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同济大学何斌教授

同济大学何斌教授

发布时间: 2021-02-23 20:12:19

1. 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的导师哪个比较好呢(想选

我曾是一名同济大学工业工程系研究生,自己算是对内部情况比较了解的。所以,作为过来人,我想在此为一些想报考或保送同济工业工程的学弟学妹们提供一些选择老师的意见,有问题的可以私信联系我。
目前,内部的老师信息可以在官网上查到,老师人数很少,所以是个小系,想要在读研期间跟着老师单纯做横向项目的学弟学妹,不建议考虑同济工业工程,后面就可以不用看了。
同济工业工程这边,老师每天要做的就是逼着学生单纯写论文,写论文,写论文。如果你也不喜欢纯粹为了论文而论文,不能吹牛诌论文,后面也不用看了。(PS:写论文不代表做学术哈)
如果你还在继续阅读,那请你注意导师选择了。好的导师会让你的生活始终充满希望,不然就是抑郁的灰暗两年半,甚至三年。每个导师的情况如下:
周炳海:
博导
硕士毕业要求:3篇EI与2篇英文论文(SCI)
博士毕业要求:至少3篇SCI吧,平均时长6年
客观地讲哈,他的学术能力不能算好(他自己研究生博士期间的论文水平代表了他的能力,自查),2010年后的论文大多是学生写的,他要求研究生论文的第一作给他且特别喜欢投学报。请他审阅中文论文,他会简单看引言和结论,然后狂骂,就是说不清哪里不好,指不出修改问题;请他审阅英文论文,他就会揪着你的语法问题与字数看。举个简单例子,曾有位学妹做过一个问题模型用动态规划求解,请他看一看(其实就是让他看了直接投,走个流程,道理大家心知肚明哈),他扫了几眼,就开始数落:“你都做了数学模型了,后面怎么又有动态规划模型!”云云之类的。学妹当时真是欲哭无泪,为什么呢?学过运筹学的小朋友都知道,这个没有问题。当着实验室所有人的面被骂了半个小时后,学妹怀着忐忑不安的心去上课了。由于缺乏自信,学妹就骨气勇气问专业课程的老师她做的有没有问题,结果,专业课老师来了句:“你导师都不懂这些的,你不要听他的。”学妹才瞬间恍然大悟,合着一大早上她是被当作演出道具衬托导师的权威性。所以,周老师是很注重学生的独立性的,喜欢通过爆炸式的言语刺激学生,不会给学生的研究给出实质性意见,如果你需要导师认真指导完成你的论文(建模到论文修改),请转看别的老师。
不过,周老师对待学术态度是很认真的。他常说:“不好好写论文就给你延毕!”他也是心力交瘁,每天念叨说:“我就是你的爸爸妈妈啊!谁会每天催着你写论文呢!”。为了赶论文,周炳海教授最让人鼓掌的语录是:“数学模型可以不要!实验可以造假!论文里的那些东西谁会去验证啊!”他对于论文的执着精神到达这一境界,作为学生的我实在是难以望其项背。我做一辈子也不敢如此心胸坦荡地造假。
除这一点,他情商很高,为人处世极其周到。保送面试,见他时,他像亲爹一样,嘘寒问暖,还同行去食堂吃饭。等入学后,他就说:“我是老师啊,怎么能跟你们吃饭呢?”我瞬间觉得,这周老师真是不一般的大学教授,威望定是极好的,不轻易和人吃饭呢!后来,听说他又定了个规矩,拿国奖的学生必须要请他吃饭呢,这让身为学生的我们感到异常“受宠若惊”哩!
另外,他很大方,会每个月发放“酬金”。但是,请你记住,绝对不要用这个“酬金”,因为周老师很清廉,要求学生必须把这个从国家自然基金套出的“酬金”转入他的账户。因此,要想成为他的学生,一定要乖乖地把钱给他,不然小心不给你毕业。
