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名单 » 选专业还是选大学辩论

选专业还是选大学辩论

发布时间: 2021-03-01 13:44:46

A. 辩论题目:专业重要还是学校重要。我方是专业重要。请大家帮忙提供资料。

专业比学校更重要
虽然有的学校名声大,荣誉多,但他们是大类招生,其前提是因为高考成绩优异,他们唯一占有优势的是优先选择权!他们优先选择的是专业,是他们所喜欢的!所热爱的!其次才是学校,才会出现学习氛围好的现象,所以他们在同层次比较,就业相对容易。而在所谓的“上吊分”“录取线”徘徊的同学,在二本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比在一本B类选择自己一个不如意的专业要强的多的多,主动与被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先哲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一个选择会影响人一生的命运,专业的选择是人生职业规划的起点!是我们成功的开始!“紧盯名校。不顾专业”和“专业无所谓,有学就去读”的扭曲思想早已被人们摒弃!有多少学生,为了名校,填下了专业服从调剂?又有多少人因为对专业的不喜欢在名校中碌碌无为?选择好大学这只是表面现象,为深入到其本质!专业象征着事业,事业本身是人生的一大支柱,如果这一支柱坍塌了,人生是多么的灰暗!!!社会上曾流行这样的说法:大学是“素质教育”,专业不重要,教育学家反驳:前半句正确,后半句仅仅适用极个别人!大学培育“通才”但是真正通才都是在“专才”基础上拓展的!他们必有其自己的看家武器!那就是他们的专业!
一个人的发展和成才是靠专业打天下,而不是依赖学校,一个人在学校的时光是短暂的,而专业要陪伴人的一生。因此我们应该超越学校的概念,选择我们终生喜爱的专业!!
谢谢大家,我的发言完毕。

