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分子诊断科吴教授
① 广东最好的肿瘤医院
2019广东省最好的肿瘤科医院排名主要是根据患友诊后网上点评票选所得的,下面是关于2019广东省最好的肿瘤科医院排名的详细介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19广东省最好的肿瘤科医院排名
1、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是一所综合医院。成立于1964年。医院设有33个业务科室,8个职能处室,2个研究科室。设有内科、血液肿瘤科、儿童肿瘤科、生物治疗中心、鼻咽科、放疗科、综合科、中医科、头颈科、神经外科、胸科、乳腺科、结直肠科、胃胰科、肝胆科、泌尿外科、妇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影像与微创介入中心、内镜激光科、超声心电科、核医学科、病理科、分子诊断科、体细胞治疗与保健中心、检验科、临床营养科、药学部、输血科、预防医学部等业务科室。
2、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创建于1835年。2018年12月4日,被国家卫健委公布为首批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
有骨科、妇科、肿瘤科、内分泌科、口腔颌面外科、地方病科(儿科血液专科)、急诊科、泌尿外科和普通外科共9个专科获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骨科、心血管内科、产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耳鼻喉科、康复科、妇科、内分泌科、急诊科、泌尿外科、普通外科、儿科、口腔科、胸外科、皮肤科、肾内科、消化内科、医学影像科、肿瘤科、临床护理等23个专科获评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充分彰显了我院临床多个专科的强大实力。
2019广东省最好的肿瘤科医院排名(图片来源摄图网)
3、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创建于1835年。2018年12月4日,被国家卫健委公布为首批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
有骨科、妇科、肿瘤科、内分泌科、口腔颌面外科、地方病科(儿科血液专科)、急诊科、泌尿外科和普通外科共9个专科获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骨科、心血管内科、产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耳鼻喉科、康复科、妇科、内分泌科、急诊科、泌尿外科、普通外科、儿科、口腔科、胸外科、皮肤科、肾内科、消化内科、医学影像科、肿瘤科、临床护理等23个专科获评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充分彰显了我院临床多个专科的强大实力。
4、广东省中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设脑病专科、心血管病专科、皮肤病专科、肾病专科、乳腺病专科、妇科病专科、脊柱专科、中医急症、颈椎病(脊柱)专科、骨病骨肿瘤专科、骨关节病专科、消化病专科、呼吸病专科、肿瘤病专科、耳鼻喉病专科、中医外科、针灸科、糖尿病专科、肝病专科、冠心病专科等。
5、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医院院区)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于2006年9月由原广州市儿童医院和广州市妇幼保健院(广州市妇婴医院)整合而成,加挂广州市妇幼保健院、广州市儿童医院、广州市妇婴医院牌子,在城市中心区域设三个院区。是广东省唯一进入全国前百名医院的妇幼保健机构。儿童消化科、呼吸科、儿外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新生儿科、产科是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
以上就是关于2019广东省最好的肿瘤科医院排名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②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可以做分子病理学检测吗
可以的,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有分子病理诊断实验室。该实验室有一代测序平台、ARMS平台、MSI微卫星和重排平台、HPV检测、21基因检测、FISH平台以及NGS(tageted DNA and RNA sequencing)平台。
③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官方网站
中山大学官方网站>>管理机构>>附属医院>>肿瘤防治中心
http://www.sysu.e.cn/2003/gljg/fsyy.htm
④ 2014-7-10检查为睾丸精原细胞瘤,到广州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科做了左侧睾丸切除,病理分析
病情分析:
,精原细胞瘤起源于睾丸原始生殖细胞,为睾丸最常见的肿瘤,
指导意回见:
多发生于中年以后,常答为单侧性,右侧略多于左侧。发生于隐睾的机率较正常位睾丸高几十倍。该瘤为低度恶性。肉眼观,睾丸肿大,有时可达正常体积的10倍,少数病例睾丸大小正常。肿瘤体积大小不一,小者仅数毫米,大者可达十余厘米,通常直径为3~5cm。建议检查下,对症治疗。
⑤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分子诊断科张子辰的论文
议论文开头笔法多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做事如此,写议论文也是如此。高尔基说:“开头第一句是最困难的,好像在音乐里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俺有写好的,来取。
⑥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分子医学考研
不说别的,真题至少中山大学官方网站就已经提供下载了,里面还内有很多其他有用容的资料:
http://graate.sysu.e.cn/gra02/index.htm
⑦ 中国分子诊断技术大会的大会-第一届
“第一届中国分子诊断技术大会”于2010年6月22-24日在北京召开 。
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等2010年6月22日~24日在北京联合主办第一届中国分子诊断技术大会,旨在为学术界、医务界、产业界搭建起分子诊断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桥梁,推动我国分子诊断技术紧跟国际前沿,快步向前发展。
本次大会共邀请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程京,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病理及实验室医学系教授、美国皇家病理学院院士Larry Kricka教授等在内的4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作大会报告,其中包括多位在国内外分子诊断领域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学者。他们将在3天的会期中为与会者带来数十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内容涵盖分子诊断技术领域的多个重要领域:分别是生物芯片技术与疾病诊断;核酸扩增技术与疾病诊断;测序、质谱技术与疾病诊断;肿瘤的分子病理分析;临床样品收存、制备和数据分析;分子诊断实验质量和标准化管理等。
