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鞍钢教授
Ⅰ 清华大学出过哪些名人
清华大学毕业的名人:
1、两弹元勋“邓稼先”
2、两弹一星元勋“周光召”
3、中国内理论化学的奠基人——唐敖庆容
4、力学家“郭永怀” 04月30日
5、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
6、中国现代数学家“华罗庚”
7、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赵九章”
8、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9、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
9、力学家“钱伟长”
10、核物理学家“钱三强”
11、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王淦昌”
12、历史学家“吴晗”
13、现代考古学的奠基者“夏鼐”
14、语言学家“季羡林”
15、中国现代哲学家“张岱年”
16、中国现代话剧奠基人之一“曹禺”
17、清华园中的钱钟书
18、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家“陈岱孙”
19、音乐家“赵元任”
20、理论物理学家“周培源”
21、宇宙浩渺中华星天文学家“张钰哲”
22、建筑大师“梁思成”
23、中国现代桥梁工程奠基人“茅以升”
24、中国物理学界一代宗师“叶企孙”
25、驰名中外的建筑学家“杨廷宝”
26、化工专家“侯德榜”
27、爱国教育家、气象学家“竺可桢”
Ⅱ 请问,清华大学出过哪些名人
1、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王淦昌
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1930年,在清华大学担任教师助理的王淦昌在导师叶企孙、吴有训的鼓励下,考取了官费留学德国的研究生进入柏林大学学习。
2、高晓松
高晓松生于1969年,从小就是在清华园家属院里面长大的,从小就受到校园环境的熏陶,图书馆就像家里的书房一样,读了很多书,是目前著名的音乐人、制片人、歌曲创作人、脱口秀主持人、导演很多的头衔。
3、于咏琳
于咏琳,清华的高材生。出演的电视剧和电影也不少,在2005年出演电影《中国刑警》正式走进娱乐圈;在2007年出演著名电影《越王勾践》演郑旦一角,出道时间不长就和陈宝国、尤勇搭戏,可见演技了得;
2012年的时候出演的电视剧《杜拉拉升职记》正式走进大众的视野,红极一时。但从那以后就开始慢慢淡出娱乐圈全心做公益事业。参与孤儿艾滋病公益活动,在2014年出席了孤独症公益的活动。
4、田亮
中国内地的跳水王子,在1987年的时候接触跳水,就开始了开挂的人生,经过自己的努力,田亮的天赋更加突显,在1993年的时候就选入了国家队,在2000年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就得到奥运金牌,2002年亚运会跳水冠军,2004年雅典奥运会跳水冠军。
5、章泽天
章泽天出生在1993年的南京,因高中期间同学拍照留念的一张手握奶茶的照片走红,被大家称为“奶茶妹妹”,因在校表现良好,而且参与公益活动做主持人,被保送到清华大学,在2013年的时候去美国交流学术认识了刘强东,因此结缘,后来结婚生子。
Ⅲ 厂姓的历史名人
厂项眩:(公元1925~今),湖南长沙人。著名金属材料专家。厂项眩毕业于清华大学,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厂项眩曾任鞍体检验室金相试验班长、研究课长、技术工作队长、钢铁研究所副所长、总工程师、金相热处理教授级高级工活师,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学院兼职教授,中国兵工学会金属材料学会理事,美匡材料学会(ASM)会员兼热处理分会创始会员,日本钢铁协会(ISIJ)会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首届理事。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厂项眩是国内外金相热处理暨金属材料专业领域内的知名专家。
1947~1949年,厂项眩任清华大学金属实验室助教,全国解放前夕到鞍山钢铁公司,为恢复鞍钢生产、提高鞍钢产品质量、研制生产开发军工钢和低合金高强度钢解决了大量技术难题。培养并辅导硕士、博士生十余名,主持硕、博士论文答辩数十次。
1949~1952年,厂项眩建立了鞍钢第一个金相热处理实验室。
1952~1954年,厂项眩在解剖日伪旧式钢锭断面的基础上,改进并建立了鞍钢优质钢锭模系列,共设计了5301~5315型钢锭及其配套保温帽底板等。1951~1988年潜心从事军工用钢研究,为我国国防装备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1961~1965研制的六○三装甲板获国家发明一等奖,1985年荣获国家计委、科委、经委及国防工办授予的国防军工科研协作先进个人称号,1988获国防科工委颁发的”献身国防科技三十七年”荣誉奖章。厂项眩多年来参与组织低合金高强度钢和微合金钢的研究开发,被国家科委、冶金部授予“六五期间有突出贡献专家学者”称号,多次参加国家科委、计委、经委主持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1988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9年获得“鞍钢开工四十周年金牌奖”。低合金高强度钢“六五、七五”攻关课题在厂项眩具体指导下取得显着效果。1981~1997年共撰写有关低合金及微合金钢强化机理和控制轧制、控制冷却学术论文数十篇,出席国际会议并担任学术委员会负责人、分会主席、顾问十余次。
