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壹』 请问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的博士就业如何具体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专业的博士就业如何谢谢
进企业怎么年薪不得20万,做学术就得慢点,不过福利房子什么的,再加上领导赏识,5、6年也得做个副教授呀,就业前景一片光明,中国就缺牛逼的管人的人才
『贰』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成立于2001年12月22日,是中国首家政府管理学院,学院跨政治学、公共管理与应用经济学三个一级学科。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于2001年12月成立,罗豪才教授任学院院长。学院以创建世界一流学府为目标:立足本国、放眼世界,求真务实、追求卓越,力争成为我国政治学、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科研、教学、培训、咨询和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努力为国家培养公共事业以及相关学科的学术和实践的领军人才。
学院下设政治学、行政管理、公共经济、公共政策、政治经济、城市与区域管理6个系。学院现有专职教师50多名,约1/5具有国外大学的博士学位,教师的学术专业背景横跨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工程和信息技术,其中多位教授是政府部门的咨询顾问;多位教师被评为北京大学“十佳教师”。
学院拥有自己独立的廖凯原大楼,楼内提供科研、教学、图书、会议、视频和同声传译等一流的设施。
在科研方面,学院倡导学术研究和政策研究并举,院附属的各个研究中心/所的研究课题涉及国际、国家、社会/企业等多层面上的学术和政策问题。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 - 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 - 主要由学院教师组成。学院的科研经费充实,在北京大学人文社科领域中领先。北京大学-美国林肯土地研究院联合研究中心也落户在学院大楼里。这些中心/所是学院师资进行跨学科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平台。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的教学理念是宽基础、精专业。学院的MPA专业学位教学尤其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拓宽学员跨学科的视野。除了MPA专业学位外(包括与国家行政学院的联合MPA项目),学院还提供多种学术学位教育,包括3个本科方向、7个硕士专业和4个博士专业,并每年为优秀学生提供几十个一万元奖学金。北京大学-耶鲁大学本科联合项目办公室也设在学院大楼内。继续教育,特别是政府高级领导干部培训,也是学院教学的重点。
在对外合作和交流方面,学院与国内政府部门联系广泛,并举办《北京大学公共政策讲坛》,定期邀请政府高级官员来学院讲学。在国际上,学院与北美、欧洲和亚洲等国际知名大学(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伦敦经济和政治学院、巴黎政治学院、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均有实质意义的合作和交流,并通过《北京大学公共政策国际论坛》邀请各国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领军人物来学院讲学。
『叁』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好考么
不好考啊,毕竟顶尖院校。
『肆』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简介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于2001年12月成立,罗豪才教授任学院院长。学院以创建世界一流学府为目标:立足本国、放眼世界,求真务实、追求卓越,力争成为我国政治学、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科研、教学、培训、咨询和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努力为国家培养公共事业以及相关学科的学术和实践的领军人才。
学院下设政治学、行政管理、公共经济、公共政策、政治经济、城市与区域管理6个系。学院现有专职教师50多名,约1/5具有国外大学的博士学位,教师的学术专业背景横跨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工程和信息技术,其中多位教授是政府部门的咨询顾问;多位教师被评为北京大学“十佳教师”。
学院拥有自己独立的廖凯原大楼,楼内提供科研、教学、图书、会议、视频和同声传译等一流的设施。
在科研方面,学院倡导学术研究和政策研究并举,院附属的各个研究中心/所的研究课题涉及国际、国家、社会/企业等多层面上的学术和政策问题。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 - 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 - 主要由学院教师组成。学院的科研经费充实,在北京大学人文社科领域中领先。北京大学-美国林肯土地研究院联合研究中心也落户在学院大楼里。这些中心/所是学院师资进行跨学科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平台。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的教学理念是宽基础、精专业。学院的MPA专业学位教学尤其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拓宽学员跨学科的视野。除了MPA专业学位外(包括与国家行政学院的联合MPA 项目),学院还提供多种学术学位教育,包括3个本科方向、7个硕士专业和4个博士专业,并每年为优秀学生提供几十个一万元奖学金。北京大学-耶鲁大学本科联合项目办公室也设在学院大楼内。继续教育,特别是政府高级领导干部培训,也是学院教学的重点。