希望能帮到你

B. 大学选择.辩论赛:正方:选择名牌大学的冷门专业 反方:选择普通大学的热门专业

你不告诉我你是正方还是反方,我又如何从你的角度去驳倒对方的观点呢?查了些资料,希望会对你有帮助资料一、选择志愿主要看自己兴趣所在 在高考填报志愿中,究竟是选学校还是选专业是考生家长最难把握的。今年上海实行平行志愿填报,在选专业还是选学校的博弈中,这一难题将更为显现。为此,晨报提醒,各批次各分数段考生和家长从现在起就应该有所规划。 今年的平行志愿的政策是考生在填报第一批、第二批本科志愿时,可分别填报四个平行志愿,即A、B、C、D四所院校,每所院校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考生在填报高职专科批次时,可填报八个平行志愿,即A、B、C、D、E、F、G、H八所院校,每所院校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由于各志愿间是平行的,到底是选择专业还是选择学校,考生在志愿填报中很有讲究。 根据以往志愿优先的填报原则,考生一般在各批次的志愿中,主要是重点把握第一志愿的院校,在选定学校的基础上再结合自己的分数挑选专业。但在平行志愿中,各批次的各个志愿都相当于是第一志愿,这样考生在填报前,要对每所院校各个专业的情况都有所了解,而且究竟是选专业还是选学校,在各个志愿顺序的填报中也要体现出来。 中分段的学生可能会面临一边是名牌大学的冷门专业,一边是普通大学的热门专业,难以取舍的情形。按照其他省市往年考生的填报经验,有的考生会直接选择放弃填报名牌大学,而将排名稍后的院校填在一本志愿中的A志愿,以确保进入自己喜欢的专业。 提醒:填报志愿时所选专业可能要一辈子与之打交道,因此选择前一定要正确认识自己,充分考虑兴趣和爱好。资料表明,传统的热门专业正受到挑战,填报时,建议第一、二专业选择最有希望录取的热门专业,第三、第四填报最稳妥录取的专业,第五、第六选择垫底型专业。 稿源: 新闻晨报 编辑: 赵晶 参考资料源于: http://e.enorth.com.cn/system/2008/01/25/002720335.shtml资料二、学校、专业哪个优先因人而异 现今的招生录取体制是根据高考成绩的高低分批次进行的,除非你的分数特别高,可以填报志愿最著名的学校和最喜欢的专业(哪怕是最热门的),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是选学校还是选专业,确实很伤脑筋。这里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选择学校”更重要,因为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极快,想靠大学几年所学受用终生已无可能,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更重要的靠包括知识水平、学习能力、交往能力、团队精神等的综合素质。这一点现在用人单位到高校选聘毕业生时,对专业要求相对淡化,而更看重学校的名气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可得到印证,名牌大学拥有更好的办学条件和更高的师资水平,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上比一般院校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而且,目前大部分重点院校在新生入学后均不急着分专业,而是按大方向统一学习基础课程,到二、三年级时才确定专业方向。值得关注的是,越来越多的大学允许学生经过考核后转专业及转系,而转学校几乎不可能,除非退学重考,更何况专业的“热门”和“冷门”会随时间、环境、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今日的“热门”,明天也许就变“冷门”了。但名牌学校的名气是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风风雨雨才树立起来的,名牌效应可以伴随一个人的一辈子。另一种观点是“选择专业”更重要,因为升学是为了就业,选择一个毕业后能用得上,更容易就业的专业当然比学校重要,否则即使是名牌大学,如果专业冷僻,社会需求小,找不到工作岂非白搭。而且仅仅是为了名牌而名牌,所学专业非自己所愿,也容易挫伤积极性和进取心。 那么学校,专业选择那个优先有没有比较实际而又可行的准则呢?这里综合了业内专家的意见供考生们参考。 一边是名牌大学的冷门专业,一边是普通跑大学的热门专业,许多学生和家长难以取舍。面对这种情况时,应该毫不犹豫地选择名牌大学。名校优先的理由是一个学校的氛围、教学质量、校风、学风对一个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现在一些学校牌子不怎么响,但专业不错,就业状况也良好。可以认为这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从用人单位的反映来看,名牌院校出来的学生更有发展后劲儿,因此填报志愿时目光一定要长远。同理,在外地的名牌院校和本市的一般院校之间,应选择前者。如果换一个角度来考虑的话,由于目前就业、考研、出国是高校毕业生的三大去向,在填报志愿时你首先确定毕业后是就业还是继续深造。如果毕业后直接就业,则可以功利一些,选择好就业的专业学习;如果毕业后想考研,最好选名牌大学,而上本科时最好选择基础性、理论性、适用而较宽的学科,基础知识越扎实越有利于继续深造;相反如果本科选择的专业比较窄,考研选择专业时可选择的范围就会更窄。所以本科学文科不如读文史哲,读理科就最好学数理化;毕业后想出国深造,一定要上一所好学校,专业反倒无所谓,因为国外学校很看重国内院校的牌子,太热门的专业反而不容易申请出国留学。参考资料源于: http://www.whjy.net/gkzt/zytb/64484.shtml

C. 辩论赛:(正方)学生选择名牌大学的冷门专业好 (反方)学生选择普通大学的热门专业

这个不必提供资料。很多公司招聘,只要211,,95,甚至特定,比如清北专复这样的学校。属你不是这个学校出身,根本不看你的简历。这方面的资料可以搜索的。早年大摩这些投行,都是限定几所学校。其他根本没有面试机会。就算是现在也一样。学校出身很重要。

另外,就是本科大多专业不对口,好的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见识要比一般学校好很多。至于冷门本身,未必是真的冷。比如气象。而且冷门也有牛人啊。比如郭广昌,出身哲学系。。。

冷门专业未必有优势。但名校的好处是起点高。不过起点高,也要在学校努力。这个起点高,包括很多,比如见识,人脉(因为你身边的牛人也多),机会,认可度等等。

所以你要建立你的辩论立足点。这个逻辑包括两个方面。
1.名校的平台优势往往盖过专业优势。
2.平台优势依然需要个人努力,方能发挥最大优势。

这样你的立论就不会有明显缺陷,不容易一反驳就失去阵地。

D. 辩论赛:选专业看兴趣还是看就业前景有利于就业前景的话题或者回答有哪些急急急

提供一点资料 供参考

用理性投资的心态选志愿

当年易中天老师的女儿填报高考志愿时,易中天给了女儿四个原则:第一是兴趣原则,选感兴趣的专业;第二是优势原则,选最能体现自己的优势的专业;第三是创造原则,这个专业毕业以后从事的工作应该是具有创造性的,而不是做简单重复的劳动;第四是利益原则,这个专业最好还是能挣钱的。“因兴趣而有动力,因优势而有能力,因创造而有潜力,因利益创造收益”,这四个简单明了的原则值得高三考生和家长们慢慢体会和好好借鉴。

