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副教授张泉
Ⅰ “不负如来不负卿”这句是出自哪里的
“不负如来不负卿”这句是出自仓央嘉措的《六世达赖》。
全诗如下:
美人不是母胎生, 应是桃花树长成,
已恨桃花容易落, 落花比汝尚多情。
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目前,
若将此心以学道, 即生成佛有何难?
结尽同心缔尽缘, 此生虽短意缠绵,
(1)南开大学副教授张泉扩展阅读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自从《见与不见》与《最好不相见》两首诗大范围传播后,作为网传作者的仓央嘉措也随之大火。
然而,经考证,电影中出现的两首诗皆非出自仓央嘉措之手,前者是当代诗人扎西拉姆·多多的作品,后者只有几句是仓央嘉措写的,被人逐渐演绎成长诗。仓央嘉措几乎从未写过长诗,而且只用藏文写诗。依藏文格律大多是六言四句,极少六言六句。
在西藏历史上,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确是个伟大的诗人。藏族人念的最多的是六字真言,唱的最多的就是仓央嘉措的情歌。
仓央嘉措的生平至今没有发现任何可靠记载,与他同时代的西藏“第巴”(藏王)桑结嘉措曾写有一部《六世达赖喇嘛传》,记载了仓央嘉措从出生一直到在布达拉宫坐床的经历。
当时政治斗争错综复杂,这部传记没有完成,已经完成的部分从史学研究的角度看也不完全可信。六世达赖圆寂后,阿拉善的蒙古族喇嘛阿旺多吉又写了一部《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秘传》。
说仓央嘉措24岁时没有病逝于押解途中,而是逃到阿拉善,隐姓埋名,在蒙藏各地继续修行传法。这更有可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非历史的真相。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仓央嘉措是清廷、藏地、蒙古三方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也是历代达赖中最有“人情味”的一个。
从他留下的情诗来看,他是个有灵气的诗人,真诚的恋人,也是个不守清规戒律的小和尚。他的一生是难以捉摸的传奇,三百多年来吸引了无数人去探秘追寻。
Ⅱ 津南玩闹有谁
『天津』 [九河入海] 传说中年代以来天津市各个区县玩闹的名单
来源: 周刚的日志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后,将他的儿子们分封为王,驻守在全国各地。其四子朱棣被封为燕王,驻守于北平,就是现在的北京。朱元璋去世后,传位给他的长孙朱允。朱棣为与朱允争夺皇位,发动了
中国历史上的“靖难之役”。一三九九年,燕王朱棣率军南下,从天津三岔口渡河袭取沧州,于1402年攻入当时明朝首都南京,登上了天子宝座。朱棣登基后,对他争夺天下时经过的三岔河口十分赞赏
,认为是块风水宝地,叫群臣献名。最后,朱棣选中“天津”二字,意为“天子渡津之地”,天津由此得名。不久,朱棣迁都北京,天津便成了京城的门户,军事地位日益重要。明朝永乐二年(公元一
四○四年),在天津设卫,“卫”是明朝的一种军事建制,天津共设三卫,驻军一点六万多人。于是,人们又把天津叫做天津卫。设卫就要筑城,天津作为一个完整意义的城市历史由此而开始。
天津地区的人口主要是六百多年前燕王扫北移民而成,民风强悍,敢打敢闹,崇拜勇者。到了清代,漕运发达,青帮、红帮在此立足发展为争地盘而生混混儿一族,虽有民愤但他们浑不畏死的
哏劲,也为人称道,其突出着为李金铙二次折腿,后又有刘广海、袁文会。后者勾结日本人残害国人为人不齿,到了建国后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有了玩儿闹的雏型,政治见解不同,要用武力解决,从政见
不同到私人恩怨都要在武斗后才能见输赢,后来随着要文斗不要武斗派别间的武斗渐渐平息,可是一帮整天习拳练武准备武斗的青年能平静的下来?
打达闹闹这就是玩闹的由来,那时打架比较规矩,不管对方有多少人都要单挑,人多的一方还要问对方是玩拳。玩脚由对方挑,后来就不规矩了,手上有了金属零碎,身上有了家伙‘火枪、刀’。
那时每个区都有几个NB的人物,成为青少年崇拜的偶像,带起来一拨儿又一拨儿的小玩儿闹。市内六区中的红桥、河北、河东、河西等几个区因为靠近运河、海河,过去码头多、脚行多所以混混儿、苦
力多住这一带。因为家长不怕事,所以玩闹特多。和平区地处繁华地带,购物、影院多挎圈子、搭伴的多。南开区是以河北省、山东省和近县移民组成,人员杂,五行八做,什么人都有、争强好斗,适
者生存,留给后代的打闹、争斗。
“玩闹”这个词是天津地区对地痞的一种叫法,区别与黑社会。
第一:他们不是以打架为生。他们只是以打架为一种取乐的方式。
第二:他们没有“黑社会”形成的三种条件(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强大的地方保护伞,复杂的社会关系)。
他们一般是“散兵作战”,形成不了复杂的社会关系。当然,如果成为黑社会性质的话,他们就叫“大耍”了。
什么叫玩闹?玩闹和狗烂有很大的区别!
玩闹会穿着LV 而不是穿假的。
玩闹会开着10多万的车,而不是夏利。
玩闹不会天天喊口号:今天打这个明天打那个。
玩闹会有正当的来钱道,而不象狗烂靠切锅过日子。
玩闹不会让自己的娘们去坐台而是让自己的娘们过人上人的生活。
玩闹不会带大金链子显自己多有钱,而会带一块名表证明自己的身份。
金钱社会,玩闹也是一种职业,但是不要做狗烂。
俗话说:穷河东 富河西 砸锅卖铁红桥区 南开美 乱河北 漂亮女在和平追……
不管怎么样,我将为你打造天津地区最完整的玩闹名单。
以下人名最好用天津话来读,那样才能有味道……
河西: 张得友(70年代的前辈了,已经死了)严谨 旗帜 房程义(前辈型的人物)
刘横瞒 刘横占 刘横顺(刘氏三兄弟)
鬼子六 小密 蒋三友 东德子 西德子 老杰明 黄六 刘华
腊三 海平 王敬 杨换容 费红翔 老地主 大白力 于二宝 孙长海
马大宝 马二宝 凤林 二白力 瞎王建(有人说是河东的)
杨磊 长勇 熊三 迎春(此人属于元老级的人物了,现在将近50岁了) 韩胖子
黑刚 黑明(刘连明)宝来 张军(属于尖山的,82年生人)
苏玉良 白蛋
刘振月 赵春发 宝龙 景洪升 小生子 国行 雷梆子
三虎 四流氓 德勇 培海 英杰 李昆 张盼(西南楼的,82年生人) 刑老五
红桥:高德春 大生子(70年代的人物) 七鼻子(死了)哑巴成子 大林子
