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名单 » 大学之路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

大学之路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

发布时间: 2021-03-08 22:15:16

A. 关于大一新生大学之路我们这样开始的好词好句

1、计日以俟:数着日子等待。极言盼望之殷切。
2、期待是生命的动力,有别人的期待也有自己的定位。别人的期待对自己有一种无法抵抗的推力,成为自己背后的“幕后黑手”;自己的定位是自身充实的体现,展现自己在理想面前的自信“英姿”。关于期待的好词好句好段。
3、翘首企足:仰起头,踮起脚。形容盼望殷切。
4、举首戴目:举:抬起;戴目:仰视的样子。形容望着远处而有所期待或殷切期待。
5、悬悬而望:形容一心一意地期待、盼望。
6、期待是一种境界,就像千古的钓者,一舟,一蓑,一笠,独立寒江,垂钓一江冬雪。期待是一种爱恋,就像冥冥中的一对爱人,一见钟情,相濡以沫。关于期待的好词好句好段。
7、我只能期待轮回,因为我将梦失落在这个冬天!静静地慢慢地溶入了大海,http://tongxiehui.net/by/20353.html也许是人生本就这样无奈吧!我想不出来还有什么比冬的寒意更让人失落!细细的回想着以往的种种事迹!好像失去的恰恰是心中最难舍弃的记忆!得到的是眼看岁月的痕迹挂满脸庞!我们却无可奈何!或许人生就是这样,我们在不经意告别昨天的时候!迎来的就会无情的青春流逝!我昂望星空,探索尘世间是否有轮回之说,是否存在地狱天堂,是否真有来世!能让我们去补偿今生留下的遗憾,我远眺大地,去感应每一个生命留下的气息,去寻找我的期望。
8、小时候,我期待着天天都能有糖果吃;稍大一些,我期待着每天都能与伙伴们一起玩耍;上学后,我期待着每次考试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而现在,我期待着自己能像‘他们’一样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9、我们盼望相聚,又害怕相聚!相聚有多少甜蜜,离别就有多少苦楚。于是,在青山绿水的悠然和残阳如血的静寂中,我们渐渐学会了期待!
10、期待是什么?有人说,期待是希望;有人说,期待是美好事物的源泉;有人说,期待是人成功的引导思想等等。每个人都有对同一事物同一个词抱于不同态度,各抒不同观点,这就是现实。期待是什么没有一个唯一定义,随着人们的想法而改变。
11、期待是一种寄托,就像我们灵魂的每一次远游,每一次都生出新的希望,而最终的归属,就在你蓦然回首的地方。
12、倾耳拭目:倾耳:侧着耳朵;拭目:擦眼睛。认真听,仔细看。表示急切想看到所期待的事物。
13、枯苗望雨:形容殷切盼望。
14、我想,向日葵是最幸福的。至少,它不为别人的幸福而幸福,每天追赶太阳就是它最大的幸福。它的幸福不是短暂的,而是长久的,因为每天太阳都会升起又落下。当太阳落山的时候,向日葵就会期待明天的太阳,虽然太阳每天都是一样的,但它还是执着地期待着太阳期待着幸福……
15、企而望归:企:踮起脚后跟。踮起脚后跟盼望归来。形容殷切地期望。
16、倾耳戴目:戴目:仰视的样子,指望着远处。形容期待、盼望的样子。
