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导师李琳简历
『壹』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植物研究员李琳简介
http://life.fudan.e.cn/0a/5b/c741a2651/page.htm
『贰』 李琳的个人履历
1982年9月至1985年1月在安徽抄省水利电力学校农田水利专业学习;
1985年1月任安庆地区水电局政保科办事员;
1985年9月任安庆地区水电局农水工管所技术员;
1986年6月任安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技术员;
1993年3月任安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副科);
1998年2月任安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正科);
2001年12月任安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副县);
2004年4月任安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市水利局党组成员;
2005年7月任中共太湖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长;2
007年11月任中共太湖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长、太湖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
2010年8月任中共太湖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太湖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
『叁』 91年女博士李琳出任教授,并担任博士生导师,你怎么看
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现在年轻人优秀的真的很多,他们接受高等教育,也接受高精尖的专业指导,所以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担任了教授。
『肆』 28岁博士李琳获聘博导,28岁当上博导是个什么水平
最近28岁的90后被聘为博士生导师,一时间社会上议论纷纷。这位智商高颜值在线的女生,内竟然这么年轻容就取得了这么高的成就,那么怎样的水平才能当博士生导师呢,小编带你来看看。
但是,博士生导师并不是每个有些高学历的人都可以担任的的,还需要看个人的经历。在我国,博导的就职有着十分严格的规定,像袁隆平就是一位博士生导师,由此可见,博士生导师都是这样的非常有能力的人,能为国家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才可以胜任的。
『伍』 28岁博士李琳获聘博导,她是怎么成功的
一则28岁的博士获聘博导的新闻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岁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90后,李琳照片的曝光后,大家纷纷赞叹,真是个高颜值高智商的博士啊。让小编带你来看看李琳为何这么优秀的吧。
南方医科大学的人才工作办曾在前一段时间发布招聘启事,称该校广纳海内外英才,共同实现本校的“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多科性医科大学”建设目标。李琳的获聘,既是自身条件的优秀,又是天时地利的时机。其实换句话来说,如果自己的学历达不到要求的话。即使来了机会,肯定也是抓不住的。
『陆』 李琳的履历
1981年12月至1990年9月,义马市城建局工作,1986年12月转为国家干部(其间:内1982年9月至1985年12月参加河南省广播电视大学容电子专业脱产学习);
1990年9月至1992年8月,义马市计委科员;
1992年8月至1994年3月,义马市煤气化工程筹建处项目部主任(副科级);
1994年3月至1996年4月,义马市计委副主任兼项目办公室主任(正科级);
1996年4月至1997年1月,义马市计委主任;
1997年1月至1997年12月,义马市政协副主席、市计委主任;
1997年12月至2001年3月,三门峡市湖滨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2001年3月至2004年8月,三门峡市政协副主席,2001年12月兼任市工商联会长;
2004年8月至2005年5月,三门峡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会长,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2002年8月至2004年12月参加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法律专业学习);
2005年5月,三门峡市政协副主席,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
2007年4月至今,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柒』 李琳的介绍
李琳,来男,1962年11月生,福建省南安自市人。工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8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东莞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华南理工大学制糖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和食品科学国家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淀粉与植物蛋白深加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天然产物绿色加工与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华南理工大学轻化工研究所所长等职务。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97)。
『捌』 博士生导师一般有多少年薪
将聘请28岁的北大女博士李琳为教授,并担任博士生导师,同时提供的,还有220万的安家费和90万的年薪.
『玖』 李琳的科研成就
李琳同志除了致力于高等学校的管理外,还一直从事轻工食品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主攻食品加工学基础、生物化工分离、碳水化合物修饰及多糖生物安全等方向。已主持包括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示范工程重大专项、国家973计划项目课题、国家十二五和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在内的国家和省(部)、厅(局)级基础科学、科技攻关和示范工程等各类科技项目30余项,出版著作4部,已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46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240余篇被SCI和EI收录。在培养6位博士后、50位博士、26位硕士的同时,还获得28项国家发明专利的授权。主要研究成果曾获第11届中国专利优秀奖(2009)、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1997)和三等奖(1993)、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05)和三等奖(2006)、广东省专利优秀奖(2009)以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第38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2010)、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6、2006)、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首届中国食品科技杰出中青年奖”(2004)等十余项各类科技奖励。此外,他还获得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4)、教育部第四届“高校青年教师奖”(2002)、国家教委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五届青年教师奖(研究类)(1995)、广东省第一届“青年科技奖”(1998)和第四届“丁颖科技奖”(1996)和广州市人民政府第七届“十佳青年”(2001)等荣誉称号。
共主持1项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重大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教育部骨干教师项目、1项国家教育部科技重点项目、1项国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关键领域重大突破项目、2项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自由申请项目、2项广东省“千百十工程”优秀人才培养基金项目、1项广州市重点科技推广项目、1项美国USDA的国际合作项目以及20多项企业委托项目等。
针对食品(农副产品)加工过程和天然产物工业化学中的物理场(协同)作用所涉及的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采用现代固相载体合成技术、生物化工技术以及各种现代检测技术等对具有显著生物活性和生物信息传递能力的重要生命物质——多糖类物质进行了前沿性研究。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了近400篇学术论文,100余篇学术论文被SCI、EI、ISTP三大索引等所收录,被引用的论文达100多次;出版著作1部、参编著作4部;已获得4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和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并正申请另外4项国家发明专利。主要理论研究成果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三等奖(1993年)和广东省高等院校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三等奖(1999年)。
能脚踏实地地作为科学技术的实践者,积极促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使 一些研究成果成为企业的新“经济增长点”,例如,其研究成果“降低白砂糖色值新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应用于广东、广西和福建的许多企业,为他们创造了数千万元的利税。此外,还积极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共同建设科技创新基地,例如,通过与乐百氏(广东)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广东省食品进出口集团公司和广州鹰金钱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等许多知名企业的全面合作,共建了数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不仅大大提高科学研究水平,而且,也为合作共建的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相关的举措受到了高等院校和企业的普遍赞誉和学习。
积极参与组织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近二年来共承办了2个大型的国际学术会议(“全球华人保健食品科技大会”、“世界华人食品科学家国际研讨会”)、协办了2个大型国际(内)学术会议(第五届国际食品科学技术交流会、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等。
非常重视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通过客观分析国内外有关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全面组织科技力量来申报各类重点学科和一级学科博士点,不仅确保了1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广东省重点学科等,而且使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数量由1个增加到2个,使得有关学科的国内外学术地位得到了较明显的提高。
『拾』 李琳的人物简介
李琳,女,1964年生,湖南株洲人,中共党员,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历任原湘专潭属师范学院政教系总支副书记、党办校办副主任、湖南科技大学党办校办副主任、湖南科技大学党办校办主任,2013年1月起任湖南科技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