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大连理工大学王栋教授

大连理工大学王栋教授

发布时间: 2021-02-27 22:22:53

A. 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的办学成果

高考成绩
2007年,该校本科指标为262人,实际达线375人,再加上西藏生、体艺生达412人,本科指标完成率达148.9%;高考成绩600分以上者达70人(全区共802人),本一线以上达140人,总提高率达451.6%。
2008年,该校本科双达线495人,其中本一201人。
2012年,该校考生已有520人被本科院校录取,其中,文科类177人,理科类310人,艺术类27人,体育类6人;在已录取的520名考生中,本一批次177人(文科类73人,理科类104人),提前录取(军事国防、公安政法、航空类本科院校)批次20人;其中,被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985工程高校录取的考生14人,被211工程高校录取的考生85人,被教育部直属高校录取的考生40人(注:以上统计数据不包括在省奔中就读的西藏考生)。
2013年,该校共有753人(不含西藏生)参加高考,其中普通类本一达线265人、本二以上达线586人,艺术本科双达线18人,体育本科双达线7人,合计本二以上达线611人,再加上西藏生本科达线47人,总计本二以上达线658人;普通类(不含随班生、西藏生、艺体生)的本一达线率达38.87%,本二达线率达83.53%;文、理科各有4人进入武进区前20名,高三(8)班张同学以武进区理科第2名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学校本二以上达线率首次突破80%,本二以上达线总人数首次突破600大关,两个实验班首次全部达本二以上省控线等。
2014高考,该校本科达线总人数688人,其中普通类本二以上达线587人,艺体双达线14人,西藏生87人全部达本科线,普通类本二达线率91.5%,超目标人数、文科数学均分和生物B级率均名列全区第一。
其他成绩 学科竞赛成绩赛事姓名奖项全国数学联赛(2013年)王栋江苏省一等奖第30届全国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徐昊江苏省一等奖第30届全国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汪烨辰、蒋涛江苏省二等奖第25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江苏赛区)李新、殷达、魏星、成炜栋、谢建康、肖琪江苏省二等奖第25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江苏赛区)何凯、黄晨、姜永康、高尚、周云姣、万旭、江苏省二等奖第27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江苏赛区)季璇、郭博钊江苏省一等奖第二十二届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谢文娟特等奖第二十二届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秦一丁一等奖第二十二届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苏晨二等奖“苏教国际杯”江苏省第十届中学生作文竞赛徐晨一等奖“苏教国际杯”江苏省第十届中学生作文竞赛陈玲贤二等奖常州市“人文·环保·世博”征文比赛叶子二等奖2010年武进区中学生英语口语电视比赛许珂一等奖武进区青少年《我爱祖国的蓝天》读书教育活动王佳文一等奖(资料来源) 体育竞赛成绩赛事参赛者名次常州市第七届星级高中篮球比赛校男子篮球队冠军常州市第八届星级高中篮球比赛校女子篮球队季军中国高中男篮联赛校男子篮球队第四名江苏省十二届中学生篮球比赛校男子篮球队第三名江苏省第十四届中学生篮球比赛校男子篮球队第三名江苏省第十八届中学生篮球比赛校男子篮球队第二名江苏省第十七届“顶峰杯”中学生篮球比赛(苏南片)校男子篮球队第二名(资料来源)
2014年12月23日,由共青团武进区委员会和武进区教育局联合主办的第九届武进区大中学生社团巡礼在武进职教中心举行,“岗拉梅朵”艺术团代表省奔中社团参与此次活动,获得武进区大中学生“十佳社团”称号。 2010年1月5日,江苏省中小学学科优秀指导教师与学科优秀青年教师经验交流暨颁奖大会在江苏省镇江中学举行,该校赵金华获得高中组2007-2008年度江苏省学科优秀青年教师;所执教的《篮球》一课获江苏省学科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2010年,该校陆金在武进区“高中数学优质课评比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2011年11月22日,在“常州市高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学校郑玉娣获得一等奖,汤亚萍获得三等奖。
2012年9月23日,在江苏省镇江中学举办的“江苏省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代表常州市参赛的省奔中数学组杨波经过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两个环节的比赛,获得江苏省二等奖。
2012年10月,在常州市首届“学生最喜爱的班主任”评选活动中,该校学生处副主任、高二(8)班班主任陆金最终入选。
2014年7月29日,在由武进团区委和武进电视台联合举办的2014年武进青年汉字听写大赛决赛中,该校由贡荣金、刘超、李秋月、祁文娟、祁洁、孙燕君等六位老师和胡明月、恽璐等两位高三学生组成的“银杏青年队”摘得大赛桂冠;此外,刘超还获得本次大赛“最佳写手”称号。
截止2013年12月,学校依托省十五规划课题和十一五重点课题展开课题研究,并承担9个国家级、部级子课题,9个省级课题,15个区市级课题的研究工作。
省级课题:《建设基于学生主动发展的课堂文化的行动研究》等。 历任领导一览表在任时间段姓名职务1933年8月—1935年7月罗鸿赓校长1935年8月—1937年11月岳锡山校长1939年— ?韩冠雄校长1940年— ?贾立人校长1940年9月—1941年8月李兆芳校长1942年8月—1942年8月刘品笙校长1942年8月—1948年7月李东圩校长1948年8月—1950年1月姜尚愚校长1950年2月—1950年7月陆立凡校长1950年8月—1955年7月杨幼钦校长1957年10月—1965年7月王世芳校长1965年8月—1971年8月陈辉校长1971年8月—1979年8月樊中选校长1979年8月—1984年8月金庭兆校长1984年8月—1989年2月黄毓瑀校长1989年2月—1991年8月钱国兴校长1991年8月—2001年6月胡迪校长2002年8月—2004年8月郑建秋校长2004年9月—2013年9月谢建伟校长2013年9月—至今王奕飞校长(资料来源)

B. 大连理工大学有哪些教授的课是必须要去蹭的

大四化环学长前来答题,谈谈一些基础课的老师吧。

1.大学物理A

强烈推荐余虹老师啊!对,就是教材的主编,同时还是mooc得负责人。余老师讲课授课的方式非常适合我们,她根据本课程知识结构的特点,将重点突出在课件上,层次分明。讲完课后会及时总结,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通过例题使知识更条理化。课前还会回顾上次课内容,重点鲜明,真的是位

