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龚辉教授授
A. 华中科技大学函授可以不上课吗
当然可以不去,函授的上课都可以不去的。
B. 求华中科技大学图像所胡汉平教授的资料急!重赏!
更详细的请去http://iprai.hust.e.cn/TeacherDetails24.iprai
基本资料:
姓名: 胡汉平
职称: 教授
性别: 男
邮件地址: [email protected]
办公电话:
胡汉平,男,博士、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与信息安全,现任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湖北)基地专家委员委员
出生年月:1960年7月
籍贯:湖北省武汉市
工作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
工作经历:
1985年至1990年:中船总709研究所
1990年至1997年:华中理工大学硕、博研究生
1997年至今:华中科技大学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
作为负责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863计划项目3项、国家密码基金2项、其他省部级项目和横向合作项目二十多项。作为第一完成人分别获得2002年至2007年省、部级技术发明4项;作为第八完成人分别获得1988年度和199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2000年获得武汉市政府颁发的“武汉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奖”。主持研究的“混沌变码本流密码”算法获得了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信息安全的加/解密方法”的授权,通过了国家密码局组织的算法审查,命名该算法为“SSF46密码算法”(国密局字[2005]31号)。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10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已受理的国际PCT发明专利申请1项和国内发明专利申请14项。在国内外发表科技论文80多篇,其中被SCI、EI收录的论文分别为9篇、45篇。
已获得授权的专利如下:
1. 三维图像扫描装置,ZL95227897.9, 授权日期:1995.12.18,实用新型
2. 动态电子密码形成方法,ZL99116451.2, 授权日期:2002.6.26,排名1
3. 一种用于信息安全的加/解密系统,ZL00131287.1, 授权日期:2002.10.30,排名1
4. 动态电子密码系统,ZL00114328.X, 授权日期:2003.1.13,排名1
5. 无线寻呼密码无线传输方法,ZL99116517.9, 授权日期:2003.5.28,排名1
6. 一种安全网络传输方法及其系统,ZL02139144.0, 授权日期:2004.5.19,排名1
7. 一种用于动态身份认证的手机,ZL200310111571.4, 授权日期:2006.8.2,排名1
8. 一种动态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ZL200310111570.X, 授权日期:2007.6.27,排名1
9. 一种基于精度补偿的混沌密码的方法,ZL200410061281.8,授权日期:2008.11.12,排名1
10. 一种有限精度下的混沌密码产生方法,ZL200310109900.1,授权日期:2009.2.4,排名1
11. 一种安全防伪系统,ZL200410061405.2,授权日期:2009.6.24,排名1
12. 一种基于手机的移动防伪方法及其系统,ZL200710052168.7,授权日期:2009.12.30,排名1
13. 一种生成变参数混沌信号的方法及混沌保密通信系统,ZL200810197389.8,授权日期:2010.12.08,排名1
14. 一种基于超统计理论的网络流量异常检测方法,ZL200810047728.4,授权日期:2010.12.29,排名1
15. 一种混沌系统参数估计方法,申请号:200810236727.4,排名1已授权
16. 数字版权管理方法及系统,2010.9.15,公开号:CN101833623A,排名1
17. 一种检测网络攻击行为的方法,2010.6.23,公开号:CN101753381A,排名1
18. 移动交易业务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2010.5.5,公开号:CN101702803A,排名1
19. 数字签名方法、验证方法、数字签名装置及数字签名系统,2010.4.21,公开号:CN101697513A,排名1
20. 用于光路开关的电磁光阀,ZL97109102.1, 授权日期:1997.5.8,排名2
21. 一种选择后备LSP的方法和装置,ZL200710002982.8,授权日期:2009.10.14,排名2
C. 华中科技大学光学工程研究生
光学博士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070207 授 理学 学位)
一、培养目标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的精神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2.具有坚实宽广的光学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以及娴熟的实验技能。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本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3.熟悉本学科的现状,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方向,接触相关学科的国际研究前沿。
