痛最軟最真的面貌。

而這就是我們學校的原貌,別的學校不知道,無從概括。

大專生念了幾年大專,渾渾噩噩,活該嗎?

活該啊!當然活該!往死里活該!

可是問題在於,他們 壓根就在還沒有覺醒意識的時候,就被環境扼殺了。

在職業上,他們是混沌的,愚昧無知的。

心裡的千千萬萬盞燈,在千千萬萬次蔑視和自卑中,一盞一盞熄滅了。

那就這樣算了嗎?就不需要有覺醒這個步驟了?

直接把一車失敗者往中轉站的角落裡一丟,沒有分揀回收的步驟,直接統統運往垃圾站。

並且拿個大喇叭循環播放: 你們是垃圾,沒有價值,早晚運到垃圾場,別掙扎了。

一開始,「你真垃圾」是一種希望的閹割。

後來啊,「我真垃圾」成了我的思想鋼印。

對一件事的開始,我們很喜歡談到啟蒙這個詞兒。

比如讀《蘇菲的世界》,是哲學啟蒙。

讀劉瑜《觀念的水位》,可以得到政治啟蒙。

讀《窮爸爸富爸爸》,可以受到理財啟蒙。

讀《詭辯與真相》,是經濟學啟蒙。

而我們的 「職業生涯」啟蒙,全在大學這幾年的環境里。

被怎樣對待,接觸怎樣的人,讀怎樣的書,經歷怎麼樣的事,都會發生改變。

而對我們這樣的大專學生來說,職業生涯,沒有啟蒙。

別人再不濟,至少還有「看他高樓起,看他宴賓客,看他樓塌了」的過程。

我們連一個塌的機會都沒有。

因為有人對我們說,你們沒有高樓,你們要去底下挖煤。

專科生不受待見是因為專科生確實很差。

但是 專科生為什麼差,是多方面的原因,不接受「是因為他們本來就垃圾」這個觀點。

專科生沒有出路嗎?

