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杭州大学地理系毕教授
❶ 浙江大学地理知识
浙江大学是直属、省部共建的普通高等学校,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内”和“985工程”建设的若干容所重点大学之一。浙江大学前身求是书院成立于1897年,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府之一。1952年,在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曾被分为多所单科性学校,部分系科并入兄弟高校。1998年,同根同源的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浙江大学。经过一百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基础坚实、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居于国内一流水平,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研究型、综合型大学。现任校长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固体力学专家杨卫教授。
学校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浙江省杭州市。其北依苏沪,东接甬港,南联闽粤,是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城市。学校设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等5个校区,占地面积5.18平方公里,分布于杭州市区不同方位。校园依山傍水,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与西湖美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❷ 国内知名人文地理学研究者有哪些院士、教授等
陆大道: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经济地理学家、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
顾朝林: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建设部城乡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地名与行政区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教育部地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建设部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建设部城市规划专业评估委员会委员。
保继刚: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广东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院长、旅游学院院长。
袁书琪:
中国地理学会理事暨地理教育委员会副理事长、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地理交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林学会森林公园分会常务理事、中国营销学会旅游营销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生态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区域旅游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地理学会副会长、福建省教育学会理事暨地理教学研究会会长、福建省区域地理学会副会长、福建省旅游学会副会长、福建省交通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政府旅游发展顾问。
吴传钧:
地理学家、经济地理学家、人文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他在学科建设、学术组织、人才培养以及地理学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等方面均有重要建树。是我国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奠基者。在基础理论建设方面,他提出经济地理是自然—技术—经济三结合的边缘学科,地理学的中心任务是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征、发展趋向和优化调控等的新论述。
李旭旦:(1911~1985),中国地理学家。1911年9月8日生于江苏江阴,1985年7月8日卒于南京。1934年中央大学地理系毕业。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进修,获硕士学位。1939年回国后曾任中央大学地理系教授、系主任,南京大学地理系主任,南京师范学院地理系主任。先后担任《地理学报》总编辑和《地理知识》主编。1983年任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致力于人文地理学、区域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理论的研究,他在普及地理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译著有《人地学原理》(与任美锷合译)、《地理学思想史》等。著有《白龙江中游人文地理观察》、《中国地理区之划分》等。主编有《人文地理学概说》和《人文地理学论丛》等。
❸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毕业后的文凭和浙江大学有什么区别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毕业后的文凭和浙江大学毕业后的文凭的区别主要在于:
一、文凭的含金量不同。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是由浙江大学、杭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办学,并与浙江省邮电管理局(现浙江省电信实业集团公司)共同发起创办的民办高校。而浙江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大学。
所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毕业后的文凭和浙江大学毕业后的文凭肯定是有区别的,区别就是文凭的含金量不同。
二、文凭代表的学习能力不同
因为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仅仅只是普通民办高校,而浙江大学是“985”、“211”大学,考上这两个学校所需要不同的学习能力,所以这两个学校发放的文凭所代表的学习能力也不同。
(3)百度百科杭州大学地理系毕教授扩展阅读:
一、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简介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坚持“依托浙大、立足杭州、服务浙江”,以“求是创新”为院训,着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较强社会政治经济建设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学院面向全国招生,设有计算机与计算科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工程、医学、外国语、商学、传媒与人文、法学、创意与艺术设计等9个分院,37个本科专业,专业设置涵盖文、经、管、法、工、理、医、艺术等八大学科门类;设有与新西兰怀卡托大学合作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课程合作项目9个。
截止到2019年全日制本科生12400余名,与浙江大学等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170余名。学院占地1000余亩,校舍面积40万余平方米,办学条件先进齐备。