所以,如果你是乖乖的孩子、心理素质异于常人、会拍马屁、能够自己独立做学术且不需要老师任何指导,欢迎报考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有几套房子的周炳海教授!
陆志强:
博导
硕士毕业要求:至少一篇EI
博士毕业要求:至少一篇SCI
陆老师很儒雅,健谈,学术能力比之前提到的所谓周姓教授学术能力强很多了。比如,拿一个抽象出的数学模型向他请教求解,他可以帮你分析出这个问题本质属于什么问题,将问题归类找出解决办法,对于学生的学术研究是很有帮助的。所以,在学术上和陆老师讨论会获益匪浅。
陆老师和学生关系很好,喜欢和学生打成一片,不会随便对学生撒气(和之前的某位老师相比,素质是超级高)。他会和学生一起去食堂吃饭,一起打羽毛球。所以,陆老师是研究生的良师益友。
但是,有一个要特别注意的地方,陆老师目前从事行政工作,帮学生看一篇论文可能时间会拖得有一点长;他喜欢到了实验室喜欢和学生聊天,所以偶尔有点小吵。
他的心态可能有点靠近养老状态,注重生活质量,不会死命地逼迫学生写论文,只要学生达到学院要求就可以,但他会帮学生把握论文质量(不乱投学报,不会像周姓教授那样拿学生当实验)。在这里读研究生内心不会像在第一位周姓老师那里那么压抑与憋屈。所以,如果想接触一下学术、需要好的导师引导,又不想为了一个本子被导师各种为难的,选择这位陆老师可能会有点开心的。
余建波:
博导(有横向项目提供)
这位老师的缺点,就是嘴巴特别的毒,对学生的论文催得比较紧。他骂人也蛮厉害的,不过不会很过分,对女生还是很注意的(不会像第一位周姓老师骂哭女学生)。因为才升上博导不久,他还很需要论文往上走,所以在论文上要求会有点高(不喜欢论文的同学可以忽略他了)。
但是吧,他的学术能力是真的很不错。我曾经上过他的课,被他说的话给气炸了,但是他对学生的细致指导让我很是钦佩。举个例子,你在用matlab编程过程中不会的(前提你已经很努力了),他是这方面的大神,会教你解决你遇到的问题,这种指导方式让其他实验室的都很羡慕的(其他实验室的老师没有可以做到这个地步的);还有,大夏天实验室没有空调,他可以自己一个坐在实验室冒着汗敲论文。他对于学术是真的很认真,学生的英文论文他会亲自改个好几遍,他实验室有位研究生姑娘写的一篇英文论文,在他的指导下,反复改了一两个月,最终呈现的论文质量都比较好。
所以,如果报余老师,需要兼顾项目与论文,相比较其他研究生来说,可能学术压力比较大一点,但是对于想做好学术研究,也想接触项目的同学,这里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周健:
放眼整个同济工业工程,这位老师估计是最潇洒的。因为,这位周老师教授每年招生不多(周炳海大所长会按照心情考虑是否给这位老师好的生源,同学们可能在暑期夏令营上不容易见到这位温和的老师)。这位老师学术能力不强,喜欢接触公司的项目(不是很大的项目),在这里了渡过研究生生涯是比较舒服的。所以,周健老师这里,学生有一定自己的时间学习,但是论文上可能会自己辛苦一点。
周健老师脾气温和,和学生相处融洽。比如,节日会邀请学生吃饭(他家里或者去餐馆)。跟他相处会很让你开心。唯一让学生有点为难的只有论文,只要学生满足学院要求就OK了(他也不想为难学生的)。
好具体的信息可以联系里面的学生学姐,需要的可以联系我
韩笑乐:
年轻的一位老师(每年分配一个学生),为人是超级nice的。资历不深,需要奋斗发论文升职,但是这位老师不会向学生变态施压,在这方面和陆老师很相似。