厂项眩编译(或主编)了大量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如《80年代合金钢》、《1983年费城低合金钢会议论文集》、《钢铁研究成果苔革》、《微合金化钢现代进展》等。
Ⅳ 鞍钢现任总经理的简历
鞍钢总经理 唐复平
简历 48岁,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唐先生毕业于东北大学,获工版学硕士权学位。1982年加入鞍钢,曾任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第三炼钢厂厂长、鞍钢新轧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鞍钢集团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副总经理。1992年被辽宁省政府、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授予优秀青年科技人才,1997年荣获辽宁省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章。
Ⅳ 北京科技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北京科技大学走出过罗干、刘淇、黄孟复、徐匡迪、范长龙等许多名人。
罗干:十六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原中央政法委书记。
刘淇:十六届、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原北京市市委书记,原中央文明委副主任,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
黄孟复: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原全国工商联主席,全国工商联名誉主席 。
徐匡迪:十五届、十六届中共中央委员,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原中国工程院院长、党组书记。
范长龙: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北京科技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5)清华大学鞍钢教授扩展阅读
学科建设: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0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
师资力量: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教职工总数3368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职工504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职工814人,其中专任教师1836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双聘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双聘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
Ⅵ 新任鞍钢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张晓刚的简介
张晓刚(1954.12—),男,汉族,辽宁辽阳人,1970年10月参加工作,197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回1977年就读于武汉大学金属物理专业答,东北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北京钢铁研究总院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是冶金行业专家,熟练掌握钢铁冶金技术开发及行业最新技术,曾任国家863、973项目专家组成员。现任中国标准化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会理事长、国际标准化组织ISO/PC17/SC17主席、中国低合金钢学术委员会主任。
历任鞍钢钢铁研究所所长助理,鞍钢科技开发部副部长、部长,鞍钢副总工程师,鞍钢新钢铁公司副经理、总工程师,鞍钢总经理助理兼新钢铁公司总经理,鞍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鞍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2007年1月起任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鞍钢股份(000898)董事长。2012年9月起任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
Ⅶ 中国有哪些杰出的人物
刘彻 李世民 岳飞 商鞅 狄仁杰 屈原 康有为 孙思邈 李时珍 詹天佑 郑成功 林则徐 李冰 蔡伦 张衡 华佗 朱熹 朱元璋 邓世昌 韩信 老子 魏征 张良 卫青 成吉思汗 努尔哈赤 孙中山 项羽 诸葛亮 王安石 包拯 宋应星 郑和 苏武 张骞
Ⅷ 清华出了哪些名人 北大出了哪些名人
清华大学毕业历届名人:
⊙两弹元勋“邓稼先”
⊙两弹一星元勋“周光召”
⊙中国理论化学的奠基人——唐敖庆
