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升本科 » 免疫學方面本科畢業論文題目

免疫學方面本科畢業論文題目

發布時間: 2023-02-01 15:50:23

⑴ 醫學檢驗本科畢業論文

醫學檢驗本科畢業論文

緊張又充實的大學生活將要謝下帷幕,我們都知道畢業前要通過最後的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是一種比較正規的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形式,那要怎麼寫好畢業論文呢?以下是我整理的醫學檢驗本科畢業論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醫學檢驗本科畢業論文1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0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呼吸內科接受治療的重症患者72例,採取隨機分組的形式將其分成兩組。觀察組、對照組中分別有41例患者、31例患者;其中患有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為13例,患有肺癌的重症患者為6例,患有支氣管炎的患者為39例,患有支氣管擴張的患者為14例。女性患者、男性患者分別為48例、24例;年齡為27.2~81.3歲,平均年齡為(51.39±5.07)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臨床症狀等方面對比,差異較小,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採取基礎的常規護理模式,給予患者對症治療後,嚴密檢測病症變化情況。觀察組患者採取縝密的臨床護理模式,分別針對患者的住院環境、治療等多方面進行護理干預,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1.2.1環境心理干預

呼吸內科患者對空氣質量要求較高,因此要保證病房內良好的空氣流通,可在病房內安裝空氣凈化器。並每天對病房進行清掃,尤其對灰塵,盡量運用吸塵器進行打掃,保持病房內整潔。禁止擺放花草,探望患者人員帶來的花束,說明緣由後給予帶回,避免患者因花粉過敏加重病情。由於病情較長,患者極易出現煩躁不安等情緒,尤其重症患者,感覺治療無望,極易產生絕望、消極心理。護理人員應針對患者出現的不同情緒,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讓患者樹立起戰勝疾病的勇氣。

1.2.2治療干預

對不同病症患者給予對症治療後,要對患者的生命體征等進行嚴密觀察,要特別留意患者的呼吸頻率、節奏。一旦出現咳血、咳痰等症狀,及時報告給醫生進行搶救。同時針對每位患者的病情狀況和短期治療結果,制定相應的搶救預案並做好基本准備工作,可為搶救節省出時間。對患者講解葯物名稱、療效等基本情況,准確掌握患者的用葯劑量、濃度等。建立兩條靜脈通路,分別為一般葯物的輸入、特效葯物的輸入。另一種給葯方式為霧化吸入,可確保葯物治療的安全性。

1.2.3通氣干預

及時對患者進行通氣治療,可改善患者的呼吸障礙症狀。在治療時,需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暢程度,對呼吸道、口腔內的分泌物及時進行清除,可減少感染的發生率。病情相當危重的患者,無法進行自主呼吸,可運用呼吸機給予輔助呼吸。在進行輔助呼吸時,要嚴密細致的貫徹呼吸機上各項參數的變化,若出現異常及時處理糾正。

1.3統計學分析

對本文所得實驗數據均採用SPSS14.0統計學軟體進行檢驗,所得計量資料採用t檢驗,所得計數資料採用X2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41例觀察組患者經護理後,病情得到好轉生命體征恢復正常的患者為38例,無效的患者為3例,好轉率為92.68%;3例患者進行及時搶救後,已基本恢復生命體征;無死亡患者。31例對照組患者病情得到好轉的患者為23例,無效的患者為8例,好轉率為74.19%;8例患者進行及時的搶救後,6例患者搶救成功,2例患者病情突然加重搶救無效死亡,病死率為6.45%。觀察組的整體療效明顯優於對照組(P<0.05)。