无独有偶,有“股神”美誉的投资家沃伦·巴菲特,在分享投资成功经验时,总结出四条“金科玉律”,其中包括:1、理性投资——利用市场的愚蠢,进行有规律地理性投资。市场上充斥着众多不理性的投资者,只有认识自己的愚蠢,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和贪婪,才能利用市场的愚蠢。2、精心选择——坚持将精力应用于寻找并精选长期稳定、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超级明星企业,精心分析这些企业的经济状况和管理素质,集中投资,长期持有。3、控制风险——安全是成功的基石,注重安全首先要控制可能的风险;其次才能获得相对高的收益,才能保证投资盈利。4、拒绝盲从——投资人财富上的成功与他对投资目标的了解程度成正比,投资过程中不相信任何小道消息,坚持独立思考。

填报志愿是一次事关人生投资的重大决策,如果说衡量巴菲特投资成功的标准是赢取多少资金,那么衡量人生投资成功的标准则是赢取的人生幸福感有多少。用理性投资的心态,审慎对待高考的院校和专业选择,可以为这笔投资注入更多的理性和预见性,赋予志愿填报更清晰的目标和更多的智慧投入,从而为孩子的未来带来持久的良性发展,获取更好的长期回报。从这个意义上说,巴菲特的投资“金科玉律”带给我们不同寻常的启示。

随着就业难度的增加,上大学目前已经变成了一项典型的风险投资行为。在这项投资中,考生的投入主要包括考分、求学期间耗费的时间和资金投入。投资回报主要来源于毕业后的就业收益。能否取得这笔收益,取决于是否有相应的单位按照人才选聘的要求录用他。如果进一步细分,填报志愿的投资与回报可以分为多级:第一级的投资包括高考考分以及考前所有的学习时间和资金等投入;第二级的投资包括大学期间所有的学习时间和资金等投入。第一级的回报包括能否被高校录取,并获得相应的文凭、知识和技能;第二级的回报包括能否顺利就业并获得相应的物质报酬和职务晋升的机会;终极回报包括整个求学和就业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综合能力以及物质回报能否满足考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满足个人的心理需要。因此,填报志愿的成功与否并不能简单地以能否获得高校录取通知书来衡量,应更多考虑第二级回报,尤其是终极回报能否实现来衡量。笔者将以下面的一个实例向大家作进一步分析。

有一个家庭,两个女儿,姐姐考上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去了一家日本公司,做高级软件工程师,月薪1万多。该到妹妹考大学了,父母就逼她也像姐姐一样报考计算机专业。妹妹虽然心里不愿意,但迫于父母的威严和“好心”,就听从了父母的意见。但是妹妹的学习情况并不理想,成绩不好,也越来越学不下去,一回到家就和父母发脾气、闹矛盾,甚至一年多不想跟父母说话。父母带着内疚的心情找我咨询。经过了解,才知道其实妹妹的文笔非常好,而且艺术创造力也很强,作文在高中时经常在班里被老师当范文读。而父母却坚持说搞文学没出路,应当学工科,这样就可以像姐姐一样学有大好就业前景的计算机专业。结果在大学由于计算机专业课程繁重深奥,她勉强维持及格,感到无颜面对老师和同学,文学的爱好也逐渐消磨殆尽。

其实,为了高薪而不考虑兴趣和特长选择专业的做法不是理性投资该有的行为,上文父母为妹妹志愿选择运用的策略仅仅考虑第一级升学目标的实现,而忽略了第二级就业目标和终极需求目标的实现,在就读和就业时必将为这份人为的不理性埋单,实在是遗憾。

