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研究生选导师流程

研究生选导师流程

发布时间: 2021-01-14 19:19:16

① 考研初试之后,如何选择自己的导师

所谓“选择导师”强调的是选择合适你的导师,关键的要求是你是否能比较明确的把握住自己的研究兴趣。这是你选择导师的参考点,如果对自己的学术兴趣没有清醒的认识,那么,选择也只会是盲目而轻率的。
对于“候选”导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力比较和选择:
1.人品好的导师
研究生阶段,老师的为人必然对你,甚至对社会都会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一个好的导师,一般都很谦虚,尊重学生,给研究生一个很宽松自由的研究氛围,并且很信任你,知道你一直在努力和刻苦工作。这个一般要通过学长才能了解到,当然也可以在跟导师的联系交往中看出来。
2.科研能力强的老师
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形成的,如果导师的科研能力不行,完全靠研究生自己摸索的话,要想在某方面有所建树就会比较困难。另外,报考前应该尽量对导师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有一些了解。看看导师的科研经费是否充足,科研课题是否比较多,是否比较前沿。
3.与自己性格相符的老师
首先要分析自己是什么性格,是主动型、外向型,开朗活泼型的,还是被动型,内向型,沉默少动型的。不同性格的老师有各自行事的风格,喜欢不同类型的学生,而通常你是没有资格要求老师来迁就你的个性的。
4.导师科研方向与自己的兴趣相符
要尽可能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深入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选择那些科研方向与自己兴趣一致的导师。这可以通过导师近期发表的论文以及最近研究的课题来了解。
此外,务必注意以下几点:看自己是喜欢理论还是喜欢实践。如果自己喜欢理论研究,在选择导师时就应该偏向于做理论方面的导师,最好找一个教授级别的老师;而感觉自己适合偏重实践方面,在选择导师时也应有所偏向,最好找工程项目多一些的导师,至于导师级别倒不是很重要。还要看自己今后有没有出国和读博的打算。想出国的话最好选一个有海归背景的导师,想读博的话最好选一个教授级别的导师。如果想毕业后就业,导师选择就相对没那么重要。

② 研究生和导师双向选择方法 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研究生可以选择导师,导师也可以选择研究生。

关于研究生与导师的双向选择延伸:

1、首先由研究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基础、兴趣爱好以及导师的研究方向,填写志愿表,每个研究生可以填1-4个志愿。 学院规定每个导师每年限招3名研究生。其次是导师选择研究生和院学术委员会分配研究生。如果选择某个导师的研究生数不多于3人(第一志愿),则导师没有选择权。不足3人,院学术委员会可能给您分配被其他导师落选的研究生。如果多于3人,则导师可以从中挑选3个自己满意的研究生。


2、研究生在填表之前,通过几种途径了解导师的情况:一是看网上的导师简介,但内容少,了解不深;二是通过高年级的研究生了解导师;三是在前两点的基础上,拜访有意选择的导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表达自己的愿望和兴趣。这时导师也借机对研究生进行全方位的考察。

(2)研究生选导师流程扩展阅读:


毕业生的培养单位,如大专院校、中专学校等,与需方:各用人单位,在一起经过充分协商,提出分专业,分用人单位的毕业生就业方案。学校与用人单位也可相互直接联系,学校向用人单位介绍该校的专业培养、使用方向以及毕业生的具体情况。

毕业生的培养单位(如大专院校、中专学校等)与需方(各用人单位)在一起经过充分协商,提出分专业,分用人单位的毕业生就业方案。学校与用人单位也可相互直接联系,学校向用人单位介绍该校的专业培养、使用方向以及毕业生的具体情况。

而用人单位则向学校介绍本单位的情况、需要毕业生的情况以及具体要求,双方协商落实毕业生就业的供需方案。双向选择是指用人单位通过各种形式与毕业生直接见面洽谈。学校可向毕业生出具推荐函(信),毕业生则可通过多种途径与用人单位直接面谈落实工作单位,确定单位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经学校和地方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同意后,即可形成就业方案。

“双向选择”认为,雇主和雇员之间可以随意进行选择,如果雇员感觉到对企业不满意,就可以提交离职申请,并解除与企业之间的契约关系。这意味着,双方在这种互相找寻的过程中地位几乎是平等的。


参考资料:网络-双向选择

③ 研究生部导师选择的流程是怎样的

硕士生导师遴选流程

一、共性的要求

1. 学术性硕士

导师招学术型硕士主要看中以下几方面:学术能力(或潜力),对学术的兴趣或热情,其它能力(如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学术能力(或潜力)一般需要相关证据(如本科成绩、排名,发表的论文,参加实验室的项目,老师的推荐信)支撑。如网上有一篇对清华教授冯庆玲选学生的访谈。她提到选学生的条件:“一是毕业的大学必须是”211工程“大学;二是前三年学习成绩是前百分之五。”而在论文和项目方面,冯老师接触的学生“多都知道老师比较看重研究能力,所以大二或者大三就进实验室了。” 也有导师把学术潜力说成是“基础”,比如在一篇对中科院空间中心招生办主任张作和老师的访谈中提到“学到知识你要活用。”

对学术的兴趣对能否做出好的研究很重要,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这也为导师所看重。那么导师会以什么方式考查学生对于所包考专业方向的兴趣呢?他可能会问“对这个专业了解多少?”“为什么会选这个方向?”“本科时进过实验室吗,什么时间进的?”