17、指日可待:指日:可以指出日期,为期不远;待:期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18、沐浴在幸福的晨光中,眺望着未知的岁月,晨夕暮霭斑驳而至,山山水水叠映而来,告诉天,告诉地:梦星永远有你的天空,记忆里你已定居,无论饮尽多少岁月的沧桑,我都会期待,幸福地期待,期待着幸福。
19、我们在期待中渐渐长大,我们在期待中慢慢成熟……我们已经习惯了人生之旅的聚聚合合,我们已经不诧异前进路途中的沉沉浮浮,起起落落……
20、唐朝诗人李商隐的<锦瑟>诗可谓名句众多,其中: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等可谓脍炙人口,传颂至今。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这首诗的结尾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记得有一首英文歌,用了<此情可待>做为歌名,那优美的歌声还真的令我们想起了那久远的美好,想起了深埋我们心中经年的期待。
21、心中这个永恒的期待,融化成泪水,泪水汇成河流,我在河流里轻轻投下一只漂流瓶,期待着在某个年代,你会捡到。()
23、目断鳞鸿:鳞鸿:鱼和雁,比喻书信。形容望眼欲穿,盼望书信到来。
25、期待其实就是每个人对事物或人的一种思想愿望,并不确实存在。不过却是一种成功、美好之中的至关重要的物质,期待就是那么简单而重要。
26、尽管我并不认为期待都是好的,就像付出与结果不一定成正比一样,所期望的与所得到的总是有差距的。也许,开始我们抱着热情选择自己所爱的,期待最美好的结局,就算一路上遇到困难,遭遇打击,一路上孤独无助,不知所措,为了那份期待,我们还是痴心不改,无怨无悔。
27、翘首以待:翘首:抬起头。形容殷切盼望。
28、皮松骨痒:形容表面轻松自如而内心急切盼望。
29、期待是一种补偿,像一双手轻轻的缝合了遗憾,期待是一种奋斗,它不会眷顾坐享其成的人,期待是一种欣慰,像一阵春风吹开了眉心的忧愁,期待是一种幸福,它将引领你走出痛苦……
30、翘首跂踵:翘首:抬起头。抬起头踮起脚。形容殷切盼望。
31、目盼心思:双眼盼望,内心思念。形容企盼想念之切。
32、万众睢睢:睢睢:仰视。所有人的眼睛都看着上面。形容人们共同期待或感到惊奇的神情。
33、理想之路,光明之路,不同时期的人们有不同的追求与奋斗的目标。为了这一条条道路,他们不畏各种磨难与艰辛,甚至付出了生命。他们是一群可亲可敬的人。我期待着能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人生的这条条路很长,而梦想的彼岸又是多么远,但我依然坚信,只要不断努力,我的期待中会实现。
34、风没有因为旁人的质问而停止它的音乐,落叶没有因为遭到责备而改变它的舞姿。我们,又何必因为旁人的不解而终止自己的梦想不如抛开一切,心存一种期待,勇敢地走上自己的前程。
35、每个人对某个事物都会有期待,例如父母期待儿女健康成长,老师期待学生学业有成,朋友期待自己宽容大度。我也不例外,只不多我期待的是轮回。
36、期待是一种过程,是一种向往,怀着殷殷期待的心情,聆听着此情可待的歌声,即使到达不了你梦中的彼岸也并不重要,因为你那满溢着快乐和忧伤的过往已经抒写了你充实的人生。
37、期待是每一个人心空的星星。一个人,不分时代,不分年龄,不分贫富,都曾有过梦,有过期待。也许,我们曾在期待里受过伤,被期待抛弃过,或者在期待的方向迷了路。但对于每个人,无论什么条件、什么环境都应有期待,其实,它并不意味只是一种压力,有可能是鞭策我们的动力;它并不意味只是一种妄想,也是需要付出行动的。