⊙力学家“郭永怀” 04月30日
⊙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
⊙中国现代数学家“华罗庚”
⊙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赵九章”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
⊙力学家“钱伟长”
⊙核物理学家“钱三强”
⊙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王淦昌”
⊙历史学家“吴晗”
⊙现代考古学的奠基者“夏鼐”
⊙语言学家“季羡林”
⊙中国现代哲学家“张岱年”
⊙中国现代话剧奠基人之一“曹禺”
⊙清华园中的钱钟书
⊙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家“陈岱孙”
⊙音乐家“赵元任”
⊙理论物理学家“周培源”
⊙宇宙浩渺中华星天文学家“张钰哲”
⊙建筑大师“梁思成”
⊙中国现代桥梁工程奠基人“茅以升”
⊙中国物理学界一代宗师“叶企孙”
⊙驰名中外的建筑学家“杨廷宝”
⊙化工专家“侯德榜”
⊙爱国教育家、气象学家“竺可桢”
现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就是清华大学毕业
北京大学的名人:
▲教育界
北大学子中涌现了近四百位大学校长,遍及中国各大名校正校长,包括:清华大学、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中国人民大学校长袁宝华、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徐旭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顾方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李未、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陈光中、中国地质大学校长赵鹏大、复旦大学校长张志让、交通大学校长叶恭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管惟炎、浙江大学校长钱三强、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刘哲、吉林大学校长唐敖庆、周其凤、南开大学校长滕维藻、北洋大学校长刘仙洲、同济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大学校长胡庶华、武汉大学校长刘秉麟、西北大学校长张岂之、兰州大学校长聂大江、山东大学校长潘承洞、台湾大学校长傅斯年等。
▲外交界/司法界/金融界/新闻传媒界
北京大学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外交人才,前后两任外交部长唐家璇和李肇星、前外交部副部长徐敦信、周南、前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首席代表凌青等均出身北大;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北大学子中有至少45人出任驻外大使。此外,迄今已有近20位北大留学生校友出任过各国驻华大使,现任印度外交部长纳特瓦·辛格、埃塞俄比亚议会联邦院议长、前驻华大使穆拉图·特肖梅、阿尔巴尼亚总统外事顾问、前阿尔巴尼亚外长穆罕默德·卡普拉尼等都曾留学北大。
北京大学也为中国司法界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包括原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任建新、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张志让、江必新、现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奚晓明以及多位各省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例如,澳门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院长岑浩辉和检察院检察长何超明均为北大毕业生。
金融界同样活跃着一大批北大学子,仅文革以后的毕业生中,就有现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李若谷、项俊波,行长助理、前货币财政司司长,央行系统唯一中央直管专家易纲,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屠光绍、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张育军、泰康人寿总裁刘经纶、华尔街著名投资银行高盛集团亚洲地区董事总经理蔡金勇、美林集团亚太区总裁蔡红军、摩根士丹利亚太区董事总经理兼亚太区固定收益证券部主管刘嘉凌、摩根大通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兼首席经济师龚方雄等。
北京大学在新闻传媒界也培养大批优秀人才。建国前一代报业巨子成舍我和中国副刊之父孙伏园均为北大学子;建国以后有新华社社长朱穆之、郭超人、人民日报社社长范长江、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中国新闻社社长郭瑞、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聂震宁、21世纪报系发行人、总编沈颢、著名记者唐师曾、吕岩松、李响等。北大学子在网络传媒时代中的表现也极为出色,包括新浪网创始人、首任CEO王志东、TOM互联网事业集团首席营运官许志明、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提供商“网络”创始人兼总裁李彦宏等。
