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医学院研究生导师
『壹』 我是河南中医学院学中医临床的,打算考新乡医学院的西医临床研究生,想知到那个附属医院的科和导师较好
新乡医学院研究生有没有妇产科的啊
『贰』 怎样写新乡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导师审查意见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包括统招专升本)毕业考试成绩合格,在校表专现良好,就可以获得属学士学位。有的学校要求过大学英语四级。
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所有科目平均分在65~70分以上(不同学校要求不同),毕业论文答辩良好及以上并通过学位英语考试,毕业后可以申请学士学位(有的学校还要求通过学位加试,即本专业主干课加试)。
脱产、业余(函授)的成人教育本科生(包括成人专升本)毕业后符合条件者(一般是在校表现良好、论文良好及以上、所有科目平均分70分以上、补考累计少于四门、通过学位英语考试)可以申请学士学位。
参加各大学的网上远程教育本科(专升本)学习,毕业后符合条件者也可申请学士学位
『叁』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老师待遇怎么样听说很糟糕,是不是真的
是啊!三全待遇糟糕是出了名的!早该倒闭了!垃圾学校!一听待遇把好多人专吓死了!很差劲!怪不得人人都属说三全的领导都太黑了!有些想去三全的都吓的不敢去了!好多在三全呆过的怨气太大!学校不把人当人看!不干人事!千夫所指!
『肆』 想问一下新乡医学院研究生有没有妇产科的导师
一附院有,研二的时候下临床就跟着导师去一附院~妇产就那么一二个导师~~~我研究生今年毕业
『伍』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老师的学历水平如何
学校拥有专任教师882人,其中副高占比43%,硕士及以上占比78%。学校推行“人才强校”战略,外聘高校和行业、企业专家共210人。
『陆』 河南中医学院和新乡医学院相比怎样
两所学校各有各的特点,比较评价好与不好,是和个人的观点和角度不同的,下面介绍一下两所学校的主要区别:
一、学校历史不同
1、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学院一般指河南中医药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河南中医进修学校,1958年9月,河南中医学院成立,2012年,学校成为“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高校,2016年1月26日,教育部批准河南中医学院更名为河南中医药大学,2016年3月10日,河南中医学院正式更名为河南中医药大学 。
2、新乡医学院
学校渊源可追溯到1896年英属加拿大人、医学博士罗维灵在古城卫辉开办的西医诊所,医学教育肇始于1922年惠民医院护士学校。学校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平原省医科学校,此后,学校经历华北第二医士学校、汲县医士学校、汲县卫生学校、新乡专区医学院、汲县医学专科学校等发展阶段。1962年更名为豫北医学专科学校,1982年升格本科,定名新乡医学院。
二、学校规模不同
1、河南中医学院
截止2020年,河南中医药大学有4个校区,占地面积1594.94亩,有教职工1399人,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6000余人 。
2、新乡医学院
截止2020年,学校占地面积1744.58亩,建筑面积125.83万平方米,有教职工12791人,有全日制在校生18500多人。
三、院系设置不同
1、河南中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药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骨伤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护理学院等16个院(部)。
2、新乡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管理学院等21个教学院(部)。
四、学校特色不同
1、河南中医学院
省属普通本科高校、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年)、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年)
、省部共建高校(2011年)、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2020年)。
2、新乡医学院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12年)、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6年)、111计划(2020年)。
五、主要奖项不同
1、河南中医学院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全国师德建设先进单位。
2、新乡医学院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河南综合实力20强领军高校、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河南省文明标兵示范校。
『柒』 新乡医学院研究生复试
淘汰应该不大啊,基本是过线就能上的,除非特殊情况:你太差内劲;或者导师有自己容的熟人要上;或者你选的专业竞争太激烈。他一直是国家线啊,复试线不算高吧。你具体报的哪个专业?考了多少分?英语多少分?今年国家线大概多少?你本科哪个学校的?
