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口学教授李建新
『壹』 人口拐点的中国人口拐点的特征
与“五普”相比,“六普”中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超过2.6亿人,比2000年增加了1.1亿人,增长81.03%。这给多位人口学专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李建民说,世界各国在转型时期,都曾出现人口的迁移、流动。然而如此大规模的摇摆、潮汐式流动,且其中40%都是年轻人,这是中国特有的。李建民预计,中国人口的流动在未来仍将持续,城镇化浪潮还将继续
而在北京大学人口学所穆光宗教授看来,2.6亿的人口流动,折射出中国社会转型、社会发展的巨大能量。
然而在现阶段中国社保制度尚未实现城乡统筹、全国范围内顺畅转移接续的背景下,流动人口这一庞大群体并没有享受到平等的公共服务均,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教授指出。同时他也担忧,庞大的流动人口如果不能合理管理,将会产生一系列社会、经济、稳定问题。
分析六普的报告显示,按常住人口统计,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广东、山东、河南、四川和江苏,而“五普”时的排名是河南、山东、广东、四川、江苏。翟振武教授分析说,“珠三角、长三角、京津三大人口聚集区的人口更为密集,表明中国人口流动和人口分布格局的不均衡在10年间没有缓解,反而得以强化。”
在人口过度集中于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给流入地的资源、环境、住房、交通、劳动力成本等带来了一系列挑战。“我们看到一些大城市出现资源紧张时,往往祭出‘户籍’法宝加以限制,但这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加大了户籍制度改革以及捆绑其上的一系列福利制度改革的难度。”李建民说。
“这警示中国,与人口分布相关的经济社会政策,应更加向有利于引导人口的正常流动倾斜。”翟振武说。比如武汉、环渤海地区都是很好的人口聚集区,“这方面的综合政策倾斜力度应该进一步加大” 在六普以前,很多研究认为中国生育率大概在1.5到1.8之间,六普数据给了中国人口专家一个新的启示。“现在从公布的数据看,我国的总和生育率1.4-1.5之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李建新说。这个数字已经接近或者低于诸如美国,法国,西班牙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国际上通常把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或60岁以上的人口比重达到10%,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3.26%,而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为8.87%。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丰认为,这些数据再次验证了他关于中国人口生育率过低、老龄化问题严重的判断。
根据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曾毅的计算,在现行生育政策不变情况下,从2030年开始,中国的劳动力每十年减少1亿。而65岁 以上老年人口,在2030年将要达到28%左右,占总人口的9.1%。抚养负担将从2000年平均每9.1个劳动者(18~64岁)供养1位65岁以上老 人,快速加重到2030、2050年平均每3.7与 2.1个劳动者供养一位老人。
在解释中国过去30多年创造经济增长“奇迹”的原因时,“人口红利”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之后,“人口红利消失”的观点兴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这次人口调查数据确认,中国少儿抚养比的下降速度大大快于此前的预测,中国已越过刘易斯拐点,中国劳动人口存量将于2015年前后开始下降,即确认人口红利的消失。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也表示,从总量来讲,中国在2013年劳动力总量、劳动力资源总量很可能到达顶端,劳动力供应还是充裕的。但是从2013年以后,中国的劳动力资源,适龄的劳动人口会逐步的下降。
在这种严峻的人口形势下,很多中国人口专家在近年来一直呼吁调整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适当放松生育二胎。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曾毅建议中国可以尽快平稳过渡到二孩晚育间隔政策,也就是在设置适度晚育时限和间隔时限的前提下,放开生育二孩政策。他认为二孩政策可以大大改善劳动力相对老龄人口匮乏的问题,同时晚育、间隔措施保证了总人口不会在短期内迅速上升。
曾教授计算,在该政策方案下,中国人口总数预计在2038年达到14.8亿峰值,然后平缓下降,不会导致新的生育高峰与人口失控,也不会造成资源的紧缺和环境保护的失控。
然而,种种迹象表明,政府似乎并没有表示出现行计划生育政策有松动的可能。
『贰』 用姚贝娜为事例,以遥远的声音为题写一篇600字作文
北京大学社会人口学教授李建新表示,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城市长大的年轻人,不大可能不考虑这一决定所要面临的经济挑战而冒然决定要二胎。
Li Jianxin, a professor of social demography at Peking University, says that the younger generation, especially those living in cities, are unlikely to have more children without first considering the economic challenges that decision might bring.
