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南京大学陆海教授

南京大学陆海教授

发布时间: 2021-02-24 01:17:51

⑴ 南京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南大的名人校友真的太多太多了,本人学金融的,就先说几个金融方面的,还有自己比较熟悉的名人校友。

1.赵令欢:弘毅投资总裁

鲍哲南现在已经升任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学院院长,是第一个在斯坦福当院长的华人女性,鲍哲南为华人女科学家树立了榜样!鲍哲南是同学们心中的“智慧女神”,整个人也是非常温婉,做起学术来十分的严谨。是南大有名的女性科学家的校友,值得学习!而且整个人做事特别低调,正如南大的那句名言“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南大的名人校友很多很多,自己也要加油成为名人校友哦!

⑵ 南京大学陆林教授简历

陆林,男,年11月生,安徽芜湖人。199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并获理学博士学位,1997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后出站,1997年晋升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地理科技工作者,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皖江学者,安徽省高校省级教学名师,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地理科学》、《人文地理》、《中国旅游研究》编委,《旅游学刊》特邀学术委员,上海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安徽大学“泛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安徽财经大学合芜蚌自主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安徽工业大学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安徽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点负责人。现任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师范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安徽师范大学科研处处长。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和安徽省省部级项目5项,获省部级奖励3项,在学术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部、教材2部。

主要研究领域:

人文地理学、旅游管理。

主讲课程:

人文地理学、旅游规划原理;旅游社会学、旅游科学进展、地理学基本问题。

代表性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海滨(岛)旅游地发展特性及运行机理研究》(49871027)。

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传统村镇型旅游地发展特征及运行机理研究》(40471035)。

3、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旅游城市化过程及机制研究》(40771059)。

4、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山地旅游发展过程和机制研究》(40971083)。

5、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非耕地国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潜力和对策》(98BJY034)。

6、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机制与调控研究》(03BJY084)。

代表性科研成果:

1、陆林.徽州村落.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2、陆林.旅游规划原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陆林.人文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陆林,章锦河.旅游形象设计.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5、陆林,葛敬炳,苏静.基于制度变迁的浙江省民营资本旅游投资行为研究.旅游学刊,2008(5).

6、陆林.国内外海岛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地理科学,2007(4).

7、陆林,葛敬炳.旅游城市化研究进展及启示.地理研究,2006(4).

8、陆林,余凤龙.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经济地理,2005(3).

9、陆林,凌善金,焦华富,王莉.徽州古村落的景观特征及机理研究.地理科学,2004(6).

10、陆林,凌善金,焦华富,杨兴柱.徽州古村落的演化过程及其机理.地理研究,2004(5).

11、陆林,凌善金,王莉.试论高校地理专业人文地理学的教学改革.人文地理,2003(5).

12、陆林,宣国富,章锦河,杨效忠,汪德根.海滨型与山岳型旅游地客流季节性比较——以三亚、北海、普陀山、黄山、九华山为例.地理学报,2002(6).

13、陆林.旅游地理文献分析.地理研究,1997(2).

14、陆林.山岳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安徽黄山、九华山实证分析.地理科学,1997(1).

15、陆林.旅游地居民态度调查研究──以皖南旅游区为例.自然资源学报,1996(4).

16、陆林.山岳风景区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兼论黄山与美国黄石公园之比较.地理学报,1996(4).

17、陆林,焦华富.山岳旅游者感知行为研究——黄山、庐山实证分析.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

18、陆林,焦华富.徽派建筑的文化含量.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

19、陆林.皖南旅游区布局研究.地理科学,1995(1).

20、陆林.山岳风景区旅游季节性研究——以安徽黄山为例.地理研究,1994(4).

21、陆林.山岳风景区客流研究──以安徽黄山为例.地理学报,1994(3).

22、陆林.山岳风景区国际旅游经济效益探析——以黄山国际旅游业为例.旅游学刊,1991(1).