C. 机械设计大赛求资料或想法!!!!!!!!!!

第一届
目录
东北大区作品1、仿生机器蟹(哈尔滨工程大学)设计者:季宝锋 刘德峰 贾守波 宋辉 王刚指导教师:王立权 陈东良 刁彦飞2、螺旋传动管道机器人(哈尔滨工业大学)设计者:赵琦 黄玉磊 汪盛 梁涛 王玺 唐能指导教师:宋宝玉 焦映厚3、微定位仿生机器人(哈尔滨工业大学)设计者:侯磊 石建军 张乐敏 乔遂龙 周超 王婷婷 黎映相 孙彬指导教师:邓宗全 焦映厚 孙立宁 李满天4、基于并联机构和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多功能机器人(哈尔滨工业大学)设计者:卢贤资 刘明宇 王祺 刘强 徐宇声 刘祥雨 周达顺指导教师:孙雅洲 梁迎春 焦映厚 邓宗全5、轮足式机器人(长春理工大学)设计者:冯辉 李荣 张伙林 刘国栋 徐椿明 兰宁 荣大卓 胡永宏 刘洋 周清指导教师:武秀东 刘悦 胡贞 宋正勋6、机械式停水自闭水龙头(大连理工大学)设计者:于春宇 孙灵俊指导教师:梁延德7、蚯蚓式爬行器(大连理工大学)设计者:王俊鹏 李刚 王宁 全璐琳指导教师:梁延德8、圆柱凸轮数控铣削装置(东北大学)设计者:李兆维 袁娜 刘权利 黄常舒指导教师:王仁德爬杆(绳)机器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9、设计者:梁文林 许洪强 李书新 李再峰指导教师:何凡 付治国新型大力钳(吉林大学)华北大区作品10、多功能齿动平口钳(北京化工大学)设计者:王建杨攀指导教师:王永涛11、微生物培养液自动抽取喷涂机(中国农业大学)设计者:徐结徐赫指导教师:张铁中12、爬杆管道两用机器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计者:洪振军 郑亮 何帆 杨亚涛 周煊指导教师:范悦13、基于仿生的高适应性六足机器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计者:吴文镜 王剑薇 过为 贺仕伟 孙明锋 郑广强 佟铁锋指导教师:王卫林14、仿生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计者:刘小明 尹益平 赵同钢 赵鹏 王云飞指导教师:张欣15、便携式助立器(北京工业大学)设计者:赵广宁 冯伟 周瑞 洪毅 张子祺 赵敬元指导教师:王大康16、自行车防盗锁(北京科技大学)设计者:穆树亮指导教师:张少军17、无线遥控爬杆喷漆机器人(天津大学)设计者:卢鸿斌 张莹 李娜指导教师:杜玉明18、摩擦式电动翻谱台(天津大学)设计者:唐晓磊 于滂 倪宗悦 农帅指导教师:车建明19、爬楼梯机器人(北京交通大学)设计者:张克涛 温平 李翔指导教师:方跃法 房海蓉西北大区作品20、新型球形机器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设计者:沈宣江 严军 牛波 甘运维 林星陵 侯俊利 吴颖 丁裕诚指导教师:李团结 朱玉超 杨小瑜21、新型纱线卷绕防叠试验机(西安思源职业学院)设计者:李阳 李明 牛科 李京 王栋 雷辉指导教师:刘琦云22、方形区域喷灌龙头(西北工业大学)设计者:柏龙岳映章 余朝举 张彬 李哲指导教师:葛文杰 、 .23、环卫伴侣——多功能自走式环保清洁车(陕西科技大学)设计者:张江峰 张大伟 赵志明 叶恒青 苏源博 魏军学 兰晓青 顾纪超指导教师:李思益 张彩丽 刘俊生24、军地两用全自动担架车的研制(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设计者:潘兴杰 蒲鹏程 黄伟伟 余亮 戴胜东指导教师:岳应娟 熊磊 周凯25、上下楼梯搬运器(新疆大学)设计者:谈建平 宝英巴特 王超 努尔比亚 贾殿锋指导教师:穆塔里夫阿赫迈德 王湔26、油罐车注油自动控制系统(新疆大学)设计者:西克热木 阿里木 热孜万古丽 肉孜古丽指导教师:伊里哈木穆合塔尔 陈宏伟27、源源(球形机器人)(西安思源职业学院)设计者:孙华雷 张晓峰唐怀丹 焦荣指导教师:马维新28、新型揉搓式全自动洗衣机(陕西科技大学)设计者:屈菲 张义盟 张江峰 叶恒青指导教师:贺炜 王宁侠唐平29、智能型全开式窗户(兰州交通大学)设计者:王欣欣李伟岭指导教师:李万祥 牛卫中华东大区作品30、新型立轴风力机(安徽工业大学)设计者:杜志高 王睿 孙自闽 钟昌彬 陈厚富 陈伟军 陈献 张世勇 刘肥 李超指导教师:邱支振 陈富强 顾小林31、仿生机械——虫虫“小强”(浙江大学)设计者:胡军柯 党田峰许正蓉指导教师:沈萌红32、三自由度微位移工作台(合肥工业大学)设计者:杨飞 谢俊谢祖强 张永斌 汪念平指导教师:赵韩沈健33、仿生壁虎(浙江大学)设计者:张俊伍中宇 刘炜焘指导教师:钱向勇34、汽车转向同步照明灯(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设计者:张连清 刘纪涛 肖阿阳 时凯 张立伟 常青 张洪勋 林乐川指导教师:刘会英赵继俊王毅35、机器鱼尼莫(东南大学)设计者:王春健 梁健付月明 关鸿耀 李明 宋春峰赵薇 张徐指导教师:王兴松许映秋36、自适应可翻转探测车(东南大学)设计者:徐侨荣 胡彬 彭竹云 彭时林指导教师:王兴松许映秋37、液体流动阻尼式高楼逃生器(福州大学)设计者:叶强 杨谊昌 张国欣指导教师:叶仲和 蓝兆辉 刘开昌38、脉动式无级变速器(南昌大学)213设计者:杜小波 郭立华 叶震 肖文鑫指导教师:黄兴元 杨湘杰 徐春水39、可折叠崎岖表面自适应障碍小车(上海交通大学)设‘计者:王玮彦 袁君华 丁琛瑜 刘栩之 李丰园指导教师:马培荪40、易拉罐空罐有偿回收装置(华东理工大学)设计者:巩彬彬指导教师:安琦中南大区作品41、行星轮式登月车(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设计者:张佩 柴世良 周峰 常伟 陈坤指导教师:潘存云 翁飞兵 尚建忠42、健身洗衣机(华南理工大学)设计者:卢俊林世富指导教师:朱文坚43、智能洁地机器人(中南大学)设计者:汤展跃董惠柏指导教师:何竞飞44、机器昆虫步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设计者:董竹英 魏浩华 黄灿权 黄章华指导教师:陈佳琦气动式龙眼去核机(华南农业大学)设计者:林楚帆 张志辉 陈嘉慧 谢文彬 许巨忠 丁桂阳45、指导教师:谢海军吸附式蠕动探测维修机器人(海军工程大学)设计者:丰利军 郜世杰 张勇 孟宇 裴晶晶 王菊花 汪丹丹指导教师:江汉红46、摆盘式特种发动机(海军工程大学)设计者:王文斌 张振有 袁鹏 胡照 于振动指导教师:王德石47、仿生机械灵巧手(华中科技大学)设计者:赵信毅 张庆春 张布卿 冯玮 刘全国 刘辉 王政指导教师:吴昌林 杨家军48、履带式水下铺设机(华中科技大学)设计者:张志甜黄海清 牛毅徐天明指导教师:吴昌林49、两足行走机器人(湖南大学)设计者:王雄波 姚凌云 陈士剑 吴占涛 李丽 冯长林 汪祥指导教师:刘江南 严贻满 王虎符西南大区作品50、半球体螺旋槽数控研磨机(重庆大学)设计者:彭万彬 李俊 向拾文 罗勇指导教师:袁绩乾 陈国聪 张济生51、带辅助环的楔铁式超越离合器(重庆工商大学)设计者:贺术祥 陈雄 陈敏指导教师:杜力52、环保型手推式草坪剪草机(昆明理工大学)设计者:胡永鹏 李治威 谭阳 尤川宝 何亮 吴锋指导教师:谭蓉53、环卫保洁清扫自行车(西南科技大学)设计者:谭伟 丰航驰指导教师:陈晓勇54、机械式自适应上下非等高台阶小车(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设计者:甘保军 刘维 江磊 洪小飞 钟宁 王超玉 刘浪指导教师:胥宏 宋呜 霍平55、球形机器人运动机构(成都大学)设计者:李凯 陈茂林 杨杰 李小林 杨霞 宋磊指导教师:董万福56、无级变速轮系操纵机构(重庆工学院)设计者:罗剑波杜潇指导教师:林昌华57、液压式无级变速器(西南交通大学)设计者:钱海挺 郑家坤 李小易 李永生指导教师:刘桓龙 潘惠龙谢进58、异形齿轮泵(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设计者:李雷 胡茂林 胡建国 朱明军 郑家兵 郑立和指导教师:陈洪涛 冷真龙 周奎附录一 批复附录二 获奖名单