表达能力是比较容易在复试面试时考查的能力。但让这也与研究生的能力相关。因为做好的研究不光需要看文献,做实验,也需要与人讨论交流。必要的时候,需要自己在公开场合展示自己的成果,所以良好的表达能力是加分项。冯老师也提到“有些学生成绩特别好,但是表达能力特别差也不行。”

2. 专业硕士

2009年3月2日,全国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席会年度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要积极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根据我国目前的研究生教育现状,结合国外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经验,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专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专硕的招生培养还需不少调整,远未完善。另外,目前关于专硕的复试面试讨论也不多。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结合专硕的定位,根据有限的经验,做一些分析。

专硕侧重应用。而与应用相关的可以向面试导师展示的方面有:能力方面——工作(或实习)经验,做过(或参与过)的项目;兴趣方面——对应用型任务的兴趣和热情。

二、个性的要求

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与传统的“师徒”关系类似,不同的师傅有不同的风格,对徒弟的要求不会一样,也没有必要一样。那么,如何了解导师的偏好?较好的方式是直接与其沟通,或与他的学生沟通。初试过后通过邮件、电话或当面与未来的导师联系,不是走后门,而是一种主动的表现,通过与导师的沟通了解信息,也可以提前展示一下自己的优势。向未来的师兄师姐打听情况也是不错的方式。

④ 研究生选导师应该考虑哪几方面

首先要了解导师是否有足够的经费。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做科研也是如此,没有足够的经费是十分痛苦的,有时甚至根本无法开展工作。钱并不是越多越好,但选取一个有足够财力的老师是必要的。现代的科研是需要资金支持的,从实验试剂仪器到结果分析测试,都需要花费。资金充裕可以保证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接触到更多更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测试手段,这对以后的工作科研都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要了解导师的课题内容。
许多同学很关心课题内容,可是却不知道如何挑选一个好的课题,通常只是看了看题目觉得很炫,就直接选了,这样带来的往往都是失望。首先要搞清楚导师做的课题是偏理科还是偏工科。同样课题题目或研究方向,从工科角度入手和从理学方面研究是截然不同的。选择工科还是理科对个人发展有深远的影响。通常工科注重效果效益,与工厂、公司、军队等联系紧密,而理科注重创新独特,发表文章多是理科的优点。
再者了解导师的指导风格。
读一个研究生少则两年三年,多则五年六年,而且是青春年少的美好时光,谁也不想在不愉快中渡过。因此在选择进入导师的研究小组之前,最好从各个渠道了解一下导师的风格和这个科研小组的氛围是否与你合拍。
最后了解导师的毕业生去向。
这是一个终极标准。现在毕业生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不完全是但有相当的参考价值。毕业生的去向在一个稳定成熟的研究小组里是比较有传统的。
要了解以上的信息可以通过浏览老师主页,与师兄师姐,老乡等交谈,参观导师实验室,与一些老师长辈甚者导师本人交流等许多手段获得。每种方式都会有有帮助,不能偏信某种方式,综合在一起考虑才是上策。

⑤ 研究生如何选导师,师兄师姐们请进

研究生选导师的方法:
1、看导师愿不愿带你,再好的导师,如果他本人不愿意带你,你再强求也不会有很好的结果,导师不带你可能因为几个因素:
第一,专业不对口,你的本科专业与他想招的不一样。
第二,感觉你不适合跟着他,这是为你好,以免耽误你的前程。
第三,他已经招够人了。
2、看导师的实力强不强,知名导师一般都拥有着很广的人脉关系以及很多项目,跟着他对以后的发展会很有帮助。
3、看导师的为人好不好,有些导师虽然学术成就斐然,但是个人性格、品德可能不太好,这时就要好好想下是不是合适自己。
4、看导师的科研方向是不是符合自己的目标,同一学科会有很多方向,每个导师研究的方向也不同,这时要根据自己希望从事的行业选择研究方向,然后根据研究方向选导师。
5、看导师未来两三年的发展规划,如果在未来的一年或者两年的时间里,导师要去国外进修什么的,那你就瞎了,可能一年都见不了导师几面。
6、看导师的学术水平高不高,在选择导师前,一定要先了解他的专业特长、学术观点等, 这些信息可以再网上搜,也可以去看一些老师发表的论文、书籍等。
注意事项:
在选择导师时需尽可能多的收集导师的信息,不要只看一位导师的信息,说不定会有更合适你的导师。
选好导师之后,就需要跟导师联系了,联系导师时尽量实话实说,不吹嘘,但也不要谦虚,把自己做过什么、可以做什么都让导师清楚,
在联系导师时不要心虚,大胆的去联系就可以,也不必为被导师拒绝而沮丧,继续选择下个合适的导师。

⑥ 研究生和导师双向选择方法,是什么意思

研究生可来以选择源导师,导师也可以选择研究生。首先由研究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基础、兴趣爱好以及导师的研究方向,填写志愿表,每个研究生可以填1-4个志愿。 学院规定每个导师每年限招3名研究生。其次是导师选择研究生和院学术委员会分配研究生。如果选择某个导师的研究生数不多于3人(第一志愿),则导师没有选择权。不足3人,院学术委员会可能给您分配被其他导师落选的研究生。如果多于3人,则导师可以从中挑选3个自己满意的研究生。

热点内容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广州嫖娼被杀 发布:2025-07-26 20:57:47 浏览:598
大学生为买苹果手机 发布:2025-07-26 20:45:46 浏览:923
重庆大学博士招生目录2016 发布:2025-07-26 20:45:29 浏览:177
南京大学图书馆学博士 发布:2025-07-26 20:29:23 浏览:98
北京大学的博士好考吗 发布:2025-07-26 20:28:26 浏览:478
中北大学2016专业录取 发布:2025-07-26 20:27:34 浏览:397
日本大学艺术学部写真教授 发布:2025-07-26 20:20:28 浏览:41
中南大学考研时间 发布:2025-07-26 20:13:54 浏览:584
浙大学子美国创业 发布:2025-07-26 19:55:49 浏览:86
重庆邮电大学何方白教授 发布:2025-07-26 19:45:20 浏览: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