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董事会
1. 美国大学商科
大学名称:爱荷华州立大学
英文名称:Iowa State University
爱荷华州立大学 Iowa State University 所在的安姆斯市City of Ames,为一所美国中西部典型的大学城,拥有全美治安良好城市的美称,主要在于安姆斯市的居民失业率低,这里的居民和善,安居乐业,平均个人所得高,社会安全问题不多,整座城市艺术气息浓厚、活力充沛。安姆斯市离衣阿华州首都迪莫伊Des Moines约需30分钟的车程就可以到达,交通上十分便利。安姆斯市的居民有不少是出自衣阿华州立大学的学生。爱荷华州立大学 Iowa State University 跟安姆斯市常年举办许多的艺术活动,每年有固定的时间举办相关的艺术节庆及不定期的艺术展览,吸引了无数的观光客前来观光,是一个具有国际性又不失地域性特色的城市之一。
Iowa State University是1858年成立的祖父级大学,简称IASTATE,全校共分五大学院,其中设计学院是晚至1978年才统合四个主要科系成立的,该校的建筑和景观学院历史悠久,在美国颇有知名度。爱荷华州立大学占地2,000亩,在园林式的校园里拥有160多座建筑物。其中很多都是在国家登记的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坐落在坎帕尼勒校园里的斯坦顿纪念钟是这所大学里最著名的标志它拥有九所学院,能提供100多个本科学位和将近200个领域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及专业学位。其专业广泛,在生物和物理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爱荷华州立大学还在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方面在全国的大学当中处于领先地位。在最近几年,爱荷华州立大学在农业生物科技,植物和动物基因工程,生物信息工程,农产品和市场开发,人类营养,人类电脑功能,生物再利用和食品安全等重要的领域进行了大胆的新的成果转化研究。
在莫利尔学院土地赠送法案实施的1862年以前,1858年的爱荷华州议会上就颁布了由州立法机关成立一座农学院和模范农庄的决定。而这座学院就被命名为州立农学院及其模范农庄。在1859年的六月二十一日州选择委员会接受了来自约翰逊,卡署斯,马歇尔,波尔克,和史多里郡(Story County)的申请,将校址确立在了史多里郡。
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创立于1897年,是圣地亚哥市最大最为古老的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州第三大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3000多人,教职员工6400人。下设7个学院、大学本科教育部及其它一些辅助中心,为在校学生提供81个专业学士学位、59个硕士学位、13个博士学位教育。其中有来自90个不同国家的1500名国际学生在此学习。
该大学重点专业在工商企业管理、自然科学和生物科学。其博士项目研究被评为卡内基基金会核心大学成员,5个研究生专业于2004年4月1日被《美国新闻周刊》、《世界报告》出版的《美国最佳研究生2004年版》排名为美国顶尖专业50位之内。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是美国第一大的生物技术研究集中地,集中了世界上最密集的生物技术公司,科研能力位居全美第七。卓有成效的“社区合作”是该大学的最大特点。学校的教学理念是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研究和“社区合作”中,从而保证了学生把从课本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学校的发展迅速,教学成果显著。学校致力于推动人类和世界的发展和进步,保持世界的多元化。
圣地亚哥大学的国际商务本科学院在2004年8月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World Report)杂志(最权威的美国大学排名机构)授予“2005年全美最好学院”的称号。圣地亚哥大学于2004年被《圣地亚哥联合论坛报》评为“最好的地方大学”,并荣登美国《企业家杂志》(Entrepreneur Magazine)向企业家推荐学校的地方大学前13强。另外,圣地亚哥大学就毕业生人数来说排名全美地方大学的第7位,在同类学院中排名第8位。圣地亚哥大学的企业管理中心是优秀的纳斯达克中心,是纳斯达克全美8个中心之一。