第二届
目录
第一部分 助残机械(轮椅类)省力变速双向驱动残疾人车用驱动机单手驱动残疾人用车多功能人性化轮椅多功能自助轮椅减摆助残车多功能电动轮椅自由轮椅电动爬楼梯轮椅可升降伸展式新型电动轮椅防倾翻轮椅星轮行星轮转换式可爬楼轮椅车多功能助残电动轮椅可上下台阶式轮椅三杆开链式轮椅半自动爬楼梯轮椅阶梯平地两用电动轮椅可升降省力便携式轮椅实用上楼梯轮椅多功能健身轮椅第二部分 助残机械(助手、臂、腿类)助立椅自动搀扶助步车语音控制的多自由度欠驱动助残机械手多功能助食装置半自动电自锁膝离断假肢全自动翻书机助残多功能手多功能自助护理机助残机械手卧式期刊阅读器双杆大腿假肢可控式用餐机全新组合拐杖超欠驱动弹性铰15自由度自适应仿生手多功能折叠拐杖脚踏键盘转动式腕离断假肢多功能助行器第三部分 助残机械(护理等其他类)自动翻身病床救护担架车体贴换裤机输液自动换瓶机智能接便床无障碍站台系统偏瘫自动翻身床瘫痪病人多功能自动翻身床地震应急床翻身床残疾人多功能床残障人士汽车辅助驾驶系统导盲杖多功能自平衡助残康复平台公交车用便利式助残升降梯道自动气动翻身床垫翻书助读机器人第四部分 康复机械Ⅰ手肌脑疾康复仪偏瘫病人全关节运动促动康复训练器智能手部关节康复治疗仪多功能康复病床康复型轮椅被动式步态康复训练器腿部康复机手脚互动式康复仪智能型机械按摩组合床垫自动康复保健床斜视测量仪智能化多功能电动康复床双椭圆健身康复机基于音圈电动机控制技术的直动式骨锯智能型医疗康复床气动人工肌肉并联驱动手腕康复训练器玫瑰摆平衡能力训练仪第五部分 康复机械Ⅱ减重踏步式下肢康复训练机爱心两用牵引椅基于CPM康复理论的手肘运动康复训练器械多功能健身康复轮椅下肢三关节康复器基于虚拟现实的手臂外骨骼康复系统主被动式肢体协调运动康健轮椅瘫痪康复治疗仪智能关节康复器人体穴位刮痧按摩保健器FES下肢康复锻炼车并联机构中医推拿机器人助残站立及康复行走轮椅康复健身机人体脊椎矫正仪手指关节功能康复仪第六部分 健身机械新型家庭组合健身器软毯式跑步机新型多功能AC电动跑步机多功能健身车翘翘虫健身车旋转倒立健身器多功能绿色健身器踏步滑板车“摇摇乐”运动休闲车多功能原地步行机多功能胸臂肌健身器自主式节能按摩健身椅三位一体健身器电动保健轮椅多方位头颈锻炼器保健办公椅新型座式弹力杠铃健身器全自动健身休闲摇床家用多功能健身器钢丝绳驱动滑板车第七部分 运动训练机械互动式木人桩帆板摇帆模拟训练装置双人运动脚踏车自动可调脚踝放松脚底按摩器羽毛球训练机器人滑雪运动训练仿生步行爬坡机下肢力量训练器单兵负荷外骨骼机器人网球发球机器人羽毛球陪练机多功能双腿横向张合训练器“神舟”航天员多姿态训练模拟器单兵负重分压器杠铃健身保护器乒乓球发球机