有。

只是他們自己都已經不相信了。

專科老師討厭專科生渾渾噩噩,專科生討厭專科老師總覺得專科生都渾渾噩噩。

屠龍少年變成龍,開始討厭屠龍少年。

後來的屠龍少年,連刀都被屠龍少年變成的龍給沒收了。

我希望有一天教育改革的話,可以有關於職業啟蒙的課程。

沒有理論知識,我們只是坐下來談談夢想。

嗯,我們甚至可以異想天開。

但是別忘了, 沒有異想,就沒有天開。

我們不再是那個羞澀於說夢的時代, 至少別再給我們一個在垃圾站里談麵包的詭異氛圍。

而啟蒙和覺醒之間,又蹉跎了多少年。

畢業時,再聚首,每個人初入學時眼裡的光,都熄滅了。

如果你的專科並不是這樣,我羨慕也祝福你。

我當然明白,學生,老師,學校,都有身不由己的原因。

我只是在還原我們學校,最痛最軟最真的面貌,並不是所有專科都這樣。

我只是想告訴你們,這個世界的一角真實地存在這樣的泥潭。

我只是希望你們知道,自己正身處陽光下,步履輕盈,可以風輕雲淡地討論那些你們從未見過的陰影。

寫這個回答沒有批判誰,只是面對我真實的過去。

在這里,借用《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里,伊紋對怡婷說的一段話——

「你可以把一切寫下來,但是, 寫,不是為了救贖,不是升華,不是凈化。

你有選擇。

像人們常常講的那些動詞——你可以放下,跨出去,走出來,但是你也可以牢牢記著。

忍耐不是美德,生氣才是美德。

怡婷,你可以寫一本生氣的書,你想想,能看到你的書的人是多麼幸運, 他們不用接觸,就可以看到世界的背面。 」

親愛的陌生人,如果你跟我一樣曾經在泥潭裡,我也想告訴你——

不要喪下去了,不要忍耐了。

你憤怒吧,生氣吧。

然後好好的 尊重自己,和泥污和解 ,你低頭看看它們,用手摸摸它們。

然後 狠狠地,親手洗掉它們。

很多人指責專科生,高考為什麼不好好考,為什麼不復讀,為什麼不專升本。

哈。

為什麼,為什麼。

我跟媽媽提過專升本,媽媽說,家裡花光了所有積蓄了。

之前家庭條件很好,恰好我讀專科那幾年,爸爸的生意一直虧損,她說,希望我能獨立起來。

我媽媽那時候已經知道我能賺到稿費了。

對她來說,這只是一個分岔路口的問題,無所謂哪條會更寬。

是獨立這個詞刺痛了我,無關其他。

因此,也許我還有別的方法接著讀,可在媽媽眼裡,只要我還在讀書,還是沒有真正獨立起來。

仔細想想,如果我已經堅定未來要做什麼了,也無所謂讀不讀專升本。

對我來說,讀不讀專升本的區別就是,一個能早點去實現理想,另一個晚點,不會影響結果。

無論怎樣我都會成為我想成為的人,我會篤定且忠貞,並贏得尊重。

只是道阻且長罷了。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所以我就釋然了。

那麼,別人呢。

也許是因為先天不適合學習,也許家境不允許,也許父母不支持,有各種各樣的原因。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不足為外人道也。

你沒有必要去追究別人的難堪。

你看,就算我們勇敢地正視現狀,正視泥潭,正視前方的路,總有人會替我們記得那身污泥。

不停地替我們復習過去,不停地提醒我們,你們過去差,所以現在活該。

你思考應該怎麼走出泥潭,他瞪大眼睛看泥潭裡的你,站在岸邊輕飄飄地問——為什麼允許自己掉進去?

沒有人真正關心泥潭裡的人,此時此刻,應該怎麼辦。

當然,現在的我已經走出來了。

寫這些,真的只是為了要喚醒仍在泥潭裡尚未清醒過來的人。

畢業後,我跨專業找到了我愛的工作。

三年後的今天,我成為職業寫作者,資深媒體人。

如果你要想辦法脫離環境污染, 我個人的方式是閱讀,啟蒙與覺醒一氣呵成。

閱讀會讓你時刻保持清醒,會讓你的身體長出另一個靈魂,並重新審視自己。

學習成績可以決定你未來的職業,而閱讀能決定你成為怎樣的一個人。

在選擇走哪條路之前,先找到自己的位置。

多寫收看,祝你萬事勝意。

❹ 為何很多人看不起專科生,專科算大學嗎

對這個問題,首先呢,我想回答一下為什麼有很多人都看不起念專科的學生,我覺得主要是有以下幾個原因吧,第一個原因就是很多的985,211高校的學生,他們的心性比較大,尤其是一些言論會使他們聽起來不舒服,就比如說某些人一直都在講述專科生也有特別優秀的,不比讀985,211的學生差,我覺得如果是一個985,211的學生聽到這樣的話的話,肯定心裡是不爽的,試想有幾個專科生真正的比頂級高校的學生優秀呢?然後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專科也是屬於大學的,我覺得只要是參加過高考以後上了的學校都可以算作是大學,因為專科畢竟也能夠考專接本考試,考上本科以後也能夠獲得本科生一樣的好處,比如說考研究生啊,提高自己的學術水平等等,還有就是能夠提高其他各方面的優點,學習更多的知識,所以專科也是屬於大學的。

❺ 為什麼有些人看不起專科生,專科生真的那麼差嗎

對於很多人來講,專科生也是議論紛紛,因為在學習的路上,學歷往往是代表一個人的象徵,雖然他並不代表一個人的學識,但是外界還是對他們有所看法。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的大學生真的是多如牛毛,一群接著一群,與此同時專科生的存在也更是特別的多,相比較於專科生,就連本科生在畢業之後進入社會公司中也要從零做起,而且要進行培育,所以很多時候一些企業的門檻專科生是夠不到的。

而與此同時大家在奮斗的過程中,即使沒有太好的開始,也需要去努力的提升自己。並不是專科生有那麼的差,只是因為在很多時候他們接觸的基礎不一樣,所以會被別人不認可那麼,相對於這種不認可的情況下,就要自己去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同時去證明學歷好並不一定有能力,而學歷不好並不一定代表他沒有能力。

❻ 在教育過程中,為什麼很多人對於專科生的歧視很大

不管是家長還是學校里的老師,都很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都是很大的,希望孩子在未來成為有用的人才。進入高中之後,同學們也有了更加明確的目標,比如考上某一個大學。但是在教育中也存在這樣的鄙視鏈,不會有家長或者老師希望學生考上專科。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專科也算是大學,那麼為什麼專科在教育過程中會受到歧視呢?