在对外合作和交流方面,学院与国内政府部门联系广泛,并举办《北京大学公共政策讲坛》,定期邀请政府高级官员来学院讲学。在国际上,学院与北美、欧洲和亚洲等国际知名大学(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伦敦经济和政治学院、巴黎政治学院、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均有实质意义的合作和交流,并通过《北京大学公共政策国际论坛》邀请各国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领军人物来学院讲学。
『伍』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王劬教授简介王浦劬今年多少岁啥时候退休
政府管理学院王军教授,你可以上网络一下搜索一下,啥时候退休应该到65吧。
『陆』 北大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教授有哪些
编著《公共行政学》的张国庆很有名的
『柒』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历史变迁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学科视角是跨学科的,其主要学系的历史可以分别追溯至原政治学系及经济学系、法律学系。巧的是,这三个学系历史上曾经共同隶属于国立北京大学法学院,鼎足而三,相互支撑,共同发展。 光绪二十八年(1902),初名京师大学堂作为北京大学前身,其仕学院就设有政治堂,在预备科所辖之政科内设立商学科。大学堂设有七科三十五目,其中政治科下分政治学、法律学二门。到了1903年左右,政治门课程已粗具轮廊,主课有政治总义、大清会典要义、各国法制比较、各国理财史等。
光绪三十一年(1905)改为法政科政治学门。光绪三十六年(1910)3月,分科大学(即本科)开办,政治门首次招收本科生,此实乃全国高校政治学科之滥觞。辛亥革命以后,京师大学堂于月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民国二年(1913)又改称法科政治学门。
民国五年(1916)底,蔡元培先生出任校长,促进北大的革新,以“兼容并蓄”为办学方针,大力提倡学术研究,使刚刚易名并且定为本科四年的北大政治学门得到稳步发展。这期间,教授阵容鼎盛,有不少日后我国学术界或政界的知名人士,例如陶孟和(曾任中科院副院长)、王世杰(曾任台湾中研院院长)等。李大钊于1920年任政治学系教授,先后讲授过“唯物史观”、“工人的国际运动”等课。系内课程逐渐多元化,有“政治学”(英文选读,张祖训讲)、“新俄法制及政治”(陈启修讲)等。期间,该系师生还积极组织学术团体,由教员组成政法学会,由学生发起成立北大政治研究会。
民国八年(1919)废科改门为系,正式定名为政治学系,经济学系,法律学系。民国十九年(1930)12月,国民政府任命首任教育部长、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博士蒋梦麟先生为国立北京大学校长,北大进入中兴时期。他仿照美国大学改革教育制度,制定《国立北京大学组织大纲》,学校设文、理、法三学院,下设14个学系。政治学系与法律学系、经济学系一同隶属于法学院。院长为五四运动的健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周炳琳先生,自“长院以来,多所兴革。”他善于借鉴东西方的教学经验,改良法学院各系的课程设置。又如,延聘著名学者来法学院任教,深入开展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研究活动。从1931年起,直至1949年,国立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一职长期由周炳琳先生担任。期间他虽曾短暂出任他职,但是院长一职仍虚位以待,前后十余年掌北大法学院之舵,发挥作用、产生影响均相当深远,则其在北大百年历史、乃至近代大学教育史上之地位自不容忽视。在此期间,北大政治学系得到进一步发展壮大,课程设置除专业课外,还包括钱穆的“中国通史”、陈同燮的“西洋近百年史”、许德珩的“社会学”、周作人的“经济思想史”等。各教授所布置的参考书还包括英、德、法、日诸语种,不但反映教授本身的学养,也显示他们对本系学生的外语水平满怀信心(规定本科生要学习第二外语)。这些书目又兼顾各类观点的著作,既有马克思也有韦伯,充分体现北大一贯的“兼容并包”。
民国二十六年(1937)日本全面侵华战争迫使国立北京大学南迁,与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政治学系相继加盟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和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法商学院政治学系。当时国内实力最强的三个政治学系结合在一起,无论教授阵容、课程设置及教学水平,皆可谓空前绝后。教授多为海内外知名人士,如北大的钱端升、崔书琴,清华的张奚若、萧公权,南开的王戆愚、罗隆基等,堪称群星荟萃;毕业生的成就亦不容小觑,如邹谠(芝加哥大学教授)、陈体强(我国国际法专家)、赵宝煦(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等足资为证。民国三十五年(1946),国立北京大学在北平复校,胡适校长致力于北大的全面复兴,政治学系在周炳琳院长擘画下,实力达到鼎盛。法学院经周炳琳院长近二十年来的英明措施,以兼容并包的精神和莫大的毅力甘冒天下之不韪聘请各派的学者,创立现代化的社会科学教育与研究机关,虽仍分法律、政治、经济三学系,但内容日见其充实。法律学系主任燕树棠,教授有蔡枢衡、费青、李士形、冀贡泉、芮沐、戴修瓒、汪暄等。政治学系主任王铁崖,教授有钱端升、吴之椿、许德清、崔书琴、张佛泉、吴恩裕、楼邦彦、鲍格等。经济学系主任赵乃抟,教授有周作仁、秦瓒、杨西孟、周炳琳、陈振汉、樊弘、蒋硕杰、宋作楠、童冠贤等。