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赵保丹
⑴ 女子浙大博士毕业后疑因导师骚扰跳楼,事情的真相是什么
真相就是女博士说的那样,他被导师骚扰了,但是校方只回应没有确凿的证据,这件事情到现在都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该导师只是受到了很轻的处罚,为什么近几年总有这种事情发生呢?我觉得就这件事看来有以下三点原因。
一 女博士没有勇气站出来
当受到性骚扰的时候,她处理的方式是选择了隐忍,所以才给了导师更多的机会,直到有一天他终于受不了了,他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母亲和男友,但是迫于压力和对方的势力,母亲和男友也只劝她不要一个人和导师相处,她心里很绝望,没有人支持她,终于当她再也忍受不了这种精神压力的时候,她选择了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情,假如他在事情刚开始的时候,就勇敢地站出来,并且收集证据,那么结局也许就不会是这样了。
⑵ 90后少女博导获阿里百万奖金,她是怎么做到的
这位90后的女博导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做到的,她入选了阿里巴巴达摩院青橙奖,然后直接被阿里巴巴授予了一百万的奖金。成就令人羡慕,笔者同为90后,人家却是不折不扣的人生赢家!
当然这个也是羡慕不来的,毕竟人家的成绩是靠实力赢得的,谁叫笔者当初没有好好读书呢!
最后对于这起事件,大家如何看待,欢迎留言探讨哦。
⑶ 90后少女博导获阿里百万奖金,研究方向是什么
9月9日,今年29岁的浙江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赵保丹收获了一份奖励青年科技学者的大礼,其和另外9位青年科学家一起入选2020年阿里巴巴达摩院青橙奖。10位青年科学家获得达摩院的1000万元奖金。赵保丹的研究方向为新型半导体材料在光电中的应用。
虽然仅有29岁,但她的学术成就已经极为硬核:2019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榜单最年轻的入选者之一。
她以制备简单、成本低廉的新方法突破了钙钛矿LED效率的世界纪录;还利用锡代替铅的手段降低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毒性。三年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5篇,包括Nature Photonics, Nature Electronics, Advanced Materials等领域顶级期刊。作为(共同)作者,在Nature/Science/Cell系列期刊总计发表论文7篇。
(3)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赵保丹扩展阅读
10名青年科技工作者获2020年阿里达摩院青橙奖
9月9日,2020年阿里巴巴达摩院青橙奖获奖名单公布,梁文华等10位青年科技工作者获得达摩院的1000万元奖金。这群平均年龄不足32岁的科研“后浪”收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的鼓励:“你们处在最好的时候,要记得把握机遇。”
青橙奖是阿里巴巴达摩院在2018年发起的公益性评选,面向35岁及以下的中国青年学者,发掘和支持对科技进步有关键推动作用的人物。除了奖金,获奖选手还将得到阿里提供的开放数据、应用场景等全方位科研支持。
2020年青橙奖共收到317份有效申报,并陆续有23位院士、2位图灵奖得主、29位IEEE/ACM Fellow通过撰写推荐信,向达摩院举荐他们心目中的人选。
今年“硬核10人”的科研领域腹地广阔,既有芯片、工控软件、人工智能、材料器件等应用科学,也有基础数学,还有医学大数据等交叉学科。
⑷ 90后少女博导获阿里百万奖金,她获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奖
这名90后的少女博导获得的是阿里青橙奖,据说这名90后的少女博导和另外9位青年科学家入选了2020年阿里巴巴达摩院青橙奖,而这位90后的少女博导也是10个获奖青年科学家里面唯一女性,这10位获奖青年科学家获得了阿里集团达摩院的1,000万奖金。
当然这个也是羡慕不来的,毕竟人家的成绩是靠实力赢得的,谁叫笔者当初没有好好读书呢!
最后对于这起事件,大家如何看待,欢迎留言探讨哦。
⑸ 90后少女博导获阿里百万奖金,她是研究哪一方面的
在最近阿里颁奖会上有十位年轻的科学家获得了百万元的奖金。其中有一位非常的亮眼,那位女生是一位90后,长得非常的秀气他,也成功的拿到了百万元的奖金,他是研究什么的,为什么会这么的厉害?