在教育上存在專科的歧視,並不意味著專科教育就沒有什麼意義。社會上有很多專科畢業的學生,也在為社會做出很大的貢獻,同樣也有一些專科畢業的學生成為了各自領域的人才,發光發熱。

❼ 為什麼有些人對專科生存在偏見,專科生真的那麼差嗎

第一、對專科生存在偏見應該是存在的,並不是說專科生到底有多差,畢竟大學生中專科生處於最低端,當然專科生中也有好的,只是比例很小,大部分專科生,學習能力,自製力還是比較差的。

第二、高校里一直有一個鄙視鏈:985鄙視211,211鄙視一本。一本鄙視二本,二本鄙視三本,三本鄙視專科,專科鄙視職高。或許我們每個人都對別人存在偏見,我們每個人都在被偏見。

第三、現在專科生的門檻非常低,只要上了高中就可以考上大專。而這些人大多是在高中讀書不怎麼好,自製力比較差,進入大專後,也沒怎麼好好學習,導致整體比較差,給人的印象不是很好,出來的工作不是干銷售就是進工廠。

第四、專科生真的差嗎?

          或許是,或許不是。但每個人不同。學歷只是一張通行證,無論你以前多差,現在多差,但是以後不能差。學歷重要,能力更重要,如果你是一名專科生,你完全可以獨來獨往,保持自律,每天去圖書館學習,爭取專升本,考研,一步步提升自己的學歷,練就自己的能力。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暑假時間去公司實習,提前適應社會,鍛煉自己能力,事在人為,每個人都可以闖出自己的天地。

第五、英雄不問出處。當別人瞧不起你的時候,你更要努力,更要做出一番事業亮瞎他們的狗眼。

❽ 同樣都是大學,為什麼很多人看不起上專科的學生

專科生雖然被成為是大學生,但是專科生卻被很多人看不起,尤其是一部分大學生,他們覺得專科生根本不能算是大學生。其實,這是一種偏見,國家規定專科生也算是大學生,只不過是比較low的大學生而已。並且實際上,專科大學生也是比本科大學生low很多的。

一、專科沒有學位證書


我還應一個同學的苦苦哀求,在他網上考試的時候幫他寫幾道題。那期末考試,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我真的沒法想像,身為一位專科大學生,竟然做那種簡單的題作為期末考試。尤其是數學那門,那些題真的簡單的沒法說,我真的不知道,為什麼那麼簡單的題目,他還要我幫他。最後我花了5分鍾的時間把他發過來的選擇題大概看了一下,就直接發給他了,告訴他我有事不想寫了。

我以為他會很生氣,沒想到後來我們再見面的時候,他非常激動得感謝了我,並表示多虧我了,他就只寫了選擇題,就通過了期末考試,還說我實在是太厲害了。我真的無語了,我真想告訴他,不是我厲害,是你真的太菜了。但我還是沒有說出口。





❾ 為什麼大專生被看不起 本科生看不起專科生嗎

有的時候真的很不理解,總是有很多人看不上大專生,大專生怎麼了,大專生的出路比本科生差還是怎麼的?為什麼大專生被看不起,本科生為什麼看不起專科生?

為什麼大專生被看不起

社會認可「上不去」,社會需求「下不來」。
截止到2012年5月份全國共有高職(專科)院校1288所,一直到現在這個數還在上漲。
學校的數量雖然在不斷的增加,但對現在專科的認可反而在不斷下降。無可厚非,這是中國的家長、老師、學生都有的一個心態,「本科優越感」。低看職業教育、技術教育,畢竟從高考分數、平均薪資、工作平均舒適度來說,本科生的確高於專科生。
而且大多數的人不認為專科生是大學生,有網友就這樣說:同樣的高中,有人埋頭苦學,有人翻牆上網,有人廢寢忘食,有人鼾聲如雷,憑什麼結果都叫大學生。
好像沒什麼不對,自己不努力能怪誰。如果你「不幸」考了個專科,然後又看到了上面網友的意見,決定去渾渾噩噩再玩三年。那我勸你不要浪費錢,專科也不便宜。中國人非常重視分數,自然會對專科生產生偏見,認為專科生不是干正事的料。
不過事在人為,本科生中有踏實積極的也有消極散漫的,專科生中無非就是消極散漫的人佔比要遠遠大於本科。至少代表了他們高中時期對學習、對未來的態度,確實專科生中有牛人,也有薪資碾壓本科生的人,不過是鳳毛麟角。

