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李晓明教授山东大学

李晓明教授山东大学

发布时间: 2021-02-25 12:18:13

⑴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的首批入选对象

根据《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规定,科技部对地方和相关部门推荐的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进行了专家评议,共产生了140名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4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46个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18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拟作为入选对象。 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拟入选对象名单——140名 姓 名 所 在 单 位 职 称 郑南峰 厦门大学 教授 宋延林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 谢 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教授 苏成勇 中山大学 教授 陈 军 南开大学 教授 冷劲松 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 蒋成保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教授 刘加平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陆延青 南京大学 教授 范景莲 中南大学 教授 华卫琦 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 王 强 东北大学 教授 何 耀 苏州大学 教授 贾德昌 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 郭朝晖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教授 朱广山 吉林大学 教授 张献明 山西师范大学 教授 严永刚 四川国纳科技有限公司 教授 王齐华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 陈继涛 青海泰丰先行锂能科技有限公司 教授 李桂鹏 宁夏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朱永官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研究员 王利兵 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研究员 王东晓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研究员 冯新斌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 万师强 河南大学 教授 陈焕文 东华理工大学 教授 许国仁 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 王 凡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研究员 崔丽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 宋永会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 刘建国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 张 兵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教授 于卫东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研究员 曹一家 湖南大学 教授 邱利民 浙江大学 教授 尧命发 天津大学 研究员 黄 和 南京工业大学 教授 黄 飞 华南理工大学 教授 王伟胜 国家电网公司 高级工程师 陈海生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大规模储能技术研究所 研究员 胡志岩 英利集团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陈化兰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研究员 黄三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研究员 张友军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研究员 金勇丰 浙江大学 教授 郭文武 华中农业大学 教授 任 军 江西农业大学 教授 韦革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教授 向文胜 东北农业大学 教授 严小军 宁波大学 研究员 李海燕 吉林农业大学 教授 舒鼎铭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员 吴义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教授 朱 艳 南京农业大学 教授 白跃宇 河南省动物卫生监督所 研究员 陈历俊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王继华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员 陈凤祥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员 杨 洲 华南农业大学 教授 汤继华 河南农业大学 教授 梁 峻 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颜 宁 清华大学 教授 宋尔卫 中山大学 教授 聂勇战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教授 宋保亮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 夏 昆 中南大学 研究员 李晓明 浙江大学 教授 康九红 同济大学 教授 罗凌飞 西南大学 教授 张 烜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教授/主任医师 黄 波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教授 史春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教授 张 宁 天津医科大学 教授 胡志斌 南京医科大学 教授 杨黄浩 福州大学 教授 徐 浩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主任医师 俞 飚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 张 军 厦门大学 教授 曾绍群 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 张丽华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 邢婉丽 博奥生物有限公司 研究员 汤亚杰 湖北工业大学 教授 李长贵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研究员 杨其峰 山东大学 教授 陈 翔 中南大学 教授 唐 卓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研究员 李卫华 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 研究员 方 忠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 封东来 复旦大学 教授 张 旭 四川大学 教授 丁 雷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 刘冰冰 吉林大学 教授 赵 勇 山东量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张 靖 山西大学 教授 陈小伟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研究员 孙泽洲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研究员 邾继贵 天津大学 教授 单忠德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研究员 杨灿军 浙江大学 教授 韩建达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研究员 夏长亮 天津大学 教授 熊继军 中北大学 教授 周建庭 重庆交通大学 教授 赵玉龙 西安交通大学 教授 张江涛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 王社权 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马云翔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 研究员 马玉山 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高级工程师 高西奇 东南大学 教授 李成名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 冯 丹 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 莫则尧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研究员 王国胤 重庆邮电大学 教授 郑庆华 西安交通大学 教授 张艳宁 西北工业大学 教授 石晶林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研究员 赵红卫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 卢 凯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研究员 钟茂华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 刘 宏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教授 宋 波 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研究员 刘纪平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 余正涛 昆明理工大学 教授 郜春海 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 研究员 李先贤 广西师范大学 教授 肖佐楠 苏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刘迪军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赵宇航 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研究员 肖文交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研究员 谢树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教授 杨进辉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 曾令森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研究员 刘建妮 西北大学 教授 陶春辉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研究员 李海波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研究员 梁卫国 太原理工大学 教授 王宝善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 雷建设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研究员 曾志刚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研究员 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拟入选对象名单——46个 团 队 名 称 团 队 负责人 依 托 单 位 航天催化新材料研究创新团队 张 涛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半导体低维量子结构与器件技术创新团队 张 荣 南京大学 新兴有机平板显示的材料与器件创新团队 王利祥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甲醇制烯烃创新团队 刘中民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高分子材料成型及模具创新团队 申长雨 郑州大学 光催化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王心晨 福州大学 金属熔体分散处理高技术创新团队 张少明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半导体照明技术创新团队 江风益 南昌大学 稀土湿法冶金与轻稀土应用创新团队 李 梅 内蒙古科技大学 村镇建筑材料创新团队 王武祥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创新团队 吴立新 中国海洋大学 中亚干旱区生态与环境研究创新团队 陈 曦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数值预报创新团队 沈学顺 国家气象中心 重金属污染防治创新团队 柴立元 中南大学 含大规模分布式能源的复杂电网规划运行优化理论与方法创新团队 王成山 天津大学 水稻种质创新和超级稻分子育种创新团队 钱 前 中国水稻研究所 植物病毒与病害防控创新团队 陈剑平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绿色农药与有害生物控制创新团队 宋宝安 贵州大学 果蔬加工与质量安全创新团队 单 杨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与保护创新团队 李成云 云南农业大学 退化及污染农田修复创新团队 曾希柏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心脑保护转化医学研究创新团队 熊利泽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呼吸与肺循环疾病防治研究创新团队 王 辰 卫生部北京医院 肿瘤干细胞研究创新团队 卞修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创新团队 王拥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免疫系统的形成与疾病的关系研究创新团队 徐安龙 中山大学 面向重大民生问题的转化医学研究创新团队 王 俊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 中药资源创新团队 黄璐琦 中国中医科学院 植介入医疗器械的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创新团队 樊瑜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沉香等珍稀南药诱导形成机制及产业化技术创新团队 魏建和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 量子信息及其物理基础创新团队 孙昌璞 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 金融数学创新团队 吴 臻 山东大学 爆炸冲击效应与工程防护创新团队 王明洋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精密、特种加工与微制造创新团队 贾振元 大连理工大学 高速铁路轨道技术创新团队 叶阳升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桥梁长期性能与安全可靠性研究创新团队 张劲泉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重型锻压装备与工艺创新团队 吴生富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基础软件技术创新团队 梅 宏 北京大学 电子服务基础技术创新团队 吴朝晖 浙江大学 网络化协同空管系统创新团队 张 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云服务平台技术创新团队 孙林夫 四川省现代服务科技研究院 海洋卫星遥感技术创新团队 毛志华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卫星测绘关键技术创新团队 唐新明 国家测绘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 列车网络控制与信息系统创新团队 冯江华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煤矿水害超前探测预警及快速救援科技创新团队 张文栋 太原理工大学 西藏地质背景与成矿作用研究创新团队 刘鸿飞 西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