圣地亚哥大学是一所国际性和多元化的大学。国际教育家协会和美国教育和文化事务部共同提名圣地亚哥大学是全美最为国际化的六大高等教育机构之一。2004年12月,国际教育机构评定圣地亚哥大学是全美博士生就读海外课程人数第二的美国院校。圣地亚哥大学是全美第一所在国际商务学院向学生提供跨学位课程的大学,学生可以同时获得圣地亚哥大学和墨西哥、加拿大大学的学位,或者是同时获得圣地亚哥大学和墨西哥、智利大学的学位。就读于圣地亚哥大学的国际商务本科课程的人数是全美所有院校中人数最多的,每年都会有700多名学生入读此专业。圣地亚哥大学的美国语言研究院是全美最大的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大学。在圣地亚哥大学就读的西班牙裔人数在全美排名第七,在加州排名第三,其中就读于公共健康学院研究生课程的人数是西班牙裔研究生中数目最多的。少数民族的学生就读于本科课程的人数在全美排名第15位。
圣地亚哥大学的科研能力也是屈指可数。圣地亚哥大学在2003年至2004年度的财政中获得了1.22亿美元的科研经费,是加州大学之最。在过去四年中,圣地亚哥大学总共接到了5亿美元的国内研发资金,与过去十年相比翻了一番。圣地亚哥大学是CSUPERB的主办机构,CSUPERB专门引导整个加州州立大学间的资源配置,融合生物学、化学(包括生物技术)、工程学、农学和计算机技术多学科的优势,同时CSUPERB还充当大学和行业、政府、国会生物技术核心组、生物技术公共部门的官方联络人。
圣地亚哥大学的学科设置非常广泛,其中生物学、心理学、地理学、妇女研究、教育学、国际商务、社会学、语言研究、公共管理等专业最为有名。圣地亚哥商学院是全美五大商学院之一,全日制本科学生5600人,研究生700人,终身教授59人,是美国商学院体系最高认证机构AACSB成员之一。学院董事会成员全部来自美国著名的政府机构和商业财团。它下属的会计学院是美国西部加州仅有的四所会计师职业协会认证的机构之一,其会计硕士学位是全加州同一专业学位中仅有的两个被认证的学位之一。
圣地亚哥大学的办学理念是“提高学术实力,创建多元化校园,推进各类资源的增长、发展和有效利用,培养以学习为中心的全球性大学。”提供本科课程的学院有:文学院、商务管理学院、教育学院、健康和人类服务学院、职业和艺术学院、本科研究学院。提供研究生学位的专业有:MBA课程、商务管理、城市规划、工程学、音乐、公共管理、公共健康、社会工作、体育管理、文学、写作、舞台艺术、亚洲研究、人类学、生物学、化学、经济学、教育学、法语、跨学科研究、语言学、数学、哲学、体育研究、天文学、会计学、计算机科学、土木工程学、统计学、护理、微生物学等。双学位课程有:商务管理硕士和法学博士、商务管理硕士和拉丁美国研究硕士、社会健康和社会工作双硕士、营养学和运动学双硕士、社会工作硕士和法学博士。合作学位课程:地理学硕士和地球科学博士。
俄亥俄大学OHIO UNIVERSITY座落于阿帕拉契山脉的小山丘上,被蜿蜒的河流、森林、5座州立公园 所包围着,俄亥俄大学OHIO UNIVERSITY所处的位置在安全、温馨且美丽的城市--雅典 市 (Athens),约在俄亥俄州首都Columbus东南方75英里.这里的气候四季分明,夏天炎热,冬季会降雪,在秋天时还会见到满山满谷飘落的枫叶.加上充满绿意人文的环境,此区的特色出了具历史性之外,并拥有丰富的社交文化活动,是所历史悠久、充满诗意的大学.
俄亥俄州的雅典,由于历史悠久,因此覆盖了一层浓厚传说色彩的薄纱,此处是美国许多鬼故事及灵异传说发生的地点,每年雅典的万圣节活动也配合这一个由来以久、充满灵异的传统,盛大举办活动,有来自各地的人士前来共襄盛举,众人在服装造型上无不争相的绞尽脑汁,有各式各样的奇怪精灵、鬼怪,也有人打扮女巫、法师、恶魔、卡通人物、异形、天使等等,这项活动在美国中部颇具盛名,是美国最盛大的万圣节活动之一,每年总是能吸引成千上万人前来.齐聚在雅典一同欢度万圣夜.
俄亥俄大学OHIO UNIVERSITY共分为5个校园,雅典校区 里涵盖了5个校园,包含俄亥俄大学OHIO UNIVERSITY校本部在内,大约有将近20,000学生 在此就读.光是研究所的学生就有近3,500人左右,其中的2,300人为全职学生.公元1804年成立俄亥俄大学OHIO UNIVERSITY的图书馆,为全球知名图书馆之一,它知名的原因在于它的馆藏丰富,有200万册的藏书、11,000种定期刊物 、160万份缩影片,并且与美国各地公共图书馆网络联机,建立良好馆际合作,图书馆各部门均采用全面自动化操作系统,每年约有33万册的借书量纪录,各种类的藏书,总计有约有200万册,十分惊人.
俄亥俄大学OHIO UNIVERSITY除了图书馆让人印象深刻之外,俄亥俄大学OHIO UNIVERSITY的学校设备也不差,光是运动设备就有体育馆、游泳池、健身房、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呢!在俄亥俄大学OHIO UNIVERSITY就读,其生活机能也不错,这里除了不定期会有文化活动之外,也有购物中心、电影院、剧院、体育设施及餐厅等等,到邻近的大城如哥伦布市也很近,而且它的户外活动也很盛行,像是健行、攀岩、滑雪、高尔夫、露营等等,都是这里的居民常从事的休闲活动.
