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來港修讀本科專業的原因
Ⅰ 香港浸會大學報名中申請來港修讀本科專業的原因怎麼寫呀
你報什麼專業?最好如實填寫與專業有關的原因,過得去就行
香港浸會大學好像截至時間是5.31
要抓緊了
Ⅱ 我需要一篇到香港浸會學習「工商管理學」的英文申請書,內容要求為「申請來港修讀本科專業的原因」
要自己寫啊,如果不會寫,面試能過也不知道怎麼讀下去啊??
Ⅲ 申請來港修讀本科專業的原因(英語),浸會大學100字左右,求求!!
寫你為什麼喜歡英語這個專業,再加上寫你喜歡香港的人文教育還有社會文化這些就差不多了。
Ⅳ 申請來港修讀本科專業的原因。
別找高手了,自己努力一下吧,如果面試的時候被發現你寫的跟你的表達能力相去甚遠,肯定是過不去的。而且一旦發現作假,涉及到一個道德的問題,你基本就沒戲了。
Ⅳ 關於香港大學申請表格上有讓添---申請來港修讀本科專業的原因 怎麼寫比較好
如果你的精力不是核動力的話勸你還是別去了,比清華北大還苦,天天夜裡弄到兩三點……
Ⅵ 關於香港大學申請表格上有讓添---申請來港修讀本科專業的原因 怎麼寫比較好
你把你自己想像成審核表的學校辦事人員,你就能夠想到什麼樣的話比較好了.
1.表達出你對他們學校本身的喜歡, 嚮往.而不要說你是因為喜歡香港這個地方才去的.要讓他們感覺你喜歡的主角是他們學校.你是因為他們學校而去的香港.如果本來就是那就更好拉.
2.談你為什麼喜歡他們學校,不要給人一種很空虛渺茫的感覺.正如你對你喜歡的人表白時你不能只是說你喜歡,你要讓他從細節中體會到.要有充實感.
而在這點上,你必須要注意親切點,自然點.就像拉家常一樣,才有親和力.感動源於自然與真切.你可以說在我很小的時候......聽到學校名字的時候就心裡一陣莫名的感受,很親切,就像媽媽呼喚著自己一樣(說媽媽很親切)......長大了點你希望自己去那裡看,去體味那裡的學習氛圍,去感受那種知識的熏陶,但這只是遊玩的興致......現在,你成熟了,去那裡就升華為一種理想,你希望在那裡勇敢地飛翔,飛到你理想的......
3.談下自己未來工作的打算,你說你的職業,你未來的發展道路很適合在香港讀書.你就說你希望在香港工作,使兩人民更能心連心.擔當起橋梁的作用,促進中華民族的和平,統一,團結.因此,為了你偉大的理想,你必須先就遠離家鄉去適應那裡的環境.如此一來,既說了去的原因,又表明了志向.
而這點也讓他們感受到你不僅是因為喜好而去的,更是為了實現自己遠大的理想而去的.讓他們覺得你是一個很有報復和志向的人,很懂得為自己的將來打算.讓他們覺得你有發展的眼光.
Ⅶ 香港浸會大學「申請來港修讀本科專業的原因」怎麼寫
可以不用,因為主要是面試 。通過面試考察你的能力
而資料只是確認信息的 只要積極向上便可
Ⅷ 香港留學的優勢有哪些
一是港校學歷得到內地及國際認可。 學歷對於任何一個人而言都是很重要的能力證明,對內地生而言更是如此。由於與國際接軌,香港高校頒授的學歷在國際上獲得廣泛承認。但對內地生來說他們更關心的是它得到內地官方的認可,2004年7月11日,國家教育部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教育統籌局為簡化內地與香港的高等學校(包括內地經批准承擔研究生教育任務的科學研究機構)依法頒發給學生的學位證書的相互承認,雙方在北京簽署了《內地與香港關於相互承認高等教育學位證書備忘錄》。從某種程度上講,港校在內地招生能在2005年以後能迅速火熱,很大一個原因就在於香港和內地兩地學歷的相互承認。 二是港校師資優異,教育質量高。 香港高校的師資力量非常強,每所高校的教師98%以上甚至100%都是擁有外校博士學歷,而且很多都有海外留學的經歷。更讓很多內地生高興的是,多所港校還有諾貝爾獎得主授課。「只有和優秀的人在一起,自己才能優秀」的理念下,內地生蜂擁前往港校也理所當然。經過在浙江大學一年委培之後就讀於香港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的2008級內地生梁晨就表示,選擇到香港讀書,就是「看重香港大學國際化程度高,師資力量強,品牌效應好」。香港高校的整體教學實力從歷年的全球大學排行榜就可見一斑。比如在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全球200最佳大學排名中,香港大學在2007年位居世界第18位,2009年居第24位;香港中文大學則居世界排名第38位,2009年居第46位;香港科技大學居世界排名第53位,2009年居第35位;香港城市大學居世界排名第149位,2009年居124位。單從專業上來看,港校的很多專業在世界范圍內也鼎鼎有名。比如香港科技大學的EMBA排名全球第一等等。 三是國際化視野,身處香港窺見全球。 受歷史背景與國際商貿中心的影響,港校在英文教學及西方先進文化滲透方面跟內地高校相比,有著天然的優勢。全英文教學把學生與世界拉得更近,不少港校還直接選用了北美、歐洲最新的英文教材,每年每個學校都有大規模的海外學生交流、交換生計劃,這在最大程度上為學生們提供了國際化的視野。 四是香港與大陸同宗一脈文化接近而又中西合璧。 香港獨特的歷史和地理因素,使得它是一個中西文化的交匯融合節點,既保留著許許多多的中國傳統文化(如繁體字就被廣泛使用),又與西方的風俗習慣巧妙地融合,使學生受益匪淺。2007年6月到香港城市大學攻讀計算機專業博士的郝天永這樣總結他到香港就讀的原因,「香港相對跟大陸文化接近,容易適應,又是高度自由的地區,利於長期發展。」 五是香港比大陸更開放。 2009年8月,經過在上海交大一年委培之後就讀於香港大學工程系的鄭煜在接受采訪時,他這樣談到了當時是選擇北大還是港大的想法,「大陸的高校當時能去北大,不過感覺北大相對傳統,港大更自由、更開放,也想感受一下這里的國際氛圍。」Ⅸ 我獲得了我們學校的香港浸會大學校薦機會,現在要寫修讀浸會大學本科的原因。要求是如果申請工商管理要全
你若是喜歡漢語言文學或工商管理,就無所謂有沒有用,只要是學習,用處一定是有的。至少寫作和交流會有幫助。
那要看你以後的發展方向咯,不知道你報漢語言文學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你喜歡的話 沒什麼有用沒用的關系 報就好了 如果是為了使用呢 報其他小語種外語 或者實用性文科學科 都不錯 還是按照自己將來希望的就業方向考慮比較好
那要看你以後的發展方向咯,不知道你報漢語言文學的真實目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