3討論

對呼吸內科重症患者來說若不及時實施有效的搶救預案給予護理干預,很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產生呼吸衰竭以至死亡。在治療中,為每位患者制定有效的搶救預案,可為挽救患者生命縮減准備時間,提高患者的搶救有效率。在整個護理中,護理人員要以縝密的心思,觀察每位患者產生的不同心理變化,注重微小細節的護理。飲食上要以易消化、高營養的流食或半流食為主,並注重飲食的安全衛生。加強有關疾病的知識講解工作,讓患者知道治療流程,可緩解患者的擔憂。並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讓患者注重個人衛生的整潔,勤換衣物,防止不必要的感染。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實施縝密的臨床護理後,病情的好轉率為92.68%,未出現死亡病例,總體療效明顯優於對照組(P<0.05)。

4結語

綜上所述,將縝密的臨床護理運用於呼吸內科重症患者中,在極大程度上讓患者的生命得到保障,提高患者的搶救有效率。

醫學檢驗本科畢業論文2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從某所大型綜合性醫院860名臨床護理人員中隨機抽取300名進行問卷調查。年齡18~52歲,平均(30.0±7.1)歲。學歷:中專84名(28.0%),大專166名(55.3%),本科及以上50名(16.7%)。職稱:護士94名(31.3%),護師130名(43.3%),主管護師76名(25.3%)。工作年限:1~6年94名(31.3%),~12年94名(31.3%),~18年65名(21.7%),18年以上47名(15.7%)。

1.2方法

調查方法:採用問卷調查法[3]。自行設計問卷,內容包括護理人員基本狀況,對循證護理的認識和了解程度,制定護理計劃時參考的依據,臨床護理科研及護理實踐的方法等26個有關問題。將問卷發放給20名臨床護理人員進行預調查;請專家評審,根據專家的意見進行修改。問卷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84,內容效度為0.92。然後由筆者將問卷發放給被調查者,向其講解填寫要求後,由被調查者自行填寫,當場收回。發放問卷300份,收回有效問卷300份,有效率100%。

統計學方法:將數據錄入計算機,用SPSS10.0統計軟體進行統計分析,行χ2檢驗。

2結果

2.1臨床護理人員循證護理知曉情況

63.4%的臨床護理人員知道循證護理,但非常熟悉和比較熟悉者僅佔15.7%(47/300。不同學歷、職稱、工作年限的護理人員對專業教材,不同職稱、工作年限護理人員對護理常規,不同年限的護理人員對專家意見及不同學歷護理人員對科學證據[4]的應用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或P<0.01);其它項差異無顯著性意義(均p>0.05)。依選用臨床參考依據構成比的多少排序依次為護理常規(50.6%,152/300)、專業教材(34.7%,104/300)、科學證據[4](7.7%,23/300)、醫學雜志(5.0%,15/300)及專家意見(2.0%,6/300)。由此可見護理人員應用護理常規百分構成比最高,專業教材次之,而採用科學證據[4]、醫學雜志及專家意見較前2項差距較大。

2.2臨床護理人員循證護理實踐現狀

統計顯示,只有7.7%(23/300)的臨床護理人員應用最可靠、科學的證據,結合個人臨床經驗和病人的需求為病人提供護理方案。進一步查詢原因:工作繁忙佔54.1%(150/277),新資料缺乏佔20.6%(57/277),沒有條件上網佔6.8%(19/277),缺乏上網技巧佔4.0%(11/277),不知道如何獲取自己需要的資料佔10.5%(29/277),其它原因佔4.0%(11/277)。

3討論

3.1普及循證護理知識,將循證護理教育深入到臨床和繼續護理教育中

本次調查顯示,15.7%的臨床護理人員熟悉循證護理,84.3%的臨床護理人員對循證護理了解不深,遵循證據的科學觀念尚未被廣大護理人員所接受。因此,有必要在各級護理院校中增設循證護理課程。臨床護理人員也必須接受循證護理的繼續教育,如開展專題講座、強化培訓等。使臨床護理人員熟悉更多的循證護理知識和循證護理的實踐方法,同時掌握學習的技巧和方法,成為一名終身的自我教育者[5],在今後的工作中能主動學習,最大限度地應用現有的、最可靠的科學證據為病人服務。使循證護理在日常護理實踐如查房、會診、學術活動、科學研究中得以應用。實施循證實踐,落實「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提高護理服務水平。