俄勒冈大学成立于1876年,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著名学府。2006年该校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US NEWS)全美公立大学综合排名中排第55位,全美大学综合排名108(2009年全美排名)。此外该校还获邀加入北美最权威的美国大学协会AAU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成为仅有的63个成员之一。
该校有7个学院,共设160个专业和选修课,作为俄勒冈州最顶尖的大学,该校有包括美术、新闻传媒、教育、建筑、音乐、法律、商科、多媒体设计、心理学、生物学、化学和电脑科学等多个专业在全美名列前茅,其中教育学院的特殊教育系排名第5,环境法律排名第10,商学院在前15名之内。大学校园的现代化网络设备于1997年时荣获至高无上的CAUSE荣誉奖项,并被雅虎杂志评为拥有最佳网络系统的大学之一。
俄勒冈大学孕育了许多人才,包括两名诺贝尔奖(Nobel Prize)得主,五名普立兹奖(Pulitzer Prize)得主。世界知名体育运动品牌NIKE 创办人费尔耐特, Levi Strauss创办人鲁道夫杜特康, 美国NBC新闻主播安.凯丽, 奥运金牌得主欧特斯.戴维斯, 美国联邦政府法官海伦费尔, 以及分别在卡特和里根总统执政时担任过秘书长的Neil Goldsmith 和Donald Hodel。根据统计,在全美前500名富商中,俄勒冈大学校友在美国西部所有大学中排名第二,直逼斯坦福大学。
俄勒冈大学坐落于俄勒冈州第二大城市尤金,该市在每年的全美最适宜生活的城市评比中名列前茅。在尤金,大学生可以免费乘坐市内各种公共交通工具,国际学生可以充分享受到当地友好和安全的居住环境,从而获得如家般的学习氛围。尤金也是全美自然环境保护得最好的城市之一,在城市东边有风景如画的雪山风光(Cascade Mountain),西边有魅力十足的俄勒冈海滩。
2. 为什么公立大学还有校董事会
我国部分公立大学所成立的董事会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董事会。复旦的董事会制度是有历史渊源的,复旦建校之后那几十年复旦是私立高校,1941年才改成国立复旦大学的。
不论是公司董事会还是学校董事会,都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高等学校和企业一样,是高度自主独立的法人团体。它的自治权力是由科学的组织系统来保障的。
由来:
不论是公司董事会还是学校董事会,都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高等学校和企业一样,是高度自主独立的法人团体。它的自治权力是由科学的组织系统来保障的。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社会力量(社会团体、知名人士、家长和学生代表等)通过各种咨询委员会、评估机构、董事会等形式参与高等教育决策和管理,发挥咨询和监督的作用。
已成为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力量对高等教育运行的干预首先表现在参与和监督政府关于高等教育的宏观决策。
例如日本在1955至1975年间,由产业界主动提出要求改革教育的报告就达15份。这是社会对国家一级政府高教决策的参与和监督。社会对州一级政府有关决策的干预可以美国为例,美国教育管理是实行分权制的,各州议会和州长下设州教育董事会和高等教育协调董事会。
尽管各州有关董事会的职权、人员构成等有所不同,但一般都有政界、工商界等方面有影响的人士参加,有的董事会还有家长或学生代表,董事会的职责一般是制定学校教育的政策、规划学校的发展、审核教育经费的预算等。
西方发达国家中社会力量对高等教育运行的干预还表现在参与和监督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上。在这方面,美国尤为典型,其高校无论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一般都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各校的董事会均主要由校外人士组成。
3. 美国大学的校长是如何产生的
公立大学校长是由政府任命的,和中国大学一样。
4. 当选美国大学校长的条件需要哪些
美国大学校长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工作任务艰巨。在一般管理上,负责全面的行政管理并向董事会提出一般行政人员的任命建议,以组织起一个有效的管理系统,使这个系统在制定和执行学校管理政策上有职、有权、有责。在学术管理上,提出学校总的学术政策,在管理课程计划的执行、制定有关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的职责与工作标准等方面,起协调和推动作用,兼任评议会主席。在财务管理上,领导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提出学校预算并监督实施,主持决定重大设备购置。在学生事务上,定期与学生组织代表会晤,研究学生的要求和问题。此外,校长还要善于窥测和利用一切时机去捐募资金,去罗致深有造诣的专家学者,去影响社会群众来促进学术进步等等。
