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

发布时间: 2021-02-22 23:58:29

㈠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学院的历史沿革

图,竖立在校门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成立了于1996年,其前身为地理系和环境科学系。地理系建立于1949年,最初为东北师范大学史地系的一部分,也是新中国在东北根据地最早建立的地理系。环境科学系成立于1986年,其前身是1978年建立的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是我国高校中最早创办的培养从事环境科学研究、教学和环境保护人才基地之一。
第一部分 建院前的地理学系(1948—1995)一、创建与快速成长时期(1948—1965)
(一)地理系的创建
东北大学于1946年创立后,学校教学单位设立了三个系,十科,其中史地科隶属社会科学系。
1948年底,经东北局、东北行政委员会批准,学校将系改为学院,科改为系。由于师资队伍匮乏,地理学科还没有独立建系。
1949年2月,东北局大学委员会和东北行政委员会教育部发布文件决定将原沈阳的东北大学、长春的长春大学、吉林的长白师范学院的教职员和学生并入东北大学,其中包括原来的教师和部分学生。至此,史地科的地理师资队伍已有一定基础,形成了地理教学组,为后期地理系的建立打下一定的基础。
1949年7月,东北大学对现行教育制度和学校机构进行了全面整顿。8月,社会科学院所属的史地系分开,分别设立了历史系和地理系。由于师资短缺,社会科学院院长智建中亲自到关内招聘地理教师。9月,张子桢、张恩护、魏文泽受聘到系工作。李振泉和刘培新从北平师院(今北京师大)地理系毕业,被分配到地理系。智建中院长主持召开了地理系的第一次会议,正式宣布地理系成立,任命孙亚明(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任地理系主任,张子桢任副系主任,张力果以研究生身份承担地理系的行政秘书工作。10月,丁锡祉从上海师范专科学校受聘来系任教。1949年11月6日,学校召开“中共东北大学总支委员会公开大会”,宣布了党的组织,公布了党员名单,张力果是地理系教职员中唯一的中共党员。11月8日,任命张子桢为代理系主任。
1954年,景贵和、陈鹏、陈祥林等毕业后留系任教。陈亚子1952年随成仿吾校长从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系经济地理教研室调入东北师大,先在师大附中任校长,1954年调入地理系工作。杨美华分配到大连师专,工作一年,1955年调回地理系。
1958年,新建的地理楼启用,地理系由和平西楼迁入新楼。楼内设有当时国内少见的傅科摆演示室和多个基础条件较好的实验室。
1959年开始招收地貌学和经济地理专业研究生,导师分别为丁锡祉和陈亚子,首届研究生共9人。
1960年,为发展独具特色的科学研究方向,填补我国沼泽学研究空白,成立水文沼泽研究室。陈才自列宁格勒大学地理系经济地理专业副博士毕业回国,充实了经济地理教学与科研力量。
1961年,周占鳌、苏懋德等毕业留系。徐效坡、郭以良从中山大学地理系毕业分配到系任教。
1964年招收第二期地貌学研究生2人。
二、冲击与动荡徘徊时期(1966—1977)三、恢复与蓬勃发展时期(1978—1995)
从1977年起,陆续成立了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和环境地学三个研究室,抽出部分专业教师,参加研究室工作。借着吉林省召开环境保护会议的东风,在金岚、郭勇闻等的提议和努力下,1978年3月10日我校通过吉林省教育局向中央教育部递呈了《关于成立环境科学研究所的报告》(吉师革[78]13号),拟在三个研究室的基础上成立环境科学研究所。
1978年9月23日国家教育部科技局下发文件(78教科便字033号),同意我校建立环境科学研究所。吉林省编委(吉编字[78]202号)下发批准文件为标志,环境科学研究所正式成立。
1985年12月17日在环境科学研究所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下,获得吉林省环境保护局发放的环境影响评价证书,这是国内最早获得的环境影响评价资格及认证单位。据此,环境科学研究所可以在国内开展各类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从祖国北疆的黑龙江到辽东半岛的大连、直至祖国南疆改革开放窗口的深圳各大电厂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都出自环境科学研究所创业的老教师。这为环境科学研究所荣获国家第一批甲级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创造前提条件。
1982年,由于国外已有温排水的标准,而我国火电厂温排水标准方面尚是空白。受水电部委托,环科所与上海水产研究所、海河大学、华北电力设计院、陡河水库等单位开展了联合攻关。为提出温排水热影响排放标准提供了系统的科学依据,填补了我国此领域的空白。火电厂温排水对水域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该方面的研究获得国家能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在环境科学研究迅速发展的当前,审视历史,当再次肯定当时环科所研究工作的超前性、科学性和应用性。老先生们的前期研究工作为以后20年间一些有重大影响的专著的出版和成功申报国家重大课题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1978年到1986年间,研究所完成了国家科委、国家环保总局、水利水电部、吉林省科委、吉林省环保局等科研项目38项,其中获得国家级奖励5项,省级奖励11项,校级奖励1项。搞好科研的同时,所内成员亦重视理论成果的积累,曾发表多篇科技论文。1982年完成的《图们江水系污染与水资源保护研究》成果汇编,标志着在区域水环境质量评价及综合性研究领域居国内先进水平。这个时期理论成果的积累为进入90年代后一些具有重大影响的专著的出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 建院前的环境科学系(1978—1995)一、奠基与起步时期(1978—1985)二、发展与壮大时期(1986—1995)
第三部分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建设与发展(1996—2006)
专业设置教学改革发展特色荣誉成就

