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升本科 » 154個特色本科專業

154個特色本科專業

發布時間: 2023-01-09 04:49:58

Ⅰ 西南財經大學王牌專業 比較好的特色專業名單

一、西南財經大學王牌專業介紹 國家級特色專業:市場營銷、經濟學、金融學、財務管理、統計學、保險學、法學、人力資源管理

省級特色專業:經濟統計學、金融學、會計學、保險學、財政學、財務管理、經濟學、人力資源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法學、勞動與社會保障、電子商務、稅收學、行政管理

二級國家重點學科:金融學、政治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

省重點一級學科: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法學

省重點二級學科:人口學、思想政治教育、社會保障、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二、西南財經大學簡介
西南財經大學 是教育部直屬的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也是國家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學校坐落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國」成都,有光華、柳林兩校區,轄地2300餘畝。校園湖光柳影,芳草綠樹,翩翩學者,蔚為大觀,是著名的「園林式院校」,實乃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

學校始於1925年在上海創建的光華大學。1938年,因抗戰內遷建立光華大學成都分部。1952-1953年,先後匯聚西南地區17所院校的財經系科組建成四川財經學院,是建國之初全國高等院校分區布局的四所財經高校之一。1960年後歷經分設、合並、更名等,於1978年恢復為四川財經學院。1979年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劃歸中國人民銀行主管,逐漸形成了獨特的金融行業背景和出色的金融學科優勢。1985年更名為 西南財經大學 ,1997年成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00年以獨立建制劃轉教育部管理,2011年成為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高校,2017年成為國家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

黃浦浣花風雨長,光華柳林譜華章。歷經江流潮湧的時代變遷, 西南財經大學 始終與國家民族共命運,始終與時代發展同進步,櫛風沐雨、奮進超越,培育了「經世濟民、孜孜以求」的大學精神,奠定了「開放包容、求是創新」的學術底蘊,培養了「治國興邦、奉獻社會」的棟梁之才,鑄就了「興學報國、民族擔當」的歷史豐碑。

學校致力於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國際視野的財經領域的卓越人才。設有27個學院(中心)等教學單位,35個本科專業,其中8個為國家級特色專業;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21000餘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4700餘人,碩士研究生5700餘人,博士研究生740餘人。建校以來,學校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輸送了一大批優秀人才,已成為國家金融、經濟、管理等部門高水平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學生總體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本科生考研及出國深造率保持在40%左右,17萬余名校友中涌現出一大批金融行業領軍人物,被譽為「中國金融人才庫」。

學校擁有國家經濟學基礎人才培養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級法學教育實踐基地、國家級教育示範中心「經濟管理實驗教學中心」和「現代金融創新實驗教學中心」「教師教學發展示範中心」等一批師資力量雄厚的教學與科研機構;學校主辦的《經濟學家》《財經科學》分別被評為全國高校社科名刊和精品期刊;創辦國內首本金融英文學術期刊《Financial Innovation》並被ESCI收錄;擁有館藏豐富的現代化數字圖書館,也是目前西南地區最大的財經文獻中心;設有西南地區唯一的貨幣金融博物館。

學校不斷強化學科發展戰略引領,著力構建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學科生態體系。現有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統計學、社會學、法學7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6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9個專業學位授權點;擁有金融學、政治經濟學、會計學和統計學4個國家重點學科,5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有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學與工程4個博士後流動站。應用經濟學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建設行列;工商管理通過EQUIS和中國高質量MBA雙認證;中國大陸首家通過AACSB商科和會計雙認證。

學校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堅持服務國家重大需求和學科前沿相結合,以重大現實問題為主攻方向,加強應用研究,產出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獲批中宣部首批「全國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擁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金融研究中心」「金融安全與發展學科創新引智基地」「中國家庭金融調查中心」「西財智庫」等一批新型高端智庫。加強對國家、行業、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研究,著力打造國家「金融智庫」和「西部財經智庫」。發揮學科專業和人才優勢,主動響應國家精準扶貧戰略,積極開展對口幫扶工作,勇擔大學社會責任。

西南財經大學天府學院教務處電話 附號碼及其他聯系方式

西南財經大學雙一流學科有哪些 附重點專業學科名單

西南財經大學天府學院在哪裡 附准確地址

西南財經大學在哪裡

西南財經大學天府學院高考錄取通知書什麼時候發放-快遞查詢入口

西南財經大學高考錄取通知書什麼時候發放-快遞查詢入口

西南財經大學教務處電話

西南財經大學天府學院是公辦還是民辦

西南財經大學有幾個校區

西南財經大學天府學院專業排名,招生專業目錄(10篇) ;

Ⅱ 南開大學有哪些好專業,文科理科專業分別有哪些

一、南開大學有哪些好專業

度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1個):哲學、經濟學、金融學、保險學、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政治學與行政學、思想政治教育、漢語言文學、英語、歷史學、世界史、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統計學、智能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工商管理、旅遊管理等專業

度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個):材料化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專業

國家特色專業:金融學、工商管理、中國語言文學類、經濟學、生物技術、軟體工程、人力資源管理、哲學、歷史學、化學、政治學與行政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英語、環境科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微電子學、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

二、南開大學文科專業有哪些

1、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本科批專業;

2、哲學類專業:本科批專業;培養具有一定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素養和系統的專業基礎知識,有進一步培養潛質的哲學專門人才,以及能在國家機關、文教事業、新聞出版、企業等部門從事實際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3、旅遊管理類專業:本科批專業;培養具有旅遊管理專業知識,能在各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旅遊企事業單位從事旅遊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4、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本科批專業;培養具有較扎實的漢語和英語、法語基礎,具備較好的語言應用能力,對中國文學、中國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較全面了解,能在國內外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的師資;以及從事對外文化交流工作,涉外企業、事業管理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5、公共管理類(含社會學、政治學、公共管理及心理學)專業:本科批專業;

6、中國語言文學類專業:本科批專業;

7、歷史學類專業:本科批專業;培養具有一定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素養和系統的專業基本知識,有進一步培養潛能的史學專門人才,以及能在國家機關、文教事業、新聞出版、文博檔案及各類介事業單位從事實際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8、法學專業:本科批專業;培養系統掌握法學知識,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能在立法機關、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9、工商管理類(含工商、圖檔、管科、國會)專業:本科批專業;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及企業管理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

10、經濟學類(其中國際商務專業授予管理學學位)專業:本科批專業;培養具備比較扎實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基礎,熟悉現代西方經濟學理論,比較熟練地掌握現代經濟分析方法,知識面較寬,具有向經濟學相關領域擴展滲透的能力,能在綜合經濟管理部門、政策研究部門,金融機構和企業從事經濟分析、預測、規劃和經濟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11、金融學類專業:本科批專業;培養具備金融學方面的理論知識和業務技能,能在銀行、證券、投資、保險及其他經濟管理部門和企業從事相關工作的專門人才。

