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老师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老师

发布时间: 2021-02-22 21:38:54

1. 请问北京大学的环境学院的博士如何

在国内很不错了,北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内前三没任何问题

2.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师资队伍

蔡旭晖 陈忠抄明 陈左生 郭怀成 韩凌 韩鹏 何玉山 黄艺 胡建信 胡敏 籍国东 康凌 梁宝生 林官明 李天宏 刘建国 刘阳生 刘永 刘兆荣 李文军 李振山 栾胜基 陆思华 毛小苓 毛志锋 马晓明 梅凤乔 倪晋仁 邱兴华 尚静 邵敏 宋宇 宋豫秦 孙卫玲 唐孝炎 童美萍 王奇 王维敬 王雪松 温东辉 吴为中 谢绍东 谢曙光 薛安 徐建华 徐晋涛 晏明全 要茂盛 叶文虎 叶正芳 曾立民 张剑波 张世秋 张远航 赵华章 赵智杰 朱彤

3. 北京大学的环境科学专业什么最强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有三个专业:环境科学、环境管理、环境工程,其中前两者专更为优秀。属
在环境科学专业方面,北京大学可以说是全国高校的佼佼者,根据U.S. News & World Report与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的数据,北京大学环境科学在全球2011
年排名第22,2012 年排名第17(位列大中国地区首位)。按基本科学指标(ESI)的数据,北京大学环境/生态学科已跻身全球前0.4%。所以,总的来说,北大整个环科专业都是很强的。
在环科专业里面,大气化学方向的研究尤为突出,有唐孝炎院士(唐孝炎教授曾任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大气化学委员会衔称委员(类似常务委员)(1988-1996)。自1993年起担任联合国环境署(UNEP)臭氧层损耗环境影响评估组共同主席。在国内曾任中国环境学会副理事长多届,教育部环境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等等。 ),朱彤教授(也是环科院的院长)等等,总之这方面很强。此外,水污染(包括土壤生物等)方面也是全国领先的。
有疑问请追问
望采纳谢谢

4. 北京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的学院使命

“我们成立环境与来能源学院,源就是为了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我们是Mission-Oriented-School(使命导向的学院),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的任务和使命,是我们学院的最高目标。我们针对的问题不是过去的问题,而是迎合未来的需要,未来怎样提高能源效率,使用哪种新能源,未来怎样减少环境污染……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不仅是新,而是超前,比新更新。”环境与能源学院院长耿旭教授这样定位学院。
北京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的办学目标是:
建立研究生教学的卓越典范,为社会培养有能力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科技精英人才;
开展前沿性的学术研究,提供解决区域和全球性能源和环境问题切实可行的方案;
建立与公众、政府和工商团体长期合作的机制,共同努力,为满足人类社会对能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服务;
与国际知名大学合作,打造一个开放的国际交流的平台。

5.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的学科结构

环境学院来以地理学为主体,包含环境科源学、生态学、城市规划等多个相关学科,具有理、工、文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学院拥有地理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学院有地理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学院下设4个系和1个研究所,即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城市与经济地理系、资源与环境地理系、生态学系和历史地理研究所。另有地理科学研究中心、城市规划设计中心十多个研究中心。目前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也挂靠在环境学院。

6.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的学院概况

前城市与环境学院共有教职员工99人,其中教授人(含研究员7人)目,副教授31人(含副研1人),讲师9人。现有师资队伍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含双聘2人),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4人,百人计划研究员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外籍教师1人,以及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
学院下设4个系、一个研究所,即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城市与经济地理系、资源与环境地理系、生态学系和历史地理研究所。另有地理科学研究中心、城市规划设计中心十多个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也是落在城市与环境学院下面,招收硕士(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和博士(人文地理学专业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方向,导师:张永和)。
学院拥有地理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国家重点学科。2011年与校内其他学院联合建设了首批生态学一级学科。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貌第四纪、历史地理、城市与区域规划、环境科学、生态学等学科,涉及资源、环境、生态、城市等多个领域。学院有地理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人地系统与环境遥感实验室。
在教学方面,学院根据国家建设需求和科学前沿设置专业。
本科生有5个专业:环境科学、生态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科学、城市规划。
硕士研究生有8个专业: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环境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地貌与环境演变、城市与区域规划、第四纪地质学、生态学。
博士研究生有7个专业: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环境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地貌与环境演变、第四纪地质学、生态学。
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承担大量国家重要科研项目和国际合作,发表大量高水平研究论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在内的多项奖励,为国家的决策提出科学依据。

