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学曲教授
1. 谢晓娟的辽宁大学教授
职 称:教授。
学科方向:政治学基本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研究领域: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问题研究 当代社会思潮 国家主权理论 国际恐怖主义与国际法问题
成 果:近五年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理论前沿》、《社会主义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
承担课题: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济全球化对国际政治影响》;主持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安全与我国意识形态战略研究》、辽宁省教育厅《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安全研究》,主持辽宁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项目:《东北亚地区安全机制研究》。
主讲课程:本科生课程:《政治学原理》、《比较政治制度》、《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生课程:《国际战略学》、《国际法专题研究》等。
为人师表:谢晓娟书记作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中流砥柱,在科研、教学方面成绩突出,多次获得科研奖励,并在教学过程中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这是她潜心专研、严谨治学的结果,也是她不为功利所惑坚持学术方向的结果。在所带研究生与博士生的过程中,不仅给学生的学术带来方向性指导,而且在学生的人生规划上也颇费苦心。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2011级的硕士研究生代表,我们要坚持正确的学术方向,坚持严谨的治学态度,在谢晓娟书记的指引下,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局面,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创新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 杨公骥的指导的博士
杨公骥教授于1981年11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聘任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是第一批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11位博士生导师之一(其余十位是:北京大学吴组缃教授、复旦大学赵景深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徐震堮教授、南京大学程千帆教授、南京师范学院唐圭璋教授、扬州师范学院任中敏教授、江苏师范学院钱仲联教授、山东大学萧涤非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余冠英研究员、吴世昌研究员)。自1982年至1989年去世共指导8名博士研究生(其中有6位在杨公骥教授生前获得博士学位):
李炳海 博士学位论文《周代文艺思想的辩证结构 》 1985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年)
孙绿怡 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古代文学发展中“史”的传统》 198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授,副校长
许志刚 博士学位论文《论大雅小雅的艺术形象》 1986
辽宁大学教授
赵敏俐 博士学位论文《汉诗综论》 1987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树增 博士学位论文《史记艺术研究》 1988
曲阜师范大学教授
曲德来 博士学位论文《汉赋综论》 1988
辽宁大学教授
郭杰 博士学位论文《屈原与先秦文化》 1990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副校长
姚小鸥 博士学位论文《<诗经>“三颂”与先秦礼乐文化的演变》 1993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3. 谁知道辽宁大学和东北大学评教授和副教授的学历要求。知道其他大学的情况也可以。谢谢啦
貌似现在副教授的学历要求都特别高 东大的忘了是从哪年开始就得是博士毕业而且得在国外留学过4年以上的好像是 语言方面也幽要求 反正要求特别高
4. 辽宁大学走出过哪些知名校友
耳熟能详的大家已经说的很多辽,so我来说一下自己身边的人。
是一个很好看的学姐,就读于辽宁大学亚澳商学院。
我们是在一个关于爱丽丝的展览碰面的,然后机缘巧合下加了微信。
她是一个很优秀的人。保研到了西南财经大学,同时自己也有很多热爱的东西,其中最让我震撼的就是她去考了潜水证并且有了潜水的经历,除此之外还有过蹦极!我觉得女孩子就应该像她一样,精致、优秀、把喜欢的东西做到一定的高度或者深度,并且敢于尝试一些新奇和冒险。大概是阅历越多然后自己的人生才会更有意义一些吧,我猜测。
我记得我收到辽大录取通知书告诉他的时候,他还说以后我们就是校友啦。直到现在我们还是会偶尔交谈,当然基本上都是我有学习方面的问题去讨教老师,始终对他保持尊敬。觉得好好哦遇到了这样的老师。BTW他还说了辽大的食堂是真的真的很好好吃哈哈哈哈哈。
(图为高中的一节练习题啦,假期回去看望老师的时候旁听了一节英语课,老师也给我发了一份题重新感受高中英语)
总之觉得他们是在我心中熠熠生辉的校友啦。
5. 辽宁大学文学院的教师队伍
学院现有教抄授袭、副教授34名,其中博士生导师8名。有辽宁文学学会、辽宁省语言学会、民俗学会等学术机构驻院。
文学院现任主要教授:
教授:高凯征 教授:许志刚 教授:宋玉书 教授:许皓光
教授:赵凌河 教授:胡胜 教授:王春荣 教授:涂光社6. 辽宁大学研究生院的领导简介
研究生学院院长 -- 赫国胜教授(博士),男,汉族,1956年9月3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现任辽宁大学研究生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1982年毕业于辽宁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4年毕业于辽宁大学金融保险系,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辽宁大学经济研究所,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84年至今,在辽宁大学金融保险系、国际经济系、国际经济学院、经济学院、研究生学院工作,任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副院长、院长、党委书记等职务。1986年被评为讲师,1992年被评为副教授,1995年被破格评为教授,1998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该同志多年来在教学、科研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得到了校内外充分肯定。多次获得辽宁大学“教学优秀奖”、“教书育人先进教师”等称号。1994年被沈阳市人民政府评为“沈阳市优秀教师”,1997年获国家教委主持的“香港柏宁顿(中国)教育基金会第三届金球奖”,1998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01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优秀人才,2001年被中共辽宁省委授予“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2年被沈阳市人民政府授予“沈阳市劳动模范”称号,2003年获得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2004年被评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
研究生学院党总支书记—王金祥男,汉族,中共党员,1954年10月生,副教授。1977年7月辽宁大学数学系毕业,1998年7月辽宁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曾获得“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工作者”、“沈阳市‘三育人’优秀个人”、“辽宁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
主讲课程:报刊阅读、中国政治经济制度。主要论著:《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读本》(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论精神力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作用》(<辽宁大学学报>1999年6期);《改革开放与对外汉语教学》(<哲学社会科学论文选萃> 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关于构建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机制的思考》论文(<北方论丛> 2001年);《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提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思考》论文(<中国教育教学杂志>2004年1月第16卷总第70期);《论区域经济发展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的作用》论文.
