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名单 » 美国大学校董推荐

美国大学校董推荐

发布时间: 2024-05-23 09:21:27

A. 可以用钱买进所有大学吗

这个问题要分国内国外来看的——

【国内】

教育相对公平,但有钱也可以在国内买房落户,从高考高分大省落户到竞争压力相对较少的省市不是。

【国外】

在美国、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最早期的私立院校就是为权贵子女提供好的教育服务的。虽然时代在发展,但有些传统还是保留了下来,比如通过捐赠、校董推荐来实现学生的录取。而关于题主说的“买进好大学”,主要也分为两种方式:

一、捐赠进去

在美国,富人通过大额捐赠,来为自己的孩子换取一张名校录取通知书,是比较常见的社会现象。早在1991年,德克萨斯石油巨头罗伯特·巴斯向斯坦福大学捐赠了2500万美元。当他女儿玛格丽特从格罗顿高中毕业时,她在9名同样申请斯坦福大学的高中同学脱颖而出,成为9人中被录取的唯一一名学生,尽管她的成绩远远低于其中7位遭拒的同学。

通过捐赠来获取哈佛或者其它美国名校的录取通知书,是为富人开辟的捷径。动辄上百万乃至千万美元的花费,使许多家庭望而却步。

二、找靠谱留学机构花钱砸

如果学生存在成绩不过关/语言不达标/有名校情怀但本身实力不够等情况,这个背景想通过普通申请留学的话,是申不到什么学校的,只能去马来西亚、泰国的一般院校。如果有名校情节的话,可以找机构咨询,通过美化学生背景或者名校内推等途径顺利留学。

B. 哥大惊爆什么样的腐败丑闻

哥大惊爆腐败丑闻,员工骗取校方数十万美金助学金。

一些学生根本不具备津贴条件,却拿到了助学金,几年间拿到高达数十万美元,他们用这些钱满世界旅游和度假,还用支票对学校主管表示“thank you”,但和留学生遭遇的不公相比,这仅是沧海一粟。

周四报道了一则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的腐败丑闻:一名学院前职员通过一项暗藏数十年的计划,帮助3名学生从学校获得了数十万美元的经济援助,自己则从中拿了至少35万美元的“回扣”。

嫌疑人MelanieWilliams-Bethea曾是教育学院的财政援助主管,她被指控从2008年起就与她认识的学生一起经营着一个骗局。目前Williams-Bethea在曼哈顿联邦法院首次出庭后,被获准以5万美元的保释金保释。

师生联手,骗取学校巨额助学金

但即使是如此的天价,也不能保证录取可以万无一失。

选择出国留学就是选择一条更公平的路,但这种“买offer”的通道不仅造成了入学不公,更是给本就缺乏管理的留学生申请中介市场打开了一个“黑市”。而对名校本身来说,接收质量较低学生的入学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教育质量。

当学生踏入职场时,他们名校毕业的标签伴随着他们的弱点,会让学校得到“教育质量远不如从前”或“留学泡沫”的负面评价。

写在最后

留学的路上,即便有种种不公和一路的艰难险阻,仍然有人坚定不移地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着。和人心里坚定不移的力量比起来,不公或许会带来暂时的愤愤不平,但终究无法与决心抗衡。

