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名单 » 大学生业余时间规划

大学生业余时间规划

发布时间: 2021-03-07 07:38:54

大学生应该怎样合理安排自己的业余时间

这需要学会管好自己,首先是要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为了能专心致志,明确目标是很有帮助的,因为具体明确的目标可以产生具体结果,也就是说目标具有结果导向性。再说的具体点就是:我们只有很清楚的知道了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我们大脑才会提前做好准备,调整好状态、心态去面对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不过要注意的是,这个目标不能是长期目标(如果是,还必须把它细分),它的时间间隔一定要合适,因为我们的注意力集中程度会随着时间的间隔产生松动和减弱。

其次,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
先明确自己的时间利用效率,就是感受时间的长度和时间段内能做多少事。例如:设定十分钟“倒计时”,看在这段时间内能完成多少事;接着,先“预估”完成某项任务(读书、作业、工作等)的所需时间,然后再和“实际”所需时间做比较分析。如此经常练习,就能帮助我们了解不同任务所需的时间长短,进而预留足够的时间,完成各项任务。
其次,制定确实可行的作息表,张贴在房间的显眼处。如果接连几天,都无法依照预定时间作息,应找出原因并做调整。制定作息表的关键在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时间规则,“自己做得来”的内在意识会比较乐意遵守。只要坚持一段时间,我们的时间管理能力自然会提高。

其三,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
大学的自学更多的是靠自己去阅读学习,而且有效阅读也是所有学习能力的基础,所以提升学习能力最基本的要先“学会阅读”。提升阅读能力可以学习一下快速阅读,快速阅读是一种相对科学、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掌握快速阅读之后,在阅读文章、材料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提取段落、文章的脉络和重点,促进整理归纳分析,提高阅读理解效率;同时很快的阅读速度,还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游刃有余的做其它事情。具体练习可以参考: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软件,安装软件即可进行试用训练。用软件练习,每天一个多小时,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提高阅读速度5倍左右,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思维力等也会得到相应的一些提高,最终提高阅读、学习效率,取得好成绩。
再者,在阅读过程中,要学会并养成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阅读的习惯,使我们在阅读时善于发现重点、新问题、新观点和新材料。在读书的过程中或读完一本书的时候,要学着做点读书笔记,记录一下书本的脉络主旨、主要人物、事迹、以及阅读感悟(思考)等,一些优美词句也可以摘抄一下。

其四,要学会自我监视。
人总是有惰性的,所以要学会检视自己。定期做纪录并检视,写下自己想要改善的问题、列出错误的地方、检讨学习心得:“我学会了哪些知识?掌握了什么技能或方法?我是怎样解决问题的?在解题中有没有什么遗漏或错误?将来如何避免?在日后的学习中要怎样做比较好?”这些自我评价的过程,会使我们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优、弱点,找到出现具体问题的具体原因原因。

⑵ 大学生在大学应该怎么规划自己的业余时间

首先确定自己在大学毕业后是考研还是工作
考研的话,就提前学好考研考试科目
工作的话,就提前联系实习单位,学习工作需要技能。
还有要多读书,广泛的阅读。学校图书馆的藏书都是大家的学费买的,不看就赔大发了。

⑶ 大学期间业余时间较多,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大学是一个半社会的状态,每个学校都会给学生留出许多的时间,而有的学生就无法好好安排好这部分时间,导致大量时间的浪费,所以我们必须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让自己有事可做。

学习一项新技能。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各种各样的新技能,新知识,也从原来封闭的状态开始流动起来,比如像pr、ps等等,也可以学着写东西,等等,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有新技能。

大学时间真的很宝贵也很充足,希望我们都能利用好自己的大学时间,度过一个充实的大学。

⑷ 如何合理规划大学课余时间

大学生活是美好的,大学除了上课的时间有很多空闲的时间,大学生不应该浪费在游戏上,那么大学生如何合理的安排课余时间呢?大学生可以如何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呢?

