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教授名单
① 211学校名单一览表
1、北京来大学源
2、北京工业大学
3、北京化工大学
4、北京中医药大学
5、中央财经大学
6、中央民族大学
7、天津大学
8、内蒙古大学
9、大连海事大学
10、哈尔滨工业大学
11、复旦大学
12、东华大学
13、上海大学
14、东南大学
15、河海大学
16、南京师范大学
17、合肥工业大学
18、山东大学
19、武汉大学
20、华中农业大学
21、中南大学
22、暨南大学
23、海南大学
24、四川农业大学
25、贵州大学
26、西安交通大学
2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8、青海大学
29、中国人民大学
3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1、北京邮电大学
32、北京师范大学
3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34、中国政法大学
35、天津医科大学
36、辽宁大学
37、吉林大学
38、哈尔滨工程大学
39、同济大学
40、华东师范大学
41、第二军医大学
4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43、江南大学
44、浙江大学
45、厦门大学
46、中国海洋大学
47、华中科技大学
48、华中师范大学
49、湖南师范大学
50、华南理工大学
② 暨南大学世界排名
暨南大学世界排名?10月30日,USNews发布2019世界大学排行榜,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的1250所知名大学入围,其中中国高校161所。
今年的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主要指标如下:全球研究声誉12.5%,地区性研究声誉 12.5%,发表论文10%,出版书籍2.5%,学术会议2.5%,标准化引用影响10%,总被引用次数7.5%,高频被引文献数量(在引用最多文献的前10%) 12.5%,高频被引文献百分比(在引用最多文献的前10%)10%,国际合作10%,高频被引文献数量(在各自领域被引次数最多的前1%)5%和高频被引文献百分比(在各自领域被引次数最多的前1%)5%。
中国161所高校上榜
中国共有161所高校入围 USNews 2019世界大学排行榜,排名表现不俗。其中内地高校130所,香港高校7所,澳门高校1所,台湾高校23所。不过,相较去年,中国高校整体排名有所下降。
今年,中国内地上榜高校相比去年减少6所。清华大学排名全球第50位,比去年进步14位,居内地高校第一。北京大学紧随其后,排名全球第68位,居内地高校第二。清华和北大也是仅有的2所入围全球前100名的中国高校。
除清华和北大外,中国内地还有5所大学进入全球200强,分别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38名)、上海交通大学(145名)、复旦大学(159名)、浙江大学(165名)、南京大学(179名)。其余排名靠前的高校还包括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
中国香港地区共有7所高校上榜,排名最高的是香港大学,居全球103位。中国澳门地区仅有澳门大学1所高校上榜,位居全球612位。中国台湾地区共有23所高校上榜,其中排名最高的是台湾大学,排名全球166位。
中国入围的161所高校详细名单如下(排名中并未区分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两地办学情况):
③ 暨南大学是985吗
暨南大学不是985工程,而是“985平台”所谓的985平台和真正的985工程不是一个版概念,网络的原权话如下:
暨南大学(Jinan University),简称暨大,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是中央部属高校,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被誉为“中国第一侨校”。学校是国家“211工程”、"985平台“重点建设大学。
看见了吧,是985平台,不是985工程。
至于平台和工程的区别,简单来说就是因为985工程名单已经固定,但是教育部为了鼓励那些未入选的优秀大学,就搞了个985平台,入选者在某个或者某几个学科可以得到一些专项资金建设
总体来说985工程是针对全校,而985平台只针对某几个学科,所以前者才是真正的985,后者么,算是个安慰的称号吧
④ 广东暨南大学1996年毕业名单
暨南大学不是985高校。拓展资料: “985工程”高校一期名单(34所):专清华大学、属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南大学、吉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二期名单(5所):中国农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⑤ 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师资力量
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是暨南大学最早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曾经以文学为主、专长翻译。著名学者曾昭科、翁显良、张鸾铃、谭时霖、黄均、黄锡祥等教授先后担任导师。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在语言应用认知,语篇分析和形式音系学等方向形成了鲜明特色。博士生导师有卢植教授和蒲若茜教授二人,硕士生导师有教授卫景宜、卢植、李国庆、宫齐、蒲若茜、王心洁、程倩等,副教授有王全智、崔淑珍、付永刚、段开成、刘凤霞、张勤、詹乔等。近一半导师具有博士学位,所有导师都具有在国外大学和学术机构从事过科研或进修的学术经历。研究生导师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人文社科项目10项,厅级和校级项目10余项,在外语类和社科类权威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或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多部。
大多数教师都曾经在主要语种对象国学习或从事过教学科研工作。除英语和日语专业课程外,学院同时向全校开出的外国语言有法语、德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俄语等。多名教师荣获“南粤教坛新秀”、“暨南大学优秀教师”、“暨南大学‘十佳授课教师’”、“暨南大学科研先进科研工作者”、“师德标兵”以及不同层次的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学院设有主要收藏外国语言文学类工具书的图书资料室、外国语言有声资料室和用于商务英语教学的多媒体电脑实验室。
⑥ 暨南大学2016博士复试名单什么时候发布
暨南大学相关信息,
可上学校研究生院官网,
或所报专业之二级学院官网通知公告专栏查看。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只要用心去学,你就是最好的。
金猴献瑞,吉星临门。
祝你学业进步,马到功成。
⑦ 求!!2011年暨南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导师名单!!