获奖情况:

1、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2001)。

2、全国优秀地理科技工作者(中国地理学会,2009)

3、安徽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奖三等奖(安徽省人民政府,2006)。

4、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安徽省教育厅,2007)。

5、安徽省首届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安徽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安徽省教育厅,2008)。

6、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安徽省教育厅,2005)。

7、中国地理学会吴传钧优秀人文地理论文一等奖(中国地理学会,2008)。

8、中国地理学会陈传康优秀旅游地理学术论文奖(中国地理学会,2008)。

9、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提名奖(新闻出版总署,2008)。

10、第七届安徽图书奖一等奖(安徽省新闻出版局,2007)。

⑶ 南京大学历届校长的名字

1、潘 菽南京大学校长(1951-1957)

潘菽,我国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心理学家、教育家。我国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前期执教30年,培养了许多心理学人才。1955年以后,一直担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致力于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深刻而独特的理论见解。对我国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郭令智南京大学代校长(1982-1984)

郭令智,地质学家,中国板块构造和地体构造研究的重要开拓者之一。1951年回国,任南京大学教授、南京大学地质系水文工程地质教研室主任。

1956-1978年任南京大学地质系区域地质教研室副主任、主任。1978年任南京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1982-1984年任南京大学副校长、代校长及校务委员会主任。1984年任南京大学顾问。曲钦岳南京大学校长(1984-1997)

3、陈 懿南京大学代校长(1996-1997)

陈懿,物理化学家和教育家。长期从事物理化学和多相催化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在氧化物相互作用和纳米非晶合金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创造性的成果。

在物理化学教材建设和中国化学学科的教育改革等方面都做过富有成效的工作。陈懿于195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胶体化学专业,并留校任教随即参加物理化学课程和实验的教学。

他感到没有扎实的基础就不可能有进一步的发展。1957年参加了李方训教授主持的热力学经典名着的读书讨论和有关电解质溶液的研究工作。蒋树声南京大学校长(1997-2006)

4、陈骏南京大学校长(2006-)

张异宾,祖籍山东茌平,1956年3月17日生于江苏南京。1981年8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博士。现任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并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哲学一级学科负责人,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负责人,国家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负责人,国家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

⑷ 南京大学碎尸案

这它玛不是公安部出来辟谣,谁知道这不是恐怖小说,是真实的案子哦!!!嗬死个人哦!
激情杀人像药家鑫的案子最好破了,直接抓现行,他自己还自以为无罪;情杀谋杀是有逻辑在的,即使事情过去了,道理还是可以推导;劫杀暗害,终究也是有蛛丝马迹可循;唯有这种社会恐怖性的凶杀,最难预料,也最难抓凶。

这个冷静的杀手谋划了这个案子几个月,号称作家,估计也是一个专门写凶杀恐怖小说的人。或者,这是一个以恐怖为幌子的真实情杀仇杀之类的案子,也可能是有背景的人做了一场凶杀赌局,就是潇洒的透露消息,但是社会拿不到它!
这个案子的刺眼之处不在于谋害,也不在于虐杀,在于它的散布!各种式样的弃尸造成迷魂阵,带来对社会的挑战。它一定在后面观察,抑或炫耀,甚至它是一个组织,严密的帮会,某种势力把持下的凶杀小组。
如果排除个人的爱恨情仇,估计还是社会的因素。大一的学生喜欢幻想,社会知识缺乏,容易轻信上当,所以成为被害目标。至于同宿舍的同学神差鬼使的买报纸认尸体,估计也是神话猜测,不然早成为嫌疑对象了。除非有人暗示她去买报去认尸。
从社会因素考虑,这类案子应该是被委托或指令去做的,目的是达到一定的社会效果,比如在大学生中间或者在南京城造成恐怖,选择在119这一天,和911事件有相近的考虑,也是为了挑战当时的管理者。如果只是要在南大造成影响,就不会把起事地点放那么远。但是,但是是怎样的人有这样的害人的需求呢?或者反过来说,是怎样的势力非常自信能轻易谋划和实施这样的事件呢?恶人心,深如海。
如果是个体所为,它不被抓且骤然收手的概率应该很低。只有具有魔性的人或意图的人才会做下这样的事情,但是这样的人收手的可能...... 它竟然收手,且杳无声息,只能说明要么它是一个极端具备自制力的人,可能么......要么它是一个组织所为,目的达到也就没有下一次,是为收手。估计它在g安系统有自己的观察点。
不管是人类还是其它生物,群体都是以数量和规则在推动自身的有序发展;恐怖主义主义往往来自于对社会规则或者对人性(动物群体也有共性)的不认可或者蔑视。如果这样,应该邀请世界上最有名的专家比如李昌钰参与勘验查证,其次是应该适当的公布案件的案情经过,让专业的民间的关注者甚至是民众都来参与,用群体的智慧来应对。网络上各种流传的只会带来更多的恐慌,而不是让大家更好的进行安全防护。
人生在世,谨慎二字。又想起冯远征了,不要跟陌生人讲话的主

