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经济学林教授
A. 厦门大学经济学真的那么差吗
厦门大学的经济学可是一点也不差的。2017年第四轮学科评估,厦门大学的应用经济学得分A,国内排名很靠前的
B. 陈永志的厦门大学经济学教授
[1] 新时期国际价值变化的背景、特点及启示,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1年1期[2] 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启示, 学海, 2010年6期[3] 政府行为与产业国际竞争力, 求索, 2010年2期[4]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初探, 福建论坛, 2010年1期[5] 新时期国际价值的变化与国际价值论的发展, 经济学家, 2009年06期[6] 农地使用权流转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刍议, 学海, 2009年3期[7] 马克思服务劳动理论与当代服务劳动的变化, 当代经济研究, 2008年5期[8] 马克思企业管理理论与当代管理劳动探讨,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年12月版[9] 加快科技创新 提升福建民营经济, 福建论坛, 2007年12期[10] 加快科技创新提升福建民营经济竞争力,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7年11期[11] 从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看公平与效率问题,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年11月版[12] 马克思企业管理理论与当代管理劳动的变化, 当代经济研究, 2007年第10期[13] 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与公平效率的思考, 理论前沿, 2007年第6期[14] 台湾产业结构转型与两岸产业分工合作探讨, 亚太经济, 2007年6期[15] 两岸经贸发展与海峡经济区构建, 福建论坛, 2007年第4期[16]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动力、条件、及路径选择, 经济学家, 2007年第1期[17] 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与当代国际价值的变化, 当代经济研究, 2007年第1期[18] 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与当代国际价值的变化, 当代经济研究, 2007年第1期[19] 加快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东南学术, 2006年12月[20] 三大差距与社会和谐刍议, 经济中国,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6年6月版[21] 三大差距与社会和谐, 当代经济研究, 2006年第3期[22] 新时期国际价值的变化、特点及启示, 经济评论, 2006年4期[23] 略论中国家族企业制度创新, 经济学家, 2005年第3期[24] 略论中国家族企业制度创新, 经济学家, 2005年第3期[25] 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的动力、障碍与路径选择, 经济管理, 2004年第16期[26] 面向21世纪经济学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探索, 厦门大学学报(增刊), 2003年11月[27] 加入WTO后福建个私经济发展的战略与措施,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年7月版[28] 价值总量之谜试解, 经济学家, 2003年6期[29] 大力发展融资租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经济管理, 2003年6期[30] 科学技术、科技劳动与价值创造, 经济问题探索, 2003年5期[31] 私营企业产权制度变迁的制约因素及演进路径, 发展研究, 2002年12期[32] 入世后我国私营企业跨国经营探讨, 改革与战略, 2002年10期[33] 新技术革命与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 经济评论, 2002年3期[34] 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培养新世纪经济学人才, 厦门大学学报(增刊), 2001年11月[35] 纪念王亚南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经济研究, 2001年11期[36] 略论虚拟资本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中国经济问题, 2001年6期[37] 经济学基地班《资本论》教学改革若干设想, 厦门大学学报, 2001年教学专辑[38] 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培养新世纪经济学人才, 厦门大学学报, 2001年教学专辑[39] 福建跨世纪海洋经济发展法规建设研究, 《迈向21世纪海洋新时代——论文选》, 2000-2-1[40] 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与居民收入差距, 经济评论, 2004/2[41] 福建民营经济跨世纪发展战略研究, 漳州大学学报, 2000年1期[42] 新世纪经济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 厦门大学学报, 2000年教学专辑[43] 试论马克思的商品销售理论, 厦门大学学报, 2000年4期[44] 科技进步与劳动就业, 漳州大学学报, 2001年1期[45]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 2004年6月[46]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及收入差距问题, 中国经济问题, 2004/2[47] 股份制成为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刍议, 当代经济研究, 2004/8[48] 按生产要素分配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对策, 资本论研究, 2004年10月[49] 入世后我国私营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问题探索,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 2002年5期[50] 新时期《资本论》精品课程建设总结, 《加强教学研究推动教学改革——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本科教学研讨论文集》, [51] 中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刍议, 荣兆梓、吴春梅主编:《中国三农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3月版[52]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外部条件及政策选择, 李天德、朱方明主编:《当代中国经济问题探索》,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5年11月版[53] 面向21世纪经济学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探索, 厦门大学学报(增刊), 2003年[54] 加入WTO后我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对策选择, 厦门大学学报(增刊), 2003年[55] 马克思市场营销理论初探, 千年交替之际的思索, 2003年[56] 论私营企业的产权制度变迁, 当代经济研究, 2003年9期[57] 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的动力,障碍与路径选择, 经济管理, 2004/16[58] 福建第三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发展研究, 2001年12期[59] 入世后我国私营企业国际化经营刍议, 亚太经济, 2002年5期[60] 入世后福建个私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开放潮, 2002年9期[61] 我国私营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2年7期[62] 浅析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中小企业经验, 经济工作导刊, 2002年15期[63] 新技术革命与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 经济评论, 2002年3期[64] 科学技术与价值创造, 当代经济研究, 2002年2期[65] 私营企业主管理劳动的性质特点分析, 经济学家, 2002年2期[66] 正确处理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产业的关系, 河南社会科学, 2003年2期
C. 厦门大学经济学
你好,我是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的学生.