第三届
目录
废旧电池回收机废弃卫生筷再造铅笔机滚筒式残膜回收机饮料瓶、易拉罐有偿回收机废旧电池加工处理机饮料瓶捡拾器环保船新型环境侦测机器人太阳能停车场门禁系统新型植树挖坑机喷涂包树机水葫芦等净生植物快速打捞机“艾米”号远程水下操控采样平台水射流式清洗机器人蜘蛛侠——高楼玻璃幕墙清洗机器人自适应管道清洁机器人“福娃”爬杆清洁除冰智能机器人楼梯清扫机器人推吸型高空清洁机器人真空吸盘式爬壁清洗机器人水草及水面漂浮物清理装置智能水上清洁船湖面清洁卫士仿生水面垃圾清理机器人电线除冰器人力除冰雪车“保时洁”——手推式清扫拖地车街道垃圾清扫小车新型高速公路护栏清洗装置便捷护栏清洗车变径滚刷清扫车护栏清洗机自动转向清洁车有压雪功能的小型扫雪车智能垃圾桶全自动双面擦窗器垃圾广告清除机擦墙“蜘蛛匣”“飞水走壁”游泳池壁清洗机运动场馆座椅自动保洁机新型腰果剥壳机多功能自动剥蒜机鱼丸机全自动杀鱼机旋转式方便清堵储污防臭下水器卫生筷子盒筷子清洗消毒烘干排序整理机“海量大肚”舰船生活垃圾循环处理机自助式绿色餐盘清理机自动包树机全自动植树机中央空调通风管道清洁机器人野战作训一体化餐车附件

第四届

D. 南京大学炮兵学院奔牛中学500字作文

高考成绩2007年,该校本科指标为262人,实际达线375人,再加上西藏生、体艺生达412人,本科指标完成率达148.9%;高考成绩600分以上者达70人(全区共802人),本一线以上达140人,总提高率达451.6%。2008年,该校本科双达线495人,其中本一201人。2012年,该校考生已有520人被本科院校录取,其中,文科类177人,理科类310人,艺术类27人,体育类6人;在已录取的520名考生中,本一批次177人(文科类73人,理科类104人),提前录取(军事国防、公安政法、航空类本科院校)批次20人;其中,被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985工程高校录取的考生14人,被211工程高校录取的考生85人,被教育部直属高校录取的考生40人(注:以上统计数据不包括在省奔中就读的西藏考生)。 2013年,该校共有753人(不含西藏生)参加高考,其中普通类本一达线265人、本二以上达线586人,艺术本科双达线18人,体育本科双达线7人,合计本二以上达线611人,再加上西藏生本科达线47人,总计本二以上达线658人;普通类(不含随班生、西藏生、艺体生)的本一达线率达38.87%,本二达线率达83.53%;文、理科各有4人进入武进区前20名,高三(8)班张同学以武进区理科第2名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学校本二以上达线率首次突破80%,本二以上达线总人数首次突破600大关,两个实验班首次全部达本二以上省控线等。 2014高考,该校本科达线总人数688人,其中普通类本二以上达线587人,艺体双达线14人,西藏生87人全部达本科线,普通类本二达线率91.5%,超目标人数、文科数学均分和生物B级率均名列全区第一。 其他成绩 学科竞赛成绩赛事姓名奖项全国数学联赛(2013年)王栋江苏省一等奖第30届全国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徐昊江苏省一等奖第30届全国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汪烨辰、蒋涛江苏省二等奖第25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江苏赛区)李新、殷达、魏星、成炜栋、谢建康、肖琪江苏省二等奖第25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江苏赛区)何凯、黄晨、姜永康、高尚、周云姣、万旭、江苏省二等奖第27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江苏赛区)季璇、郭博钊江苏省一等奖第二十二届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谢文娟特等奖第二十二届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秦一丁一等奖第二十二届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苏晨二等奖“苏教国际杯”江苏省第十届中学生作文竞赛徐晨一等奖“苏教国际杯”江苏省第十届中学生作文竞赛陈玲贤二等奖常州市“人文·环保·世博”征文比赛叶子二等奖2010年武进区中学生英语口语电视比赛许珂一等奖武进区青少年《我爱祖国的蓝天》读书教育活动王佳文一等奖(资料来源) 体育竞赛成绩赛事参赛者名次常州市第七届星级高中篮球比赛校男子篮球队冠军常州市第八届星级高中篮球比赛校女子篮球队季军中国高中男篮联赛校男子篮球队第四名江苏省十二届中学生篮球比赛校男子篮球队第三名江苏省第十四届中学生篮球比赛校男子篮球队第三名江苏省第十八届中学生篮球比赛校男子篮球队第二名江苏省第十七届“顶峰杯”中学生篮球比赛(苏南片)校男子篮球队第二名(资料来源) 2014年12月23日,由共青团武进区委员会和武进区教育局联合主办的第九届武进区大中学生社团巡礼在武进职教中心举行,“岗拉梅朵”艺术团代表省奔中社团参与此次活动,获得武进区大中学生“十佳社团”称号。 2010年1月5日,江苏省中小学学科优秀指导教师与学科优秀青年教师经验交流暨颁奖大会在江苏省镇江中学举行,该校赵金华获得高中组2007-2008年度江苏省学科优秀青年教师;所执教的《篮球》一课获江苏省学科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2010年,该校陆金在武进区“高中数学优质课评比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2011年11月22日,在“常州市高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学校郑玉娣获得一等奖,汤亚萍获得三等奖。 2012年9月23日,在江苏省镇江中学举办的“江苏省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代表常州市参赛的省奔中数学组杨波经过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两个环节的比赛,获得江苏省二等奖。 2012年10月,在常州市首届“学生最喜爱的班主任”评选活动中,该校学生处副主任、高二(8)班班主任陆金最终入选。 2014年7月29日,在由武进团区委和武进电视台联合举办的2014年武进青年汉字听写大赛决赛中,该校由贡荣金、刘超、李秋月、祁文娟、祁洁、孙燕君等六位老师和胡明月、恽璐等两位高三学生组成的“银杏青年队”摘得大赛桂冠;此外,刘超还获得本次大赛“最佳写手”称号。 截止2013年12月,学校依托省十五规划课题和十一五重点课题展开课题研究,并承担9个国家级、部级子课题,9个省级课题,15个区市级课题的研究工作。