▲企业界(以下均为1978年以后的毕业生)
北大毕业生入掌大型国企的都风华正茂。中国房地产集团公司董事长、“房地产学院派”代表人物孟晓苏、中国旅游企业旗舰华侨城集团公司总经理任克雷,鞍钢集团公司副董事长杨华、中辰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常景兴、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总裁张斌、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董事长昝云龙等都是数十亿甚至上百亿大型国企的领军人。
在各大知名企业中,北大学子同样有不错的表现,例如康佳集团总裁侯松容、TCL集团副总裁严勇、联想集团副总裁马越、神州数码副总裁王平生、中科软件集团总裁柳军飞、林凤集团总裁张涌、达因集团总裁张璨、董事长阎俊杰夫妇、亚信科技董事长丁健、国美电器总经理何炬、红蜻蜓集团董事长钱金波、恒基伟业常务副总裁孙陶然、李宁体育用品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宁、深圳万科集团总经理郁亮、新东方创办人“留学教父”俞敏洪等。
在华大型跨国公司中也活跃着北大人的身影:Adobe大中国区总经理皮卓丁、IBM(中国)华南区总经理鞠立、IBM莲花软件(Lotus)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刘洪、Oracle中国公司前董事副总经理张书恒、Microsoft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凤鸣、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副总裁孙逢举、摩托罗拉公司中国软件中心董事总经理邹贵华、爱立信(中国)公司副总裁赵钧陶、华纳(中国区)前总裁许晓峰……
在海外的北大校友在创业方面也不甘寂寞。美国成功集团总裁刘宁、全球数码相机的OEM产品领域中位居第一的虹软(A rcSoft)创办人兼首席执行官邓辉、赛门铁克(Symantec)原全球副总裁、现知名软件开发公司蓝代斯克(LANDesk)的首席执行官王茁、在中德贸易中占近6%的份额的德国周氏王朝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创办人兼董事长周松波、美国光以太网技术领导厂商Atrica公司副总裁兼产品营销总监陈子南等均毕业于北大。
▲北大文坛/艺坛
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也是白话文运动的中心,鲁迅、周作人、郁达夫、沈从文、梁实秋、林语堂等现代文学大师都曾在北大任教。百年北大为中国造就了大量蜚声文坛的诗人、作家,不仅有现代文学大师茅盾、朱自清,有“新月诗派”主将徐志摩、“七月派”诗人胡风、“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汉园三诗人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九叶派”诗人穆旦、郑敏、杜运燮、袁可嘉、新中国著名诗人李瑛,也有小说家台静农、废名、张天翼、徐訏、汪曾祺、鹿桥、刘绍棠、叶永烈,还有著名散文家俞平伯、梁遇春、张中行、剧作家杨晦、刘锦云。在文革以后的文坛佼佼者有张承志、刘震云、陈建功、黄蓓佳、张欣、曹文轩等北大人;盛极一时的“北大诗会”涌现了海子、骆一禾、西川、臧棣、戈麦、西渡等一大批当代杰出诗人。
北京大学自蔡元培校长开始就强调美育,北大学子中出现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戏剧家李约祉、金仲荪、北派书画艺术的领袖人物郭风惠、大写意花鸟画家李苦禅、国画家秦仲文、吴镜汀、作曲家吴伯超、书法家柯璜、谢无量、欧阳中石、篆刻家乔大壮等一流艺术家。
网络的创始人李彦宏也是北京大学毕业
Ⅸ 北大清华有哪些名人来
北京大学的名人:
▲教育界
北大学子中涌现了近四百位大学校长,遍及中国各大名校正校长,包括:清华大学、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中国人民大学校长袁宝华、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徐旭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顾方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李未、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陈光中、中国地质大学校长赵鹏大、复旦大学校长张志让、交通大学校长叶恭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管惟炎、浙江大学校长钱三强、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刘哲、吉林大学校长唐敖庆、周其凤、南开大学校长滕维藻、北洋大学校长刘仙洲、同济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大学校长胡庶华、武汉大学校长刘秉麟、西北大学校长张岂之、兰州大学校长聂大江、山东大学校长潘承洞、台湾大学校长傅斯年等。
▲外交界/司法界/金融界/新闻传媒界
