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医药大学邓教授
『壹』 求成都中医药大学张新渝教授详细资料
他是我校黄帝内经教研室主任,全国内经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内经和中诊委员会委员。
『贰』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事研究生导师
报宋民宪好,宋民宪是名人,据说是个清官....
宋民宪,教授,1952年生,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法规处长,成都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在国内中医药界很有名气.当官的有钱,项目多啊,在他名下读书将来就业也会好些.
杜晓曦,王子寿都是副教授,没什么名气.
---
宋民宪“以25岁高龄幸运考上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省卫生厅,后来又受聘兼职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作为对教育和母校的报答。作为学者,他先后编纂出版了《中国药用辅料》、《新编国家中成药》,承担了包括四川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国家科研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190.6万字的《新编国家中成药》因为其对中成药经营使用特性的重点关注,被医药界作为中成药研究、开发的重要指南,这本书因此成为2002年度全国优秀畅销书。
作为官员的宋民宪,大胆改革、勇于探索被后来的实践检验是有利于发展的。今天大名鼎鼎的地奥集团、恩威集团,在起步阶段都作过一些创新的尝试,认识到这种尝试的重要意义在于鼓励企业将主要力量投入市场而不是基础建设,就是当时的四川省卫生厅药政管理处,而宋是其中的主要成员之一。2002年底国家颁布《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后,他提出的近期以仿制、改剂为主,长期以创新中药为主的中药新药研发思路被大家广泛接受,2004年四川省中药新药注册198个,名列全国第一。
『叁』 纪录片新中国教育纪实里的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是谁
新中国诞生后国家首批建立的四所中医高等院校,也是周恩来总理1956年批准建立的,分别是:1、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之一,是"111计划"入选高校,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共同建设。学校创建于1956年,原名北京中医学院,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高等中医院校之一,1993年更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2000年与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合并组成新的北京中医药大学。、2、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原名成都中医学院,是在周恩来等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下于1956年创建,199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为现名,2006年6月四川生殖卫生学院、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并入成都中医药大学。3、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学院,创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诞生后国家首批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也是上海市属高校中唯一的一所医科类重点特色院校。4、广州中医药大学是广东省属"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新中国首批兴建的4所中医药高等学府和卫生部临床药理研究基地及中国中医药师培训基地之一,原属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于2000年转为中央和地方共建是中国国内首批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以及临床医学专业学位、非医攻博试点单位
『肆』 成都中医药大学峨眉学院的学院领导
党委书记、校长刘勇同志
刘勇,男,汉族。1962年12月出生,四川泸州人,1983年1月入党。1983年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1983年7月入伍,历任军医、干事、教导员、站长,师级机关副参谋长(正团级)等职;2001年7月国防大学研究生毕业,获军事学硕士学位;2008年转业到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任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稽查总队副总队长;2010年5月下派攀枝花仁和区,任区委常委、副区长,工作期间,牵头组织苴却砚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得到省委的高度赞扬和肯定,曾获“四川省优秀转业干部”称号。2013年11月至今,任四川省食品药品学校党委书记、校长。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佳同志
刘佳,女,汉族。1966年出生,四川会理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副教授,现任学校党委副书记。1987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办公室干事、副主任、主任、支部书记等职务,1998年12月至今担任校党委副书记。2014年4月至今任学校纪委书记。先后主参编了《药事管理学》、《中药材GAP概论》等全国高职高专教材通用教材,主参研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开展不同模式教学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等3项课题,参与了本专科和中专10余个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修定、评审工作及“中药材GAP概论与技术”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先后发表了学术论文30余篇。先后担任了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全国普通医药中专教材建设委员会秘书长、医药高职高专委员会秘书长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医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等社会职务。曾多次荣获“优秀教师”和“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党委成员、副校长程敏同志
程敏,男,汉族。1966年出生,四川井研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本科学历、高级讲师,现任学校副校长。1990年参加工作,1993年~1995年任学校教务科副科长,1995年~2000年任教务科科长,2000年11月~2005年1月任校长助理,2001年11月~2004年4月兼任教务处处长,2005年2月至今担任副校长,分管教学、招生就业、成人教育等工作。任教以来,先后担任《法律基础》、《职业道德》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先后发表了近10篇学术论文。荣获“全省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个人”,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党委委员、副校长高平同志
高平,男,汉族。1961年出生,山西省临县人,中共党员,毕业于重庆三峡学院,副教授,现任学校副校长、工会主席。1981年参加工作,1987年~1988年任学校学生科副科长,1988年~1989年任行政办公室副主任,1993年~1994年任教务科副科长,1994年~2000年任学生处副主任、代理主任,2000年11月28日至今任学校副校长,2007年1月至今兼任工会主席,分管工妇、离退休、校庆等工作。先后主参编《中专实用语文》、《商业应用文》、《实用语文教程》、《实用语文》等全国通用教材4部,发表了《“诗言志说”与“模仿说”对中西早期诗歌的影响》、《〈雨巷〉艺术分析》、《德育工作——素质教育的基础》等学术论文10余篇。先后担任四川省职教学会中专语文专委会常务理事、《上海医药》特约编委等职务。曾荣获“四川省职教学会教学研究先进个人”,多次荣获“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党委成员、副校长郭元超同志