⑸ 历史事件:民国时期十大汉奸的简介

以下为搜索结果,谢谢。

1、汪精卫(名兆铭,字季新,号精卫,1883年-1944年11月10日)。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出生于广东三水。早年参加中国同盟会,1910年3月谋刺摄政王载沣,事泄被捕,狱中赋诗“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一时为人传诵。武昌起义后获释。曾任《民报》主编。1924年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并任宣传部部长。1925年7月广东国民政府成立,被选为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会主席和军事委员会主席。1927年在武汉发动七·一五事变,宁沪汉三方合流后,任南京国民政府委员。1931年5月,联合反蒋各派在广州另组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对峙。九一八事变后,蒋、汪合组政府,汪精卫出任行政院长。抗战爆发后任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国民党副总裁,地位仅次于蒋介石。1938年12月29日,发“艳电”,电文称:日本“对于中国无领土之要求”、“尊重中国之主权”,能使中国“完成其独立”,以“互相善邻友好、共同防共和经济合作”三原则,“与日本政府交换诚意,以期恢复和平”。这样做“不但北方各省可以保全,即抗战以来沦陷各地亦可收复,而主权及行政之独立完整,亦得以保持”。1940年3月30日在南京组建国民政府,汪任行政院长兼国府主席、中央政治委员会最高国防会议主席。1944年11月10日病逝于日本名古屋。
最初动机:为当国民政府主席,争权失利
最高伪职:任伪国民政府主席
最幸之事:三次遇刺,大难不死
最终下场:命丧江湖郎中之手,死后焚尸扬灰

2、曹汝霖 (1877—1966)上海人,字润田。早年留学日本。1911年春任清政府外务部副大臣。1913年8月任袁世凯政府外交次长。1915年和陆徵祥一起奉袁命同日本谈判,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1916年后任北洋军阀政府交通总长、财政总长。1919年五四运动中,北京学生一致要求惩办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等三人。6月10日北京政府被迫下令将曹等三人免职。抗日战争时期,曾任伪华北临时政府最高顾问、华北政务委员会咨询委员。1949年逃往台湾,后至日本、死于美国。

3、 周佛海

(1897-1948)湖南沅陵人。早年留学日本。1921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回日本求学,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系。1924年脱离共产党,加入国民党。1926年北伐军攻占武汉后,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秘书长兼政治部主任。1929年后,历任国民党政府训练总监部政治训练处处长、江苏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国民党中央党部民众训练部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等职。1938年底,随汪精卫投敌。1940年后,历任汪伪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汪伪政府警政部长、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上海市长等职。日本投降后曾被蒋介石任为上海行动总队总队长。后在舆论压力下被捕。1948年死于南京狱中

4、陈璧君(1891--1959)广东新会人,生于马来亚槟榔屿乔治市(今槟城)。女。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槟城与汪精卫相识,遂入同盟会。宣统元年(1909年)追随汪去日本留学。二年,随汪回北京执行暗杀摄政王的秘密使命。1912年5月,与汪精卫正式宣布结婚。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1938年随汪公开投降日本。汪伪政权期间任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委、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1946年被国民党当局以叛国罪判处无期徒刑,终身监禁。1949年5月,由苏州监狱遣送上海提篮桥监狱继续关押,1959年病死于上海监狱医院。

