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成绩都是老师给的
1. 大学的成绩都是通过学校教务处决定的,还是通过老师决定的呢
通过你和老师决定的,你的成绩=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30%,考试成绩就得看你学的怎么样了,平时成绩就是你的出勤以及交的作业 。希望帮到你
2. 大学老师是怎么给分数的
这个要求你非常优秀,而且要跟辅导员等等的关系特别好。应为研究生以专上学历,有的大学要求属是博士以上学历。其他条件就了,包括你的学术成就,发表文章等等。同时高校教师有职称之分,讲师,副教授,教授三个级别。每个职称都需要有一定得硬性条件,这其中就包括学历,没有硕士或博士学历,根本就评不成副教授之类的。1、在学生会工作时表现很好,大四的时候学院管理方面的领导对你影响很好,并且需要补充新的学生辅导员之类的时候就会找你,问你留不留校,留的话一般先工作两年。然后直接保送读研究生,这样上去的人好像一般都混的很好,研究生毕业了读博士应该不难。2、研究生阶段成绩很好,其他方面表现也很好;或者你的导师很NB,说话有分量;再或者你跟着导师做的某个项目正在进行并且比较重要,你在其中有很重要的作用的,一般就直接继续下去了。3、如果毕业恰好碰到大学教师招聘,你又特别优秀,也可以。
3. 大学成绩和老师的关系
这是一个三步曲
第一,大学成绩是由卷面分+平时成绩组成的。专一般平时成绩占40%,是完全由老师属操纵的,明白吧?
第二,大学老师改卷子是没有人监督的,我就曾经帮老师改过,他让我们把自己卷子抽出来,正常情况下不能及格他给加几分,总之能他关系好他会放宽标准
第三,大学考试是在网上公布的,这时候成绩还可以变卦,如果能拉拉老师关系,他还会放你一马。
就是这么黑暗
4. 为什么大学的成绩这么不公平呢。要不就卷面分比别人高,平时分老师随便给个低的,要不就是下午两点钟才考
这样的大学老师还不少,我们专业的大学物理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我们专业文理兼收,所以文科生理科生各占一半,平时好像是出于对文科生的照顾,在点名册上给文科生理科生各自做了记号,上课点名做题从来不喊文科生,出于这点就已经是对文科生的歧视了,他可能是为了节约上课时间,也可能懒得跟文科生讲解,到了临近考试的时候也给我们知识点(但只有理科生看的懂那种,只是些概念公式什么的)理科生可以这样大致了解题型,文科生横看竖看都看不出来是什么,结果全班他挂了三个文科生,我们院四个专业,每个专业都要学物理,还都是他来教,其他三个专业他都不挂人,那些专业里也是文理兼收的,据说他最不喜欢但是我们这个班,而且他居然还有个什么每科必须挂两名同学的规定,所以他挂的人都是我们专业的,这三个人还是学号挨一块的。他还是我们专业的主任,都说二本学校抓卫生,他管我们宿舍卫生,除了每天一次卫生检查,偶尔一天宿舍三次检查,还给生活部的下了个变态规定,每天必须两个优秀宿舍和两个不合格宿舍,如果同一天都打扫的很好,就随便挑两个不合格宿舍,没有人理解他这种变态做法。我就看不惯他那样的人,学生会换届选部长选主席,他要把关,毕竟选他的马屁精,跟班,他要把关很正常,竞选部长主席的都是自愿的,想留下的写申请让后再演讲选拔,这个看似公平,但他要多贱有多贱,人家写申请的去演讲的他没要,别人即没写申请有没去演讲的神奇的被他老看上了,人小姑娘确实好看,见了就恶心。
5. 在大学,怎么看老师给的平时成绩和课堂成绩各多少
除了个别老师平时成绩会给满分(即综合成绩的30分),一般老师基本上会给九十分以上内容(即27分以上),那么只要你期末成绩在48分以上(即33分)就肯定会及格的。在学校教务系统一般不显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但是老师在输入成绩时是有平时和期末的成绩的。呵呵,想看平时成绩可以让老师登录进去给你看哦。
6. 越来越觉得大学好无聊,所谓的成绩都是老师乱打的,就是看你名字的存在感和知名度,
在“唇舌烽火”辩论赛举办七年之时,在本届“唇舌烽火”辩论赛落幕半月之际。自强网记者对武大四大名嘴—赵林老师、李工真老师、戴德铮老师、尚重生老师进行了专访。与他们共同回忆武大辩论的曾经、探讨辩论发展的未来
自强:你们大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武大辩论赛的?
赵林:很早以前吧,不过现在已经有2年没有接触辩论了。
李工真:应该说是比较早就做辩论赛的评委了,现在有些习以为常了.
戴德铮:一直都是很关注辩论的。
尚重生:是从 01年开始关注辩论赛.
自强:你们觉得现在武大的辩论整体上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子?上坡状态,还是下坡状态?