4.至少掌握一门外语,熟练阅读和理解相关专业的外文文献,并具有用外文撰写学术论文以及在国际会议上用外文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1.量子光学与原子光学 2.非线性光学与固体光学 3.激光动力学
4.介观光电子学 5.光学测量与信息处理 6.准分子激光
三、学习年限
1.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可提前答辩,但是不得小于2.5年;也可以延迟答辩,但最长不得超过8年。总学分要求≥32学分;
2.硕博连读和直攻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为4-6年。总学分要求≥54学分;
四、学分要求与分配一览表:
类 别 硕博连读、直攻博 已获硕士学位 以同等学力报考(未获硕士学位)博士生
总学分 ≥55学分 ≥32学分 按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要求培养,入学前已修研究生课程可申请免修。
修
课
学
分 ≥35 通识课程≥11学分 (辩证法2、技术哲学2、硕士一外2、英语论文写作1.5、英语强化训练1.5、人文类1、社科1) ≥13 技术哲学2、英语强化训练1.5、英语论文写作2
学位要求的学科专业课≥24学分(含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由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以及相关的跨学科专业课组成22学分(含专题研讨6学分) 跨一级学科课程或专业学术实践2学分、专业课程6学分、专题研讨6学分
补修课程、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 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
研
究
环
节 ≥20
文献阅读 1 ≥19 选题报告 1
选题报告 1 中期报告 1
论文中期报告 1 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并提交论文 1
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并提交论文 1
发表学术论文 1 发表论文 1
学位论文 15 学位论文 15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一览表:见物理学院光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
六、本学科对博士研究生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
1.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全面负责制,组成以博士生导师为组长的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负责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和考核工作;
2.对跨学科课程的界定
(1)跨学科课程指本一级学科外的研究生课程,且必须跟班听课并参加考试。
(2)所选的跨学科课程不得与硕士期间所修课程相同或相近。
3.专题研讨课和学术报告:
研讨课是培养博士生综合能力和进入学科前沿的重要环节,博士生应在导师确定的专题领域,查阅国内外最新文献资料,撰写研讨报告,或在导师及其课题组组织的学术讨论会上作学术报告,并有导师签名认可。每完成一次研讨内容,得1学分。
鼓励博士生参加学术活动: 博士研究生在下列两种学术报告情况可每次计2学分。(1)博士研究生参加国内外重要的学术会议并作学术报告;(2)在学院组织的学术交流会上作学术报告,并有会议主持人或组织者签名认可。
4.论文选题报告,通过开题得1学分。
博士研究生入学后第三学期内撰写开题报告;硕博连读生在取得读博资格后第二学期内、本科直攻博生在第四学期内撰写开题报告。论文选题报告应包含的内容为:(1)选题的来源、意义;(2)课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3)课题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方案;(4)课题的研究计划;(5)预期成果;(6)主要参考文献。
5.博士研究生论文资格审查:
修完所有规定的课程和撰写完成选题报告,博士研究生可申请论文资格审查。博士论文资格审查方法是由博士生向3-5名论文资格审查小组作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并进行答辩面试。根据博士生的选题报告、答辩情况、课程成绩和实际表现,由论文资格审查小组和系学位评定分委会决定其是否通过博士论文资格审查。
通过博士论文资格审查后,博士生即可进入博士论文工作阶段。未通过博士论文资格审查者,一般在第一次资格审查后半年至一年内可再进行一次,两次未通过者按硕士生分配工作。若为本科直攻博士者按肄业处理。
6.论文中期进展报告:
博士生在进入博士论文一年之后,要向博士生指导小组或有关学者、专家报告阶段性研究工作成果,听取质疑与商讨改进意见。
7.博士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应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博士生在申请博士论文答辩之前在发表学术论文方面的要求按照《华中科技大学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执行。
