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历史馆贾老师
A.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怎么样
历史学是西大最好的专业之一,排名全国第九,西北第一。主要是汉唐史这一块比较厉害,毕竟在西安嘛。近现代史因为出了个王岐山所以最近比较出名。博导大牛们比较多,但年龄相对要大一点,后继怎么样还不好说。
B. 初中历史贾老师叫什么
额 你说的是那个学校的 就这样问 何难问出个结果来啊
C. 有人知道陕西历史博物馆现任馆长是谁吗 谢谢
陕西历史复博物馆现任制馆长成建正成建正,男,汉族,1955年10月出生,西安市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管理学硕士,研究馆员。曾任陕西省博物馆副馆长、陕西省文物局外事处副处长、陕西文物交流中心主任兼文物旅行社总经理、西安碑林博物馆党委书记兼副馆长。现任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 兼任职务有:政协西安市第十、十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孔庙保护学会副会长、国家文物局课题评审委员、陕西省文博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西安地区校友会副会长、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兼职教授。
D.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的学院背景
文博学院下设历史学系和考古学系。历史学系设有历史专业,是首批国家文科基础学科(历史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之一。考古学系设有考古学和文物保护技术2个本科专业。西北大学历史学科有专门史、世界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3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历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历史文献学、世界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门史6个硕士学位授予点。
文博学院设有周秦汉唐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西安事变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和历史博物馆、文物保护实验室、计算机室、多媒体视听室、图书资料室等等教学科研辅助机构。其中的图书资料室藏有各种书刊近10万册,历史博物馆藏有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2万余件。教学设施齐全、教学手段先进,有着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
文博学院现有教职员工40余人,其中专职教师35人,教授、副教授26名,大部分教师拥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师资力量雄厚,教学与科研成果突出。学院的各个专业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相互交叉和渗透,培养的学生具有基础厚、学识广、综合研究能力和适应能力强的特点。
多年来,经过几代老师和数十届学生的辛勤努力,逐步建立了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成为我国历史、考古、文物保护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级专门人。
E. 西北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西大学生来答一波~
#第三个应该是“为钱正名”的钱维迎,直言不讳的说出“金钱“的本质,纠正人们对它的态度.
在当时那个时代敢于说出如此惊天动地的言论,西大自由又富于创新的学风可见一斑。后来西北大学经济学院也出现了许许多多在经济学界有影响力的名人,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压轴的应该就是王岐山了,西北大学历史系毕业学生,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西北大学历史学系人深以此为荣,学历史不是如众多家长们所说的百无一用。
F. 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北大学历史系比较
你好,要是对比历史系的话,肯定没得说陕西师范大学比西北大学好,师内范类院校本来就是容文史哲比较强的,陕西师范大学在历史学这方面是拥有两个国家重点学科的:中国古代史、历史地理学。西北大学历史学目前无国家重点学科……
G. 西北大学秦汉史研究的陈博
陈博,1959年出生,历史抄学博士,现为袭文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秦汉史和古代文献的教学和研究,发表了不少很有见地的研究论文。
其代表作有《试论呼韩邪单于在与汉“和亲”中的主导作用》、《试论东汉政府与南方及西南少数民族的战争》、《从“大共同体”本位看秦制的遗害》、《韦昭吴书考》等,发表在《文献》、《历史文献研究》、《西北大学学报》等杂志上。
H. 王善军的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王善军,男,1966年9月生,山东沂南人。曾师从漆侠先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于1991年获河北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2001年获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博士学位,并师从四川大学胡昭曦先生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辽宁省重点学科专门史带头人,大连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社会史学会理事,中国辽金契丹女真史学会理事,大连市社科院特邀研究员,辽宁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入选人员,《宋史研究论丛》(CSSCI来源集刊)编委,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通讯评审及成果鉴定专家等。 1.《宋代宗族和宗族制度研究》,2002年10月获河北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2年8月获第二届邓广铭学术奖励基金三等奖。
2.《世家大族与辽代社会》,2010年7月获辽宁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2011年4月获大连市第十四届社会科学进步奖专著类一等奖。
3.《宋代族塾义学的兴盛及其社会作用》,2000年10月获河北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4.《辽代渤海世家大族考述》,2008年2月获辽宁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
5.《“没奈何”的财富:南宋成纪张氏家族消费考述》,2012年7月获辽宁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 1.世家大族与辽代社会,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人。
2.辽宋夏金时期的民族认同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人。
3.宋代世家大族与社会变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人。
4.宋以后宗族形态的演进与社会变迁,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负责人。
5.辽金时期家族与社会变迁研究,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主持人。
6.辽代民族融合问题研究,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主持人。 1、《宋代宗族和宗族制度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
2、《世家大族与辽代社会》,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
3、《阳都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7月。 1.《近年古代封建宗族制度研究管窥》,《中国史研究动态》1991年第3期。
2.《宋代狱空制度简评》,《劳改劳教理论研究》1991年第4期。
3.《宋代族产初探》,《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3期;《宋史研究论丛》第3辑,河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转载于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1993年第2期。
4.《宋代谱牒的兴盛及其时代特征》,《中州学刊》1992年第3期。转载于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1992年第4期。
5.《敲响前建政治制度的丧钟——邓牧政治思想论略》,《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
6.《唐宋之际宗族制度变革概论》,《宋史研究论文集》,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7.《中华家教与精神文明建设》,《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河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8. 《宋代宗族制度的社会职能及其对阶级关系的影响》,《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转载于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1996年第4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7年第1期。
