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岳教授
『壹』 山西大学体育学院的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96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5人,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14名;国家级裁判13名。
『贰』 山西大学管理学院的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64人,其中专任教师52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4人,副教授12人,博士回生导师答11人,硕士生导师2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2人,山西省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1人,山西省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1人,山西省高等学校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学院梁嘉骅教授、刘维奇教授、梁吉业教授、李景峰教授、张信东教授、李常洪教授、裴成发教授等组成了实力雄厚的科研教学队伍,另外聘有汪应洛院士、牛仁亮、于景元、张新伟、王清宪、张复明、樊文彬、韩建书等教授为学院的兼职博士生、硕士生导师,聘有Bill.Lolving、陈东琪、林伯强、王茂健、王跃宣等专家学者为学院的客座教授。学院师资队伍配备合理,专业设置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本科—硕士—博士”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机制已初步建立,形成了科研拉动教学,教学支撑科研的良好局面。目前在校各类学生共有1100余人。
『叁』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有哪些老师
学院现有教职来工64人,其中专自任教师52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4人,副教授12人,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2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2人,山西省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1人,山西省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1人,山西省高等学校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学院梁嘉骅教授、刘维奇教授、梁吉业教授、李景峰教授、张信东教授、李常洪教授、裴成发教授等组成了实力雄厚的科研教学队伍,另外聘有汪应洛院士、牛仁亮、于景元、张新伟、王清宪、张复明、樊文彬、韩建书等教授为学院的兼职博士生、硕士生导师,聘有Bill.Lolving、陈东琪、林伯强、王茂健、王跃宣等专家学者为学院的客座教授。
『肆』 山西大学的教授一个月多少工资
2000
『伍』 山西大学出的名人
东京审判 中国第一位国际大法官。远东国际法庭法官 梅汝璈。总听说过吧??
民事法律界著名的 汪渊智,也很有名气。
地质学家同时也是书法家的,译著有《地质学》、《地质概论》及《英语会话》的孙晋祺,(孙晋祺(1880~1940)字维庭,平定城里人。山西大学西学专斋工矿科毕业,公费赴英国留学,在英京理大学矿科攻读地质专业,获博士学位。回国后聘为山西大学工学院地质教授,兼该校高中部主任,并在山西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兼课。晋祺多才多艺,书画篆刻,各有所成。日军入侵后,他以民族气节为重,返乡避居本县西峪村。有一次到县城借钱,因入城门时不屑于向日军岗哨屈膝行礼,用英语责骂蛮横的日本兵,遂遭毒打致伤,含愤辞世,享年60岁。)
还有唱“我不是黄蓉”的那个王蓉,是山大音乐系毕业的。
孙正平
1951年2月28日生于北京。
1968年12月赴山西省稷山县插队务农。
1973年考入山西大学体育系学习。
1976年毕业后分配至稷山县翟店中学任教。
1979年调入太原铁路一中任教并入党。
1981年3月调入中央电视台任体育播音员至今。
20年来曾先后参加了五届奥运会、五届亚运会、五届世界杯足球赛等重大国际赛事的播音、主持及评论工作,在全国新闻记者中还没有超过这一纪录的。
1992年被聘为中央电视台主任播音员,曾任体育部专题组组长,现任体育中心播音组组长。
谭晶
谭晶细说自己的高考经历,她比一般考生的要特殊一点。一共参加过两次高考,而且第一次参加高考的时候才上高二,当时妈妈为了让她见见世面,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让她参加了山西大学音乐系的考试。山西大学音乐系的老师们觉得她的嗓音、形象、个头各项条件都不错,而且年纪小,是个学习音乐的好苗子,因此那一年她幸运地被特招进了山西大学。
在山西大学学了近一年音乐之后,1994年她又再次高考,进入中国音乐学院学习,1998年毕业进入总政歌舞团工作,毕业至今已近十载,每当回想起自己那段高考岁月,她总是忍不住唏嘘感叹。时间是一个魔法师,事过境迁,多年前的承受的压力与流下的汗水,若干年后再回首,只是化作嘴边的一抹浅笑!