E. 张玉的著作论文

1 张玉抄, 周集体, 王栋, 张爱丽, 王一鸥. FeSO4溶液催化氧化脱除烟气中SO2实验研究.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4, 45(1): 11-12
2 张玉, 周集体. 过渡金属离子液相催化氧化烟气脱硫. 现代化工, 2002, 22(1): 15-18, 20
3 张玉, 周集体, 王一鸥. Fe2+液相催化氧化脱除烟气中SO2. 现代化工, 2002, 22(7): 22-26
4 张玉, 周集体, 王栋, 张爱丽, 王一鸥. FeSO4液相催化氧化烟气脱硫实验研究. 环境保护科学, 2002, 28(6): 6-9
5 张玉, 周集体, 王栋, 张爱丽, 王一鸥. 铁离子液相催化氧化烟气脱硫研究.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3, 26(5): 11-12, 29
科研成果及所受奖励:
武钢烧结厂第四烧结车间10000m3/h烧结烟气铁屑法脱硫中试获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

F. 栾茂田的出版著作

作为主编或副主编出版学术会议论文集4部;主审全国教材1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10余篇;其中7篇论文获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等有关学会的优秀论文奖,被EI、ISTP等检索系统收录达40余次。 1. 周晶,栾茂田等主编. 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未来与发展(第九届全国水利水电工程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大连,2002年9月25-28日).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pp.600(120万字).
2. 栾茂田主编 (2001). 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第七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文集,大连,2001年9月26-28日).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pp.564(106万字).
3. 栾茂田主编 (1998). 土动力学理论与实践(第五届全国土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大连,1998年6月25-27日).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649pp.(100万字).
4. M.T. Luan(栾茂田)and Keizo Ugai (Editor) (1998). Performance and Evaluation of Soil Slopes under Earthquakes and Rainstorms (Proceedings of the Special Sino-Japanese Forum on Performance and Evaluation of Soil Slopes under Earthquakes and Rainstorms,Dalian,June 28-29).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ess,June 1998,191pp. (30万字).
5. 栾茂田主审 (2001). 土力学及地基基础 (陈兰云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28.4万字). 2.1 国际杂志上发表的学术论文2篇(均为第一作者)
1. Maotian Luan,Toyoaki Nogami (1997). Variational Analysis of Earth Pressure on A Rigid Earth-Retaining Wal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ASCE,123⑸:524-530. (SCI).
2. Maotian Luan and Chongpan Jin (1988). Dynamic Stability and Deformation of Offshore Gravity Platform Foundation. China Ocean Engineering,2⑴:31-42.
2.2 国际与国外会议上发表的学术论文21篇(其中第一作者12篇,非第一作者9篇)
1. Maotian Luan (栾茂田) and Dong Wang (2001). Dynamic Response of Seabed under Wave-Inced Loading.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cent Advances in Geotechnical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oil Dynamics,March 26-31,2001,San Diego.
2. Xinzheng Wu,Maotian Luan (栾茂田) and Junxia Xin (2001). Effects of Dynamic Properties of Rockfill Materials on Seismic Response of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cent Advances in Geotechnical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oil Dynamics,March 26-31,2001,San Diego.
3. Fuming Wang,Yigong Ji and Maotian Luan (栾茂田) (2001). A Simplified Method of Vibration Analysis of Layered Foundation and Applications in Pavement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cent Advances in Geotechnical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oil Dynamics,March 26-31,2001,San Diego.
4. Maotian Luan (栾茂田),Rong Tian and Qing Yang (2001). A New Numerical Method-Finite-Cover Element-Free Method. Proceedings of the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Methods and Advances in Geomechanics,January 7-12,2001,Tuscon,Arizona.
5. Maotian Luan (栾茂田),Yong Li (2001). Discontinuous-Nonlinear Deformation Analysis Method and Applications in Geotechnics. Proceedings of the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Methods and Advances in Geomechanics,January 7-12,2001,Tuscon,Arizona.
6. Qing Yang,Jiankui Jiao and Maotian Luan (栾茂田) (2001).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n Swelling Properties of Swelling Rock. Proceedings of the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Methods and Advances in Geomechanics,January 7-12,2001,Tuscon,Arizona.
7. Qing Yang,Maotian Luan and Jiankui Jiao (2001).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Progressive Failure of Slope and Its Applic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il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August 27-31,2001,Istanbul,Turkey.
8. Maotian Luan,Tingkai Nian,K.T. Law,C.F. Lee,Keizo Ugai and Qing Yang (1999). Lower-Bound Solution of Earth Pressure of Cohesive Backfill with Inclined Surface.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lope Stability Engineering: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Aspects (IS-Shikoku’99),Matsuyama,Shikoku,Japan,Nov. 8-11,281-286. (ISTP)
9. Maotian Luan,Yongzhe Cao and Keizo Ugai (1999). Shakedown Analysis of Soil Foundations under Varied Loads.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lope Stability Engineering: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Aspects (IS-Shikoku’99),Matsuyama,Shikoku,Japan,Nov. 8-11,663-668. (ISTP)
10. Qing Yang,Jiankui Jiao,Maotian Luan,Dazhai Shi (1999). Reliability Analysis and Risk Evaluation of the Slope of Open Pit Mine.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lope Stability Engineering: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Aspects (IS-Shikoku’99),Matsuyama,Shikoku,Japan,Nov. 8-11,1095-1100. (ISTP)