本科生為什麼看不起專科生

大家平時會玩各種游戲,滿級15級,如果你先到了4級,對面還是2級或3級,你是不是覺得你完全可以吊打對面的菜雞。同樣的道理,你現在看得起高中畢業生嗎?高中畢業生看得起初中的嗎?初中畢業的看得起小學畢業嗎?小學畢業看得起文盲嗎?。
還有一點,本科生通常會覺得本科生才是大學生,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可能這也是大部分本科生看不起專科生的原因吧。其實,在我國專科生、本科生統稱為大學生。
還有就是分數高而產生的優越感吧。就算兩個人都是本科生,一個人錄取分數高的也會有優越感,感覺高人一等。更何況自己是本科,別人是專科了。其實,到了大學後,面臨的是新一輪的洗牌。以前的成績並不能代表現在了,只有放下的努力和拼搏才可以真真地讓自己「高人一等」!
「學術有專攻」
在我國專科生、本科生統稱為大學生,既然這樣就更不應該誰看不起誰了。「學術有專攻」,高考分數的高低不一定決定了日後成就的高低。本科生與專科生牛人同樣是並存的,唯一區別的是那些努力與不努力的同學。可能你還在宿舍打游戲的時候人家已經有車有房了。記得初中物理老師經常跟我們說一句話:「再優秀的學校也會有特別爛的人,再爛的學校也會有特別優秀的人」,現在想來這句話真的很實在。

名校大學生看不起專科生?

其實,現在很多人更看重人實際的能力,處理事情的能力和待人接物的能力。對於有高學歷的人,大部分只會感覺學習很厲害,一定是個學霸。但如果在現實生活中混得不好,很有可能學歷高反而成為被人輕視的原因。認為那隻是高分低能,學習都學傻了。
所以,相對的,學歷低的人如果在某一方面很成功,反而很容易得到人的認可。知識上有欠缺沒有什麼,只要在能力上有所出眾,照樣受人尊重。學歷只是進入職場的一個敲門磚,企業更看重的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否為企業帶來盈利是關鍵。有時,學歷高的菜鳥反而會很羨慕那些經驗豐富和能力出眾的低學歷員工。在現實社會,你受過什麼教育永遠只是你的過去,你當下做出來的事情以及未來要做的事情,這些事情展現出來的方式和成果才是問題的關鍵。只要足夠優秀,大部分人只會關注你的閃光點,仰視你。

❿ 為什麼有人說專科生不受人待見專科生真的沒有出路嗎

專科生不受待見不一定,我的看法有這么幾點:

第一:現在上大學的太多了,每年都不斷的擴招,畢業後有好多在家待業的,這裡面有專科生和本科生,我看到了一項調查,到目前為止專科生就業率高於本科生,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因為他們培養的目標不同,專科生培養的是應用型人才,而本科生是以學術為主的人才。

第二:現在的企業都是以實際操作為主的,喜歡的就是技術型的人才,所以大專生正適合他們的要求,大專生在校學習的時候就是以技術為主,理論次之。現在有好多的大專院校跟企業聯合,形成校企合作,學生畢業了,可以直接進入企業里上班。

第三:為什麼本科生的就業率低於專科生呢?我們都知道,本科生頭兩年學的都是些公共基礎課,後兩年學的專業課裡面百分之八十是理論型的,百分之二十的是實際操作,你說他們能學到實際技術嗎?專科生學習三年邊學習邊操作,實習時間比本科生高很多,實際操作能力比本科生熟練很多,到企業里直接就能很熟練的操作。而本科生必須實習一年以後才能熟練。企業是講究效益的地方,誰能給企業帶來效益,企業就要誰,你就是研究生你什麼也不會企業照樣也不會要你的,學歷只是一個敲門磚,門敲開了,你什麼也不會還是會被辭退的。所以說專科生只要有過硬的技術,不會輸給本科生的。

