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
❶ 这个人是谁
北岛,1949年出生,本名赵振开,曾用笔名:北岛,石默。祖籍浙江湖州,生于北京。1978年同诗人芒克创办民间诗歌刊物《今天》。1990年旅居美国,现任教于加利福尼亚州戴维斯大学。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2008年,他接受香港中文大学的聘请,定居香港。 他的诗刺穿了乌托邦的虚伪,呈现出了世界的本来面目。一句“我不相信”的呐喊,震醒了茫茫黑夜酣睡的人们。
[编辑本段]1、生平
北岛祖籍中国浙江湖州,1949年生于当时的北平(即北京)。毕业于北京四中。1969年当建筑工人,后作过翻译,并短期在《新观察》杂志作过编辑。1970年开始写作,1978年与芒克等人创办《今天》杂志。于1989年移居国外,曾一度旅居瑞典等七个国家,他在世界上多个国家进行创作,寻找机会朗读自己的诗歌。1994年曾经返回中国,在北京入境时被扣留,遣送回美国,曾任教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还曾是斯坦福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莱分校、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2001年10月回国为父奔丧,2002年宣布退出“中国人权”。 2007年,北岛收到香港中文大学的聘书。8月,北岛正式搬到香港,与其家人团聚,结束其近20年的欧美各国漂泊式生活[1]。 1990年在北岛的主持下《今天》文学杂志在挪威复刊,至今仍在世界各地发行,其网络版和论坛(www.jintian.net)也享誉世界各地汉语文学圈。 其中《今天》的网络论坛长期有一批高水平的诗人长期交流,已经成为华语诗歌高水平的交流平台。 出版的诗集有:《陌生的海滩》(1978年)、《北岛诗选》(1986年)、《在天涯》(1993年)、《午夜歌手》(1995年)、《零度以上的风景线》(1996年)、《开锁》(1999年),其他作品有:《波动》及英译本(1984年)、《归来的陌生人》(1987年)、《蓝房子》(1999年),散文《失败之书》(2004年),散文集《青灯》(2008年1月),散文集《午夜之门》(2009年3月)。与李陀合作主编汇集了陈丹青、王安忆、阎连科、阿城等对上世纪七十年代回忆性文字的《七十年代》(2009年7月)。北岛的作品已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出版。代表作包括作于1976年天安门“四五运动”期间的《回答》,其中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已经成为中国新诗名句。在美国,其作品由 Zephyr Press 出版。曾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是当今影响最大,也最受国际承认的中国诗人。
[编辑本段]2、作品
北岛的诗歌创作开始于十年动乱后期,反映了从迷惘到觉醒的一代青年的心声,十年动乱的荒诞现实,造成了诗人独特的“冷抒情”的方式——出奇的冷静和深刻的思辨性。他在冷静的观察中,发现了“那从蝇眼中分裂的世界”如何造成人的价值的全面崩溃、人性的扭曲和异化。他想“通过作品建立一个自己的世界,这是一个真诚而独特的世界,正直的世界,正义和人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北岛建立了自己的“理性法庭”,以理性和人性为准绳,重新确定人的价值,恢复人的本性;悼念烈士,审判刽子手;嘲讽怪异和异化的世界,反思历史和现实;呼唤人性的富贵,寻找“生命的湖”和“红帆船”。 清醒的思辨与直觉思维产生的隐喻、象征意象相结合,是北岛诗显著的艺术特征,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悖论式警句,造成了北岛诗独有的振聋发聩的艺术力量。著有诗集《太阳城札记》、《北岛诗选》、《北岛顾城诗选》等 。 网---北岛最短的诗歌 散文著作 《青灯》 / 2008-1-1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蓝房子》 / 2009-3-1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午夜之门》 / 2009-3-1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
[编辑本段]4、事迹