8.学位论文预审制度:
博士生在申请博士论文答辩之前,由指导导师和博士生指导小组审查学位论文初稿,并由相关研究领域的教授对学位论文进行预答辩,博士生应根据预答辩中提出的意见修改,修改完善后申请答辩
指导导师和博士生指导小组按《华中科技大学申请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组织论文评阅和答辩。
9.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博士生应根据论文评阅与答辩中的意见对论文进行认真修改,形成正式的博士学位论文,并提交系、校学位委员会审核。
光学硕士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070207 授 理学 学位)
一、培养目标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现代光学前沿动向,掌握现在光学技术,并且能熟练地应用计算机,能从事光学尤其是现在光学各方面的研究教学和产业工作,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够从事科学管理和相邻近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
二、研究方向
1.量子光学与原子光学 2.线性光学与固体光学
3.激光动力学 4.光学测量与信息处理
5.分子激光 6.介观量子光学
7.光纤孤子通讯 8.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生的学习年限实行以两年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2.5年。其中学校提供奖学金的时间为2年半,从2年半后按学期交纳学费。
四、学分要求与分配一览表:
总学分 ≥35学分
修课学分 ≥22 通识课程≥6学分(一外2、辩证法2、科社1、人文类1)
学位要求的学科专业课≥16学分(由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14学分,以及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组成)
缺本科专业基础的,补修本科主干课2~3门,记非学位要求学分
补修课程、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
研究环节 ≥13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
学术报告1学分
发表论文1学分
学位论文10学分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一览表:见物理学院光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
六、研究环节与学位论文
执行学校有关规定。
光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季节 开课单位 备注
学位要求课程 公共必修课程 411.500 硕士生第一外国语 32 2 秋.春 外国语学院 硕士生必修
408.55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4 1 春 马克思学院
408.550 自然辩证法 32 2 秋 马克思学院
人文或理工或其他类课程 16 1 秋.春 人文学院
411.800 科技英语写作 24 1.5 秋 外国语学院 博士生必修
411.801 英语强化训练 60 1.5 暑假
408.801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32 2 秋 马克思学院
本学科专业要求课程 012.524 高等量子力学 64 4 秋 物理学院 硕士生≥
16学分
012.517 群论 64 4 秋 物理学院
012.526 量子光学 48 3 春 物理学院
012.531 非线性光学 64 4 秋 物理学院
012.529 介观物理 48 3 秋 物理学院
012.528 凝聚态量子理论 64 4 春 物理学院
012.533 固体光学 48 3 秋 物理学院
012.532 量子场论 48 3 春 物理学院
012.525 原子光学 40 2.5 春 物理学院
012.527 光纤孤立波理论 48 3 春 物理学院
012.538 低温固态物理 40 2.5 秋 物理学院
012.523 凝聚态物理 48 3 秋 物理学院
012.535 高等统计物理 48 3 秋 物理学院
012.518 计算物理 40 2.5 春 物理学院
012.534 协同学 40 2.5 春 物理学院
012.536 随机动力学 40 2.5 秋 物理学院
博士生跨一级学科课程 2 博士生必修
博士生专题研讨 6 物理学院
非学位要求课程 补修课程 量子力学 64 4 春 本科生课
统计物理 48 3 秋 物理学院
电磁场理论 40 2.5 光电学院
注:硕士生修课应从硕士生课程中选择(课程代码最后三位为500-799);博士生修课应从博士生课程中选择(课程代码最后三位为800-999)。
D. 华中科技大学有哪些比较厉害的人物
说一说我说知道的吧
第一个是我们院的崔昆院士;崔昆院士真的是为材料和金属做出了巨专大贡献,属他和夫人的故事我们学生之间也一直流传着,崔昆院士自己生活并不富裕,但他和夫人自掏腰包建立了奖励家庭贫困学生和新生的奖学金基金却一直延续着,并且把财产也捐给了组织,我们都很尊敬并佩服崔院士。
第三个是张小龙,微信之父,产品之神啦。每天用的微信就是他的产品。据说原本在学校的时候就已经是个大神了。佩服佩服!!
还有pptv的姚欣,qq宠物的汪海兵等等。甚至还有《愿得一人心》的李行亮和正在参加创造营的李昀锐。
其实我科并不缺少各种各样的人才,还有很多更多的专业顶尖人才因为钻研学术所以在自己方向有名但不被媒体所知。希望我也能加倍努力,有一天和各位大佬一样棒!!!!