蔡洪进 刘何意 鱼四儿(40多岁,已经死了)
李光亮 狗辣子 狗求子 江红涛 (70年代的人物)
钱坤明(是1950出生的,他是以前的天津最早的,1990年叫公安枪毙)
德起 德翼 德志
文格 文意 文领(是前辈了)
黄华秋(西于庄的,此人也是NB的人物,他打人真的太狠了,把一河东大旗眼挖下来还把手给砍了,后来在南方犯案把
人打死了。有人说判了死缓,也有说被公安凿了)
二瘸子 迈炮 小江 (张文杰) 醉杰子 杨立春 大义
泡泡 老虎 广蔺 老白毛 四小虎
杨路文 杨露军 大北京 小北京 老地主 知强 四猴子 鸡粑粑 少爷 老富 瞎铁锁
朱金山 二军 旷老二 小老 大运 二胖 三卫
大四辈 小四辈(我曾经在我们学校附近看见过一家羊肉馆叫四辈羊肉馆,不知道是真四辈还是崇拜他们的人开的)
于五 吴四 言三 鲍德水 单杰 李运(西于庄的,目前传说中30岁以下NB的人物)地邻儿 大狗子
南开: 大红旗(白玉斌,也有叫白红旗的,和刘斌、张宏来、华子、五子、大老二都属于70年代的人物 )
王建(白红旗的手下)
海鹰 老黄毛(萧国爱) 老球子 瞎八 石国宝(死了,有人说是河北的)
陈国梁 范做风 五群 陈愣子 小没(小霉)
小霸王 老臭虫 回子刚 虎辰 郭老七
老香宝 刘柱 王平 任意 财迷三 笆篱六
瓜子 强子 二长喜 二发
大曾 王奎 春雷 齐政
大生(张贵生) 二生 铁强 毛强 闫老四 慧鹏 老嘎鱼
二老道 会五 老日本 白七 长林
狗盛(密云路的,84年生人)大鸟高飞 李悦 磕巴张伟林家伟大勇于超刘颖
西市大街洋洋(胡洋)由建 神经旺旺(胡旺) 西市大街二子 雅安道田磊
刘弈毛伟 罗晓磊 马楠 大国毛儿三生大海大庆 雪飞
还有天拖南的二多 密云路的刘文旭 (这两个是目前比较大耍的人物)
五龙三凤(都是男的,年龄在30岁以下,河东的大饼、二子、狗六,红桥的狗子,南开的小虎、大傻、张森 、黑老四、
老黑,都是他们一派的。当初在西青把一个叫三顺的人给砍了,这样起来的。)
南开最乱的几个地方是:王顶堤 密云路 白堤路
和平: 球哥 二哥 陈嘎子 大龙(杨望龙,在贵阳路混,84年生人)
老三(三梆子,这个人物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和平老三”,前辈型的人物)
霍之龙 小于 老狼 葛昂 万明虎 宋金刚 简其粱
白山 武中员 牛牛 佳佳 哼哼(在南市混,84年生人)
宋波 武楠 武天 武明 金柱
绿宝石 小诸葛 宋大维
老胜 郑二 小黑 王国林
孟照静 钢柱 铁柱 绿宝石
河东:
中山门
二旭(83年生人) 大猪 大怪 大黑 穆瑞 刀疤磊(目前传说中大耍的人物)
高磊 黄林 迟旭 陈栋 小豹阎安 二东 童童 一北 陈刚 猫头鹰 李学砚 二龙
苏心明 苏心亮 郑楠 石文 天狼 徐洋 罗宵 蔡永生 二子 毛毛(传说是个女的) 弓磊 日本 大意
大震 大庆 梆子 李学龙 张冉 徐林 李洋 海涛 王猛 棉裤 吕布(25岁左右,成植物人了) 刺刺
太子 高嵩 朱春皓 龙龙 杨波 何军 杨明 于红 郑辉 刘洋 宁辉 王辰 单云飞 李刚
李宁(也叫‘小李宁’,也有说属于万新村一带的)
李伟 小光 吕超 付萌 马瑞 牛牛 赵瑞 马超 李浩 王少博 吕智超 马勇伟 杜鹏 无敌
瞎杨建 大棍
老洪 大龙 二东
复兴庄:老六 迷糊 大辉 小生子 杰子 瞎义子 大鼻川子 金权 海宾 老蛋子 瞎九 八脚 电林 山东
高地 岳其 明辉 苏阳
万隆:神经(85年生人,被二子捅过,不是中山门的那个,是万新村的)
王斯 李四(王斯和李四是神精的大哥)
李震(现在进去了,他爸爸是李四,大哥是神经)
塘口:边海龙(已经隐退) 张玉龙
向阳楼:瘸宝强(朱宝强)
万新村:
王小水纪九昌(这两位是前辈了)
老来子宫意(前辈型的人物,是大龙和二子的父亲)
红生地雷麻三二驴三蛋子
大庆 李海结 郑玉玺 大刘磊 张折
赵阳 方伟 赵平 孙悦 孙琪 乃西 小张磊 刘决 王松 岳虎 马国政 大刘伟 李秋跃
李彬 冯亮 黄刚 大飞 王鑫
大小强 柱子 赵旭 楞子 焦丽凯 肖震海 刘浩雨 鲁佳 常龙 周明 李久亮 雅楠 朱建超
范鹏 刘玉柱 刘柄旋 邓崇旭 杨旭 神超 王鑫 任刚
大龙 二子(这两个人是亲兄弟,他们的父亲是宫意,在万新村也很著名)
李宝金 张玉龙(小白龙)王珂 张文
赵福驹 汪家乐
杨瑞 樊旭楠 赵宝棋 郭洋洋
刘帆(传说被李根的人通缉……最近比较耍的小人物) 三立 亮亮 牛牛 韩磊 徐超 大生 单福路
郑兆彬 于翔 李江龙 王大鹏 大欣 任宾
来一些女的:仝雪 王艾丽 董琳 田玉婷 媛媛 孟雪 赵霜 沈笑 王荣娜 袁伟 刘美
福东里:郭翔 明辉 亮亮 振兴 张金明 于振兴 胡军 王鹏 大眼 哈巴 杜明 瞎王建 大嘴
P.S:看来福东里都出大耍……在这里,我怀念我一个同学,家住福东里,他姓郑,是郑庄子的人。他是我大学的下铺,
不是大耍,也不是玩闹,但也是个人物,感觉河东区人才汲汲。
万辛庄:康健 王岩磊 大强 虎子 马涛 大猫 蛋蛋 李亚冰 二宝 康福
刘凯 崔岩 王喜 赵凯 焦立凯 大宝 李磊 大桥 老黑 王翔 毛虎 杨宏 黄振 王磊 刘伟
大直沽:付小春(在河东很著名,四十多岁,大哥级人物)
葛楠 安泽 崔凯 二龙 马一凯 唐克杰 邓云翔 马小手 丁坡 刘强 大树 储君 田旭 大宝
老大 老二 桥桥 田伯瑞 齐磊 秘书 大桃 小棒子 安哲
复兴庄: 四辈 苏洋 李乐 周磊 小宝(张宝) 胡军 岳琪 周正
二号桥: 大陈鑫 赵明 大涛 郭翔 小陈鑫 广浩 李根
大桥道: 米根 麻弟(进去了,判了15年) 小王楠 大岭 刘寅 冯军 蒋楠 老九
郑庄子: 小猪 贝宁 朱磊 杨键 郑康龙 刘震远 张磊 张腾 二子 李鑫
以下人物不分地点:
卷毛老七 粱素伦 黄老二 杜晓辉 杜晓光
小赖赖(小老牛是他的弟弟) 花五 白项龙 马五 马六 瞎锥子 撵四 大老四 二老美 神经泉
二驴 军旗 小白旗 白四 老头 大裴 二裴 三裴 黑老二 对儿九(九伯,80年代传奇人物)
马勺 回大眼 苏眼子 瞎扬厉 杨精力 学制 白猴 老宝川 双喜 严宝珠
小大强 三矬子 左学文 老咪咪 董辉 高地 人棍 狗六
老七 范小庄 大辉 刘博 红帽 刚强 国强
大老虎 陈五洋 红生
河东隐藏人物:大烟碟、撒旦、花裤头、老棉花、搓澡六、气门芯、臭裤裆、五棉猴、
大立柜、头套老五、小马扎、古立特、小鸡精、修车三哥、二挂历、四蛾子、老苍蝇、
老姑父、小眼泪、二秃灯、二吨半、黑嘴唇、鼻登噶 、巴巴渣、小尿桶
王串场紫盖子 中山门老尿 宾西王道长 大直沽洋洋 万新村鸽子冬
王串场眼子 唐口倒裂刺 唐口土簸荠 唐口二头陀 黑桃A
(这些隐藏人物都是80年代比较著名的,基本上都被严打了,所以对现在的年轻人都很陌生)
河北: 二哥 小钢柱
大钢柱 (公认的河北三黑势力,这几年一直干拆迁,很有钱,他的小兄弟在河北都有一号,有个闺女,今年17、8吧)