这里,我们不妨借用经济学中机会成本的概念来分析一下理性投资的重要性。在经济学上,同一种资源在多种活动之间选择使用时,一旦将它用到某一项活动中,便将同时丧失掉将其用于其他活动的机会,不管选择哪一种活动都将有收益,机会成本指的就是那项被放弃的活动所能带来的收益。例如一家企业拥有1000万元资金,如果用于A项投资,企业可以获利100万元,但现在用于B项投资,只获利80万元,B项投资的机会成本就是A项投资的最高收益——100万元,两项投资相比较,净损失20万元。可见,机会成本是指本来可以得到,但因为选择失当实际没有得到的收益。计算时有一个公式:经济利润(或亏损)=会计利润-机会成本。如果上述计算的结果是正数,说明企业获得了经济利润;如果是负数,说明实际上企业蒙受了经济亏损。

我们就上面例子作如下分析:该女生的考分作为投资的资源可以投向她现在就读的学校和专业,也可以投向她喜欢并擅长的与文学相关的学校与专业。假设家长充分考虑该生热爱文学,具有利用文笔好有想象力完成相应新闻媒体创新的潜质,她的考分也完全具备被相应大学和专业录取的条件等因素,合理指导该女生利用考分所对应的排名选准志愿,她的大学生活将会积极主动充实,日后她在学习和工作中创造的价值与获得的回报都将更多。但是事实上的填报让该女生痛恨这个既不喜欢又不擅长且日后就业趋势不如新闻传媒类专业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指为亮“红牌”的专业。“红牌”专业主要指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高失业风险型专业)。该女生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上将耗费的学习时间、资金与新闻传媒类专业相比并无太大变化,但是,学习动力不足必将导致她学习成绩不理想,进而影响她的职业生涯发展;将来就业时两个专业在物质收益(可以用人民币等物质衡量)、精神收益(可以用成就感、满意度、社会地位等衡量)和职业发展(可以用就业机会、职业成长路线等衡量)等方面必定会有非常大的差别。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填报时的挫败感、就读时对学业的厌恶感以及就业时因工作不力产生的失落感,都将极大地增加两项投资比较时的亏损,填报志愿的不成功在心理感受上带给该女生带来的伤害不容忽视。

理性的人生投资强调关注人生进阶的平台,填报志愿时的“夺宝大战”争夺的就是最利于个人发展的平台。人可以通过登上一个又一个的平台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充实人生,服务社会。一般的人随波逐流,社会把他放到什么样的平台上,他就在这个平台上生存;聪明的人会去发现立足的平台与更高一级平台的关系,努力登上新平台,拓宽发展的空间;高明的人会在出发之前设计好平台间的最佳路径,他们注重整体效应,善于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善于借用每一个平台中的资源,稳步登高。高明的人对社会的贡献更大,社会给予他们的回报也更多。所以说,科学填报志愿,合理规划人生是非常有道理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应当值得我们家长和考生们高度重视!

对学校、专业和兴趣问题的纠结

我两个同事的孩子,前两年都考取了很好的大学,没想到入学后却纠结于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一个毅然决定退学重新选择学校,一个正在徘徊。

学生甲:2009年考取了浙江大学计算机专业,学校和专业都是自己选择的,在浙大上了一年后,他不满意老师的授课方式,自己赴香港考察了五所大学,遂决定退学复读报考香港的大学。今年他将再次参加高考,去实现他的目标。

学生乙:2009年高考成绩优异,被某重点大学生命科学专业录取,高考成绩是该校当年录取的第一名。但一年多后,他觉得自己很不适合这个专业,更喜欢学习动漫、艺术,家长为此与其多次沟通,但没有奏效,孩子的情绪直接影响到了学习成绩,现在痛苦地纠结中。

两个学生都是自己选择的专业和学校,家长只是起了参谋的作用。不同的是甲同学,上大学后仍然喜爱自己的专业,只是对现行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不满意,觉得香港的学校更适合自己;乙同学在选择专业时,家长曾提醒生命工程专业未必适合,而且毕业后不太好找工作。但是乙同学受高中老师宣传的影响,决定报考。