E. 如何评价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学院力学系副教授陈瀚
现在应市场需要开设机器人专业及相关专业的高校很多,有200多所高校。比如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等理工高校基本都开设了机器人专业,并且有很多的高校即使不是机器人专业,也开设了相关的专业。
在开设机器人专业的高校中机器人专业排名前十的高校:
1、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的前身是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由著名科学家周培源教授创立于1952年,是新中国的第一个力学专业。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辛勤耕耘,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在教学、科研和基础建设等各方面取得了很大发展。
2、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的力学专业发展历程比较艰辛,直到1968年才将工程力学数学系改名为工程力学系。1957年初,为了适应经济与国防建设的需要,培养新兴科学技术中有关力学及计算数学方面的专业人才。
3、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理工类全国重点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力学专业在航天学院,这个学院设计的理工类专业非常广泛,其中力学就排在第一位。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力学系成立于1952年,但是主要设计在飞行器设计上。航空航天是一个国家高技术的代表,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其前身是飞行器设计与应用力学系,是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金牌学院,也是最具有航空航天特色的院系之一。
本院的本科招生专业为: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工程力学。学院本科生培养目标为: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广、创新能力强、具有很强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5、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于1957年由钱令希院士和唐立民教授领导创建,1981年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5年设立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本学科包含一般力学和力学基础、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4个二级学科,并自主设立计算力学、岩土与环境力学、动力学与控制、应用实验力学4个二级学科。
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以航空航天为特色的理工类全国重点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后流动站: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力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
7、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在1958年创建工程力学系,开设设工程力学专业。研究生阶段设流体力学、固体力学、一般力学三个二级学科,都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此外还设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具有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力学是上海交通大学的特色专业,上海交通大学力学学科始建于1958年,历经几十年,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实力雄厚的四个二级学科:流体力学、固体力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和工程力学。此外,生物力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力学学科,是力学与生物、医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其中研究与人类心血管疾病成因及诊治相关的血流动力学是发展较快的领域之一。该方向属于当前国际前沿。
上海交通大学的力学专业是全国重点学科的一级学科。
8、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前身是1897年创建的求是书院,是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现代高等学府之一。
浙江大学有过一段停办学院的历史,1914-1927年期间暂停办学。1927年,浙江高等学校恢复办学,更名为国立第三中山大学,下设文理、工、劳农三个学院,其中工学院由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改组而成、劳农学院由浙江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改组而成。1928年4月1日更名为浙江大学,1928年7月1日起,校名前冠以“国立”二字,称国立浙江大学,下设文理、工、农三个学院。
9、华中科技大学
力学是华中科技大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学院跨越力学、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及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一级学科,有力学和土木工程学科两个博士后流动站。有力学、土木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工程管理、道路与交通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和交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其中,力学和土木工程为湖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桥梁与隧道工程为建设部重点学科。
1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直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理工类全国重点大学。
目前,本科院校培养的机器人相关人才,大多从事原理研究、本体开发及特种机器人开发等,而国内大多数高职院校有工业机器人应用方面的对口专业较少,开设年限也仅为1~2年,从课程内容设置到人才培养过程,还很不成熟。