王长河(40多岁,河北区的地中海洗浴就是他的,虽说玩闹但是也是河北区人大代表,卖羊肉起家,现在家产百万)
老杰子 大王宾(20多岁,他的大哥是楚刚已经死了)
刘长生(把红桥李运的牌馆给砸了,下了中山门人的枪,惹了凯哥,结果三个月前,也就是09年1月左右的时间,被
枪打死了。)
杨德奎 林三 窦明 鼻串子(半年前刚出来,犯了挺严重的事情,不过已经漂白了。)
大强子(胡永强)(大纲住手下的打手,99年王串场金钟电影院门口一个打四个的就是他了 )马海的腿也是他打折的,
可能是因为得罪的人太多了后来结婚有了小孩就搬到红桥佳园里去了,后来听说退出社会了,真可惜了一把好手啊。
姜豹(20多岁,是个烟民,朱凯把他给击沉了)
臭小 尿盆 褶子 高大明 大马候 二秃子 神经六 生子 毛五 金强 傻儿子 华子
老三虎(就是姜豹的老爸) 粑粑三(宜白路的大哥) 黑蛋子(把新华的腿给打折了)
怪娃娃 大良(韩铁良,开牌馆的,大哥级的人物) 狗六 铁圆 铁链(被钢柱带起来的,属于北站的)
狗胜(是个怪物,没有什么大量) 二闺女(是个女的)
黑玛丽(著名的女玩闹,应该年纪有50了,长辈级的人物,现在给人看车) 扎克
三同 大合 二老蒙 瞎十群 小健子 小户 小彪子 长义 小伟 大雪 狗子 二宝
周宝路 周文良 田立 张雅萌(老黑) 三牛 大六 老七 雷子 笆篱五 小陆军儿
大韩磊 鸡子儿 鸡蛋儿 魏三(一般的人物,83年生人)
大熊(真名信爽,26岁,大江路的大哥级人物,把魏三和狗胜给制服了,对弟弟特好,不看重钱,有事第一个到。不过
一个月前,刚刚过世,在这里缅怀他一下吧。)
朱凯(河北区30岁以下的大哥,出过很多成绩,最NB 的是砸过天津最大的酒吧——天龙迪吧。据说进去了)
大棒子(今年19岁,捅了40多人了) 鸭子
河北区最乱的地方应该是王串场,玩闹都集中在那里。
P.S:在这里,感谢河北区一个网友,在这里不方便透露他的名字。感谢他向我提供了这么多的资料。
西青: 于胜宽(于老六) 七哥 大风(70年代的人物) 大井 王兰庄三五一六 王春航 小白龙 陈宇
小发 老摇 黑眼 于森 闫陶军 李树立 赵城碧 红利 大明 董老三
长燕 双发 刘老大 高春杰 刘胤 纪震兄弟 鸿喜 鸿友 玉昆 王宇
于老四 万忠鑫 万忠迁 丁大宝 曹喜
P.S:在这里多说一句,有一个家住西青道的女大耍,叫丹丹(真名叫巨丹丹),此女已经上了公安部B级通缉令了。
东丽: 齐子春 付小春 范小东 邦三儿 石广睿 地狗三 小老五钱光(自杀)
王十 大B 李文学 二红 范金林(战争贩子) 范金刚(老红) 宝柱 范小东 小立(死了)
大全 海林 得春 大玉 瞎玉中,文军,哲明,老坏,二红,八旦,马五,刘涟,
老贼磨,大王,洪二,洪易,礼才,黄时刚,小黑,老黑,八戒,二老坏,老马,文阁,
小老五,大红,老九,国强,立主,黑蛋,独象,于洋,老黑,三狗,杨明,大雨,
大龙,二亮,于刚,小光,大辈,小白,
洋洋、王磊、曹伟、猴凯、大龙、周磊、李宾 、大全 、侯刚
赵红颜、大嘴、红亮、刘宾 、纪加磊、军粮城强强、张洪全
大员、小马、孔德因、程树强 、凤金 、大刚 、刘洪涛 、小建建、小帅帅、
世军、强强、声声、海刚
铁球、小蛋、2虎、家旺 、张洪春 、侯凯
津南: 小杰 小发 杨明(包括手下的五虎:小军 大河 老虎 帅帅 二饼)杜星玉(杜包子) 沈德祥
塘沽: 大老肥 二老肥 长毛老五 玉龙 王宝和 大权儿 老火 周五周明海 黑老五 杨红生 三宏
四疤疬 二林 八怪 王志
汉沽: 十三少 大杰 韩蛋子 八喜 张娜(应该是个女的) 于华 东宾
宁河:听同学讲,宁汉都是一家人,连说话都是标准的汉沽话(简称‘汉语’)所以,在这里不多说宁河的玩闹了,我
知道的也不是很多。比较老一点的有老疙瘩、四花粒子。宁河最乱的地方应该是潘庄、小海北。
北辰: 张宝元 张连帝 大解放 杨老大 杨老二 杨老四 震庆 小酸子 沙子旭 铁锁
天穆五猴 穆老四 铁元 顺利 树杰 胡毛 二麻子 三杰 穆怀毅 穆怀朴 穆根 老丁7
马三 二双 老钢 韩金子 郑少龙 郑少伟 张春盛 张春旺 国栋 国发 玉发 蔡洪进
大港:最出名的应该是朱梦和,其他人物不详。大港其实玩闹也不少,但手中的资料很匮乏,以后会逐渐更新的。
静海: 双龙(静海县中绝对扛旗的人物,前辈型的人物,目前已经成功转型)
张家庭 张家善 (张氏兄弟也很NB,尤其以张家庭为甚) 小德子 大张宏 老美堆 小罗锅 宋春喜 东方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90年代,一个很著名的人物——禹作敏,大邱庄人(此公犯的事情,我想全国人民都知道了,事情
惊动中央。目前此人已经死在狱中,在这里不做讨论,有感兴趣的人,可以上网查阅相关的资料)
在这里再多说两句我生活过的那个地方的一些比较有名的玩闹吧,比较出名的有:十二生肖、谭梦良(此人的父亲曾
经在我高中的食堂做过饭,也是个老玩闹。坐过牢,在某年出狱的时候,传说场面很震撼,N多江湖人物前来迎接)、
洪祥、洪生两兄弟、八大金刚等等,再说几个80后的吧,这几个都是小人物:刘明,张磊,小尾(北方话念yi)巴、
刘斌、刘永亮。当时,静海几个中学都有战斗力较强的人物,比如一中的杨旭、六中的二蛋子(此人后来犯了点事情,
转学到了我们班)等人物。不过这些人后来都不玩闹了,这样的人物太多了,不多说了。
P.S:多说一句,整个静海县战斗力最强的人物应该都在独流镇。
蓟县:二虎、九龙一凤(传说已经不怎么耍了)张威易、韩东江、唐山(大建、二建)、
大军、二军、 小易、小子、郭小力、吕亚力、陶陶、尹江、柴山、郭亚力、王凯、小刚、佛爷、
法师、朱三、崔四、刘占易、朱光、大宝、尹少业、六龙、大龙、段宝才、大哈、
丁松、庆凯、王圆圆、刘学、家奇(传说是姓王)、大勇、张新闻、
郭朋、爱东、赵俊、蓟县三爷、韩笑、二屁股、王东、小亮、
孟祥影、孟祥月、孟庆松、任伟、王彬、王帅虎、
武清:原先首推宋光浩,以后应该是朱磊最牛,小耙完了,被北辰的给砍了,估计出院后该退休了。
大良的春力、河北屯的卢二、李四、河西的二黑、韩三、李三、算是比较老的玩闹了。
最近北蔡村的国胜风头挺猛,杨村的还有秦老狗在河东一带很NB。
雷鹏、朱虎、刘刚(飞车王)、小亮、高老二、穆磊、肖古力、乔绪光……
杨村的(几个80后的):金栋、丐帮、刘晶、马成旺、大蛆、齐征、王磊、大棍、刘一航、
刘虎、马光宇、孙飞、穆亮、翟刚、二健、大刘、张矬子(是五中人的偶像)、马金龙
多说几句,武清有几大势力:一,黄连起,他论各个方面都应该是武清最大的。他不买任何人的帐。
二,小耙,他应该算是宋广浩的人了,但是小耙这一派的人比较众多,是一盘散沙,但是他还是可以号召在一起的。
比如说朱磊,王培,高二,李军,小发子,满红,小方,小六子,卢二,李四,吴国强等等。