B. 为什么中产阶级的孩子最辛苦

小懂说

吴军博士说,无论中国还是美国,我们都看到中产阶级的孩子最辛苦。

这背后是中产父母对于孩子阶级跃升的渴望:如果你处于社会最底层,想要上升到中产阶层,你只要学会技能教育就可以了。而如果你处在中层,则需要全面掌握技能教育、博雅教育和通识教育。

向上的通道注定艰辛,向下的通道永远为你打开。

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极为重视,不惜重金,不惧任何艰难困苦,只要能让孩子上个好学校、考上清华北大名牌大学,砸重金买学区房、每周跨越城区奔波于数个培优班、“冒着生命危险”陪读陪练,一切在所不惜!

可父母和孩子背负的压力越沉重,得到的结果却往往跟想象中的情况相去甚远。

很多父母无奈又痛苦地抱怨:“为什么我在孩子教育上花了这么多钱,这么多时间,还是得不到我想要的结果?不是说付出总会有回报的吗?”

也有人会说:“用学区房来筛选学生,最后都是富人才买得起学区房,上得了好学校,这太不公平了!”在焦虑与抱怨的漩涡里不能自拔!

吴军博士有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

如果一个人在20岁的时候相信绝对公平,说明他是个有情怀的人;可是,如果一个人在40岁的时候,依然相信绝对公平,那就有点傻了。世界是不可能绝对公平的,因为一旦出现绝对公平,世界就停止进步了。只有这个社会存在公平,同时也存在不公平,有多样性和变数的时候,才会往前发展。教育,也是如此。

本文观点:

教育资源有限,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得到最优的资源,没有绝对的公平。

清楚认知自己所在的位置,急于一步登天,误娃害己。

向上一个阶层的过程注定是艰辛的,向下的大门永远敞开。

人的基因、智力、能力天生不同,别用孩子的短处去拼别人的长处。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

在中国,可能进入清华北大,就是算得到最好的教育了。

先来看今年清华大学招生的一个数据:录取人数是3500,除去自主招生,根据考试成绩入学的学生占55%,录取人数大概是1925人,而全国报考的考生是940万,5万分之一。

中国的高考已经是件较为公平的事了,但是很多人想的是绝对的公平,可能吗?

虽然中国整体教育水平不断上升,但教育资源永远是个金字塔情况,顶尖的永远很难进,这并不是说社会发展了,我有钱了,我的孩子就一定能进到最好的学校,得到最好的教育。

在美国,最近三四年斯坦福和哈佛每年的录取率也屡创新低,也就是说大家想挤入得到这个“最好的教育”是越来越困难。

不只高等教育,就连幼儿园也是如此。

举个例子,MIT校园里有一个幼儿园,可能只能容纳50个孩子,MIT教授的孩子照样进不去。为什么不办个能收1000个孩子的幼儿园呢?原因很简单,优质教育资源有限。

Google的幼儿园,90%员工的孩子进不去。什么人能进去?并不是说对公司贡献大的员工就能一定进去。

位置这么有限的情况下,对公司贡献同样的大的员工,有的孩子能进,有的就进不了,你说这公平吗?不公平。可这就是现实。

优质的教育资源就是这么有限,不可能做到绝对公平。

阶级跃升的渴望

导致对孩子期望过高

绝对公平,我也理解。那我就要拼尽全力为我的孩子汲取最优质的资源。我就要让孩子上全中国最好的小学、中学,就要清华北大,上常青藤名校。”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想我们要先清晰两件事——

第一:知道自己现在在哪。

第二:明确自己要去哪。

吴军博士曾经收到过一个读者的留言:“我从一个小地方来,考上了北京的大学,但快毕业的时候根本就找不到工作,整个人感觉都不好了,有人拼颜值、有人拼爹,这个社会怎么这么不公平??”

其实,有这样想法的人,不只他一个。吴军博士是这样回的:

第一,你从县城考进大学,已经是人生很成功的一步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应该对自己满意,不要对自己太苛刻;第二,你有自己的资源,你努力学习、用功、肯吃苦,这是你的资源。但长得漂亮也是一种资源,爹有本事也是一种资源,世界上的资源是各种各样的;第三,你不要光看到自己的付出,有些富二代可能比你还要刻苦努力。从阶层说,假如我们把社会阶层分成一百层,你从第八十层现在上升到六十层已经是不错的事了,要上升到第五层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不要指望一下上升到第五层,在第五层的人资源比你不知道多多少,他可能只努力20%,比你努力100%能做的事还多,这就是现实。

所以每个人应该对教育,对自己有一个比较客观的预期,这才是比较好的。

很大程度上,最后并不是考试成绩决定了你最后成不成功。如果你指望说因为我成绩考好了,将来社会一定要给我什么,这可能就想错了。

教育确确实实能够改变命运,但不要指望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史蒂芬森(火车之父),从最底层一下子到最顶层,认识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认识清楚自己的目标,教育是一个途径。