厦大经院和国外大学的联系只能算一般,我读了一内年差不多有容3次到4次通知说有出国项目,包括交流生和自费生.厦大和东南亚大学的联系比较密切.
经济学院来说,计划与统计系是全国排名第一,金融系全国第三,经济系,财政系,国经贸系也都排名靠前,基本都在前五.总的来说,厦大经院是全国两个拿满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重点的学校之一,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在南方和东南亚.
倾向理论的是经济学系,国经贸专业的国际经济专业(大二才分).
倾向应用的是计统系,金融系,财政系,国经贸系的国贸专业(大二才分).
比较容易进银行的是经济系,金融系.
比较容易和公司财务挂接的是经济系,金融系,财政系.
和贸易有关的自然是国经贸系了.
希望对你有帮助.
D. 厦门大学林致远老师教的宏观经济学用的是什么教材啊,和考研指定的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好像不一样,谢谢
以指定参考书复习为主 。经院都是用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具体可以咨询一下思睿大考研网的老师,她会为你详细解答的。
E.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现任院长都是谁
现任正院长是洪永淼教授,有多个副院长,,如果想知道详细情况的话,建议去厦大经济学院网站,查看师资队伍,,里面应该会有全经院的老师名单!
F.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的学校领导
雷根强 党委书记 主持院党委全面工作
洪永淼 院长 主持院行政全面工作回,分管人事工作
朱孟楠 副院长 分管科研、答社会服务工作
方 颖 副院长 分管研究生(含专业硕士)、外事、学术交流、两院融合协调工作
王艺宏 党委副书记 分管本科生学生工作、团委,联系财政系、金融系、经研所
邱旺土 党委副书记 分管研究生、财务工作,联系经济学系、统计系、国经贸系
刘连支 工会主席 主持工会工作
陈 焰 院长助理 协助分管本科教学工作
许文彬 院长助理 协助分管课程进修班工作,兼任金融系副主任
钟威 院长助理 协助分管统计学科建设
G. 有个厦门大学经济学教授的节目叫什么
啊!有吗?作为厦大经院的我怎么没有听过
H. 厦门大学的经济系怎样
我就是厦大的,厦大经济学院是招牌学院,在全国的地位也是名列前茅的,经济学的专业都很热门,经济系也很不错,不过最强的是会计系和金融系。
I. 保研至厦大经院能源经济研究中心。请大侠们指点硕士博士就业前景,最好是这里毕业的或者是知情人,跪谢!
林教授本人在能源经济学这个行业很牛,博士生一般就业方向就是各内大高校吧,硕士生最牛的有容去国家电网之类的,但是这种一般都很难进,如果找的工作比较好,进个能源规划相关的事业单位或者国企也不错,一般的就业方向就跟其他经济专业的大同小异了,希望有帮助
J. 厦大经济学院有几个院士分别是谁
经济学院没有院士。
院士指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没有包括一般意版义上的权社会科学领域
现在比较流行的词是“文科资深教授”,学校官方网站上列出来的是会计方面的葛家澍(现在属于管理学院)、经济学院财政的邓子基、高等教育方面的潘懋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