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名单 » 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学院导师名单

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学院导师名单

发布时间: 2025-03-27 22:36:32

⑴ 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名单及其简介

1、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是培养物流技术与装备、物流系统规划、物流管理等物流工程领域高级专门人才,从事物流工程领域科学研究的专业学院。经过五十余年的建设,学院已成为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具有先进物流装备研发、物流系统规划与管理特色的科研、实验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2、以下是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导师介绍,现汇总如下:
曹小华 胡吉全 李文锋 罗齐汉 王贡献 熊新红 于蒙 赵章焰 陈建华 黄营 李郁
罗述全 王国贤 徐承军 张庆英 周强 董明望 计三有 刘有源 孙虎 王正国 徐沪萍 张艳伟 周勇 龚哲君 李波 刘志平 万会雄 吴青 徐章一 张英 朱宏辉 郭建生
李松 罗继相 王长琼 肖汉斌 杨艳芳 张煜 祖巧红 。由于有变动,可能与实际情况有出入。以学校现在的导师为准。
3、可以在学校管网上查看相关信息:http://www.whut.e.cn;也可以在考研网上查看相关信息:http://yz.kaoyan.com/whut/shi。

⑵ 葛艳红个人简介

葛艳红,女性,1968年12月出生,拥有研究生学历及硕士学位,现为副教授,任职于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

专业方向包括Web技术与虚拟设计、智能CAD及机器人技术。在教学领域,主要教授《金属工艺学》、《工程图学》、《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人因工程》等本科课程。

学术研究方面,近年来参与多个科研项目,如基于网络的物流工程专业主干教学资源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工程图学》新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及培养途径研究、基于机器人技术研发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途径研究等。主持校基金项目“基于网络的产品定制设计中若干关键问题研究”,并参与多项省级、市级科研课题,成果显著。

在学术成果方面,发表多篇论文于《工程图学学报》、《计算机与现代化》、《交通与计算机》等期刊,涉及主题包括机器人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基于网络的产品定制设计、工程纹理建模与产品表面设计等,部分成果鉴定为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葛艳红教授在学术界和教学领域均有显著贡献,展现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⑶ 哪位大侠能给小弟介绍下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的博导情况

肖汉斌教授、博导

主要成果简述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3项、主持完成的“大型卷筒强度和稳定性综合试验装置研制”课题经湖北省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主持完成起重机安全性能评估企业委托项目20余项、作为主持人之一完成的“起重机传动件高性能化研究”课题和“电液伺服式钢丝绳滑轮试验装置”课题分别中国船舶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
机械设计及理论:设备工况监测与安全性评价

机械系统智能设计
物流技术与装备:现代物流系统规划设计与仿真

物流系统信息化与数字化

物流系统监控与诊断
物流管理:物流系统仿真

港口物流理论及方法

陶 德 馨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成果简述
曾参加国家七五攻关、国家计委重大新产品开发等项目,主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2项,获国家发明三等奖(1997年,序3)、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3年,序16)、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年,序4)和交通部优秀教材二等奖(1996年,序2)各1 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主编“港口起重运输设计手册(第三篇,起重机零部件)”,“起重运输机械试验技术”等教材及著作3 部

主要研究方向
1.物流信息系统与控制;
2.网络化测试仪器与智能监控诊断;
3.起重机关键零部件(钢丝绳,滑轮,卷筒,制动器等)高性能化。

主要学术职务有:港口物流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中心主任、《交通企业管理》杂志社社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学会理事、湖北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等

陈定方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成果简述
1986年以来,主持完成了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高科技计划、国家火炬计划项目,以及中国科学院、机械部、交通部、湖北省、河南省、江苏省、江西省的科研项目,有18项获国家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和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被评为优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及重要刊物上发表了200余篇学术论文,有60多篇被SCI、EI、ISTP收录。主编或共同编写出版了《机械CAD基本教程》、《机械设计专家系统研究与实践》、《面向对象的C++/ES》、《推动经济的2010年技术预测101项》、《中国机械设计大典》、《现代设计方法研究及应用》、《虚拟设计》等12部专著、译著。现担任湖北省、武汉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南昌大学、江苏理工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兼职教授;《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等10多个学报、期刊的编委。
分布式虚拟设计/制造研究及应用获2005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5年度武汉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分布式虚拟设计/制造平台获2005年度中国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
1、分布式虚拟设计/虚拟制造与计算机仿真;
2、复杂问题、复杂系统研究与科学计算可视化;
3、制造业及物流信息化与数字工程。

徐长生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成果简述
长期从事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工程检测技术、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物流技术与装备等研究,参加和主持国家、省部级纵向及横向科研课题多项,其中获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交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广西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主要研究方向
1、机械系统智能化设计;

2、机械信息化技术与智能化诊断;

3、机械系统动态分析与仿真;

4、现代物流技术;

王少梅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成果简述
近年来,取得省部级奖5项,如主持的“港口机械CAD”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抓斗动态仿真及优化设计”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年)及“轮胎起重机智能CAD/CAM”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3年)。在物流系统规划与仿真方面,完成的项目有:上海港务局“港口物流中心研究”,“张家港(木材)物流中心发展战略研究”,“深圳机场物流园区市场调研及预测”,“利丰物流发展战略及信息平台研究”,“港口集装箱码头自动化系统的动态仿真”等以及参加完成的交通部:“中国交通运输经济问题研究”,国家经贸委“我国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湖北省交通厅“湖北省交通运输业发展现代物流的战略研究”等。主持研制的物流预测支持系统及港口集装箱物流仿真系统已应用于实际。出版著作有:“港口机械CAD等”

