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瞿伟副教授
Ⅰ 老是做梦,这样好不好,还有他们说长期下去会有神经衰弱,真的吗
每个人都会做梦的,只是有的人醒后记得,有的不记得了,如果不是什么噩梦,醒来不觉得劳累,就没有什么,是健康的,如果持续做噩梦的话,就应该注意下了
Ⅱ 睡觉说梦话是什么原因
佛罗抄依德说的.人类"有意识袭","潜意识","无意识",还有一个叫"前意识",就是记忆.不过这情况应该用无意识.梦就是日间或平常什么特别事情刺激,在入睡后由有意识转为无意识状态,把日间不提起的都会通过梦反映出来.所以关键是找出他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不过不要直接问,反而让他更想不起来~)平时细心留意一下就能找到线索的~~
他经常发梦,看来他睡眠质量很差呢~~让他多休息吧~
不过最难听的解释是:梦都是性的暗示的产物~~呵呵.
不要随便带他去催眠呢,有可以使人性格混乱的~~
Ⅲ 睡觉做梦的原因
多 梦
每个人都做梦。但大多数人醒来后不久就忘记梦了,最多只留下某些感觉。那些醒后还清晰记得梦的内容的,只能是睡眠质量不高,或者是多梦。
失眠患者为什么总是说梦多?
经常听到有人说:“昨晚没有休息好,做了一夜的梦”、“我晚上梦多,简直没有睡着”。于是,这一天学习、工作起来似乎还真感到有点精神不振、精力不足,仿佛做梦真的耽误了休息。有些医生按照传统观念,也承认多梦是大脑不曾休息或休息不好的表现。其实,这种旧观念是不对的。做梦并能回忆梦境并不是睡眠不深的指标,也不能说做了梦就表示不曾睡好。正如前面谈到的那样,梦是一种普遍的生理现象,不管你有没有梦的回忆,或有没有梦感,你每天晚上都必定做4~5回梦。说整夜做梦是夸张,说没有做梦也不现实,更谈不上梦多梦少。国内外都有人对主诉失眠、整夜作梦或梦多的慢性失眠症,进行过生理测验,应用多种生理仪进行脑电波描记和研究,客观地记录证明,这些主诉“梦多”、“整夜作梦”病人的睡眠周期和正常人并没有什么差别,他们伴有梦的快波睡眠期所占的比例和实际时间也并没有明显缩短或延长,“整夜做梦”和“梦多”的体验与各项睡眠参数并没有相互联系。还有人对这类病人进行心理测验,认为这类体验与性格有关系。无论从人类睡眠的普遍规律,还是从实验研究的结果看,梦感与失眠未必有必然的联系。有无梦感及梦感的程度也不能作为失眠与否及失眠程度的客观指征。
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总习惯把做梦和失眠扯在一起呢?正如我们前面多次谈到的那样,梦是在快波睡眠期出现的一种必然的生理现象,是一种主动的生理过程,其表现形式有表象成分又带有感性性质的记忆活动和超常规的联想。而梦感则是指醒来后对梦中某些情节的回忆,或只留有曾做过梦的印象,连梦的内容大多也很难讲清楚。主诉失眠伴多梦或失眠无梦的人所说的梦应该指的是梦感,而梦感又与情绪因素和性格特点有关。比如,性格内向的人,多将注意力集中于自身内部的感受,睡眠较表浅易醒或惊醒,常能回忆起生动的梦境;情绪抑郁、焦虑的人容易从梦中惊醒,因而自感梦多且睡而不实。研究人员还发现,梦多与睡眠的惊醒程度密切相关,自诉平日梦多的人,睡眠中都比较易惊醒。在睡眠实验中,只要20分贝的音量便足以唤醒他们,他们的梦境回忆程度也高。临床上常常见到突然多梦的人,往往与受到七情所伤、心情不畅、睡眠不安有关,因此失眠者往往伴有多梦。
临床观察及实验结果都证明:失眠,尤其是长期失眠的主诉是不可靠的。许多学者对主诉失眠的病人进行研究后发现,失眠与心理紊乱有关。他们对睡眠潜伏期往往估计过高,而对实际睡眠时间又往往估计过低。实验测试时,失眠病人对有关睡眠参数的叙述与客观记录不符,不是夸大就是缩小。大多数专家认为,失眠的体验与情绪、性格有关。
为什么很多的失眠患者诉述自己“整夜做梦或梦多”呢?有人通过调查分析,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睡眠知识及睡眠与梦感的关系所知甚少:许多人不了解睡眠的周期交替变化,不知道梦在睡眠中的地位,在生理上的作用,以及梦与梦感的区别,不知道梦或梦感没有什么副作用。旧的传统观念、封建迷信思想对梦的不科学解释,使人对梦怀有恐惧感,以讹传讹,使许多人盲目陷入对梦的恐惧中。
(2)与人的情绪状态有关:许多人对情绪障碍缺乏认识,不知道情绪障碍是一种疾病,往往忽略了情绪障碍本身,都过分注重情绪障碍伴发的失眠、多梦、疼痛等症状。不知道如何调节和改善自己的情绪,反而夸大了不太客观的体验。
(3)对自己的健康过分关心,对梦感过分关注,导致梦感增强;梦感增强的结果反过来又加重对健康的担心、对失眠的恐惧,以至形成恶性循环。
(4)有些人在快波睡眠期醒来或紧接着快波睡眠期之后醒来,致使对梦境的回忆程度增高。
(5)个体功能状态差异:不同的个体对梦感不同,即使同一个体在不同的时期,功能状态不同,对梦感的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有的人一段时间梦感强(梦多),另一段时间梦感弱( 梦少)。
失眠作为一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而梦作为一种普遍的生理现象也绝非多余。我们承认失眠的存在,但不能认为失眠和梦感有必然的联系。
中医是怎样认识多梦与失眠的关系的?