美国一位长期担任一所著名大学董事的大企业负责人这样说过:“一个人可以当一个横跨大陆的铁路公司的董事长,做某个国际财团的总裁,或任一家大型企业的总经理,但却无法承担一所著名大学校长的职位。”加州大学原校长克拉克·科尔曾抱怨说:“在美国,人们期望大学校长成为学生的朋友,教职员的同事,校友的可靠伙伴,站在校友们一边的明智稳健的管理者,能干的公众演说家,同基金会和联邦机构打交道的精明的谈判人,同州议会交往的政治家,工业、劳动及农业界的朋友,同捐助人进行交涉富有辩才的外交家,教育的优胜者,各专门行业(尤其是法律和医学)的支持者,新闻发言人,地道的学者,州和国家的公仆……没有任何人能够干所有这些事情。”芝加哥大学前校长赫钦斯也曾自嘲地说:“……在一所大学当了15年校长后,他会失去知识,同时失去健康、头发、牙齿、胃口、性格、身材和朋友,所有这一切令人伤感。”可见在美国担任大学校长是一件十分辛苦的差事。
5. 美国大学选择
美国好的大学是有排名的,但是对学生要求很高,而且名额很少: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英语:Harvard University)是一所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私立研究型大学,为常春藤盟校成员之一。最初于1636年由马萨诸塞州殖民地立法机关立案成立。该机构在1639年3月13日为感谢一名牧师约翰·哈佛的捐赠而命名为哈佛学院,1780年哈佛学院更名为哈佛大学。至今,哈佛大学是一所在世界上享有顶尖学术地位、声誉、财富和影响力的教育机构,并获誉为是美国政府的思想库。
麻省理工学院
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是美国一所综合性私立大学,位于马萨诸塞州(旧译:麻萨诸塞州)的剑桥市,查尔斯河(Charles River)将其与波士顿的后湾区(Back Bay)隔开。麻省理工学院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全世界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培养了众多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士,是全球高科技和高等研究的先驱领导大学。MIT的自然及工程科学在世界上享有极佳的声誉,其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政治学、语言学也同样优秀。
纽约大学
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 简称 NYU) ,成立于 1831 年,是全美最大的私立大学之一;也是美国唯一一座坐落于纽约心脏地带的名校。所设课程压力不大,但要求甚高,学生称其 “not high pressure, but demanding” 。而31名诺贝尔奖得主更是使纽约大学光芒四射,享誉世界。
哥伦比亚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于1754年根据英国国王乔治二世颁布的《国王宪章》而成立,属于私立的常春藤盟校,由三个本科生院和十三个研究生院构成。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友和教授中一共有87人获得过诺贝尔奖,包括奥巴马总统在内的三位美国总统是该校的毕业生。此外,学校的医学、法学、商学和新闻学院都名列前茅,其新闻学院颁发的普利策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
宾西法尼亚大学
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是美国一所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八所常青藤盟校之一。学校创建于1740年,是美国第四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以及美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独立宣言的9位签字者和美国宪法的11位签字者与该校有关。本杰明·富兰克林是学校的创建人。
卡内基梅隆大学
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坐落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Pittsburgh),是一所颇具实力的美国私立大学。该校由工业家兼兹善家安德鲁·卡内基于1900年创建,当时名为卡内基技术学校,其教育目标是“为匹兹堡的工人阶级子女提供良好的职业培训”。1912年改名为卡内基技术学院,开始向以研究为主的美国重点大学转变。
马里兰大学科
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是美国马里兰州政府所属的公立大学。马里兰大学共有11个校区,其中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是马里兰大学系统的主校区,成立于1856年,是一所四年制的公立研究型大学。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在校学生有37146人,其中国际学生有3460人;在校教师大约有3000人。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毗邻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距离华盛顿市中心仅仅9英里,是首都地区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综合型大学。
北卡罗来纳大学
北卡罗来纳大学是一个由全部十六所均为公立四年制北卡罗来纳州大学组成的大学系统,并均以"北卡罗来纳大学"命名,他们的校区分别坐落艾胥维尔(Ashville),夏洛特(Charlotte),教堂山(Chapel Hill),格林斯伯勒(Greensboro),潘布洛克(Pembroke)和威明顿(Wilmington)。这些各自独立的高等学府,连同另外十所高校,构成了北卡罗来纳大学系统。当校董制定方针的时候就确定每个校区的学校都享有高度自治和相互独立。这个系统有总数183,000名学生,她授予了北卡州75%的本科学位。