然后我认为学习就是力量,因为学习,所以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奖金,这也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而且。学习也可以为国家贡献更多的能力,让我们的国家越来越昌盛伟大。最后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们虽然不能成为一颗像他一样的科学家,但是我们可以用自己的一份热心,让中国变得越来越强大,虽然没有哦,这么大的奖励奖金,但是国家对我们的肯定就是我们最大的奖励和最大的荣誉,相信我们一定会让中国越来越好。最后让我们一起加油。
⑹ 90后少女博导获阿里百万奖金,这是怎么做到的
真名90后的少女博导是通过努力做到的,毕竟人家年纪轻轻就是当之无愧的学霸,各种奖项头衔拿到手软,妥妥的人生赢家。
90后少女博导获得的是阿里青橙奖,奖金是直接100万现金,据说这名90后的少女博导和另外9位青年科学家入选了2020年阿里巴巴达摩院青橙奖,而这位90后的少女博导也是10个获奖青年科学家里面唯一女性,这10位获奖青年科学家获得了阿里集团达摩院的1,000万奖金。
当然这个也是羡慕不来的,毕竟人家的成绩是靠实力赢得的,谁叫笔者当初没有好好读书呢!
最后对于这起事件,大家如何看待,欢迎留言探讨哦。
⑺ 女子浙大博士跳楼身亡,生前遭导师性骚扰,有证据吗
伴随着疲惫感的,是晓月开始疑神疑鬼,她告诉毛女士,总觉得学校里的人知道了戴某对她做的那些事,因为每次晓月一走近同学,同学们就不再聊天,好像在避开自己。
2017年3月到8月期间,晓月去日本做访问研究,回国前,晓月在跟母亲的通话中第一次提到“死”的字眼,崩溃大哭,觉得自己难以逃脱戴某的关系圈。毛女士劝女儿,“再有几个月就毕业了,离开戴某的关系圈是自然的事,不要害怕。”随后,2017年9月10日,晓月得知前男友结识新女友,当晚情绪明显异常并产生幻觉,与母亲通话中,问毛女士“为什么你的腿被锯了不告诉我?”
9月12日,晓月在老家一所精神病医院被确诊为轻度抑郁,后因为持续规律服药,晓月病情不断好转,但在2018年6月27日,临近毕业,晓月抑郁症复发。
7月2日,毛女士和丈夫到浙江大学,和女儿一起办了毕业手续,当晚回家后,女儿不敢脱裤子上厕所,说怕戴某过来强奸她。整夜也睡不着觉。几天后,晓月在新乡市一家精神病院确诊为中度抑郁、轻度偏执和焦虑。
毛女士回忆,女儿曾告诉自己,抑郁症复发是因为戴某又说了刺激人的话。当时毛女士以为,离开戴某自然就能正常生活,而直到晓月去世,她才意识到,隐忍没有解决任何问题,他们决定举报戴某曾经的行为。
一开始只是给教育部提交材料,之后与浙大成立的调查组交涉,但当这些方式都没有得到可以确证戴某曾性骚扰过晓月的结论。在调查组也几乎不再回应家属的电话后,今年8月16日,距离晓月去世两年多后,毛女士在微博上实名“曝光”戴某。
毛女士表示,女儿晓月从小乖巧,勤奋,成绩没有低于第二名的;初三那一年,晓月一直是学校第一名。2014年,晓月在浙大获得硕博连读资格,在研究生导师张国平的引荐下,她转为浙大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戴某的开门弟子。
在后来的师弟师妹眼中,师姐晓月有些内向,“安静、话很少,被公认科研能力强”。
和晓月同实验室的学生沈林说,戴某的几个学生中只有晓月会做生物信息分析,个人能力比较突出。如果学术上有问题,后辈们也会找她求助。
戴某,这位36岁就评上教授的年轻老师,与学生们的相处并不愉快。沈林形容他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人。戴某的一位研究生也说,实验上的一些小事没有做好,也会遭到戴某责骂,这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抛开沟通方式,仅就学术指导而言,也有学生觉得戴某算不上合格导师。戴某一位不愿透露具体信息的学生表示,一方面,戴某给学生分配任务后会不停施压,另一方面,却不给学生们系统的指导。“比如说种一颗麦子,他只需要学生学会播种或者浇水,但是整个麦子在成长过程中,什么时候播种、浇水的时候有什么注意事项、什么时候种子容易受损,他不会系统教这些东西。在这个过程中,你只需要把体力工作做完,换句话说,学生是他科研工作中的一个螺丝钉,一个流水线工人”。在这种情况下,戴某指导的研究生,几乎都曾因为论文不达标而延迟毕业。
