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成河南大学教授
Ⅰ “轴心时代”的意义是什么
他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版,是人类文明的权“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在那个时代,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换句话说,这几个地方的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同时也产生了宗教。它们是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而超越和突破的不同类型决定了今天西方、印度、中国、伊斯兰不同的文化形态。
Ⅱ 吉林大学有哪些知名教授的课是必须要去蹭的
吉大在校学生举手答题!
吉大师资力量雄厚,有教师6499人,其中教授2121人,博士生指导教师1384人,有不少教授的课值得去听。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Ⅲ 王志成的湖南大学教授
个人基本情况
姓 名:王志成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33/11/07
民 族:汉
政治面貌:致公党员
职称职务:教授
工作单位:湖南大学数学与计量经济学院
通讯地址:湖南大学数学与计量经济学院
邮政编码:410082
从事研究的学科专业领域及主要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现主要研究方向是常微 分方程、泛函微分方程的定性理论, 时滞差分方程, 已及动力系统稳定性等。要工作经历及业绩:
1954年7月北京大学数力系毕业,
历任中南土木建筑学院助教(1954.7~1958.8),
湖南工学院助教(1958.8~1959.8),
湖南大学助教(1959.9~1962.3), 讲师(1962.3~1980.2),副教授(1980.2~1985.11), 教授(1985.11~现在),博士生导师(1993~现在)。
中国数学会和美国数学会会员,
美国数学评论和德国数学文摘评论员,微分方程年刊编委。
1991年度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科技先进工作者,
1992年度被评为机械电子工业部有突出贡献专家,
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目前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现主持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度理论及其在泛函微分方程中的应用”(批准号:10271044; 执行期限:2003.01-2005.12)。已完成的主要科研成果目录:
编著《常微分方程》(与贺建勋合写) 。
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
参加并已完成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重点项目“泛函微分方程及分支问题”(批准号: 19331060; 执行期限:1994.01-1998.12), 是其中一个子课题“泛函微分方程的定性理论及其应用”(批准号:19331062)的负责人; 以及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非线性泛函微分方程的理论及应用”(批准号:19831030; 执行期限:1999.01-2003.12), 任顾问;主持并完成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时滞微分方程及其离散类似”(批准号:19971026; 执行期限:2000.01-2002.12);
科研成果:
“泛函微分方程的定性、稳定性理论及应用”获机械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具偏差变元微分差分方程振动理论中的若干问题”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具有积分小系数中立型方程定性理论的研究” 获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泛函微分方程理论中的若干问题”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系统的定性研究”获国家机械工业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非自治时滞微分方程的定性研究”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陕西省军区少将(1937-)
基本信息
出生年月:1937年7月
东明县长兴集乡六合集村人
性别:男
民族:汉
1955年在东明一中初中部毕业,同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炮兵学校,1958年毕业。
1983年进入军事学院高级指挥班学习深造,1986年毕业后就任陕西省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陕西省第七届人大代表,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委员。
王志成性情豪爽,心胸开阔,爱学习,肯钻研,富有丰富的军事理论和卓越的领导才能。作风扎实,头脑灵活,勇于开拓,敢于负责,严于律已,清正严明,深受上级、部属的爱戴和尊敬。
1992年5月14日的《人民日报》上专题报道了他的事迹。
军事论文
王志成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术造诣功底深厚。他的军事论文十余篇,先后在《军事学术》、《解放军报》、《中国民兵》等全国性刊物上发表,在全军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他的《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是战争致胜的根本原因》、《浅谈毛泽东游击战思想在未来战争初期的运用》两篇论文,在全军学术研讨会上被评为优秀论文,《坚持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录入《将军学哲学》一书。
Ⅳ 王志成的主要工作经历及业绩
历任中南土木建筑学院助教(1954.7~1958.8),
湖南工学院助教(1958.8~1959.8),
湖南大学助教(1959.9~1962.3), 讲师专(1962.3~1980.2), 副教授属(1980.2~1985.11), 教授(1985.11~现在), 博士生导师(1993~现在)。
中国数学会和美国数学会会员,
美国数学评论和德国数学文摘评论员,微分方程年刊编委。
1991年度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科技先进工作者,
1992年度被评为机械电子工业部有突出贡献专家,
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Ⅳ 人生的痛苦经历
其实每个人的人来生观都不一样源,问自己为什么来到这世上,来到这世上我们一直在追求什么?一直在追求幸福的人生?
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我们来到这世上追求的并不是幸福,因为我们生下来就是不幸福的,真正的幸福只有等到我们死后才回得到.因为那时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这样当然"幸福"
我们活在这世上的意义就是解麻烦.
解决自己的麻烦,解决家人的麻烦,解决别人的麻烦,解决公司的麻烦 才是我们的人生!只有真正解决别人的麻烦才会得到"报酬",才会得到我们想要的生活"品质",才会得到真正的"人生"和"幸福"!
其实我们活着就是为了等待"明天"的死亡,你别把死亡想的多么可怕和多么简单.
其实一个人想死很难!你以为随便跳楼,跳河,……是死亡吗?这样的死亡不是我们想要的。这样的死,是“暴死街头”真正的死最少要穿着“西装打起领带”死!
Ⅵ 王志成的介绍
王志成,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目前从事跨文化研究,尤其宗教间关系的研究。浙江大学内基督教容与跨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宗教学会副秘书长、理事。著作类:(1)《解释与拯救:宗教多元哲学论》专著,1996年,上海:学林出版社 (2)《希克》专著,1997年,台湾:生智出版社 (3)《宗教、解释与和平》专著,1999年,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4)《神圣的渴望:一种宗教哲学》合著,2000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