大学生要安排充足的时间进行学习
大学生在大学里要正确的掌握学习的方法,这是成功的捷径,大学生进人大学后碰到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学习方法的不适应。他们习惯老师天天陪伴、督促、被动接受知识的中学学习方式,对大学的学习特点和规律一无所知。进入大学以后,面对生活需要自理、学习需要自主、大量的学习时间要求自己安排等,他们感到无所适从,学习成绩明显下降。据了解,近年来,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补考人数较多,一般占总人数的20%左右,有的甚至在30%以上。因而大学新生迫切需要通过向老同学取经、向老师取经等各种渠道,尽快了解大学学习特点和规律,并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经验,迅速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特点和大学学习特点的学习方法。谁能最快地适应大学学习方法,谁就能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
大学生要多参加一些活动
每当大学生开学的时候,学校里的各大社团都会招新。主要就是面对新生展开的,大学新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加入不同的社团,比如街舞社、吉他社、旱冰社、自行车社等等,大学生可以加入多个社团。加入社团有很多好处,比如可以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拓宽自己的交际面,还可以大家一起切磋技术,交朋友。
大学生要多进行体育锻炼
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群,大学生的平时的学习生活又使我们不得不长时间不能活动,所以,我们更需要体育锻炼来强健我们的身体。体育锻炼能增强大学生的体质。天天深陷于繁重的学习生活,若想应对自如,一个强壮的身体是必不可少的坚强后盾。强健的体质还能帮我们抵御许多疾病的侵袭,使我们免于疾病的干扰,从而有更多的时间更好地进行大学生活。还有,比较长远地讲,一个强健的体魄对于我们寿命的延长也是大有裨益的。大学生体育锻炼还能增强我们的心理素质。许多体育锻炼不仅对我们的身体有着考验、锻炼的目的,而且还考验锻炼着我们的毅力、耐力等心理素质。

⑸ 大学生应该如何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

大学让人向往的原因之一就是有很多空闲的时间,虽然可以自由安排,但是也不应该浪费这些宝贵的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在让自己充分的享受空闲时间之余,还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让自己的大学生活过得丰富多彩。

还可以在空闲时间做一些兼职,不仅可以赚一些钱作为平时的零花钱,重要的是还能锻炼你的能力,有一些工作经验,提前了解一个行业,培养自己的耐心和忍耐力。这是很多大学生会作的事情,觉得很有意义,也算是一个特殊的经历。证明自己的能力,同时还能分担父母的压力。

⑹ 如何制定大学业余时间规划表

大一应该还算是比较清闲的,根据我大一的经历,应该算大部分时间都是课余活动那种。首先要明白自己大学毕业干什么,工作、考研还是出国。这样在大学生活中也要有个侧重。

学生会什么的各种社团也基本都是大一学生,多参加一下可以积累经验。但是要注意的是自己应该分配多少时间在这上面。过多时间必然导致学习时间的不足,大一生活看似专业课很少,但是数学英语什么的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对于考研和出国的学生不要花过多的时间在社团上面!

如果是打算读研,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可以多花点时间在学习上面。英语算是长期积累的东西,可以尽可能早的多背单词,多练习阅读甚至是听力和口语。考研的数学算不上容易,可以今早下手。对于出国的学生来说,平时成绩也应该是比较重要的。证书什么也是要考虑的,专业类的证书和驾照什么都要考虑了……

当然,运动是必须的。无论将来干什么,健康的身体永远都是第一位的。平时课余打球、跑步和游泳什么的有机会还是要多去的!不但能锻炼身体,还能多和朋友交流。

兼职什么的有机会和时间也可以考虑,但是一定要注意工作是否合法安全,能否提高自身能力。本人没什么太多相关的经验,不多说了。

不得不提的时恋爱,大学恋爱也算个不错时间。好处么就不多说了,但是尺度要把握好。过度的时间和金钱的投入是不可取的,倘若两个人能共同的进步何乐而不为。

在完成好自己应该的生活和学习之后,一定要有自己的爱好!

⑺ 大学生应该怎样合理安排自己的业余时间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这是因为,进入大学是你终于放下高考的重担,第一次开始追逐自己的理想、兴趣。这是你离开家庭生活,第一次参与团体和社会生活。这是你不再单纯地学习或背诵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第一次有机会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亲身实践。这是你第一次不再由父母安排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而是有足够的处置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支配所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这是因为,这是你一生中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性地接受教育。这是你最后一次能够全心建立你的知识基础。这可能是你最后一次可以将大段时间用于学习的人生阶段,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可以拥有较高的可塑性、集中精力充实自我的成长历程。这也许是你最后一次能在相对宽容的,可以置身其中学习为人处世之道的理想环境。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所有大学生都应当认真把握每一个“第一次”,让它们成为未来人生道路的基石;在这个阶段里,所有大学生也要珍惜每一个“最后一次”,不要让自己在不远的将来追悔莫及。在大学四年里,大家应该努力为自己编织生活梦想,明确奋斗方向,奠定事业基础。

