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武汉大学教授唐诗宋词

武汉大学教授唐诗宋词

发布时间: 2021-02-25 16:54:21

Ⅰ 93岁教授激情讲课高呼“唐诗万岁宋词万岁”是怎么回事

近日,一段93岁高龄教授登台讲授律诗对联的视频,在微博、朋友圈大量转发。“三尺讲台,只为传承。虽不能至 ,心向往之!”网友纷纷留言,表达对先生的敬意。

“我没有心脏病,也没有高血压,每月都领退休金,不干点什么,‘一把火’烧了挺可惜的。”一次辅导讲座上,潘鼎坤面对学 生说,“课堂是我一生最快乐、最享受,也是最留恋的地方。只要你们愿意听,我愿意一直讲下去。

Ⅱ 解说唐诗宋词最权威的专家有哪些

鲍鹏山:现为上海开放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毕淑敏:国家一级作家、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权席
陈振裕: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陈毅明:现任厦门市华侨历史学会常务副会长
程遂营: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系教

Ⅲ 武汉大学的四大名嘴是哪四个啊

尚重生、赵林、李工真和李敬一。他们的讲座场场爆满。
四大名嘴之尚重生
1、生平介绍
政治面貌: 无党派人士
所属单位: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教 研 室: 政管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研室
最后学位: 博士;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职 称: 副教授
一级学科: 政治学
二级学科: 政治学其他学科
研究方向: 政治理论
2、同学们眼中的“社会解剖师”:
尚重生,以剖析社会独到深入而闻名,素来有“社会解剖师”的称号,他是一个具有“社会解剖师”美誉的人;一个被称为武汉大学“四大名嘴”之一、被众多学生视为“精神教父”、毕业多年还感激不尽的人;一个笑谈自己在武大留校任教是因为辅导员骗他说给他找个“漂亮女朋友”的人……可以说,他的任何一段经历,都能让校园里的大学生们羡慕不已。此外尚重生老师言辞幽默、犀利、深刻,被誉为武汉大学“四大名嘴”之一,被众多学生视为“精神教父”。他开设的公选课《当代中国社会问题透视》深受同学们的欢迎,走廊和门口都是慕名前来的同学,听众中除了武大学生外,还有很多校外的同学。
3、授课信息:
通识选修课《当代中国社会问题透视》
各类讲座
4、经典语录:
我上课不愿意看PPT,免得我的思想PPT化了。
大学出大师,但“大师化”是规划得出来的吗?我说教三001出五个大师,而102,教室小点就出四个,行不行?
教育就是给国家培养母鸡的。母鸡长大了是会下蛋的。那些培养母鸡的人都活不下去了,母鸡能长得好吗?能生出好的小鸡来吗?连蛋恐怕都下不出来。
“高举老布什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克林顿为首的党中央周围,将美国特色的资本主义社会推向前进!”有人说吗?“高举撒切尔夫人的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布莱尔周围,将英国特色的资本主义社会推向前进!” 有人说吗?有些话我们听习惯了就不觉得它的可笑了。

四大名嘴之赵林
1、生平介绍:
出生日期:1954年11月8日
出 生 地:北京市
工作单位:武汉大学哲学院
职 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职务及兼职: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
全国宗教学学会理事、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中心研究员
研究方向:西方哲学、西方文化
2、“百家讲坛名师”:
他的专业课吸引了很多外院的同学旁听,以至于本专业的学生都没了位置;他曾经5次收到央视的邀请参与“百家讲坛”的录制;他的通识课总是人满为患,全校最大阶梯教室,常常里里外外被挤得水泄不通;他一有什么“新闻”,常会引得武大学子沸腾,珞珈山水、校园广播、茶前饭后,到处都充满了关于他的话题……
他,就是被誉为武大“四大名嘴”之一的哲学学院教授赵林。他说:“想要成为一个真正受到学生热爱的老师,不仅需要渊博的知识和深邃的睿智,还需要高尚的道德情怀和高超的授课艺术。”也许,这就是赵林为人、为师的秘笈。
赵林老师把他成功的秘笈归纳为:天职意识, 这种神圣的天职意识使赵林一直处于一种感动状态,正是这种使命感使得他把三尺讲台视为生命,以自己的学识、良心和激情去面对同学们。学识扎实,十多年来,赵林已出版了10部个人学术著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并和邓晓芒教授合作撰写了《西方哲学史》专业课教材。这些学术上的成绩为其授课提供了扎实的学识基础。激情投入,已毕业的2002级同学任飞说:“赵老师讲得非常投入,除了学生的反应,没有什么能干扰他的课堂。”
3、授课信息:
专业课《西方哲学史》
各类讲座
4、经典语录
一个教师在讲课时如果不能感动自己,他也同样不可能感动学生。
这就是我的讲台,我一直站在这里!
在美丽的珞珈山麓执教二十载,最令我欣慰的是自己在历届学子心中播下的知识种籽,最令我感动的是每学期课程结束时同学们经久不息的掌声。