三、南開大學理科專業有哪些

1、生物科學類專業:本科批專業;培養具備生物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較強的實驗技能,能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及企事業單位等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工作及管理工作的生物科學高級專門人才。

2、口腔醫學(5年)專業:本科批專業;培養具備醫學基礎理論和臨床醫學知識,掌握口腔醫學的基本理論和臨床操作技能,能在醫療衛生機構從事口腔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修復和與預防工作的醫學高級專門人才。

3、材料類專業:本科批專業;

4、葯學專業:本科批專業;培養具備葯學學科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實驗技能,能在葯品生產、檢驗、流通、使用和研究與開發領域從事鑒定、葯物設計、一般葯物制劑及臨床合理用葯等方面工作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

5、臨床醫學(5+3)專業:本科批專業;培養具備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和醫療預防的基本技能;能在醫療衛生單位、醫學科研等部門從事醫療及預防、醫學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醫學高級專門人才。

6、旅遊管理類專業:本科批專業;培養具有旅遊管理專業知識,能在各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旅遊企事業單位從事旅遊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7、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本科批專業;要求學生掌握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基本理論知識,接受實驗技能、工程實踐、計算機應用、科學研究與工程設計 方法等的基本訓練,具備對當今環境質量進行研究和評估、對企業的環保工程進行革新改造,並能進行環保新型產品的開發設計的基本能力。

8、軟體工程專業:本科批專業;培養以計算機應用軟體開發為基本技能,具有較扎實的專業基礎理論和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受到程序員的系統訓練,熟悉崗位要求,掌握崗位技能,懂理論、會操作的,適應社會信息化需求,適應市場經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計算機軟體開發與維護方面的高級專業技術人才。

9、法學專業:本科批專業;培養系統掌握法學知識,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能在立法機關、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10、化學類專業:本科批專業;培養具備化學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在化學及與化學相關的科學技術和其它領域從事科研、教學技術及相關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11、電子信息類專業:本科批專業;

12、公共管理類(含社會學、政治學、公共管理及心理學)專業:本科批專業;

13、物理學類專業:本科批專業;培養掌握物理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具有良好的數學基礎和實驗技能,能在物理學或相關的科學技術領域中從事科研、教學、技術和相關的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14、自動化類專業:本科批專業;培養的學生要具備電工技術、電子技術、控制理論、自動檢測與儀表、信息處理、系統工程、計算機技術與應用和網路技術等較寬廣領域的工程技術基礎和一定的專業知識,能在運動控制、工業過程式控制制、電力電子技術、檢測與自動化儀表、電子與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管理與決策等領域從事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系統運行、科技開發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15、工商管理類(含工商、圖檔、管科、國會)專業:本科批專業;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及企業管理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

16、計算機類專業:本科批專業;

17、數學類專業:本科批專業;

18、經濟學類(其中國際商務專業授予管理學學位)專業:本科批專業;培養具備比較扎實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基礎,熟悉現代西方經濟學理論,比較熟練地掌握現代經濟分析方法,知識面較寬,具有向經濟學相關領域擴展滲透的能力,能在綜合經濟管理部門、政策研究部門,金融機構和企業從事經濟分析、預測、規劃和經濟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19、金融學類專業:本科批專業;培養具備金融學方面的理論知識和業務技能,能在銀行、證券、投資、保險及其他經濟管理部門和企業從事相關工作的專門人才。

;

Ⅲ 北京建築大學王牌專業 比較好的特色專業名單

一、北京建築大學王牌專業介紹

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建築學、土木工程、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

北京市特色專業(7個):建築學、土木工程、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給水排水工程、工程管理、測繪工程、自動化

北京重點建設學科

一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建築學、土木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

一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城市規劃與設計

二、北京建築大學簡介

北京建築大學是北京市和住房城鄉建設部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和北京市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校,是一所具有鮮明建築特色、以工為主的多科性大學,是「北京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人才培養基地和科技服務基地」、「北京應對氣候變化研究和人才培養基地」和「國家建築遺產保護研究和人才培養基地」,是北京地區唯一一所建築類高等學校。

學校源於1907年清政府成立的京師初等工業學堂,1933年更名為北平市市立高級職業學校,1936年增設土木工程科,後歷經北京市市立工業學校、北京市建築專科學校、北京市土木建築工程學校、北京建築工程學校、北京建築工程學院等發展階段。2013年4月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北京建築大學。學校1977年恢復本科招生,1982年被確定為國家首批學士學位授予高校,1986年獲准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11年被確定為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2012年「建築遺產保護理論與技術」獲批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成為博士人才培養單位。2014年獲批設立「建築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015年10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住房城鄉建設部簽署共建協議,學校正式進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2016年5月,學校「未來城市設計高精尖創新中心」獲批「北京高等學校高精尖創新中心」。 2017年獲批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資格。2018年5月,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建築學、土木工程獲批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學校有西城和大興兩個校區。西城校區佔地12.3萬平方米,大興校區佔地50.1萬平方米;校舍建築總面積48.8萬平方米。目前,學校正按照「大興校區建成高質量本科人才培養基地,西城校區建成高水平研究生培養、科技協同創新及成果轉化基地」的「兩高」布局目標加快推進兩校區建設。學校圖書館紙質藏書152.9萬冊、電子圖書185萬冊,大型電子文獻資料庫52個,與住建部共建中國建築圖書館,是全國建築類圖書種類最為齊全的高校。

學校學科專業特色鮮明,人才培養體系完備。學校現有10個學院和1個基礎教學單位,另設有繼續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和創新創業教育學院。現有35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建築學、土木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北京市特色專業7個——建築學、土木工程、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給水排水工程、工程管理、測繪工程、自動化。學校設有研究生院,學科設置以工學為主,兼有管理學、理學和藝術學。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建築學、土木工程),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4個,有交叉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專業學位類別碩士學位授權點7個。擁有一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3個(建築學、土木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2個(管理科學與工程、城鄉規劃學)。我校全部工學學科參加了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並獲檔次評價,其中建築學、土木工程2個學科評估結果為B。

學校名師薈萃、師資隊伍實力雄厚。學校現有教職工1019人,其中專任教師644名。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194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401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387人,教授106人,博士生導師24人。擁有*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國家「」入選者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人,中科院「*」1人,北京學者2人,北京市高創計劃傑出人才獲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入選者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1人,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1人,北京市留學人員創新創業特別貢獻獎獲得者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市級人才8人,北京市長城學者8人,北京市科技新星8人,北京市委組織部青年拔尖個人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9人,教育部、住建部專業指導和評估委員會委員9人,省部級優秀教師、教學名師、高層次人才、學術創新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等80餘人。擁有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北京市委組織部青年拔尖團隊、北京市教委學術創新團隊、優秀教學團隊、管理創新團隊等各類團隊28個。