主要研究方向
l 物流系统规划与仿真
2 港口机械CAD/CAM
3 物流决策支持系统

李文锋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成果简述
近年来,先后主持或参加欧盟框架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项,国家863计划2项,省部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武汉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项,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项目、交通部通达计划项目各1项;参加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1项。先后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有20余篇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先后获得过: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省级教研成果一等奖一项。

主要研究方向
基于传感器的控制与系统间协调;

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

虚拟现实与物流仿真

胡吉全博导、教授

主要成果简述
近年来先后主持参加了1项国家西部交通建设重点项目、1项国家交通战备军工重点项目、1项湖北省科技重点项目。主持开发设计了多台套港口门座起重机和各类港口机械系列产品。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发表论文12篇,EI收录两篇,参与教材编写二部。

主要研究方向

港口物流装备的动态设计理论和方法;

港口物流装备及系统自动化

⑷ 武汉理工大物流学院胡吉全导师怎么样

姓 名:胡吉全
出生年月1958年8月
最终学历:本 科
职 称:博导教授
电 话:027-62590836
学 位:学 士

职 务:副院长
传 真:027-86551180
所在院系:物流工程学院港口机械工程系

E-mail:[email protected]

通信地址(邮编)
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430063)
一 讲授的主要课程:
(1)《起重运输机械》,专业方向课,4学时/周,1届学生174人;
(2)《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导论》,专业选修课,2学时/周,2届学生210人;
(3)《现代港口装卸机械技术》,研究生课程,4学时/周,5届学生63人;
(4)《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1学时/周,2届学生42人。
二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指导5届硕士研究生,23人;
(2)指导3届博士研究生,4人;
(3)指导1届博士后,1人。
三 学术研究课题(不超过五项):
(1)MQ1634带斗门机研究,横向,企业委托,2008年,主持;
(2)50t多用途集装箱门机研究,横向,企业委托,2008年,主持;
(3)MQ4040造船厂门座起重机研究,横向,企业委托,2008年,主持;
(4)JMQ3545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研究,横向,企业委托,2008年,主持;
(5)FQ1630浮式起重机研究,横向,企业委托,2008年,主持。
四 发表的学术论文:
(1)基于模块化设计思想的组合式门座起重机概念设计,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第一作者;
(2)基于混合神经网络的座起重机变幅机构参数优化设计,机械工程学报,2005年,第一作者;
(3)钢丝绳受力特性对疲劳寿命的影响,港口装卸,2005年,第一作者;
(4)港口门座机整机滚装拖曳系统,起重运输机械,2006年,第一作者;
(5)变联结构液压波形发生器的动态特性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
(6)舰船设备水下爆炸冲击模拟器机理与仿真,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7)并联结构液压波形发生器的动态特性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8(3)。
五 获得的表彰/奖励:
(1)组合式岸边起重机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主持;
(2)滚轮顶杆式断缆保护装置,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04;
(3)集装箱转锁机械手,国家发明专利,2004;
(4)大起重量及大起高度吊装起重机,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09;
(5)2008年年度考核优秀。

⑸ 熊新红个人简介

熊新红,男,1976年10月出生,拥有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现任讲师,任职于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其研究方向包括模具设计与制造、先进制造工艺、快速原型制造。


近五年,他主讲的主要课程包括:



  • 金属工艺学(72学时,2008-2009学年,76人)

  •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40学时,2007-2008学年,36人)

  •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40学时,2007-2008学年,36人)

  • 材料成型原理(研究生选修课,36学时,2006-2008学年,11人)

  • 工程图学B(900学时,2007-2009学年,540人)


熊老师在实践性教学方面也十分活跃,指导了多项实验和实习,如金工实习、成形原理实验、冲模设计实验等。此外,他还负责本科生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并指导了7名学生的毕业论文。


在科研方面,他参与了多项重要课题,如装备部预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北省重点科技项目等,发表了十余篇学术论文,涵盖了等离子激光复合直接快速制造技术、GH163高温合金零件组织性能等多个领域。

⑹ 罗继相个人简介

罗继相是一位男性学者,出生于1953年12月,拥有本科学历。他在教育事业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在知名的武汉理工大学担任教授职务,同时也是物流工程学院的系主任。他的专业领域主要集中在工学-材料类,致力于培养学生们在现代模具技术和金属塑性原理方面的专业知识。

在武汉理工大学的教学生涯中,罗继相不仅在理论教学上有着深厚的造诣,他的课堂上充满了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使学生们能够深入理解并掌握现代模具技术的精髓。他对金属塑性原理的讲解更是深入浅出,激发了学生们对材料科学的探索热情。

作为物流工程学院的重要支柱,罗继相教授不仅在学术上严谨治学,还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为物流工程领域输送了一批批优秀的人才。

热点内容
扬州大学考研口译 发布:2025-05-07 18:49:45 浏览:308
苏州大学建环考研 发布:2025-05-07 18:36:52 浏览:918
中国传媒大学英语专业考研 发布:2025-05-07 18:31:01 浏览:560
人民大学财政学研究生推荐文献 发布:2025-05-07 18:30:15 浏览:976
广州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发布:2025-05-07 18:28:57 浏览:221
北京师范大学大学附属中学 发布:2025-05-07 18:28:51 浏览:806
北京文博研究生导师 发布:2025-05-07 18:09:58 浏览:289
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录取率 发布:2025-05-07 18:01:34 浏览:715
武汉大学土木考研 发布:2025-05-07 18:01:25 浏览:334
花溪大学城碧桂园学府1号 发布:2025-05-07 17:58:55 浏览: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