⑵ 有关于李晓明作者的资料

1.李晓明 1972年出生于安徽省无为县,专攻工笔花鸟画,尤擅工笔牡丹的绘制。先后毕业于安徽艺术学校和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青年美协会员,《中国书画报》、《美术报》、《美术大观》、《艺术界》、《音体美报》等专业报刊曾有多幅作品发表。现为职业画家。

2.李晓明
河北枣强人。中共党员。1937年肄业于枣强县简易师范。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中共肖张区委书记、冀南五地委青委书记及青年营营长,中共枣北县委书记、县大队政委,中共大别山固始县委书记,武汉市党校副校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南局农委办公室主任,广东省文艺创作室主任,湖北省文化局长,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湖北省文联第五届名誉委员,中国作家协会湖北分会第六届顾问,湖北省通俗文学学会名誉会长。1959年开始发表作品。196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平原枪声》(合作)、《破晓记》(合作)、《风扫残云》(合作)、《暗线谍影》(合作)、《歇官亭》,中篇小说《追穷寇》、《小机灵和他的伙伴们》、《烽火红缨》等。

3李晓明

性别: 男
籍贯: 山东淄博
出生日期: 1956-1-1
最高学历: 本科
职称职务: 副教授
博导or硕导: 硕导
所在研究所: 电气工程实验中心
经 历 、论 著、研 究 方 向:
个人详细工作经历:
1974年上山下乡
1975年辛店发电厂工人
1978年山东工业大学学生
1982年山东工业大学教师
2000年山东大学教师
研究领域及研究方向:

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
单片机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主要学术著作:
李晓明著,现代高压电网继电保护原理,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年
李晓明,王葵主编,微机继电保护实用培训教材,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年
李晓明,一种直流系统接地点的探测新方法,发明专利,2004年
①李晓明等,阻抗继电器与距离继电器的特点,继电器,2000年
②李晓明等,直流系统接地点探测新原理,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
③李晓明等,一种探测接地馈线的新装置,继电器,2001年
④李晓明,阻抗继电器与距离继电器分类的补充说明,继电器,2003年2期
⑤李晓明,III段距离保护作为后备保护的性能分析,继电器,2005年15期
⑥张廷,李晓明,工频突变量距离继电器稳态超越的研究 ,继电器,2004年18期
⑦李艳丽,李晓明等,提高DSP芯片数据采集精度的电路设计方法,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1期
⑧李艳丽,李晓明等,一种提高DSP芯片内置A/D转换精度的方法,继电器,2005年2期
⑨周春生,李晓明等,同杆并架双回线故障分析理论与继电保护应用的讨论,电网技术,2004年
10.李晓明,一种新的接地多相补偿阻抗继电器,继电器,1987年1期
11.李晓明,一种具有新判据的接地距离继电器,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988年3期
12.李晓明,分析距离继电器的电势分解法,电力系统自动化,1988年4期
13.李晓明,具有新判据的多相补偿距离继电器,山东工业大学学报,1989年1期
14.李晓明,一种具有新判据的相间距离继电器,继电器,1989年1期
15.李晓明,具有新判据的快速方向继电器,继电器,1992年1期
16.李晓明等,反应单相接地短路与两相段路的距离继电器,继电器,1992年3期
17.李晓明等,两相电流差的特性,电力系统自动化,1994年12期
18.李晓明等,无外接电源静态电流保护装置,继电器,1995年4期
19.李晓明等,电流起动的全阻抗继电器特性,中国电力,1996年5期
20.李晓明等,快速方向保护及模糊数学的应用,继电器,1996年4期
21.李晓明等,新型距离继电器比相电路研究,继电器,1997年2期

⑶ 李晓明的人物简介

性别:男
籍贯:山东淄博
出生日期:1956-1-1
最高学历:本科
职称职务:副教授回,硕导
所在研究答所:电气工程实验中心
个人工作经历:1974年上山下乡,1975年辛店发电厂工人,1978年山东工业大学学生,1982年山东工业大学教师,2000年山东大学教师。
研究领域及研究方向: 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单片机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⑷ 帅哥美女们告诉我刘凤东的资料

http://www.e-law.cn/lawyer/pages/7/36381.html

⑸ 有没有关于李晓明和刘凤东的个人简介

李晓明来,原名李鸿升。自河北省枣强县程杨村人,生于1920年12月。1938年参加了革命工作,并在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区委书记、县委书记、县游击大队政治委员、分区青年救国会主任、青年营营长、旅宣教科长等等。建国以后,先后任武汉市委党校副校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湖北省文化局局长、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艺术局局长等职,从1956年起,开始进行业余文艺创作。1959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他的长篇代表作《平原枪声》(与韩安庆合作),小说出版后,受到读者的欢迎与喜爱,60年代,该小说几乎家喻户晓。1978年,给他修订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了《平原枪声》。1959年,李晓明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65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又一部长篇小说《破晓记》,是描写解放战争期间,游击队战斗生活的。1973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中篇小说《追穷寇》,反映了1950年新区的剿匪斗争。

热点内容
女大学生被男朋友杀害 发布:2025-09-08 03:17:33 浏览:371
研究生送导师礼物合适吗 发布:2025-09-08 03:17:01 浏览:339
青年大学生最新十季特辑答案 发布:2025-09-08 03:16:14 浏览:221
束锋教授南京理工大学 发布:2025-09-08 03:10:30 浏览:546
大学生5月能开学吗 发布:2025-09-08 03:06:16 浏览:646
延边大学考研多少分 发布:2025-09-08 02:58:33 浏览:308
浙江大学博士面试 发布:2025-09-08 02:58:25 浏览:901
西南大学副教授和学生结婚 发布:2025-09-08 02:37:49 浏览:96
大学作弊监考老师说不记名字 发布:2025-09-08 02:25:37 浏览:661
大学有意向和老师做项目 发布:2025-09-08 02:25:33 浏览: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