學校堅持質量立校,教育教學成果豐碩。學校2014年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近年來獲得省部級教學成果獎29 項,其中一等獎13 項。學校是首批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建設高校,擁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國家級土建類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國家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等10個國家級本科教學工程項目。另有4個北京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7個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2個市級校內創新實踐基地、1 個北京高等學校市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1 個北京市「一帶一路」國家人才培養基地。95個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近五年來,學生在全國和首都高校「挑戰杯」、「創青春」等科技文化活動中獲得國家級獎項14 項、省部級以上獎勵743項。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培育精英良才。現有各類在校生11842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7717人,碩士研究生2171人,博士研究生20人,成人教育學生1842人,留學生92人,已形成從本科生、碩士生到博士生,從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留學生教育全方位、多層次的辦學格局和教育體系。多年來,學校遵循「立德樹人、開放創新」的辦學理念和「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校風,秉承「實事求是、精益求精」的校訓和「愛國奉獻 堅毅篤行 誠信朴實 敢為人先」的北建大精神,為國家培養了6萬多名優秀畢業生,他們參與了北京60年來重大城市建設工程,成為國家和首都城市建設系統的骨幹力量。校友中涌現出了被稱為「當代魯班」的李瑞環,核工業基地建設的奠基人趙宏、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在明、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劉桂生、沈小克、張宇、羅玲、胡越、包琦瑋、高士國、楊伯鋼,在國際上有重要影響的中國建築師馬岩松等一大批優秀人才。學校畢業生全員就業率多年來一直保持在95%以上,2014年進入「全國高校就業50強」行列。

學校堅持科技興校,科學研究碩果累累。學校始終堅持科技興校,不斷強化面向需求辦學的特色,形成了建築遺產保護、城鄉規劃與建築設計、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及地下工程、海綿城市建設、現代城市測繪、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技術、綠色建築與節能技術為代表的若干在全國具有比較優勢的特色學科領域、科研方向和創新團隊。學校現有北京未來城市設計高精尖創新中心以及城市雨水系統與水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代表性建築與古建築資料庫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現代城市測繪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重點實驗室、北京市應對氣候變化研究及人才培養基地等26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和研究基地。近年來,我校教師榮獲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勵70餘項,其中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共13項,2010、2011、2012連續三年以第一主持單位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14年以第一主持單位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近五年,新增各類科技項目2000餘項,其中國家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北京市科技計劃項目、國際合作項目等省部級及以上科研項目490餘項;科技服務經費連年超過2億元。學校重視科技成果轉化,不斷提高服務社會的能力和水平,建設具有建築行業特色的大學科技園,是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股權激勵改革工作首批試點的2所高校之一。

Ⅳ 常州大學王牌專業 比較好的特色專業名單

一、常州大學王牌專業介紹 國家級特色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省級品牌(特色)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應用化學、制葯工程、油氣儲運工程、環境工程

江蘇重點建設學科

省級重點學科:材料學學科、化學工藝學科、化工過程機械學科、油氣儲運工程學科

部級重點學科:應用化學(精細化工)學科、油氣儲運工程學科

江蘇省「十三五」重點學科:「化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石油與天然氣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
二、常州大學簡介
常州大學 坐落於經濟繁榮、人文薈萃的江南歷史文化名城——江蘇常州,是江蘇省人民政府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及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共建的省屬全日制本科院校。

學校始建於1978年,前身為南京化工學院無錫分院、常州分院。1981年經國務院批准,學校定名為江蘇化工學院;1992年成為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管理的部屬院校,並更名為江蘇石油化工學院;2002年更名為江蘇工業學院;2010年更名為 常州大學 。學校歷經40年的建設發展,現已成為一所以工學、理學、管理學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具有「產學研」緊密結合辦學特色的高等院校。學校作為中國內地145所高校之一入圍US News世界大學排行榜;在武書連2019中國大學綜合實力排行榜中位居第156位。

學校以「責任」為校訓,秉承「勇擔責任,追求卓越」的學校精神和「以人為美、育人為本,開放辦學、協同發展」的辦學理念,積極培養具有創新精神、責任意識、專業素養、協作品質、國際視野的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學校基礎設施齊全,辦學條件優良。現有武進、白雲、西太湖三個校區,校園佔地面積2498畝,校舍總面積71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約4.67億元,紙質圖書170餘萬冊。學校設有17個學院,全日制在校生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共計19800餘人。另設有李公朴社會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和 常州大學 懷德學院(獨立學院)。

學校學科特色較為鮮明,學科門類較為齊全,涵蓋工學、理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法學、藝術學、醫學、農學、教育學等十大學科門類。2012年,學校獲批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現有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專業學位類別授予點、9個專業學位授權領域。擁有2個省優勢學科、7個省「十三五」重點學科,化學、材料科學、工程科學3個學科進入全球ESI學科排名前1%。在2018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學校有7個學科上榜,其中化學工程與技術、工商管理2個學科進入全國排名前25%。

學校人才培養體系健全,培養質量不斷提高。學校現有76個本科專業、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教育部「本科教學工程」地方高校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8個中國工程教育認證專業、9個省品牌(特色)專業、7個省「十二五」高等學校重點專業(類)、5個省品牌專業建設工程一期項目;1部國家級精品教材、9部國家級規劃教材;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2個國家虛擬模擬實驗教學項目、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15個省級實驗教學與實踐教育中心(含建設點)、1個省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共享平台、5個省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項目、1個省級眾創空間;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學校在「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中,榮獲金獎「三連冠」;在近兩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榮獲金獎1項、銀獎2項、銅獎2項;在近三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榮獲特等獎3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5項,2017年捧得「優勝杯」;在近四屆「高教社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榮獲一等獎4項、二等獎18項;在近三屆「華為杯」全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中,榮獲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3項,2016年獲得華為「專項獎」;2014-2018年,先後4次獲得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國賽特等獎。2006年,學校在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榮獲「優秀」。2017年,學校入選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學校師資隊伍結構合理,教師素質優良。學校現有教職工近1800人,其中專任教師1200餘人,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佔比95%(博士學位56%);高級專業技術職務576人。擁有工程院院士3人(雙聘),教育部「*」特聘教授1人,國家「」人選2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2人;學校現有江蘇省「雙創人才」、「333工程」、「特聘教授」、「青藍工程」等省級人才140餘人;省「雙創團隊」、「青藍工程」科技創新和教學團隊、「六大人才高峰」創新人才團隊等團隊10餘個。專任教師中出國(境)外研修經歷者佔比37%。學校連續多年被評為「江蘇省師資隊伍建設先進高校」和「江蘇省教育人才工作先進單位」,在武書連2019中國758所大學教師學術水平排行榜中位居第69位。