5、郑孝胥(1860~1938)近代诗人,书法家。字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福建闽侯人。清光绪八年(1882)举人。由内阁中书改官同知。光绪十七年,东渡日本,任使馆秘书。次年,升日筑领事,调神户大阪总领事。二十年归国。历官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京汉铁路南段总办、督办广西边务。宣统三年(1911),为湖南布政使。清亡后,以遗老自居,先有楼在上海,题海藏楼,寓居于此,常与遗老辈相唱和。最后叛国,追随日本侵略者,并任伪满洲国国务总理,旧时朋辈,如陈衍、昌广生等,都和他绝交。

6、章宗祥 (1879—1962)浙江吴兴人,字仲和。早年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回国后在清政府民政部任职。1912年任袁世凯总统府秘书。1914年任司法总长。1916年任驻日公使,与当时的交通总长曹汝霖、前驻日公使陆宗舆勾结,在段祺瑞指使下,出卖国家主权,向日大量借款,激起全国人民愤怒。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在全国人民的强烈抗议下,北洋军阀政府被迫将曹、章、陆等免职。1920年任中日合办的中华汇业银行总经理。1925年任北京通商银行总经理。1928年后,寓居青岛。1942年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谘询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迁居上海。

7、陆宗舆(1876—1941)字润生。浙江海宁人。1899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1902年归国后,任进士馆及警官学堂教习、巡警部主事。1906年冬随载泽出国考察宪政。 1907年调任奉天洋务局总办兼管东三省盐务。次年升任候补四品京堂。1909年进京任宪政编查馆馆员。1910年10月,被选为资政院议员。次年秋任交通银行协理、印铸局局长。武昌起义后,任度支部右丞并代副大臣。后任袁世凯总统府财政顾问。1913年当选为参议院议员。同年12月被任为驻日公使。1915年初由袁世凯派遣,与陆徵祥、曹汝霖一起与日方谈判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6月8日,由他在东京与日本换文批准该条约。1917年8月,任中日合办的中华汇业银行总理,多次经手向日本借款。1919年4月19日,任察哈尔龙阳铁矿(今属河北)公司督办。五四运动中,与曹汝霖、章宗祥同被群众斥为卖国贼。6月,被罢免。1925年后一度出任临时参政院参政。1940年,汪伪国民政府成立,被聘为行政院顾问。1941年6月1日病死于北平

8、褚民谊(1884-1946)著名业余昆曲家、国民党元老、日伪汉奸。原名明遗,字重行,别署乐天居士。浙江吴兴县(今湖州市)南浔镇人。1903年东渡日本求学,1906年随同乡张静江赴法国,途径新加坡时参加同盟会,抵巴黎后,与吴稚晖、李石曾、蔡元培等创办中国印书局,发行《新世纪月刊》和《世界画报》等,宣传反满革命。1911年11月上海光复后返沪,与陈璧君母亲的养女陈舜贞结婚。1912年5月任同盟会本部驻沪机关部总务长。9月再度赴欧。1915年春回沪倒袁,9月三度赴欧。1920年与吴稚晖、李石曾在法国创办里昂中法大学,任副校长。1924年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年底回国从事教育工作,先后任广东大学教授、代理校长、兼任广东医学院院长。1926年1月在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嗣后递升为执行委员,7月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后方军医处处长,留守广州。1928年任上海中法工业专门学校校长。1932年1月汪精卫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褚任院秘书长。1937年上海沦陷前,任职中法国立工学院院长、中法技术学校医学研究部主任,未西撤。1939年5月汪精卫赴上海,遂成为汪伪政府核心人物之一。1940年3月底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汪任行政院院长、褚任副院长兼伪外交部长,12月任驻日“大使”,1941年10月回南京复任外交部长。兼任伪中日文化协会理事长,在协会内设戏曲组,由溥侗指导拍曲和彩唱。1942年褚曾任访日特使,日本天皇授予一等旭日大绶章。1945年10月14日在广州被军统局诱捕,1946年8月23日以汉奸罪在苏州狮子口监狱刑场被枪决。终年62岁。