佐治亚大学
美国佐治亚大学(University of Georgia)创建于1785年,历史十分久远,首位校长以及一位校董事会成员参与起草和签署了美国《独立宣言》。作为美国公立高等教育的发源地,佐治亚大学也是全美第一所公立大学。佐治亚大学由14所学院组成,校区面积广阔,拥有许多的天然资源,并且主要的校园共计有313栋大楼,以作为教学使用,总学生人数大约是33,000左右,历年来的学校排名位居前茅,《USNEWS》排出的“最值公立大学”中排第7,普林斯顿评价》评出的“最值大学”中排第9。
佛罗里达大学
佛罗里达大学是一所有大约4万5千学生的综合性大学,研究领域涵盖了几乎所有的专业。在申请学校方面,研究生院的每个系/专业均有一套自己的申请程序。因此申请过程比较复杂。此外,由于竞争激烈,特别是一些热门专业,更是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因此满足最低录取条件的学生并不能保证被录取。没有一个单一的条件决定您是否能被录取,主要专业的研究生录取率一般在20%-30%
6. 什么是学校董事会单位
高校董事会,即普通高等学校董事会,它的产生,是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
教 育体制是从经济体制中派生出来的,高等学校董事会和公司董事会有深刻的渊源关系。但是高等学校董事会不同于公司董事会,它是按照办学体制和办学规律组建和运行的,有着特殊的性质与作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董事会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而产生和发展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1.高等学校董事会的一般性质
不论是公司董事会还是学校董事会,都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高等学校和企业一样,是高度自主独立的法人团体。它的自治权力是由科学的组织系统来保障的。根据校长的产生过程及权力性质,西方国家的高等学校自治权力系统有三种模式:一是校务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如英、法、德等国家;二是政府任命 的校长负责制,如日本;三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如美国。董事会成员均由校外代表组成。其中私立大学的董事会成员来自广泛的社会阶层,财团、基金会、大公司和校友是它的最主要的成员来源。公立大学的董事会成员则由政府任命或由公众选举担任。董事会是学校的决策机构,主持学校办学的大政方针,选出校 长管理日常事务,并在学校内部组成教师、学生和行政人员参加的评议会,在校长主持下共同行使学校的学术事务管理。
2.我国普通高等学校董事会的主要特点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董事会是适应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需要而产生的,它的基本作用在于扩大高等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权力,这符合普通高等学校董事会的一般性质。但是,受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的制约,我国普通高等学校董事会又具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第 一,高等学校董事会因办学体制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性质。
第二,普通高等学校董事会实行“官产学”相结合的组织体系。
第三,我国普通高等学校董事会在功能上是产学研结合合作办学、促进共同发展的协作组织。
7. 知乎· 在美国大学的捐赠基金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其实大部分美国大学基金会就是一种FOF (Fund of Fund),只不过没有直接客户的压力,而程序上只需对董事会负责。至于内部工作如何,基本上每家学校各不一样。在我知道范围内,大概介绍下。
首先,分两类:一, 公共的-大多是公立大学的基金会,如加州大学,德州大学。这类基金会需要向公众定期报告。几个特点:
1. 由于需要公开很多信息,这样子学校基金可能会丧失一部分的超额收益,因为不共享仓位的投资经理会被排除。从投资配置的角度讲,这样就有了偏见。如果你不是因为认为不透明的经理比透明经理表现要差而做这样的决定,理论上你的配置不是最优的。
2. 公共的大学基金管理人员的薪水要公开,如果完全市场化的薪水结构,会受到很大的公共压力。
3. 会收到很多公众的质问,需要PR部门支持。公共关系很重要。
二,私有的-大多是私立大学基金会。如哈佛耶鲁。
1. 由于是私有化的部门,这类的大学基金会不需要公开太多信息。
2. 基金管理人员薪金可以完全市场化,只要董事会批准。之前有新闻爆出哈佛的交易员几百万美金薪水遭到董事会质疑。
3. 投资也更自由,工具更多,可投资的范围更广。大学基金会是非盈利组织,从公司本质上就决定了整体工作节奏跟各大对冲基金投行肯定是要慢些。而且大学基金是买方,各大基金经理,咨询公司,资管公司,软件公司都会到你办公室来揽生意。另外,个人觉得,由于跟大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大部分的大学基金的学术气氛浓厚,有很多高级经理同时也是教授,也经常会有学术大牛来探访。我曾经打开过一个“古老”的EXCEL模型是由William Sharpe(诺奖得主,Sharpe Ratio公式发明者)亲自编写,蛮惊讶的当时。这些人都是慢性子,所以大学基金大都是四平八稳的。