11. Maotian Luan,Lili Yang,Shangmu Lu,Jiying Yin and Wai-Fah Chen (1999). Numerical Elasto-Plastic Analyses of Stress and Deformation of Embankment on Soft Soils.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hancement and Promotion of Computation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EPMESC Ⅶ),August 1999,Macau.
12. Maotian Luan,Chongpan Jin and Gao Lin (1998). Evaluation Technique for Earthquake-Inced Movements and Dynamic Stability of Embankments. Proceedings of the Special Sino-Japanese Forum on Performance and Evaluation of Soil Slopes under Earthquakes and Rainstorms,Dalian,June 28-29).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ess,June 1998,116-131.
13. K.T. Law,C.F. Lee,Maotian Luan and Y. Zhai (1998). Engineering Behaviour of Loose Fill of Grantic Soil. Proceedings of the Special Sino-Japanese Forum on “Performance and Evaluation of Soil Slopes under Earthquakes and Rainstorms”,Dalian,June 28-29).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ess,June 1998,18-34.
14. Maotian Luan and Zhen Zhang (1996). FEM-Based Formulations of 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 Method with Applications in Geomechanics. The Advances in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Edited by Wanxie Zhong,Gengdong Cheng and Xikui Li),International Academic Publishers,429-438.
15. Max Y. Ma,Austin D.-E.Pan,Maotian Luan (1996). Seismic Analysis of Stone Arch Bridges Using 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 Proceedings of 11th World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Elsevier Scientific Ltd.,Paper No.1551,8pp.
16. Maotian Luan,Gao Lin and W.F. Chen (1995). Lumped Parameter Model and Nonlinear DSSI Analysis. 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cent Advances in Geotechnical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oil Dynamics,St. Louis,April 2-7,1995,355-360.
17. Max Y. Ma,Austin D. Pan,Maotian Luan and Joseph M. Gebara (1995). Stone Arch Bridge Analysis by the DDA Method. Proc. of the 1st International Arch Bridge Conference—Bolton,U.K.,Sept.3-6,1-10pp. (ISTP)
18. Austin D. Pan,Joseph M. Gebara and Maotian Luan (1994). A Finite Element Interpretation of the Method of 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World Congress on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19. Maotian Luan,Gao Lin and Hirokazu Takemiya (1992). 2-D Computational Model and Numerical Method for Nonlinear Seismic Response of Soil Site. Proc. of the EPMESC'92,Dalian,606-613.
20. Maotian Luan,Chongpan Jin,Gao Lin and Hirokazu Takemiya (1990). Parametric Studies on Dynamic Stability and Permanent Deformation of Cohesive Embankments. Proceedings of the Eighth Japanese Symposium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Tokyo,975-980.
21. Maotian Luan,Guocheng Han (1990). Dynamic Stability and Sliding Displacements of Rockfill Dams. Proceedings of the Eighth Japanese Symposium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Tokyo,969-974.
2.3 国内杂志上发表的学术论文45篇 (其中第一作者15篇,非第一作者30篇;核心期刊40篇
1. 栾茂田,田荣,杨庆 (2002). 平面广义四节点等参元GQ4及其性能探讨. 力学学报,34⑷:578-585.
2. 王栋,栾茂田 (2002). 波浪作用下粘弹性海床动力响应的数值分析. 工程力学,19⑷:130-134.
3. 王栋,栾茂田 (2002). 广义Biot理论隐-隐式解法的推广及其应用. 世界地震工程,⑵:23-26.
4. 黎勇,冯夏廷,栾茂田,王泳嘉 (2002). 非连续变形计算力学模型中的广义有限单元. 东北大学学报,2002,23⑽:1004-1007.
5. 栾茂田,王栋 (2001). 波浪作用下海床动力反应的数值分析. 海洋工程,19⑷:40-45.
6. 栾茂田,黎勇 (2001). 非连续变形计算力学模型弹塑性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岩土工程学报,23⑸:530-535.
7. 姬亦工,王复明,栾茂田 (2002). 层状粘弹性地基动力响应的样条半解析法. 岩土工程学报,24⑴:34-37.
8. 栾茂田,田荣,杨庆 (2002). 有限覆盖无单元法在岩土类弱拉型材料摩擦接触问题中的应用. 岩土工程学报,24⑵:137-141.
9. 栾茂田,辛军霞,赵尚传 (2002). 面板堆石坝边坡稳定性可靠性分析及其应用.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2,42⑷:467-471.
10. 张大林,栾茂田,杨庆,田荣(2002). 基于流形方法的动态应力强度因子数值算法.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2,42⑸:590-593.
11. 年廷凯,栾茂田 (2002). 均布荷载作用下挡土墙后粘性填土的土压力计算. 岩土力学,2002,23⑴:17-22.
12. 郭莹,董秀竹,栾茂田 (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承载力的确定方法研究. 岩土力学,23⑷:474-477.
13. 栾茂田,姬亦工,王复明 (2001). 非均质粘弹性地基的动力柔度系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41⑸: 621-625.
14. 王栋,栾茂田,郭莹 (2001). 波浪作用下海床动力反应有限元数值模拟与液化分析.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41⑵:216-222.
15. 王飞,栾茂田,朱菊芬,屠晟 (2001). 基于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土工安定性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41⑶:349-354. (EI)
16. 栾茂田,黎勇,林皋 (2001). 非连续变形计算力学模型及其在有缝重力坝静力分析中的应用. 水利学报,⑷:40-46.
17. 黎勇,栾茂田,林皋 (2001). 水位循环变化作用下有纵缝重力坝的非线性特性. 水力发电学报,⑵:26-35.
18. 栾茂田,吴兴征,阴吉英,辛军霞 (2001). 堆石料动力特性参数对面板堆石坝三维非线性地震响应的影响. 水力发电学报,⑴:7-18.
19. 吴兴征,栾茂田,李相崧 (2001). 复杂加载路径下堆石料动力本构模型及数值模拟. 世界地震工程,17⑴:9-14.
20. 栾茂田,吴兴征,李相崧 (2001). 堆石料的亚塑性边界面模型及其验证.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⑵:164-170.
21. 田荣,栾茂田,杨庆,Keizo Ugai (2001). 高阶流行方法及其应用. 工程力学,18⑵:21-26.
22. 黎勇,栾茂田 (2001). 有纵缝重力坝的非连续与弹塑性耦合数值模拟.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增刊2):1555-1560.
23. 杨庆,田荣,栾茂田,张大林 (2001). 有限覆盖-无单元法及其在孔边应力集中问题中的应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增刊2):1561-1564.
24. 吴兴征,栾茂田,辛军霞 (2001). 修正邓肯模型及在面板堆石坝应力与变形分析中的应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增刊1):1098-1102.