3.2大力開展循證護理研究,及時提供「可利用的最可靠的科學證據」

評價證據的正確性、有用性和實用性時常根據證據的性質分為4個等級:A級,設計良好的隨機對照試驗;B級,設計較好的隊列或病例對照研究;C級,病例報告或有缺點的臨床試驗;D級,個人的臨床經驗[4]。A級證據級別最高,依次遞減,D級級別最低。

遵循科學的證據為病人服務,是循證護理與傳統的經驗和直覺式護理的根本區別。本調查顯示,50.7%(152/300)的臨床護理人員習慣按護理常規辦事,34.7%(104/300)按專業教材辦事;提示大部分護理人員缺乏批判性思維。由於專業教材出版周期長,各地區各醫院的護理常規的質量參差不齊,臨床護理人員無法將護理服務建立在目前現有的科學證據基礎上。致使許多護理手段停留在約定俗成的習慣與經驗階段,缺乏科學證據[6]。

調查同時也顯示了不同背景的護理人員對某些臨床參考依據的應用程度存在差異。工作年限長、學歷高及職稱高的護理人員更習慣按專業教材、護理常規辦事;只有7.7%的護理人員應用了最可靠的科學證據,大多數臨床護理人員對科學證據應用不足,可能與其知識老化、憑經驗和直覺護理病人、不知如何獲取證據及缺乏自我教育的能力有關;中專護士對科學證據的應用較好,可能與其工作年限較短、臨床工作經驗欠缺、護理病人過程中遇到困難的頻率較高,促使她們多渠道獲取護理新知識等因素有關。

目前有說服力的護理研究信息資源仍然有限,研究結果的傳播與推廣不夠充分[7],導致科學證據的'應用范圍狹小。護理人員在臨床工作中參考期刊亦較少,僅為5.0%(15/300)。實質上期刊出版周期短,更新知識快,統計資料多,可從中查找到大量的最新的實用性科學證據。護理人員尚可通過Medline或Cochrane圖書館查詢獲取自己所需的證據,不斷更新專業知識。與此同時,廣大護理人員也應根據Medline或Cochrane圖書館提供的結論選題,大力開展循證護理研究,為臨床實踐及時提供「可利用的最可靠的科學證據」是當前乃至今後一段時間極為重要的工作,也是循證護理得以開展的關鍵。

3.3成立循證支持小組,提高護理人員循證能力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54.1%的臨床護理人員工作繁忙,10.5%不知道如何獲取自己需要的資料,4.0%缺乏上網技巧,6.8%沒有條件上網。由此可見臨床護理人員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循證護理實踐開展不夠。因此,挑選一批具有循證能力的臨床護理人員成立循證支持小組,參與或支持不同技能和背景的臨床護理人員從事循證護理實踐,也是目前可以採取的有效辦法之一。循證支持小組的成員可以通過網路、期刊及書籍幫助繁忙的臨床護理人員從浩瀚的醫學信息海洋中獲得科學的證據,再結合病人的實際情況、需求和護理人員的個人經驗,分析證據的可應用性,制定出高質量的護理方案和護理決策,供臨床護理人員運用,以普遍提高臨床護理人員的循證能力,轉變護理人員的護理行為,從事更多的循證護理實踐,從而促進臨床護理持續健康發展。

醫學檢驗本科畢業論文3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重慶醫科大學2008屆醫學檢驗專業本科生共69篇畢業論文。

1.2基礎工作

在校期間開設專業英語、醫學統計學、文獻檢索、文獻綜述等課程,在實習前進行科技論文寫作講座,主要內容包括:論文開展的基本步驟和內容、論文選題和開題報告、論文的撰寫格式和要求。把豐富臨床思維與提高創新能力有機統一起來,為做好畢業課題、文獻查閱、撰寫綜述及畢業論文打下良好的基礎。