不同阶层

需要不同的教育水平

既然基础不一样,目标不一样,要进行的教育也不一样。针对每个家庭、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需要的教育也是不一样的。

如果你处于社会最底层,想要上升到中产阶层最重要的是学会技能教育,对于这个层次的人来说,博雅教育是没用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蓝翔技校的毕业生要比很多白领赚得多——因为他们掌握了基本技能。

所以首先你要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如果你处于这样的社会阶层,你要接受的第一步的教育就是技能教育,需要有安身立命的技能,再来谈通识教育、博雅教育。

在《大学之路》第二版里吴博士专门补了一章讲美国公立教育,主要就是讲技能教育。在美国,私立名校的教育是为更高一层的进阶准备的,但是公立教育总体来讲就是技能教育。

为什么中产阶级的孩子

最辛苦

很多中产阶层的人抱怨:我的孩子这么辛苦,平时要上课,还要补习,还要学艺术、体育。

可是,你要知道,你的目标是什么?进入精英阶层。那对不起,你就是要辛苦。

首先,技能教育是少不了的,否则孩子未来没有立足之地。

其次,所有你认为的上面一个阶层要具有的技能,需要给孩子补齐,孩子没法不辛苦。

在美国也一样,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甚至比中国的孩子还要辛苦。

比如孩子进了学校的学科代表队,一周的训练时间就是20个小时,还有做志愿者的,一星期有八个小时的时间,同时学科的各项课程一样不少。

想孩子不辛苦也可以,阶级分层向上的通道很难、很辛苦,向下的通道却很容易、很轻松。

家长不是不可以选择,但恐怕没有几个家长会做那样“轻松”的选择。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

使劲得使对地方

每个孩子的基因、特长都是不一样的。学奥数,就全民奥数?流行机器人,就都去学机器人?能当科学家的万里挑一,那么多孩子都搞奥数、机器人,并没有太大意义。

说句实在话,奥数可能就适合那些有数学天赋、智商在前5%或10%的孩子去搞。

可是问题是中国家长大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智商不如别人,所以全民奥数,其实很多时候是浪费时间。

有的孩子就是学奥数不费劲,有的就是艺术上有天分可学科不灵,有的可能体育是强项,如果我们非要一个对数学不感兴趣、没天赋的孩子学奥数,让一个擅长学科学习而无感音乐的孩子每天苦练钢琴,那我们的收获自然是事倍功半。

我们要做的是观察、发现孩子的长处,给他支持,而不是别人学什么我的孩子也要学什么,更不是望着别的孩子的长处来补自己孩子的短处,使劲儿得使对地方!

所以,人如果能够正确理解教育,对自己、对孩子有一个比较客观的预期,成功的可能性反而要大很多,在教育这件事上的焦虑也会减少很多。

我觉得,如果有起跑线,孩子的第一个起跑线,不是孩子的智力,是父母的格局。

为何美国相对“较差”的基础教育

却支撑起全世界最好的高等教育

美国的基础教育跟我们看中的方式还是不一样的,主要是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多时候,并不提倡有标准答案这一说。

从数学成绩来说,美国的平均分可能低于中国,但就是那前5%对于基础知识深度学习的尖子学生,他们同时接受的是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为核心的基础教育,这个基础教育的方向决定了他培养出来是可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创造能力的人才。

而中国的学生、学者很多时候提不出来问题,没有创新的能力。

很多大学教授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但如果请他提出一个问题,从此开创一个学科,这个能力还是有待提高的。

这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

写在最后

和吴军博士聊完之后,笔者觉得通透了许多但却又略有些沉重,或许这本身就是教育的两个特质:它给人希望,同时又会有些艰难。

每一位父母都想给孩子最好的,尤其是教育。

但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向外寻找答案,而是向内了解自己、了解孩子;不是急切地去知道怎么做,而是明白为什么做?

