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华教授
1. 华南农业大学与浙江农林大学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个人认为华南农业大学抄与浙江农林大学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都只是一般,但论学校的名气与综合实力而言,华南农业大学无论是在全国范围内还是在广东省范围内都要远超浙江农林大学。
个人认为,如果你打算将来毕业之后在珠三角地区(尤其是广州、深圳)就业,当然首选华南农业大学,如果是打算将来在长三角地区就业,就选浙江农林大学。如果是在其他地区就业,就选华南农业大学,毕竟就全国范围内而言,华南农业大学还是较浙江农林大学强。
2. 想了解浙江农林大学师资力量和专业情况,求解答
浙农大的话,无疑是农业类专业的师资力量最强最好,其中的林学专业是比较好的,其他的诸如园艺,植物保护,园林等也是不错的,可以跟据自身兴趣选择。
3. 浙江农林大学 怎么样 在浙江临安的
学校环境抄很好,很大,比下沙袭所有的大学都要大。浙江出了浙大紫荆港外,我们学校是最漂亮的。至于这个学校好不好,要看你和什么大学比较。我们学校学术氛围很好,但是太偏了,在临安,临安经济条件不怎么好,周围也就我们一所大学,感觉有点封闭了。还有你弟弟另外想上的是什么大学?说出来,我好对比下,更客观的说。
4. 浙江农林大学教师待遇如何
看你是什么专业,什么职称和文凭。最好的可以拿到一套130平的房子外加20万安家费、100万科研启动金,10多万年薪。有的什么待遇也没有,且只有4万一年收入。
5. 浙江农林大学通讯录
什么通讯录?
6. 浙江农林大学的杰出校友
李春阳:1967年2月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市,1989年在浙江农林大学获学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王传宽:1983年获浙江农林大学林学学士。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研究所所长、国家科技部野外观测网站 -帽儿山生态定位站站长。
滕元新:2005年,浙江农林大学优秀校友,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林学院研究员。
李金昌:诸暨人,1984年毕业于浙江农林大学。现任诸暨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
金川:研究员,浙江永嘉人。1985年毕业于浙江农林大学经济林系经济林专业。现任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所长,浙江省青年科技专家协会理事,《浙江省亚热带作物通讯》主编。
廖永平:男,工程师,浙江云和人。1984年毕业于浙江农林大学林学系林学专业。2006年被评为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郑勇平:男,教授级高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浙江开化人。1981年毕业于浙江农林大学林学系林学专业后留校任教。2000年创办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林霞:女,副研究员,浙江台州临海人。1993年毕业于浙江农林大学林学系经济林专业。现为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花卉开发中心主任,2006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王宗标:男,浙江松阳人。1999年毕业于浙江农林大学经济林专业。现任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花卉销售中心副总经理。
周国模:1961年4月生,汉族,浙江诸暨人,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浙江农林大学林学专业,留校任教;1984年考入北京林业大学森林经理专业,1987年获农学硕士学位。
程渭山:浙江省农业厅厅长,现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陈铁雄:浙江省林业厅厅长,现任浙江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厅长
傅宾领: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院长
方伟:浙江农林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
张立钦:浙江农林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
蓝晓光:浙江省林业厅总工程师、浙江省政协第十届委员会委员
潘孝政:乐清市人民政府 市长
周维亮:浙江省委副秘书长、省信访局局长
张国斌: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
陈新华:杭州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7. 浙江农林大学工程学院的学院概况
学院设有木材科学与工程、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6个本科专业及室内与家具设计等专业方向,其中木材科学与工程为浙江省重点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学院拥有林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工程、林产化学加工工程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现有教职工100名,专任教师82名,由我国木材领域领军人物张齐生院士领衔,教授14名,副教授19名,浙江省“151”人才7人,博士28名、硕士36名。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具有学科交叉优势,同时吸引了30多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加盟。截至2010年3月,在校本科生1892人,硕士研究生39人。
学院一贯重视教学与科研工作,注重对学生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拥有林工科技楼、9号学院楼及木材工程、金属工艺学等教学科研基础设施,仪器设备总值3100万元。建有15个校外教学科研实习基地、3个省级社会实践基地,11个校内创新基地。设有金田豪迈、升华云峰、德华木业、金鹭、富得利、上海捷成、浙江太克等奖学金7项。近五年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1%以上。学院注重开门办学,2001年以来同加拿大ARC、日本生存圈研究所等世界知名院所开展合作研究,与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进行“2+2”培养模式的合作办学。现有研究所、专业实验室、试验基地33个。近五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74项,总经费5190万元;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浙江省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二、三等奖3项,国家发明专利43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
8. 浙江农林大学发展景况
在浙江省处于第十名左右,这几年由老牌林业大学向农业林业类综合大学转型,农科实力在提高。
校园环境非常棒,华东地区也算一流。
全国知名度不高,但目前正在创建国内知名的生态创业大学。
9. 浙江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的学院主要领导
包志毅,教授,博士。1964年生,浙江东阳人。浙江林学院园林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1993年获博士学位。浙江省“151”人才。在清华大学景观学系教授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课程(2006-2007)。曾任杭州植物园副主任、浙江大学园艺系副主任和园林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兼任高等院校园林专业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园艺学会栽培植物命名与国际登录委员会委员,浙江省花卉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浙江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风景园林学会常务理事,杭州市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现代园林》副主编,《风景园林》编委等职。 主要从事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园林植物资源和花卉苗木产业化等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已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0余人。主持或参加各类科研课题20余项。主持中国花卉博览会 “之园”设计获得金奖(2001)。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4篇,主编参编著作10余本,主译《世界园林乔灌木》巨著,具有广泛影响。获浙江大学先进工作者(2001)和优秀教师(2004)称号。
马军山,1963年生,博士,教授。现任浙江林学院园林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工作)、副院长,园林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园林规划设计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风景园林学会常务理事,《浙江园林》编委。 1984年毕业于浙江林学院,获农学士学位;2000年和2004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园林规划设计学科,分获工学硕士与博士学位。先后主持省级科研项目5项,出版著作2部,发表论文30余篇。应邀参加《国际公园与娱乐(IFPLA)》、《中日韩园林研讨》、《IFLA东区会议》等国际会议4次。已主持完成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项目50余项。
林夏珍,1965年7月出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园林学院副院长,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方向负责人。2003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博士研究生,获农学博士学位。2004年去荷兰瓦赫宁根大学作访问学者。目前主要从事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栽培与应用,野生花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及开发利用。近年来,主持及参与省部级《珍贵树种容器苗快速成型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浙江省特色野生花卉的开发利用》、《浙江优良乡土植物选育及快繁技术研究》、《新农村园林产业培育技术与应用》等研究项目多项。在国内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一部。承担研究生及本科生的园林植物栽培与管理、插花艺术及理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粱立军,硕士,副教授,现任园林学院党总支副书记。1972年出生,陕西西安人。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环境科学专业硕士学位。2000年进入浙江林学院任教,从事园林植物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和风景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2003年4月作为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入驻温州市泰顺县开展科技扶贫工作,2004年被评为浙江省优秀科技特派员。2000年以来,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7项,主要包括 “浙南乡土树种开发及产业化”、 “浙南乡土树种开发及产业化推广示范”、“名优园林植物引种、快繁与产业化”、“杭州市风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建”、“生态景观林景观功能生成机理与结构匹配规律定量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