三,二筒,应该算很独立的一个派别,枪战片不少,武清少有的派别。
四,不知道大奇跟于海生,古老五算不算一派的。
其实武清这个地方混的比较多,比如说混得还可以的还有小月,小朋,刘刚,穆氏家族,谢长伟,二轴子,文学,小果
大勇,小桥子,建营,建秋,真的是很多很多,都不知道谁是跟谁的了,很乱,没有比武清再乱的了。
宝坻:最著名的应该是“圈王”王维祥,不过刚刚过完年的时候(也就是09年2月底的时候)被抓进去了,过去的宝坻首
富,还有几个:高学明、斜子、周志勇、耳朵、树棚……其他NB人物不祥。
以上名单综合了网络上流传的人物,排名不分先后、不分时期、不分年龄,也不是很全,希望有知道的,能帮我补充完
整。有人说谁比谁还NB,我想这个争起来没有意思了,纯属拿出来让大家看看。现在,名单里的很多人物现在都已经金
盆洗手了,要不就死了,再者就进去了,所以多奉劝现在的年轻人,好好学习,比什么都好。
Ⅲ 真的有这个人吗
何辅堂的原型为魏辅堂(唐)
少小勇猛好斗。几年私塾之后,加入地方民团,任过团总、区团长、自卫队长、宁强县独立自卫大队长、宁西人民自卫总队长、川陕甘9县(文县、武都、康县、江油、平奚、召化、青川、宁羌、彰明)联防办事处副主任等职务。同时为红帮首领。统治青木川20多年,政由已出,人称“土皇帝”。
民国13年(1924),因他本性争强好胜,经常上街玩耍,就伙同他朋友魏达帮杀死隔房的三爸魏征先魏大爷,夺了枪,然后在茶馆招集乡绅、名流说话,要大家推举新的主持人做舵手,这样,他就顺理成章成了青木川的舵把子。。
15年(1926)前后,魏多次接受县府征调,参加南山等地巢匪战斗,因功受赏,名声始震。而他也乘机从中夺得大批枪杆,壮大自己的武装力量。
魏统治青木川期间,兼并土地,占有200多亩良田美地和大片耳山林木,侵吞几处祠堂、庙宇的房、地产。巧立名目横征暴敛,光他自行制定征收的苛捐杂税就有8种之多。开办“辅友社”百货店、手工制革厂、“唐世盛”绸布店、“同济堂”中药铺等,垄断市场。
魏无偿劳动大兴土木,建有关各式房屋200多间。妻妾6人,穿绸挂缎,膏梁珍羞,生前即修起壮观的陵墓。
魏曾征调农民兴修水利,开堰拾田;修建桥梁和道路,便利交通;兴办地方文化教育,网罗人才,组建戏班,创办私立辅仁中学;维持地方治安,稳定社会秩序。客观上对当时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民国38年(1949)秋,魏接受国民党汉中十八绥靖区司令官曹日晖的使命,将原有武装扩编为“宁西人民自卫总队”,接军队团的编制,官兵达千余人。但面临解放军的强大攻势和进步人士黎民党、刘甲三的策动,1950年1月29日,带所部300余人来县向人民政府和驻军缴械投诚,接受整编。
1952年4月27日,宁强县人民法院以恶霸杀人反革命罪判处其死刑,解回青木川处决。
1986年4月,陕西省委将原国民党宁西人民自卫总队定为投诚部队。宁强县委对魏辅唐一案进行复查。
1987年5月25日,本县法院对此案重新审理,认为魏辅唐解放前虽有历史罪恶,但解放后未犯新罪,且向人民政府缴械投诚,属投诚人员,故撤销1952年的刑事判决,对魏辅唐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关于辅仁中学
辅仁中学建在回龙场南面的高台上。
辅仁中学始建于1942年,于1947年竣工落成。土地50亩由魏辅唐长兄魏元臣捐献,技术工人从四川聘请,建校资金由魏辅唐负担,小工由当地农民义务担任。有教室数十间,礼堂和教师办公楼各一座,陆续聘请教师20多名。初始由魏辅唐担任校长,稍后即聘请宁强籍人刘甲三为校长。学校建成后,将原文庙、五谷庙等私塾学生招进辅仁中学,最多时有学生600名。
学校坐南朝北,正对笔架山,式样“笔架式”的校门上横书“宁强县私立辅仁中学”,院内两旁各3座教室,正中为一可容纳近千人的大礼堂,后面是一座高大考究的办公楼。大礼堂是学校召开例会和春节期间自卫队集会、辅仁剧社唱戏的地方。学校例会时,魏辅唐一般都要登台演讲,鼓励教师,鞭策学生。
学校教师的待遇很高,每月薪水为7-12个大洋不等,每年一双劳保皮鞋,由皮革厂无偿发给。开架子卖肉的,每杀一头猪都要给学校无偿送3斤大肉,用于改善老师和住校生的伙食。魏辅唐凡有重要活动或者请客,都要把老师请来坐上首。
在辅仁中学读书全部免费,且对四川、甘肃等外地学生一视同仁。大龄生不受班级限制,可随时插班。本辖区内满7周岁的孩子必须到辅仁中学读书,否则其父母要受惩罚。学校除了开设常规课程,还有外语、戏曲、武术、体育等科目,外语分英语、俄语,戏曲有秦腔、川剧和京剧。
至宁强解放,辅仁中学共招收过三期学生,但均未及毕业。但这些受过新式教育的学生,许多人后来卓有建树。魏辅唐出资送许多优秀学生到汉中、武汉、重庆、成都的中学或大学深造。
[1]
百变人生
魏辅唐是个相当复杂的人。当地人说:“这人有多好就有多坏!”青木川这个深山小镇,能成为陕、甘、川三省边最繁华的镇子,倒确确实实是因了魏辅唐的缘故。魏辅唐,8岁入私塾读书,14岁停学,读6年书。 16岁加入红帮,18岁抱给罗家,娶妻罗氏,岳父,罗文焕,住水槽沟。民国十三年,伙同魏达帮,杀死舵爷,魏争先,登位。民间十六年建老宅,十八年落成。民国17——21年,先后开凿了西沟——沈家坝、赵家坝大堰、崔家沟、袁家坪四条大堰。民国29年,胡宗南任命魏辅唐为三省(川、甘、陕)九县(文县、武都、康县、江油、平奚、召化、青川、宁羌、彰明)联防办事处副处长,处长为胡宗南。民国28年始建辅仁中学,陆续将原文庙、五谷庙等私塾生招进辅仁中学,全面建设完工民国35年,并召开了盛大的辅仁中学落成典礼大会。民国37年,辅唐奉县政府命令带全部人马到宁强南山剿匪之前,民国34年也曾排兵前往文县帮县政府剿匪。民国38年底,也就是49年12月,上宁强交枪。交步枪391支,手枪41支,机枪、小自动步枪8支,汤姆逊冲锋枪1支、机关枪六挺,步枪子弹13950+600+200+2箱=21950发,其它手榴弹几口袋,散子弹不等几口袋。民国39年3月,时隔3个月,通过学习改造,又说出了还有部分枪支,是县长吩咐为保青木川安全,今后使用留的。因此,秦科长(当时管教科)同辅堂一路回青木川再次取枪,在家住6天后才返回宁强至到1951年分别关押在汉中、宁强、勉县、南郑。1951年8月16日南郑分庭判处死刑,判决后于1952年3月16日滑杆抬回青木川后,于3月20号处决,他大女儿魏树金收葬。但谁也想不到魏辅唐,死在了他一手缔造的辅仁中学操场边。这就是历史。魏辅唐出身贫苦,后因娶了一个富家小姐而继承了十几亩山地,他用来种罂粟卖大烟,积累了财产。上世纪30年代,青木川一带大小土匪多如牛毛,为了保护烟土他购枪自卫,并组织民团,自任团总,几年后就成了青木川的首脑人物。由于山高林密,地处偏僻,汉中国民政府无暇顾及,使青木川具有了高度的自治性质。