听说今年医学院招不满啊。如果上线了应该可以进去了!
恩,导师的名字和邮箱,可以通过研招网,机构设置那里,链接到医学院,然后找找,会有的,而且很详细,还有老师的研究方向
⑧ 暨南大学是不是985
暨南大学(Jinan University)简称“暨大”,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高等学府,直属中央统战部专领导,教育属部、中央统战部、广东省三方共建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为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联盟理事单位;是全国首批试行学分制的高校。
⑨ 暨南大学的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校长:胡军
党委书记、副校长:林如鹏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叶勤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夏泉
副校长:周天鸿、刘洁生、宋献中、饶敏、张荣华、叶文才、洪岸、张宏
校长助理:王志伟 历任领导 端方 暨南学堂创办人 廖承志 董事长(1963-1970,1978-1983) 郑洪年 堂长(1907-1909,1927-1934) 陈序经 校长(1963.1-1964夏) 杨熙昌 堂长(1909.1-1911.10) 杨康华 校长(1964-1970,1979-1983) 赵正平 校长(1918-1920,1921-1925) 荣毅仁 董事长(1985.1-1994.1) 柯成懋 校长(1920夏-1921秋) 梁灵光 校长(1983.10-1991.6) 姜琦 校长(1925秋-1927夏) 钱伟长 名誉校长(1991.6)董事长(1994.1) 沈鹏飞 代校长(1934.1-1935.7) 周耀明 校长(1991.6-1995.12) 何炳松 校长(1935.7-1946.5) 刘人怀 校长(1995.12-2005.12) 李寿雍 校长(1946.6-1949.5) 胡军 校长(2005.12) 陶铸 校长(1958.6-1963.1) 戴秉国董事长(2013.11) 暨南大学是国家创办的第一所华侨高等学府,也是最早设立校董会的学校之一。国立暨南学校校董会经北洋政府教育部批准于1922年3月成立,敦聘教育界、侨务界、实业界的著名人士史量才、黄炎培、张謇等17人担任校董。1927年国立暨南学校改名为国立暨南大学。1931年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126次常务会议决议,暨南大学成立新的校董会,由宋子文、林森、孔祥熙、马超俊、陈耀垣、余井塘、吴铁城、萧佛成等11人为校董,陈立夫、孙科、郑洪年为常务校董。
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暨南大学在广州重建。1963年2月9日成立暨南大学董事会,敦聘政府部门有关领导和教育界、侨务界以及海外、港澳知名人士为董事,廖承志先生任董事长。1970年,暨南大学被迫停办。
1978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恢复暨南大学。1978年6月9日廖承志先生主持召开复办后第一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讨论复办暨南大学有关工作,审定了《暨南大学发展纲要(1978—1985)》,通过了暨南大学董事会章程。董事会的宗旨是:发扬海外侨胞、港澳同胞爱国爱乡精神和支援祖国四化建设的积极性,协助政府办好暨南大学。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广东省人民政府聘请海外侨胞、港澳同胞中的知名人士和国内热心教育人士担任暨南大学董事会董事,廖承志先生继续担任暨南大学董事会董事长。1983年廖承志副委员长逝世。
1985年1月召开暨南大学董事会第二届第一次会议,讨论如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办好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的文件精神,会议决定学校在香港设立办事处和成立教育基金会,以加强对外联络和宣传,更好支持学校办学,本届董事会由荣毅仁副委员长接任董事长。
1994年1月召开暨南大学董事会第三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讨论并通过学校关于创造条件,争取进入国家“211工程”行列的报告。荣毅仁先生因担任国家副主席,国务活动繁忙,辞去暨南大学董事会董事长职务,由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接任暨南大学董事会董事长。
1999年1月30日召开了第四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进行换届工作并规划学校跨世纪的发展蓝图。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任暨南大学第四届董事会名誉董事长,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任董事长。