现在把题目延伸出去一下下,从投资角度来讲,大学基金的两个主要特征:
1. Allocation 比 Selection 重要!大学基金其实就是allocator。 资产配置对总体收益的影响比选择出好经理人影响要大的多。毕竟大学基金讲究的是Diversified,表现再好的经理,在整个portfolio下不见的占比能超过个位数百分比的。
2. 大学基金是长期投资者。捐赠金从技术角度上讲是最追求长期收益的一种资本,因为捐赠金没有obligations。如果学校没有财务上的需要,理论上捐赠金是不用考虑“赎回”的。所以如我之前答的一贴里问的,这就是为什么VC/PE拿了很多养老金捐赠金的投资。因为长期投资者可以拿流动性缺失的超额收益,这正是VC/PE提供的。也正因为是长期投资者,所以在大学基金里的人都有很长的工龄,流动性较低,这也复合了整个基金的格调:长期稳定的增长。稍微讲下耶鲁和张磊,据我所知,张磊只在耶鲁实习过,但是这就够了,因为结识了David Swensen,当代最伟大的投资人之一(或者没有之一)。而且张磊本身当时能力就很突出,已经够格可以当基金经理了。Yale给了第一笔钱,也带动了其他几所学校基金。加一句,现在前10大美国大学基金,有6家还是7家的首席投资官都是David Swensen以前的手下。
8. 郭秉文倡导的美国大学模式有何特点
郭秉文(1880—1969),男,字鸿声,江苏江浦人,生于上海青浦[1] ,早年卒业于上海清心书院,1908年赴美留学,191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回国即参与“南高”创办,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校长和国立东南大学校长。[1]
郭秉文是在国际舞台上最为活跃的中国教育家,20世纪20年代,他连续3次作为中国首席代表出席世界教育会议,并连续3次被推举为世界教育会副会长。[1]
郭秉文是中国现代大学的开创人。他主持的国立东南大学,被教育界称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国立高等大学”,成为中国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1880年,郭秉文出生于江苏青浦[1] (今上海青浦)。
1896年,郭秉文毕业于上海清心书院[2] 。
1908年,已经工作12年、年近30的郭秉文弃职就学,远涉重洋,到美国俄亥俄州的乌斯特学院攻读理科。[3]
1911年,郭秉文从乌斯特学院毕业后随即去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学。[1]
1914年,郭秉文收到正在筹备之中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江谦校长的聘书 ,邀请他做教务主任。同年,他以题为《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一文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最早的教育学博士,也是在美国最早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学者之一。[1]
1915年,应江谦之聘,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长。
1918年3月21日, 江谦因病休养,由郭秉文代理校长。[1]
1919年9月1日,教育部正式委任郭秉文为校长。[1]
1920年4月7日,郭秉文提出建立东南大学的建议,随即组织“筹议请改本校为东南大学委员会”。同时决定自1920年暑期正式招收女生,开放“女禁”。[1]
1921年9月,国立东南大学正式成立,“南高”、“东大”其实是双轨制运行,郭秉文同时兼两校校长。[1]
1921年东大成立后,郭秉文开始积极推动两校的合并,决定“南高”自1921年起不再招生,俟其学生全部毕业后即并入东大。[1] 同年,“南高”商科扩充改组并迁址上海,成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今上海财经大学)。[4]
1923年3月,郭秉文任中国首席代表参加第一次世界教育会议,被推选为世界教育会副主席兼亚洲地区主席,之后连任两届。[2]
1923年6月,“南高”正式并入东大。[1]
1924年,郭秉文奉派为保管美国庚款华籍董事之一,组织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2]
1925年1月6日,段祺瑞北京政府于国务会议上通过免除郭秉文东南大学校长决议。[1]
1925年2月1日,东大校董会举行会议,否认教育部易长之令,请郭秉文照旧任职,先请赴国外考察教育。[1]
1926年5月,与门罗(Paul Monroe)在纽约创立“华美协进社”[2] (China Institute in America),任首任社长。
1931年郭秉文受孔祥熙之邀回国,出任国民政府工商部国际贸易局局长[2] 。
1941年3月,郭秉文任国民政府财政部常务次长,兼中央贸易协会主任。[2]
1945年抗战胜利,任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副署长兼秘书长。[2]
1947年,郭秉文退休留居美国。[2]