9、 江朝宗

(1861-1943年),行名世尧,原名雨丞,民国时改字澄,道号大中,斋名四勿轩。因排行第四,世称"四先生"。旌德江村人,寄居六安州麻埠镇(今属金寨县)是北洋军阀重要人物。江朝宗早年家贫弃学,入清末淮军将领刘铭传所设之麻埠继勋典铺习商。清光绪十年(1884年)赴台湾投刘(当时刘督办台湾军务)参与抗击法军。刘部克复基隆后,江被升任海军管带。次年,清政府与法国签订《中法新约》后,江返内地办理江南等地赈务。光绪二十年甲午战争时,随袁世凯出关,负责前敌饷械及侦探敌情。光绪二十六年,义和团运动兴起江负责处理直隶、山东沿海地区义和团和教民之间纠纷案件。光绪三十一年,江留办京畿冬防,协同守卫皇宫禁地,经直隶总督袁世凯保奏,以知府留于直隶委用。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成立"登极大典筹备处",江朝宗为该处成员之一。1917年,黎元洪总统府与段祺瑞国务院发生府院之争,黎召"辫帅"张勋入京调停。张率兵入京,逼黎以解散国会为调停条件。时伍廷芳为内阁总理。于是江朝宗于1917年6月12日当上国务总理,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命令解散国会。时避难上海的国会议员们,以江非阁员不能任代总理为由,联名通电反对。6月24日,江宣告卸任。后被段祺瑞作命为将军府"迪威"将军。1921年,江朝宗保荐许世英为安徽省省长,自己则以"太上省长"自居。此后,江虽失掌军政大权,却以前清遗老、民国伟人、社会名流自命。“七七”事变后,他投降日本侵略者当了汉奸。由于他是在日本投降前病死的,所以还举行了一个较为“体面”的葬礼

齐燮元(1879年 一1946年),字抚万,直隶宁河县(今属天津市)人。光绪年间秀才,后考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民国年间,所率部队屡战屡败,然而职务却由旅长累升为副司令。1937年投靠日本侵略者,1940年被南京汪伪政府任命为 华北绥靖军总司令。日本投降后,1946年被处决于南京雨花台。

10、齐燮元(1879年 一1946年),字抚万,直隶宁河县(今属天津市)人。光绪年间秀才,后考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民国年间,所率部队屡战屡败,然而职务却由旅长累升为副司令。1937年投靠日本侵略者,1940年被南京汪伪政府任命为 华北绥靖军总司令。日本投降后,1946年被处决于南京雨花台。

⑹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的现任领导

院长:谈哲敏
执行院长:陆林
党委书记:冯维波
党委副书记:赵清
副院长:钱国兴、赵清、邵进

⑺ 南京大学的学校领导

中央大学及其前身历任校长职务姓名任期职务姓名任期三江师范学堂总稽查 缪荃孙 陈三立 1902中央大学校长李四光1932三江师范学堂总稽查 方履中
1904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1932-1941两江师范学堂监督 李瑞清 1905-1911中央大学校长顾孟余1941-1943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 江谦 1914-1919中央大学永久名誉校长兼校长蒋介石1943-1944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校长 郭秉文 1919-1925中央大学校长顾毓琇1944-1945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及中央大学校长 张乃燕 1927-1930中央大学校长吴有训1945-1947中央大学校长 朱家骅 1930-1931中央大学校长周鸿经1948-1949资料来源 金陵大学历任校领导职务姓名任期汇文书院院长 福开森 1888-1896汇文书院院长 师图尔 1896-1907汇文书院院长,金陵大学校长 包文 1907-1927金陵大学校长 陈裕光 1927-1951金陵大学校长、校委会主任委员 李方训 1951-1952资料来源 南京大学历任校领导职务姓名任期职务姓名任期国立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梁希1949-1951南京大学代校长 郭令智 1982-1984南京大学校长潘菽1951-1957南京大学党委书记 章德 1982-1984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孙叔平1953-1955南京大学校长、全国政协常委 曲钦岳 1984-1997南京大学党委书记陈毅人1955-1957南京大学党委书记 陆渝蓉 1986-1989南京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 郭影秋 1957-1963南京大学代校长 陈懿 1996-1997南京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 匡亚明 1963-1966南京大学校长、全国人大常委 蒋树声 1997-2006南京大学党委书记 彭冲 1966-1968南京大学党委书记 韩星臣 1990-2003南京大学革委会主任 方敏 1968-1970南京大学党委书记 洪银兴 2003-2014南京大学党委书记 王勇 1970-1975南京大学校长、全国人大常委 陈骏 2006-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革委会主任 周林 1975-1978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张异宾2014-南京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 匡亚明 1978-1982-------------------------------------------资料来源