中医学认为,多梦的根本原因是由机体内在变化引起的。《素问·方盛衰论》中说:“是以少气之厥,令人妄梦,其极至迷。”所谓少气,即气不足,气不足则阳不守阴,神失其守,故为多梦。其为原因之一。而情志损伤,伤及脏腑,耗损精气,令神魂不安,发为多梦;阴血亏虚,不能奉养心神,潜涵肝魂,制约相火,而使神魂浮游,发为多梦;若因痰热内扰肝胆,魂不得宁而发多梦;劳欲过度,水火不济,心肾不交,则心神不宁而发生多梦;饮食失节,使土虚木郁,神魂不宁而多梦。多梦的出现,以致睡卧不宁,梦幻纷纭。
中医是怎样治疗多梦证的?
多梦是指从睡眠中醒来,自觉乱梦纷纭,常伴有头昏神疲的一种表现。中医对多梦证的治疗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辨证论治
①心气不足
症状:多梦易惊,失眠,神疲困倦,短气,或喜悲善哭,精神恍惚,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养血益气,宁心安神。
选方:参香散加减。
药物:人参9g,黄芪、茯苓、白术、山药各12g,莲肉、砂仁、沉香、檀香、甘草各6g。
②心血不足
症状:心悸怔忡,心烦失眠,多梦易惊,健忘头昏,面色不华,舌淡,脉细。
治法:养血安神。
选方:四物汤合茸砂丹加减。
药物: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各12g,鹿茸、朱砂各6g,炒枣仁18g。
③心阴不足
症状:心悸怔忡,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咽干舌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养阴补心安神。
选方:益气安神汤加减。
药物:当归、茯神、麦冬、生地各12g,黄连、远志、竹叶、人参、黄芪、胆星、莲子心各6g,酸枣仁18g,朱砂3g。
④心肾不交
症状:心烦,失眠,多梦,遗精,腰酸腿软,潮热盗汗,舌红无苔,脉细数。
治法:交通心肾。
选方:黄连阿胶汤加减。
药物:黄连、黄芩、白芍、阿胶各9g,鸡子黄1枚,龙骨12g。
⑤心胆气虚
症状:惊悸不宁,胆怯善恐,夜寐多梦,胸闷气短,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弦无力。
治法:养心益气,壮胆镇惊。
选方:平补镇心丹。
药物:酸枣仁、龙齿各12g,车前子、茯苓、麦冬、茯神、天冬、熟地、山药各9g,五味子,远志、人参各6g,肉桂、朱砂、甘草各3g。
⑥心脾两虚
症状:心悸健忘,少寐多梦,气短神疲,面色萎黄,食少倦怠,腹胀便溏,舌质淡嫩,苔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心脾。
选方:归脾汤。
药物:人参、远志、木香各6g,黄芪、白术、当归、茯神、酸枣仁、龙眼肉各9g,炙甘草3g。
⑦痰火内扰
症状:梦扰纷纭,头晕心悸,急躁易怒,痰多胸闷,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
选方:黄连温胆肠加减。
药物:黄连6g,半夏、陈皮、茯神、竹茹、枳实各9g,甘草、生姜各3g,大枣5枚,珍珠母12g。
(2)解梦及心理疗法:其内容参见有关条文。
情绪刺激也会引起多梦吗,如何纠正?
我们在有关条目中已经介绍,做梦对每一个正常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还有一些好处。那么为什么有很多人为做梦而感到烦恼呢?他们认为做梦影响了睡眠效果,从而出现了白天的许多不舒服症状。实际上并非如此,如果仔细询问这些人,都会发现他们存在着各种烦恼的心理因素。正是这些心理因素影响了夜晚的正常睡眠,同时也引起了其他症状。他们通过梦境也能体验到烦恼所带来的痛苦。有的人做梦的内容和他们引起心情不愉快的原因有些联系。但由于心理因素的作用,所增加的睡眠时间被“有梦睡眠”占去,而“无梦睡眠”没有增加,因而睡眠深度反而变浅了。这样的睡眠不能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却增加了刺激,客观上看来睡眠是延长了,效果却更糟了,醒后就会感到累、不解乏。夜里每次都是从恶梦中惊醒,就会使人主观上认为整夜都在做梦。
“整夜做梦”者,为了缓解症状;改善睡眠效果,虽可服用一些安眠药,以减少“有梦睡眠”,增加“无梦睡眠”的深度。但这只能作为暂时的对症治疗,治标治不了本。如果长时间用药来剥夺“有梦睡眠”,还会产生“做梦的压力”,一旦停药就会出现“反跳现象”,结果做梦的内容和时间反而比服药前明显增加,以致病人不敢停药,害怕停药会带来更大痛苦。如果不停药,长期服下去又会对药物产生依赖。所以,服用安眠药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治疗的根本方法,就是解除引起睡眠不良的心理因素。如果病人通过心理治疗和具体的指导,采取正确的方法和态度去面对心理上的困难,并逐步地解决现实的困难矛盾,令人痛苦的梦就会减少,睡眠也能恢复正常,与此并存的许多其他症状也随之消失。总之,烦恼的心理因素没有了,由其引起的一系列反应也就消失了。
Ⅳ 每天都做梦正常吗怎么办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临床心理咨询中心副教授瞿伟认为:正常的梦境活动,是保证机体正常活力的重要因素之