“80后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和观点与50后、60后有着明显的不同,”李教授说,“多数人不想要那么多孩子,孩子的健康更重要。”
The lifestyle and viewpoints of the post-80s generation are totally different from the 50s and 60s generations, Li said. "Many Chinese want to give birth to fewer but healthier children."
25岁的上海摄影师原田只有1个1岁大的女儿。考虑到抚养1个孩子的成本以及生孩子对自己事业发展所造成的挑战,她觉得1个孩子就足够了。
Yuan Tian, a 25-year-old photographer in Shanghai, has a 1-year-old daughter. And one, she says, is enough – e both to the cost of raising a child and to the challenges a child poses to developing a career.
“生孩子对我的事业影响很大,”她说,“重新回到岗位后,我要花几个月的时间才能赶上同事的步伐。而且也不能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工作上,我不得不早点离开办公室去照顾女儿。”
Giving birth really affected my career, she said. "When I returned to work, it took me several months to catch up with my colleagues again. And I can't focus on my work, since I need to leave the office early to take care of my daughter."
『叁』 中国人口结构问题的作者简介
李建新,出生于新疆伊宁。人口学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内研究所副容教授。曾先后在新疆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印度孟买国际人口科学院、北京大学学习数学、人口学。1995年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博士毕业后留校进入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工作。1997~1999年在日本东京都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进行为期一学期的进修。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口学、人口社会学、老龄健康等方面。著有《转型期中国人口问题》,主编《中国人口:太多还是太老》、《低生育率水平研究》。
『肆』 中国男比女多逾三千万,单身狗怎么办
如果你不甘於单身,那就提升自己,让自己有好条件可以被看上
如果你不介意单身,可以好好享受单身的生活
没有对象也不会死人的,端看你什麼心态而已
『伍』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的机构简介
研究所自1978年恢来复研究生自招生以来,已招收研究生1659名,其中博士生636人、硕士生1023人。目前博士后流动站在站人员15名、在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364名。该所培养的学生以学风严谨,实践综合能力强,开拓创新潜力大等优点多次受到国内、外的教育和研究部门的赞誉。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国内外生物医学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
人口研究所现有教职工404人,其中教授57人、副教授61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08人,硕士学位者78人。学院以师资力量雄厚、治学严谨著称,拥有一批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计划特聘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49人。
『陆』 有关家庭养二胎话题的英语作文
我不得不早点离开办公室去照顾女儿, she said, a 25-year-old photographer in Shanghai.” Giving birth really affected my career,孩子的健康更重要,“多数人不想要那么多孩子.",我要花几个月的时间才能赶上同事的步伐,“重新回到岗位后, says that the younger generation, are unlikely to have more children without first considering the economic challenges that decision might bring、60后有着明显的不同,尤其是城市长大的年轻人,”她说,她觉得1个孩子就足够了. “生孩子对我的事业影响很大, is enough – e both to the cost of raising a child and to the challenges a child poses to developing a career北京大学社会人口学教授李建新表示, since I need to leave the office early to take care of my daughter, Li said.而且也不能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工作上.考虑到抚养1个孩子的成本以及生孩子对自己事业发展所造成的挑战;When I returned to work, especially those living in cities;Many Chinese want to give birth to fewer but healthier children. Li Jianxin;t focus on my work,现在的年轻人, a professor of social demography at Peking University. ". Yuan Tian.", she says. And one; 25岁的上海摄影师原田只有1个1岁大的女儿,不大可能不考虑这一决定所要面临的经济挑战而冒然决定要二胎. ".” The lifestyle and viewpoints of the post-80s generation are totally different from the 50s and 60s generations, it took me several months to catch up with my colleagues again. “80后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和观点与50后. And I can',”李教授说, has a 1-year-old daughter
『柒』 关于要不要生二胎英语作文
北京大学社会人口学教授李建新表示,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城市长大的年轻人,不大可能不考虑这一决定所要面临的经济挑战而冒然决定要二胎.
Li Jianxin, a professor of social demography at Peking University, says that the younger generation, especially those living in cities, are unlikely to have more children without first considering the economic challenges that decision might bring.
“80后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和观点与50后、60后有着明显的不同,”李教授说,“多数人不想要那么多孩子,孩子的健康更重要.”