人如果能够正确理解教育,对自己、对孩子有一个比较客观的预期,成功的可能性反而要大很多,在教育这件事上的焦虑也会减少很多。

来源:常春藤爸爸(ivydadivydad)

热门剖析

社保的真相丨三四线城市房价赌博为什么总是输丨农村“娶妻难”丨别当辛苦的底层丨分期付款是个坑丨职场中的80后丨年轻人别理财坑人的邮币卡血腥现金贷丨年轻时要多赚钱丨婚后购房,如何防被坑?

精选理财

结构化存款丨可转债丨国债逆回购股票丨货币基金丨固收理财产品丨指数基金丨芝麻分900丨如何负债丨借呗和花呗丨手机丢了,微信和支付宝里的钱怎么办

C. 探讨大学之路该如何走

我没明白你想说明什么?走在这条不归路上,这个一开始就是假命题,上帝从来不会要求人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儿,我们不世俗,注定我们被世俗所鄙夷;我们世俗,势必让内心所蒙蔽;路都是我们自己选的,我们只不过选了一条在社会上更好走的路罢了,尽管它很黑暗,很世俗。大学的路是你自己选的,怎样走请遵从内心的选择。

D. 孩子出门上大学家长应嘱咐

女儿高中的最后一年,我们一起经历太多事情。陪伴女儿申请大学、选择大学,当一切都尘埃落定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女儿真的要远走高飞了,这不仅意味着千里之遥的空间距离,更意味着她从生活到精神上都要离开父母的庇护,从今后无论是晴空万里,还是风霜雨雪都要独自面对承受。

相信天下所有的母亲都一样,不管孩子怎样成熟坚强优秀,心里都会充满了不舍和不放心,千言万语,无数的叮咛和嘱咐恨不能一下子都塞到孩子的脑袋里。

可是,谁都知道,父母的一厢情愿与孩子的真心接受不是划等号的,不分时间地点场合的苦口婆心也许被孩子当作耳旁风丢在脑后的。于是,在高中结束到大学开始前的几个月里,我挑选时机,从心底的千言万语中捡拾出自己认为最紧要的一点点说给她听。

一、我对女儿说:身体健康最重要。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坚持下来最终胜出靠的是健康的体魄。营养健康知识你比妈妈懂得还多,一日三餐都要吃,可是面对美国大学食堂那么丰盛的自助餐要知道控制自己,有取有舍。

尽管没有需要早起的课,但也不要过晨昏颠倒的日子,睡眠不足,人会变笨,女孩子会变丑(这话也许对女孩更有效果)。无论怎么忙,要坚持一样运动,即使不加入网球队,游泳队,也要让运动成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运动不仅是为了身材好,更是为了你有充足的精力。

你有了头疼脑热,妈妈没有办法在第一时间来到你身边,所以你要学会照顾自己的身体,哪里不舒服赶快告诉妈妈,同时知道在学校怎么看医生。(相信这是所有当妈妈的最牵肠挂肚,放心不下的。)

二、我对女儿说:一定要有自己的朋友。

妈妈上大学的时候,有一些心里话不会对姥姥姥爷说,可是会找朋友倾诉。朋友的理解,开导和支持,伴随着妈妈走过青葱岁月里的沟沟坎坎。

所以妈妈希望你在那里有可以真心相待无话不说的密友,有兴趣相投,谈得来,玩得到一起的朋友圈子。不孤独的人才会是快乐的。不过如何选择朋友很重要,朋友的脾气性格不一定和你完全一样(最好是性格情绪稳定的),但你要设定底线,用自己的价值观道德观去衡量、去甄别。很多的人生悲剧源于交友不慎。

(在我们夏天回中国的时候,女儿在参加我和大学同学的聚会时见证了我们的友情,她知道妈妈最好的闺蜜就是我的大学同班同学。我告诉女儿,这近三十年的友谊是妈妈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三、我对女儿说:要乐观面对一切。

这四年里,你也许会遇到许多不曾遭遇的困难,也许你会发现很多人比你更聪明,你无法做到最好;也许你有一科的成绩很不好看;也许你失恋了;也许与某个同学甚至某个老师产生了不快,矛盾,也许……