只要坚持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这条路是自己想要的,继续走下去就对了。

C. 黄河大学的相关人物

程君复(1937-2005),男,1937年生于江苏,祖籍江苏南京。2005年9月21日在美国费城去世。美国华人学者,数学教授,著名侨领。程君复幼时在上海就读小学,1949年迁居台湾。1957年赴美,在蒙大拿大学就读本科,毕业后于1961年应征入伍,成为一名驻韩美军士兵。两年后退役,并入读费城天普大学,取得数学教育博士学位,之后在该校从事了30多年的教学工作,任美国天普大学数学系教授。少数民族学院副院长。1980年来华访问时,提出由中外华人合办黄河大学之设想。1984年,与河南省政府商定联合创办黄河大学。在美国先后成立了20多个联络网,参加筹委会者100多人,其中有华裔学者,实业界等各界人士。至1985年8月,应聘在黄河大学执教的名教授、博士已有120多人,其中来自国外的有54人。1985年9月正式开学。他还兼任费城华人总商会董事长、费城世界文化交流学会董事、美国社会大学董事。
孙穗芳,孙逸仙和平教育基金会主席、夏威夷中国妇女慈善会会长、美国夏威夷太平洋大学校董,在海内外担任许多名誉职务,如担任中山大学香港校友会名誉会长、香港孙中山文教福利基金会名誉会长。 <BR>孙穗芳,1936年生于上海,孙科与严霭娟之女。生逢乱世,孙穗芳自小就未与生父谋面。一岁时母亲改嫁,继父对她没有感情,经常因一些小事打骂她。1948年孙穗芳毕业于上海世纪小学,常被人夸赞长相酷似祖父孙中山,因而开始对孙中山产生兴趣。此后几年因生活所迫随母亲辗转于台湾、香港等地,1950年初在香港第一次见到祖母宋庆龄。1951年被母亲送回上海,进入上海启秀女中读书,向往着新的生活。195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上海第八女中,却因家庭出身问题无法进入大学学习。后经祖母宋庆龄介绍,于次年进入上海同济大学读建筑系,仍旧常常遭到批判和不公正的待遇。1958年被送到上海近郊农村劳动,1959年初以探亲为名到了香港,一边在香港大学修读校外课程,一边在一家室内设计公司工作。1965年结婚,1967年移居美国夏威夷,在夏威夷太平洋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孙穗芳1966年11月赴台与生父孙科第一次见面,盼望了三十年的事终于实现。父女感情甚笃,从这年起孙穗芳每年都回台湾两次看望父亲,直至1973年孙科逝世。 <BR>自从定居夏威夷起,孙穗芳便开始着意于祖父孙中山的故事,随着对祖父当年事业的深入了解,她愈发对祖父产生了由衷的景仰之情,并产生了一种使命感,决心要向广大年轻人宣传祖父孙中山的思想和主义。1980年,孙穗芳接到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朱学范的邀请,阔别21年之后重新踏上了大陆的土地,先后访问了广州、杭州、南京和西安等城市,拜谒了祖父的故居和灵寝,瞻仰了黄花岗烈士陵墓,对祖国产生了深厚的认同感,更加坚定了她宣传祖父思想的信念。1985年,孙穗芳倡议发起建立“孙逸仙心血管医院”,1992年举行了开院典礼。此后,孙穗芳便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帮助祖国发展教育事业上,她捐出了自己多年的积蓄,参与创立了河南省郑州市的黄河大学,这是中国大陆第一家由海外华侨与大陆共同合办的大学,孙穗芳还资助了近80位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她相信发展教育和医学是祖父当年所致力的事业。1997年,孙穗芳在夏威夷大学卡匹奥兰尼社区学院图书馆,成立了孙逸仙博士中国文物收藏馆;1998年向香港政府建议将西区公园改名为中山纪念公园并获准建造孙中山铜像。1999年5月孙穗芳获得了夏威夷众议院颁发的“人道和平奖”,以奖励她对孙中山思想的实践和推广;同年8月,夏威夷州长宣布1999年8月19日为孙穗芳博士日;2000年5月,夏威夷众议院向孙穗芳颁发了“人道慈善和平奖”,表彰她对人道工作及世界和平做出的贡献。
秦元勋(1923-2008)贵州贵阳人。194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47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8年回国,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调研室副主任、科学普及处处长,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应用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学会计算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长期从事数学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在常微分方和的定性理论、运动稳定性、近似解析、机器推导公式等方面的研究。在中国处于开创的地位。其中极限环的研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负责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威力计算工作。是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原子弹氢弹设计原理中的物理力学数学理论问题项目的主要工作者之一。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开辟了计算物理学这一新的分支学科。发表论文九十余篇。
杨久俊,男,1955 年 5 月生于河南邓县,教授,博士。
经历:1982年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工程材料及制品专业,1985年硕士毕业于同济大学材料学专业,毕业后担任黄河大学硅酸盐专业教师。1991年随黄河大学并入郑州大学工作,历任郑州大学建筑材料系主任,建材学院副院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现为郑州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导,材料学博导。科研成果: 近年来历承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郑州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教育部访问学者基金,上海市重点学科项目等十余项,横向项目七项;参加的“防水混凝土防水性能及其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研究”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的 “非烧结粉煤灰微珠耐火、耐火隔热砖”项目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粉煤灰墙体材料研制”项目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建筑垃圾墙体材料研制”和“新型砌筑干粉”分别获河南省环保局科技进步二、三等奖;获国家发明专利 6 项;实用新型专利 1 项;另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4 项,已公告;编写专著 1 本,公开发表论文 60 多篇。