贾樟柯
有人告诉他想当导演就要考电影学院,而且千万别考导演系,“什么系好考你考什么”。
高考屡次落榜的经历对于贾樟柯而言,也是一种独特的人生体验。
这个曾经留着中分长发、大热天穿军警靴、白色套头圆领背心上画着手绘雷锋像的小混混,如今已经成为中国第六代导演中的翘楚。当年由于高考落榜而自费去山西大学学美术的他,无意中爱上了电影,立志将来要自己拍电影。连考三年,终于考上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
1970年,贾樟柯出生于山西汾阳,父亲是中学语文老师,母亲是售货员。贾樟柯的数学成绩很差,直到高考前他连解析几何和立体几何都分不清。他的整个中学时代,就是写诗写过来的,和同学组成“沙派诗会”,印了三本诗集,那是他反抗压抑生活的“处女秀”般的狂欢。但也因为过度迷恋诗歌而荒废了学业,第一年高考贾樟柯惨烈地落榜了,伤透了父亲的心,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是八十年代,越来越升温的高考热呀!”
1990年,贾樟柯面临着当兵或者继续考大学的选择,由于父亲的坚持,他背上行囊自费去山西大学念美术,因为那里不用考数学。拿着父亲给的学费和生活费一共300元,贾樟柯开始了独自讨生活。
在山西大学学油画的两年,贾樟柯住在太原郊区的村民家里,隔壁有一家公路电影院,有一天贾樟柯实在无聊,买票进了影院,看了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一边看一边流眼泪。看完之后,发誓以后一定要当上导演。
怎样才能当上导演?贾樟柯到处问人,有人告诉他想当导演就要考电影学院,而且还跟他讲千万别考导演系,最难考,“什么系好考你考什么”。最后贾樟柯选择了北京电影学院的文学系,因为报的人少。结果一考就是三年。
那时在山西太原的补习班里的同学大多一年没考上就回家了,像贾樟柯这样的考了一年又一年的很少见。家人和朋友都以为他中了邪。连渐渐失去耐心的父亲也骂他不务正业……1993年,贾樟柯终于接到了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的录取通知书。
彭堃墀(1936.8--)
彭堃墀教授,男,汉族,生于1936年8月,四川广元人。1956年9月—1961年8月,就读于四川大学物理系。现任山西大学校长,光电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是政府首批批准的享受特殊津贴的专家。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物理学会理事、中国物理学会量子光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山西省物理学会理事长、《量子光学学报》编委会主任、主编。
邓初民
邓初民(1889——1981) 社会科学家、教育家。湖北石首人,原名经喜,宇昌权。早年入武汉江汉大学读书。1913年赴日本,考入东京法政大学。1924年应湖北法政大学之聘,任该校教务长。同年经董必武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1925年任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常委兼青年部部长及宣传部部长。1926年任湖北省政府委员、土豪劣绅审判委员会审判长、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教员。1928年以后,历任暨南大学、艺术大学、中国公学、中山大学、广西大学、朝阳大学、达德学院教授,并曾任社会科学家联盟主席。1941年与王昆仑等发起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4年10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被选为中央委员。曾主编《民主星期刊》和《唯民周刊》。1948年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被选为中央常委。建国后,历任山西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山西大学校长、中国政治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著有《政治科学大纲》、《政治学》、《社会史简明教程》、《中国社会史教程》等。
中央电视台绿色空间主持人白桦。
97年主持人大赛选手。
还有著名的社会学家李银河 山大历史系毕业,王晓波的老婆。
李银河,1952年生于北京。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译作有:《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生育与中国村落文化》,《性社会学》,《中国婚姻家庭及其变迁》,《女性权力的崛起》,《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同性恋亚文化》,《虐恋亚文化》,《性的问题》等。
『陆』 山西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的师资力量
学院现复有教职工67人,其制中教授9人,副教授18人,高级实验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21人,硕士学位30人。现有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2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3人,山西省高校拔尖创新人才1人,山西省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山西省省级教学名师1人。此外还聘请了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复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等国内外著名大学的9名教授为兼职教授。