一,梦是协调人体心理平衡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对人的活动、情绪和认识活动有较明显的作用。做梦有助于大脑健康,这是指梦的生理过程对睡眠者心身状态的调节作用。我也天天做梦啊,还说梦话呢!梦,要看是什么梦,具体请参照参考文献资料吧:-)http://wf6
6.com/page/20064/115736EA8
2.htm参考文献:http://tech.16
3.com/05/0329/15该回答在3月29日16:48由回答者修改过
根据科学研究表明,人的睡眠是由梦组成的,人的大脑在人休息时在不停的运转。每个梦的时间大约在90分钟左右,也就是说每晚平均有4——6个梦组成。只是有一些因为没什么意义和特别之处,大脑就不会记住,而有的梦因为对你有影响,所以记住了,但是很少有记得全的梦。梦每天都作的,只是大部分人醒后不记得了而已。做梦是人体一种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现象。人入睡后,一小部分脑细胞仍在活动,这就是梦的基础。
无梦睡眠不仅质量不好,而且还是大脑受损害或有病的一种征兆。最近的研究成果亦证实了这个观点,即梦是大脑调节中心平衡机体各种功能的结果,梦是大脑健康发育和维持正常思维的需要。倘若大脑调节中心受损,就形成不了梦,或仅出现一些残缺不全的梦境片断,如果长期无梦睡眠,倒值得人们警惕了。当然,若长期恶梦连连,也常是身体虚弱或患有某些疾病的预兆。试试每晚睡前一小时喝一瓶牛奶再睡,牛奶是安神的。
睡眠分浅睡眠期和深睡眠期,做梦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入睡前意识漂移的幻觉状态,并非真正的梦境,这种情况发生在浅睡眠期,说明处于似睡非睡的状态。
第二种是栩栩如生的梦境,发生于深睡眠期。
第一种情况可能提示睡眠浅,而
第二种情况反而代表睡眠质量较好。在深睡眠阶段,人们对周围的刺激因素反应最低,不容易被唤醒,是体力恢复的阶段。在深睡眠期,人们会进入栩栩如生的梦境,此时脑力得到恢复。如果睡眠中一直处于迷迷糊糊的梦幻状态,很可能是睡眠深度不够,如果同时伴有白天乏力、嗜睡等症状,则提示存在睡眠问题。而且,随着年龄增加,浅睡眠期也会慢慢增加,睡眠中这种似梦非梦的幻觉状态也就增多了,但只要不影响白天的体力精力,应属于正常情况人在睡觉时人的大脑细胞不会全部进入抑制状态,有小部分还处与兴奋状态,所以人睡觉肯定会做梦。睡前喝一杯牛奶,不但有助于睡眠,而且有助于人体对其营养成份的吸收。牛奶中含有两种过去人们未知的催眠物质,其中一种是能够促进睡眠的以血清素合成的色氨酸,由于它的作用,往往只需要一杯牛奶就可以使人入睡
Ⅳ 人做梦会有什么启示吗`
要想了解梦,就必须先了解睡眠。心理专家指出:梦是睡眠期中某一阶段的意识状态下所产生的一种自发性的心理活动。在此心理活动中个体身心变化的整个历程,称为做梦。
睡眠是人类必需的一项生理活动。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睡眠分为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这两种睡眠形式交替进行,一个人晚上8小时的睡眠时间里有4个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周期。在快波睡眠中被唤醒的人有80%正在做梦,在慢波睡眠中被唤醒的人有7%在做梦。一个人每晚做梦的时间在1.5小时左右。由于梦相伴睡眠周期循环规律,所以在快波睡眠中醒来的人,感觉梦多,而在慢波睡眠中醒来的人,感觉梦少。此外,人能记住的梦多在快觉醒时,而刚入睡时的梦早就消逝得无影无踪了,这也是人们感觉梦多或少的原因。
梦与睡眠
那么,做梦会影响睡眠吗?科学家研究表明,在人睡梦中的时候让梦中断,会导致人体一系列生理异常,如血压、脉搏、体温以及皮肤的电反应有增高趋势,同时还会引起人一系列的不良心理反应,如出现焦虑不安、紧张、易怒、幻觉、记忆障碍、定向障碍等。
科学家还发现,在一个典型的夜睡中,一般人的第一个梦,大约出现在入睡后的90分钟。梦境的持续时间,约为5~15分钟(平均为10分钟),并在睡眠的各个阶段循环出现,一夜内大约要做4~6个梦,总共大约有1~2小时的睡眠时间是在梦中。
既然每夜都会做4~6个梦,为什么醒来后只记得极少数的梦呢(或者一个也不记得)?对这个问题,专家有三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数个梦彼此干扰,新做的梦,干扰了前面的梦,虽然在一夜之间梦境连连,早晨起床时,很可能只记得临醒之前的最后一个梦。此一解释,大致符合一般人的经验;第二种看法认为梦境中多属令人不愉快的事,当事人不记忆,以免引起焦虑。这个解释,不符合一般事实。因为,事实上一般人所记忆的梦境,并非全属令人愉快的事;还有的认为做梦都是在短时间内完成,在性质上均属短期记忆。短时记忆如不经复习或输入长期记忆中去加以贮存,自然很快就会忘记。这是一种认知心理学兴起以来的新的解释法,较为合理。
很多心理学和精神学方面的专家一生都致力于梦的研究,但由于神经科学发展水平的局限,梦仍然困扰着他们,困扰着整个人类。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临床心理咨询中心副教授瞿伟认为:正常的梦境活动,是保证机体正常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梦是协调人体心理平衡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对人的活动、情绪和认识活动有较明显的作用。做梦有助于大脑健康,这是指梦的生理过程对睡眠者心身状态的调节作用。