北京大学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外交人才,前后两任外交部长唐家璇和李肇星、前外交部副部长徐敦信、周南、前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首席代表凌青等均出身北大;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北大学子中有至少45人出任驻外大使。此外,迄今已有近20位北大留学生校友出任过各国驻华大使,现任印度外交部长纳特瓦·辛格、埃塞俄比亚议会联邦院议长、前驻华大使穆拉图·特肖梅、阿尔巴尼亚总统外事顾问、前阿尔巴尼亚外长穆罕默德·卡普拉尼等都曾留学北大。
北京大学也为中国司法界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包括原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任建新、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张志让、江必新、现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奚晓明以及多位各省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例如,澳门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院长岑浩辉和检察院检察长何超明均为北大毕业生。
金融界同样活跃着一大批北大学子,仅文革以后的毕业生中,就有现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李若谷、项俊波,行长助理、前货币财政司司长,央行系统唯一中央直管专家易纲,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屠光绍、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张育军、泰康人寿总裁刘经纶、华尔街著名投资银行高盛集团亚洲地区董事总经理蔡金勇、美林集团亚太区总裁蔡红军、摩根士丹利亚太区董事总经理兼亚太区固定收益证券部主管刘嘉凌、摩根大通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兼首席经济师龚方雄等。
北京大学在新闻传媒界也培养大批优秀人才。建国前一代报业巨子成舍我和中国副刊之父孙伏园均为北大学子;建国以后有新华社社长朱穆之、郭超人、人民日报社社长范长江、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中国新闻社社长郭瑞、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聂震宁、21世纪报系发行人、总编沈颢、著名记者唐师曾、吕岩松、李响等。北大学子在网络传媒时代中的表现也极为出色,包括新浪网创始人、首任CEO王志东、TOM互联网事业集团首席营运官许志明、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提供商“网络”创始人兼总裁李彦宏等。
▲企业界(以下均为1978年以后的毕业生)
北大毕业生入掌大型国企的都风华正茂。中国房地产集团公司董事长、“房地产学院派”代表人物孟晓苏、中国旅游企业旗舰华侨城集团公司总经理任克雷,鞍钢集团公司副董事长杨华、中辰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常景兴、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总裁张斌、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董事长昝云龙等都是数十亿甚至上百亿大型国企的领军人。
在各大知名企业中,北大学子同样有不错的表现,例如康佳集团总裁侯松容、TCL集团副总裁严勇、联想集团副总裁马越、神州数码副总裁王平生、中科软件集团总裁柳军飞、林凤集团总裁张涌、达因集团总裁张璨、董事长阎俊杰夫妇、亚信科技董事长丁健、国美电器总经理何炬、红蜻蜓集团董事长钱金波、恒基伟业常务副总裁孙陶然、李宁体育用品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宁、深圳万科集团总经理郁亮、新东方创办人“留学教父”俞敏洪等。
在华大型跨国公司中也活跃着北大人的身影:Adobe大中国区总经理皮卓丁、IBM(中国)华南区总经理鞠立、IBM莲花软件(Lotus)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刘洪、Oracle中国公司前董事副总经理张书恒、Microsoft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凤鸣、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副总裁孙逢举、摩托罗拉公司中国软件中心董事总经理邹贵华、爱立信(中国)公司副总裁赵钧陶、华纳(中国区)前总裁许晓峰……
在海外的北大校友在创业方面也不甘寂寞。美国成功集团总裁刘宁、全球数码相机的OEM产品领域中位居第一的虹软(A rcSoft)创办人兼首席执行官邓辉、赛门铁克(Symantec)原全球副总裁、现知名软件开发公司蓝代斯克(LANDesk)的首席执行官王茁、在中德贸易中占近6%的份额的德国周氏王朝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创办人兼董事长周松波、美国光以太网技术领导厂商Atrica公司副总裁兼产品营销总监陈子南等均毕业于北大。
▲北大文坛/艺坛