1957年,郭秉文与恒慕义(Arthur Hummel)及曹文彦、鲍幼玉等人以私人力量在美组织华府中美文化协会(Sino-American Cultural Society),举办学术活动,从事中美文化交流活动,并应邀担任“中华民国在美教育文化事业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
1969年8月29日,郭秉文在美国逝世。
教师任用
郭秉文认为,一所大学的师资力量是其存在的前提和发展的保证。因此,他认为办学的首要任务是聘请优秀教师,并为此不遗余力。[5] 在创立东南大学之初,郭秉文广延名师,聘请一流的教授、学者到校任教[6] ,他以自己“平、和”的人格魅力,为学校积累雄厚的师资力量。每个学科基本上都有多位学术水平出色的专家学者。郭秉文非常重视吸纳留学生,以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在国外考察之余,他经常设法向各校探听中国留学生的情况,通过听课、观察和面谈等方式深入调查,并亲自走访中国留学生中的佼佼者,诚邀具有真才实学的留学生归国后在南高师和东大任教。郭秉文不仅延聘国内著名学者来校任教、讲学,更亲自到国外邀请世界知名大师来校讲学。[5]
高等教育
郭秉文认为办理大学应该力求达到四个“平衡”,即通才与专才平衡,科学与人文平衡,师资与设各平衡,国内与国际平衡。[7]
通才与专才平衡
郭秉文认为大学应设立多种学科,培养多种类型的人才:“正科注重通才教育”,但不忽视应用;“专修科注重专才教育”,但不忽视基础,“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但两者并非截然划分。一个综合大学的好处,通才与专才相互调剂,使通才不致流于空疏,专才不致流于狭隘。大学生都应成为平正通达的建国人才。”[7] 郭秉文认为,一所综合大学,可以既设偏重学理的学科,同时又设偏重应用的学科,两者互补,相得益彰。[7]
人文与科学平衡
人文与科学平衡,在郭秉文眼里有两层意思。第一是开办综合大学,需要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需要两大类学科的相互交叉和渗透,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较高人文修养和科学素养的复合性人才。例如,东大心理系即同时隶属于“文理”和“教育”两科;生物系则同时隶属于“文理”和“农学”两科,以期能收到人文与科学相互利用对方优势、吸取对方长处、依赖对方支撑之效。郭秉文力主教育学要“科学化”,强调把教育学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培养人才。第二是大学既要提倡民族精神、重视民族文化,又要吸纳西方文明,重视科技新知。通过沟通和融合,使大学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的基地,成为发展科学的重镇,成为人文精神与科学新知的交点,进尔培养出文理兼修、既有人文情怀又有科学思维、既喜琴棋书画又好声光化电的高素质人才。[7]
师资与设备平衡
郭秉文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大师的珍贵价值。不过,在他眼里,所谓大学者,既是大师之谓,亦是大楼之谓,那便是他的“师资与设备平衡”。[7] 大师们的人品学识、志趣才调、言谈举止,对于学生良好的治学态度、治学精神、治学方法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7] 对物资设备的规划与努力,目的在于改善教学和科研条件,培养各类合格人才。[7]
国内与国际平衡
郭秉文认为只有博取百家之长、广求世界知识,才能使学生放宽眼界、开拓心胸、广纳人类无限的知识和智慧。他不仅广延具有真才实学的留洋博士、硕士来校任教,还不断派遣教师出国进修,东大每年还必邀请多位国内外著名人士来校讲学或演讲。当时,学校开设的课程和所使用的教材,也几乎都是以欧美大学为蓝本的,并且经过了一个引进、消化、改造和创新的过程。文理科各系的学生都可以学习这些前沿性学科。[7]
三育并举
郭秉文执掌东大,贯彻实施“三育并举”的办学宗旨。所谓“三育并举”包括三方面:一是坚强的体魄,二是充实的精神,三是道德、学术和才识。“三育并举”旨在促使学生养成完善的人格,成为一个对国家负责的国民。郭秉文坚信:“欲广求知识于世界,务使同学们放宽眼界,开拓心胸,则爱国之心,油然而生。”在办学措施方面,他提出“严格甄审,宁缺毋滥”的招生原则,并把心理测验运用到入学考试中。另外,他格外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和自制力。 [5]
师范教育
郭秉文认为师范生不仅要具备普通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更要重视教材教法的精研和器识抱负的秉持。在郭秉文看来,一所学科单一的师范院校难以培养出高素质的教师,而一所学科专业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可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和发展空间。因此,郭秉文认为要培养高质量的教师,必须将高等师范学校并入综合大学,将师范教育放在综合大学教育的大背景下,使学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因此,他效仿母校哥伦比亚大学兼办师范学院的办学模式,提出“寓师范于大学”的观点。[5]
郭秉文认为,凡中等以上的教师,必须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并且应该是双料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在一个单科性的师范院校里,是很难从根本上提高师资的质量,所以在综合性的大学里学科齐备,各科知识互补,才是造就师资的理想场所。郭秉文指出,“师范学院办在大学里,教师的来源不必局限于师范院校。”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在经过一番教育理论的训练,定可成为卓越的师资。[6]