上述情况虽属个别,但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甲同学目前所在的复读班,就有多个从著名高校退学重考,有个在北大数学系读了三年,居然也复读重考换专业。去年我女儿复读的学校,就有在北大念了一年小语种后退学,复读重新考取了北大医学部。

孩子们对专业的选择,有时候盲从于社会追捧的热门专业,自己能否达到专业课程的要求没有深入的了解。建议家长,对于孩子想报的专业,家长应该找来在大学中要学习的各门课程让孩子有大致的了解,剔除兴趣的因素外,关键看这些课程的要求对你是否有难度。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人的学科优势不同,有时候喜欢的并不一定适合你。比如报金融,如果你的数学不太强,学起来会很吃力;学小语种,如果你不具有语言的天赋,花费时间要比别人多。选择专业不能一味凭兴趣,还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擅长,冷静思考。况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兴趣发生转换也是常有的事。

我的表侄当年参加高考时,也和许多的男孩子一样喜爱计算机专业,喜欢它源于喜欢游戏、网络,对该专业今后学习的科目并不了解,一志愿一专业报了北航的计算机系,结果被北航工商管理录取,当时心里有些郁闷,还找到学校询问转系问题。一年后他对我说:“幸亏没去计算机专业,自己不适合学计算机,对编程没有感觉,如果去了,也是垫底。”由于他数学好,学工商管理很轻松,大学四年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最后学校保送他金融专业硕博连读,现在一家金融单位工作。如果当年他凭兴趣考上了计算机专业,他的成绩在班里肯定不是优秀的,也不会有硕博连读的机会。

兴趣并不一定是你的长项,有时候录取的专业虽非自己的所爱,也许它更适合你。再说,本科只是高等教育的基础,读研的时候可以重新确定专业。个人认为完全没有必要耽误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退学重考。况且今后就业,真正与专业对口工作的人并不多,大部分人都从事着与本科专业无关的工作。除有的岗位对专业有特殊要求外,很多岗位录用的人并一定专业对口,用人单位更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量。所以,在大学期间除了学习,要让自己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情商更重要。

考虑到今后的就业,选择专业时,不妨将父母、亲朋好友能帮助找工作的范围作为专业定位,这是从实际出发,就不能过多地考虑兴趣爱好了。现实中,能有多少人能把本职工作与兴趣爱好相结合,那只是个理想,大多数人的工作与个人的爱好不沾边。

E. 急!辩论高三学生选专业还是大学

1.好的大学是保障,学的再好,简历投不出去多尴尬。
2.用人单位往往根本不知道内你这个专业好不好,我曾经见到容南大工科刷掉东南工科的,毕竟南大的将来无论做什么,也是给公司长脸。
3.专业不看好坏,要看兴趣,不要看热门与否,要看潜力。

所以,我认为学校重要

F. 辩论:选一个好大学重要还是好专业重要 我方观点是好专业重要,求材料 谢谢

进入好大学之后的确可以换专业。。。但是对于成绩要求很高。。。要是你在这个专业里已经名列前茅。。。又为什么要换专业?这句话就是一句空谈

G. 求好大学比好专业重要的辩论材料

你就和对方说
你们上大学都是先选专业还是先选学校(很明显都是先有了要学的专专业才去去选学校,而不属会有人因为这个学校好才去学这个专业吧)。这就好比没有母鸡哪来的鸡蛋,既然专业成了学校的前提那就没必要在辩论下去了,你就赢了。

H. 辩论赛大学生学校比专业重要,我是反方专业重要,求高手指点啊

从专业和职业的关系来看:从某种意义上说,选择专业就是选择职业,就是选择未来。专业虽然并不能决定某个人将来从事某项特定的具体职业,却基本上界定了未来职业的范围。

从人的成材角度来看:一个人在学校的时光是短暂的,而专业陪伴人的一生。此外,现在大部分高校都经历了改名,或者向综合院校发展,它们的名字可能很好听,但其实学校的特色和专业情况很模糊。读此类学校,很容易“毕业即失业”。