2.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领导简介

党总支书记:毛惠彬
副院长:李占才
副院长:张劲
常务副院长:丁晓强
领导简介:
毛惠彬,男,1961年生。博士,副教授。现任中共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总支委员会书记。开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等硕士研究生课程。主要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

3. 同济大学张超教授

网络知道这个平台没法帮你找人,芝麻们也不知道这个人是谁,人肉搜索也是违法的行为,下次类似这样的问题也不要再问了!|

4.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的学院领导

万书元,男,湖北仙桃人。1981年1月毕业于荆州师范学院(今长江大学)中文系,1988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与戏剧专业,获硕士学位;2000年2月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获博士学位。1981年1月至1985年9月分别在荆州教育学院和沙市商业局从事职业教育工作。1988年7月至2007年7月分别在东南大学社科系和东南大学艺术学系工作。2007年7月调入同济大学人文学院至今。现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第一届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指导委员会委员,并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育研究会常务委员,瑞士联邦理工学院(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urich)访问学者,贵州民族学院客座教授,西南大学兼职教授。
朱崇志,男,山东临沂人,1974年生。2000年至2003年师从华东师范大学赵山林教授攻读戏剧史与戏剧学,博士论文获华东师大“优秀毕业论文”奖。现为同济大学文法学院中文系讲师,主要从事古代文化、戏剧影视文学与理论的教学研究工作。 张永胜(笔名:张生)。男。1969年9月生。河南焦作人。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曾任教于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现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现主要从事文艺美学,文化理论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业余进行小说写作。研究生招生专业及方向具体如下:1,硕士:文艺学专业2,博士:文艺美学专业 外国哲学博士点生源情况良好,每年招收10余名博士研究生。2009年12月,外国哲学专业第一位博士研究生顺利毕业,刘在泉同学成为同济百年历史上第一位文科博士毕业生。2011年开始招收中国哲学博士。
2007年起,先后有外国哲学、美学、文艺学、戏剧戏曲学、中国哲学、宗教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新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学生质量普遍较好。2007年起,哲学、汉语言文学、戏剧影视文学等本科专业先后有学生毕业,学生质量普遍较好,就业状况良好。 2007年成立欧洲文化研究院,整合有关欧洲(德、法)哲学、欧洲宗教、欧洲诗学与文学、当代欧盟研究等领域的研究力量,打造同济文科研究的品牌。研究院成立以来,已在学界赢得很好的声誉。2009年成立鲁迅研究中心,与北京、上海等地鲁迅博物馆、鲁迅纪念馆开展合作,已成为国内鲁迅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
学院成立以来,共出版专著(译著)100多部,发表论文近千篇,有许多成果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如由孙周兴教授、高宣扬教授主编的《同济·欧洲文化丛书》已出近50种,成为国内有重要影响的学术系列图书。2012年开始,中国思想与文化研究院启动《同济·中国思想与文化丛书》。
学院教师承担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近二十项。 以“当代性”、“国际性”、“通识性”和“创造性”为基本办学理念,以文、史、哲三大传统学科为基础,辅以创意文化、文化产业等新兴学科,构建和提升具有同济大学特色的现代人文学科体系和培养模式,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完成我校人文学科总体布局。
以学校985三期和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为契机和抓手,构建和实施“欧洲文化研究平台”(目前为上海市重点学科),争取成为国家级哲学人文科学研究基础,参与我校城市研究平台的建设,实施该平台计划中的城市文学与城市文化研究方向的建设,提升学科的综合发展实力。
在十二五期间获得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并争取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设置。在现有学术优势基础上,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形成3-4个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的重点学科(外国哲学、中国哲学、美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产业管理学),大力提升我院办学层次和学术竞争力。

5. 同济大学医学院是否有一位杜志平教授

这个问题要搞清楚,我想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登录同济大学医学院的人事网站,那上面会有比较详细的人事信息,如果你仔细看看,就有可能搞清楚的

6. 同济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周志勇教授 他怎么样

是博导,网上信息没找到,但看这个http://ce.hnu.cn/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831,这人的博士期间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周志勇版,故可证权明他是博导。

7. 同济大学桥梁系的哪些导师比较好

项海帆 教授

1935年生,桥梁抗风与大跨度桥梁方向学科带头人,国际知名桥梁工程版专家。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权、博士生导师、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顾问院长、上海同济规划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桥梁设计分院名誉院长等。