二、浙江大学简介
浙江大学是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其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二个门类。设有7个学部、37个专业学院(系)、1个工程师学院、2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7家附属医院。
学校有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舟山、海宁等7个校区,占地面积5870761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2746377平方米,图书馆总藏书量777.8万册。截至2018年底,浙江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54641人(其中:本科生25425人,硕士研究生19038人,博士研究生10178人),国际学生7074人(其中:攻读学位的国际学生4409人)。
有教职工8909人(其中:专任教师3741人),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双聘)45人、文科资深教授10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12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33人。在国家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名单中,学校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18个学科入选一流建设学科,居全国高校第三。
根据2019年5月ESI公布的数据,学校有8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排名前1‰,居全国高校第一;有1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排名前万分之一,有8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排名前100位,均居全国高校第二;有5 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排名前50位,居全国高校第三。
❹ 杭州一共有几所大学
截至2018年末,有45所。
一、大学列表
1、
3、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简称“浙理工”,是一所以工为主,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理、工、文、经、管、法、艺术、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897年杭州知府林启为实现其实业救国、教育救国而创办的浙江蚕学馆,是中国最早创办的新学教育机构之一。
195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64年由国务院定名为浙江丝绸工学院,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浙江工程学院。
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浙江理工大学。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等三个学科保持全球ESI排名前1%。
截至2019年2月,学校占地面积2100余亩。下设17个学院(教研部),举办1所独立学院,有本科专业65个;
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专业学位类别10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
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7000余人,其中研究生3800余人、留学生400余人;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880余人,正高职称270余人。
4、浙江树人学院
浙江树人学院(挂名浙江树人大学)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主城区,举办单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办公厅,主管单位为浙江省教育厅,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成立并经国家教育部首批批准承认学历的全日制民办本科院校之一。
学校创办于1984年;2000年,浙江省电子工业学校、浙江省轻工业学校(舟山东路校区)、浙江省对外经济贸易学校并入;2001年6月,浙江勘察工程学校并入;2003年,升格为本科院校。
据2019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拥有杭州拱宸桥校区与绍兴杨汛桥校区,占地1232余亩;学校教学设备总值1.9亿余元;开设11个教学单位、44个本科专业、6个专科专业、26个研究机构;拥有专任教师800多名,在校学生16000余名。
5、西湖大学
西湖大学(Westlake University)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该大学预计借鉴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的规模和斯坦福大学的办学理念。
秉承“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聚焦理学、生命与健康、前沿技术等方向设立一级学科;由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或其他顶尖人才领衔组建相关院系。
首先以研究院的名义完成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偏重理工科,随后面向本科生。学校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独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资格。
西湖大学的前身为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成立于2016年),由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教授、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教授等科学家发起筹建。
2018年2月14日,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浙江省设立西湖大学。杨振宁任西湖大学校董会名誉主席,钱颖一教授为校董会主席,施一公教授担任西湖大学首任校长。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杭州
❺ 浙江大学地理系现在还有吗
现在浙江大学的地理系现在的正式名称为地球科学系,属于浙江大学理学院。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前身是1936年由时任校长竺可桢先生创办的史地系,叶笃正、施雅风、陈述彭、涂长望、谭其骧等十多位地学院士曾在系学习和工作,培养的新一代地学英才有现任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院士丁仲礼教授,中科院地球化学所彭平安教授,美国卡内基研究所地球物理实验室费英伟教授,同济大学副校长周祖翼教授等一批青年科学家。