本科专业的学习对一个人的思维形成很关键。在专业上有所成,往往能弥补学校名声的不足。

对于那些毕业即就业的考生而言,应该在专业选择上多下工夫,学校则相对次之。特别是理工科学生,一些技术性较强、就业前景广阔的专业应给予充分考虑。

上大学填志愿,高中毕业生们普遍会遇到一个纠结的问题:选学校重要,还是选专业重要?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多家高校的招生负责人,对此问题分成两个派系重学校派者认为现在的就业都不对口,毕业院校才是“招牌”;而重专业派者则认为术业有专攻,专业就是“饭碗”。

某职业机构负责人指出,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一定要将个人兴趣特长与社会发展形势相结合,应首先分析目前短缺的人才在四年后的情况,以及该专业在四年后可能的发展方向,其次是分析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兴趣,将个人兴趣、个人能力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既不要盲目追求名校和热门专业,也不能只顾个人兴趣,一定要做到理性与感性相结合。”

学校派

【实例】小林高考填报志愿是某高校的法律系,但最终他并不能如愿。当时摆在他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读该高校的化学专业,一条是降到下一级学校读法律。

经过权衡之后,他最终选择了名校。上了大学一年后,他便辅修了法律,甚至把法律当作主攻的方向,在临毕业前便拿到了法律学位。找工作时,他凭着学校的好“口碑”和双学位,被一家跨国咨询公司录取。

【观点】好的大学名声,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社会上也更有流通价值。无论去到什么单位,负责人都会第一时间看你是不是名校出身。

普通大学为了提高吸引力,专业比较时尚热门,但水平可能还不如知名学校的一些冷专业。并且,好大学的冷门专业也都在与时俱进,比如以前叫信息管理系,现在叫资讯系,以前叫新闻学,现在叫媒体传播一样。即使是哲学、考古这些专业,只要成绩优异素质好,一样会被注意。

现在大学经常根据社会需要来打造专业名称,以为这就是对口,但是实际上很多毕业生往往不是去到自己对口的岗位,比如公关岗位,招聘的学生可能是金融学的学生。以为读什么专业就有什么职位等着,其实是件很悬的事情。

从社会的发展来看,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职员,最后的工作都是非常综合性的,很少死守自己当初大学的专业。进步神速的社会,要求每个人都要不断调整自己。

担心专业不好影响就业,这本身就是对自己素质的担心。如果专业真的不热门,建议全面提高自己的水平。

对于准备大学毕业后出国或考研继续深造的考生,应该首选学校,名牌大学师资力量强,社会声誉高,考研、出国机会较多。

专业派

【实例】小程学的是经济新闻专业,毕业之后却在银行工作。她觉得,如果自己的专业是金融学或者经济学,做起来会更加得心应手,升职的空间也更加大。“对那些要求专业技术的工作来说,所学专业对口与否挺重要的。”

【观点】从专业和职业的关系来看:从某种意义上说,选择专业就是选择职业,就是选择未来。专业虽然并不能决定某个人将来从事某项特定的具体职业,却基本上界定了未来职业的范围。

从人的成材角度来看:一个人在学校的时光是短暂的,而专业陪伴人的一生。此外,现在大部分高校都经历了改名,或者向综合院校发展,它们的名字可能很好听,但其实学校的特色和专业情况很模糊。读此类学校,很容易“毕业即失业”。

本科专业的学习对一个人的思维形成很关键。在专业上有所成,往往能弥补学校名声的不足。

对于那些毕业即就业的考生而言,应该在专业选择上多下工夫,学校则相对次之。特别是理工科学生,一些技术性较强、就业前景广阔的专业应给予充分考虑。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一个选择会影响人一生的命运。专业的选择是人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也是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时所要做的第一个选择,但由于社会经验不足,不少考生往往对自己喜欢什么专业还不是完全了解。很多考生和家长对专业选择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且缺乏必要的方法,于是出现了“紧盯名校,不顾专业”的现象,有的甚至到了“专业无所谓,有学就去读”的地步。这种观念误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量“毕业即失业”的后果。
选专业比选学校更重要
经过了近十年因“只要上学,不论专业”而造就大量“毕业即失业”的教训后,家长和考生在面对择校问题时已逐步发生了转变。教育咨询专家认为,比起之前考生“重学历轻能力、只要证书不管就业”的现象,现在的考生他们不仅关心专业的就业前景,更注重各学校的培养计划,是否能使他们真正学到有技术含量的知识。许多负责考生与家长咨询的老师都说:“这两年的咨询服务工作越来越重,因为现在的考生更加务实和脚踏实地了。”
可以从两方都很重要,但专业重要方面来着手。分四个角度来说,一是好学校好专业的,二是不好的学校好的专业,三是好的学校不好的专业,四是不好的学校不好的专业。四个角度相互比较并举例论证你的观点即可,先一三比较得出学校一样专业重要,再二四比较的出专业更重要,最后一二,三四比较也可得到结论,这样比较全面一点。