D. 福建省莆田第二中学的知名校友

莆田二中为祖国各战线培养数以万计人才。现健在的资深科学院院士黄维垣、俞永新,导弹、卫星发射首席气象专家詹丽珊都毕业该校。培养了400多位教授、博士。27位大学校长、党委书记。80年后毕业的博士、教授超过50人。
蒲鲁士(1864~1918)号叟堂,美国乌省泉田城新历克顿乡人,美国何省卫斯里神学大学道学博士。1890年起奉派来莆传道,当时废科举,兴学堂,他和夫人蒲星氏创建该校前身西学堂,设体育、英文、数学、格致等课程,筹建旧址校舍,促进学校发展,薄星氏曾三次出任该校校长。其外孙曼顿博士为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席位作过努力,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会见。
康爵(1895~1944),字修其,号耕冰,涵江张井村人,曾在该校执教。师从蔡元培、傅斯年、黄炎培诸名家,博通经史。创办涵江图书馆,藏书逾万册,为莆田“乡贤书画艺文展览”提供大量藏本,并为之编撰提要。他纂着颇多,尤长“目录学”,所著《古今方志总目》最为宏巨,蔡元培题跋赞其“搜集既博,体例亦精”。
余文光,莆田县城内人,男,1901年出生,初中在莆田哲理中学就读,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医学院;在校获得港大最高奖荣誉,被选为该校学生联合会秘书,文光以医学学士和外科学双学士毕业于香港大学,任莆田圣路加医院院长兼附属医学校校长 ,文光从医60年,1923年赴英国剑桥大学医学院,次年获得剑桥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硕士学位;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民国15年(1926年)返莆田,任莆田圣路加医院院长兼附属医学校长;他在1927年2月 至 1949年8月间, 专职和兼职担任莆田哲理中学校医 。莆田圣路加医院附属学校校长由院长兼任。1932年二度留英攻读F·R·C·S学位,获英国爱登堡皇家外科学院院士博士学位,民国22年(1933年)底回莆田;仍任莆田圣路加医院院长 。1936年,他第三次去英国,入伦敦大学,在贝尔哈姆医院著名教授谭那指导下,再读六个月的外科学,继而赴美国,在梅耶医院进修六个月,期间,他为发展莆田圣路加医院募集五万美元巨款,后再回莆田;仍任莆田圣路加医院院长.。
宋增矩(1886~1967),号矩民,又号湖民,城厢区人,清光绪三十一年(西元1905年)莆田最后一科秀才,入福建高等中学堂学习英语,又考入国立北京大学文学院英语系,为莆田最早获得学士学位者之一。1942年起任哲理国文教师,是一位知名地方文史学家。
朱维干(1893~1995),莆田黄石镇人,男,1918年从北京师大毕业,又赴香港大学攻读教育学。先后在厦门、上海和该校任教。1949年起,经老友陈国柱推荐,一直在福建师大任教,并精心治史,修订《莆田简志》,写成七十万字的《福建史稿》,是一位著名的福建地方史专家。
欧元怀(1893~1978),字愧安,城厢区人,男,该校毕业后于1915年赴美国,先后在西南大学文理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学习,1922年毕业回国,历任厦门大学教育主任兼总务处、上海大夏大学副校长和校长。上海市工部局华人教育处教育委员、贵州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1946年为该校名誉校董,并任校友会(原同学会)会长。
林景润(1897~1946),莆田三江口新浦村人,男,字琴雨,早年从该校毕业后,入福建协和大学政治系,后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并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耶鲁大学深造。回国后,任福建协和大学教授,后又赴美国哈佛大学攻读教学法行政学,被该校授予荣誉博士。1928年出任福建协和大学校长历近二十年。1946年病故于美国。
宋尚节(1901~1944),莆田笏石坑北村人,1920年经蒲鲁士介绍,从该校赴美国韦斯里大学学习,三年修完四年的课程学分,获理化系奖金和荣誉奖,又进入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院攻读化学,被选为该校国际学生会会长,1924年获科学会的金钥奖和化学硕士学位,1926年3月取得化学博士,成为莆田留学生中获得博士第一人。同年9月,转至纽约和神学院研读。1927年回母校任高中化学教师。