梦与疾病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中国精神疾病防治中心精神学博士黄薛冰认为:梦是有预警作用的,其中一项就是针对人的身体。当这个预警征兆显示出来的时候又会分为生理和心理上的。
◆ 生理征兆
瞿伟副教授说,梦也来自于人的身体状态。比如一个人饿了,在梦里就会梦见吃饭;如果一个人脚冷了,就可能会梦见雪地;如果一个人咽喉肿痛,就可能梦见被人卡住脖子。所以,梦一定程度上反应一种躯体状态,躯体所受的刺激会影响梦的内容。因此,有些疾病早期由于病症信号弱,在人处于觉醒时不易被觉察,而在睡眠状态,外界干扰减弱,病症微弱的刺激便可引起大脑皮层兴奋,从而在梦中会出现不适或恐怖感受。
例如:当人们熟睡时梦见生肉,这将意味着患者会出现肥胖危机;许多患有心脏病的患者,在心脏病发作之前都曾做有恶梦,称梦到有人要扼杀自己,或是梦见自己胸闷气喘;一些肝脏和胰腺疾病患者,会在睡梦中梦到自己吃了一些腐烂的肉和水果;如果梦到分娩和胃部受伤,吃东西,感觉恶心、呕吐等,将预兆着即将到来的肠胃疾病;如果呼吸系统出现病症,在梦境中会出现一些人被活埋,感到胸部受压疼痛;如果梦境中出现戴着手铐、穿着紧绷的鞋子,这预示着身体关节和脊椎出现病症;梦中听到怪响,预示听觉系统可能有潜在疾病;连续几日内都做相同的掉牙齿的梦,则与口腔运动和胃肠道功能有关,提示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有疾病的存在等。
这种观点强调了梦的生理性一面。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梦都仅具有生理意义,它还具有更丰富的心理意义。黄薛冰博士说:比如梦见掉牙,有时与健康有关,有时则反映了梦者在人际关系上的自我认识,比如感到自己软弱、总被人欺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等,所以,连最基本的自卫武器——牙都缺失了。一般来说,反复出现的同一性质的梦,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更大,那么,就需要我们到医院去检查检查,排除相关疾病了。
但是,这仍然是一部分临床上的实例,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有些梦还是无法解释身体的疾病。
◆ 心理征兆
瞿副教授认为,一些看起来象是身体疾病征兆的梦,有可能是人们内心的心理障碍所致。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天经历过的事,虽没刻意记忆,但来自外界的刺激却印在大脑皮层之中,作为印象的痕迹保留在那里。当睡眠时,大脑皮层总体上停止了活动,而少数地方还有微弱的活动,白天看到或经历的事,就会毫无秩序地显现在梦中。梦能让我们清楚看到用形象表示出来的情绪和情感,不论是孤独、寂寞、还是欢乐,都被梦中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如心情好的人总做美好的梦,而焦虑、恐惧不安的人则做噩梦。
曾有一个病人平时腰痛不适未予关注,见邻居因腰痛去医院检查出是骨癌去世后,便立即到医院住院检查,生怕自己也是骨癌,于是晚上睡眠噩梦不断,经医院检查排除骨病变及心理医生解释噩梦原因之后,才得以释怀,此后噩梦也消失了。
瞿副教授指出,导致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早年的心理创伤、持久的内心冲突、长期压抑的欲望等是导致心理障碍常见原因。由于各种现实的考虑及干扰,人们常常不知不觉地把这些创伤、冲突、欲望、自我的需求压抑着,长此以往似乎已消失,其实它们仍然存在,还在影响着人们的心理。
梦与现实
据上海一家梦析中心的研究表明,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面临的压力过重是使人频繁做梦的主要原因,特别是白领和私营企业家。据梦析中心统计的数据显示,自去年12月起,大多人是出于生活、工作上的压力而来解梦,其中以25~35岁年轻人为主,占到95%。梦析中心主任王晓朵表示,由于这个年龄层面临的竞争和发展机遇最多,心理上的压力容易在梦境中体现,具体表现在常做噩梦,或者长时期做同一类型的梦。
工作上的压力导致情绪上的不稳定,但是又不能在现实生活里表现出来,所以就造成在晚上做梦的时候,通过梦的形式表现出来。生活、工作中人际关系紧张的人,容易梦到刀光剑影的血腥场面,或者与坏人拼得你死我活的场面。白天夜里的双重紧张更是令人难以忍受,不加舒缓,不仅影响健康,更有碍正常工作的进行。
比如:在外企上班的王小姐最近总是梦在课堂上被老师点名起来回答问题,但是不管是什么问题,总是答不出来,焦急万分地站在那里。这个梦其实是隐喻王小姐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激烈竞争下的白领,重视的是自己职位的提升和事业的发展,梦到回答问题就是这种压力的转化。还有些人梦到考试,梦到被老师罚站,打手心,都是压力的一种变相表现。这样的案例又很多,我们来看一个比较典型的。
Ⅵ 做了一个好恐怖的梦。。。。
不恐怖、适得其反,你今天是否觉得挺精神的呢?一定会特别精力充沛!没有不祥!这世上有很多圆不了的梦、有很多梦也难圆,请放心工作、学习、生活!一切正常!
