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导师是学术职务吗
A. 研究生导师需要什么资格
申请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原则上须具备以下条件:
1. 政治立场坚定,热心研究生教育事业,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身体健康。
2. 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有较丰富的科研经验和一定的学术造诣,熟悉所从事学科(专业)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3. 职称与学历、学位条件需满足下述条件之一:
① 教授或相当职称者。
② 副教授或相当职称者,且为大学本科(含)以上学历,1985年(含)以后大学本科毕业者原则上应具有硕士学位。
4. 承担有厅局级(含)以上纵向科研项目或横向科研项目,且经费充足。
5. 有较稳定的科研方向,近5年内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研究成果。
拓展资料
硕士生导师应是本学科学术造诣较深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学,科研人员,其学术水平在某些方面接近或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有协助本人指导硕士生的学术队伍。有课程教学经历,承担过或正在承担一定工作量的本科生课程。
硕士生导师的主要工作:
导师的主要工作不在于"教"而在于"导"。
1.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
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这是进入硕士生学习和研究的一个前提性的条件。由于硕士生自身学科背景、学术水平的差异,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工作极为重要。没有对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研究状况的基本了解,不熟悉本学科的学术规范,不会运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基本理论和方法提出和解决问题,博士生的学习和研究就没有一个科学的基础。
2.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提高其研究能力
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的主要途径,是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把读书、思考和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提升学术品位和研究水平。
硕士生导师的主要职能:
1.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
2.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
3.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
4.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
5.优化研究生培养条件
6.注重对研究生人文关怀
B. 研导师: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有什么区别
学硕与专硕的主要区别:
1、培养目标不同
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主要是培养学术研究人才。
专业学位是培养在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2、培养方式不同
学术学位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要求有为期至少半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的实践环节。
3、学习费用不同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收费标准为8000元/学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
专业硕士学费按照不同专业类别差别较大。例如,MBA 的学费要十几甚至几十万元,而工程硕士的学费一般为3-4 万元。
4、读博方式不同
学术型硕士可以通过自己的导师直接读博,不用参加全国统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直博或者硕博连读。
专业型硕士一般不能硕博连读或直博,硕士毕业后进行考博,具体情况请咨询招生单位。
学硕和专硕有什么区别
C. 硕士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硕士研究生选择导师的课题,在进入到瓶颈期的时候,可以向老师咨询。
D. 研究生导师是干什么的
每个研究生都有各来自的培养计划中的课自程安排,而课程安排是通过导师和研究生共同选定的,而全部课程是研究生院安排的,你有哪些课程安排就去听哪些课并参加考试。待课程学习结束后,导师会指导你选课题定课题,然后在你做课题的过程中,可以去找导师为你指导。导师并不是研究生的全职教师,对你只有一个引导的作用,也不会教你去怎么做课题,只是在你自己的思路的基础上指导你而已。
E. 副教授一定是硕士生导师吗
不一定,副教授是一个职称,不一定是硕士导师,现在一般的硕士导师好像都是教授。
F. 硕士生导师和教授谁职务大
两码事。
硕士生导师不是职称,只是说该老师具有了带硕士的资格,一般的条件是他必须是副教授职称以上,以及拥有省级以上课题。
教授是职称,包括正教授和副教授。
可以这么理解,硕士生导师必须是副教授及以上,而教授并不一定都能带硕士。
G. 研究生选导师,是选学术能力较强的还是选行政工作较多的老师!
这个问题,其实抄取决袭于你个人。
如果你是真的想研究生阶段做点学问,能在核心期刊多发几篇像样的好文章,那么建议跟做学术的老师更好。
如果你读研也是为了找份工作,那么行政上有职务的导师,可能会给你提供多一点的路。但是他很忙的话,可能真正能管你的时间也不多,平时不怎么管你。但不排除他把自己的课题什么给你做的可能性,因为他自己太忙了嘛···
我们同学中就有跟这样的导师的,有苦难言,偶尔还要经常陪导师出席饭局喝酒什么的。
我个人是不大喜欢那种喝酒什么场合的,我的导师就是纯做学问的,跟着他学到了很多做学问的方法,很受益。
不过提醒一点,我们学校选导师是双向选择。你选了老师,老师还得从一堆选他的人中挑学生。建议你有喜欢的导师,不妨早一点跟他取得联系,比如发发邮件什么的,至少让他知道有你这个人。这样到时候你比较有优势。
最后预祝你能跟对人,入对门!
H. 硕士导师是什么学位
硕士复导师是博士学位,属于制副教授或教授职称。
补充:
硕士生导师应是本学科学术造诣较深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学,科研人员,其学术水平在某些方面接近或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有培养本科生经验,至少培养过两届本科生。能坚持正常工作,担负实际指导硕士生的责任。有协助本人指导硕士生的学术队伍。有课程教学经历,承担过或正在承担一定工作量的本科生课程。
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这是进入硕士生学习和研究的一个前提性的条件。由于硕士生自身学科背景、学术水平的差异,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工作极为重要。没有对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研究状况的基本了解,不熟悉本学科的学术规范,不会运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基本理论和方法提出和解决问题,博士生的学习和研究就没有一个科学的基础。
I. 硕士生导师的最低职称是什么
硕士生导师的最低职称是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应是本学科学术造诣回较深的教授或相当专业答技术职务的教学,科研人员,其学术水平在某些方面接近或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
有培养本科生经验,至少培养过两届本科生。能坚持正常工作,担负实际指导硕士生的责任。有协助本人指导硕士生的学术队伍。有课程教学经历,承担过或正在承担一定工作量的本科生课程。
(9)硕士研究生导师是学术职务吗扩展阅读:
主要工作
1、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
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这是进入硕士生学习和研究的一个前提性的条件。由于硕士生自身学科背景、学术水平的差异,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工作极为重要。
2、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提高其研究能力
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的主要途径,是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把读书、思考和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提升学术品位和研究水平。
J. 博士研究生导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还有博士生导师谁大
首先,博生研究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说的是同一个事情。
其次,不能用谁大来衡量,只能从行政级别和学术级别上来区分。博士研究生导师的行政级别与学术级别都要高于硕士研究生导师。
拓展:
博士研究生导师:是本学科学术造诣较深的教学科研人员,其学术水平在国内本学科领域内处于前列,在某些方面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般为教授职称,也有特别优秀的副教授、讲师担任博士生导师。有培养研究生经验,至少培养过两届硕士研究生。能坚持正常工作,担负实际指导博士生的责任。有协助本人指导博士生的学术队伍,培养的研究生质量较好。有课程教学经历,承担过或正在承担一定工作量的本科生或硕士生课程。对年轻的教授(1972年以后大学毕业)申请担任博士生导师,除具备上述条件外,一般应具博士学位。至少培养过一届硕士研究生或在国内外协助指导过博士生的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导师:是本学科学术造诣较深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学,科研人员,其学术水平在某些方面接近或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有培养本科生经验,至少培养过两届本科生。能坚持正常工作,担负实际指导硕士生的责任。有协助本人指导硕士生的学术队伍。有课程教学经历,承担过或正在承担一定工作量的本科生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