I. 各位我要参加一次辩论赛,主题是选择热门专业还是选择名牌大学更重要请给我一些建议

填报高考志愿时,在同样的分数段中,是选择名气大但专业不太热门的学校,还是选专业很“热”而名气稍差的院校?对广大考生和家长来说,这是一个两难的棘手问题。对此,湖南省会一些高校和就业指导部门的专家认为,这种情况考生应根据自己成绩、兴趣爱好等情况综合考虑,有针对性地权衡院校与专业。

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

中南大学招办一位负责人建议,如果你平时成绩一般,但这次高考发挥不错,而且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再考研、出国,选择时恐怕报“热门”专业更为有利,因为这样可以不必为将来的就业犯难。如果是潜质较好、成绩拔尖的考生,家庭又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最好选报名牌大学,因为名牌大学毕竟实力雄厚、条件优越,进大学以后可凭你的实力再读第二学位,或考研时再选别的专业,这样会更有利于你将来的深造与发展。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高分奔名校,中低成绩选专业”。

当然,这只是原则性建议,各人具体情况不一,还需考生自己把握。

“冷”与“热”是相对的

具体到专业选择上,省教育厅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欧阳增铜认为,随着不同时期人才供需关系的变化,职业的冷、热也在发生变化,这必然导致专业的相对冷热。如前些年颇受冷落的机械、师范、园林等专业,如今却是抢手的热门专业。他说应审时度势,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这种趋势变化对学校和专业的冷热会产生直接影响。

专家们还认为,并不是每个“热门”都适合所有考生。有些热门专业,毕业生虽然在社会上很抢手,但如果你对它缺乏兴趣爱好,或性格、气质类型不合,就不必去硬挤。其实从辩证的观点来看,冷门专业往往是考生问津不多,相对竞争力不强的专业。如果你具备一定的实力,又对这方面的专业有浓厚的兴趣,选报“冷门”不仅录取几率大增,而且入学后会比较容易成为优秀生,毕业后完全有可能被很不错的用人单位相中。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近年来,不少高校开设了形形色色的新专业,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又当如何抉择﹖

省会知名职业规划师赵静芳建议考生,首先要知己知彼,真正清楚自己的长处所在、兴趣所在,将来自己究竟适合从事研究型工作还是应用型工作,自己究竟是动手能力强,还是思维分析能力强﹖了解了自身实际情况后,要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有个大致的规划。尽量选报自己喜欢的专业,切不可一味求“新”求“热”。因为,专业并非越新越好,也不要只从名称上判断是否热门专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应尽量选择师资力量强、办学条件好、专业特色鲜明,并且在国内同类专业研究和教学中居于领先地位的院校专业。

热点内容
生产工瞧不起本科生 发布:2024-05-10 04:04:57 浏览:382
美国亚特兰大大学排名 发布:2024-05-10 03:54:53 浏览:870
邳县考上大学的人 发布:2024-05-10 03:53:23 浏览:211
辽宁大学研究生复试是等额复试吗 发布:2024-05-10 03:37:00 浏览:59
南京审计大学本科二批招生 发布:2024-05-10 03:36:16 浏览:264
武汉大学李石君博士生 发布:2024-05-10 03:36:14 浏览:730
欢迎大学教授的标语 发布:2024-05-10 03:35:20 浏览:159
西安工程大学博士 发布:2024-05-10 03:25:10 浏览:763
体育经济学大学排名 发布:2024-05-10 03:15:53 浏览:251
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进教授 发布:2024-05-10 03:14:43 浏览: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