1.3課題開展和論文撰寫

由實習基地帶教教師指導學生掌握文獻復習、課題設計、開題報告、實驗准備和完成、資料總結、分析及統計學處理、論文撰寫指導與修改、論文答辯准備工作等。並為課題的順利進行提供技術和經濟支持。

1.4成績評定辦法

系部根據畢業論文的研究方向進行亞專業分類,分為臨床基礎檢驗、臨床血液學、臨床微生物學、臨床免疫學、臨床生物化學與生物分析化學等研究方向。畢業論文送交答辯委員會成員初審後,進行畢業論文答辯,學生也根據畢業論文的研究方向進行分組。各論文答辯小組委員由醫學檢驗系研究決定,主要由教學基地和醫學檢驗系各亞專業的專家組成。論文答辯小組成員根據論文的先進性與難易度、實驗設計合理性、原始記錄完整性、統計學運用的正確性、推理邏輯性及結論情況、答辯時表達與回答問題能力、論文文字表達、書寫格式、圖文運用、多媒體製作、所附綜述水平及論文中應用情況為每位學生的畢業論文評分。

2.結果

2.1畢業論文指導教師

畢業論文指導教師全部由實習醫院中具有中級以上專業職稱、有較強科研能力和較高學術水平的教師擔任。2008屆69名學生的畢業論文由62名教師指導。畢業論文指導教師情況見表1。

2.2論文選題范圍的分析

論文選題范圍較廣,體現專業特色,涉及臨床生物化學、臨床微生物學、臨床免疫學、臨床基礎檢驗、臨床血液學、分子生物學等各亞專業。見表2。

2.3論文成績分析

根據論文的先進性與難易度、實驗設計合理性、原始記錄完整性、統計學運用的正確性、答辯時表達與回答問題能力、論文文字表達、書寫格式、圖文運用、多媒體製作、所附綜述水平及論文中應用情況,將論文質量分為優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個等級。分布情況見表3。

3.討論

3.1指導教師水平

指導教師經教學基地所在科室推薦,由檢驗系答辯管理委員會進行資格審定並備案。表1顯示,有62名教師指導2008屆69名學生完成畢業論文,每位教師帶1~2名學生。指導教師以副高級職稱為主,佔53.23%。但由於招生人數的增加,每個實習基地的實習生人數也逐年增加,導致指導教師數量不足。而各實習基地科研能力參差不齊,科研能力較高的教師有限,因此大量中級職稱的青年教師也參加了畢業論文的指導工作,中級職稱指導教師佔40.32%。

3.2論文選題

論文選題工作至關重要。選題是做好畢業論文的開端,它不僅關繫到畢業論文的質量,還關繫到人才培養規格和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表2顯示,69篇論文選題范圍比較廣,涉及醫學檢驗的各亞專業,以臨床生物化學、臨床微生物學、臨床免疫學為主,大部分選題能夠圍繞專業的前沿性、熱點性的問題進行選題。但有的學生一味追求前沿問題,而平時對理論性問題鑽研不夠深入,使得文章缺乏深度;有的是已經研究很成熟的問題,缺乏創新;有的選題較大,主題包含2個或多個中心,學生難以把握,導致文章內容重心不明確。