⑻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的年事大记

1920年,竺可桢应郭秉文校长之邀受聘于南京大学前身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1921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改建为国立东南大学,成立地学系,竺可桢任系主任,开始讲授近代气象学课程。
1924年,国立东南大学地学系设立地质、气象、地理三个组,其中气象组成为我国最早的气象学专业。
1928年,国立中央大学成立,地学系内改设为地质矿物门、地理气象门。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在南京北极阁成立,竺可桢任所长。
1930年,地学系分为地质学系、地理学系,胡焕庸任地理学系主任,地理学系分设地理、气象两个组。
1944年,气象组从地理学系分出,成立国立中央大学气象系,是我国第一个气象学系,黄厦千任首任系主任。气象学系成立之前共培养出气象学生44人。
1945年,王鹏飞成为气象学系第一届毕业生。
1947年,朱炳海出版我国第一本“普通气象学”教材(商务出版社)。
1948年,气象学系成立以来,共培养学生45名。先后有黄厦千、涂长望、朱炳海等任气象学系专任教授,赵九章、吕炯任兼职教授。
1949年,国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涂长望被任命为气象系主任,同年12月涂长望调任中央人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气象局局长,朱炳海接任系主任。
1950年,招收解放后第一届本科生,30人,相当于解放前招收气象类学生总数的40%。
1952年,国立南京大学更名为南京大学,院系调整,下设13个系,气象学系是其中之一,朱炳海任系主任。浙江大学么枕生教授、石廷汉教授,齐鲁大学吴伯雄教授等气象方面的教师和学生并入南京大学气象系。除气象学专业外,设立我国最早的气候学专业。气象学专业由徐尔灏教授为主任、黄士松教授为副主任,气候学专业由么枕生教授主持。为满足国家大规模人才需求,开始招收气象专科生(至1956年共招生五届)。
1955年,气象学系首次招收越南留学生,是南京大学招收的首批留学生,至1966年共培养越南留学生64人,还培养了3名朝鲜留学生。
1958年,徐尔灏任气象学系主任,黄士松任副系主任。成立我国第一个大气物理学专业,先后建立云雾物理、大气湍流、雷达气象、大气探测等学科组。
1959年,第一次在黄山实施人工降水试验成功。
1960年,为适应我国空间科学及火箭卫星事业的发展,经高教部同意气象学系成立高层大气物理专业(1964年并回大气物理专业)。中央气象局决定成立气象学院,经高教部同意委托南京大学气象系协助选址建校,并以南京大学气象学院的名义招收和培养了三届(60、61、62级)学生。
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停止招生。
1972年,招收首届工农兵学生,至1976年共招生五届。
1975年,为弥补文化大革命造成的高等教育断层,开始为国家气象局、总参气象局开办“雷达气象”、“热带天气”、“气候统计”、“气候学”、“卫星气象”等培训班。
1977年,黄士松任气象学系主任。
1978年,招收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本科生(117名)和硕士研究生(7名)。
1979年,恢复向国外派遣访问学者。
1980年,恢复向国外公派留学生。
1983年,陆渝蓉教授任气象学系主任。天气动力学、气候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经国家教委批准成立热带天气研究室。建立天气动力学、气候学两个博士点。
1984年,陆渝蓉调任南京大学党委书记,伍荣生接任气象学系主任。
1985年,开始招收第一批博士生,为西部边远省份招收天气动力专业专科生
1986年,气象系更名为大气科学系。建立大气环境专业(本科)。建立天气动力学、气候学、大气物理学三个硕士点。
198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成立南京大学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所。
1988年,大气物理学专业和大气环境专业合并为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专业。
1989年,经国家科委和国家教委批准,成立中尺度灾害性天气国家专业实验室。
1990年,成立南京大学自然灾害研究中心,陆渝蓉任中心主任。
1993年,倪允琪任大气科学系主任。招收现代信息处理与计算机应用大专生和成人教育大专生。
1994年,隆重举行“庆祝建系五十周年”大型纪念活动。
1996年,建立大气科学博士后流动站。建立校级大气科学人才培养基地。成立南京大学全球变化研究中心。
1997年,倪允琪调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蒋维楣副主任主持系行政工作。
1998年,谈哲敏接任大气科学系主任。
1999年,大气科学成为一级学科博士点。根据教育部要求本科气象学、气候学和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专业合并为大气科学专业。伍荣生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开始实施“985工程”一期项目“我国重大天气气候灾害的形成和预测理论研究”建设。与江苏省气象局合作建立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校外产学研基地(南京)。
2000年,建立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上海市气象局合作建立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产学研基地(上海)。
2001年,首次招收“信息与计算科学”成人教育本科生。
2002年,重新申报国家重点学科,“气象学”继续为国家重点学科并位居全国同类学科第一。伍荣生当选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五届理事长。中国气象局与南京大学签署局校合作协议。开办成人教育“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专升本脱产班。
2003年,新增自主设置“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二级学科博士点。
2004年,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接受教育部评估,取得优异成绩。隆重举行“庆祝大气科学系建系六十周年”大型纪念活动。开始实施“985工程”二期项目“地球圈层与环境”建设。与湖北省气象局合作建立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产学研基地(武汉)。开办自学考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脱产班。
2006年,杨修群任大气科学系主任。新建“应用气象学”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与安徽省气象局合作建立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产学研基地(合肥)。
2007年,新一轮国家重点学科评估,“气象学”再次位居全国同类学科第一。新一轮国家重点学科申报,“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成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本科“大气科学”专业成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南京大学陈骏校长访问中国气象局,深化局校合作。
2008年,成立大气科学学院,下设气象学系、大气物理学系。杨修群任大气科学学院首任院长。本科“大气科学”专业成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育基地、教育部特色专业。配合学校,顺利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并取得优秀成绩。开始实施“211”三期项目“我国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的成因和可预报性”建设。大气科学学院成为中国-挪威联合建立的Zhu-Nansen国际研究中心的中方合作伙伴。
2009年,教育部全国高校一级学科评估,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科排名全国高校同类学科第一。中国科学院符淙斌院士来校工作。中国气象局郑国光局长访问南京大学。隆重举行“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成立大会暨大气科学前沿国际论坛”。开办成人教育“物流管理”专业专升本科业余班。