㈡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学院的介绍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成立了于1996年,其前身为地理系和环境科专学系。地理系建立于1949年,最初为东北属师范大学史地系的一部分,也是新中国在东北根据地最早建立的地理系。环境科学系成立于1986年,其前身是1978年建立的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是我国高校中最早创办的培养从事环境科学研究、教学和环境保护人才的基地之一。

㈢ 问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教师

http://city.nenu.e.cn/teacher/刘继生.htm
http://city.nenu.e.cn/teacher/梅林.htm
http://city.nenu.e.cn/teacher-detail/li-guangquan.htm
http://city.nenu.e.cn/teacher/fangyg.html
在后两个链接中有邮箱,所有链接中都有对导师个人情况的详细介绍

㈣ 我想考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请问它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有哪些,比较有名的又有哪几个

东北师范大学城环学院是师大顺利比较雄厚的学院之一。学院内,人文地理最为专强势。导师众多,包属含国内人文地理学大师陈才先生。
目前有4个研究方向:
01 区域经济地理与区域开发:
导师有丁四保(博导)、王荣成(博导)、宋玉祥(博导)、谷国锋、李宁
02城市地理与城乡规划:
导师有李诚固(博导)、杨青山(博导)、王士君(博导)、修春亮(博导)、袁家冬(博导)、庞瑞秋
03文化地理与区域旅游开发:
导师有:刘继生(博导)、梅林、周丽君、李广全
04经贸地理与物流:
导师有:于国政(博导)

㈤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

1、贵校的人文地理如何,客观一些
回答:东北师范大学地理专业有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三个研究方向均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当然人文地理学也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据我了解带人文地理学硕博研究生的导师多数担任东北师范大学城环学院领导职位,相比全国其他高校,本专业实力较强,至少能排在前5名。
2、我今年大一 我想现在就一点准备 (我知道有点早了 ),我想知道什么适合的资料吗 最好具体些 如书名 作者 都是什么
回答:资料主要就是往届考题,参考书等,建议直接到东北师大资料室(正门左楼)购买,很便宜就能买到。
3、都靠什么科目啊 听说有 高数 数学学要掌握到什么层次 【具体些
回答:英语、政治、高等数学(二)、经济地理学或人文地理学(如有必要专业课建议直接到东北师大参加辅导班)。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考研笔记http://www.57kaoyan.net/39_83_499.html

希望对你有帮助!

㈥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学院的教学条件

经过多年建设及重大研究课题的开展,我院教学条件不断改善。现有多媒体教室,自专然地理属(地质、生物、土壤、气象)实验室、傅科摆演示室、气象观测与实验站、区域开发信息工程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环境科学实验室、生态学实验室、环境工程实验室以及计算机房、岩石、土壤标本长廊等设施。学院图书资料室拥有中外藏书5 万余册,中文期刊 245 种,外文期刊 42 种。学院用于数字模拟的软硬件设备已经达到了国内比较先进的水平。又完成了功能强大的专业图书信息网页和教学楼内的局域网。

㈦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学院的师资队伍

地理科学学院现有教职员69人(专任教师51人),其中教授23人(博士生导师17人)、副教授内20人、讲师8人,教师中具有容博士学位的38人,具有硕士学位10人。另外,学院聘请了2位校外教授为“特聘教授”,其中一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5名海外专家为“东师学者讲座教授”。

㈧ 文科生可以报东北师范大学的地理专业吗

你好!当然是东北师大英语专业好!!首先,东北师大是部属重点师范大学,在师范类院版校中名气高的权“不得了”(乐嘉语);其次,英语专业是文科中的热门专业,就业前景很乐观,如果以后从事教育,“钱”途大大的,不从事教育,“钱”途也大大的;当然这要看你学的什么水平了,所以不能认为出身好就可以,还要有能力!祝你成功!