25. 王飞,栾茂田,朱菊芬 (2001). 弹塑性有限元法在土工安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增刊1):1111-1115.
26. 王栋,栾茂田,郭莹 (2001). 波浪作用下弹性海床的动力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增刊1):1132-1136.
27. 阴吉英,栾茂田,吴兴征 (2001). 面板堆石坝地震反应特性的比较分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增刊1):1158-1162.
28. 杨庆,焦建奎,栾茂田 (2001). 膨胀岩土侧限膨胀试验新方法与膨胀本构关系. 岩土工程学报,23⑴:49-52.
29. 姬亦工,栾茂田,王复明 (2000). 粘弹性非均质地基动力柔度的样条半解析解法. 振动工程学报,13⑷:535-543.
30. 姬亦工,杜朝伟,王复明,栾茂田 (2000). 空间地基有限元分析及反问题. 郑州工业大学学报,21⑵:25-27.
31. 栾茂田,罗锦添,李焯芬,翟阳 (2000). 不排水条件下全风化花岗岩残积土的工程特性与本构关系.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大连理工大学学报创刊50周年特刊,40 (特刊):S82-89,S94.
32. 吴兴征,栾茂田,阴吉英 (2000). 面板堆石坝应力与变形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与计算.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40⑸:602-608.
33. 栾茂田,黎勇,杨庆 (2000). 非连续变形计算力学模型其在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⑶:289-294. (EI)
34. 黎勇,栾茂田 (2000). 非连续变形计算力学模型基本原理及其数学规划解.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40⑶:351-357. (EI)
35. 田荣,栾茂田,杨庆 (2000). 高阶形式广义节点有限元法及其应用.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40⑷: 492-495.
36. 栾茂田,田荣,杨庆 (2000). 广义节点有限元法. 计算力学学报,17⑵:192-200.
37. 吴兴征,栾茂田 (2000). Nelton土工网格CE131拉伸特性的试验研究. 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⑴.
38. 韩国城,栾茂田,刘文廷,肖白云,汪荣大 (2000). 瀑布沟心墙堆石坝地震反应三维分析.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40⑵:218-223.
39. 杨庆,焦建奎,栾茂田,师大寨 (2000). 边坡可靠性与经济风险性分析及其应用. 工程地质学报,⑵.
40. 栾茂田,Keizo Ugai (1999). 关于岩土工程研究中若干基本力学问题的思考.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大连理工大学建校50周年特刊,39⑵:309-317.
41. 栾茂田,李锦,杨庆 (1999). 地震和暴雨滑坡中日研讨会学术总结. 国际学术动态,⑶:69-74.
42. 杨庆,栾茂田,崇金著,薛永生,庞海臻,杨军 (1999). 混凝土底板与碎石垫层室内水平滑动试验研究”. 工程勘察,⑹:5-8.
43. 杨庆,栾茂田 (1999). 地下水易污性评价方法-DRASTIC指标体系.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⑵:4-9.
44. 杨庆,栾茂田,崇金著,王国利,周慧成,周集体,王栋 (1999). DRASTIC指标体系法在大连市地下水易污性评价中应用的研究.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39⑸:684-688.
45. 栾茂田,周晶,康海贵,宋玉普 (1998). 浅议博士研究生课程建设和素质培养. 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⑴:39-44.
2.4 国内会议上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45篇(其中大会主题报告4篇,第一作者17篇,非第一作者28篇)
1. 刘占阁,栾茂田,许成顺,王栋,郭莹. 成层非均质土的一维固结分析.
2. 许成顺,栾茂田,刘占阁,郭莹,王栋. 不同应力状态下土的强度参数之间关系探讨.
3.孔德森,栾茂田,杨庆. 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研究.
4. 年廷凯,栾茂田,郑德凤,崇金著. 卫生填埋场压实粘土衬垫渗透性的试验研究.
5. 栾茂田,田荣,杨庆,张大林(2002). 有限覆盖无单元方法在岩质材料宏观裂纹扩展分析中的应用.
6. 张大林,栾茂田,杨庆(2002). 数值流形方法的网格生成技术.
7. 娄峰,杨庆,栾茂田,张大林(2002). 时间序列AR模型定阶准则的改进方法.
8. 栾茂田 (2002). 岩土工程学科发展动态. 山东省岩土工程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 (泰安,2002年7月8-9日). (大会主题报告)
9. 栾茂田,王栋,郭莹,王飞,刘占阁,许成顺,冯晓莹,赵少飞,李波 (2002). 海床与海洋地基动力分析理论与设计方法研究进展评述. 第六届土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南京,2002年5月18-21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大会主题报告)
10. 栾茂田,吴兴征 (2002). 多向地震动作用下面板堆石坝动力响应非线性数值分析.
11. 栾茂田,姬亦工,王复明,冯晓莹 (2002). 非均质地基上刚性条形基础动力阻抗的样条半解析法.
12. 王飞,栾茂田,刘占阁,许成顺 (2002). 波浪荷载作用下海洋平台地基承载力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13. 栾茂田,郭莹,李木国,王静,王栋,崇金著 (2002). 土工静力-动力液压三轴-扭转多功能剪切仪研制中若干问题探讨.
14. 郭莹,董秀竹,栾茂田,王栋,李木国,王静 (2002). 波浪荷载作用下砂土动力变形特性的试验研究.
15. 栾茂田,吴兴征 (2001). 堆石料静动力耦合本构模型及参数确定与实验验证.
16. 吴兴征,栾茂田 (2001). 面板堆石坝三维耦合非线性数值计算方法与实例分析.
17. 翟阳,李焯芬,罗锦添,栾茂田 (2001). 全风化花岗岩松散填土稳定状态线的归一化分析.
18. 吴兴征,栾茂田 (2001). 关于堆石料加卸载体积模量的探讨.
19. 屠晟,栾茂田,王飞 (2001). 非均质地基的安定性分析与计算.
20. 栾茂田,王飞,屠晟,朱菊芬 (2001). 非均质地基的极限荷载与安定荷载比较分析.
21. 年廷凯,栾茂田,杨庆 (2001). 倾斜表面挡土墙后粘性填土的地震土压力计算.
22. 姜韶华,栾茂田,吴兴征,杨庆 (2001). 河谷岸坡对面板堆石坝三维非线性地震响应的影响.
23. 栾茂田,张晨明,王栋,郭莹 (2001). 波浪作用下缓坡海床弹性动力响应数值分析.
24. 贺杰,杨庆,栾茂田,张慧珍 (2001). 膨胀土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
25. 张慧珍,杨庆,栾茂田 (2001). 膨胀力与含水量关系的试验研究.
26. 辛军霞,栾茂田,吴兴征 (2001).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可靠性分析.
27. 栾茂田,张大林,杨庆,田荣 (2001). 有限覆盖无单元法及其在模拟裂纹扩展中的应用.
28. 娄峰,杨庆,栾茂田 (2001). 应用概率分析改进分维数测量精度的方法.
29. 武亚军,栾茂田,卢文阁,杨亚洲 (2001). 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法的探讨.
30. 黎勇,栾茂田 (2000). 非连续变形计算力学模型在坝基岩体弹塑性分析中的应用.
31. 田荣,栾茂田,杨庆 (2000). 一种新的数值方法-有限覆盖无单元法.
32. 栾茂田,曹永哲 (1999). 基于温度参数法的土工安定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33. 栾茂田,年廷凯,杨庆 (1999). 倾斜表面情况下挡土墙后粘性填土的侧向土压力.
34. 田荣,栾茂田,杨庆 (1999). 连续与非连续变形分析的流形方法及其在土力学中的应用.
35. 姬亦工,王复明,栾茂田 (1999). 非均质粘弹性半空间地基动力柔度系数的样条半解析法.
36. 杨庆,栾茂田,焦建奎,师大寨 (1999). 边坡渐进破坏可靠性分析及其应用.
37. 栾茂田,林皋,杨庆 (1998). 岩土地震工程与土动力学的若干最新进展评述.
38. 李锦,栾茂田,郭莹 (1998). 一种砂土动力弹塑性本构模型的探讨.
39. 栾茂田,邵宇,林皋 (1998). 土体地震反应非线性分析方法比较研究.
40. 王栋,栾茂田,文立 (1998). 波浪作用下海床动力学研究进展.
41. 翟阳,K.T.Law,栾茂田,C.F.Lee (1998). 一种全风化花岗岩残积土稳定状态的不排水三轴压缩试验研究. 第五届全国土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土动力学理论与实践》,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大连,119-123.
42. 郭莹,栾茂田 (1998). 能量分析方法在土动力学中的应用.
43. 栾茂田,罗锦添,李焯芬,翟阳 (1998). 不排水条件下松散砂质土的本构模型. 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431-433.
44. 栾茂田,黎勇 (1998). 基于有限块体模型的下限极限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第六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方法与解析讨论会论文集,广东科技出版社,广州,212-217.
45. 栾茂田 (1997). 关于岩土力学与岩土工程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二十一世纪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科学出版社,北京,247-260. (大会主题报告)