The lifestyle and viewpoints of the post-80s generation are totally different from the 50s and 60s generations, Li said. "Many Chinese want to give birth to fewer but healthier children."
25岁的上海摄影师原田只有1个1岁大的女儿.考虑到抚养1个孩子的成本以及生孩子对自己事业发展所造成的挑战,她觉得1个孩子就足够了.
Yuan Tian, a 25-year-old photographer in Shanghai, has a 1-year-old daughter. And one, she says, is enough – e both to the cost of raising a child and to the challenges a child poses to developing a career.
“生孩子对我的事业影响很大,”她说,“重新回到岗位后,我要花几个月的时间才能赶上同事的步伐.而且也不能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工作上,我不得不早点离开办公室去照顾女儿.”
Giving birth really affected my career, she said. "When I returned to work, it took me several months to catch up with my colleagues again. And I can't focus on my work, since I need to leave the office early to take care of my daughter."
『捌』 李建新的学术经历
1983年新疆大学数学系数学专业毕业
1995年7月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博士毕业
1985年9月至1986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培训中心进修人口学
1990年7月至1991年5月印度孟买国际人口科学院(IIPS)人口研究生班
1997年10月至1999年9月日本东京都立大学博士后
2004年1月-4月赴美国密西根大学春季课程学习
『玖』 人口问题的实质和表现中国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一、人口问题的实质和表现中国人口问题的实质如下:
1、社会问题:
以中国为例,当前社会生活和发展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无一不直接地或间接地与巨大的人口压力相联系。
首先,人口压力使社会在提供现有人口生活条件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突出表现为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粮食、燃料等生活必需品短缺。
其次,人口压力造成消费与积累比例失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降低等。
2、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表现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它是社会运行和发展的重大障碍。预测未来社会问题的主要矛盾将集中到生态环境上。如不及早解决,它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甚至是全球性的、毁灭性的破坏。劳动就业问题源于劳动力与生产资料比例关系失调。这种失调在不同社会、不同地区表现形式不同。但它作为社会问题主要指人口过剩及经济发展缓慢或停滞,造成劳动人口失业或待业现象。
中国的劳动就业问题,首先表现为就业不充分;还存在现有从业人员冗员严重、劳动生产率低下、就业及待业人员素质低下等问题。就业问题的社会后果。
一方面妨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诱发社会动荡及社会犯罪;
另一方面,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而威胁整个社会结构的稳定性。
青少年犯罪指少年或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近30年来,世界各国青少年犯罪急剧增加,突出特点是:犯罪次数增多、犯罪年龄提前、蔓延广泛、手段残忍、团伙作案突出、反复性增强、改造难度加大。
3、老龄问题:
从人口年龄构成上看,中国将在20世纪末、下世纪初进入老年型社会。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中国老年人口总数都将居世界首位。人口老龄化给社会、政治、经济带来一系列影响和问题,它要求对社会生产、消费、分配、投资、社会保障及福利、城乡规划等都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二、中国面临十大“人口问题:
1、中国陷入“超低生育率”陷阱
“0-14岁人口 2.22亿,占16.60%”,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这个数据,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较,下降了6.3%。“少子化程度超过老龄化”北大人口所教授穆光宗说:“中国已经不可救药地掉进了‘少子老龄化陷阱’或者说‘超低生育率陷阱’。”“六普”数据彻底颠覆了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总和生育率为1.8的说法。“现在从公布的数据看,我国的总和生育率1.4-1.5之间。”北大社会学系教授李建新说,我国长期处于超低生育率的状况下,而且是发展中国家中最低的。
2、“空巢”现象冲击传统家庭模式:
由于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发生在实行计划生育、独生子女等背景下,因此又具有特殊的复杂性。穆光宗说,中国的老龄化伴随着独子高龄化、高龄病残化、老年空巢化、空巢孤独化的特点。来自民政部的数据则显示,目前中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
3、中国社会老化的包袱越来越沉重:
随着“人口红利即将消失”、“未富先老”等人口结构问题的涌现,中国社会老化的包袱也越来越沉重。8月26日,一家英国媒体撰文呼吁中国全面放宽计划生育政策以应对中国“多老”、“少子”的现状,认为“单独二胎”等微调政策不足以扭转人口结构严重老龄化趋势。
4、中国很多地方进入严重少子化时代:
在第22个“世界人口日”,有两条新闻形成鲜明对比:
一是常住人口达1.043亿的第一人口大省广东正在向国家提出“单独可生二胎”试点的申请;二是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说,我国将坚持和完善现行生育政策,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
5、“男女比例失调”埋下隐患:
在“六普”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18.06,(联合国标准,出生人口性别比一般在102~107之间)。社科院发布的2010年《社会蓝皮书》指出,目前我国19岁以下年龄段的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2400万。经测算,届时将有上千万适龄男性面临“娶妻难”。而当计划生育国策的推行,遭遇强烈的男孩偏好、B超胎儿性别鉴定技术的滥用,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失衡风险大大增加,为中国未来10~20年的发展埋下了重大隐患。
6、人口素质和劳动生产率亟待提高:
根据“六普”数据,大陆31个省(区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五普”相比,人口年均增长率为0.57%。目前我国每10万人中具有初中、高中、大学文化程度人均有所上升,其中大学文化程度一项人数上升最快,具有小学文化程度较大幅度下降,文盲率由6.72%下降为4.08%。“但是,当代世界的国家实力竞争早已与人口总量关系不大,人口素质的提升和人才的竞争才是一国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人大教授翟振武说。
7、流动人口面临市民待遇和人口融合问题:
“十二五”期间,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带来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2010年流动人口约2.2亿人,未来将超过3亿人。“六普”中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超过2.6亿人。“其中40%都是年轻人,这是中国特有的”。南开大学教授李建民说。
8、“户籍捆绑福利”导致社会不公:
“六普”中各省人口总量的涨落,同样引起了专家关注。“六普”数据显示,按常住人口统计,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广东、山东、河南、四川和江苏。
广东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从6.83%上升到7.79%,人口过亿。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均有大幅上升,可以看出珠三角、长三角、京津三大人口聚集区的人口更为密集,表明中国人口流动和人口分布格局的不均衡在10年间没有缓解,反而得以强化。人口过度集中于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给流入地的资源、环境、住房、交通、劳动力成本等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交通拥堵”、“停车难”、“房价飞涨”、“入园入托难”、“垃圾围城”等“大城市病”日益严重;也给流出地带来了人才流失、空巢家庭、留守家庭等社会问题。
9、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被歧视:
工业化和城市化引发了诸多问题,而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就是其中之一。中国的义务教育体制没有针对时代的变化,仍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传统模式。其结果导致了流动儿童的户籍所在地和居住地两方在这一问题上的无能为力。大量的适龄儿童面临失学的窘境。公立学校高额的借读费让农民工望而却步,“打工子弟学校”的合理性、合法性的争论仍在继续。
10、中国养老服务体系和社保体系滞后:
研究表明,最合理的社会结构是一个橄榄型,从人口年龄结构来说,老中青得有比较合理的比例,负担都不是太重,相对生活比较容易。中国现在16%这样一个年轻人口比重,不应当再低了。再低的话,未来会有很多问题。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中国的老龄化进程,与城市化、工业化以及经济发展程度是不同步的,社会物质财富积累和精神文明程度、养老服务体系、社保水平还远远没有准备好,即“未富先老”。
『拾』 北京大学优秀的哲学家、学者、历史教授、文学家有哪些或曾在北大任教过的优秀学者
蔡元培
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字鹤卿,号孑民。清同治丁卯年十二月十七日(1868年1月11日)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在北京大学办校役班和平民夜校,在上海创办爱国女校,对近现代中国教育、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胡 适
原名洪骍,后改名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学者,历史学、文学家,哲学家。1917年任北京大学教授,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撰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
李大钊
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18年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号召全国人民走十月革命的道路。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对运动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茅 盾
现代作家、社会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他常用的笔名。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著有《茅盾文集》10卷集等,并以自己的积蓄设立文学奖金(后定名为“茅盾文学奖金”),奖励优秀的长篇小说创作。
马寅初
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1882年6月24日生于浙江嵊县。曾在北京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并于1919年出任北大第一任教务长,1951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在他著名的《新人口论》中, 较系统的论述了中国的人口问题,提出了“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命题。
钱玄同
原名钱夏,号疑古,浙江吴兴人。1913年始,先后任北京高等师范、北京大学教授。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杂感,力主“文学革命”。
刘半农
原名寿彭,改名复,初字半侬,后改半农。江苏江阴人。1917年成为《新青年》重要撰稿人,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