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李晓教授微博
① 李晓的主要学术论文有
《新经济”为什么出现在美国?》,《东北亚论坛》2000年第1期;《苦涩的“独立宣言”──从日本银行的利率调整看日本的金融制度改革》等。
李晓学术论文(2000年以来)主要有:《新经济”为什么出现在美国?》,《东北亚论坛》2000年第1期。《东アジア通货システムの构筑及び円のアジア化》(1,2,3,4)、(日)「世界経済评论」2000年9月号、10月号、11月号、2001年4月号。《苦涩的“独立宣言”──从日本银行的利率调整看日本的金融制度改革》,《国际经济评论》2001年第6期。
《布什新政权的“以日制中”战略及其影响》,《国际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3期。《论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具体构想与实现路径》,《经济科学》2002年第8期。《论东亚货币合作的具体措施》,《世界经济》2002年第12期。《关于东亚地区汇率制度选择的若干争议》,《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10期。《当前日本经济形势及中日经济关系的新变化》,《东北亚论坛》2003年第3期。
(1)吉林大学李晓教授微博扩展阅读:
李晓相关介绍:
1、1982年考入吉林大学经济系世界经济专业;1989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5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2、科研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 进行 2015-07-31;省校共建项目 “一带一路”建设中吉林省发展外向型经济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研究 进行 2017-10-08。
3、获奖情况:著作《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国的视点与战略》入选2014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荣获第四届金融图书“金羊奖”;第三届“刘诗白经济学奖”,入选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②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的师资力量
学院师资队伍力量雄厚,有博士生导师24人,教授29人,副教授26。学术队伍年龄结构回合理,学历层次答高,研究能力强。60 %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30%以上曾出国深造。许多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在这里执教,他们中间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组成员,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全国学术团体负责人,省管、市管优秀专家。
李俊江教授: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发表论文30余篇,完成教育部项目2项,完成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项目1项,在研项目4项,著有《世界经济概论》、《政治经济学》等多部教材。
李晓教授: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发表论文50余篇,完成项目10余项,著有《后危机时代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多部教材。
经济学系 教 授郑贵廷 纪玉山 吴宇晖 谢 地 麻彦春 魏益华 马春文 李 政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教 授池元吉 李俊江 李 晓 项卫星 赵 放 李冬丁一兵 李玉蓉 财政系 教 授潘 石 徐传谌 年志远 汤吉军 齐 平 李士梅 许梦博 邵学峰 金融系 教 授杜 婕 池 晶 孙少岩 李 昱 王倩 戈国莲 杜莉
③ 吉林大学林海波教授祖籍是哪里人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教授林海波,祖籍四川广安人,2005年7月获 吉林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理学博士。
④ 吉林大学李晓的毕业讲话
搜索朋友圈的最犀利的演讲的文章即是
⑤ 李晓的介绍
李晓,性别男,是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⑥ 大家怎么看吉林大学李晓教授在2018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1.说的挺好的,与美国的差距确实很大,虽然很残酷,但确实是事实,任重而道远啊,中国的版发音为什权么一直都是谴责谴责谴责,想想都知道为什么
2有一些悲观,我们在一些领域的创新落后是有原因的,庆幸的是目前认识到了这种不足,奋起直追希望能亡羊补牢。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不同,前者大多是人文精神,后者在科技领域,各有所长,因为认识到了不足,便开始去学习,这很中国。像文中提到因为被压迫很久,所以大国情怀更加强烈,随之而来的可能是国内部分大众被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带节奏的盲目自大情怀,这是万万要避免的,自豪不能自大,另一方面,我们更容易团结起来,耗下去,稳住,才能赢
⑦ 求 非你莫属 清华男李晓的微博
l;wqkde;qlwekl
⑧ 吉林大学李小波教授
吉林大学李小波教授相关信息,
可询问学校办公室、教务处。
学校办公室、教务处的解释是最权威的。
奔跑吧,兄弟。
祝你好运。
⑨ 李晓的人物简介
职务: 副院长 所在系别: 国际经济系 是否博导: 是 最高学历: 研究生 最高学位: 博士 所在学科专业: 世界经济 所研究方向: 世界经济、国际金融、东亚经济发展与合作 讲授课程: 世界经济概论、世界经济前沿问题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研究、比较经济体制、亚太经济,等等 工作经历: 1986.9——1989.7,于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学习,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89.7——1991.9,于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工作,任助教;1991.9——1994.9,于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工作,任讲师;1991.9——1995.12,于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3.10——1993.12,赴日本学术振兴会进行合作研究;1994.9——1997.9,于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工作,任副教授;1996.5——1997.4,任日本关西学院大学客座研究员;1997.9开始,任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1999年开始,任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2000.10——2001.8,任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特聘研究员;2002.12——2003.3,任日本西南学院大学客座研究员;2007.9——2008.1,任日本关西学院大学、日本中央大学客座教授;2004.11开始,任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