3.3論文成績

本屆69篇畢業論文成績呈正態分布,優秀論文較少,佔4.38%;良好比例相對較大,佔65.21%;中等佔30.43%。優秀論文較少主要有以下原因:①畢業論文經費缺乏。經費問題是目前困擾醫學檢驗專業畢業論文可持續發展的首要問題。要提高畢業論文質量,必須有相對固定的經費投入。經費是實驗順利進行的保障,由於目前學校沒有畢業論文專項經費,實驗經費全部由實習基地承擔。各實習基地用於指導學生畢業論文的經費有限,隨著招生人數的逐年增加,畢業論文經費不足問題突顯。②學生重視不夠。學生實習期間學習任務重、就業壓力大,很多學生無法投入更多精力在畢業論文工作中,部分學生甚至把畢業論文作為任務來完成,應付了事。③指導教師水平參差不齊。由於學生實習基地分布廣,各實習基地教師科研能力參差不齊。此外擴招後學生人數增加,大量青年教師加入到指導教師行列,這些教師由於缺乏帶教經驗,在指導學生完成論文時缺乏具體的要求,不能具體幫助學生克服遇到的問題。

3.4提高論文質量的措施

畢業論文質量的高低不僅是學生綜合能力的體現,更是學校辦學水平、教師教學質量、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校風學風等諸多因素的綜合體現。為了從根本上提高我系學生的畢業論文水平,對下一屆的畢業生論文必須抓好以下幾點。

3.4.1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改革實踐教學體系,實驗課獨立開設,強調設計為主線(包括設計性實驗、創新實驗等),重點在於提升學生實踐層次和水平,並且把科學研究引入教學過程,全面培養學生科學研究思維能力,增加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創新意義的實踐能力培養,進一步增強了學生創新能力。

3.4.2嚴格把關學生的選題

學生根據選題原則,在對本專業的現狀進行調研後,提出擬做課題的方向或題目,經與指導教師商定與討論,報所在基地檢驗科畢業生畢業論文指導小組審查,經審查合格後,再進行開題的准備。每位學生原則上一人一題,不得重復或相近。

3.4.3嚴格把關指導教師資格審查

加強指導教師培訓指導教師必須具有主管技師及以上技術職稱,每位教師原則上最多帶兩名學生。指導教師經教學基地所在科室推薦,由檢驗系答辯管理委員會進行資格審定並備案。對於缺乏帶教經驗的青年教師,由系部聘請科研能力和帶教能力強的高年資教師對青年教師定期開展培訓課程。

3.4.4加強對課題實施與進展進行質量監控

系部領導、實習帶教教師和學辦管理人員親臨實習基地進行中期檢查,正確引導學生合理安排畢業論文與其它工作,加強與指導教師的溝通,了解學生實習的進度和存在的問題,同時協調和解決課題所需的實驗器材、試劑和標本等問題,保證課題順利完成。此外,學生人數逐年增加和畢業論文經費的缺乏的矛盾也應向學校反映,以便得到相應的支持。

3.4.5嚴格把好畢業論文成績評定關

畢業論文在所在實習基地完成後,按照科研論文撰寫的要求成文,經指導教師修改和審查後,由實習基地科室領導安排在科內進行預答辯,預答辯通過後,再回學校參加正式答辯。預答辯不合格的學生不能回校參加正式答辯。畢業論文及原始記錄本和課題相關的綜述交檢驗系部審查,嚴查弄虛作假現象,對有抄襲者給予一定處罰。杜絕答辯流於形式,對不合格的論文,限期修改後再答辯。

3.4.6建立畢業論文獎勵機制

每年對優秀畢業論文給予表彰,並將每年論文評定成績反饋給各實習基地,對優秀論文的指導教師給予表揚。

;

⑵ 關於微生物方面的畢業論文

參考題目如下:

微生物畢業實習教育中利用自動化儀器進行教學初步探討
淺談加強微生物學檢驗畢業實習管理
臨床微生物學畢業實習出科考核體系
建立科研小組提高食品微生物學實驗教學質量
試論醫學檢驗專業微生物學檢驗教學改革
白色農業
大學生微生物學實驗技能培養的研究
微生物自動化分析儀
微生物學免疫學檢驗綜合技能考核的實踐與探索
葯用微生物資源重點實驗室
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課教學改革與實踐