G. 大连理工大学的给水排水专业研究生的专业课要考什么

详情查询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http://gs.dlut.e.cn/zs/index.asp

水科学与技术硕士点隶属于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本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和综合的特点,包括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等一级学科内容,可为城市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给排水工程、水处理技术、海水淡化等部门培养研究、管理及工程技术方面的人才。具有较大的人才需求和发展前景。

本学科在水科学与技术领域是有较深厚的研究基础,已在水环境化学、给水与污水处理、河流生态修复、海水淡化、污水资源化以及用水优化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现有研究方向如下:(1)污水再生处理与资源化;(2) 废水最小化及用水优化技术;(3) 无污染水源净化技术;(4)水化学; (5) 水处理技术;(6)水污染过程模拟;(7)无水资源化及回用;(8)海水淡化技术;(9) 水夹点技术与用水网络优化;(10) 水过程中金属的腐蚀、防护及其诊断;

近10年来,先后完成国家、省、市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攻关、国际合作项目50多项,获1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发明专利10项,发表论文500余篇,完成水处理工程设计项目40多项。承担国家863项目“大连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与综合示范”和“微波催化处理污水”2项,欧盟合作项目“中国北方地下水资源管理信息”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炼化企业水平衡及用水优化”、“污水深度处理回用”等企业项目10多项。本学科实验室有良好的科研条件,配备有HPLC-MS、GC-MS、红外光谱、原子吸收、离子色谱等先进水质分析仪器20多台。

本学科点现有教授8名、副教授12名、讲师2名。

指导教师:杨凤林*、全燮*、周集体*、马学虎*、许士国*、张捍民*、柳丽芬、王栋、赵雅芝王竞、项学敏、张兴文、匡国柱、都健、王克峰、李淑英、刘贵昌、马伟、兰忠、潘艳秋、孙力

H. 王栋的介绍

王栋,男,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环境学院教授。

热点内容
大学教授给高三女儿的一封信 发布:2025-09-12 00:07:25 浏览:595
大学生杀死 发布:2025-09-11 23:40:55 浏览:415
展现大学生风采 发布:2025-09-11 23:40:01 浏览:379
大学生裸贷门mp4 发布:2025-09-11 23:21:54 浏览:578
武汉大学年轻女教授 发布:2025-09-11 22:44:26 浏览:345
大学人力资源老师招聘 发布:2025-09-11 22:25:05 浏览:809
清华大学文化传承教授 发布:2025-09-11 22:21:40 浏览:222
大学生出国热 发布:2025-09-11 22:17:39 浏览:21
中国政法大学的著名教授 发布:2025-09-11 22:13:11 浏览:942
民国大学教授讲不清 发布:2025-09-11 22:12:11 浏览: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