四大名嘴之李工真
1、生平介绍
李工真,1952年12月28日出生于武汉。历史学博士,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革中老三届(68届初中)毕业生。1970年7月招工回城后在汉口江汉路“南京理发厅”做过8年理发师;恢复高考制度后,于1978年10月考入武汉大学历史学系;1985年7月留校任教;1988-1990年留学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特里尔大学,师从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库尔特迪威尔(Kurt Düwell)教授,专攻德国现代化问题。
2、武汉大学的“活字典”:
李工真教授因学识渊博而被称为“武大活字典”,是武汉大学“四大名嘴”之一(在当年李工真、赵林和易中天号称武汉大学三大名嘴,文史哲各占一个)。在武汉大学,李工真老师的讲座总是场场爆满,总有很多人得站着听。李工真教授还多次应邀前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国内著名高等学府从事讲学活动。
李工真老师给大家的印象是特别真诚直爽,在他的身上,根本看不到传统知识分子那种“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出一片心”的心机。作为历史学研究者,他敢于针砭时弊,侠义直言,体现出了强烈的自由主义色彩。他经常鼓励同学们要讲真话办实事,要有独立思考的意识,不要盲从权威。很多时候,我们都可以看到李老师推着他的专车,和同学们边走边聊的情景。
3、授课信息
各类讲座
4、经典语录
那时候觉得一辈子就这样,出不去了。不过我坚信,是金子,到哪里都发光。即使做理发师,我也要做最好的那一个。
不论从我父亲当初的地位和影响还是我现在的状况来讲,在中国做一个官不是一件难事。也有人给我提供过职位,只要我点头,也就是个官了。可是我父亲对我的期望就是做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我想我做到了。
读书受教育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希望每一个大学生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在大学期间要勇于接受暴风雨,锻炼自己。任何困境里,保持一个平衡的心态,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到最好,同时还要充实自己。是金子,哪里都能发光,是人才,到哪里都能登台。

四大名嘴之李敬一
1、生平介绍:
任教专业 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在职情况:在职
所在院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生年月:1946年11月
籍 贯:中国湖北省蕲春
职 称:博士生导师、教授
学科及研究方向:新闻学与传播学 中国传播史方向
2、“诗意人生”:
李敬一老师的著作有《中国文学史》、《中国传播史》、《中国传播史论》、《壮哉唐诗》、《节目主持概论》、《唐诗宋词名篇精选精讲》、《司马迁》、《休闲唐诗鉴赏辞典》等和合著五十余部。被誉为武汉大学“四大名嘴”之一,曾进入“全国高校最有魅力老师”排行榜前五名。2003年至2005年先后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怎样欣赏中国古典诗词》、《李后主和他的词》、《屈原》、《司马迁》;2008年6月至10月在北京电视台《中华文明大讲堂》主讲《壮哉唐诗》系列专题。
可以说李敬一老师的人生充满了无限诗意。他可以沉醉于古典诗词,细细品味一字一词间的情感,又可以慢慢回味现代流行音乐中的独特韵律。古今中外他信手拈来,诗词歌赋他娓娓道来,课内课外他循循善诱。一个拥有充满诗意人生的老师,在充满诗意的课堂氛围中,讲述这充满诗意的人生哲学。
3、授课信息:
中国传播史研究
新闻道德与新闻法规
中国古代文学
各类讲座
4、经典语录:
其实最重要的信念就是热爱生活,能多站在讲台上一天就要多站一天。作为一个教师始终应该站在第一线,始终应该与同学站在一起。
他这样评价《菊花台》:这是一首最有内涵的歌,也是一首最为含蓄的歌。古有宋玉悲秋,易安咏菊,但多是个人身世之感。而此词的吟叹却给人一种历史厚重。

除了这四位老师之外,还有传授军理知识的陆宝生老师、沿袭礼仪文化的李荣建老师、品味古典诗词的秦平老师等等,同样倍受同学们的青睐!
其实,就如同前面所说的,每一位教师都是用心在授课,他们倾注自己的青春来丰富我们的视野,他们奉献汗水为我们的成功铺路。他们都是名嘴,都是应受到我们尊敬的学者,都是武汉大学所有学生心目中的名师!
李工真老师是历史学院的非常棒的老师,有幸会选他的课程,真的非常博学!