⑶ 臨床醫學專升本畢業論文

綜合臨床醫學發展的歷史和現狀可以發現,基礎醫學研究在現代醫學發展中起著關鍵的作用,它作為臨床醫學研究的基石,推動著臨床醫學研究的不斷向前發展,為臨床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和實驗基礎。臨床醫學研究中對疾病的認識和治療是和基礎醫學研究密不可分的。瘧原蟲、結核菌、原蟲病、斑疹傷寒、黃熱病、乙型肝炎等,以及白喉抗毒素、小兒麻痹疫苗、磺胺、青黴素、鏈黴素等的發現,對傳染病的認識與控制起了極大作用。體液、細胞免疫、過敏反應、補體結合等方面的成果推動了免疫學的進步。生物氧化、糖酵解、三羧酸循環等研究成果奠定了代謝研究的基礎。胰島素、腎上腺皮質激素、下丘腦促垂體激素以及維生素等成果推動了內分泌學、營養學的研究。分子生物學的發展促進了腫瘤等各類重大疾病研究的進展,可以制備一系列葯物、疫苗等神奇的「基因工程」已為人所熟知,生物療法正式加入到疾病的幾大治療方法之中,分子免疫學、分子病毒學、分子心血管病學等冠以「分子」的新興學科分支也紛紛應運而生。今天的高水平診斷技術也同樣建立在基礎研究的進步上,以電腦和新技術結合所形成的醫學影像學為代表,反映了診斷方面的進步。當前,基礎醫學研究對臨床醫學研究的戰略意義比過去任何時期更為重要。

更多請訪問 好易論文網

⑷ 醫學方面畢業論文題目選題

題目能夠起到窺論文全貌,導讀者注意,顯研究重點,一個准確精煉,醒目新穎的醫學論文題目,可謂醫學論文之龍睛。下面我給大家帶來專業的醫學方面 畢業 論文題目選題,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閱讀醫學畢業論文題目推薦

