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升本科 » 人口普查本科學歷人數

人口普查本科學歷人數

發布時間: 2023-01-30 23:23:10

㈠ 全國本科生佔比是什麼

從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40年累計畢業的大學生,總共是11518.2萬人,粗略按照其中三本以上佔一半,專科生佔一半,也就是說,本科生有5759.1萬人左右。中國的人口總共是13億人,本科生只佔4.43%。

可能大家都會認為,考上大學的分數線也越來越低,各種公辦民辦院校也越來越多,導致大學生越來越多了,這個確實是。但是人口越來越多,就業機會增長趕不上人口增長,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每1萬人,有大學文化程度的只有893人。

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19636790人。

本科生的優勢

打開招聘網隨便進去一家公司,最基本的要求之一都需要本科學歷。那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公司招聘為什麼要求本科學歷首先,我們應該清楚,老闆招人最看重的是解決問題,學歷只是一個參考標准。

其次,公司招人之所以設定一些篩選條件,如本科、英語六級、1~3年工作經驗,是因為招人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情。最後,從個體上看,人的能力與學歷沒有直接的關聯,專科、甚至高中畢業的牛人大有人在。

但是從群體上看,名校畢業生中,優秀人才的比例更高,這是不爭的事實。所以,從本科或者名校畢業生中篩選,比從專科生中篩選出的合適員工幾率更大。






㈡ 中國本科學歷人口佔比

國家統計局11日公布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結果。

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全國人口中,15歲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31個省份中,平均受教育年限在10年以上的省份有13個,在9年至10年之間的省份有14個,在9年以下的省份有4個。北京、上海、天津、山西和廣東受教育年限位居前五。

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每10萬人中擁有大學(指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為15467人,佔比由8.93%提升至15.47%。其中,北京、上海、天津、內蒙古和江蘇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佔比位居前五;北京有超過四成人口擁有大學文化程度。

受教育年限:這5個省份提升多

從平均受教育年限看,在10年以上的省份有北京、上海、天津、山西、廣東、遼寧、陝西、江蘇、吉林、新疆、海南、內蒙古和湖北13個省份。其中,北京、上海、天津超過11年,北京以12.64年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位居榜首,上海和天津分別達到11.81年和11.29年。

這三大直轄市位居前三,主要與城鎮化率高有關。作為城市經濟體,這三地的城鎮化率均早已超過80%,三地的教育基礎雄厚,因此整體的受教育年限也比較高。

三大直轄市之外,東北的遼寧、吉林和中西部的山西、陝西整體的受教育水平也比較高。這些地方在計劃經濟時代,重化工業發展較為突出,工業化帶動城鎮化,而城鎮化又影響了受教育水平。

以東北為例,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教授衣保中對第一財經分析,東北進入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時間比較早,東北當年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是當時全國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科教基礎很好,整體受教育水平較高。

相比之下,一些沿海發達地區如浙江和福建,受教育程度年限也比較少。福建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開明對第一財經分析,福建的城鎮化比較晚,加之高教基礎比較差,以前很多人受教育年限都比較短,因此整體受教育程度也比較低。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分析,福建受教育程度低,既有過去存量的因素,也有後來增量的因素,即福建的產業結構中,輕紡工業十分突出,這些產業對外來務工人員的文憑要求較低,加上高校資源較為薄弱,因此福建的受教育水平比較低。

西部地區尤其是大西南地區的山區比較多,教育發展較為滯後,「普九」工作完成得比較晚,再加上這一地區的城鎮化起步較晚,城鎮化率較低。

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幅度較大的前5個省份為:西藏(1.5)、貴州(1.1)、上海(1.08)、安徽(1.07)和雲南(1.06)。

廣東大學文化人口佔比為何不高

從受教育程度來看,全國人口中,擁有大學(指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2.18 億人;每10萬人中擁有大學(指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為15467人,佔比由8.93%提升至15.47%。其中,北京、上海、天津、內蒙古和江蘇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佔比位居前五。