『捌』 新乡医学院药学院的学院教授博士
闫福林,男,1957年出生,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药学院常务副院长。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重点学科“药物化
学”学科带头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全国优秀教师,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新乡市劳动模范、新乡医学院教学名师。
1982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药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鉴定和天然药物的研发。承担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4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25篇,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主编教材和著作4部。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药学教育研究会理事,河南省保健品协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审评专家。
白素平,女,1965年出生,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药学院副院长。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天然药物化学》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主要成员。河南省优秀教师。
198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2011-2012年,美国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博士后。
主要从事药物化学和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生物活性成分的发现、结构修饰、合成及构效关系、作用靶点及作用机理的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1项,河南省科技厅项目2项,河南省教育厅项目1项,新乡市科技局项目1项。通过河南省科技厅成果鉴定3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发表科研论文47篇,其中SCI收录22篇。
新乡市红旗区政协委员、新乡医学院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
刘巨源,男,1956年出生,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文明教师,新乡医学院教学名师,新乡市劳动模范。先后获得校级优秀共产党员、三育人先进个人和育人楷模等荣誉。
1983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获医学学士学位。从事药理学教学与科研工作30年。河南省重点学科“药理学”学科带头人、省级精品课程《药理学》课程负责人、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肺间质纤维化的病理生理及药物治疗研究。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4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副主编学术专著和教材10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先后获得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河南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河南省教育厅教育教学应用技术成果5项。
中国药理学会理事、中国药学教育研究会理事、河南省药理学会常务理事。
孙祥德,男,1963年出生,教授,硕士生导师。药物分析学教研室主任。新乡医学院师德师风先进个人。
1983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主讲本科生《药物分析》、《现代色谱分析》、《体内药物分析》和研究生《分离与色谱技术》等课程。
研究方向为药物色谱分析和光谱分析。先后承担省、厅、校级科研课题10余项,目前承担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项,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5部。
房立真,男,1973年出生,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药物化学教研室主任。获得新乡医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1993年毕业于洛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化学专业;2003年,毕业于延边大学有机合成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获理学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药物化学和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天然药物化学》省级精品课程,“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主要成员之一。
主要研究方向为天然药物合成和构效关系。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计划课题1项, 2012年获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已发表学术论文23篇,其中SCI收录17篇。
赵 营,女,1974年出生,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厅高校学术技术带头人。1997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临床专业专业,获硕士学位;2008.12-2011.1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McLean医院进行单胺转运体调控研究和PD发病机制研究。2011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专业,获药理学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为神经精神临床药理学。多年来,从事膜转运蛋白研究,致力于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研究。掌握了遗传学、表观遗传学研究方法和转运体功能研究方法。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河南省精神病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发表论文15篇,SCI收录12篇。
吕洁丽,女,1980年出生,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优秀教师。
2002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中药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药物化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天然产物的分离、结构鉴定及中草药的品质评价。曾参与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面上及青年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标准制定等项目的研究。
研究方向为中药资源化学与质量分析。目前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1项;新乡医学院省级重点学科开放课题1项;参与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课题1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
贾岩龙,男,1977年出生,副教授,博士, 药理学教研室副主任。
2001年毕业于郑州大学药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郑州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肿瘤学专业肿瘤生物工程方向,获医学博士学位。药理学省级重点学科肿瘤药理学方向学术带头人。
主要从事肿瘤与生物工程和肿瘤药理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先后参加了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教育部“十五”、“ 211”工程重点学科“肿瘤与生物工程”等项目的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篇。获2010年河南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1年获得河南省首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河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委员,河南省药理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
徐 萍,女,1979年出生,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
2004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获中药学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获中药学博士学位。2009年9月至2010年7月在军事医学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
参与国家科技部十二五计划“重大新药创制”项目1项;国家十一五重点支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十五重大科技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
目前主持承担新乡医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课题1项、省教育厅课题1项。
主要从事中药抗辐射新药研发的研究。获河南省医学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篇,其中第一作者SCI论文4篇(IJRB 影响因子2.275)。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授权2项。
吴 娇,女,1978年出生,博士,讲师。
2001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生物技术专业,获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院植物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4年—2011年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生物技术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2011年毕业于海南大学种质资源学专业,获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中药学的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药用植物资源化学与质量分析。
主持完成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完成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和十一五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获国家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33篇,其中SCI收录14篇。获国家发明专利9项。出版著作3部。
刘 巍,男,1979年出生,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任药学院科研秘书。
目前从事荧光化学探针方向的研究。
赵 杰,女,1982年出生,博士,讲师。
2006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有机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
主讲本科生《天然药物化学》和研究生《高等有机化学》等课程。
主要研究方向为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和结构修饰。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它项目的研究,发表SCI论文6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
闫建伟,男,1979年出生,博士,讲师。
2003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化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药物化学和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发展新颖的反应方法学构建结构多样性的类药性结构骨架,通过对化合物库的高通量筛选寻找新的先导化合物;活性天然产物骨架的结构修饰及构效关系研究。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发表SCI论文6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
阎玺庆,男,1971年出生,博士后,讲师。
1992年毕业于开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专业;200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特种功能材料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无机化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复合材料纳米摩擦学性能研究;2006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现代药剂专业,获医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纳米肝靶向制剂研究;同年,进入清华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从事多肽类药物微米制剂的研发.