1、中醫葯學院醫學研究生 英語閱讀 能力與閱讀策略實證研究 報告

2、從醫學課外閱讀談貫通式教學

3、閱讀療法:高校圖書館社會職能的醫學解讀

4、移動閱讀環境下醫學高校圖書館服務的思考

5、醫學院校學生閱讀圖書種類分析

6、醫學文獻閱讀技巧

7、醫學院校學生閱讀動機與影響因素調查分析

8、 醫學英語 閱讀教程

9、閱讀治療對醫學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

10、醫學生臨床實習期間閱讀特點的調查和分析

11、如何提高 專業英語 閱讀能力第4講醫學英語中的拉丁語

12、醫學期刊作者閱讀與投稿習慣調查分析——以《醫學研究雜志》為例

13、加強醫學生專業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我校英語畢業考試的啟示

14、醫學生閱讀狀況與行為特點的現狀調查——以南方醫科大學為例

15、圖式理論指導下的醫學英語閱讀策略探討

16、醫學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探究

17、在醫學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圖式理論

18、21世紀醫學共核英語閱讀問題探討

19、醫學文獻的檢索與閱讀

20、醫學生英語文學作品閱讀情況調查報告

預防醫學畢業論文選題

1、公眾如何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2、 兒童 乙型肝炎疫苗預防接種效果探討

3、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

4、健康 教育 在社區傳染病預防控制中的應用效果評價

5、孕前檢查預防出生缺陷的優生優育對策分析

6、預防接種薄弱區量化甄別與考核效果分析

7、出生缺陷的相關因素及預防現狀分析

8、青少年流行性傳染病的控制及預防 方法 研究

9、淺談煤礦塵肺病預防及粉塵危害防治

10、呼吸道傳染病的主要特點及預防控制辦法

11、研究學校學生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 措施

12、探討宮血寧膠囊預防葯物流產後子宮出血的效果

13、室內裝修過程中的職業危害預防

14、社區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措施

15、職業性布魯氏菌病的預防

16、職業性中毒性腎病的危害和預防

17、靖江市兒童家長預防接種服務滿意度調查分析

18、高危人工流產術後宮腔粘連的預防療效觀察

19、於計劃免疫月齡前發生麻疹的預防措施分析

20、健康教育在兒童保健和預防接種中的效果分析

21、公共衛生管理在傳染病預防工作中的作用

22、探討調查細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與預防對策分析

23、兒童家長預防接種知識知曉情況分析

24、公共衛生監測對傳染病預防控制的影響

25、瑞昌市新入學兒童預防接種情況及影響因素分析

26、20x-20x年禽流感流行情況及其監測和預防

27、中國破傷風免疫預防的現狀、問題與展望

28、兒童計劃免疫預防接種依從性影響因素分析

29、常見腎臟疾病兒童的預防接種

30、流行傳染病的控制及預防方法探討

31、芬嗎通在臨床中預防術後宮腔粘連的應用效果

32、一例接種卡介苗後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分析

33、職業性急性鋇及其化合物中毒的預防

醫學微生物學論文題目參考

1、PCR方法快速檢驗HBV

2、人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研究進展

3、腸道菌群研究方法進展

4、胃腸道微生物及其分子生態學技術研究進展

5、基於血凝素的新型流感疫苗的研究進展

6、腸道菌群影響宿主行為的研究進展

7、理性和科學的態度認識埃博拉

8、新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原學研究進展

9、腸道病毒71型滅活疫苗的小鼠細胞免疫效果

10、基於結構的HIV-1整合酶抑制劑的虛擬篩選

11、結核分枝桿菌免疫逃逸分子機制的研究進展

12、柯薩奇病毒A組16型研究新進展

13、大腸桿菌生物膜的篩選及生長曲線測定

14、肺炎克雷伯菌耐葯機制的研究進展

15、微生物菌種保藏方法及標准菌種管理

16、馬爾堡病毒形態特徵研究

17、乙型腦炎病毒侵染細胞機制的研究進展

18、5種病毒性腦炎相關RNA病毒多重RT-PCR檢測方法

19、腸道菌群調節制劑的研究進展

20、適用於分離人腸道中雙歧桿菌的選擇性培養基

21、益生菌與腸黏膜互作的分子機制研究進展

22、鮑曼不動桿菌的耐葯機制及抗生素治療研究進展

23、半枝蓮總黃酮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葯效學研究

24、輪狀病毒感染相關受體的研究進展

25、分子生物學技術在腸道菌群研究中的進展

26、細菌黑色素的合成途徑及生物功能研究進展

27、銅綠假單胞菌耐葯率與生物膜形成能力之間的相關性分析

28、細菌鞭毛的致病性及其免疫學應用的研究進展

29、人腺病毒的研究進展

30、淺析埃博拉病毒致病機制

31、腸道病毒71型研究進展

32、抗生素對小鼠菌群失調腹瀉腸道菌群多樣性的影響

33、白念珠菌凋亡誘導研究進展

34、幽門螺桿菌基因分型的研究進展

35、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研究進展

36、肺炎克雷伯菌耐葯機制的研究進展

37、流感病毒在MDCK細胞中培養的條件優化

38、耐葯鮑氏不動桿菌的耐葯相關基因檢測與聚類分析

39、埃博拉病毒研究文獻計量與可視化分析

40、博卡病毒的檢測方法概述


醫學方面畢業論文題目選題題目相關 文章 :