赵林:不好评价,因为很久没有关注辩论了。
李工真:不是在往上走的一种状态。可能是因为曾经走到过顶峰。
戴德铮:本科生的辩论是处于上坡状态,研究生的辩论处于下坡状态。
尚重生:肯定是下坡啊。辩论是虚假的繁荣,靠精英是撑不住的。老师对辩论产生了疲弊感,走不下去是必然,走下去是偶然。
自强:现在我们看到辩论赛和以前相比,有没有什么不同呢?你们关于辩论处于下坡状况的判断又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赵林:肯定是越来越好啊,如果现在的辩手用以前的方式去训练,会和以前一样好的。
李工真:感觉到以前的辩题相对而言涉及面还是比较广的,今年的好像一直关注的是大学教育和大学生遇到的问题
戴德铮:现在老师学生不够重视,以前每次比赛前都有老师去给每支队做指导。现在好像都是学生自己准备自己的。
尚重生:原来整个学校对辩论更重视些,组织力量强投入多,质量高些。 当时的学生也显得更成熟一些,成人感强一些。现在辩论有些像小孩的游戏。
自强:你们觉得现在辩论存在的问题具体有哪些
赵林:真的是很久没有看过了,最后一次看辩论还是04年“唇舌烽火”的决赛。现在的问题周玄毅应该比较清楚。
李工真:往往辩论都是只有论而没有辩起来,为了赢,大家上场前都会精心准备。这样是有存在的道理的,但不是人们想象中的辩论。辩论应该是争锋相对的,是现在进行时才有意思。
戴德铮:评委的问题,找什么样的老师,怎么去找老师,都是值得主办方思考的问题。
尚重生:辩论现在是为了表演而存在,缺少了自然的真实、深刻、幽默
自强:在谈到辩论赛存在的问题中,很多辩手会谈到一个辩题的问题?你对现在辩题的设置有什么看法?你希望看到的辩题是什么样子的?
赵林:决赛之前的辩题应该和同学较紧,具有时代感的。决赛的时候最好还是出一些哲学上的命题让大家来辩。
李工真:应该以大学生为着眼点不仅仅是探讨自身的问题,而是要探讨具有社会性和前瞻性的问题,要像国际大专辩论赛的辩题靠拢。只探讨校园的具体问题眼界是不够宽广的。当代大学生要更具有社会责任感。
戴德铮:出题的水平是辩论的前提,我们应该出更有争辩性的题目。从我的专业角度讲,我会选择国际国内有争议的热点问题。比如说“美国的反恐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尚重生:现在的辩题很无聊、肤浅、俗不可耐,是没有经过精英策划和专家论证的。辩题一定要精心策划、深思熟虑,要具有鲜活感、时代感、前沿感、真实感。而且辩题应该具有可辩性,比如说试婚有利于/不利于婚姻的稳定。结伴考研是否有利于考研成功。
自强:您觉得辩论的发展依靠的是什么?对武大整个辩论的发展有哪些建议?
赵林:依靠一代又一代涌现出的新人,像现在周玄毅他们这一拨人都还是很不错的。大家要想打好辩论的话,一定要多看些书。
李工真:辩题的选择上综合考虑到理工科学生的特点。应该吸引更多理工科的学生投入进来,取得更好的成绩。赵林老师现在出来的已经很少了 ,他应该多关心一些。
戴德铮:辩论赛的组织,不是学生可以组织好的。要充分调动起老师的积极性,建立起完善的激励机制。同时让参与指导和评判的老师可以感到自己充分的被尊重。
尚重生:应该充分的调动一批重量级老师的积极性。辩论赛是校园文化的一种。校园文化的主体是老师和学生。现在老师是缺位的。所谓的繁荣是校园文化在谷底挣扎的表现。
如果学生缺乏和老师的对话机制,调动不了重量级的老师的参与,所谓的校园文化的发展会显得很苍白。要发展唯一的招是老师的参与。
自强:你希望看到的武大的辩论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赵林:普及学术,越来越好。
李工真:辩论是启发心智,训练思维和口才的,应该让大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同时赵林老师应该多负责任
戴德铮:学生在辩论中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思维水平和学习的兴趣。。应该有更多的老师参与。
尚重生:有更多老师去参与其中的,具有一定的学术性质的。
7. 大学百分之30平时成绩老师会轻易给吗
大学里面的80%的都是考试的分数,还有百分之多少的那个成平时成绩老师都会给的。
8. 我怀疑大学的成绩都是老师乱打的。
我也这么觉得,自己做的比别人好,分却要低,真的挺无语的
9. 大学里的老师给成绩都公平吗
有的老师是很好说话的,差不多就让过了,有的老师则一定要一板一眼,死抠试题,非常认版真权,答案不行就不得分,还有的老师是看平时表现,太闹腾了或者逃课什么的让他抓住了,就故意挂你的科。所以上了大学,要见机行事,不要太张扬。每门课要学的差不多。该努力还是要努力的,毕竟学习是给自己学的,老师不像高中那样抓得紧了,要有很强的自制力。而且很多学校挂科的数量有限制,和学位证直接挂钩。真的到了大学,自己就学会了,要努力呀!
希望我的答案对你有帮助。
10. 大学的一门学科,因为没有考试,老师给的是平时成绩,而我的成绩只有
老师应该是看人去的,不用在意,也可能是你在办理不是很活跃,所以不是很熟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