Ⅶ 怎么样才能不做梦
夜晚是丰富多采、神秘莫测的世界,尤其以梦显得最为奇特,你憎恨做梦,有的人却企盼梦境不醒。因为他们觉得有的愿望可以在梦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人不可能不做梦。只是在每个人身上表现的程度不同。有的人觉得曾做梦不多,有的做梦也记不起来了,有的可能象你一样整个晚上都无法摆脱梦境。
人为什么会做梦?主要是人睡着后,整个大脑神经系统完全被抑制了,大脑处于弥散性抑制状态,但有一部分脑细胞仍然处于警戒之中。正是那些没有被完全抑制的脑细胞,呈现出弱的兴奋状态,才使人在睡眠中做起梦来。梦所以离奇古怪,有多种原因,其中之一是由于大脑皮层大部分处于抑制状态,不能正常的进行思维平衡,故而出现思维的游离、变形。
人常担心做梦失去睡眠时间,其实,做梦只是发生在人刚进入睡眠和快醒来的那段时间。梦并不影响人的休息,而且蒙对人的智力发展有利。比如做梦可以发泄白天的心理压力,使大脑松弛。噩梦之后,焦虑会得到减轻。梦还可以对白天得到的信息进行加工筛选,把有用的信息存到记忆库里。梦还可以启发创造性思维,呈现无拘无束的想象状态。许多科学家长期未解决的问题却在梦中得到灵感。做梦与在睡眠前思考问题一样,往往有惊人的细微和清晰。
如果平时就担心一些事情,而梦中恰好和实际中的一些情境相吻合,会很容易造成一些心理暗示,那也会影响到人白天的情绪状态。但是人们千万不要随便释梦,因为由此造成的消极因素远远大于积极因素。如果确实觉得无法理解也感到对自己很重要,那么,最好去求助心理学专业工作者。
至于你提到晚上做梦多,早晨醒来精神不好,白天状态也不佳,可能有两种原因造成的。一是对梦缺乏科学的认识,觉得晚上做梦使睡眠时间减少了,无形中会成为一种心理暗示,不好好睡眠德望人精力就不好了,这么一想,不适症状就出现了。因此,思想上要放松,做梦不管多少是正常的,心理压力就减轻了,身体和精神状态自然会恢复到正常。二是一些可以清晰回忆的梦中情景造成的影响。有的人认为梦一定预示着什么;有的可能觉得梦到什么,自己就缺少什么;有的人就觉得梦不好,但想不清到底是为什么,为此整天冥思苦想,不能自拔。梦到底是怎么反映人的生活的,这个问题十分复杂,即使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学家对释梦也是非常谨慎的。
Ⅷ 男朋友睡觉特别爱说梦话怎么回事啊
说梦话,是指睡眠中讲话或发出除了鼾声以外的某种语音,醒后不能回忆,属于睡眠障碍的一种。现代医学认为与精神因素有关,常与做噩梦、梦游情况等合并出现,很多人都偶尔会有说梦话的经历,这并不需要担心。但如果说梦话次数过于频繁,就会导致人体白天疲倦乏力、精神萎靡不振,而且还可能影响配偶、子女睡眠,这时应寻求治疗。做噩梦与肾虚有关吗?引起做噩梦的原因通常是由于阴虚火旺,所谓阴虚指的是肾阴虚,火旺是心火旺,中医认为肾阴不足,就会导致心火旺盛,而产生噩梦、失眠、心慌、头晕的症状,有的还会有腰酸的表现。因此您做噩梦主要与肾虚有关。平时要注意补肾阴,可以长期服用杞菊地黄丸。因为肾阴不足,还要特别注意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饮食清淡,少吃辛辣上火的食物,多吃百合、莲子等化火食品。从中医学角度而言,普遍认为人梦话过多是因为身体各器官火气旺盛导致。由于不同器官上火而引起的梦话内容也各不相同。肝火旺盛者梦话的内容多为争论要求公平;心火旺盛者梦话内容多而杂乱,有时还可能突然惊醒;若火气是由于食用过多上火食物导致,梦话者就会在梦中与人讨论吃喝,或者抱怨胸闷难受;而心神不宁也可能会导致梦话的发生,梦话内容多为悲痛哭泣,说梦话的过程中还可能伴随有紧张、惊吓的动作表情。所以,建议你最好带上配偶一起到医院向医生详细描述说梦话的言行和过程,配合检查和治疗。另外,梦话过多的人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放松心情、调节精神压力,这样才有助于睡眠质量提高和减少说梦话。白日梦就是人在清醒状态下出现的、带有幻想情节的心理活动,如在工作间歇,幻想自己中了大奖,或正在向往已久的某地旅游。美国达特茅斯学院一项研究显示,当研究对象做白日梦时,他们的脑部看似“正在休息”,实际上却相当活跃。小贴士:睡眠时间过长过短均不好英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人的睡眠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不利于健康,最佳睡眠时间应控制在每日7至8小时之间。据法新社报道,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专家简·费里斯对10308名年龄在35岁至55岁之间的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对那些每日习惯睡6至8个小时的人来说,如果睡眠时间减少,其因患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有可能增加110%;而对那些每日习惯睡7至8个小时的被调查者来说,如果睡眠时间增加,他们因患非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有可能增加110%。费里斯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每晚持续睡眠7到8个小时最有利于健康”,每日睡眠超过8个小时,患病死亡的风险会增加。
Ⅸ 晚上多梦是什么原因
没有进入深度睡眠,大脑比较活跃,多运动,合理饮食,别熬夜!