學校突出自主創新,全面推行「頂天立地」有效科研。「十二五」以來,學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1項、省部級科研成果獲獎84項。近五年來,獲得國家級科技項目255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86項(重點項目4項、重大研究計劃1項)、科技部863計劃青年科學家專題項目1項、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1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67項(重點項目10項)。學校擁有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培育點)1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2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2個、省級人文社科研究基地7個、省級大學科技園孵化器1個。五年來,被SCI、EI、CPCI、CSSCI等收錄學術論文3033篇,獲有效發明專利1791件(PCT1件),授權專利數穩居全國高校前50位。學校與國內50餘家大型石油石化企業和40個縣區級以上政府建立了全面合作關系,與企業共建省級工程技術中心20個、校企聯合研發中心42個、產學研基地356個、校企聯盟396個。2016年,學校榮獲「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在全球自然指數排行榜(Nature Index)中,學校年度最優排名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54位。

Ⅳ 山西財經大學王牌專業 比較好的特色專業名單

一、山西財經大學王牌專業介紹 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金融學、會計學、統計學、財務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

國家級特色專業:統計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會計學、財務管理

山西省級特色專業:電子商務、工商管理、旅遊管理、金融工程、經濟學

校級特色專業:工程管理、財政學、貿易經濟

山西重點建設學科

山西省級重點學科:政治經濟學、統計學、金融學

山西省級重點建設學科:產業經濟學、經濟法學、管理科學與工程、會計學、國際貿易學

山西省重點扶持學科:財政學、社會保障、技術經濟及管理學、企業管理

校級重點學科:財政學、國際貿易學、勞動經濟學、經濟法學、管理科學與工程、企業管理學、農業經濟管理
二、山西財經大學簡介
山西財經大學 始建於1951年,是一所歷史悠久、特色鮮明的高等院校,坐落於素有「龍城」之稱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山西省省會太原市。前身是山西省銀行幹部學校、商業幹部學校、供銷合作幹部學校、財政幹部學校和糧食幹部學校,1958年9月五所幹部學校合並成立山西財經學院。1984年12月成立山西經濟管理學院。1997年10月山西財經學院和山西經濟管理學院合並組建 山西財經大學 。60多年來,學校弘文勵教,薪火相傳,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22萬余名各類人才,為國家和山西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全面協調發展,財經特色凸顯。學校以經濟學、管理學、統計學、法學為優勢和特色,推進經、管、法、文、理、工、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現設有21個教學單位、10個實體型科研機構和31個非實體型科研機構,擁有4個省級重點學科、5個省級重點建設學科,5個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1個「1331工程」優勢特色學科、優勢學科攀升計劃項目、服務產業創新學科群建設計劃項目、重點創新團隊。現有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6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56個本科專業,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山西省普通高等學校優勢專業,7個山西省普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2個山西省普通高等學校優勢特色專業,11個山西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品牌專業,15個本科專業擁有雙學士學位授予權。

師資力量雄厚,教育體系完備。學校現有教職工1700多人,其中專任教師1000多人,教授、副教授近500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近500人。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山西省青年三晉學者、山西省學術技術帶頭人、省級中青年學科學術帶頭人等近36人。此外,學校還聘請了30餘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擔任客座或兼職教授,200餘名校外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和著名企業家擔任碩士研究生校外指導教師。學校具備培養學士、碩士、博士和博士後的完整教育體系,現有本科生1.7萬餘人,碩士研究生近4000人,博士研究生近200人,繼續教育學生1.06萬人,各類留學生近30人。

緊握時代脈搏,科研成果豐碩。學校堅持紮根山西、面向全國、放眼世界,立足科研資源與智力優勢,以高水平科研成果為導向,積極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學校充分利用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太原培訓中心的平台優勢,主動承接各項任務,積極參與決策咨詢,為供銷合作事業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編輯出版《 山西財經大學 學報》、《高等財經教育研究》等學術刊物,主辦 山西財經大學 「山西經濟高峰論壇」、「每周一講」與「振東管理大講堂」等,努力打造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高水平財經智庫。2018年,學校共獲得各類項目300項,其中國家級項目45項;獲得各類獎項70項,出版各類著作、教材58部,在SCI、SSCI、EI來源期刊上發表論文40篇,在CSSCI、CSCD等刊物上發表論文191篇,舉辦國際性、全國性學術會議13次,學校科研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穩步提升。

注重內涵建設,素質教育彰顯。學校堅持以教學工作為中心,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特色與綜合」人才培養模式,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先後榮獲56項省級教學成果獎,103項山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項目。學校高度重視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精心營造「鮮明、厚重、開放、創新」的大學文化氛圍,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深化學風建設,科技、文藝、體育等活動豐富多彩。近年來,山西財大學子在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數學建模競賽、高等院校工程算量大賽、計算機設計大賽、創新創業綜合模擬大賽等活動中連續取得優異成績,參賽級別與獲獎人次大幅增長。山西財大畢業生以基礎扎實、素質全面、富於開拓精神和實踐能力而受到社會各界青睞,2018年,本科生就業率為82.34%,碩士研究生就業率為91.53%,博士研究生就業率為100%,就業創業教育取得良好成效。2014—2018年中國高校創新人才培養暨學科競賽評估結果中,我校位列全國人文社科類高校第13,財經類高校第11。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發布的《2019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學校在在全國財經類高校排名中位列第13,與2017年相比上升7名。

深化開放辦學,拓展交流空間。學校堅持走國際化道路,積極拓展合作辦學新途徑,2002年經教育部批准,與德國埃森經濟管理應用技術大學聯合設立 山西財經大學 中德學院,現為山西省唯一一家中外合作辦學機構,17年來共有2500多名學生在校期間赴德國學習;積極發展國際及港澳台交流與合作,大力開發國際合作科研平台,與德國埃森經濟管理應用技術大學、捷克奧帕瓦西里西亞大學、英國西蘇格蘭大學、英國德比大學、英國阿斯頓大學、愛爾蘭國立科克大學、澳大利亞迪肯大學、義大利佛羅倫薩大學、美國堪薩斯大學等30多所大學建立了良好的校際交流與合作關系,國際化辦學質量與水平不斷提升。

校園環境優美,基礎設施完善。學校分塢城、迎澤和平陽三校區辦學,校園佔地面積1956畝(含東山校區),建築面積近60萬平方米,圖書館館藏文獻資源總量為432萬余冊。擁有網路與信息技術中心、實驗教學中心、體育場館中心、國際學術交流中心以及晉商與票號博物館、ERP實驗室、金融實驗室、會計模擬實驗室、模擬法庭等現代化教學、科研和實驗設施,其中,經濟管理實驗教學中心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為學生學習科研提供了良好的硬體環境。