『柒』 山西大学的刘毓庆老师在山西教育界的地位怎么样
地位不知道,反正课讲得实在是让人无语。“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能解释成“只有老婆和孩子是难以养活的”。下课了问他,他的学生说“刘老师太忙了,以后有机会问他吧。”一句话就把我推一边了
『捌』 请问山西大学现任日语研究生导师都有哪几位
韩彩英教授,河南省南乐县人,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至2009年,任山西大学外语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日语语言及日本学。
『玖』 华梅的教学工作情况
1.授课情况
教学上,华梅教授始终坚持在第一线为本科生上课,她对待每一节课都十分严谨、认真,从来没有迟到。32年来,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家里遇到困难,从未耽误过一堂课。在课堂上,既坚持传统授课方法,利用板书生动授课,同时又以与多媒体交叉的手段进行教学,力求生动、易懂,深入浅出,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在愉悦中学到知识。主要讲授的课程是“中国服装史”、“服饰文化学”、“中国工艺美术史”等。
2.教学思想与教学内容改革
(1)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时俱进。
华梅教授在高校从教32年,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她从不因循守旧,而是力求创新,她总是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科研新成果及相关学科的新趋势与动向,结合教学内容及时给学生补充新知识。她所编写的教材也是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并不断提出新观点、新见解,如《中国服装史》第一版写到1949年,第二版又增加一章到1997年,第三版则写到2007年,增加了一章“21世纪初期服装”。虽说21世纪只有七八年的时间,但是及时续写服装史的确是非常有益的一项教学科研工作。这样的做法既对学生及时了解服装变迁与流行有很大意义,同时也促进了课程的建设。继1996年服饰文化教学成果获得全国普通高校教学成果天津市一等奖之后,2009年“服装史论教材建设”又获得了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天津市二等奖。
(2)理论课不拘泥于形式,坚持以“走进来,带出去”的方法,用现场教学的方式增加学生学习理论课的兴趣。
服装史论课的教学属于理论教学,但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华梅一方面在自编教材中根据古画人物画出线描图,然后让学生依课程顺序临摹这些服装插图,以便学生了解掌握各时期的服装款式,并有效地进行动手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以外,华梅教授每年都要带领本科生走进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天津艺术博物馆、杨柳青年画展览馆等处,结合实物进行教学,既增加了学生的直观感受,又使得学生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入而形象的认识,使学生对理论课的学习兴趣也得到很大程度改善,从中汲取了充足的养分。
(3)坚持以科研带动教学
为了提高理论教学的高度,坚持带着本科生搞科研,为此华梅教授不辞辛苦地为本科生作专业写作方面的辅导,并逐字逐句进行修改,那写满红字的文稿里面凝结了她无私的品格与辛勤的汗水!本科生中先后有数十名发表论文于《直面艺术》、《服饰文化学发展战略与前景展望论文集》等正式出版物。这种以华梅教授独创的采取“干中学教学方法”,结合多鼓励,但时刻不忘严格要求的方法,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毅力与求知欲。
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她一方面积极联系举办各种专题讲座,另一方面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专业论坛,如“服饰文化与现代化理念”等,让学生全方位地接触信息,保证学生掌握第一手资讯。在尽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必要的社会实践,如2009年为天津市参加国庆游行彩车上人员设计服饰时,除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外,也大胆地带上本科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同时着重于教学基地的拓展与使用,本科生收效显著。
3.教学艺术与方法
(1)教学中注重发挥传统教学方式的优长,学生们说,华梅老师精神饱满、富有激情,文字精炼、版式合理,总能使学生入神地听讲,并学到真正的知识,华梅注重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带动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参与,以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非常好。
(2)科学、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年来搜集整理了大量的精美幻灯片及相关的纪录片,并制作了全套教学的ppt;组织、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教学参考资料的图书及电子材料;利用网络优势,克服技术难题,将资料上载到配套的网络课程中,并提供在线支持,及时回答师生提出的问题。教学资源全部开放,学生可以自由下载,扩大教学的范围。