Ⅹ 做梦杀人。。。
梦的形成
要想了解梦,就必须先了解睡眠。心理专家指出:梦是睡眠期中某一阶段的意识状态下所产生的一种自发性的心理活动。在此心理活动中个体身心变化的整个历程,称为做梦。
睡眠是人类必需的一项生理活动。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睡眠分为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这两种睡眠形式交替进行,一个人晚上8小时的睡眠时间里有4个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周期。在快波睡眠中被唤醒的人有80%正在做梦,在慢波睡眠中被唤醒的人有7%在做梦。一个人每晚做梦的时间在1.5小时左右。由于梦相伴睡眠周期循环规律,所以在快波睡眠中醒来的人,感觉梦多,而在慢波睡眠中醒来的人,感觉梦少。此外,人能记住的梦多在快觉醒时,而刚入睡时的梦早就消逝得无影无踪了,这也是人们感觉梦多或少的原因。
梦与睡眠
那么,做梦会影响睡眠吗?科学家研究表明,在人睡梦中的时候让梦中断,会导致人体一系列生理异常,如血压、脉搏、体温以及皮肤的电反应有增高趋势,同时还会引起人一系列的不良心理反应,如出现焦虑不安、紧张、易怒、幻觉、记忆障碍、定向障碍等。
科学家还发现,在一个典型的夜睡中,一般人的第一个梦,大约出现在入睡后的90分钟。梦境的持续时间,约为5~15分钟(平均为10分钟),并在睡眠的各个阶段循环出现,一夜内大约要做4~6个梦,总共大约有1~2小时的睡眠时间是在梦中。
既然每夜都会做4~6个梦,为什么醒来后只记得极少数的梦呢(或者一个也不记得)?对这个问题,专家有三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数个梦彼此干扰,新做的梦,干扰了前面的梦,虽然在一夜之间梦境连连,早晨起床时,很可能只记得临醒之前的最后一个梦。此一解释,大致符合一般人的经验;第二种看法认为梦境中多属令人不愉快的事,当事人不记忆,以免引起焦虑。这个解释,不符合一般事实。因为,事实上一般人所记忆的梦境,并非全属令人愉快的事;还有的认为做梦都是在短时间内完成,在性质上均属短期记忆。短时记忆如不经复习或输入长期记忆中去加以贮存,自然很快就会忘记。这是一种认知心理学兴起以来的新的解释法,较为合理。
很多心理学和精神学方面的专家一生都致力于梦的研究,但由于神经科学发展水平的局限,梦仍然困扰着他们,困扰着整个人类。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临床心理咨询中心副教授瞿伟认为:正常的梦境活动,是保证机体正常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梦是协调人体心理平衡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对人的活动、情绪和认识活动有较明显的作用。做梦有助于大脑健康,这是指梦的生理过程对睡眠者心身状态的调节作用。
梦与疾病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中国精神疾病防治中心精神学博士黄薛冰认为:梦是有预警作用的,其中一项就是针对人的身体。当这个预警征兆显示出来的时候又会分为生理和心理上的。
◆ 生理征兆
瞿伟副教授说,梦也来自于人的身体状态。比如一个人饿了,在梦里就会梦见吃饭;如果一个人脚冷了,就可能会梦见雪地;如果一个人咽喉肿痛,就可能梦见被人卡住脖子。所以,梦一定程度上反应一种躯体状态,躯体所受的刺激会影响梦的内容。因此,有些疾病早期由于病症信号弱,在人处于觉醒时不易被觉察,而在睡眠状态,外界干扰减弱,病症微弱的刺激便可引起大脑皮层兴奋,从而在梦中会出现不适或恐怖感受。
例如:当人们熟睡时梦见生肉,这将意味着患者会出现肥胖危机;许多患有心脏病的患者,在心脏病发作之前都曾做有恶梦,称梦到有人要扼杀自己,或是梦见自己胸闷气喘;一些肝脏和胰腺疾病患者,会在睡梦中梦到自己吃了一些腐烂的肉和水果;如果梦到分娩和胃部受伤,吃东西,感觉恶心、呕吐等,将预兆着即将到来的肠胃疾病;如果呼吸系统出现病症,在梦境中会出现一些人被活埋,感到胸部受压疼痛;如果梦境中出现戴着手铐、穿着紧绷的鞋子,这预示着身体关节和脊椎出现病症;梦中听到怪响,预示听觉系统可能有潜在疾病;连续几日内都做相同的掉牙齿的梦,则与口腔运动和胃肠道功能有关,提示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有疾病的存在等。
这种观点强调了梦的生理性一面。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梦都仅具有生理意义,它还具有更丰富的心理意义。黄薛冰博士说:比如梦见掉牙,有时与健康有关,有时则反映了梦者在人际关系上的自我认识,比如感到自己软弱、总被人欺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等,所以,连最基本的自卫武器——牙都缺失了。一般来说,反复出现的同一性质的梦,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更大,那么,就需要我们到医院去检查检查,排除相关疾病了。