北京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達到了41.98%,這一佔比在全國遙遙領先。一方面,北京不僅城鎮化早、城鎮化率高,而且高教資源實力也是首屈一指。另一方面,從產業結構來看,北京以現代服務業、高新產業為主,這些產業吸引的外來人口主要是以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才為主。

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也可稱為數字經濟、信息經濟,這一產業一直是近幾年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熱門方向。北京市四經普結果顯示,北京在該行業的相關從業人員高達138.9萬人,相當於滬深之和。其中,相當多的從業人員,是來自外地的大學畢業生。

另一大強一線城市上海的大學文化程度人口也到了33.87%,位居全國第二。作為我國城區人口規模最大的城市,上海擁有大量的跨國企業以及上證所等金融機構,總部經濟、研發創新等十分突出,進而吸引了大量人才。上海財經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2019屆畢業生留在上海工作的比例都超過七成,在全國重點高校中名列前茅。

㈢ 中國大學生占總人口比例是什麼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全國人口14.1億,繼續穩居全球人口第一大國。

其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為21836萬人,佔比15.4%左右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部分)

從以上數據來看,擁有學歷的人越來越多,大學生似乎也越來越沒有競爭力,但我們能就此說學歷不重要了么?不!這恰恰說明學歷越來越重要了,因為對於個人而言,它從稀缺資源變成了基本資源。

當建築工地的工頭招人的時候,如果不限學歷,他有8億左右就業人口可以招收,如果選擇專科及以上,他只有21836萬人可以選擇了。

所以,大學生的確越來越不值錢,但是沒有你想像的那麼不值錢,我們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盲目自大,要尊重現實、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總體來講呢,這個數據呢也是反應了我國十年來的人口變化,我國的人口是整體的素質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㈣ 近幾年本科生和研究生占總人口的比例和趨勢是什麼

按2011年我國第6次人口普查數據,大學以上文化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為8.93%,本科生佔比約2.7%

目前我國每年大學生錄取在700萬左右,300多萬本科,300多萬專科,專科人數稍多。

同時每年錄取碩士研究生在50萬左右,比如2014年55萬,2013年53萬,2012年49萬。

同時每年錄取博士研究生在5萬-7萬左右,比如2014年7萬,2013年6.9萬,2012年6.7萬,2011年6.5萬,2010年6.2萬。

由於一些院校逐漸獲得碩士,博士授位點,所以在整體緩慢上漲。

(4)人口普查本科學歷人數擴展閱讀:

本科生,即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層次的在校生、畢業生。區別於預科、專科,學生畢業後可獲學士學位。學制為二年制(專科起點兩年制本科),四年制(一般),五年制(醫學類、建築學)。在我國普通高考當中,本科錄取分為本科一批(一本)、本科二批(二本)和本科三批(三本)(2017年部分地區取消本科三批)。

研究生(Postgraate)是高等教育的一種學歷,一般由擁有碩士點、博士點的普通高等學校和研究生培養資格的科研機構開展,以研究生為最高學歷,研究生畢業後,也可稱研究生,含義為具有研究生學歷的人。

㈤ 中國有多少本科學歷的人

2020年擴招後,中國本科大學新生一共有多少人?

2020年擴招後,中國本科大學新生一共有多少人,今年高考報名人數達到了1071萬人,較去年增長了40萬,光復讀生就達到了187萬,人數可是相當之多的。

總結:2020年擴招後,中國本科大學新生一共有多少人,今年高考報名人數達到了1071萬人,較去年增長了40萬,光復讀生就達到了187萬,人數可是非常多的。

㈥ 2022年中國本科學歷人口佔比

2022年本科人數佔全國人口比例約約3.93%。
022年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全國人口14.1億,繼續穩居全球人口第一大國。但是,本科學歷占總人口佔比不到4%。
擁有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人口為213005258人;
擁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為487163489人;
擁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為349658828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