8.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的知名教授有哪些

博士生导师介绍
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26人:
道路与机场工程系版
孙立军、郭忠印、谈至权明、凌建明、方守恩、陈雨人、潘晓东、李立寒、叶奋、杜豫川、杨群、黄卫东、赵鸿铎
城市轨道与铁道工程系
周顺华、练松良、叶霞飞、王炳龙、杨新安、许玉德、顾保南、宫全美
外聘博士生导师
王梦恕、王知、唐伯明、刘伯莹、戴东昌、翟婉明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博士生导师12人:
交通工程系
杨东援、陈小鸿、吴兵、林航飞、杨超、李晔、吴娇蓉、王雪松
运输管理工程系
施其洲、徐瑞华、孙有望、孙焰、徐行方、张戎
外聘博士生导师
汪光焘、张剑飞、曹钟勇
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学科博士生导师9人:
交通工程系
杨晓光、张红军、李克平、彭仲仁、张小宁、孙剑
交通信息工程系
董德存、曾小清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2人:
轨道交通研究院
谢维达、吴萌岭

9. 同济大学老教授名单

同济大学老教授名单:孙钧、汪品先、薛永祺、陶文铨、卢耀如。

1、孙钧

男,1949年上海交通大学毕业,获土木工程工学士学位。1954~56年间随前苏联专家И.Д.斯尼特柯修毕副博士课程并写作学位论文。现任同济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教授、校务委员、名誉系主任,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1991年选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汪品先

男1936年11月生,江苏苏州人,1960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大学地质系,我国著名的海洋地质学家,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副主任,国际海洋联合会(SCOR)副主席,中国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主席,中国海洋湖泊学会副理事长。

3、薛永祺

薛永祺,红外和遥感技术专家。1937年1月11日生于江苏张家港。1959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同济大学双聘院士。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4、陶文铨

工程热物理学家。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现任西交利物浦大学校长。1939年3月生于浙江绍兴。196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动力机械系。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5、卢耀如

男,1931年5月生,福建福州人。1950年入清华大学地质系,1952年院校调整入北京地质学院,后曾随外国专家学习,1953年提前毕业。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著名的地质学家。现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教授。

(9)同济大学何斌教授扩展阅读

截至2020年5月,拥有专任教师2803人,其中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1156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2人(含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含双聘),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及美国、德国、瑞典等国科学院或工程院外籍院士20人次。

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教育部“长江计划”特聘教授36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23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6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2人,“青年长江”“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四类优秀青年人才162人。

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8个,教育部创新团队9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入选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10. 同济大学走出过哪些知名校友

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甘其食的创始人——童启华。

2009年,甘其食仿佛是一夜爆红,杭州几乎每条大街小巷都能找出一家甘其食包子店。而这家连锁店的掌门人童启华,显然比甘其食更具传奇色彩。他是典型的理工科高才生,同济大学1995级,毕业于自动化控制专业,从不懂餐饮到做出极致的包子,童启华花了四年时间。在长三角刮起“甘其食”风暴后,他还把包子店开到了美国哈佛大学旁边。

李国豪先生值得我们每个同济人引以为傲。

谢谢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热点内容
大学生法律问题 发布:2025-08-28 21:21:44 浏览:718
大学生壁纸 发布:2025-08-28 21:05:36 浏览:364
大学老师生气 发布:2025-08-28 20:54:21 浏览:12
甘肃创业大学生 发布:2025-08-28 20:49:09 浏览:555
厦门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生导师 发布:2025-08-28 20:21:47 浏览:263
王宏教授山东大学 发布:2025-08-28 20:21:40 浏览:162
大学生社保买房 发布:2025-08-28 20:20:58 浏览:976
平潭大学生 发布:2025-08-28 20:10:54 浏览:173
给研究生导师写邮件主题写啥 发布:2025-08-28 20:06:26 浏览:118
天津医科大学纪老师 发布:2025-08-28 18:53:59 浏览: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