Ⅵ 濰坊醫學院王牌專業 比較好的特色專業名單

一、濰坊醫學院王牌專業介紹 國家級特色專業:臨床醫學、公共事業管理、護理學、麻醉學。

省級特色專業:臨床醫學、公共事業管理、麻醉學、護理學、醫學影像學、應用心理學、葯學、預防醫學、生物技術
二、濰坊醫學院簡介
濰坊醫學院是山東省省屬全日制普通高等醫學院校,坐落於山東半島中部聞名遐邇的世界風箏都—濰坊市。學校歷史溯源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濰縣樂道院設立的樂道院醫護學校和濰縣美國長老會醫院。1951年籌建山東省昌濰醫士學校。1958年改建為昌濰醫學院。1987年更名為濰坊醫學院。

學校1958年開始本科教育,1986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98年獲留學生招生資格。2008年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12年獲批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單位,2013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17年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獲批山東省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學校更名大學列入省高校設置「十三五」規劃並報教育部備案。2018年通過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認證期6年),臨床醫學學科位列ESI全球前1%,臨床醫學專業群獲批山東省教育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專業對接產業項目,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學科為「山東省一流學科」培育建設學科。臨床醫學學科獲批「山東省一流學科」。學校是全國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山東省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建設單位,山東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立項學校。

學校有浮煙山和虞河兩個校區,佔地12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3萬余平方米。在校全日制博士研究生30人,碩士研究生1600餘人,本科生13000餘人,留學生200餘人。設有樂道書院、濟世書院和孔子學堂。省級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13個,附屬醫院17所。圖書館藏書380餘萬冊,其中電子圖書239.8萬冊。

學校現有教職工1500餘人。中國工程院院士謝立信、於金明為名譽院長。有國家「」專家1人,「泰山學者」特聘專家8人、泰山產業領軍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人,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4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4人。全國模範、優秀教師9人,省級教學名師8人,省市級專業技術拔尖人才35人,博士研究生導師22人,碩士研究生導師705人。

學校現有18個院(系),27個本科專業,涵蓋醫學、理學、管理學、法學等7大學科門類。預防醫學、臨床醫學、麻醉學、公共事業管理4個專業列入本科第一批次錄取新生。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1個,省高水平應用型重點立項建設專業(群)3個,省級特色和品牌專業9個。2017年1月,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等聯合發布的中國大學本科專業排行榜,我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和麻醉學專業分別名列全國同類專業前三名。2018年,馬克思主義學院被評為全省示範馬克思主義學院。

學校現有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公共衛生危機管理博士人才培養項目」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8個,二級學科碩士點52個。設有山東省院士工作站2個,省級重點學科(實驗室)15個,省醫葯衛生(中醫葯)重點學科(實驗室)14個,省臨床(中醫葯)重點專科14個。「『健康山東』重大社會風險預測與治理」「組織工程與修復重建」「靶向葯物遞送研究及產業化」「腫瘤精準診療研究及產業化」協同創新中心為山東省高等學校協同創新中心,整形與顯微修復技術實驗室為山東省重點實驗室,海洋康復葯物與特種新材工程實驗室、蛋白質與多肽葯物工程實驗室為山東省工程實驗室,衛生發展研究中心為「十三五」山東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智能材料與再生醫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山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先後獲批衛生部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衛生部輔助生殖技術培訓基地、全國麻醉學基礎理論培訓基地、國家臨床葯物試驗機構、國家級全科醫生培養基地、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國家醫師資格考試實踐技能考試基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老年全周期康復技術體系與信息化管理研究」項目推廣單位、全國「2017-2018年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中國肢體畸形殘障醫學展覽館、山東省基層衛生管理幹部培訓中心、山東省公共衛生預警與處置指導中心設在我校。主辦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濰坊醫學院學報》,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

濰坊醫學院郵編 附地址和介紹

濰坊醫學院教務系統入口

濰坊醫學院是公辦還是民辦

濰坊醫學院在哪裡

濰坊醫學院教務處電話

濰坊醫學院有幾個校區

濰坊醫學院高考錄取通知書什麼時候發放-快遞查詢入口

濰坊醫學院招生辦電話

濰坊醫學院宿舍條件,宿舍幾人間環境好不好(圖片)

濰坊醫學院有哪些專業 附特色重點專業名單 ;

Ⅶ 桂林醫學院王牌專業 比較好的特色專業名單

一、桂林醫學院王牌專業介紹

國家級特色專業:生物技術、葯學

廣西自治區級重點專業:臨床醫學

廣西自治區級特色本科專業:護理學

廣西高校優勢特色專業建設點:臨床醫學、生物技術、葯學、護理學

廣西自治區級優質本科專業:臨床醫學

廣西自治區級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專業:葯學、生物技術

廣西重點建設學科

廣西自治區級重點學科:內科學、免疫學、外科學、生葯學、外劑學、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二、桂林醫學院簡介

桂林醫學院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直屬普通高等學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是教育部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被譽為「閃耀桂北的醫學明珠」。

學校前身為創建於1935年的廣西省立桂林高級助產護士學校,1958年升格更名為桂林醫學專科學校,1987年升格更名為桂林醫學院。2014年列為博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2015年獲批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學校佔地面積85萬余平方米,包括樂群、東城、臨桂三個校區,擁有21個二級學院(系、部)、8所附屬醫院、22所臨床教學醫院。在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葯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生物醫學工程、醫學技術6個學科碩士點開展研究生教育,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設有臨床醫學、葯學、生物技術、護理學等22個本科專業和5個高等職業教育專業。學校面向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招生,目前擁有全日制本專科生12117人、研究生738人、留學生434人等各級各類學生近3萬人。

學校有教職工及醫務人員4600餘人,有教授及相應正高職稱人員253人,副教授及相應副高職稱人員728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273人。有博士生導師25人,碩士生導師264人。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教師及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八桂名師」、「八桂學者」、廣西高校教學名師、廣西「特聘專家」、廣西高校「*」專家、廣西優秀專家、廣西有突出貢獻科技人員、廣西醫學高層次骨幹人才培養「139」計劃領軍人才、廣西「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入選專家等知名專家學者30餘人次。聘請了國家著名專家、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中科院首席科學家等國內外著名學者15人作為特聘教授、客座教授。

學校現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自治區級重點專業、自治區級優質專業、自治區級特色專業、自治區級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專業、自治區級優勢特色專業建設點等14個國家和自治區級專業建設項目。有自治區級重點學科7個,廣西一流學科(培育)2個,國家中醫葯科研二級和三級實驗室、自治區級重點實驗室、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等13個國家和自治區實驗室建設項目。建立有國家葯物臨床試驗I期研究中心、廣西高校協同創新中心、中葯固體制劑製造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廣西中心、廣西首批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廣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建設有國家級臨床教學培訓示範中心、自治區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自治區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自治區級協同育人平台等10個國家和自治區級育人平台。有自治區級教學團隊、自治區級創新創業教學團隊6個,自治區級精品課程18門。建有自治區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醫師人文醫學執業技能培訓基地。