7. 北京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的研究领域

生物能源与能源效率研究领域
生物能源信息
生物能源技术能源安全与发回展战略
水处理与答资源工程研究领域
水处理工程
工程环境模拟与信息系统
污水资源化技术处理
资源工程
水资源与环境安全保障
环境微生物研究领域
高效降解污染物的微生物菌群构建
专用微生物和酶及其培养制备
生物增强和生物修复技术
环境金融研究领域
基于环境保护的环境金融—绿色金融
基于气候变化下的环境金融—碳金融
基于新型产业的环境金融—清洁能源产业金融体系
低碳经济与环境管理手段
环境与健康研究领域
复合大气污染特征、形成机制与源分析
颗粒物细粒子污染研究
室内空气污染研究
大气及室内空气污染健康影响研究
环境规划管理研究领域
区域环境规划
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经济与管制政策
农村环境流域水环境
环境、资源信息技术应用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环境行政法
水科学与环境信息研究领域
城市化流域暴雨径流污染
非常规水资源利用
受损水生态系统修复和重建
生物环境信息
水环境信息
广域城市水系统水质的多源遥感监测和评价
全球气候变化与水管理等

8.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系所中心

北京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环境科学教学和研究的机构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起,在我国率先开展兰州光化学烟雾污染、北京西郊环境质量评价和官厅水库水质研究。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于1982年成立了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负责组织和协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生,1985年设立环境化学博士点(后改为环境科学博士点),2000年获得环境科学和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2001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2年6月18日成立了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在院系整合过程中,以环境科学中心和技术物理系的环境化学教研室为基建成立了环境科学系。
环境科学系的教师队伍,是一支年轻化、高学历化、富有朝气的、学科结构合理的工作团队。现有教职员28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55%,其中院士1人、教授6人、博导6人。
在学科建设方面,环境科学系充分发挥北京大学文理学科的优势,形成了以大气环境、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三个学科方向为支柱的环境科学框架。现有环境化学、大气环境、环境管理、可持续发展、环境经济、环境法、环境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生态、水环境科学与技术等研究方向。拥有环境科学的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大气环境的硕士点、生态学的硕士点和环境法学的硕士点。其主要特色如下:
① 在大气环境科学领域,具有多种研究手段和开展系统研究的能力。不仅拥有完备的外场观测设备和技术,而且建立了可用于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环境模拟的国内最大的环境风洞、大气化学反应历程的实时在线模拟装置等独特手段,形成了大气环境化学和大气环境模拟与控制两个各具特色的学科方向。在光化学烟雾污染、酸沉降、细粒子污染和臭氧层科学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理论和方法,培养了一批高层次的大气环境科学教学和科研人才。大气环境研究的深度和系统性在国内同类学科具有优先地位,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共四次,许多研究成果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进行科学决策的依据。近期在国内率先提出复合型大气污染的概念,已引起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和浓厚兴趣。
② 基于管理、规划、经济、法学以及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而成的环境规划与管理科学,曾组织了我国第一例综合环境规划研究湄洲湾新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规划,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此外还针对臭氧层保护开展了国家管理-经济-技术的系列研究。1993年率先在高校建立了机构开展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该方向注重开发环境管理与决策支持的基本理论方法,并应用于实践,并最终纳入到政府的宏观社会、经济与环境决策、企业微观决策和公众对环境保护参与的个人行为决策中。
③ 在环境科学的教学和科研中,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环境与健康,强调环境污染的健康效应,开展了大量的流行病学和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 2000年北大和北医的合并,极大地加强了环境与医学的结合,北京大学985重点项目环境荷尔蒙/二恶英实验室的建立,推动了环境与健康的相关研究,形成了北京大学环境医学的学科方向并正在逐步完善。
④ 注重将环境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直接服务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环境管理部门,为他们的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⑤ 广泛的国际合作网络,通畅的国际合作渠道,丰富的国际合作经验,是环境科学系的另一项重要资本。同国外专家学者进行频繁的学术交流与共同合作,建立了一个相互交流信息并共同发展的合作网络,不仅可以紧紧把握国际环境理论研究的前沿,而且还通过合作网络积极参与国际环境问题的解决。