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赵明钢在大会开幕式致辞中说,分子诊断技术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鼓励医疗机构采用有效、价廉的新技术,为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服务。
作为我国举办的首个分子诊断领域的技术大会,第一届中国分子诊断技术大会为我国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互动交流平台,这一高层次、高规格的学术交流大会无疑将极大地推动我国分子诊断领域研发、产业化及应用推广的进程。
新技术不断涌现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完成,越来越多的基因组和蛋白组信息被人们用来服务于与临床诊断相关的实验工作中,承担这些信息分析的各种生物芯片技术也不断涌现。程京在题为《生物芯片诊断技术》的报告中介绍了生物芯片技术的最新发展情况。在样品制备方面,现已可在芯片上通过各种主动式功能器件,对体液中的各种分子和细胞进行快速有效的分离,为下一步的生化反应作好准备。
另外,在芯片上进行基因扩增反应也已实现,在微阵列芯片方面,目前已有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突变分析芯片、比较基因组杂交芯片等多种高密度微阵列芯片,被用来发现与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集成各项功能的芯片实验室也即将步入产业化阶段。
“生物芯片技术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令人目不暇接,它们的问世为疾病预警和干预、个性化诊断和预后等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程京说。
新成果层出不穷
分子诊断技术正在成为生命科学极具创新活力的研究领域,我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不断取得的创新成果,引领着中国分子诊断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实现赶超和跨越。
Larry Kricka院士介绍了国际分子诊断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肿瘤医院院长曾益新强调,肿瘤是一个涉及多个基因、多个信号通路的多系统疾病,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对高危人群的预警,对提高肿瘤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分子诊断技术将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国家重点学科药理学首席教授周宏灏说,基因芯片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越了人类的预期,个体化用药将借助芯片技术实现由候选基因向全基因组研究的飞跃。中南大学已在国内多个地区将药物基因组学和遗传药理学知识推向临床实践,为安全用药和个体化用药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研究员王军志介绍,经过多年努力,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已建立病原微生物类诊断试剂检测用标准品53种,在近几年重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院士、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陈润生院士、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杨焕明院士、解放军总医院付小兵院士等,分别介绍了丙型肝炎诊断、非编码RNA与分子诊断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程京表示:“我们与国际上的差距并不大,在技术原创方面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通过努力,我们一定能快速赶上。”
新产品得到应用
我国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一直以服务临床疾病诊疗为目标。近年来,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相继批准了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芯片、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基因芯片和结核耐药基因检测芯片等用于临床检验,标志着分子诊断技术正在成为我国临床检验医学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戴朴教授介绍,在全面获得全国大规模聋人群体中耳聋突变类型和频率的基础上,为发展耳聋基因诊断提供系统和平台,博奥生物公司和解放军总医院针对性地选择了9个最常见耳聋基因突变位点,成功研制出基于等位基因特异性PCR通用芯片(ASPUA)平台上的耳聋基因芯片技术和产品,是目前针对中国聋人群体最有效的检测和筛查工具;通过大规模推广致病基因筛查和产前诊断技术,进行遗传咨询和干预,可系统性减少耳聋出生缺陷及药物性耳聋的发生,为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素质作出贡献。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卫生部艾滋病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尚红教授说,目前,在我国HIV-1的核酸检测已经逐步在医院、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相关部门开展和应用,国内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应用HIV-1的核酸检测方法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整体上提高了我国艾滋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检验科主任石玉玲教授在《基因芯片早期发现分枝杆菌感染的病例分析》的报告中介绍,由于治疗原则不同,临床上目前十分需要一种简便、快速的方法对分枝杆菌进行鉴别诊断。博奥生物研制的晶芯分枝杆菌菌种鉴定试剂盒(微阵列芯片法),可以快速方便诊断分枝杆菌感染,为临床正确诊断与合理用药提供了重要依据。
中国检验医师分会会长丛玉隆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分子诊断技术进入临床检验应用,经过不断的临床实践和经验总结,特别是与临床共同开展的循证医学工作,分子诊断技术将在一些疑难疾病的早期发现和百姓健康促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⑧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和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有区别吗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是中山大学附属单位之一,下设眼科医院、眼科研究内所、防盲治盲办公室和容眼科视光学系:
1、中心属下的眼科医院有12个专业科室(角膜病、青光眼、眼底外科、白内障、眼肿瘤和眼眶病、眼底内科、眼整形、眼外伤、眼肌屈光、中医眼科、神经眼科、准分子激光)和12个辅助科室;
2、眼科研究所有11个专业实验室(病理、眼眶病与眼肿瘤、生化、白内障、遗传分子生物学、视觉科学、视觉生理、玻璃体视网膜病、免疫、药理、眼库),开设黄斑病、小儿遗传眼病、葡萄膜炎病、隐形眼镜等临床专科;眼科视光学系设有5个实验室(应用光学实验室、隐形眼镜实验室、眼镜光学实验室、近视眼实验室、临床视光学实验室);
3、该中心属下还设有防盲治盲办公室。
其实我们平时一般都用眼科医院代指眼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