魏辅唐着力发展烟土业,使青木川成为当时陕、甘、川三省交界处最大的烟土集散地。魏辅唐从税收和安全两方面保护外地客商。在税收上,无论交易额多大,他仅收本地商人税款;交易中若有争执,他首先严处本地商人。若外地客商购货较多,他会派出团丁一路护送至安全地区。他的这一系列护商措施,有力地促使了青木川商业的繁荣。青木川商业的发达,不仅仅表现在烟土交易上,除了烟土,这里也是丝绸茶叶的集散地。另外,魏辅唐还在回龙街上开办了一个丝绸纺织厂。据老人们回忆,当年连汉中府的人还没见过玻璃窗,可青木川的居民已经用上了玻璃窗。由此可见当年青木川的繁华与富庶。商业的繁荣促使了文化的发展。魏辅唐除了组织一个汉剧班外,还开办了中小学。魏辅唐规定,凡青木川居民家有适龄儿童,一律得送入中小学念书,否则家长将受处罚。儿童入学不仅费用全免,而且还给学生家庭一定的补助,以补偿家庭劳力的损失。学习成绩好的,魏辅唐就将他们送入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农大乃至于天津南开、上海复旦大学深造并承担一切费用,毕业后可以回来也可以不回来,回来者给予保长待遇。近20年时间中,魏辅唐送出了十余名大学生。文化的发展又促进了文明的进步。在青木川,魏辅唐定有许多规矩:不得吸食鸦片参与赌博、不得卖淫嫖娼、不得随地大小便及吐痰等等。若有违反必得严惩。惩罚的方式稀奇古怪,例如:吸食鸦片者,当众灌以屎尿;随地小便者,责令其脱了裤子,坐于尿渍上直至烘干为止;小辈与长辈争闹,一律用荨麻抽嘴……方式野蛮但确实有效果,在魏辅唐时期青木川确实做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魏辅唐出身贫苦,因此对穷人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上世纪30年代,红四方面军一部在国民党军的围剿下被迫转移,途经青木川。国民政府下令魏辅唐截击,而红军方面也派出代表与魏谈判。据传,红军代表对魏说:红军是穷人的队伍,魏也是穷人出身,希望魏能让出一条路,并给魏讲了许多革命道理。这时,魏辅唐已有700多人马,截击一支几百人马的疲惫之师应当不是很困难的,但魏辅唐听后一笑说:“看出来了,富人的队伍没有穿得这么破烂的!”后来,魏辅唐不仅让出了路,而且挑选了50名团丁让他们带着枪械弹药加入了红军。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药品极为紧张,当年参加红军的一个青木川人回到家乡,对魏辅唐讲了抗战的形势和晋察冀边区的困难,魏辅唐二话没说就捐出了5000两大烟土为晋察冀边区购买药品。这在当时是很大一笔财富。1950初年解放军南下川康,第19军一部奉命在宁强一带剿匪,先后消灭了刘芳等部。对拥有近千人马,且处于易守难攻位置的魏辅唐为了避免伤亡,则采取了劝其缴械的策略。是时,当年加入红军的一名团丁已是解放军的团长了,他回到青木川,见到魏辅唐劝他放下武器,并对他解释说:今天的解放军就是当年的红军、八路军。今天的天下已是穷人的天下了!魏辅唐听了后很感慨地说:“想不到当年那支总打败仗的队伍也能取得天下,看来穷人是真的翻身了!”“我魏辅唐也是穷人出身,穷人不和自家兄弟打仗!”说罢,魏辅唐传令民团集合,向解放军交出了武器。1950年5月,魏辅唐被冠以“恶霸、土匪”名义逮捕,后被处决于青木川他创办的辅仁学校,逝年50岁。1982年平反,定性为开明绅士,于青木川立碑。
1相关影视编辑
2013年 孙红雷 巍子 陈数主演电视剧《一代枭雄》[2]
剧情简介
《一代枭雄》以上世纪二十年代贫穷落后的边境小镇风雷镇为背景,讲述了留洋归来的何辅堂为报父仇,励精图治,用先进的思想为家乡注入新风,并在关键时刻,投奔解放军,力促风雷镇和平解放的故事。
上世纪20年代,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硕士毕业的何辅堂,怀揣着满腔的建筑梦想,回到川陕边界的老家风雷镇。不料刚到家,就亲眼目睹了自己的父亲被地主刘庆福及其大女婿魏正先合谋害死。突遭人生变故的何辅堂为了报得父仇,不惜设下苦肉计入赘刘家娶了刘家半瘫的女儿刘二泉,最终杀了刘庆福,为父报仇,同时也为风雷镇铲除了一方毒瘤,可是魏正先逃走了。
完成大事后的何辅堂无处可去,只得带着一众兄弟投奔巨匪王三春,并成为其心腹,然而私放红军过境一事,导致二人火并,何辅堂虽然最终险胜,但出生不久的幼子被王三春打死。痛定思痛的何辅堂取道上海,利用在美国结识的朋友查理,在上海赚取了第一桶金,然后直接杀回老家风雷镇,建设家乡,逐渐开始实现自己最初的建筑梦想。
何辅堂一直有意续弦,在外甥李树敏的介绍下,去西安迎娶赵素影,但令何辅堂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年被自己所“杀”的魏正先并没有死,他先后化名为阎森、霍大成,投奔了四川军阀和西安军统,一直试图复仇何辅堂。何辅堂阴差阳错地救了魏正先的新婚妻子程立雪,“夺妻之恨”让魏正先忍无可忍,几次三番利用各方势力,试图去风雷镇夺回程立雪,都无功而返。程立雪有感风雷镇的秀美与落后,决心留在风雷镇教书,开启民智。两人日久生情,令魏正先痛苦万分。
与此同时,何辅堂因歼灭了西安一个大毒枭,被中央军特派员关进了大牢,魏正先通过军统的势力,准备慢慢将其折磨致死。关键时刻,程立雪之妹刘芳舍身救出了何辅堂,令其死里逃生。魏正先报仇之心不死,怂恿胡宗南的十万炮团攻打风雷镇,欲将风雷镇夷为平地。最后时刻,邹七用红军佯动,牵制了胡宗南的炮团,使得风雷镇和何辅堂逃过一劫。
风雷镇迎来解放,何辅堂放下一切,归老山林。魏正先秘密潜入风雷镇,企图最后亲自杀了何辅堂,不想自己反被一耕农打死,一世恩怨就此了结。
何辅堂孑然一身,走进了一个新时代……
剧中何辅堂的历史原型是民国时期的魏辅堂。
满意请采纳。
Ⅳ 关于感恩老师的故事
感恩的心
有一个天生失语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时候去世了,她和妈妈相依为命。妈妈每天很早出去工作,很晚才回来。每到日落时分,小女孩就站在家门口,充满期望地望着门前的那条路,等妈妈回家。妈妈回来的时候是她一天中最快来的时光,因为妈妈每天都要给她带回一块年糕。在她们贫困的家里,一块小小的年糕就是天上的美味啊!
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已经过了吃晚饭的时间了,妈妈却还没有回来。小女孩站在家门口,盼啊盼啊,总也等不到妈妈的身影。天,越来越黑了,小女孩决定顺着妈妈每天回来的路去找妈妈。她走啊走啊,走了很远,终于在路边看到了倒在地上的妈妈。她使劲的摇着妈妈的身体,妈妈却没有回应她。她以为妈妈太累,睡着了就把妈妈的偷枕在自己腿上,想让妈妈睡得舒服一点。但这时她发现,妈妈的眼睛并没有闭上!小女孩突然明白:妈妈可能已经死了!她感到十分恐惧,拉过妈妈的手使劲摇晃,却发现妈妈地手里放着一块年糕……她拼命地哭着,却发不出一点声音……