學校近5年共承擔各類科研項目1115項,獲各級科技成果獎69項,獲國家專利授權299項,其中發明專利197項,發表SCI學術論文517篇。根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公布的《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我校2015年、2016年連續躋身中國大學最具影響力學術論文排行百強榜。學校主辦的《華夏醫學》是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統計源期刊、《中國期刊網》及《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網期刊、美國化學文摘收錄期刊和廣西優秀科技期刊。

學校以質量工程為抓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強教學內涵建設,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兩個專業已進入廣西本科第一批招生。學校先後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40項。學生在全國及自治區級各類技能比賽中成績顯著,在首屆全國護士(英語)執業水平技能競賽中獲團體總成績冠軍和兩個單項第一,在全國醫葯院校葯學/中葯學大學生實驗技能競賽中獲全國一等獎,在全國醫學院校醫學生臨床技能大賽總決賽中多次獲得全國二等獎和三等獎,在全國大學生英語能力競賽(NECCS)中獲得特等獎。學生參加全國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通過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0%左右,護理學本科生報考護士資格考試合格率為100%。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1%以上,連續十三年評為「廣西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突出單位」。

學校有3所直屬附屬醫院,開放病床2600餘張,年門診量247萬餘人次,年住院患者近10萬人次,年手術量4.5萬台次,是桂北及周邊地區的醫療中心。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為國家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國家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葯示範單位、全國首批「百姓放心示範醫院」、國家葯物臨床試驗基地、全國改善醫療服務行動優秀醫院、自治區「十佳醫院」「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單位」,建立了廣西首家微創技術培訓基地、全國縣級醫院血液凈化培訓基地,「省級美刀手術培訓基地」。桂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是全國第一批中國房顫中心認證單位、全國第三批中國胸痛中心認證單位、桂北地區首家航空醫療救援基地醫院,是國家愛嬰醫院、自治區文明單位及桂林市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和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桂林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是廣西區內第二所、桂北地區第一所醫學院校直屬附屬口腔醫院。

Ⅷ 東北財經大學王牌專業 比較好的特色專業名單

一、東北財經大學王牌專業介紹 國家級特色專業:會計學、金融學、工商管理、財政學、統計學、稅務、保險學、工程管理、旅遊管理

省級示範專業:經濟學、統計學、財政學、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工程管理示範專業、工商管理、旅遊管理

國家重點學科(培育):財政學、產業經濟學、會計學、數量經濟學

省級重點學科: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二、東北財經大學簡介
東北財經大學 以「培育卓越財經人才,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使命,是一所突出經濟學、管理學優勢和特色,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文學、理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財經大學。學校坐落於美麗的海濱城市大連,總佔地650204.9平方米,有全日制在校生1.6餘萬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9482人,研究生6793人。學校堅持「引育用相結合、老中青全覆蓋、各崗位人才全面發展」的人才工作方針,現有全職教職工18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824人,含「*獎勵計劃」5人、國家「*」領軍人才人選4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第七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3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4人、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3人、國家級教學名師3人,並通過海外院長(中心主任)、特聘教授(研究員)、客座教授等形式,柔性引進高水平人才17人。多年來,學校著力推進精緻東財建設,學科專業追求精品,教學科研和管理服務追求精益,師資隊伍追求精銳,人才培養追求卓越,將環境育人理念貫穿校園建設始終,多次被遼寧省人民政府和大連市人民政府評為「綠化先進單位」「優秀花園式單位」「綠色大學」等稱號。

東北財經大學 堅持學科引領戰略,是遼寧省一流大學重點建設高校。在現有各學科中,財政學、產業經濟學、會計學是國家重點學科及教育部、財政部批準的「國家級特色重點學科」,數量經濟學為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應用經濟學、統計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理論經濟學6個一級學科入選為遼寧省高等學校一流學科A類。在教育部組織的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我校應用經濟學評估結果為A,進入全國2%-5%行列;工商管理評估結果為A-,進入全國5%-10%行列;統計學評估結果為A-,進入全國5%-10%行列;管理科學與工程評估結果為B+,進入全國10%-20%行列。

學校現有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統計學、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5個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有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統計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下設42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含自主設置16個);有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統計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外國語言文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和新聞傳播學10個一級學科學術型碩士學位授權點,下設73個二級學科學術型碩士學位授權點(含自主設置18個);有金融、應用統計、稅務、國際商務、保險、資產評估、審計、法律、翻譯、新聞與傳播、漢語國際教育、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會計、旅遊管理、工程管理16個類別的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在20個領域招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工商管理(MBA)項目曾在國務院學位辦組織的全國MBA教學評估中排名第二,學校是全國財經院校第一所正式開辦公共管理專業學位(MPA)的高校,是全國19個試點開辦會計專業學位(MPAcc)的單位之一。在教育部首次專業學位水平評估中,我校工商管理、會計專業學位進入全國A類行列。

學校現有40個本科專業,其中會計學、金融學、工商管理、財政學、統計學、稅務、保險學、工程管理、旅遊管理等9個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工商管理、金融學為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財政學、金融學、會計學、工商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學、統計學、工程管理、旅遊管理、物流管理等10個專業為遼寧省示範(特色)專業。會計學、金融學、工商管理、經濟統計學、旅遊管理、財務管理、市場營銷、電子商務、保險學、勞動與社會保障等10個本科專業入選遼寧省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範專業建設項目,入選專業數量居遼寧省屬高校首位。

此外,學校還有成人教育、網路教育兩種非全日制普通本科教育形式,學校是教育部首批繼續教育示範基地,全國網路教育68個試點單位之一、10個首批評估單位之一。

東北財經大學 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堅持樹立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教育發展觀,培養具有優良品德、人文情懷、科學素養、國際視野,富有社會責任感、法治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卓越財經人才。學校入選「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及獲得提名論文數量在全國財經高校中居於前列,在本科教學改革與質量工程建設中獲批國家級教學名師3人、國家級教學團隊5個、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5項、國家級特色專業9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1門、國家級雙語示範課程3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0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教育部來華英語授課品牌課程3門、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成果數量在全國財經高校居於前列。本科專業在全國各省份均為一批次招生,其中有24個專業按9個專業類招生,多年來錄取分數連年居於遼寧省前3名、東北三省前5名。