2009年3月至6月,在扬子江药业集团从事药品研发工作。
完成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深圳市科信局基金项目1项。
主要从事药用高分子材料修饰及脑靶向研究。目前主持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合作课题1项,新乡市科技局基金1项,学校教改课题1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1篇。
黄 锋,男,1977年出生,博士后、讲师。
2000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理学博士学位,2010年从汕头大学医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出站。
主要从事药理学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肿瘤药理学、心血管药理学。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国内外公开刊物发表论著10余篇,被SCI收录6篇。参与申报国家发明专利5项。
刘瑞丽,女,1975年出生,博士,讲师。
1999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 2007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理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药理学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药理学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神经药理学。曾参加国家杰出青年基金、“973计划”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研究工作。获省级科研鉴定2项,成果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项。参编著作2部。
孙彭利,男,1972年出生,博士,讲师。
1993年毕业于苏州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有机化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获药物化学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药物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药物分子的设计与合成。承担及参与课题4项,发表科研及教育论文10余篇,参与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授权4项。
宋 宇,男,1979年出生,博士,讲师。
1999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2010年获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神经药理学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药理学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神经药理学,主要从事胶质细胞在神经退行性病变中的作用及机制和.神经退行性病变中针对胶质细胞的新药筛选的研究。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基金1项,发表论文12篇,其中SCI收录4篇。
张来宾,男,1979年出生,博士,讲师。
2002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获中药学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药学院,获生药学博士学位。2008年9月至2009年7月在浙江大学化学系作为访问学者从事研究,从事多糖化学及逆流色谱研究。
承担《天然药物化学》、《中医药学概论》、《药用植物与生药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研究方向为中药及天然药物化学,主要从事中药及天然药物生物活性成分和中药质量评价研究。参与国家自然基金1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7篇,发表在Journal of Natural Procts、Chromatographia等杂志上。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
宋宏林,男,1977年出生,博士,讲师。
2003年毕业于锦州医学院临床药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锦州医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药剂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药剂学教学科研工作。主讲本科生《工业药剂学》、《药剂学》、《生物制药工艺学》等课程
从事药物新剂型的研究。研究方向:缓控释制剂和微粒制剂、注射给药系统、中药有效成分色谱分析及质量标准。
标题: 关键字: 文章分类: 所有类型公告通知图片招生就业其他
『玖』 新乡医学院一附院张新中导师的研究生有几个
5,6个吧
『拾』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独立学院)到底真的是和新乡医学院老师一样吗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是独立学院,其老师不是新乡医学院的老师,三全学院有独立的校区,不在新乡医学院的校区内。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专任教师1318人。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占比31%,研究生学位人员占比42%。学校推行“人才强校”战略,外聘高校和行业、企业专家共260人。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分别位于新乡市区和平原示范区。新乡校区是新乡市的花园单位,平原校区建设项目被列为省重点建设项目,两校区共占地1891亩,校舍总建筑面积为64.8万㎡,实验室共42类241间,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亿元。
(10)新乡医学院研究生导师扩展阅读: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先后与驼人集团、安图生物等近百家优质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翔宇医疗共建康复医疗研发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开展康复医疗设备及技术研发与转移,获2016年度河南省校区合作奖励补助资金100万,推动校企合作向产教融合转变,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技术创新;
开展“驼人班”、“翔宇班”等8个跨专业编成和联合培养订单班,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功能,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按专业集群组建光明眼科学院、口腔技术学院、康复医学院3个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