㈦ 2021年有多少本科生和專科生

2021年,全國本科在校生總數約為3285萬,全國在校大學生總數約為5223萬,所以全國本科在校生和全國在校大學生的佔比約為62.89%。

根據教育部的「教育統計數據」,這里的「在校」大學生是指「在學」大學生,包括研究生、普通本科和專科生、成人本科和專科生、網路本科和專科生。

根據官方數據,2021屆高校應屆畢業生大約909萬人,而2020年約為870萬,增長了大概近40萬。據教育部2021年8月30日的公布數據,今年本科應屆畢業生總數為630萬,其中普通本科畢業生總數約為420左右,成人本科約為123萬,網路本科約為87萬。

用本科應屆畢業生總數為630萬除以全國同期高校應屆畢業生大約909萬,可以得出,今年本科應屆畢業生在全國同期大學畢業生中的佔比約為69.3%。

注意:

根據國家統計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官方數據,目前全國擁有大學(指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約為2.18億;擁有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人口約為2.13億;擁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約為4.87億;擁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為3.5億。

而普查登記的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總人口約為14.12億。所以可直接算出,全國大學生人口(含專科)在全國總人口中的佔比約為15.44%。但這不是本科的佔比。

但根據教育部的「教育統計數據」顯示,1998年至今的本科畢業生總數約為5387萬,1997年之前的本專科畢業生總數約為317萬,單獨的本科數據缺失。但我們根據本專科的相互佔比可以得出相對精確的數據。

盡管1998年之後的本科生占本專科的比例約為50.64%,但根據1998、19999、2000年三年的平均數來比較,本科佔比約為72.56%,後者的年代更為接近,所以我們採用後者。

㈧ 中國應試本科佔比

1、中國應試的本科率達到了4.43%。
2、從恢復高考到2017年,總共有11518萬人被錄取進大學。
3、如果按照大概的比例計算,專科生佔一半比例,也就是說,本科生有5759萬人左右。
4、看起來的確是很多,但是中國的人口總共是14億人,大學生占據總人口的比例不到9%,而本科生只佔4.43%。
5、就是說,即使是三本生,學歷水平也足以碾壓我國95%的人了。
6、因為4.43%的本科率是按照14億的總人口來算的。
7、如果換成青壯年勞動人口去算的話,那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
8、(8)人口普查本科學歷人數擴展閱讀:根據國家統計局計算,1997年0-14歲的總人口是 32093萬人。
9、這些人基本是在2001年--2015年上的大學,現在是26--36歲,那這15年間錄取了約8370萬人。
10、於是可以計算出現在中國21-35歲的人口中,有26.08%的人上了大學。
11、這個比例情況下,如果在城市工作,更高的錄取率下,「碰面就是大學生」的情況也就不足為奇了。

㈨ 中國本科以上學歷人數有多少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到2000年底,中國總人口為129533萬人,其中,接受大學回(指大專答以上)教育的4571萬人;接受高中(含中專)教育的14109萬人;接受初中教育的42989萬人;接受小學教育的45191萬人;文盲人口(15歲及15歲以上不識字或識字很少的人)為8507萬人。接受高中(含中專)教育的人口占總人口的10.9%,接受大學(指大專以上)教育的人口占總人口的3.5%。

熱點內容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傳染科主任張文宏 發布:2025-05-17 19:45:52 瀏覽:603
滁州大學生 發布:2025-05-17 19:34:39 瀏覽:462
中國大學講課厲害的教授 發布:2025-05-17 19:30:20 瀏覽:124
東南大學2011年研究生 發布:2025-05-17 19:30:20 瀏覽:844
大學生打零工 發布:2025-05-17 19:28:59 瀏覽:580
瀘州大學城在哪 發布:2025-05-17 19:22:45 瀏覽:763
筆記本大學生用哪款性價比高 發布:2025-05-17 19:17:30 瀏覽:465
康復專業的大學 發布:2025-05-17 18:53:06 瀏覽:262
想做復旦大學英語老師 發布:2025-05-17 18:39:36 瀏覽:781
貴州大學自考專業 發布:2025-05-17 18:39:29 瀏覽: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