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師院多少個本科專業
A. 陝西師范大學新生在哪個校區及新生開學報到時間
陝西師范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國家教師教育「985」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高校,是國家培養高等院校、中等學校師資和教育管理幹部以及其他高級專門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譽為西北地區「教師的搖籃」。
學校設有研究生院和21個學院、2個基礎教學部,有63個本科專業,18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5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12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4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97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1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教育博士),2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含工程碩士9個領域)。有國家重點學科4個,4篇博士論文入選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7篇博士論文入選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論文;有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2個,教育部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2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3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個,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4個,陝西省重點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8個,陝西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5個,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陝西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2個,各類研究中心(所)60個。學校設有遠程教育學院、教師幹部教育學院等辦學機構,此外,還設有教育部西北高師師資培訓中心、教育部西北教育管理幹部培訓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陝西省基礎教育資源研發中心、陝西省教師教育指導中心和陝西省幹部教育培訓基地,以及中國唐史學會、中國古都學會等幾十個學術團體和學術機構。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550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88%,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67%。專任教師中有教授近400人,副教授600餘人。雙聘院士5人,國家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4人,國家「」特聘教授1人,「*獎勵計劃」特聘教授、講座教授10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7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全國、全省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入選者3人,「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40人,國家「*」青年拔尖人才1人,國家「」青年人才2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陝西省「*」特聘教授20人,陝西省「三秦學者」2人,陝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陝西省「三五」人才、省重點領域頂尖人才、省級教學名師等人才計劃入選者45人,陝西省科技新星、陝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青年英才支持計劃、陝西省百名青年文學藝術家扶持計劃等人才計劃入選者30人;教育部創新團隊2個,省級重點科技創新團隊4個。
學校現有全日制本科生17600餘人,研究生17400餘人(其中免費師范生在職攻讀教育碩士9000餘人),繼續教育和網路教育學生41500餘人,外國留學生900餘人。長期以來,學校以質量為生命線,狠抓教學管理和改革,取得顯著成效。近年來,共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8項,省級教學成果獎78項;9門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47門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8門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程,8門課程被評為國家級教師教育精品資源共享課程;5門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42門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3門課程被評為國家雙語示範課程,5門課程被評為省級雙語示範課程;11個專業被評為國家特色專業,22個專業被評為省級特色專業;11個專業被確立為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8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項目(包含10個專業)獲批教育部「卓越教師人才培養計劃項目」。
學校大力實施科研強校戰略,科研實力持續提升。近5年來,人文社會科學共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913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類項目221項,教育部項目154項;特別是,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類項目61項(含單列學科),居全國第5位,其中,後期資助項目14項和教育學單列項目10項,均位居全國首位;出版學術著作564部,發表學術論文6544篇;有166項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獲省部級以上獎勵。自然科學共爭取縱向科研項目943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點項目2項、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1項、科學儀器基礎研究專款項目1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2項和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金項目1項;科技部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項;教育部中央財政技術成果轉化重大專項1項。出版及參編學術著作118部,其中專著39部,發表學術論文7005篇,46項成果獲得省部級科技獎勵;授權專利518項,其中發明專利436項。
學校是「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級語言文字規范化示範學校」「教育部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和「陝西省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學校高度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大力弘揚「厚德敦行」文化精神,建設高品位校園文化。1999年被中央文明委首批授予「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連續十八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授予「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集體」。
學校兩校區圖書館面積達5.9萬平方米,藏有紙質圖書380.81萬冊,電子圖書26000GB。學校還設有博物館,由婦女文化博物館、歷史文化博物館、書畫藝術博物館三部分組成。學校編輯出版《陝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自然科學版)、《當代教師教育》《中國歷史地理論叢》《中國藝術教育》等學術刊物,其中《陝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首批入選教育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名刊工程,是國家重點支持建設的11種高校社科學報之一。學校出版總社有限公司出版社是全國年銷售額過億元的10家高校出版社之一;雜志社是由教育部主管的擁有系列教育類刊物的大型期刊社,共發行9種為基礎教育服務的專業期刊,其中4種刊物為國家核心期刊。
學校積極開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設有「國務院僑辦華文教育基地」,先後與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韓國、越南、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70多所學校建立了校際友好與合作交流關系,培養留學生4000餘人。作為中方合作院校建有2所孔子學院。
學校設有教學實驗性質的附中、附小、幼兒園,其中附中是百年名校、陝西省重點中學、首批陝西省示範高中,附小、幼兒園是省級示範小學和幼兒園。近年來,學校充分發揮教育資源優勢,與社會企業合辦了錦園國際學校、金泰絲路花城學校、奧林匹克花園學校、陝西師范大學曲江第一中學、金泰假日花城學校、大興新區小學等。
學校是全國最早實行後勤社會化改革的高校之一,探索出了一條被譽為「陝西師大模式」的後勤改革之路,後勤信息化建設也在全國產生了廣泛影響。
當前,陝西師范大學以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為契機,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科研水平和社會服務能力,正朝著以教師教育為主要特色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目標努力奮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