环境科学系开设的主要课程:大气环境化学、污染气象学、环境数学方法、环境规划学、环境管理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生态学、环境数据处理、环境质量评价学、环境流体力学、大气探测与监测、环境科学中的现代测量技术、环境工程、系统分析与仿真、环境水力学、水环境模型、环境信息系统、气溶胶原理与技术、给水与废水处理原理、全球环境问题、环境中物质的循环和转化、大气污染防治原理、大气化学模拟与模式、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理论讨论班等37门课程。此外,还在全校开设通选课:文明与环境导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全球环境问题、环境科学导论、环境系统工程概论与环境材料导论。开设了若干开放课:大气污染防治原理(清华大学)、职业与环境流行病学(医学部)、环境医学(医学部)、近代毒理学(医学部)、健康危险性评价和管理(医学部)。去年新增的课程有: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研讨班、中国传统城市生态美学、环境中物质的循环和转化、比较环境政治研讨班。
环境科学系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将瞄准国际环境科学的发展前沿和中国环境与发展的实际需要,重点发展五个领域,即环境污染化学、环境管理、环境污染治理理论与技术、环境生物学和环境与发展,以培养环境与发展所需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为重点,以多学科整合和多方位开放联合的政学研产一体化为发展模式,通过不断创新和励精图治,使环境科学系成为世界一流的环境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决策的思想库,成为我国环境科学技术产业化的基地。 北京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成立于 1995年6月。作为北大发展工程科学的试点,北京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借助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整合的优势,经过数年不懈的努力已经拥有环境工程博士点和硕士点。北京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现有占编教师和其它全时工作人员20余名。迄今为止,已经和正在培养的博士后、博士生和硕士生达150余名。
北京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是一个以理工结合为特色的教学和科研机构。近年来,充分发挥北京大学学科综合的优势,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利用环境科学和治河工程学科交叉的优势,承担了治理深圳河工程环境评估研究、监察与审核、底泥分析和区域综合规划等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的科学咨询工作, 为区域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 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江河泥沙灾害形成机理及其防治研究”、中国-欧盟科技合作项目“可持续的区域水资源利用模式和环境管理战略研究”、中国-加拿大(CIDA) 合作项目“防洪、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研究”。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大学分室是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的四个分室之一,又称“大气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1989年开始建设,1995年10月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挂牌为国家重点实验室。2001年与深圳市政府合作在深圳市北京大学深港产学研基地建立“大气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 深圳分室”。在2000年和2005年的两次评估中获得良好的成绩。
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在大气环境科学领域,形成了大气环境化学和大气环境模拟与控制两个特色的学科方向,其中大气环境化学是北京大学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近的一个领域,曾在光化学烟雾、酸沉降和臭氧层科学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理论和方法,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以及何梁何利科技奖;针对臭氧层保护国际环境公约开发出消耗臭氧层物质行业淘汰机制,被联合国环境署采纳,相关工作为国家争取了约4亿美元的赠款,并获得2004年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国家“保护臭氧层贡献奖”特别金奖、2005年美国国家环保局保护臭氧层奖,唐孝炎院士2005年获得联合国环境署、世界气象组织纪念维也纳公约20周年保护臭氧层贡献奖。近年来对大气细粒子污染和城市区域污染控制开展了系列研究,并率先提出“大气复合污染”的概念,引起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和浓厚兴趣。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为解决我国大气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也极大丰富了大气环境化学的理论。
国家重点实验室重视基础设施的能力建设,在985和“211”经费支持下,形成了以现场测量、实验室模拟和数值模型为研究手段的大气化学与大气环境研究平台,具有先进的外场实时在线观测技术,而且拥有大气化学反应模拟、大气边界层物理过程的风洞模拟、微量物质地气交换通量的微气象测量等独特手段。具备气溶胶采样设备和分析仪器,如Anserson大流量采样器台,四通道颗粒物采样器、多级撞击式采样器MOUDI台,蒸汽喷射气溶胶采样器(SJAC)气溶胶粒子谱仪、能见度仪和碳黑测定仪等监测设备,以及实验室分析仪器GC-MS、HPLC、GC、毛细管电泳、离子色谱和Sunset EC/OC测定仪等。具备与气溶胶相关的大气痕量气体野外监测仪,如NOx,SO2,CO,CO2,O3,PANs测定仪等。具备微气象法通量测定仪。具有开展反应动力学研究得FTIR,DRIFT等。通过“863”课题研究已建立了固定源、流动源的采样和源谱分析的先进手段,自主研发了如wet denuder,在线VOC和在线颗粒物化学组成的测量技术,正在建设的“大气环境与全球变化”和“环境与健康”两个“985 ”研究平台,分别在北京大学和河北坝上建立了城市和区域大气环境观测站,长期连续测定气态和颗粒态污染物、气象和辐射因子。拥有两个流动观测集装箱实验室和用于环境与健康研究的流动观测车。借助985平台的建设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包括大气组分和气象因素的在线监测手段和数据库管理,将推进大气科学的前沿发展,同时为国家决策提供更精确的科学支撑。