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畢業論文取消
㈠ 本科優秀畢業論文有用嗎
畢業論文是大學畢業必須要有的東西,能被學校評選為優秀論文,說明你的畢業論文內容豐富,格式符合要求,符合優秀論文的標准,這既是自己獲得的榮譽也是對自己付出努力的回報,對於自己求職就業也有一定的幫助。
大多數高校對本科畢業論文的要求其實比較簡單,無外乎選題可行、框架明晰、格式規范、敘事精確等方面,做到文章的外在和內在都能合理即可。
但現實中仍然有些學生不認真對待畢業論文,老師辛苦地幫他們提出修改意見,但一些學生卻「想當然」地處理,甚至有人理直氣壯地把需要修改的部分刪掉,從「源頭」上解決問題。
在這樣的情況下,老師還不能對學生發火,否則就是沒有修養的表現。如果學生畢業論文不合格,老師們也沒有更好的辦法,迫於無奈,有些老師會親自動手給學生修改論文。
(1)本科畢業論文取消擴展閱讀
以論文作為本科生畢業的單一考核方式,給高校師生增加了壓力,對學術公平、發展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壞。因此,有學者呼籲取消本科畢業論文。從學界到公眾,這種呼聲得到越來越多的響應。
而我認為不應該取消本科畢業論文,應學習日本模式,採取對本科畢業生的多元考核方式。既可以讓有志於從事學術的學生得到充分的基礎訓練,也可以給不打算走學術之路的學生提供更合適的標准。兼顧高校供給學術梯隊建設和培養學生素質技能的兩個原則。
當然,對本科畢業生多元化的考核機制,並不是把學生分為三六九等,也不是說從事學術研究優於從事其他工作。
正如蘇聯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所說:「世界上沒有才能的人是沒有的。問題在於教育者要去發現每一位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為他們的表現和發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引導。
㈡ 本科生該不該取消畢業論文
本人覺得不應該取消,理由是:通過撰寫畢業論文可以讓自己重溫以前學過的知識,溫故而知新;還可促使自己學習新的知識,從而豐富自己;還可通過些論文,讓自己系統、全面、客觀地梳理、掌握、觀察所學領域的知識點。總之,寫論文是本科階段學習不可少的環節。
㈢ 遠程本科畢業論文通過了我又把成績取消原來的論文還能用嗎
不能再使用。
如果您的遠程本科畢業論文已經通過並且成績被取消,那麼原來的論文就不能再使用了。在這種情況下,您需要重新完成論文並通過審核,才能獲得畢業證書。
我建議您聯系您所在學校的教務處或指導老師,了解具體的畢業要求和流程,以便您能夠順利畢業。並且我推薦你咨詢相關人員以便能夠更好的處理這個事情。
㈣ 大學生畢業不必寫論文
大學生畢業不必寫論文
4月7日,《新京報》C60版對本科生畢業論文應否取消的問題進行了探討。作為一名大學老師,筆者也來湊個熱鬧。我的觀點是:大學畢業只表明受教育程度,與體現一個人學術能力的論文無關,大學畢業不必寫論文。
由於在大學里混飯吃,我看過許多學生的論文,本科生、研究生的論文都看過。實話說,很多學生的論文談不上半點創造性,特別是從學校到學校的那類學生,其論文多是從這本書到那本書,從這個人的觀點到那個人的觀點,看不到他們自己的貢獻在哪裡。本科生與研究生論文的區別僅僅在於,研究生的論文更八股(所謂規范)一點,抄別人的東西更多一點。但是,這些論文基本上沒有通不過的,本科生的論文是百分之百的通過,研究生的論文最多經二次答辯,也同樣通過。筆者曾受託評審京城某重點大學一位新聞學研究生的新聞法制方面的論文,發現這篇論文存在數十個問題,其中不少屬於硬傷。我將問題一一指出,並建議不予通過。委託我評審的教授說,這些問題私下告訴作者讓她好好去學習就行了;評審意見里就不必寫問題了。這個學生的論文就這樣通過了。
於是,我一直在想,這些學生的論文為什麼寫成這個樣子?思考的結果是,新聞、法學這樣的'學科的本科生不適合寫論文:一是因為本科生課程多,課業負擔重,他們不可能有充足的時間深入地研究某一個方面的問題;其次是求職壓力大,沒有足夠的精力去完成論文寫作;再次,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學生對社會現實缺乏體驗,寫論文只能是憑空捏造或者抄抄貼貼。