(3)所讲授主要课程全程教学录像已全部制作完成,并上载到网络课程上,视频清晰,分辨率高,可在线播放,也可下载,便于学生系统地自学和复习。
4.教学成就
(1)由于教学时间已很长,但内容却不断更新,而且教学方法逐步改革,教学成果突出,华梅教授主持建设的“中西服装史”课程于2007年获得天津市级精品课程称号,2009年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荣誉称号。
(2)《中国服装史》、《西方服装史》、《服装美学》、《服装概论》获批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007年,署名第一。
(3)服装史论系列教材建设(《中国服装史》华梅著;《西方服装史》华梅、要彬著;《服装美学》华梅著;《服装概论》华梅、周梦著)获得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天津市二等奖。
(4)《中国近现代服装史》获批为部委级“十一五”规划教材,2008年,以专著形式出版。
(5)设计史论系列教材《中国工艺美术史》、《西方工艺美术史》、《现代设计史》、《中国雕塑史》获批为天津市“十五”规划重点教材,2005年,署名第一。
(6)《多出成果,快出人才——服饰文化学研究生教学体验》获天津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01年。
(7)服饰文化教学成果获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天津市一等奖,1996年。
5.教材建设
(1)坚持以自编教材的不断完善来推动课程的改革与发展。1983年,国家教育部开始在全国高校设置服装设计专业,华梅作为第一批讲授中国服装史的教师首先撰写“中国服装史”教材。现用《中国服装史》就是在华梅教授1983年服装史课讲义的基础上,经过五年教学实践,经过四次调研而后正式成书出版的。1999年修订再版,至2007年2月,印刷13次。2007年在原来教材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再次修订以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的形式由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2003年4月,日文全译本在日本白帝社发行。至2006年,已三次印刷。另有韩文版及相近的英文版出版。
(2)《西方服装史》2003年出版,先后重印两次,2007年修订再版。
(3)《服装美学》2003年出版,2007年修订再版。
(4)《中国服装史》、《西方服装史》、《服装美学》、《服装概论》获批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007年,署名第一。
(5)《中国近现代服装史》获批为部委级“十一五”规划教材,2008年,专著。
(6)主编设计史论系列教材《中国工艺美术史》(两版分别在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和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华梅著)、《西方工艺美术史》、《现代设计史》(华梅等著)、《中国雕塑史》2005年获批为天津市“十五”规划重点教材。
(7)《艺术鉴赏》(组织、主审兼作者)获批全国高等学校卫生部规划教材。
6.教学效果
(1)教学效果在全国同行获得很高评价,特别是精品课程建设期间,通过网络、邮件等媒体形式收到国内多名专家的赞誉(原国家纺织工业部副部长、中国服装协会顾问王增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史论教授、博士生导师田自秉;上海东华大学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授陈建辉;中华全国工商联纺织服装商会副会长、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原副主任、副编审谭安;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染织艺术专家、教授吴淑生;南京艺术学院工艺美术史论教授、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吴山;上海市社联常委、上海市新学科学会名誉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同济大学教授金哲;中南民族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彭修银;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岳嵘琪;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史论教授邱立新;山西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副教授高兴玺;宁波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贺雪飞;辽宁大学教授、全国高校美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高教美育研究会前副会长杨恩寰;南开大学哲学系美学专家、教授童坦;天津美术学院前教务处长、装饰系教授王家斌)。主讲课程:《中西服装史》在全国同领域内影响极大,起到了示范作用,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