雨一直下着,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妈妈再也不会醒来,现在就只剩下她自己了。妈妈的眼睛为什么不闭上呢?那是因为她不放心自己吗?她突然明白自己该怎么做了。她擦干眼泪,决定用自己的语言来告诉妈妈,自己一定会好好的活着,让妈妈放心的走……于是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语“唱”着一首【感恩的心】,泪水和雨水从她小小的却写满坚强的脸上滑过……“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她就这样在雨中不停歇的“唱”着,一直唱到妈妈的眼睛终于闭上……
Ⅳ 中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师资力量
赵志泉博士,1972年8月生,河南西峡人、中共党员、兼职律师、国际金融公司中国项目开发中心(CPDF)“管理先锋”课程培训师。现任中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兼任系统与工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李雄诒教授,硕士生导师,前任中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现为学院正处级调研员,教授,骨干教师。李雄诒教授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5部。获得河南省实用社会科学二等奖一项和地市级奖若干项。
李湘露教授,博士,前任中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党组织书记,现任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
方光正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
李淑平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原工学院纪检审处副处长
刘跃军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原工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院长,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系统与工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正处级)
赵建生博士,1982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获工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部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获管理 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原工学院经济管...
刘国存,副教授,前任中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现任中原工学院宣传部副部长,主要从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西方社会思潮等方面的研究,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多篇文章。
朱九龙博士,1976年9月出生,2006年毕业于河海大学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水资源经济。主要参加完成国家自然基金1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省...
李惠杰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教务科研处处长
黄乾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原工学院学院办公室主任
陈宏博士,经济学博士,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金融系主任
杨俊博士,男,中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
郭利平博士,河北宣化人,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和区域经济,华东师范大学理学博士。
陶晓燕博士,1978年6月出生,2006年毕业于河海大学商学院,取得管理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完成了省部级科研项
周纪昌博士,男,1969年11月出生,2006年于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所获得博士学位,专业: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王海宇博士,1979年11月4日出生于山西省晋城市。先后就读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并获工学学士、管理学硕士、管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质量管理、工业工程和系统性能...
李芝兰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经济政策分析、管理学原理、农业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开发研究》、《调研世界》、《农村经济》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十多篇学术...