1949年 生于北京。 1966年 因文革中断高中学业。 1969-1980年 北京第六建筑公司工人,其中混凝土工五年,铁匠六年。 1970年 开始写作。 1974年 完成中篇小说《波动》初稿。 1978年 完成第一部诗集《陌生的海滩》,自己油印出版,印数一百本。同年年底,和芒克、黄锐创办民间文学刊物《今天》,其早期诗作、短篇小说和《波动》首次发表在这里。 1979年 《波动》定稿。 1982年 完成诗集《峭壁上的窗户》。 1983年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波动》及英译本。 1986年 完成组诗《白日梦》。广州新世纪出版社出版《北岛诗选》。 1987年 广州花城出版社出版小说集《归来的陌生人》。自1987年至1988年,在英国杜伦大学做访问学者并教书。 1988年 初次访美,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中心访问作家。 1989年 四月到旧金山开会,应德国DAAD邀请在柏林住四个月,再到挪威奥斯陆大学任访问学者。 1990年 获瑞典笔会图卓尔斯基文学奖。在斯德哥尔摩居住九个月。完成诗集《旧雪》。自1990至1991年,在丹麦奥尔胡斯大学教书。 1992年 在荷兰莱顿大学任驻校作家。完成诗集《走廊》。 1993年 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诗集《在天涯》,收入《旧雪》和《走廊》。应法国文化部邀请在巴黎翻译法国诗歌,同年八月搬到美国,在东密西根大学任杰出客座教授。 1994年 在密西根大学国际中心任访问艺术家。参与创建国际作家议会并担任理事。 1995年 搬到加州戴维斯,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东亚系任客座教授两年。台湾九歌出版社出版《午夜歌手·北岛诗集 一九七二·一九九四年》。 1996年 完成诗集《零度以上的风景》,由九歌出版社出版。被美国文学艺术院选为终身荣誉院士。 1997年 参与筹备第一届香港国际诗歌节。 1998年 完成诗集《开锁》及散文集《蓝房子》,由九歌出版社出版。获美国古根汉姆奖金。 2000年 完成散文集《午夜之门》。在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任访问艺术家。自同年秋天起在美国威斯康辛柏洛伊特学院英文系教创作课,并任驻校诗人至今。 2001年 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任客座教授。 2002年 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大学东亚系任客座教授。获摩洛哥诗歌之家阿格那国际诗歌奖。 2003年 为柏洛伊特学院组办第二届国际诗歌节。 2004年 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英语系任客座教授。 2005年8月 出版《时间的玫瑰》 。 2007年11月 在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担任人文学科讲座教授 。 2008年1月 出版《青灯》
[编辑本段]5、荣誉
先后获瑞典笔会文学奖、美国西部笔会中心自由写作奖、古根海姆奖学金等,并被选为美国艺术文学院终身荣誉院士。 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编辑本段]6、个人影响
著有诗集《北岛诗选》、《太阳城札记》、《北岛与顾城诗选》,中短篇小说集《波动》,译著诗集《现代北欧诗选》,散文集《失败之书》、《时间的玫瑰》、《午夜之门》、《蓝房子》 《青灯》。 代表诗作:《回答》、《一切》等
[编辑本段]7、评价
北岛的诗歌创作开始于十年动乱后期,反映了从迷惘到觉醒的一代青年的心声,十年动乱的荒诞现实,造成了诗人独特的“冷抒情”的方式——出奇的冷静和深刻的思辨性。他在冷静的观察中,发现了“那从蝇眼中分裂的世界”如何造成人的价值的全面崩溃、人性的扭曲和异化。他想“通过作品建立一个自己的世界,这是一个真诚而独特的世界,正直的世界,正义和人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北岛建立了自己的“理性法庭”,以理性和人性为准绳,重新确定人的价值,恢复人的本性;悼念烈士,审判刽子手;嘲讽怪异和异化的世界,反思历史和现实;呼唤人性的富贵,寻找“生命的湖”和“红帆船”。 清醒的思辨与直觉思维产生的隐喻、象征意象相结合,是北岛诗显著的艺术特征,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悖论式警句,造成了北岛诗独有的振聋发聩的艺术力量。
[编辑本段]
❷ 香港中文大学的师资力量是怎样的
香港中文大学是香港唯一有诺贝尔奖得主、菲尔兹奖得主、图灵奖得主任教的大学,不少中大学者和研究人员屡获殊荣,而获著名奖项者更不计其数。截至2015年,学校拥有教职员工7635人,其中教授1053人,各类讲师及专业顾问562人,教学助理85人,副研究员及以上463人,研究支援人员1010人。
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里斯爵士,于2002年加入中文大学成为博文讲座教授,并出任晨兴书院院长。