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针对我国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大气环境问题,开展了城市群区域空气污染形成过程及控制的系列研究,承担着“长江、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和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规律与调控原理”、“燃烧源可吸入颗粒物的形成与控制技术基础研究”、“中国酸雨沉降机制、输送态势及调控原理”3个973项目中的5个课题以及863课题“大气污染的源解析技术”和“十一五”863计划重大项目“重点城市群大气复合污染综合防治技术与集成示范”,以及欧盟框架6 和框架7有关全球气候变化和超大城市大气环境问题的国际合作课题的研究,作为技术牵头单位承担了北京市奥运期间空气质量保证方案的重要项目“北京与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物输送、转化及北京市空气质量目标研究”。近5年到校研究经费约3500万,在国家重大研究项目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为北京暨华北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污染的控制提供了重要的决策支持。
重点实验室以“开放、流动、联合、竞争”为指导方针,积极促进学科交叉,营造了一个团结合作、学术创新气氛浓厚的研究环境;吸收有志于发展环境科技事业、具备坚实理论基础及创新精神的研究人员,建成了一支献身精神强,学术水平高,善于创新,结构优化的学术队伍。实验室研究人员具有老中青结合以中青年为主的年龄结构。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教育部跨世纪和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基金获得者3名。本团队的平均年龄41岁,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72%,在国外留学一年以上的占50%。获得教育部优秀创新团队资助。
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欧盟、美国、加拿大、日本,以及台湾和香港地区的一流大学和研究所有着长期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把握大气化学的最新发展动向,并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前沿性科学问题、研究思路和决策支持。
环境科学是一个正在发展的多学科综合性的科技领域,鉴于环境问题兼有全球性和地域性的特点,重点实验室将研究目标瞄准世界环境科学技术的前沿,根据我国国情立足于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通过多学科的交叉与技术集成,为环境科学的发展提供科学基础。北京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研究重大的环境问题,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高新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发挥联合的优势,为促进环境科学技术的进步、加强我国环境保护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
研究方向包括:
a、区域大气复合污染与气候及全球变化
b、大气环境过程模拟
c、大气污染源与污染控制技术及对策
d、大气物种观测技术
e、大气污染的健康效应
北京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联合重点实验室将优化管理,形成高效、稳定的实验室管理和技术支持体系。通过组织重大项目,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在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上取得重要成果。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重点实验室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对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
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0年8月。实验室面向国家重大水沙环境问题,借助北京大学多学科的优势,承担了一系列重要的国家科研任务,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国际合作,形成了理工结合、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结合、水科学与环境工程学科相结合的研究特点。
实验室已形成了包括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百人计划学者、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在内的年青的学术团队。2005—2009年,承担科研项目70余项,总经费愈4000万元。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973课题2项,科技支撑课题2项。
2005—2009年,实验室承担国际合作项目8项,包括中加CIDA项目、中欧环境管理合作计划和UN-Habitant SCP项目等;接待国外访问学者20人次。

9. 北京大学环境方面的硕士生导师怎么在网上找到啊

给你发了,其中有一个是工学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

网络真卡...等我回学校给你找找看

10. 有没有北京大学环境学院于希贤教授的联系方式

怎样才能和于教授或他的团队取得联系

热点内容
清华大学经管学校吴教授 发布:2025-08-26 22:59:58 浏览:513
武汉大学品牌专业 发布:2025-08-26 22:50:47 浏览:333
美国大学学费迟交罚款 发布:2025-08-26 22:47:23 浏览:353
大学生进部队什么职称 发布:2025-08-26 22:47:23 浏览:566
工商管理专业好的二本大学 发布:2025-08-26 22:41:19 浏览:286
四川农业大学助学金名单2015 发布:2025-08-26 22:40:31 浏览:202
大学生骚气 发布:2025-08-26 22:32:09 浏览:406
大学生消费观的调查报告 发布:2025-08-26 21:45:00 浏览:115
广西大学生村官报名 发布:2025-08-26 21:44:00 浏览:53
厦门理工大学院研究生导师 发布:2025-08-26 21:42:56 浏览: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