从此可概见教授阵容的强大。法科研究院分法律、政治、经济三研究所。远在民国十二年七月成立的经济记录室(Archives of Economics),抗战前扩充为“法政经济记录室”所存资料于战争期间损失殆尽,胜利后该室积极恢复,司全院图书及资料之采录、整理、阅览等事宜。图书除自西南联大迁回及北大旧有者外,复接收前平大法商学院及伪新民学院藏书,总数约在十五万册左右。复撙节其他经费尽量购置欧美近年出版的社会科学书籍,国内新社会科学出版物则已搜罗无遗。此外除统计学会计学实习室及各教授研究室外,有行政研究室(英名 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所藏本国各级政府公报举世无匹。因抗战停顿或停刊而待恢复者有中国经济史研究室与《社会科学学刊》,前者整理中国经济史独著成绩,后者于民国十一年创刊,为全国社会科学定期出版物之始。基于上述教授及设备,故本院学生达八百人之多,居全校各院之首。1952年,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后,北京大学政治学系停办。其后,从1960年至1963年,北京大学政治学系又恢复存在了三年,旋即被并入1964年新组建的国际政治系,成为下设的一个教研室。
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给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蓬勃生机。1982年北京大学在全国率先重新设立了政治学专业。
198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了全国第一个政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
1988年3月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在中断了多年之后终于得以恢复重建,并增设了行政管理专业。 北京大学政治学系的发展同20世纪中国的历史命运息息相关,本系历史上曾涌现出一代又一代具有渊博政治学知识的人才。曾经在本系执教过的著名学者包括:陶孟和、陈翰笙、燕树棠、周鲠生、陶大镛、王世杰、李大钊、钱端升、邱昌渭、陈受康、张忠绂、陶希圣、张映南、白鹏飞、陈启修、高一涵、张奚若、许德珩、杜国庠、萧公权、蒲薛凤、吴恩裕、王铁崖、楼邦彦、王赣愚、崔书琴、罗隆基、吴之椿等。
『捌』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没有发现邓湘树的资料,他傻子来历哦,今天在成都川大听了他的中公宣讲。
邓湘树本科、硕士、博士均就读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玖』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是什么学校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于2001年12月成立,罗豪才教授任学院院长。学院以创建世界一流学府为目标:立足本国、放眼世界,求真务实、追求卓越,力争成为我国政治学、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科研、教学、培训、咨询和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努力为国家培养公共事业以及相关学科的学术和实践的领军人才。
学院下设政治学、行政管理、公共经济、公共政策、政治经济、城市与区域管理6个系。学院现有专职教师50多名,约1/5具有国外大学的博士学位,教师的学术专业背景横跨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工程和信息技术,其中多位教授是政府部门的咨询顾问;多位教师被评为北京大学“十佳教师”。
学院拥有自己独立的廖凯原大楼,楼内提供科研、教学、图书、会议、视频和同声传译等一流的设施。
在科研方面,学院倡导学术研究和政策研究并举,院附属的各个研究中心/所的研究课题涉及国际、国家、社会/企业等多层面上的学术和政策问题。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 - 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 - 主要由学院教师组成。学院的科研经费充实,在北京大学人文社科领域中领先。北京大学-美国林肯土地研究院联合研究中心也落户在学院大楼里。这些中心/所是学院师资进行跨学科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平台。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的教学理念是宽基础、精专业。学院的MPA专业学位教学尤其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拓宽学员跨学科的视野。除了MPA专业学位外(包括与国家行政学院的联合MPA 项目),学院还提供多种学术学位教育,包括3个本科方向、7个硕士专业和4个博士专业,并每年为优秀学生提供几十个一万元奖学金。继续教育,特别是政府高级领导干部培训,也是学院教学的重点。
在对外合作和交流方面,学院与国内政府部门联系广泛,并举办《北京大学公共政策讲坛》,定期邀请政府高级官员来学院讲学。在国际上,学院与北美、欧洲和亚洲等国际知名大学(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伦敦经济和政治学院、巴黎政治学院、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均有实质意义的合作和交流,并通过《北京大学公共政策国际论坛》邀请各国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领军人物来学院讲学。
以上是官网介绍。
『拾』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博士后很牛逼么
看怎么比了 博士就是傻逼 北大的也一样 不好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