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欧元之父”蒙代尔教授,于2009年加入中文大学成为博文讲座教授。
国际知名的计算机科学家、首位华人图灵奖得主姚期智教授,于2005年加入中文大学成为博文讲座教授。
蜚声国际的汉学家饶宗颐教授,1973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讲座教授兼系主任,至1978年退休,现任中大伟伦荣誉艺术讲座教授。
国际知名经济学家刘遵义教授,于2004年至2010年出任中文大学校长,他在计量经济学、经济发展和经济政策,特别是东亚经济研究方面成就卓著,早在1966年已建立第一个中国计量经济模型,现任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讲座教授。
中文大学讲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李欧梵教授是海内外声誉卓著的著名学者,美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代表性人物,也是美国汉学界屈指可数的重量级学者。
中文大学财务学系讲座教授郎咸平是世界级公司治理和金融专家,主要致力于公司监管、项目融资、直接投资、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破产等方面的研究,2003年被列入世界经济学家名人录。
善衡书院院长、生物研究讲座教授辛世文教授是著名农业生物技术专家和全球首位复制植物基因的科学家。辛教授于1980年成功复制出世界上第一个植物基因,被誉为“植物基因复制之父”。
中文大学工学院院长汪正平教授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他长期从事封装技术及材料开发研究,被誉为“现代半导体封装之父”。
中文大学医学讲座教授卢煜明教授是分子生物学临床应用专家,他基于孕妇外周血中存在胎儿DNA的发现,在无创产前胎儿基因检查方面做出开拓性贡献,被誉为“无创DNA产前检测”的奠基人。
中文大学信息工程系主任汤晓鸥教授是全球人脸识别技术的“开拓者”和“探路者”,他领军的团队于2014年3月发布研究成果,基于原创的人脸识别算法,准确率达到98.52%,首次超越人眼识别能力(97.53%)。
中文大学常务副校长及伟伦计算器科学与工程学讲座教授华云生教授为国际知名的计算机科学家,他是IEEE、ACM及AAAS(美国科学促进学会)三个学会的院士,并曾任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微电子系统结构学部主任和IEEE计算机学会会长。
中文大学副校长及卓敏心理学讲座教授张妙清教授开创了中国人个性测量表(CPAI)的研究,成为亚洲首个全面的人格测量工具。她获国际应用心理学协会颁授2014年度杰出科学贡献奖,是首位亚洲心理学家获此殊荣。
中文大学副校长、卓敏教育心理学讲座教授侯杰泰教授现为国际应用心理学协会教育心理学部主席,2014年获选为美国教育研究协会院士。
中文大学伟伦经济学讲座教授及经济学系系主任张俊森教授于2013年当选世界计量经济学会院士,是该年度亚洲区内唯一当选的学者,2017年荣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世界著名诗人、作家北岛于2007年受邀到中大任教,现为香港中文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人文学科讲座教授。
❸ 邵启满的介绍
邵启满(1962.12~ ),男,汉族,1962年12月生于浙江省玉环县1。国际数理统计学会会士(Fellow,Institute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23,香专港中文大学统属计系卓敏讲座教授,系主任2。
❹ 郎咸平在香港那个大学任教
香港中文大学
❺ 关于香港中文大学 越详细越好
cuhk录取分数线在四川的不是很清楚,除了北京录取线和清北差不多以外,外省考cuhk的奖学金分数线一般就是当地的清华北大的录取分数线(全国各地热度不一,至少奖学金生不会比清华北大低,但外省高不至于高过10分)如果自费的话,一般会比北清线低10分左右。一般在四川估计招13、4个左右(文理加在一起),我有个同学学理,大概是四川最后一个被招进中大的,大约排600名左右。中大不认任何加分,只看裸分。香港的大学一般都没有专门的语言系,除了日本研究能独立称系之外(当然还有英语),别的小语种语言课一般都是提供选修,目前没听说有人在major西语什么的。不过有翻译系,会提供这种小语种的精修。不过想学语言或者外交的话建议去北外或者外交学院,都是不错的,不要妄自菲薄,内地的种种让你失望,外面的种种不见得能让你不失望。英语系人很多,估计每届有近百人。但是翻译和日本研究什么的只有半百人左右。中大里面最多的还是华人,地道的外国人不多,而且一般都是exchange,而且这边的人没有民族的概念,所以不会特别在一个食堂有什么分类,中大西餐中餐都很多,肉的量会很足。如果你申请,当然可以校外租房(不过能住宿舍是很难得的机会,怎么会害怕和人相处呢?将来怎么办?),不过一般价格很贵,一年6、7万人民币。实在想一个人住的话可以申请去国际生舍堂什么的,它们有单人房。而且价格合理。至于什么后高考时代的问题?我只想说中大的学习氛围不好(因为local的重心貌似不在学术上),来到这里很容易颓废,感觉什么都没学到,所以自制力不好的话要谨慎报考。当然如果自己善于利用各种资源的话你能在中大会大有收获。而且像你怕见人什么的香港各种活动也不会参加。来到这以后环境陌生,又不交流,小心自闭抑郁掉。