吴德懋(1902~1942),城厢区南门人,莆田体育先驱者,也是中国体育巨星。1923年该校毕业后进南京东南大学体育系深造,次年在全国第三届运动会上,获五项和十项全能冠军;1925年,在马尼拉举行的第七届远东运动会上,又以五项全能第一名,为中国夺得仅有一项冠军。后回东南大学任教,并为家乡增益体育人才做出色贡献。
程天泗(1903~1980),仙游县人,18岁时代表该校出席省级运动会,屡创佳绩,先后进集美高师、南京中央大学体育系深造,1930年起回莆任教,与翁祖烈、刘剑成等老师一起,建莆田体育场,培养一批批国家级优秀体育人才,是莆田“田径之乡”奠基人之一,1958年起获选为国家级田径载判员,省政协委员。
陈文杞(1904~1941),莆田常太歧尾村人,男,1923年该校培元毕业。1927年莆埔军校第五期毕业生,抗日战争时,转战各地,屡立战功。1941年被选派陆军大学深造,他毅然要求重返前线,领兵奔赴黄河防线,守卫中条山,多次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有久,升任第二十七师少将师长,在一次率部坚守阵地的战斗中,终因寡不敌众,中弹阵亡,年仅37岁。
陈天章(1906~1930)莆田新县外坑村人,男,化名柯芹。1922年考进哲理,接受革命思想,是陈国柱建立党团混合支部时的首批团员,1926年6月转为中共党员,先后任中共莆田特委、县委组织委员等,1929年,根据县委决定,他到沃柄一带创建了闽中第一支工农游击队,并任队长。同年夏,他领导的山区游击队与陈兆芳(亦为哲理校友)领导的沿海游击队合并为莆田工农游击队,率领20多名队员袭击江口盐兵,夺取枪弹,镇压恶棍。1930年游击队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23军207团时任政委(后改为省工农红军游击队闽中第二支队),同年12月25日,率部在芦苇村除霸时被反动派包围,在突围中负伤被捕,在押往荔城途中,仍宣传革命。26日下午,威武不屈,在城南桥头从就义,年仅25岁。
叶焕武(1908~1980),莆田城内今梅峰街人,从哲理毕业,后从福建协和大学毕业,精通英、日语。壮年赴马来西亚开设怡和公司,热心教育等公益事业,并挺身而出拯救在海外遇难的同胞,晚年倡建兴安会馆,为马亚西亚兴安会馆总会带头捐建大学贷学金。母校百年校庆时,组织校友捐赠彩电等物品,临终前还嘱咐校友热爱母校,是一位得高望重的侨领。
林振夏(1926~1994),莆田华亭人,从哲理毕业后,1949年入复旦大学新闻系深造。福建日报总编辑,高级编辑。先后被选为中央福建省委委员、政协常委、省新闻协会副会长等。1994年病故后,省报成立专门委员会出《林振夏文集》传世。
李玉凤(1940~1986),莆田江口人,女,原系归国侨生,年仅16岁就连获全国女自行车赛两次冠军,1958年选进福建省体工队。1966年在柬埔寨亚注洲新兴力量运动会上,夺得女子自行车千米计时赛和三千米追逐赛两块金牌,后任省体工队自行车教练,培养出不少运动健将等国家级运动员。

热点内容
徐州医科大学宿舍条件 发布:2024-06-16 04:17:49 浏览:971
山东大学档案学研究生几年 发布:2024-06-16 03:30:11 浏览:635
南开大学毕业生赴美国名校 发布:2024-06-16 03:30:09 浏览:733
211大学农村专项计划招生 发布:2024-06-16 03:23:49 浏览:554
山东财经大学当老师 发布:2024-06-16 02:31:58 浏览:902
常青老年大学石老师舞蹈 发布:2024-06-16 02:31:58 浏览:835
九江职业大学新校区宿舍 发布:2024-06-16 02:22:39 浏览:674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招生简章 发布:2024-06-16 02:18:52 浏览:394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官网 发布:2024-06-16 02:18:33 浏览:405
创业创新大学生创业 发布:2024-06-16 01:52:42 浏览: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