★ 醫學專業論文選題與題目

★ 醫學專業的畢業論文題目有哪些

★ 醫學專業的論文題目參考

★ 2021醫學類論文的題目有哪些

★ 醫學專業的論文題目有哪些

★ 2021醫學類論文題目推薦

★ 葯學類畢業論文題目

★ 生物技術專業論文選題題目

★ 工商企業管理畢業論文題目大全

★ 臨床醫學專業畢業論文5000字

⑸ 請幫忙提供一篇微生物與免疫學論文

為了適應新世紀對醫葯學人才的要求,醫學教育將在教育思想、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等方面進行全面的改革。教材是體現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知識載體,是進行教學的基本工具,也是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保證。因此,更新醫葯學教材的目的是站在新世紀的高度,培養新世紀的醫葯衛生技術人才,以適應新世紀社會進步和人類健康發展的需求。根據本教材的主要使用對象是葯學專業本科生,此教材的編寫力求體現三基(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三特(特定對象、特定要求、特定限制)和五性(思想性、科學性、啟發性、先進性、適用性),旨在培養學生開拓性學習與思維的精神。
根據有關專家建議以及兄弟院校使用五版教材後的反饋意見,編寫小組成員對該版教材的內容、編排等方面進行了逐章逐節地討論和修訂,並在章節安排、突出重點、解析難點、內容編排及取捨等方面作了一些變革。確定新版教材繼續沿用第5版的書名《微生物學與免疫學》,並分為免疫學、微生物學及微生物在葯學中的應用三大部分。為突出其實用性,本版教材刪除「感染與免疫」部分,而將其相關內容分別貫穿於細菌、真菌和病毒等章節中,以進一步強調理論聯系實際。微生物學與免疫學是生命科學的前沿學科,又是緊密聯系實際的交叉型應用學科,其理論和實驗技術的發展迅猛,成績斐然。同時為了跟蹤國際先進水平和我國醫葯學工作者近年來的研究成果,更新教材內容,並強調理論與葯學應用相結合,在微生物學與免疫學新理論、新技術,特別是其滲透到葯學中的應用等方面作了適當增補。部分章節的插圖做了調整,力求做到「文」「圖」配合,易於理解。更難能可貴的是編者們針對教學中的難點又編寫了與本教材配套的習題集與題解,便於學習者課余練習和進一步加深理解。
第6版教材參編者均具有較高的專業理論水平並位居教學第一線,部分青年編者的參與給教材注入了新的活力,也適應了我國高等醫葯學教育改革之趨勢。本版教材是在參考第5版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的基礎上,並結合龔非力教授主編的《醫學免疫學》第二版及國內外相關參考書和文獻進行修訂。
[編輯本段]目錄
緒論
第一篇 免疫學
第一章 抗原
第二章 免疫球蛋白
第三章 補體系統
第四章 細胞因子
第五章 主要組織相容性抗原
第六章 免疫細胞
第七章 免疫應答及其調節
第八章 超敏反應
第九章 免疫學應用
第二篇 微生物學概論與常見的病原性微生物
第十章 細菌學概論
第十一章 消毒與滅菌
第十二章 微生物的遺傳與變異
第十三章 常見的病原性細菌
第十四章 真菌學
第十五章 病毒學
第三篇 微生物在葯學中的應用
第十六章 抗生素
第十七章 微生物在其他葯物生產中的應用
第十八章 微生物與葯物變質
第十九章 葯物的體外抗菌試驗
第二十章 葯物制劑的微物學檢查

熱點內容
大學保險學專業排名 發布:2025-05-17 18:11:50 瀏覽:52
大連理工大學生是誰 發布:2025-05-17 18:10:33 瀏覽:945
大學生生涯發展規劃 發布:2025-05-17 18:07:39 瀏覽:649
揚州大學朱煜教授 發布:2025-05-17 18:07:28 瀏覽:837
大學城廣葯化基地 發布:2025-05-17 17:57:34 瀏覽:256
清華大學日語系研究生 發布:2025-05-17 17:51:15 瀏覽:431
美國大學物流專業排名 發布:2025-05-17 17:43:49 瀏覽:219
南京大學教授朱力 發布:2025-05-17 17:38:11 瀏覽:572
有獸醫專業的專科大學 發布:2025-05-17 17:34:11 瀏覽:691
鄭州大學考古學考研 發布:2025-05-17 17:33:07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