❻ 牟润孙的介绍
牟润孙(1909—1988) ,原籍山袭东福山1,现代著名史学家、教育家。2获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硕士学位,历任辅仁大学附中国文教员、历史系讲师,河南大学历史系讲师,同济大学文史系教授,上海暨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台湾大学国文系教授,香港新亚书院文史系主任、教授、新亚研究所导师,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1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34著有《注史斋丛稿》《海遗杂著》《论治目录之学与书籍供应》、《宋代摩尼教》等。
❼ 香港中文大学张元亭教授退休了吗
65岁可以作为荣休教授,一般的副教授或者讲师的话会在60岁就退休的或者是任内教副学士课程,因容为香港的教师是几年一个合同,能够到退休的通常都是非常厉害的,因为对论文有要求,当然特牛的可以担任讲座教授或者卓越教授,这种就相当于终生教授,一般都是特别有贡献的,像丘成桐,杨正宁这种级别的。
❽ 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教授退休年龄是多少
65岁可以作为荣休教授,一般的副教授或者讲师的话会在60岁就退休的或者是任教副学内士课程,因为香容港的教师是几年一个合同,能够到退休的通常都是非常厉害的,因为对论文有要求,当然特牛的可以担任讲座教授或者卓越教授,这种就相当于终生教授,一般都是特别有贡献的,像丘成桐,杨正宁这种级别的。
❾ 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教授都有哪些
院长-梁元生教授,副院长-赖品超教授,副院长-李行德教授,副院长-吴伟明教授,冼为坚中国文化讲座教授-李欧梵教授,伟伦人文学科讲座教授-白先勇教授,人文学科讲座教授-赵振开教授
❿ 香港中文大学内地招生有哪些要求
香港中文大学招生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了保证香港中文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生源质量,维护考生合法权益,依照教育部相关规定,结合香港中文大学本科招生工作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此章程。
第2条香港中文大学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等原则,进行招生工作。
第二章招生计划
第3条香港中文大学2015年于全国三十一省、市、自治区招收本科生。招生计划将通过各省、市、自治区招生办公布。
第三章机构
第4条香港中文大学为公办全日制本科大学,经费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拨款资助。获国家教育部列入提前录取批次重点高校名单。
第5条香港中文大学的招生咨询及行政工作由入学及学生资助处统筹负责。
第四章学制
第6条香港中文大学所有本科课程均采用灵活的学分制度,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收入学的学生,修业期为四年,须至少修毕123学分,其中包括主修课程规定必修的学分,以及通识教育、语文、体育、资讯科技、副修或选修科目。学生可按个别情况及兴趣订定其修业进度,修满毕业所需学分,并符合主修课及大学其它毕业规定,便可获颁学士学位。
第7条学生来校报到注册后即成为正式本科生,入学时就其所属人文、理科、工科、商科专业大类的相关学系中选择并提出专业意愿。学生于第一学年修习所选择主修专业的基础科目,及其它通识、语文等课程,利用第一年时间了解自己的专业兴趣,适应新的学习及考试模式。按个别学系安排,学生可于第一或第二学年确定主修专业。有关专业的选择请参阅专业设置。
第五章录取
第8条获国家教育部批准,香港中文大学在全国31省/市/自治区通过提前批次录取本科生。
第9条香港中文大学的内地招生计划分设人文、理科、工科、商科四个专业大类。人文类包括文学院、教育学院、法律学院及社会科学院的专业;理科类为医学院及理学院的专业;工科类为工程学院的专业;商科类为商学院的专业。文史类考生可选择人文及商科类;理工类考生可选择人文、理科、工科及商科类。