Ⅵ 五四运动贡献人物是谁
五四运动学生代表
北京
方豪(1894-1955),浙江金华人。北京大学学生,北京学生联合会及其后的全国学生联合会的首任主席。后在安徽、浙江等地长期从事教育工作。
罗家伦(1896-1969),浙江绍兴人,字志希。北京大学学生,《北京学界全体宣言》起草人。倡导新文化运动、白话文运动。五四后留学海外,后来担任过国立中央大学校长、清华大学校长(1928年9月18日就职)。逝世于台北。
段锡朋(1897-1948),江西永新人,字书贻。北京学生联合会会长、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会长、全国学生联合会会长。逝世于上海。
王自治(1889-1965),甘肃正宁人,字立轩。北京大学学生,继段锡朋之后任北京学生联合会会长。后长期在甘肃省任职,并从事教育工作,曾任兰州大学校长。
张国焘(1897-1979),江西萍乡人。北京大学学生,北京学生联合会讲演部部长。后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后来因与毛泽东等人产生矛盾而借机出逃。最后逝世于加拿大。
傅斯年(1896-1950),山东聊城人,字孟真。北京大学学生,五四游行总指挥。五四后游学柏林、伦敦等地。归国后致力于学术研究,创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并曾任台湾大学校长。逝世于台北。
邓中夏(1894-1933),湖南宜章人。北京大学学生,北京学生联合会总务干事,参与火烧赵家楼行动。后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长期担任中共高级领导人。被中国国民党逮捕后杀害于南京。
许德珩(1890-1990),江西九江人。北京大学学生。后创立九三学社,任主席。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病逝于北京。
易克嶷。北京大学学生。
罗章龙。北京大学学生。后成为中国共产党高级领导人。
高君宇(1896-1925)。北京大学学生。后成为中国共产党高级领导人。
罗隆基(1896-1965),江西安福人。清华大学学生。后为中国民主同盟主要领导人之一。 王造时(1903-1971)祖籍江西安福,清华学校学生评议会主席(清华学运的领导机构)。清华学校学生代表团成员,清华大学第一任学生会会长。曾经两次被捕(一次是在东安市场散发传单,一次是去向军阀政府请愿)。
陈长桐。清华大学学生。
何浩若(1899-1971)。清华大学学生。后加入中国国民党,曾担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创办中央日报。逝于台湾。
闻一多(1899-1946),湖北蕲水(今浠水县)人。清华大学学生。全国学生联合会清华大学代表。后为诗人,学者,曾任西南联大教授。于昆明在发表演讲时被特务暗杀。
瞿秋白(1899-1935),江苏常州人,后来曾两度担任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
郑振铎(1898-1958),北京铁道管理学校(今北京交通大学)学生。原籍福建省长乐县,生在浙江省永嘉县(今温州市)。作家。
天津
杨兴亚,天津学生联合会总代表
张太雷(1898-1928),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江苏常州人,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学生,天津学生联合会评议部部长。后来领导了中国共产党的广州起义。但在起义中被暗杀。 于方舟 (1900-1928),直隶宁河人,原名兰渚,又名芳洲。直隶省立第一中学学生,天津各界联合会学生代表。后为中共天津市委创始人之一,1928年去世。
马骏(1895-1928),吉林宁安人。又名天安,字遹泉,号淮台。回族。天津学生联合会副主席。后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孙越崎(1893-1995),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学生会会长,学生代表。
周恩来(1898-1976),南开大学学生,天津觉悟社领导人。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领导人,曾长期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谌志笃 (1898-1975),号石僧,贵州织金人。解放后,在周恩来的关心下,谌志笃出任贵州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从事统一战线工作。
沙主培,(1902-1978),天津人。
上海
何葆仁(1895~1978年),复旦大学学生,上海学生联合会主席。
武昌
陈潭秋(1896-1943),湖北黄冈人,原名澄,字云先。中共创始人之一。
运动主要领导人、支持者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民主维新人士。
林长民(1876-1925年),国民外交协会理事。
陈独秀(1879-1942),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李大钊(1889-1927),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蔡元培(1868-1940),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北京大学时任校长。
鲁迅(1881-1936),中国近现代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
胡适(1891—1962),中国近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Ⅶ 辽东学院的学院领导
明德笃学、践履惟新 ,这八个字都出自于历史典籍。
“明德”,意谓光明之德,完美之德。出自《礼记·大学》,原话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大学的道,首先在明白明德的修养,然后才能深入社会做亲民的工作,达到极其圆满的至善境界”。我国自古就有“德以修己,教以导人”的优秀传统美德,所谓“明明德”,即以德诲人,修德正身之意,此为立身行事之根基。
“笃学”,意谓专心好学、刻苦求知。出自《史记·伯夷列传》,原话是:“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司马迁在文章还有“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的记述。颜渊(颜回)在孔子的七十二位贤弟子中,因其专心好学而受仲尼的称赞。所谓“笃学”,即探求知识,矢志不渝。对学习者来讲,提倡刻苦钻研;对治学者来讲,提倡严谨自律,此为求知治学之基本。
“践履”,意谓亲身实践,身体力行。出自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五十九《答曹元可》,原话是:“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意思是:“治学的实质,本来就在于实践。如果只是懂得道理而不去实践,那与不学没有什么不同。”所谓“践履”,即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提倡身体力行,在实践中不断地推究检验真理,达到知行合一,此为务实求真之要义。
“惟新”,意谓不断地探索创新。出自《诗·大雅·文王》,原话是:“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意思是:“周朝虽然是古老的邦国,但其使命是更新和创新。”早在商汤时期,“盘铭”上就刻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字句,指出创新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惟新”意谓要实现科学发展,只有不断地改革创新,做到与时俱进,此为学校又好又快发展之要务。
辽东学院校徽主体图案为丹东市标志性建筑——鸭绿江端桥。 《启航》
莽莽白山簏,滔滔黄海浪,辽东学院崛起在祖国边疆。知行合一哺育着莘莘学子,善思求索激荡出恢宏乐章。园丁辛勤耕耘,桃李吐露芬芳。啊,辽东学院人才的摇篮,你传递着人类文明之光。看民族奋起长风浩荡,我们扬起征帆踏浪远航。
巍巍五龙山,浩浩鸭绿江,辽东学院屹立在祖国东方。明德笃学化作了人生的理想,践履惟新放飞了明天的希望。扎根科学沃土,拥抱灿烂阳光。啊,辽东学院知识的殿堂,你传递着人类文明之光。看祖国强盛振翅翱翔,我们扬起征帆踏浪远航。我们扬起征帆踏浪远航。 《辽东学院赋》
辽东郡上,訾太麓头。鸭江之崴,黄海之陬。蓄势雷霆,倚山则曰龙曰虎;宜人风物,傍水则亦鹭亦鸥。咫尺邻邦,闻其桨声汩汩;千寻郊野,嗅乃花气悠悠。窗外颉颃之鸟,门前来去之舟。处英雄城,临断桥之遗址;居园林市,领银杏之金秋。泽以黉庠书卷,施以洙泗风流。顺乎星躔,崛中朝之边壤;依于形胜,谋今古之鸿猷。
稽夫红楼始造,“三育”初耘。甲午之争,云天混沌;日俄之战,昼夜黑昏。有丹麦之使来,筚路蓝缕;开安东之学启,荒畴轻芬。何期伪满,尽染硝尘。绿苑颓而伤园艺,金瓯缺而断师门。
逮乎东北平,安农创。玉霖降于阴霾,芽蘖萌于焦壤。晴宇朝霞,满堤春浪。继而书苑如雨笋叠生,传之声名恰佩珠清响。然则呕心镂骨,系教育之仁人;送月迎熹,忧边陲之首长。奔走尘烟,运筹帷帐。誓将本科之志酬,恐负大业之基壮。终乃六旬耕垦,国教之高票登丰;一旦陟升,锦山之文禽嘹亮!
尔其鹤翁热泪,孺子盛装。癸未菊时,万隆铄铄;季秋廿六,贵客煌煌。白鸽翩而欢唳,杜鹃怒而喷香。升本之仪,叹关心于几代;挂牌之典,期造福于一方。噫吁嚱!百川归海,众炬成阳。几整编,犹芳踪以载道;千砥砺,待大学以强疆!
是则已有箴规,知中国以服务中国;新题铭座,知辽宁以振兴辽宁。九科而十七分院,五部乃卌万余平。验训中心,昭彰现代;导师团队,荟萃专精。恭虔测评,一统圭臬; 坚秉实践,别开蹊町。产学研乃合势,工文理则并荣。校企协盟,施教于农田厂矿;本专骈立,着力于区域民生。秉承于内涵发展,打造其特色竞争。新学乃世界衔 联,宏通大气;老科则古今延宕,骁壮中兴。然则一举炳麟,巧凭天赉;或其独占钟秀,挥斥才情。韩朝少年,滔滔来听于孔孟之典;英美学子,仆仆来取乎诗书之 经。噫!五洲辐辏,四海骞腾。原夫辽东,乃土货化国际化之大校哉!