㈨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怎么样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成立了于年,其前身为地理系和环境科学系。地理系建立于1949年,最初为东北师范大学史地系的一部分,也是新中国在东北根据地最早建立的地理系。环境科学系成立于1986年,其前身是1978年建立的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是我国高校中最早创办的培养从事环境科学研究、教学和环境保护人才的基地之一。

机构设置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设地理系、环境科学系、东北亚地理研究所、环境科学研究所、泥炭沼泽研究所、城乡规划研究设计院等教学和研究单位。地理系设有人文地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自然地理、地理信息系统、湿地等五个教研室;环境科学系设有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工程三个教研室。2002年学校成立“东北师范大学中国东北研究院”挂靠在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2002年,经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在学院设立国家环境保护 “湿地生态与植被修复重点实验室”。

师资队伍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员119人(其中专任教师89人),其中教授38人(博士生导师18人)、副教授23人、讲师17人、助教10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32人,具有硕士学位36人。学院聘请了两位校外教授为 “特聘教授”,其中一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教学条件
经过多年建设及重大研究课题的开展,我院教学条件不断改善。现有多媒体教室,自然地理(地质、生物、土壤、气象)实验室、傅科摆演示室、气象观测与实验站、区域开发信息工程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环境科学实验室、生态学实验室、环境工程实验室以及计算机房、岩石、土壤标本长廊等设施。学院图书资料室拥有中外藏书5 万余册,中文期刊 245 种,外文期刊 42 种。学院用于数字模拟的软硬件设备已经达到了国内比较先进的水平。最近又完成了功能强大的专业图书信息网页和教学楼内的局域网。

人才培养
近五年来学院为中等学校、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政府职能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输送博士、硕士毕业研究生355人、本科毕业生1058人。2004年上半年,学院有在读博士研究生122人,硕士研究生248人,本科生738人。

学科建设
研究生教育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区域经济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土地资源管理九个硕士点;地理科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区域经济学、环境科学两个博士点;建有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对外合作交流
广泛地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是学院长期坚持的方针。近年来对外学术交流不断发展。与俄罗斯、日本、德国、瑞典、白俄罗斯、韩国、朝鲜、蒙古、芬兰等国家和地区的有关科研部门、大学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的合作关系。

本科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为师范专业,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地理教育工作和地理工作者。开设综合自然地理学、气象与气候学、人文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学、区域自然地理、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生物地理学、地理教学论、中学地理教学设计等课程。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非师范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城市规划、国土资源(土地)管理、区域规划等方向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政府公务员。开设综合自然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经济学原理、城市规划原理、区域分析与规划、中国经济地理、世界经济地理、旅游地理学、计算机制图、建筑学基础、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村镇规划等课程。
环境科学专业为非师范专业,主要培养环境监测、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质量评价及环境污染控制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开设环境学、生态学、环境化学、环境地理学、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学、环境管理学、环境信息系统、环境经济学、水、大气、噪声污染控制工程等课程。
生态学专业为非师范专业,主要培养生态监测与评价、生态工程与生态系统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城市生态建设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开设环境学、生态学、环境毒理学、生理生态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生物技术、生态监测与评价、生态工程学、污染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课程。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为非师范专业,主要培养应用数字技术从事城市、交通通讯、国土、自然资源、环境保护与监测等工作的管理与建设人才。开设地球信息科学、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软件基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GPS原理与应用、GIS组件应用设计、遥感图像解译、遥感数字图像处理、GIS空间分析、GIS应用方法、遥感软件应用等课程。

我就是东师的

热点内容
大学教授肇事 发布:2025-08-27 01:17:40 浏览:98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中运输管理专业 发布:2025-08-27 01:17:37 浏览:358
美国华盛顿州高中大学联程课程 发布:2025-08-27 01:07:21 浏览:98
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选导师 发布:2025-08-27 01:01:57 浏览:247
淮北师范大学副教授 发布:2025-08-27 01:01:22 浏览:31
大学生了解国情 发布:2025-08-27 01:01:20 浏览:285
大学生幸福指数 发布:2025-08-27 00:51:51 浏览:816
苏州大学张建老师 发布:2025-08-27 00:45:00 浏览:878
三本中山大学考研难吗 发布:2025-08-27 00:44:22 浏览:984
西北政法反恐研究生导师 发布:2025-08-27 00:27:31 浏览: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