地球科学系下设有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地理信息系统(GIS)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大气科学专业4个专业,包含有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原应用地质研究所)、空间信息技术研究所、环境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所、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所、气象灾害预测研究所、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6个研究所和浙江省资源与环境系统重点实验室。现有11个硕士点、4个博士点,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在地球科学系工作的有中科院院士4人,教授25人,副教授28人。在校本科生260人,硕士生285人,博士生105人。拥有1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和1个学校重点实验室,设有教学实验中心,成为师资力量雄厚、学科齐全的地学教学基地,为本科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
地球科学系目前承担了许多国家科研项目,年科研经费千余万,为学子接近学科前沿,接受学科规范训练,培养创新思维,练习精良技能奠定了基础。
地球科学系坚持开放办学的思路,广泛地与国外开展学术交流。目前与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德国等的大学与科研机构有密切的联系与合作,包括联合培养研究生。近年来,还开展了与德国图宾根大学地球科学系间本科生交流,不定期地每次选拔15名本科生赴德国短期学习与交流。
地球科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较系统的地学科学理论基础、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以及一定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科技开发与创新和管理能力,能适应地学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地学通识人才,毕业后主要从事地球信息、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大气科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可广泛从事各级相关政府部门、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部门工作;也可去企业从事地相关的技术开发,或继续攻读相关学科的硕士或博士学位。
地球科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资源、环境演化规律与人类社会活动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它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的途径。地球科学现在已发展为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社会科学为一体,是由多学科科学体系组成的边缘学科,是21世纪的支柱性科学。它围绕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这一时代的主题,培养现代社会急需的高级人才。近年来社会对地球科学人才的需求旺盛,有十分广阔的就业前景。
❻ 浙大出了哪些历史名人
1、竺可桢
1936年4月,他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历时13年。作为卓越地理学家和地理教育家的竺可桢,不仅创建了中国最早的地理系,培养了一大批地理科学专门人才,而且在许多地理学重大领域和重大问题上,提出了创造性意见。
他的学术见解大多得到学术界的公认。他的学术意见,经实践证明大多是正确的。竺可桢作为一名曾留学美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对国民党的所作所为大有不满,但对共产党的主张也不甚赞同,如其所云:“关于政治党派,余均不感兴趣。”
2、贝时璋
1930年 8月,任浙江大学生物系副教授,创建生物学系并任系主任,先后教授普通生物学、普通动物学、组织学、胚胎学、比较解剖学、遗传学、动物生理学。招收研究生后,又教授形态发生学和发生生理学。
贝时璋以“学科交叉”理念创建了浙江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物理系,他组织开展了“核试验放射性本底自然监测”、“核爆试验对动物本身及其远后期辐射效应监测”、“生物探空火箭”等研究工作,为中国生命科学和“载人航天”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3、麻生明
2014年出任浙江大学理学部主任,同年全职加入复旦大学化学系。麻生明主要从事联烯及其类似物化学方面的研究,开展金属催化的联烯反应,联烯的亲核加成反应,联烯的亲电加成反应,联烯自由基化学和酶催化反应,联烯的合成化学,以及自己发展的这些方法学在天然产物合成中的应用。
基于联烯和炔烃等不饱和烃的原子经济性反应的研究,揭示反应中的选择性调控规律;发展新型催化剂,实现原子经济性反应中有关立体,区域和化学选择性的有效调控。
4、谭建荣
谭建荣,男,1954年10月出生于浙江湖州,机械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求是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机械工程学系主任。1987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之后在浙江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
谭建荣院士主要从事机械设计与数字化制造方面的研究,提出了批量与定制相结合的大批量定制的设计技术,工程过渡状态、模糊状态、随机状态建模与数字样机集成的仿真技术和数值与几何相结合的复杂装备多部件关联、多层次配置与多参数匹配的分析技术。
5、胡和生
1952年浙江大学数学系研究生毕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胡和生教授长期从事微分几何研究。早期研究超曲面的变形理论、常曲率空间的特征等问题,发展和改进了著名数学家E.嘉当等人的工作。
在黎曼空间运动群方面,给出了确定黎曼空间运动群空隙性的一般方法,解决了持续60多年的重要问题。对有质量规范场的存在性问题、团块现象和球对称规范势的决定等问题,都取得难度大、水平高的重要成果。在调和映照的研究中,发展了孤立子的几何理论。
❼ 浙江大学出现过哪些名人
浙江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以严谨的求是学风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以执著的创新回精神创造出了丰硕成果,蜚声答海内外,曾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竺可桢、马寅初、卢嘉锡、苏步青、钱三强、王淦昌、贝时璋、陈建功、钱令希、谈家桢、谷超豪、郑晓沧、梁守盘 、夏承焘、姜亮夫、李政道、吴健雄、路甬祥、潘云鹤等著名学者都曾在校工作或学习。浙江大学校友中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有160余人,其中在浙大就学者就有90余人。
❽ 马丁的简介
马丁,1958 年生,杭州萧山区人,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硕士生导师版,中国中外关权系史学会、中国世界现代史学会、浙江省历史学会、杭州市历史学会、杭州于谦研究会、杭州研究院会员等,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浙江省“历史学”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历史系专门史硕士点导师,法国巴黎第九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杭州研究院〕研修员。另外还在杭州雪子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杭州侨星高级中学等四家民营企事单位担任顾问。
1982年杭州大学历史系毕业,后获杭州大学地理系的硕士研究生学位。大学毕业后曾在温州大学〔原温州师范学院政治系〕任教;1986年到杭州师大工作;后赴瑞士日内瓦大学学习进修。2002年在杭州师大人文学院旅游系任教,曾担任旅游资源与文化教研室主任。曾多次荣获优秀党员、院级优秀班主任、优秀实习带队教师等奖励。也多次获得杭州师院综合考评优秀奖和教学优秀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