2010年,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一个新专业——工业机器人应用,成为首家开设这一专业的职业院校。据统计,截至2014年,全国有9家职业院校以这一专业进行独立招生,120多家职业院校开设了与机器人相关的专业方向。
F. 刘剑峰的华中科大教授获法国棕榈骑士教育勋章
法国驻汉总领事馆2011年1月19日代表法国政府向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副院长、中法联合回实验室中方负答责人刘剑峰教授授予“法国棕榈骑士教育勋章”,以表彰多年来他在中法教育文化交流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刘剑峰教授1993年至2003年一直在法国学习和工作,回国后在筹建实验室的过程中与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功能基因所建立了密切合作。2004年双方合作成立了中法联合药物筛选及研发中心,刘剑峰任主任,法方专家任副主任。
该中心建成以来,双方在C族GPCR成员的激活和二聚化机制领域开展了多项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据介绍,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将在今年批准中法联合药物筛选及研发中心正式成为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国际联合实验室,这是法国政府在武汉地区设立的第一家中法国际联合实验室。
“法国棕榈骑士教育勋章”是法国政府对法国及国际上从事教育合作、科技交流和文化传播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给予的政府最高奖项。
G. 华中科技大学的杰出校友都有哪些
华中科技大学杰出校友名单
朱九思 杰出教育家
邹寿斌 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周祖德 武汉理工大学校长
许晓鸣 上海理工大学校长
丁烈云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
陈小龙 同济大学副校长
郑晓静 兰州大学副校长
喻世友 中山大学校长
杨 勇 厦门大学副校长
瞿金平 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
陈建新 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
杨宗凯 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
杨志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
杨叔子 科学院院士
朱中梁 科学院院士
周 济 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部长
樊明武 工程院院士
潘 垣 工程院院士
张勇传 工程院院士
李培根 工程院院士
叶声华 工程院院士
岑可法 工程院院士
姚绍福 工程院院士
郭孔辉 工程院院士
谢伏瞻 国家统计局局长
娄勤俭 信息产业部副部长
陈小娅 教育部副部长
李 军 交通银行行长
张培刚 著名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创始人
林少宫 著名计量经济学家
艾春荣 杰出经济学家
石寿永 杰出经济学家
田国强 杰出经济学家
叶荫宇 斯坦福终身教授
陈 刚 MIT终身教授
郑宝用 杰出企业家、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胡厚琨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刘建华 威斯康星大学终身教授
汪 宁 UIUC终身教授
孙剑桥 特拉华正教授
朱建刚 CMU计算机系正教授
徐 涛 年轻科学家
李一男 杰出企业家、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汪潮涌 杰出企业家
王 锴 杰出企业家
朱江晓 杰出企业家
严援朝 IT著名人士
裘法祖 科学院院士
吴孟超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科学院院士
吴 旻 科学院院士
陆道培 工程院院士
侯云德 工程院院士
周宏灏 工程院院士
梁伯强 我国病理学奠基人之一
金问淇 著名妇产科专家
贝时璋 我国细胞学、胚胎学创始人之一 生物物理学奠基人,中科院学部委员
李赋京 著名病理学家
谷镜汧 著名病理学家
沈其震 著名医学生理学家 中科院学部委员,现代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第一任院校长
吕富华 著名药理学家 医学教育家
陶桓乐 著名呼吸内科专家
谢敏晋 著名微生物学家 生物制品学家
武忠弼 著名病理学家 世人称之为同济活化石
邵丙扬 著名内科学家
过晋源 著名内科学家
桂希恩 著名传染病专家 贝利"马丁奖章获得者
张应天 首届 中国医师奖 获得者
钱信忠 原卫生部部长
殷大奎 原卫生部副部长
何界生 原卫生部副部长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总经理
H. 华中科技大学有哪些厉害的人物
只说重点:
华中科技大学厉害的人物比较多。
可上网络查看该校词条,
有详细介绍。
I. 华中科大副教授写篮球论文抄足球论文,说篮球是踢的,为什么学术界的抄袭屡禁不止呢
华中科大副教授写篮球论文抄足球论文,说篮球是踢的,引来网友热议,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问题中的副教授是一个怎样的人吧!
据新闻报道,万某于1998年9月进入华中科技大学工作,职务为场馆主任,职称是副教授,讲授课程为跆拳道、户外运动。1998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体育系,获得教育学学士。2009毕业于湖北大学体育学院,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J. 华中科技大学的段正澄院士到底是哪里人
1934年 月出生抄, 段正澄,男,1934年生,江苏镇江人。1957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机械系,后留校工作至今。现为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教授、博导。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50年来一直工作在一线,长期与生产紧密结合,致力于自动化、数字化加工技术与装备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研发,在该领域我国发展的不同阶段,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创新性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授权专利19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湖北省劳模、湖北省先进教育工作者和湖北省先进科技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