但是,这仍然是一部分临床上的实例,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有些梦还是无法解释身体的疾病。
◆ 心理征兆
瞿副教授认为,一些看起来象是身体疾病征兆的梦,有可能是人们内心的心理障碍所致。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天经历过的事,虽没刻意记忆,但来自外界的刺激却印在大脑皮层之中,作为印象的痕迹保留在那里。当睡眠时,大脑皮层总体上停止了活动,而少数地方还有微弱的活动,白天看到或经历的事,就会毫无秩序地显现在梦中。梦能让我们清楚看到用形象表示出来的情绪和情感,不论是孤独、寂寞、还是欢乐,都被梦中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如心情好的人总做美好的梦,而焦虑、恐惧不安的人则做噩梦。
曾有一个病人平时腰痛不适未予关注,见邻居因腰痛去医院检查出是骨癌去世后,便立即到医院住院检查,生怕自己也是骨癌,于是晚上睡眠噩梦不断,经医院检查排除骨病变及心理医生解释噩梦原因之后,才得以释怀,此后噩梦也消失了。
瞿副教授指出,导致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早年的心理创伤、持久的内心冲突、长期压抑的欲望等是导致心理障碍常见原因。由于各种现实的考虑及干扰,人们常常不知不觉地把这些创伤、冲突、欲望、自我的需求压抑着,长此以往似乎已消失,其实它们仍然存在,还在影响着人们的心理。
梦与现实
据上海一家梦析中心的研究表明,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面临的压力过重是使人频繁做梦的主要原因,特别是白领和私营企业家。据梦析中心统计的数据显示,自去年12月起,大多人是出于生活、工作上的压力而来解梦,其中以25~35岁年轻人为主,占到95%。梦析中心主任王晓朵表示,由于这个年龄层面临的竞争和发展机遇最多,心理上的压力容易在梦境中体现,具体表现在常做噩梦,或者长时期做同一类型的梦。
工作上的压力导致情绪上的不稳定,但是又不能在现实生活里表现出来,所以就造成在晚上做梦的时候,通过梦的形式表现出来。生活、工作中人际关系紧张的人,容易梦到刀光剑影的血腥场面,或者与坏人拼得你死我活的场面。白天夜里的双重紧张更是令人难以忍受,不加舒缓,不仅影响健康,更有碍正常工作的进行。
比如:在外企上班的王小姐最近总是梦在课堂上被老师点名起来回答问题,但是不管是什么问题,总是答不出来,焦急万分地站在那里。这个梦其实是隐喻王小姐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激烈竞争下的白领,重视的是自己职位的提升和事业的发展,梦到回答问题就是这种压力的转化。还有些人梦到考试,梦到被老师罚站,打手心,都是压力的一种变相表现。这样的案例又很多,我们来看一个比较典型的。
◆ 典型案例
黄薛冰博士专门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来自于一个医学院的女生:“我梦见我们在教室里上解剖课。一个小女孩躺在讲台上,老师给她做解剖,而我和同学们围在旁边看。老师用解剖刀在女孩背上切开一个口子,然后不知怎么一下,女孩的皮就被完整地剥了下来,讲台上留下了一个透明的空壳,就象蝉蜕变后留下的壳一样。这时,女孩跳到地下,开始一跳一跳地、旁若无人地往外走。剥完壳后的她白白的,好像一点也不在乎,也不痛苦。当她就要走出教室时,突然回头深深地看了我一眼,是那种能直接看到人内心的眼神,好象是责备,又好象只是纯粹好奇地注视。于是我吓得大喊:不是我干的!是他们!”
对此,黄薛冰博士作出这样的分析:她对医学院的学习一直不能适应,感到十分乏味厌倦,总是想赶快离开,追求更自由的生活。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突然做这么一个怪异的梦。其实,梦中之所以会出现解剖、剥皮等可怕的景象,与她是医学生的身份有关,而且她承认做梦前一天看过一本描写日本鬼子剥中国人皮的小说,显然,这也导致出现梦中剥皮情景的现实来源。而这个小女孩很可能就代表了她自己。蜕变意味着成长,这说明她希望找寻真正的自我。女孩蜕壳后离开教室,表明了真正的她想逃离目前处境的愿望;而代表现实中的她依然和同学们一起上着解剖课。女孩最后对她的深深一瞥,实际是一种呼唤,敦促她要倾听内心的声音,不要再对生活继续伪装。
当然,这只是一种解释,因为梦的含义有多重,完全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不过,梦者对这个解释很赞同,认为的确说明了她的心理状态。她开始认真思考自己今后的道路。更为重要的是,原本烦躁不安、对学校生活不能忍受的她,通过这次梦析后,内心冲突得到释放,反而能较平静的分析现实处境。理智分析后,她选择了继续医学院的学习。
释梦的现实意义
从上面这个例子看来,具备过硬心理学知识、并对释梦有丰富经验和研究的心理医生,通过释梦的确可以给人以正确的心理指导和分析。古今中外,释梦的历史也延续了千年,那么究竟梦是不是真的能被分析,能被用作正确的指导呢?