郭元超,男,汉族。1969年出生,四川仁寿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南充师范学院,高级讲师,现任学校党委成员、副校长。1992年参加工作,1993年~1995年任团委副书记,1995年~1999年任团委书记、学生科副科长,1997年~2005年任制药厂常务副厂长,2001年~2004年任校办产业处主任,2000年11月~2005年1月任校长助理,2005年2月至今担任学校副校长,2007年2月至今兼任纪委书记,分管纪检监察、学生管理、安全保卫等工作。从教16年以来,先后承担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化学制药过程与设备》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发表了近10篇学术论文。曾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2008年8月21日,被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人事厅评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荣获个人二等功。
『伍』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邓中甲or李世杰
这两个人都还是可以的,邓中甲是中医附院的名医,挂号都很难的。方剂课本都是老邓编的。
『陆』 成都中医药大学有哪些教授
1、冯俭,1963年生,广东省广州市人。1984年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1997年获硕士学位,2001~2002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药学院作高级访问学者。现任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科技处副处长,教授,主任药师,硕士生导师。
2、彭德忠(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男,1965年生,四川省眉山人,中医推拿学教授,硕士生导师[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推拿学带头人,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推拿学学术带头人 ,现任成都中医药大学推拿教研室主任、四川省针灸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
3、卢先明,男,1950年生,重庆市城口县人。1975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药学系,留校工作。博士生导师。曾任学校中药标本中心主任,中药博物馆馆长,全国中医药院校中药标本馆专委会理事长。
4、杨天鹏,男,(1902~2005),汉族,四川省安岳县姚市镇人,主任中医师。中国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第一届、第二届理事会顾问。成都骨科医院名誉院长,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
5、克明,男,1955年生,四川省成都市人。1982年毕来于成都中医学院医学系,1986年研究生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留校在临床医学院妇科教研室任教。现任成都中医药大学妇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党支部书记,兼任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会员及四川省妇科专委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
『柒』 成都中医药大学艾儒棣联系方式
艾儒棣教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十二桥校区正门对面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老中医门诊部还要出门诊的,你们可以到那里看啊。门诊时间可以上“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老中医门诊部”的网站查看!
『捌』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有姓董的吗
董贾寿教授 。
『玖』 成都中医药大学的知名校友
姓名去向黄丹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党委委员,中共第十六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钟森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传染病学副教授和教授。吴康衡主任医师,教授,获199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中药解热毒注射液治疗小儿急重外感热病研究”,获1991年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张廷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临床中药学学术带头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郭子光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成就奖”,被聘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组织评选为中国首届国医大师。冯俭现任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科技处副处长,教授,主任药师,硕士生导师。凌一揆第一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曾担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高等院校中医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委员、卫生部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李晓荣中国医师协会常务理事、疼痛医师协会专业委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孔令锋资深主持人(曾担任cctv7频道特邀主持人),婚礼司仪,造型师。段心好成都博爱医院甲状腺科首席专家,甲状腺科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廖品正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享受了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四川省首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首届名中医、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陈绍宏现任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全国中医急症医疗中心”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急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常委,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罗雪云四川眉山东坡区计划生育服务站妇科主任医师,四川省性学会会员;主要负责孕前优生检查和咨询。 注:了解更多资料请点击超链接。
『拾』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研究生那个导师好
梁繁荣导师。
成都中医药大学原名成都中医学院,是在周恩来等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下于1956年创建, 199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为现名, 2006年6月四川生殖卫生学院、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并入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校位于国家四大科教城市之一的成都市, 共有温江校区、十二桥校区、人南校区、汪家拐校区四校区,占地面积1800亩,有16个学院、31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2.2万人,其中研究生2000余人.。
成都中医药大学已经成为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兼有理、工、管、文、农、教等多学科相关专业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四川省属重点高等学校,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成都中医药大学遵循“秉承传统、崇尚创新、突出特色、强化优势、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坚持“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让学生得到发展机会,让学生增强发展动力”的素质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基础理论扎实、技能水平过硬、知识结构合理的复合型人才。
针灸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刺激人体特定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汉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
2006年针灸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