2003年11月16日召开了第五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进行换届工作。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继续担任暨南大学第五届董事会名誉董事长,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继续任董事长。2005年10月26日荣毅仁先生逝世。
2008年11月15日召开了第六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暨南大学工作报告》和《暨南大学第五届董事会工作报告》,表决通过了《暨南大学董事会章程修改草案》,并向新一届董事颁发了聘书。与会董事还对我校的新校区规划和建设以及申报研究生院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继续任董事长。第六届董事会还增设了永远名誉董事一职。2010年7月30日钱伟长董事长逝世。
2013年11月15日召开了第七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原国务委员、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戴秉国担任董事长。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和广东省省长朱小丹为暨南大学第七届董事会董事颁发了聘书 。 暨南大学第七届董事会董事长戴秉国副董事长 马万祺、何厚铧、朱小丹、崔世安、马儒沛、谢杭生、刘谦、陈云贤、王志民、陈斯喜、曾宪梓、余国春、霍震寰、胡军 秘书长 胡军(兼) 副秘书长 马有恒(兼)、陈永棋(兼)、蔡冠深(兼)、林如鹏(兼) 董事 马有恒、王敏刚、王赓武、方小榕、方文雄、孔健岷、古润金、石汉基、叶惠全、朱孟依、任克雷、刘人怀、刘宇新、刘泽彭、刘皇发、刘晓航、许智明、许慕韩、李鲁、李文俊、李秀恒、李国华、李沛霖、李思廉、杨钊、杨孙西、杨华根、杨国强、何世柱、佀志广、宋海、张力、陈本显、陈永棋、陈有汉、陈有庆、林光如、林如鹏、周泽荣、郑家纯、赵广、赵阳、柯为湘、钟立雄、钟阳胜、贺一诚、唐志坚、黄屏、黄智隐、龚中心、梁仲景、梁志斌、彭磷基、程金中、曾智明、蒙德扬、雷振刚、蔡冠深、廖泽云、廖雅彦、廖锡麟、颜开臣、戴国坤、戴德丰 永远名誉董事 王华生、方润华、陈学忠、陈焜旺、郑裕彤、郭全强、唐翔千、符易亨、薛君度
⑩ 暨面大学副校长名单
暨南大学现任领导及分工如下:
胡军校长 主持学校全面工作,分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处、审计处。
林如鹏党委书记、副校长 负责学校党委全面工作,分管党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机关党委、党委统战部、对外联络处,联系新闻与传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华文学院。
周天鸿副校长 联系环境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光子技术研究院。
刘洁生副校长 负责珠海校区、深圳校区工作,联系人文学院、翻译学院、国际商学院、电气信息学院、轨道交通研究院、深圳旅游学院。
宋献中副校长 分管社科处、发展规划处、财务与国有资产管理处、国际交流合作处(港澳台侨事务办公室)、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联系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产业经济研究院。
饶敏副校长 负责学生工作,分管工会委员会、学生处(学生工作部)、团委、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离退休工作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联系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艺术学院。
张荣华副校长 负责南校区工作,分管招生办公室、保卫处(政治保卫部)、基建处、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联系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体育学院、信息技术研究所。
叶文才副校长 分管医学部、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实验技术中心、招标采购中心、实验动物管理中心,联系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药学院。
洪岸副校长 分管科技处(地方研究总院)、图书馆、学报编辑部,联系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大气环境安全与污染控制研究所。
张宏副校长 负责全日制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以及创新创业教育,分管教务处、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联系国际学院、理工学院、教育学院、创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