9.《宋代真定韩氏家族研究》,《新史学》八卷四期,1997年12月。
10.《从〈名公书判清明集〉看宋代的宗祧继承及其与财产继承的关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2期。
11. 《强宗豪族与宋代基层社会》,《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12. 《提高图书编校质量之我见》,《出版发行研究》1999年第1期。
13.《宋代族塾义学的兴盛及其社会作用》,《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2期。转载于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1999年第3期。
14.《宋代世家初探》,《文史》1999年第3辑。
15.《〈宋史·曹彬传〉勘误》,《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16.《宋代的宗族祭祀和祖先崇拜》,《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第3期。
17. 《宋代皇族谱碟考述》,《历史档案》1999年第3期;《宋史研究论丛》第4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8.《关于义门大家庭分布和发展的几个问题——与黎小龙先生商榷》,《历史研究》1999年第5期。
19.《北宋青州麻氏家族的忽兴与骤衰》,《齐鲁学刊》1999年第6期;《宋史研究论丛》第4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0.《宋初精神文明建设简论》 ,《宋史研究论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1.《20世纪后20年宋代社会史研究综述》,《宋史研究通讯》2000年第1期。
22.《宋代家庭结构初探》,《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3期。转载于《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0年第4期。
23.《宋代的宗族重建》,《资政通鉴》,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24.《积贫与奢靡并存的南宋社会》,《资政通鉴》,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25.《近20年来宋代社会生活史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年第2期。
26.《辽代籍没法考述》,《民族研究》2001年第2期。转载于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1年第7期。
27.《世选制度与契丹的家族势力》,《宋史研究论文集》,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1期。
28.《高翥〈清明日对酒〉诗新解》,《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29.《〈宋代荫补制度研究〉评价》,《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年第12期。
30.《宋代三槐王氏家族的仕宦、婚姻与文化成就》,《河北学刊》2003年第2期。
31.《辽朝横帐新考》,《历史研究》2003年第2期。转载于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2003年第3期。
32.《论辽代皇族》,《民族研究》2003年第5期。转载于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2004年第2期。
33.《宋代三槐王氏家族兴替考述》,《宋史研究论丛》第5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
34.《宋代真定曹氏家族剖析》,《历史文化研究》第19辑,韩国外国语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2003年版。
35.《范氏义庄与宋代范氏家族的发展》,《中国农史》2004年第2期。
36.《辽代的皇族》,《宋史研究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7. 《宋代华阳王氏家族科举论略》,《中华文化论坛》2005年第1期。
38. 《辽代世家大族的军事势力》,《安徽史学》2005年第4期。转载于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2005年第4期。
39.《宋代华阳王氏家族的科举和仕宦》,《宋代四川家族与学术论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0.《辽太宗皇后考》,《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第5期。
41.《辽代世家大族文化活动述论》,《安徽史学》2006年第2期。转载于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2006年第3期。
42.《简论使辽对北宋使臣政治性格的影响》,《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与王慧杰合作)
43.《辽代渤海世家大族考述》,《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
44.《从石刻资料看辽代世家大族与佛教的关系》,《东亚文史论丛》2007年号,日本东亚历史文化研究会出版。
45.《论辽代后族》,《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第2期。
46.《辽代世家大族的经济势力及其来源》,《辽金史研究》第10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47.《耶律乙辛集团与辽朝后期的政治格局》,《学术月刊》2008年第2期。转载于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2008年第2期。
48.《漆侠先生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方法的运用》,《史学理论研究》2008年第3期。(与毛曦合作)
49.《宋代世家大族消费述论》,《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7期。
50.《共财与家法——宋代饶阳李氏家族探析》,《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9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51.《世家大族与辽代社会研究——〈世家大族与辽代社会〉成果简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选介汇编》第5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52.《游动饮食的文化阐释——〈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研究〉评介》,《文化学刊》2009年第2期。(与黄大为合作)
53.《“没奈何”的财富:南宋成纪张氏家族消费考述》,《国际社会科学杂志》2009年第3期。
54.《由富求贵:从归化州张氏看辽金燕云豪族的发展路径》,《河北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55.《特权庇护:宋代的邢州柴氏家族》,《宋史研究论丛》第10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6.《宋代世家大族经济来源简述》,《中国古代法制研究集萃——郭东旭先生七十寿辰纪念文集》,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57.《20世纪以来辽金民族融合问题研究综述》,《西夏学》第6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58.《宋代族谱序跋所涉家族的地域分布》,《大连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与黄超合作)
59.《辽代尚父考》,《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1期。
60.《家族嬗变与民族融合——从耶律倍到耶律希亮的个案家族考察》,《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13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61.《宋代四川世家大族兴盛原因浅说》,《宋史研究论丛》第13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12年。
I. 西北大学历史基地班怎么样
本专业是西北大来学历史悠久、学自者辈出的优势专业之一,是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该专业充分利用陕西特有的人文历史资源,以传统史学与现代考古学相结合、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广泛的知识视野相结合为教学特色。培养具有较高业务素质、富于创新精神的历史学教学与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中国通史(陕西省精品课程)、世界通史、中国考古学概论、中国历史文选(陕西省精品课程)、中国史学史、外国史学史、史学概论、先秦史专题、秦汉史专题、隋唐史专题、两宋史专题、近现代史专题、中国传统文化(国家级精品课程)、周秦汉唐文明(陕西省精品课程)、中国历史地理学(西北大学精品课程)、世界现代化研究等。
、
名校中的名专业,很不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