沈林说,戴某门下有两位博士,除了晓月,另一位博士在博三时转入其他导师门下。还有一位研究生李某,与戴某彻底闹掰,最终在没有戴某指导的情况下毕业。
实际上,晓月因为个人能力突出,是同门中在学术上与戴某关联最多的一个学生。晓月在读博期间发表的两篇重要论文,戴某分别是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沈林也说,戴某最近几年论文的主要合作者就是晓月。
在微博公开曝光戴某之前,毛女士一家人也尝试过其它办法。他们整理了一份与晓月自杀相关的材料发给教育部,2018年8月1日,材料从教育部转到浙江大学。随后,8月的某天,一行四位男士自称是浙江大学的调查组人员,到长垣县见了毛女士及其家人。
2018年10月29日,浙江大学调查组负责人通过电话口头传达了对戴某的初步调查结论——举报信中的具体内容,戴某本人全部否认,没有发现戴某对晓月存在骚扰行为的确凿证据;戴某写给晓月的保证条属实,但无法指向具体的骚扰行为等内容。
毛女士不接受这样的结论,又整理新的材料发给教育部,同时向浙大调查组申请与戴某当面对质。2019年9月22日,浙大调查组人员、戴某以及毛女士一家,在河南郑州见面。但戴某和毛女士家人各执一词,直到最后,也没有互相同意的解释。
实际上,在给教育部发举报信之前,2018年7月25日,毛女士电话联系过戴某并录音,想从戴某口中得到他当年给晓月手写保证条的原因。戴某没有直接回答,次日发微信回复毛女士,手写保证条是因为2017年那篇基因组的论文,他将晓月署名第二作者,晓月不开心。毛女士不相信戴某的说法,因为基因组的论文2017年3月投稿,6月返修,8月才被接收,期间戴某可以在任意时间段修改署名,为什么要在2017年2月手写保证条?
这个疑问,在去年9月的那次见面中又被提出,得到了戴某同样的回复。至于为什么要在保证条中使用“欺侮”二字,戴某回复是笔误,当时没考虑那么多。戴某告诉毛女士家人,“我和晓月互相之间很信任,她是我第一个学生,我肯定对她更好,她闹闹小脾气我也会包容她。”类似的疑问,毛女士还有很多。
毛女士近日在微博曝光戴某后,8月28日下午,浙江大学调查组人员联系毛女士,称学校正在组织复查工作,您(毛女士)如果有新的证据,请及时提供给我们。
⑻ 浙大女博士遭导师骚扰跳楼轻生,母亲发文控诉,后来怎么了
着实是发生了不少研究生跳楼自杀的事情,其中有多起事件都是因为不堪导师的骚扰,才选择轻生,跳楼身亡。
就在9月25日,因为毛女士在网络上发表的一份控诉信,引得浙大女博士坠亡事件再次受到大家关注。
毛女士在信中表示,女儿小蕾的导师戴某曾多次对女儿小蕾进行骚扰,曾经一年中给小蕾打了400个电话,就是因为戴某的长期纠缠骚扰才导致女儿小蕾患上了抑郁症,最终小蕾因为无法忍受戴某的骚扰,选择跳楼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但是因为小蕾并没有实质性的证据,所以没有办法报警,更没有办法让戴某受到应有的惩罚。
另一方面小蕾心里也害怕影响到自己的未来,在百般考虑之下,才没有报警。
可是戴教授的长期骚扰,却让小蕾患上了抑郁症,最终她选择跳楼自杀,离开这个世界,着实是令人心疼。
这些年来,有很多这样的事情都被曝光了,希望这件事情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还毛女士一个公道,不知道大家对此怎么看?
⑼ 女子浙大博士毕业后疑因导师骚扰跳楼,处理结果是什么
一女子浙大博士毕业后疑因导师骚扰跳楼的事情在网上传的沸沸扬扬,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件事情的起因是有一位自称是浙江大学博士生王某蕾的母亲毛女士在微博上发文曝光了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农学系教授戴某在2016至2017期间多次性骚扰自己的女儿,致其精神抑郁跳楼自杀,毛女士在文中指出戴某曾多次对自己的女儿有过性骚扰行为,动手动脚,极其不尊重,在此之后,长期的性骚扰让女儿的思想不堪重负,最终患上了抑郁症,在2018年的七月,王某蕾选择用跳楼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离开了人世。以上这些都是毛女士对戴某性骚扰其女儿的指控,如果事件属实,那么戴某的行为实在是令人发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