(2)教学32年,她从不照本宣科,高含金量的授课让学生受益匪浅。不仅如此,她还热心帮助学生解答课外问题,推荐课外读物,因而在本院学生中获得很高评价。各学期生评教成绩在学校里名列前茅。学生如此评价道:老师讲课富有激情,图文并茂,触类旁通。使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到中西服饰发展的历史,深刻的体会到中国的服饰文化有着独特的韵味,深厚的内涵。
(二)教学梯队建设
1.重视教学队伍建设,“中西服装史”课程组共有6 名教师。在学历结构上,有4人具有硕士学位。从职称上看,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主讲教师中的高级职称人数/主讲教师总数>=60%,硕士生导师3人。在年龄结构上,50岁以上的教师1人,40-50岁的教师1人,30-40岁的教师3人,30岁以下1人,形成了以中青年为主,老中青结合的阶梯式教学队伍。课程组成员分别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的艺术设计专业,知识结构完善,教学水平高。
2.重视年轻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亲自上台讲授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还坚持每年积极组织展开教学观摩、教师课件大赛等活动,有力地带动了学院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水平。
3.重视年轻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为进一步落实科研促教学的方针,华梅教授以身作则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并鼓励年轻人参与,加以专业辅导。近三年内加强研究和总结教学理论与经验,课程组教师共发表论文16篇,人均论文5篇,三年内共出版著作11部,其中由青年教师要彬副教授主编参与的教材3部。
(三)科研工作情况
1.学术地位
作为人类服饰文化学新学科的创建者,在国内外服饰文化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现在在多个国内外专家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工作:
天津市美学学会副理事长兼服饰美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天津市美术家协会艺术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天津市形象设计协会高级顾问
宁波市服饰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
天津市美容美发行业协会名誉顾问
中国纺织出版社编审委员会委员
服装时报社顾问委员会委员
浙江纺织服装学院客座教授
陕西服装职业学院客座教授
2.科研能力与学术成就
(1)科研的主要内容
服饰文化学研究
本方向研究重点是站在人类文化学的高度,将服饰文化与其他自然科学结合在一起,用现代化的方法和理论,从社会、历史、民俗、经济等多个方面去研究服饰文化,使服饰文化成为一门立体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体系,并探索出一条全新的服饰文化教学与研究之路。进入21世纪以来,最需要的科研项目需具全人类的、多学科的,贴近民众生活的特点,而服饰文化学恰恰具有这些特色。
服饰设计创作研究
以服饰文化研究理论为积淀,结合现代时尚观念,理论联系实践。或在创新设计中不断提升理论高度,开拓时尚理念以符合大众的服饰审美品味为前提,提高生活质量、审美趣味。2008年,“华梅服饰文化成果展在天津师大建校50周年展出,同年被南开大学邀请在展出,2009年赴泰国展出。
服饰教育理念的研究
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根据市场对服饰设计人才需求的情况,改革调整教学方法,探索“校企合作”的新途径,寻求服饰文化与服饰设计创作服务社会,转化现实生产力的新方式,使服饰文化教育更灵活,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如与天津市飞尼克斯服装有限公司、应大皮衣有限公司等专业单位合作,开辟教学基地,组织服饰文化通俗读物等,都从实践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组织与创新能力。
(2)科研的主要成果
研究的主要课题
《服饰与中国文化》,天津市教委科研立项,2000年
“美术史系列教材”,天津市教委“十五”规划重点教材,2002年
《中国近现代服饰史》,天津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3年
《艺术鉴赏》,全国高等学校卫生部规划教材立项,2006年
“服装史论系列教材”,国家级“十一五”规划重点教材,教育部,2006年
《中国近现代服装史》,部委级“十一五”规划重点教材,教育部,2008年
“中国历代《舆服志》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教育部,2008年
《服饰军事学》,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8年
『拾』 山西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任是谁
山西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任资料
姓名 刘宏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6年11月
学历/学位专 硕士/研究生
职称 /职务 副教授/系主任
电话属 2646290
所在院系 土木工程系
E-mail [email protected]
通信地址 太原市大东关红沟南街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