如今,每年畢業的大學生很多,那些985,211名校的學生很受青睞。就連二本三本就業也比專科生容易得多。專科生也不是沒有出路,可以繼續深造,通過專升本提高學歷,也可以在專科學校學習一門熱門的技術。

我鄰居的一個孩子剛開始也是考了一個專科,他也感到專科就業難,工資低。通過專升本上了本科,後來居然考上了名校研究生,現在在一家設計院工作,年薪豐厚。而我的一個遠房侄子專科畢業混得也不錯,他學的是數控技術,在南方一個城市工作,工資也很高。在當地買了房,安了家。

其實,文憑就是敲門磚,找到工作後還得看自己的工作能力。無論到什麼時候,都得要求上進,通過自修把專科文憑提高一下。畢竟,文憑越高,人的發展空間越大。實在提升不了,也不要氣餒,掌握一門過硬的技術,照樣有碗飯吃。

專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的培養目標是不同的,就業面向也不同,沒有貴賤之分,只是 社會 分工不同!大多數專科生在技術應用上,水平都高於其他學歷的就業者,是好多企業單位都喜歡的人才!我就是一名高職的計算機老師,我總是建議我的學生,要讓自己有一個特別熟練的技術,熟練到可以靠它來養活自己。同時在校期間也應當注重個人禮儀的培養。但是,如果一個學生渾渾噩噩的混了幾年,什麼也沒有學到,幹啥啥不會,還沒有一顆上進的心,那不論是什麼學歷,都不會受人待見。

感謝您的邀請。

專科生不受人待見?不可一概而論。

在應聘時,專科生與本科生比,肯定有弱勢,因為常人都會覺得,你的學歷沒有別人高,學習能力肯定沒有別人強,現在許多國企單位招聘都是只要本科生,大專生連進入門檻的資格都沒有,這是現在招聘的現狀。

但是,一但成功進入門檻,大專生和其他人就同在一個起跑線上,只要加倍努力,後期追趕,甚至趕超他人也不是不可能。我們單位新進人員,大專生和本科生在薪酬上是有差別的,但後面的發展,完全靠自身,大專生後面比本科生,甚至比博士、碩士發展好的也不是沒有,畢竟越來越多的企業更重視個人能力,大專生好不容易進入企業,往往會比其他人付出更多,更加努力。

其實,國家教育分流是對的,比如讓一部分學生去上職高,這部分人考大學也考不上,把職高的教學質量抓上去,和 社會 就業掛鉤,讓這部分學生真正學有所用,而不是在學校混日子浪費生命。

這是今天應試教育的惡果。要想找個好差事,必須拚命讀書,讀完大專讀大學,讀完大學讀碩士----,把大好青春都浪費到讀書上去了。豈實,博士生和大專生有什麼區別?都是對 社會 一竊不通,都是對實踐一無所知。人呀,不要再對大專生歧視了,不要只重學歷不重人才了。

誰說的,他是什麼學歷,你又是什麼學歷,就因為是專科生,就要分三六九等,不受待見嗎?而且專科生怎麼會沒有出路呢?雖然不如本科有學歷,但好歹比那些中專生好吧。

據統計全國在校大學生人數為不到3000萬,應屆大學畢業生800萬左右,全國具有大學教育程度人口為2億人。 如果這個數字來算的話,中國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不超過15%,如果按城市區域來算的話,也只有高考錄取比例較高的上海、天津地區大學生比例較高了。 保守估計,加上各種自考本科,繼續教育等等,我國接受過大專及以上教育的比例也不超過18%。

我們村子裡一批有24個學生,只有10個考上大學,5個考上本科,5個是專科。這是年輕人,還有一些80後,學歷更不用說了。

所以說專科學歷雖然不高,但是在我國還算是可以的。我也沒有遇到過大專學生不受待見的情況啊,怎麼可能會不受待見呢?