大学四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大学四年应这样度过……

自修之道:从举一反三到无师自通

记得我在哥伦比亚大学任助教时,曾有位中国学生的家长向我抱怨说:“你们大学里到底在教些什么?我孩子读完了大二计算机系,居然连isiCalc[1] 都不会用。”

我当时回答道:“电脑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不能保证大学里所教的任何一项技术在五年以后仍然管用,我们也不能保证学生可以学会每一种技术和工具。我们能保证的是,你的孩子将学会思考,并掌握学习的方法,这样,无论五年以后出现什么样的新技术或新工具,你的孩子都能游刃有余。”

她接着问:“学最新的软件不是教育,那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我回答说:“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

我当时说的这句话来自教育家B. F. Skinner的名言。所谓“剩下来的东西”,其实就是自学的能力,也就是举一反三或无师自通的能力。大学不是“职业培训班”,而是一个让学生适应社会,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平台。在大学期间,学习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学习思考的方法,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只有这样,大学毕业生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我认识的不少在中国读完大学来美国念研究生的朋友。他们认为来美国后,不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他们最缺乏的是思考的能力因为在国内时他们很少思考和决策。

上中学时,老师会一次又一次重复每一课里的关键内容。但进了大学以后,老师只会充当引路人的角色,学生必须自主地学习、探索和实践。走上工作岗位后,自学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微软曾做过一个统计:在每一名微软员工所掌握的知识内容里,只有大约10%是员工在过去的学习和工作中积累得到的,其他知识都是在加入微软后重新学习的。这一数据充分表明,一个缺乏自学能力的人是难以在微软这样的现代企业中立足的。

自学能力必须在大学期间开始培养。许多同学总是抱怨老师教得不好,懂得不多,学校的课程安排也不合理。我通常会劝这些学生说:“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蜡烛”。 大学生不应该只会跟在老师的身后亦步亦趋,而应当主动走在老师的前面。例如,大学老师在一个课时里通常要涵盖课本中几十页的信息内容,仅仅通过课堂听讲是无法把所有知识学通、学透的。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在老师讲课之前就把课本中的相关问题琢磨清楚,然后在课堂上对照老师的讲解弥补自己在理解和认识上的不足之处。

中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更多地是追求“记住”知识,而大学生就应当要求自己“理解”知识并善于提出问题。对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当多问几个“为什么”。一旦真正理解了理论或方法的来龙去脉,大家就能举一反三地学习其他知识,解决其他问题,甚至达到无师自通的境界。

事实上,很多问题都有不同的思路或观察角度。在学习知识或解决问题时,不要总是死守一种思维模式,不要让自己成为课本或经验的奴隶。只有在学习中敢于创新,善于从全新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学生潜在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才能被真正激发出来。

《礼记·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就是说,大学生应当充分利用学校里的人才资源,从各种渠道吸收知识和方法。如果遇到好的老师,你可以主动向他们请教,或者请他们推荐一些课外的参考读物。除了资深的教授以外,大学中的青年教师、博士生、硕士生乃至自己的同班同学都是最好的知识来源和学习伙伴。每个人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都不尽相同,只有互帮互学,大家才能共同进步。

有些同学曾告诉我说,他们很羡慕我在读书时能有一位获得过图灵奖的传道授业。其实,虽然我非常推崇我的老师,但他在大学期间并没有教给我多少专业知识。他只是给我指明了大方向,让我分享他的经验,给我提供研究的资源,并教我做人的方法。他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指导我学习具体的专业知识。我在大学期间积累的专业知识都是通过自学获得的。刚入门时,我曾多次红着脸向我的师兄请教最基本的知识内容,开会讨论时我曾问过不少肤浅的问题,课余时间我还主动与同学探讨、切磋。“三人行必有我师”,大学生的周围到处是良师益友。只要珍惜这些难得的机会,大胆发问,经常切磋,我们就能学到最有用的知识和方法。