基於上述考慮,筆者在2003年與某重點大學法學院負責人的一次交流中曾提出,畢業證和學位證的評價對象應該重新界定,明確畢業證與學位證的不同評價功能;將接受教育程度與學術能力分開評價,畢業證與學位證分別授予。作為對學生受教育程度的評價,畢業證書不宜與學術能力相聯系;作為對學生學術能力的評價,學位證書也不宜與受教育程度相聯系。學生只要在一個學校接受教育,完成了有關課程的學習,取得合格成績,就表明其達到了某種教育程度,就應准予畢業,發給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則可於學生畢業並工作一定時期,在完成達到某種學術水準的論文並通過答辯後授予。(有了工作經歷,對社會現實有了體驗,論文寫作才可能有的放矢,言之有物,而不致於空對空。)當然,如果學生有能力在畢業時提交達到相應學術水準的學位論文並通過答辯,也可於畢業時授予其學位證書。學位作為對學術能力的評價,沒有接受過正規學校教育但具備相應學術能力的人,也可以獲得和享有。
嚴格界定畢業證書與學位證書的評價功能,將學術能力評價與受教育程度評價分開,其好處是,可以使只想從事實務而不想做學術研究的人,專注於專業學習並獲得相應受教育情況的評價,而不必浪費時間去寫(或者說編)論文。同時也可以使有志於學術研究並有研究能力的人才獲得有別於實務型人才的評價,使學術評價更純粹。 ;
㈤ 本科生應不應該取消畢業論文呢
關於「本科畢業論文存廢問題」的爭論由來已久,很多人來談論這個問題,正反兩方的觀點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優點、缺點的分析也是清楚明白、深刻到位。但是我可以非常自信地說,四年之內,不會有任何一所一本院校會取消本科畢業論文,其它本科院校也基本不會取消這樣的做法。為什麼?簡單來說,因為存還是廢,這不應是目前本科畢業論文的問題呀!
將理論應用於實踐,就是對理論最好的尊敬,大學生學了四年的理論,畢業之際,將理論和實際進行一次有機的結合,可以寫分析,可以寫某理論在實際中的應用,象好多我愛發明中的項目,本應該是由掌握了理論的人去發明,可實際上卻是由農民或工人發明了出來;那麼,讓大學生在畢業之際,將理論應用到實際,搞一個小發明,何樂而不為呢?
讓畢業生寫一些應用型的論文,如調查報告,市場分析,某一理論在項目中的具體應用等等,本人覺得是非常值得做的。
㈥ 本科生到底該不該取消畢業論文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可以取消,但不是一刀切,完全可以由更靈活多樣的形式。很多人開始呼籲本科論文可以逐步取消。因為大學生最後一年准備找工作或者考研,沒必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論文上,可能他們的後半生都不會與畢業論文的話題產生任何交集。也因為說實話大多數本科論文對於人類的知識領域無新貢獻。也因為教授工作壓力大,時間趕。這些情況均出於實際情況考量。
當然具體落實到學校,可以有一些變化,但可以讓大學生有充分的選擇權力。對了還有學科,理工科自然可以畢業項目為主,社會科學類則是文獻綜述為主,其他學科也應該從實際出發,靈活應用。
㈦ 本科的畢業論文每年抽檢規定是什麼哪些行為會被撤銷學位
抄襲、或是論文邏輯結構存在嚴重問題 關於知網相關抽查規定: 有規定的,可以進行第一次修改,修改之後通過就可以答辯,如果第二次不通過就算結業,在之後4個月內還要交論文或者設計的。
本科畢業論文將每年抽檢一次,抄襲撤銷學位。教育部制定並印發《本科畢業論文抽檢辦法》.
學位論文抽檢的相關要求規定:
1、論文復評期間暫緩申請答辯,認定為「存在問題」的學位論文不能申請答辯,需按專家意見修改論文,修改後的論文重新提交盲審。
2、學校抽檢的論文每篇由3名同行專家通訊評議,2名以上(含2名)專家評議意見為「不合格」的,認定為「存在問題」學位論文;1名專家評議意見為「不合格」的,再請2名同行專家復評,前後累計2名以上(含2名)專家評議意見為「不合格」的,認定為「存在問題」學位論文。
3、學校抽檢的論文採取雙盲評議,專家評議結果和意見是論文作者能否進行學位論文答辯的依據之一。抽檢論文為研究生信息系統中通過重復率檢測和導師、院系審核的學位論文盲審稿。
以上內容參考: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學術規范
㈧ 本科大學生畢業論文是否應該取消
1作論文負擔重;2機會成本太高;3完全可以用其他的考核機制替代畢業論文回 前兩者,學生能不能承受?第三個,答可以代替是不是就意味著應該取消?我感覺可以從這些方面入手:1,畢業論文的作用,包括原來讓學生寫論文時的預想作用,以及它實際發揮的作用;2,畢業論文的處理,包括它的保存及以後的流向等;3,學生的態度,包括學生對於畢業論文的認識,以及把它放在什麼地位上等;4,時間上的沖突,畢業論文創作時間正好是學生最無心作學問的時間,這個時間沖突能不能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