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也是白话文运动的中心,鲁迅、周作人、郁达夫、沈从文、梁实秋、林语堂等现代文学大师都曾在北大任教。百年北大为中国造就了大量蜚声文坛的诗人、作家,不仅有现代文学大师茅盾、朱自清,有“新月诗派”主将徐志摩、“七月派”诗人胡风、“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汉园三诗人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九叶派”诗人穆旦、郑敏、杜运燮、袁可嘉、新中国著名诗人李瑛,也有小说家台静农、废名、张天翼、徐訏、汪曾祺、鹿桥、刘绍棠、叶永烈,还有著名散文家俞平伯、梁遇春、张中行、剧作家杨晦、刘锦云。在文革以后的文坛佼佼者有张承志、刘震云、陈建功、黄蓓佳、张欣、曹文轩等北大人;盛极一时的“北大诗会”涌现了海子、骆一禾、西川、臧棣、戈麦、西渡等一大批当代杰出诗人。
北京大学自蔡元培校长开始就强调美育,北大学子中出现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戏剧家李约祉、金仲荪、北派书画艺术的领袖人物郭风惠、大写意花鸟画家李苦禅、国画家秦仲文、吴镜汀、作曲家吴伯超、书法家柯璜、谢无量、欧阳中石、篆刻家乔大壮等一流艺术家。
网络的创始人李彦宏也是北京大学毕业
清华大学毕业历届名人:
☉两弹元勋“邓稼先”
☉两弹一星元勋“周光召”
☉中国理论化学的奠基人——唐敖庆
☉力学家“郭永怀” 04月30日
☉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
☉中国现代数学家“华罗庚”
☉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赵九章”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
☉力学家“钱伟长”
☉核物理学家“钱三强”
☉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王淦昌”
☉历史学家“吴晗”
☉现代考古学的奠基者“夏鼐”
☉语言学家“季羡林”
☉中国现代哲学家“张岱年”
☉中国现代话剧奠基人之一“曹禺”
☉清华园中的钱钟书
☉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家“陈岱孙”
☉音乐家“赵元任”
☉理论物理学家“周培源”
☉宇宙浩渺中华星天文学家“张钰哲”
☉建筑大师“梁思成”
☉中国现代桥梁工程奠基人“茅以升”
☉中国物理学界一代宗师“叶企孙”
☉驰名中外的建筑学家“杨廷宝”
☉化工专家“侯德榜”
☉爱国教育家、气象学家“竺可桢”
现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就是清华大学毕业
Ⅹ 建国后英雄人物事迹
1、 钱学森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当时任加利福尼亚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负责人的钱学森深为祖国的新生而高兴。
他打算回国,用自己的专长为新中国服务。但那时候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归国不易,而钱学森的专长又直接与国防有关,美国千方百计要将他留下不让他回国,他历尽艰辛才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2、吉鸿昌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却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
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世界上已经不存在中国了,吉鸿昌异常愤怒,刚要发作,陪同的使馆参赞劝道:“你为什么不说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
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吗,可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仔细地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
3、华罗庚
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4、茅以升
在我国老一辈科学家中,有许多人都是留学国外又回国服务的。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1916年20岁时,到美国留学,成为康奈尔大学桥梁专业的研究生,很快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
为了获得实践的机会,他晚上上课,攻读博士学位,白天到一家桥梁公司实习,亲手绘图、切削钢件、打铆钉、油漆,终于成了一个既懂理论又有技术的人才。美国人很佩服他,一份份聘书从各地寄来,请他担任工程师。
但是,茅以升没有接受聘请,而是决定回国了。美国有些人劝他:“科学是没有祖国的,是超越国界的。科学家的贡献是属于全人类的。中国条件差,你留在美国贡献会更大。”茅以升回答:“科学虽然没有祖国,但是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祖国更需要我。我要回去为祖国服务!”
1919年,茅以升带着一身本领回到国内,开始了为国造桥的事业。现在浙江省钱塘江上那座雄伟壮观的大桥,就是茅以升设计并主持建造的。
5、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
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
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