東北財經大學 堅持基礎研究要前沿、應用研究要管用的「頂天立地」科研與社會服務工作方針。現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財政部共建基地1個、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1個,與地方政府共建的自貿區研究院1個,其他省級以上重點研究機構及科研平台17個(包括遼寧省協同創新中心1個、遼寧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9個,遼寧省高校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其他類別重點研究機構5個),校級科研機構40個,有遼寧省省級創新團隊16個,初步建立了以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遼寧省協同創新中心以及部省共建試點基地為代表的智庫新模式。學校出版社是全國百佳圖書出版單位,國家一級出版社。《財經問題研究》是國家社科基金資助期刊、CSSCI(2019-2020)來源期刊,《 東北財經大學 學報》是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擴展期刊。

東北財經大學在哪裡 附准確地址

東北財經大學教務處學生入口地址

東北財經大學教務處官網:http://jwc.fe.e.cn/

東北財經大學郵編 附地址和介紹

東北財經大學專業排名,招生專業目錄(10篇)

東北財經大學教務處電話

東北財經大學有幾個校區

東北財經大學是一本嗎 是一本還是二本大學

東北財經大學高考錄取通知書什麼時候發放-快遞查詢入口

東北財經大學招生辦電話 ;

Ⅸ 青島恆星科技學院王牌專業 比較好的特色專業名單

一、青島恆星科技學院王牌專業介紹 青島恆星科技學院王牌專業有省級特色專業電腦動畫專業、印刷技術專業、電氣自動化專業;校級重點專業印刷工程專業、機械工程專業、汽車服務工程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網路工程專業。
二、青島恆星科技學院簡介
青島恆星科技學院創建於2000年,是一所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地處青島市東部高校園區核心位置,東依海上第一名山嶗山,西沿李村河公園,北鄰青島國際院士港和2014世界園藝博覽會會址,周邊與中國海洋大學、青島大學、青島科技大學毗鄰,距石老人海水浴場10分鍾車程,周邊教育資源極為豐富,交通便利。

學校以工學和管理學為主,涵蓋工學、教育學、管理學、藝術學、理學、文學等六個學科門類,現有10個二級學院,27個本科專業,43個普通高職專科專業,全日制本專科在校生12564人。學校堅持「以專業上產業,以產業促專業,把產業做大、把專業做強」的辦學模式,建成機械、電氣、信息、管理、土建、藝術5大類優勢專業群;網路工程、印刷工程、機械工程,汽車服務工程成為省級本科優勢特色專業;數字媒體藝術、印刷媒體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等為省級高職特色專業;老年服務與管理為山東省財政扶持重點專業;汽車營銷與服務、計算機網路技術、建築室內設計為青島市重點建設專業。

學校辦學實力雄厚、辦學設施齊全。校園佔地1108畝,校舍建築面積近50萬平方米,建有教學樓、圖書館、實訓樓、國際交流中心、講學廳和能容納1.5萬人的體育場,固定資產總值6.55億元,其中教學儀器設備總值近億元,配套電子電工、計算機、網路、汽車、印刷、護理、航空、機械、服裝等18個實驗實訓中心,124個實驗(訓)室和校內實訓基地,154家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為學生的職業技能培養提供了有利條件。圖書館書97萬冊,電子圖書30萬冊,中外文期刊668種,7個大型書庫,3個期刊閱覽區,閱覽座位1792個。校園網與國家教育科研網路相連接,可直接在網上進行電子信息文獻檢索和閱讀。

學校建有健全的游泳館、籃球場、羽毛球場、乒乓球場、舞蹈房等設施和餐飲、購物等各類生活服務設施,學校校園環境優美,金園丁廣場、名人苑廣場、月亮湖、太陽湖等文化休閑場所,青春馨苑、書山學海、五行廣場等人文景觀,四季滴翠,環境清幽,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了充足條件和良好環境。

按照「專家治學、名師執教」的師資隊伍建設理念,學校不斷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優化教師成長發展環境,適合學校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特色的雙師型師資隊伍逐漸形成。現有教職工922人,其中專任教師574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者281人、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資格者218人。另外,聘請兼職教師325人。學校聘請了多名省內外本科院校的知名專家、教授來校任教,同時薈聚行業精英、能工巧匠擔任有關專業的實踐課教師,參與編寫特色教材,學校專兼職教師隊伍敬業愛生、追求卓越、務實奉獻,成為學校辦學育人的中堅力量。

滇西應用技術大學在哪裡

滇西應用技術大學高考錄取通知書什麼時候發放-快遞查詢入口

滇西應用技術大學教務處電話

滇西應用技術大學有幾個校區

滇西應用技術大學招生辦電話

滇西應用技術大學錄取結果查詢什麼時候出來,附查詢時間網址入口

滇西應用技術大學有哪些專業 附特色重點專業名單

滇西應用技術大學有什麼專業 附招生專業目錄

滇西應用技術大學是幾本 學生評價怎麼樣好不好(10條)

滇西應用技術大學歷年高考錄取分數線統計表(投檔線) ;

Ⅹ 貴州師范大學王牌專業 比較好的特色專業名單

一、貴州師范大學王牌專業介紹 國家級特色專業(7個):漢語言文學、歷史學、思想政治教育、數學與應用數學、地理科學、生物科學、旅遊管理

貴州省重點建設學科

省級重點學科:自然地理學、數學教育(課程與教學論)、文藝學、中國近現代史、植物學、思想政治教育、計算數學、人文地理學、心理學、音樂與舞蹈學

省級特色重點學科:旅遊管理、教育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地理學、計算數學、生物學、政治學、中國語言文學、數學、生態學、中國史
二、貴州師范大學簡介
貴州師范大學 的前身——「國立貴陽師范學院」創建於1941年,是當時全國八所國立師范學院之一。建校之初,以王克仁、齊泮林、曾景、蕭文燦、王佩芬、朱厚錕、尹炎武、李獨清、李銳夫、楊憲益、姚奠中、夏元瑮、謝六逸、譚戒甫、向義、熊銘青、郝新吾、湯炳正、趙咸雲、梁祖蔭等為代表的一批知名學者來校任教。他們艱苦辦學,傳薪繼火,為學校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1950年10月更名為「貴陽師范學院」;1954年10月教育部委託貴州省人民政府管理貴陽師范學院,11月貴州省人民政府正式接管學院;1985年更名為「 貴州師范大學 」,1996年被貴州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省屬重點大學;2004年原貴州理工職業技術學院並入;2006年被列入教育部「對口支援西部高校計劃」,與 廈門大學 結成對口支援關系;2013年7月正式獲批博士學位授權單位;2015年成為教育部與貴州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等學校;2016年與蘭州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開啟雙方深度合作與協同創新的新局面;2017年成為貴州目前唯一一所進入教育部/國家外專局「111計劃」的高校。

學校地處有著「中國避暑之都」美譽的林城——貴州省省會貴陽市,現有三個校區,分別座落在雲岩區、白雲區(求是學院)和花溪區,佔地面積2800餘畝。有全日制在校學生3.6萬人(含求是學院學生10755人、研究生3200餘人)。設有24個學院、1所繼續教育學院、1所獨立學院(求是學院)。