Ⅳ 大学唐诗宋词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注解
1、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回,用来操练答军队或作战。
2、三分国: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
3、石不转:指涨水时,八阵图的石块仍然不动。
4、失吞吴:是吞吴失策的意思。

译文
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著,
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
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
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作者赞颂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建树。三、四句,对刘备吞吴失师,葬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表示惋惜。末句照应开头,三句照应二句;在内容上,既是怀古,又是抒怀,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绝句中别树一格。

Ⅳ 93岁教授再登讲台教律诗对联:别让唐诗宋词在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了一辈子高等数学的退休教师潘鼎坤。本文图片 中青在线
近日,一段93岁高龄教授登台讲授律诗对联的视频,在微博、朋友圈大量转发。“三尺讲台,只为传承。虽不能至 ,心向往之!”网友纷纷留言,表达对先生的敬意。
这段视频里的老教授,就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了一辈子高等数学的退休教师潘鼎坤。
择一事,终一生。1951年从复旦大学数学系毕业,潘鼎坤便与讲台结缘,一站就是60余载。直至90高龄,依然在为大学生做“我爱微积分”等专题讲座。在他的讲述中,枯燥的数学原理变得生动鲜活:他用“以猪寻猪”的故事,让学生理解用已知条件求解未知的奥妙,还会引用李煜的名诗《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解释有限与无限的关系……

这一次,潘教授没有讲自己的专业——高等数学,而是选择“试讲中文对联、诗词中的对称美”。“不能让唐诗宋词这样的好东西在我们手里绝了。”从小念私塾、熟悉诗词格律的他,看到一些出版物上的诗词时,常会皱起眉头,“平仄都不对”。
为了讲好这次课,潘教授认真地准备了好几个月,讲稿写了厚厚一沓。
自嘲“班门弄斧”的他,为自己找了一个强大“后盾”— —《中文大辞典》。他将《中文大辞典》中关于诗词格律的内容进行了“翻译”,用毛笔誊写了绝句、律诗平起式、仄起式的写法, 在可以不严格遵循平仄规律的地方都画上了红圈。
“其实,数学与诗歌具有相似性。”在潘鼎坤看来,数学是表达自然规律的诗歌。数学表达自然规律,诗歌表达人的意志情感,“两者都很抽象,但都表达得十分深刻、准确简洁,而且都强调对称美。”
一身穿了多年的藏蓝色中山装、一只随身携带的放大镜,还有一口略带江浙口音的普通话……5月16日下午,拄着拐杖的潘教授刚走进能容纳百余人的教室,便赢来了热烈掌声。
近两个小时的报告,他始终站在讲台上,从自己的成长历程讲起,带着大家走近唐诗宋词的“平平仄仄”,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他不用麦克风,中间不休息,没喝一口水。四块黑板擦了写、写了又擦。记不清讲稿内容时,他拿起放大镜仔细端详;没有人主持开场,预定时间里,他讲完了全部内容,就如同平常的一次上课下课。

讲座结束,慕名前来的师生围在了老教授身边。他们中,有同样两鬓斑白的老教授,有坐校车从另一个校区赶来的青年学子,还有已经毕业多年的老校友。
“老师的课,传达着浓浓的师者情怀和 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热爱。”一名青年教师告诉记者。
“我没有心脏病,也没有高血压,每月都领退休金,不干点什么,‘一把火’烧了挺可惜的。”一次辅导讲座上,潘鼎坤面对学 生说,“课堂是我一生最快乐、最享受,也是最留恋的地方。只要你们愿意听,我愿意一直讲下去。”

Ⅵ 《唐诗宋词研究》课程主讲老师是谁

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李清照、辛弃疾研究会理事。1999年版2月至2001年2月期间任韩国韩瑞大学客座权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研究。 主要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史哲要籍研读》、《中国古典名著赏析》、《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新时期小说与传统文化》、《金庸小说与传统文化》等课程。

Ⅶ 请问研究唐诗宋词的专家论坛

唐诗的不太清楚,宋词研究是南京师范大学的特色专题,你只要进入南师大的主页专,属然后有个特色研究的专栏,里面就可以找到你想要的任何一首宋词,这个比较权威,以前我们做文献检索作业的时候老师介绍给我们的,唐诗好像也是在哪个大学的,忘记了。