第10条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设置分「全额奖学金类」、「免学费奖学金类」、「人文类」、「理科类」、「工科类」及「商科类」六项。获录取为「全额奖学金类」或「免学费奖学金类」之学生,文史考生可于录取时选择人文或商科专业大类;理工考生则可选人文、理科、工科或商科其中一类。
第11条考生统考成绩应达到本科一批高校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单科成绩原则上应达到及格水平。在符合香港中文大学提档要求的情况下,香港中文大学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以分数优先原则,择优录取,不设专业志愿级差。在高考成绩同分的情况下,则先予录取英语单科成绩较高者。
第12条考生报考的外语语种必须为英语,以150分为标准满分计算,自费生的英语成绩须达120分或以上;奖学金生则须达130分或以上。
第13条奖学金专业类只录取以香港中文大学为第一院校志愿的考生。非奖学金专业类只在一志愿录取后仍有剩余名额的情况下才考虑其后志愿。本校不参与征求志愿。
第14条本校不考虑对考生的各类照顾加分优惠政策,将依据招生办公室按考生高考实际成绩投档调阅档案,并以考生的高考实际分数(不含加分)由高至低顺序录取。但不设高校志愿分数级差或专业志愿分数级差。
第15条本校预留若干非奖学金专业类机动名额。大学可根据生源情况及考生成绩,在个别省/市/自治区对招生计划进行适量调整及确定提档比例。
第六章学费
第16条香港中文大学非本地生的学费为每年120,000港元。住宿费约10,000港元,其它杂费、生活费每年约需30,000港元。另在首学期须缴付一次性保证金450港元(学生离校时,如无须赔偿任何费用,则保证金予以发还,但通常移作学生的毕业费)。
第七章奖学金
第17条香港中文大学提供奖学金予录取为「全额奖学金类」或「免学费奖学金类」的内地学生。
第18条同时选择报读奖学金及非奖学金专业类的同学,倘高考成绩未达奖学金的录取线,香港中文大学将考虑其非奖学金的专业志愿,按其高考成绩择优而录,不设专业志愿分数级差。
第19条选择报读奖学金专业类的同学,经选拔获录取后,于接获录取时亦同时获通知获颁奖学金。
第八章附则
第20条内地学生来港就读,可以因私身分申请「进入许可」标签,香港中文大学将安排获得录取的同学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入境事务处申请来港标签。学生取得标签后,须自行向所在地的公安局申办赴港通行证。
第21条学生必须于八月下旬抵港就学。大学将举办各类迎新活动,以及安排注册、选课等辅导,协助学生适应学习生活。
第22条香港中文大学招生咨询联系方法为:香港沙田香港中文大学入学及学生资助处;电话:(00852)39438946、(00852)39438661或13068470068(内地号码专线);传真:(00852)26035184;电邮:[email protected];网址:http://www.cuhk.e.hk/adm/mainland。
第23条本章程由香港中文大学入学及学生资助处负责解释。
奖学金章程
第1条为鼓励成绩优异的内地学生来香港中文大学就读,本校提供多名奖学金名额予录取为「全额奖学金类」及「免学费奖学金类」的内地学生,奖学金名额分布于全国三十一省、市、自治区。
第2条奖学金只给予填报香港中文大学为第一院校志愿的考生。考生亦须以「全额奖学金类」及「免学费奖学金类」为其中一/二个专业志愿。
第3条考生高考成绩(不含加分)必须达到或高于中文大学为颁授奖学金而定的最低分数线方可申请奖学金。(以750分为标准高考满分计算,理工类及综合类考生须达630分或以上,文史类考生须达600分或以上;另英语单科成绩须达130分或以上。)若符合奖学金最低分数考生超过该省/市/自治区奖学金名额,则按名额及高考实分由高至低顺序选拔,先为「全额奖学金类」,再为「免学费奖学金类」。
第4条奖学金分「全额奖学金」及「免学费奖学金」两种。「全额奖学金」学生将获发相等于攻读四年本科课程的学费,以及每年45,000港元住宿及生活津贴;「免学费奖学金」学生则可获发相等于攻读四年本科课程的学费。奖学金只于学生在学期间颁发,且颁授期不得多于四年,修业期超逾此四年上限者亦不会另获奖学金。
第5条本两项奖学金专为内地学生而设。若学生于在学期间任何时间取得香港居民身份,则须终止奖学金之颁发。
第6条奖学金原则上为期四年,但获奖学生每学年成绩须达到大学具体规定的平均积点3.00(相当于乙等),方可在其后学年续领。若学生学年成绩未达到续领奖学金要求的平均积点,则须保留观察一年,但若翌年成绩仍未达到大学的规定,有关奖学金则须终止。若奖学金生因违反任何大学规例或条例,经大学教务会学生纪律委员会议决予以处分者,大学可考虑暂停、扣减或终止其奖学金。
第7条选择奖学金专业类的同学,经选拔获录取后,于接获录取时亦同时获通知获颁奖学金。
第8条奖学金的颁发须依照香港中文大学制定的相关规章及程序执行。香港中文大学对奖学金的评选及颁发有最终的决定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