學校學科綜合實力位居貴州省高校前列。現有1個貴州省國內一流建設學科、3個貴州省區域內一流建設學科、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覆蓋32個二級學科)、2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覆蓋107個二級學科)、6個自主設置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9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領域)授權點,79個本科專業,具備應屆本科生攻讀碩士學位推免權。有7個全國高校本科特色專業建設點、5個國家級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省級「一流大學」建設項目4類共11項:一流專業項目5個(含培育項目1個)、一流課程項目2個、一流平台項目2個、一流師資項目2個, 2個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改革項目、4個教育部卓越中學教師培養項目、10個省級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9個省級卓越人才培養計劃項目、7個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中心、11個省級特色重點學科、13個省級重點學科、19個省級高校示範性本科專業(特色專業),學科專業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1個學科門類,形成了以教師教育為特色的綜合性學科布局。

學校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師資隊伍結構不斷改善。現有在職教職工2618人,其中師資1802人,師資中有教授310人、副教授647人,有545人具有博士學位、965人具有碩士學位。學校師資隊伍中有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人選1人、國家級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人選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4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全國模範教師2人、全國優秀教師11人、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1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4人,全國師德標兵1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2人、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優秀教師2人,教育部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5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7人、貴州省核心專家3人、省管專家27人、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黔靈學者」6人、省優秀青年科技人才18人、省青年創新人才獎3人、省青年科技獎12人、省高層次創新人才18人(千層次人才13人、百層次人才5人)、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帶頭人26人、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17人、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名師5人、省首屆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創新人才獎6人。現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5個。師資隊伍中有「候鳥型」特聘教授23人(其中院士3人、「*」2人、國家*領軍人才2人、國家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

學校教育教學資源較為豐富,是全省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2017年1月,學校榮獲「國家級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稱號。2017年6月入選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聯盟常務理事單位和中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聯盟理事單位,2017年12月入選教育部「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現有1個國家級大學校外實踐基地、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教師研修基地(教育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社會實踐研修基地)、1個國家級教育綜合實驗實訓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基地、1個省級教師教學發展示範中心、2個省級重點學科人才培養基地、5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中國國際化人才外語考試(BFT)貴州省考試培訓中心、貴州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培訓基地、貴州省中小學骨幹教師培訓基地、貴州省心理健康骨幹教師培訓中心、貴州省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貴州省教師教育現代化教學實習基地、全國外語水平考試貴州考試中心、信息技術及應用培訓基地、高等學校教育技術培訓中心、貴州省高等學校師資培訓中心、貴州省教育廳教師資格認定指導中心、貴州省教師教學發展示範中心、貴州省統一戰線理論研究基地、貴州省廉政文化理論研究基地、省級優秀校園文化育人基地、貴州省高考評卷基地、貴州省美術設計類專業考試基地、貴州省普通高等學校體育專業術科考試基地、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培訓基地、「中國·貴陽大數據旅遊研究(實訓)基地」、貴州省志願服務項目孵化中心、貴州省學校共青團研究中心、貴州生態文化國際交流中心等掛靠在學校。

學校有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級大學科技園、1個國家級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1個國家級眾創空間、1個教育部111引智基地、1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教育部科技創新人才團隊、6個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6個省級重點實驗室、5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6個省級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遙感中心貴州分部、12個省級科技創新人才團隊、4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級天文研究與教育中心,1個貴州省產學研結合示範基地(全省高校唯一),2個院士工作站。學校分析測試中心是貴州省司法廳首批批準的「物證司法鑒定所」、貴州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批準的「貴州省化學試劑質量監督檢驗站」。出版有《 貴州師范大學 學報》(社會科學版)、《 貴州師范大學 學報》(自然科學版)和《 貴州師范大學 報》等報紙刊物,其中,《 貴州師范大學 學報》(社會科學版)是全國百強社科學報、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和貴州省一級期刊,《 貴州師范大學 學報》(自然科學版)是中國科技核心期刊。2011年以來,學校共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336項,其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項(含課題3項)、國家級科研項目355項、省部級科研項目981項,全校科研經費近5.2億元;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109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項、省級教學成果獎24項;國際級文藝獎2項;獲批專利316項,出版學術著作339部。學術論文被SCIE、SSCI、SCI、EI、ISTP、ISSHP、CSSCI、CSCD收錄4600餘篇。

學校數字化校園建設水平高、功能強,無線網路覆蓋大部分公共區域及圖書館閱覽區域,基於公共數據平台的數字化校園服務全校。圖書館現有館藏紙質文獻262萬余冊,年訂閱紙質中外文報刊2300餘種,有中、外文電子圖書157萬余種冊,提供使用中外文資料庫72個,自建本省特色資料庫21個,數字資源總量達96.35個TB,是「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層分中心」、「CALIS(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貴州省文獻信息服務中心」、「貴州省科技文獻共享平台」建設服務單位,建設有「貴州省地方文獻信息研究中心」、「中學示範圖書館模型」、「學前教育專題室」、「幼兒園示範圖書館」等,免費開放服務。

學校注重對外學術交流與合作研究,先後與美國、英國、葡萄牙、俄羅斯、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越南、柬埔寨等多個國家和台灣地區的大學與科研機構建立長期合作與交流關系,分別與美國、葡萄牙、俄羅斯、韓國、日本、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瑞士等國家和台灣地區的多所大學開展有師生交流項目。開放辦學力度進一步加大,是承擔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培養任務院校之一,與英國蘇格蘭學歷管理委員會合作舉辦有英國高等教育文憑項目(HND),與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合作開設有本科國際通識教育課程(IGEC),學校設有漢語水平考試(HSK)考點,可組織實施相關漢語水平考試。

熱點內容
什麼是高年級本科生 發布:2025-05-20 04:27:05 瀏覽:732
南開大學在職研究生天津班 發布:2025-05-20 04:19:46 瀏覽:108
大學老師搞女生 發布:2025-05-20 04:07:39 瀏覽:298
中南民族大學二本專業分數線 發布:2025-05-20 03:55:43 瀏覽:945
安徽大學博士專業嗎 發布:2025-05-20 03:46:18 瀏覽:726
復旦大學在職碩士專業 發布:2025-05-20 03:44:58 瀏覽:831
華盛頓大學選專業 發布:2025-05-20 03:44:55 瀏覽:197
2016年應屆大學生退役招聘時間 發布:2025-05-20 03:44:16 瀏覽:637
許繼智能科技2018本科生待遇 發布:2025-05-20 03:44:09 瀏覽:765
2015年山東大學各專業錄取分數線 發布:2025-05-20 03:41:39 瀏覽: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