Ⅷ 程郁缀教授能出来讲唐诗宋词吗在百家讲坛,他讲得好

应该不可以,他不需要百家讲坛来提升自己;程郁缀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回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答有《唐诗宋词》、《徐灿词新释集评》等;选注有《历代词选》等;译著有《唐宋词研究》、《日本填词史话》。论文有《储光羲籍贯考辨》、《试论秦观词中的自我意识》、《试论李清照词的意象特色》等。主要讲座有:《古典诗歌赏析与人文素质提升》、《古代交友之道与现代人际关系》、《奋斗人生,完善自我》、《中国古代楹联艺术》等。

Ⅸ 武大四大名嘴

赵林,赵林,男,1954年11月8日生于北京,哲学博士,现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欧美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兼任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全国宗教学学会理事、湖北省哲学史学会理事等职。

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哲学、西方文化和基督教思想史,已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出版《黑格尔的宗教哲学》、《西方宗教文化》、《文明形态论》等个人学术专著和演讲集14部,出版《西方文化概论》、《西方哲学史》(合著)等高校教材2部,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

多年来一直主讲“西方哲学史”、“西方文化概论”等课程,2003年被评为武汉大学首届十大“教学名师”,2006年被评为湖北省“教学名师”,2007年被评为国家教学名师;主讲的专业课程“西方哲学史”2006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主讲的通识课程“西方文化概论”2008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主持的“西方哲学教学团队”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1999年8月被中央电视台聘为第四届国际大专辩论会七位评委之一,2000年8月作为主教练率领武汉大学辩论队在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全国第二届大专辩论会上夺取冠军,2001年8月率武汉大学辩论队代表中国大陆高校参加在新加坡举行的第五届国际大专辩论会并获亚军。武汉大学“四大名嘴”之一。2003年,赵林到央视《百家讲坛》做主讲人。

李工真,1952年12月28日出生于武汉。历史学博士,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革中老三届(68届初中)毕业生。1968年作为“知青”在湖北省公安县插队落户;1970年7月招工回城后在汉口江汉路“南京理发厅”做过8年理发师;恢复高考制度后,于1978年10月考入武汉大学历史学系;1985年7月留校任教;1988-1990年留学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特里尔大学,师从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库尔特迪威尔(Kurt Düwell)教授,专攻德国现代化问题。

戴德铮,男,汉族。武汉大学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出生于1949年10月1日。祖籍河南省西平县。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武汉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毕业;1987年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1975年留校任教,长期从事课堂教学,截止到2003年10月底,公开出版或发表64本(篇)专著、教材、论文。半百丑牛喜好白耒墨地耕宇宙,珞珈园丁乐于扶梁助雏迎朝旦。

尚重生,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副教授。他以剖析社会独到深入而闻名,素来有“社会解剖师”的称号,开设的公选课《当代中国社会问题**》深受同学们的欢迎,走廊和门口都是人,听众中除了武大学生外,还有很多社会上的人都慕名而来。尚重生老师言辞幽默、犀利、深刻,被誉为武汉大学“四大名嘴”之一,被众多学生视为“精神教父”。

其实李敬一、李荣建也有人说是四大名嘴来的,他们的课都好听,不一定非要排个“四大”

Ⅹ 让45岁的易中天黯然离开,武汉大学是成就了易中天,还是埋没了易中天

在某种程度来说,武汉大学既埋没了易中天,又成就了易中天。

易中天在武汉大学从师数十载,将自己的文化知识传播给学生,将美学讲得生动有趣,得到学生们的青睐。易中天在武大开的课程,教室都是爆满。相对于其它老师来讲,能够受到这样的喜欢,内心也会满足。易中天在武大的教学生涯,使他能够在武大占有很大的声望,并且使他声明远扬。

总的来讲,可以说,武汉大学之于易中天,就像萧何之于韩信。但是易中天最后是成功的,无论怎样,武汉大学都是易中天人生中宝贵的经历和财富。其实没有必要纠结于此,只要易中天能够对学术,对社会文化做出一定的贡献,能够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都是好的。

热点内容
外国研究生给导师干杂活吗 发布:2025-09-08 10:10:59 浏览:941
如何做好一名博士生导师 发布:2025-09-08 10:10:16 浏览:104
清华大学生板书 发布:2025-09-08 10:02:55 浏览:24
出柜的大学生 发布:2025-09-08 09:59:01 浏览:410
张程大学生 发布:2025-09-08 09:46:43 浏览:997
海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导师信息 发布:2025-09-08 09:36:09 浏览:580
2017西南大学考研科目 发布:2025-09-08 09:29:03 浏览:493
同济大学建筑学院系主任高教授 发布:2025-09-08 09:28:14 浏览:986
重庆大学教授破格 发布:2025-09-08 09:12:30 浏览:317
我爱我的国大学生 发布:2025-09-08 09:08:50 浏览: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