妈妈没有灵丹妙药去帮助你解决每个问题,只能以自己走过的人生经验给你打“预防针”:回首人生来路,曾经的惊涛骇浪,曾经的崎岖坎坷,于我,如今或已化作烟云,消散无影,或经岁月沉淀,变成生命里的正能量。

所以,女儿,相信我,所有你将遇到的困难,没有不可逾越的,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每次在媒体上看到那些风华正茂的名校学子,因为各种原因,各种压力,放弃年轻生命的消息时,我都会心痛不已。)

“天涯何处无芳草”,“柳暗花明又一村”,“退一步海阔天空”,凡事尽力,可是超出自己能力的不要强求。我们认识一些孩子,他们在美国的名校里读得太辛苦,不得不用半年或是一年时间休息一下,甚至转回州立大学,其实那又怎样?停一下,转个弯,生活照样继续。

假如有一天你需要这样做,妈妈会全力支持你,绝不会认为这样做丢脸没面子。“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有我们拥有健康和生命,才可能看到未来远方无数的风景。所以记住:生命最宝贵,父母的家永远是你最安全温暖的港湾。

上面这些话其实都是老生常,是一个普通母亲的普通心思。

只不过我在与女儿交流的时候总是刻意选择时机,在母女亲密散步时,在讨论某个电影时,在海阔天空闲聊时,我貌似不经意顺着话茬儿把沉甸甸的嘱咐心平气和润物无声地讲给她听,并在与女儿交流中小心翼翼地看她接受多少。这算是一位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吧。

尽管女儿走后远隔千里,我还是时不时地瞄准机会变着法儿继续给女儿“洗脑”,希望妈妈的嘱咐叮咛,印在她心里,陪伴她的每一天。

又到一年大学开学季,愿所有的大学新生都记得父母的殷殷嘱咐,健康快乐自信地开始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E. 作文,你打算如何走好你的大学之路

人生之路上会有许多的艰难险阻,我们要学会的其实有很多很多。也许你会因为路上的荆棘太多,鲜花太少;陡坡太多,平路太少;泪水太多,欢笑太少。但是,请不要沮丧,请不要放弃,请继续走下去;因为,终点就在不远处,与此同时,我们需要的是灌注辛勤的汗水。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人生路上有许多荆棘,只是少有鲜花,我们难道能因为小小的荆棘而放弃采摘鲜花吗?不,我们不能,我们不呢不该向荆棘低头,不能因为荆棘而放弃追求成功,我们应该拿出我们的勇气,披荆斩棘,锐意进取,一切困难会在你的面前显得不堪一击。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做任何事都要有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众所周知,每一位仁人志士、有所作为的人,无不以自己的坚持不懈,想给自己的理想、事业信仰画上一个句号。就如苏轼所得那样:“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此句中的“忍”,指的是忍耐,“坚”指的是坚定不移。对于这一条人生之路,我们没有什么捷径可走,我们应该拿出骆驼般的勇气来,一步一个脚印,直至终点。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人生之路上,踽踽独行,寂寞难言,内心承受的痛苦、沮丧和悲哀该向谁诉说,该向谁话凄凉呢?此时,我们要想到自己的志向、目标,想想自己一个人多年来是怎样熬过来的。或许你会觉得泥沙里千淘万漉、不断筛选是一件苦差事,但是想想千淘万漉淘出的是金子,我们能放弃吗?列夫特斯泰曾经说过:苦难是人生的老师。我们的确遭到或将遭到不幸,但我们不能沉沦,我们应该振作起来,顶着不幸,走向成功。

我们背起这些行囊,载着希望前行,走着自己的人生之路,慢慢的,直到.看见了黎明的曙光......