大学自治
郭秉文主张大学自治,办学独立,学校为教育和学术的神圣殿堂,应独立于党派,不应与任何党派发生纠葛。“学校是教育、学术性机构,是培养人才、振兴科学之地。非学者不能担当此重任”,“学者不干预政治”,“学者不党”。[6]
郭秉文倡行学者治校,发展民主治校体制,校务实行责任制与评议制并行,即一方面确立校长总理一切校务之责,一方面规定凡学校大政方针必须交校务委员会议决。校务会议相当于学校的立法机构,所作决议经由校长批准后即由学校行政部门付诸实施。同时,成立各种常设或临时的专门委员会,将学校的各种事务交由教职员自行办理。经过完善,逐步形成了校董会制、校长制与“三会制”并存的学校治理模式,即校董会决定学校大政方针,校长总事校务,评议会、教授会、行政委员会各司其职,评议会议处学校重大事宜,教授会议处全校教学、研究及学科建设事宜,行政委员会统辖学校行政事宜。[6]
郭秉文提倡学术自由。从政治思潮来说,当时学校所在的南京,共产党被当局视为异端赤党,国民党亦处于地下状态,东大却包容着持有各种主张的师生,三民主义、国粹主义、改良主义、自由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共产社会主义等种思潮,汇于一堂,成为自由思想的堡垒。[6]
郭秉文提出“自动主义”,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自治素养。自动主义,对在校学生而言,指学习上的自学和自力研究,生活上的自立、自理,各种学术、文化、体育活动上的自行组织和主办。“自动主义”的熏陶也培养了学生自治、民主的现代共和国民素养。。[6]
教育经费
郭秉文通过多种渠道筹集办学经费,使学校从社会各方面获得支持和资助。[6] 其中,由校董会出面集资是其中最重要的渠道之一[6] ,他还利用各种机会,或是请人来华讲学,或是出国考察讲演,积极扩大东南大学的国际影响,从而争取国外一些知名人士和机构的援助。[6] 郭秉文还模仿美国哈佛大学的办学方式,鼓励私人捐助办学。[6]
教育管理
教育性
在郭秉文看来,教育管理是为了教育而管理。在教育管理的管理职能与教育要求之间,教育要求的达成是首要的,管理职能的履行则是从属性的,是为促进教育活动、实现教育目的服务的。[8] 教育管理首先是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而存在的,是稳定教育教学秩序、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工具;同时,教育管理除了工具价值外,还具有本体价值,特定的组织形式与管理方法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力量,要发挥其积极的教育效果。[8]
公共性
郭秉文认为教育管理之所以要具有公共性是因为,教育是一项具有公共价值的事业。从教育中受益的不只是某一个体、群体或地区,而是整个社会与国家。[8] 郭秉文主张,一个国家应当积极地发展其公共教育制度,公共教育制度在对象上面向的是所有公众,公共教育发展的首要责任主体是政府。[8] 郭秉文指出,要摆脱普及教育踌躇不前的状况,需要有效化解两大难题:一是要解决文字语言所造成的学习难繁问题;二是要解决学校建设所需教师的培养及其经费问题[8] 。
本土化
郭秉文对于西方教育制度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并从创造美好国家前途的角度,对西方公共教育制度心向往之。但与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所倡导的“抛弃传统、全盘西化”的主张不同,他又有着明确的文化自觉意识,强调教育制度建设一定要在世界眼光中保持清醒的本土思考。[8] 在他看来,只要将世界眼光与本土思考结合起来,一方面采用欧美制度所长,一方面保存、发扬中国教育之所宜是,就能够迎头赶上,创造教育和国家的美好前途。[8]
历史感
郭秉文关注教育制度的历史沿革,主要不是为了记叙史实,而是为了解教育的过去,理解当下教育的来路,以及思考未来教育治理的去向。同时,他也是用这种方式提醒教育管理者确立教育管理的历史意识。[8] 首先,郭秉文相信,现实是历史的一个部分,是经历史一步步演变而来的。郭秉文也认为,教育管理很大程度上不是管理问题,而是历史问题。很多现实的教育管理问题,必须回到过去,才能明白现实的由来,找到问题的原因所在。[8] 其次,郭秉文认为,现实虽是历史一步步演变而来的,但今未必胜于古。[8] 再次,郭秉文也强调,时事有变迁,宜于古者未必宜于今。[8] 他倡导一种辩证的历史观,不迷信“今必胜古”,也不陷于“复古主义”。[8]
渐进性
郭秉文对于教育改革持渐进立场,他对于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教育内容不是简单地排斥与否弃,而是在肯定其价值的基础上寻求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在倡导新兴教育价值与教育制度的同时,也关注其局限、现实适应性以及实施条件等问题。因此,学校行政改革切不可一下子由严格高压变为放任自流,不能“迈大步子”,只能“一步一步走”。同样,在当时教育界普遍倡导的“学校全体共作之精神”与“学生自治”问题上,郭秉文也主张审慎对待,不可求之过切、操之过急。
9. 今夏,一位中国学生当选美国某常春藤名校的校董,这所美国大学是
今年夏天,美国常春藤名校康奈尔大学爆出新闻——中国学生叶茂当选为该校校董事会董事。这是美国常春藤名校有史以来首位来自中国大陆的校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