另外關於你說的專科生沒有出路這個問題我認為也是不正確的。其實學歷固然重要,但也不是全部,學歷只是對自己智力和努力的一種體現,但是不代表能力啊。像馬雲、王健林,他們又是什麼學歷呢?

我認識一個專科生叫孟慶津 是山東省勞動模範,全國數控大賽二等獎,只用了大學一年的時間就學習完了全部數控知識,現在工作單位是在中科院,每年都會回到母校做演講報告。但是你肯定想不到他也是個專科啊。

另外現在大部分企業招聘都是大專及以上,所以說大專還是很好找工作的。只要自己的技能夠硬,能力夠強,在哪裡都可以闖出一片天地。

所以不要太糾結學歷,如果太看重的話就自己考成人本科,自己不斷努力學習豐富自己就可以了。

專科生不受人待見是不對的,為什麼產生這樣的結果是因為現在高等教育大擴招之後,大學已經變成了大家都來學,大學已經從精英教育階段發展到了大眾教育階段,尤其是一新建的高校如雨後春筍的拔地而起,本科院校的不斷涌現加之一些民辦高校都不迫不及待的升格為本科教育,所以專科生就顯得層級低了,但不受待見是不對的。

當今 社會 無論是博士還是碩士首先你得是個戰士,專科生可以學歷晉升,通過不同的渠道提升自己的學歷,而且專科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是主要的培養方向,所以專科生是有出路的。

因人而異,全靠自己。

分享真實故事吧,我大姨家表哥表弟,都是專科畢業,學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大學畢業後,工作很容易找到,目前大學畢業十年了,在北京也有將近七八年工作經歷,好像有過三四次跳槽職業經歷,但是不影響說專科生就不受人待見,他們現在有個統一的名字叫做「程序猿」,表弟還進過正式企業單位,後來因為某些原因解聘了,還有一次性違約金之類,表哥待遇更好一些,一年至少二十萬年薪,雖然在北京不算多,但是大專生並不是生來就不受人待見的,終歸靠自己!

專科生的出路在哪裡,在你自己的手裡, 你的命運只能你自己掌控!

確實在被人心裡,專科生和本科生還是有區別的,別人多少都會貼上一個標簽,比如像「學渣」等等,像招聘的時候,本科生也會比專科生要優勢,當然啦,本科生和專科生都有各自的優勢,比如本科生學的內容比較綜合,培養的是比較全面的人才,而專科相當於學一點技術,手藝,所以到時候找工作不容易失業,本科生可能畢業都有可能會失業,因為學得比較雜,當然,像很多要考公務員的,有些崗位會要求本科學歷,但是專科生也不要太自卑,因為有些專科學校也是比較不錯的,甚至名氣還超過一些本科,如果可以繼續讀本科的話,建議考專升本,甚至還可以考慮讀研等等,所以現在面臨的選擇也是變多了,不會一下子一棒子打死,如果你真有能力,那麼到哪裡都是會發光的,所以專科生也不要太自卑。

主要還是看供需,無論貨物還是人才,地位都是由供需決定的。

舉個例子,非洲豬瘟前豬肉非常便宜,非洲豬瘟後,豬肉大量減產,豬肉大漲,一度超過牛肉。

這幾年中央在新疆進行大開發,大量招募職中生、專科生。有編制,待遇好,還分房分地,專科生基本都分配到小縣城。

熱點內容
南昌大學2013級專業名單 發布:2025-05-22 18:12:30 瀏覽:9
三一重工新能源公司本科生待遇 發布:2025-05-22 17:56:49 瀏覽:879
娛樂圈中的大學教授 發布:2025-05-22 17:56:12 瀏覽:685
2015中國大學生原創動漫大賽名單 發布:2025-05-22 17:55:15 瀏覽:955
重慶大學城科二考場圖 發布:2025-05-22 17:44:19 瀏覽:284
武清泗村店大學城騙局 發布:2025-05-22 17:42:01 瀏覽:398
2016年本科生入伍福利 發布:2025-05-22 17:36:38 瀏覽:337
暨南大學考研好考專業 發布:2025-05-22 17:32:50 瀏覽:246
打工不想上大學 發布:2025-05-22 17:32:09 瀏覽:643
大學教授能直接招生嗎 發布:2025-05-22 17:32:00 瀏覽: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