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培养学习和研究的本领,为适应今后的工作或进一步的深造做准备。首先,除了学习老师规定的课程以外,大学生一定要学会查找书籍和文献,以便接触更广泛的知识和研究成果。例如,当我们在一门课上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就应当积极去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了解这个课题的来龙去脉和目前的研究动态。熟练和充分地使用图书馆资源,这是大学生特别是那些有志于科学研究的大学生的必备技能之一。读书时,应尽量多读一些英文原版教材。有些原版教材写得深入浅出,附有大量实例,比中文教材还适于自学。其次,在书本之外,互联网也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大学生们可以借助搜索引擎在网上查找各类信息。“开复学生网”开通半年以来,我发现很多同学其实并没有很好地掌握互联网的搜索技巧,有时他们提出的问题只要在搜索引擎中简单检索一下,就能轻易找到答案。还有些同学很容易相信网上的谣言,而不会利用搜索引擎自己查考、求证。除了搜索引擎以外,网上还有许多和社区也是很好的学习园地。

自学时,不要因为达到了学校的要求就沾沾自喜,也不要认为自己在大学里功课好就足够了。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才已经变成了一个国际化的概念。当你对自己的成绩感到满意时,我建议你开始自学一些国际一流大学的课程。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开放式课程已经在网上无偿发布出来,大家不妨去看看MIT的网上课 程,做做MIT的网上试题。当你可以自如地掌握MIT课程时,你就可以更加自信地面对国际化的挑战了。

总之,善于举一反三,学会无师自通,这是大学四年中你可以送给自己的最好的礼物

⑻ 大学生如何规划空闲时间

大学不像高中,不一定要制定那种早七起床晚十才结束学习的时间规划,而是要制定一个适内合自己容的计划,这样更有利于坚持下来。
比如,重要的不是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而是每天保证多少时间学习,多少任务完成。顺序可以打乱,开始的可以不那么早,但一定会按时按量完成才结束一天。

⑼ 大学生应该怎样规划自己的时间

首先要知道,不能因为年轻,就可以挥霍自己的青春!建议如下:
1、修完学业版,成绩表权不要太难看。只要不是智商问题,成绩就不能太差。否则用人单位有理由相信你学习不努力;那工作后会努力吗?答案肯定好不了。
2、社团活动和兼职可以适度参加,但不能占用多少时间。说实话,学校社团和兼职学来的那点东西,在企业里面实在是不值得一提。没有也罢,还帮你省出不少时间。
3、如果是理工类,争取傍上老师甚至学长的项目。用人单位一般对从业经验都有要求,刚毕业没法挣到经验。所以,实际的项目参与,能有提前效锻炼你。
4、挤出来的时间,多涉及学习与专业有关的边缘学科和常用文体写作,对你今后的提高大有裨益。现在理工类学生,写东西真不咋的,专业象牙塔使视野又不开阔,影响发展后劲。
仅供参考,祝你成功。

⑽ 大学生应该怎样安排业余时间

作为大学生,他们的课余时间成倍增长,他们可以选择的安排的事项也非常得多,他们可以根据自己未来的规划进行安排,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安排,还可以以学业为重进行安排。那么大学生应该怎么安排业余时间呢?


其实时间安排没有什么定性的规定,没有什么应不应该的。但是我个人觉得,既然还是学生的身份,尽量以学习为重点,至少一半的时间安排是以学习为主的,剩余的一半时间可以根据个人的意向不同进行安排。

以上就是我根据不同重心的学生的计划安排的分析,希望对你的问题有所帮助。大学生就是一个自我成长的阶段,老师都只负责领进门,后续的学习他们不会过多追问,所以作为大学生要主动自觉地去学习,不要被突然的自由迷花了眼。

热点内容
上大学换手机号码 发布:2025-05-12 17:13:40 浏览:252
浙江大学张彬教授名单 发布:2025-05-12 17:09:53 浏览:641
山东大学第三附属小学 发布:2025-05-12 15:59:56 浏览:192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录取情况 发布:2025-05-12 15:00:05 浏览:980
2016广东大学暑假放假时间 发布:2025-05-12 14:43:40 浏览:133
山东科技大学综招时间 发布:2025-05-12 14:15:40 浏览:27
植物保护美国大学 发布:2025-05-12 14:05:50 浏览:673
美国前20大学好在哪 发布:2025-05-12 13:54:32 浏览:299
中医院大学城分院挂号 发布:2025-05-12 13:44:22 浏览:25
2016大学放假安排时间表 发布:2025-05-12 13:27:20 浏览: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