F. 求吴军博士的《大学之路》pdf

下载:https://www.lanzous.com/i6r72xa 密码:3x2m
《大学之路—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为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图内书,全书分上下两册。容讲述美国著名大学招生细节,解析部分潜规则的历史成因和申请者可能有必要采取的对策。以作者和女儿亲自走访过的英美数家著名大学为样本,对比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差异后,助你正确理解大学教育,申请到适合自己的大学。

G. 求吴军的大学之路

《大学之路》 这套装上册的两章和整个下册都是分章节地介绍英美(主要是美)主要的顶尖大学,这样的写作就很有可能陷入网络写作的泥潭,你说普林斯顿大学的历史,网络上写着清清楚楚,纵你再用如何惊人的文笔再描绘一遍,也只是内容的重复,意义不大。而吴军国内顶尖本科毕业并在美国一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毕业之后又成为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的校董,参与学校的管理,在国内则在清华在任教的经历,他的经验和判断力是极其珍贵的,同样一件事,在网络上只是一笔带过,而吴军却能发现其中的内在联系与重要意义,这便是吴军写作的价值。另外,这本书的副标题是“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作者为了给女儿选到合适的大学,曾亲自走访诸多著名大学,并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和能力对大学进行了比较和研究,这是一般人所不具有的条件,这也是这本书的阅读价值:通过吴军博士的眼睛看到更宽阔、更深入的世界。
上册前半部分关于大学理念和大学由来的论述也是比较精彩的,值得一读。

资源来自 知乎网友

H. 如何评价吴军博士的《大学之路》

《大学之路》 这套装上册的两章和整个下册都是分章节地介绍英美(主要是内美)主要的顶容尖大学,这样的写作就很有可能陷入网络写作的泥潭,你说普林斯顿大学的历史,网络上写着清清楚楚,纵你再用如何惊人的文笔再描绘一遍,也只是内容的重复,意义不大。而吴军国内顶尖本科毕业并在美国一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毕业之后又成为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的校董,参与学校的管理,在国内则在清华在任教的经历,他的经验和判断力是极其珍贵的,同样一件事,在网络上只是一笔带过,而吴军却能发现其中的内在联系与重要意义,这便是吴军写作的价值。另外,这本书的副标题是“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作者为了给女儿选到合适的大学,曾亲自走访诸多著名大学,并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和能力对大学进行了比较和研究,这是一般人所不具有的条件,这也是这本书的阅读价值:通过吴军博士的眼睛看到更宽阔、更深入的世界。
上册前半部分关于大学理念和大学由来的论述也是比较精彩的,值得一读。

资源来自 知乎网友

I. 求吴军的《数学之美》《大学之路》《硅谷之谜》

《大学之路》这套装上册的两章和整个下册都是分章节地介绍英美(主要是美)主要的顶尖大学,这样的写作就很有可能陷入网络写作的泥潭,你说普林斯顿大学的历史,网络上写着清清楚楚,纵你再用如何惊人的文笔再描绘一遍,也只是内容的重复,意义不大。而吴军国内顶尖本科毕业并在美国一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毕业之后又成为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的校董,参与学校的管理,在国内则在清华在任教的经历,他的经验和判断力是极其珍贵的,同样一件事,在网络上只是一笔带过,而吴军却能发现其中的内在联系与重要意义,这便是吴军写作的价值。另外,这本书的副标题是“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作者为了给女儿选到合适的大学,曾亲自走访诸多著名大学,并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和能力对大学进行了比较和研究,这是一般人所不具有的条件,这也是这本书的阅读价值:通过吴军博士的眼睛看到更宽阔、更深入的世界。上册前半部分关于大学理念和大学由来的论述也是比较精彩的,值得一读。资源来自知乎网友

热点内容
上大学换手机号码 发布:2025-05-12 17:13:40 浏览:252
浙江大学张彬教授名单 发布:2025-05-12 17:09:53 浏览:641
山东大学第三附属小学 发布:2025-05-12 15:59:56 浏览:192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录取情况 发布:2025-05-12 15:00:05 浏览:980
2016广东大学暑假放假时间 发布:2025-05-12 14:43:40 浏览:133
山东科技大学综招时间 发布:2025-05-12 14:15:40 浏览:27
植物保护美国大学 发布:2025-05-12 14:05:50 浏览:673
美国前20大学好在哪 发布:2025-05-12 13:54:32 浏览:299
中医院大学城分院挂号 发布:2025-05-12 13:44:22 浏览:25
2016大学放假安排时间表 发布:2025-05-12 13:27:20 浏览: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