◆ 传统的释梦
古代的周公解梦认为,人之所以做梦是因为上天想给做梦的人一个启示,让做梦的人先知道以后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因此,每个梦都有各自的含义。在古代解梦的书里,会清楚地写着:梦鸡犬,主路遇小人;梦建造大屋,主功成名就等……我们上文提到的梦见掉牙,古代解梦认为是掉牙要死人,这根本是无稽之谈。过去,算命人也扮演着析梦师的角色,然而,他们只是强调梦的预示作用,也就是"占梦"。虽然有的解释把梦中的意象与文化习俗联系起来,确实有相关性,但总体显得僵化和牵强附会,不免让人怀疑其可信度。
某心理诊所提供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女企业家,梦里经常看到已经去世的邻居老太,面目狰狞,当她想呼救时,却发现自己被困在封闭的玻璃屋里,丝毫发不出声音。按《周公解梦》来说,梦见死人主凶,非常不好,家中会有人不测。但当专家为她分析梦境时,发现当时她正接了一笔很大的业务,只是和下属沟通时出了点问题,设计人员并没有按客户的要求设计产品,因此生意最后告吹,任她百般解释也没有用,心中的郁闷就转化为梦中的失语。对专家的分析,这个企业家非常满意,认为完全符合自己的处境。
从这个例子看来,传统的解梦是不科学的,没有任何的依据和道理。
◆ 科学的释梦
那么,现代心理学家通过什么方法来释梦呢?
现在,更多的心理专家倾向于这样一个观点:心理学释梦更多的结合每个做梦人的社会生活背景,启发做梦者共同探讨梦的含义,释梦的过程也是一个增加自我认识、疏泄情感、整合意识与潜意识的过程,具有同心理治疗一样的作用。现代析梦师必须拥有广博的知识面和出色的观察力。在治疗过程中,析梦师会要求病人半躺在治疗床上,与梦者进行半聊天式的语言交流,了解梦者的具体情况。然后让梦者随意讲述自己的梦境,充分了解梦出现的时间、频率、梦者的感想,进一步了解梦者的性格特征。析梦师最后对梦者的状况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治疗。
现代心理学认为,梦是涉及梦者自身的心理活动,反映了梦者的心理状态;现实中没有解决的心理冲突或压抑的情感都会通过梦表达出来,释梦则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这些冲突或情感,从而得以解决。不少咨询者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心理问题得到解决以后,他做梦的内容也会发生改变,变得明朗多了。
瞿副教授指出,通过解梦,可以帮助病人进入自己的潜意识,了解自己都不清楚的潜在的情感、欲望、动机及冲突。只有对心理状态有了了解,才可能调节和改变,因此,解梦用于心理治疗有其独到的作用,但释梦技术也有自己的缺陷与不足,尽管随着时代的进步,后来的学者也不断充实和发展了它的内容,释梦者总是无法避免带有一些个人的主观意识,因此,这就需要释梦者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以及丰实的生活阅历,否则,不但不能帮病人解决心理问题,相反还可能把病人引入歧途,造成新的心理创伤。目前,我国能用释梦治疗技术治疗病人心理障碍的专业人员屈指可数,大多心理医生只能作浅层的解释,所以病人想作释梦治疗时要谨慎选择施治医生。
◆ 对于伪释梦的置疑
通过释梦进行心理分析和治疗,国内较早从事释梦研究的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朱建军教授对此提出了质疑。他说:释梦仅仅是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一部分,是心理动力学派的常规技术。也就是说,释梦对心理咨询是有用的,但是单独靠释梦做心理咨询是不可能的。如果一个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做释梦,是非常危险的。如果他自己心里有什么心结没有处理完,在释梦中他就有可能把自己的情结投射到梦上,这样就不是在释别人的梦,而是表现出他自己的心理问题了。那这样的释梦,并不科学,其意义和传统的迷信解梦没什么区别。
>>链接
一成年男士的梦:我感觉在森林里一条阴森森的小路上走着,路的两旁有一些全身穿着白衣的女鬼,她们在空中飞来飞去的,我心里特别的害怕,她们好象在给路上的行人招手,被她们招到的就会掉到河里,掉到河里的人有的上岸了,有的没有......这时我看见了一间三角形的红色房子,进去后,有一个人,似乎是女的,用一块红色的布把我裹了起来,这样我就安全地过去了,没被鬼招走,心里也就没那么害怕了。
心理专家分析:这个梦很典型,很多人会梦见鬼。一般来说,梦中出现一身白衣、脸色苍白、走路飘着、长发的女鬼常是抑郁情绪的化身。“长发”象征她们需要缠绵的感情,这里的“白”是生命力缺乏的象征,“飘”是不“脚踏实地”。而这个男士抑郁情绪的来源是他对女性的恐惧,“河流”里的水是女性的象征,“招手”是来自女性的诱惑,“掉到河里”是掉到两性的情感世界里。他为什么会对女性产生恐惧呢?从这段梦可以看出,他曾经在一段“三角”的情感中受了伤害,“红色”在这里是伤害的象征,“用一块红色的布把我裹了起来”的意思是,因为这段伤害,他把自己的情感世界“包裹”了起来,以此拒绝来自其他女性的诱惑。
编后:同类型的梦,不同的人做有不同的含义,而同一个人做的梦,由不同的人来解释也有不同的说法。如果你觉得做的梦实在有些蹊跷,可以去看正规的、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医生,分析一下最近的生活工作情况,把内心的焦虑和担心摆上台面,仔细查看,找出个中的缘由,才能真正做到科学的释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