伊昔美育以代乎宗教, 观夫学宫乃活之画廊。风带幽馨,洌洌樱花之道;蝶过轻影,累累萝葛之墙。六出纷扬,冬可临茸茸之雪径;锦鳞递续,夏可读谧谧之莲塘。毵毵莺柳之境,簌簌玉 兰之乡。灼灼牡丹,人濡乎正气清远;鎏鎏银杏,谁植于百年悠长?静和兮霁氛温润,英拔兮睿气昂藏。陶陶间,每疑于桃渡;琅琅处,始悟乃学堂。斯地也,小山 小水,不亦大山大水也欤?
若夫椒桂倾枝,遥芬犹馥;蛟螭擘水,今渊更狂。修辞大家,早揄扬于寰宇;理工魁士,今返哺于乡邦。碧流鳞集,良木凤翔。海归之潮溶溶,以滋本土;民族之派谨谨,以鉴西洋。国金国津之英彦专家,题于红榜;科技文化之名流才俊,挑乎衡梁。于是明德笃学,践履惟新。造血细胞以救病,下乡文化以扶贫。文明使饬于街巷,义工团拥乎军民。职业赛事推以试风,兢兢习练;专业赛场奋以折桂,跃跃驰奔。锋芒崭露,乳鹞盘巡。驱劳积铢,倡市衢之践历;伏读举跬,形邹鲁之风魂。噫嘻!拊掌过往,醉眸来今。四万之蓬花飞洒,一旬而美誉缤纷。矜迈于中外城乡,锦程骏马;炳明于东西南北,碧落星辰!
尔乃应用型之本科为导,职业化之取向为先。善思求索,勤事攻研。合知行,卒为毓人文之境界;融教学,将以开科技之泉源。育人乃沧桑大道,修己则穆远青山。挂犊之生,抱忧心于魏阙;绝编之士,燃红烛于书轩。孔嘉年华,舒一腔之血气;新锐时代,焕千载之贤言。
嗟夫!殚谋戮力,计日程功。合格本科之梦竟,达才强族之业雄。海 北明珠,匡边陲之伟业;坤东薪火,照雁塞之苍穹。虎伏白山,欲腾而四野传啸;鹏掀碧浪,欲翥而九天抟风!辞曰:植树之人兮知何处?乘凉之客兮受翠篷。圈不 尽兮多少故事,数不清兮百千嘉功。一甲子兮光阴不朽,十春秋兮潮汐非同。成熟本科之梦兮中华梦,鼎兴辽地之功兮世代功。但相期,新区待耸之云厦;或相问,吾辈可留乎香踪?
注释:
①訾太山,长白山古名。辽东学院地处鸭绿江畔,黄海之滨,虎山、五龙山麓。
②园林市,2012年丹东市获得“国家级园林城市”称号。英雄城,因1950年-195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丹东世称英雄城。
③甲午海战时期一批丹麦人来到中国,植物学家、园艺师于承恩于1912年在安东创建园艺学校,开东北职业教育之先河。后丹麦人前仆后继到此忘我工作,至1946年被迫关闭。1894年丹东大东沟海域发生甲午中日之战,九连城附近水域也发生激战。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丹东九连城现仍保存遗址。
④1948年12月随着东北解放,急需土改干部和农业技术人才,辽东省立安东农业专科学校创建。之后,1949年3月创建安东省师范学校、1957年3月创建辽宁省财政干部学校、1958年8月创建安东丝绸工业学校、1958年9月创建安东医学专科学校、1978年12月创建丹东师范专科学校、1983年7月创建丹东大学、1984年3月创建的大连医学院丹东分院、1988年5月创建的辽宁省财政专科学校、1990年3月合并组建丹东纺织工业专科学校、2000年4月合并组建丹东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3月丹东职业技术学院与辽宁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辽东学院。
⑤2003年10月26日辽东学院成立庆祝大会暨挂牌仪式在丹东市万隆体育场举行,省市领导、媒体朋友、学生共11000余人出席大会。
⑥“南开之父”张伯苓提出“知中国、服务中国”办学理念,在此之上更提出“土货化”这一实用主义的大学本土化的办学方针,即“以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为学术背景,以解决中国问题为教育目标”。(1928年《南开大学发展方案》)
辽东学院服务面向定位:立足丹东、服务辽宁、面向全国。(《辽东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
⑦北大校长蔡元培和南开创始人张伯苓均提出过“美育代宗教说”。蔡元培有文《以美育代宗教》,张伯苓则着力践行,重视学校建筑美和校园环境美的建设,认为创造美的学校环境以进行美育是行之有效的,环境美会影响学生的心灵美。
⑧“明德笃学,践履惟新”,辽东学院校训。
⑨“应用型本科职业化取向”,辽东学院办学定位。
⑩“知行合一,善思求索”,辽东学院学风。
陶行知有《教学合一》一文,提出“教学合一”三点原因,其三是,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好的先生必是一方面指导学生,一方面研究学问。如同柏林大学包尔孙先生说:“德国大学的教员就是科学家。科学家就是教员。”
作者:郎晓梅,女,1972年2月生于辽宁凤城,文学硕士,辽东学院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
Ⅷ 我认为南开大学是中国最好的大学!!!
我也认为南开大来学是最好的大学源。想想当年日本鬼子侵略我大中华的时候,为什么炸毁南开大学?就是他们害怕他,这是真正的文化阵地,可不是靠现在某些大学的炒作,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坚持,这是普遍的真理。中国目前应该加大对南开的投入,塑造一个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让外国人看看凤凰就是这样涅槃的,也让毕生致力于中国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的张伯苓老先生在九泉之下放心,后代人能完成他们老一代的所有心愿。南开大学的名字就具备文化帝王之名,南开意即面南背北之一,这是真正的文化泰斗。当代中国能够放弃浮躁,真正搞学术不求名的唯此一家大学。
Ⅸ 北京大学的杰出校友有哪些
北京大学的名人:
▲教育界
北大学子中涌现了近四百位大学校长,遍及中国各大名校正校长,包括:清华大学、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中国人民大学校长袁宝华、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徐旭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顾方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李未、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陈光中、中国地质大学校长赵鹏大、复旦大学校长张志让、交通大学校长叶恭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管惟炎、浙江大学校长钱三强、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刘哲、吉林大学校长唐敖庆、周其凤、南开大学校长滕维藻、北洋大学校长刘仙洲、同济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大学校长胡庶华、武汉大学校长刘秉麟、西北大学校长张岂之、兰州大学校长聂大江、山东大学校长潘承洞、台湾大学校长傅斯年等。
▲外交界/司法界/金融界/新闻传媒界
北京大学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外交人才,前后两任外交部长唐家璇和李肇星、前外交部副部长徐敦信、周南、前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首席代表凌青等均出身北大;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北大学子中有至少45人出任驻外大使。此外,迄今已有近20位北大留学生校友出任过各国驻华大使,现任印度外交部长纳特瓦·辛格、埃塞俄比亚议会联邦院议长、前驻华大使穆拉图·特肖梅、阿尔巴尼亚总统外事顾问、前阿尔巴尼亚外长穆罕默德·卡普拉尼等都曾留学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