研究生学院副院长兼专业学位教育管理中心主任——张虹教授(博士),女,1963年生,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辽宁大学研究生学院副院长兼专业学位教育管理中心主任,辽宁省政协委员,民建沈阳市委副主委,辽宁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在教学中,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系统讲授过国民经济学、证券投资学、西方国际投资学、国内外资本市场、投资经济学、投资项目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金融、房地产估价等课程,教学效果良好,2001年被评为辽宁大学优秀本科教师。在教学中极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尤其注重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地展开教学。7. 辽宁大学有哪些教授的课是必须要去蹭的
作为亚澳商来学院的大自一学生,首先要推荐的是王晓红老师的马克思主义课。
王晓红老师1968年出生于辽宁省锦州市,1990年毕业于辽宁大学系哲学系哲学专业。现担任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副院长。
8. 辽宁大学人文科技学院
辽宁大学在全国是最早组织实施自学考试的单位之一。校党、政领导根据我国宪法“鼓励自内学成才”的精神容,按照省教育厅高教助学的整体部署,把自考培训工作当成拓展教育规模、完善教育层次的重要内容。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自学考试等计划外办学,强化计划外办学统一管理,于2000 年底专门成立了人文科技自考培训学院,将辽宁大学原有23个自考教学部予以注销,其学生一律移交本学院,实现了学校统一集中管理。
9. 谁是辽宁大学法学院的教授
曾祥瑞-辽宁大学法学院教授
曾祥瑞,女,1965年2月出生,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获版法学学士和法学硕士权学位,现任辽宁大学法学院教授 、法学院诉讼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辽宁北斗律师事务所律师、中国行政法学会会员、辽宁省宪法与行政法学会副秘书长、辽宁省诉讼法学会会员,1997年10月至1998年6月曾应日本国际交流基金邀请赴日本大阪研修。主讲:行政法学与行政诉讼法学。 科研成果有《行政法学》(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与《行政诉讼法学》(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此外在《西南政法大学学报》、《行政法学研究》、《辽宁大学学报》、《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辑刊》等期刊上发表论文近20篇,参编书目翻译书目近40万字。1986年以来曾主持科研项目两项。10. 辽宁大学法学院的名师简介
郭洁,女,1963年生,辽宁省台安县人。法学硕士,产业经济学博士。辽宁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郭洁教授八十年代中期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师从江平、张佩霖、巫昌珍、杨振山、史越等大家组成的导师组,奠定了扎实的法学理论基础,后又师从黄继忠教授攻读产业经济学博士学位。
杨松,博士生导师,辽宁大学法学院院长,教育部法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国家级精品课“国际经济法”负责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辽宁大学法学综合实训中心主任,省政府奖一二等奖获得者,省重点学科和“学科提升计划”经济法学博士点带头人。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等四个国家级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法学会副会长。第十四届沈阳市人大常委会常委,辽宁省政协第十四届社会法制组委员。美国长滩加州州立大学高级访问教授。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等课题10余项。《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撰文50余篇,被转摘10余篇。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国际经济法、经济法等领域。
刘杨,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理学研究会理事、辽宁省法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辽宁省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
张锐智,教授,兼任中国外国法学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制史学会理事、中国西方法律思想史学会理事、辽宁省国际经济法学会理学会理事、中国西方法律思想史学会理事、辽宁省国际经济法学会理事等职,在国内的法学研究方面享有一定声誉。1982年起在法律系任教,至今在讲台播撒生命32年,先后五次荣获辽宁大学优秀教师称号,1986年被评为辽宁大学“学生最喜欢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