⑼ 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陆离简历

不知道不认识,我只知道南师大的郦波教授,《百家讲坛》上的一流演说者。你要关心的话,你上南师大的官网上去找去~~~!

⑽ 南京大学有哪些名人啊

中共中央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中的任新民、黄纬禄、钱骥、朱光亚、内程开甲、赵九章是南大校容友。截至2014年24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中闵恩泽、吴良镛、刘东生、张存浩、程开甲是南大校友。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闵乃本、王德宝、秦仁昌、冯康、侯先光等是南大毕业生,截至2012年2月,南大是唯一获得该奖的内地高校。历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数居全国第3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自1994年设立至2014年,南大有137位本科毕业生、113位硕博毕业生获得该基金,为全国高校之首。

当然还有许多如中国第一架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设计师陆孝彭。研制中国第一台超音速扩散氟化氢激光器的张存浩。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总设计师钱骥。复旦经济学院首任院长陈观烈等等。

热点内容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谢 发布:2025-08-29 09:12:28 浏览:282
采访大学老师的十个问题 发布:2025-08-29 09:01:55 浏览:839
研究生导师放弃你 发布:2025-08-29 09:01:55 浏览:175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研究生导师 发布:2025-08-29 08:54:27 浏览:986
清华大学特奖名单2017 发布:2025-08-29 08:53:20 浏览:614
中山大学博士新生奖励标准 发布:2025-08-29 08:53:20 浏览:10
大学生应该如何增强法制观念 发布:2025-08-29 08:49:11 浏览:426
华侨大学2016放假时间 发布:2025-08-29 08:34:13 浏览:805
论当代大学生如何爱国 发布:2025-08-29 08:33:28 浏览:533
江西农业大学教授待遇怎么样 发布:2025-08-29 07:55:15 浏览: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